CN115010763A -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0763A
CN115010763A CN202210734622.1A CN202210734622A CN115010763A CN 115010763 A CN115010763 A CN 115010763A CN 202210734622 A CN202210734622 A CN 202210734622A CN 115010763 A CN115010763 A CN 115010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
circular polarization
platinum
reactant
rea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4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楚罗
韩建美
张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346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0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86Platin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3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3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08J2333/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91Complexes with metal-heteroatom-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DDA0003713287260000011
其中,R1为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R2为芳胺基团。一方面,使用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作为三齿鳌合配体,使该分子在激发态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激基缔合物;另一方面,将具有手性中心的单元通过共价键与三齿鳌合配体和/或异腈部分相连接,通过手性传递实现圆偏振发光,通过调控这类材料的分子结构,为圆偏振发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应用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具有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的手性光学功能材料因其在三维光学显示、信息加密传输和存储、生物编码、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广泛潜在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开发CPL材料时,一个关键问题是获得高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为了便于量化CPL,通常用公式glum=2×(IL-IR)/(IL+IR)进行计算,其中IL和IR分别是左/右旋圆偏振光发射强度。|glum|的最大值为2,表示完全的左或右旋圆偏振光。尽管最高的glum来自手性镧系金属配合物,然而这些材料均呈现小的发光效率,因此,科学家们将研究兴趣逐渐放到开发具有CPL活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小分子上。
一般地,新型圆偏振发光材料的设计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发色团上通过共价键或者配位键引入手性单元,然后通过手性传递实现圆偏振发光;另一种是通过位阻效应构筑螺手性从而实现高效的圆偏振发射。然而通过这两种策略构筑的手性分子大都呈现较弱的CPL信号,|glum|值几乎都在10-5-10-3之间,为了提高CPL信号,有研究学者证明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可以将苝-双酰亚胺体系的|glum|值从0.003提高到0.008。尽管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CPL信号,但是,一般条件下,不仅用于自组装的材料比较难选择,而且实现自组装过程也比较苛刻,通常需要精确地控制多相之间的比例,以及所需的溶剂、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与上述方法相比,通过单一地调控浓度来形成激基缔合物从而实现CPL信号的放大这一策略不仅条件易控制,而且操作简便。通过调控有机小分子(特别是有机金属配合物)的浓度,从而实现CPL信号的放大很少有人报道。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圆偏振发光材料CPL信号弱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其中,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21
其中,R1为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R2为芳胺基团。
一种如本发明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提供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
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为含有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的化合物,所述第一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22
所述第二反应物为含有芳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第二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23
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氢化钠、第一反应物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混合,在10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蒸发去除溶剂,得到第一粗产物;
将所述第一粗产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并萃取,收集有机相;
对所述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所述第一中间体。
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四氯铂酸钾置于容器中混合,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冰醋酸,回流,抽滤,得到所述第二中间体。
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第二反应物置于容器中混合,密封,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
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六氟磷酸钾,反应得到悬浮液;
将所述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除去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第二粗产物;
将所述第二粗产物提纯,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一种如本发明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一种如本发明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掺杂在PMMA薄膜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方面,使用具有较大共轭的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作为三齿鳌合配体,使该分子在激发态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激基缔合物;另一方面,将具有手性中心的单元通过共价键与三齿鳌合配体和/或异腈部分相连接,通过手性传递实现圆偏振发光,通过调控这类材料的分子结构,能够得到一类优异性能的圆偏振发光材料,为圆偏振发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应用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1到1-3中制备的配合物在浓度为1×10-5M的乙腈溶液里的吸收光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1到1-3中制备的配合物在浓度为1×10-5M的乙腈溶液里的发射光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制备的配合物R-Ph-Iso在浓度为1×10-6M到1×10-3M的乙腈溶液里的发射光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制备的配合物R-Ph-Iso在浓度为1×10-5M和1×10-3M的乙腈溶液里的圆偏振发光光谱。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制备的配合物R-Ph-Iso在PMMA掺杂薄膜中的发射光谱。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制备的配合物R-Ph-Iso在掺杂浓度分别为1wt%和9wt%时的圆偏振发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41
其中,R1为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R2为芳胺基团。
具体地,本发明使用具有较大共轭的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作为三齿鳌合配体,使该分子在激发态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激基缔合物;另一方面,将具有手性中心的单元通过共价键与三齿鳌合配体和/或异腈部分相连接,通过手性传递实现圆偏振发光,通过调控这类材料的分子结构,能够得到一类优异性能的圆偏振发光材料,为圆偏振发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应用提供了便利。
其中,(II)表示的是金属铂的价态,金属铂具有二价和三价,(II)表示其价态为二价;所述R1为手性或非手性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1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4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2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5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6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7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8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09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0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步骤:
S10、提供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
S20、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S30、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S40、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为含有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的化合物,所述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为手性的或非手性的,所述第一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21
所述第二反应物为含有芳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第二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氢化钠、第一反应物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混合,在10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蒸发去除溶剂,得到第一粗产物;
将所述第一粗产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并萃取,收集有机相;
对所述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所述第一中间体。
具体地,所述二氯甲烷和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干燥为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所述纯化为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纯化,该步骤中主要是将手性中心引入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可以使手性信号有效地传递到发光部分,从而实现圆偏振发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四氯铂酸钾置于容器中混合,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冰醋酸,回流,抽滤,得到所述第二中间体。
具体地,所述抽真空鼓氮气共循环3次,所述回流的时间为3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第二反应物置于容器中混合,密封,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
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六氟磷酸钾,反应得到悬浮液;
将所述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除去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第二粗产物;
将所述第二粗产物提纯,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具体地,所述第二中间体和所述第二反应物以1:1的摩尔比混合,所述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中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1,采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滤液中的有机溶剂,该步骤主要是引入芳胺基团,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分子聚集,从而避免因掺杂浓度过大而引起猝灭,另一方面可以使材料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能力,并保证材料的成膜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本发明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本发明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掺杂在PMMA薄膜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在于说明本发明而决不限制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1:配合物R-Ph-Iso的制备
(1)中间体1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31
将1.2g(10.0mmol)(R)-(+)-α-甲基苄胺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然后抽真空、充氮气,并且循环三次,向其中加入约20mL甲苯作为溶剂,紧接着在室温下逐滴加入0.4mL(11.8mmol)甲酸,并使其回流24h。待反应结束后,利用减压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进一步地通过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88%。中间体1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8.52(d,J=7.2Hz,0.95H);8.28(m,0.15H);8.06(d,J=11.6Hz,0.15H);8.01(s,0.85H);7.32(m,4.33H);7.22(m,1.08H);4.97(m,1.0H);4.67(m,0.12H);1.39(d,J=6.8Hz,0.36H);1.33(d,J=6.8Hz,2.78H)。
(2)中间体2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41
将1.0g(6.7mmol)化合物1置于250mL双口瓶中,抽真空并鼓氮气依次循环三次,紧接着向其中加入50mL超干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随后再加入5.6mL(40.2mmol)三乙胺。将整个混合体系置于0℃环境中,并向其中缓慢地加入0.6mL(6.7mmol)三氯氧磷,使其继续在低温下搅拌反应1h,然后升温加热至环境温度并继续搅拌12h。待反应结束后,将整个体系置于0℃环境中,并向其中缓慢滴加碳酸钠的水溶液使反应完全猝灭,然后用二氯甲烷与水萃取三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溶剂即得产物。产率:64%。中间体2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7.37(m,5.0H);4.83(m,1.0H);1.69(dt,J1=2.4Hz,J2=4.4Hz,3.0H)。
(3)中间体7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42
将4.0g(24.1mmol)间苯二甲酸、5.76g(53.3mmol)邻苯二胺置于500mL双口瓶中,然后缓慢加入120mL磷酸,常温下搅拌1h,然后将其置于70℃油浴锅中搅拌2h,待反应结束将其倒入适量冰水中,然后加入15wt%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到7,析出白色固体,收集白色固体。产率:54%。
(4)中间体8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43
将1.0g(0.33mmol)化合物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60mg(0.8mmol)氢化钠,0.07mL(2S)-一溴-二甲基丁烷置于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并使其在100℃下反应12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紧接着将粗产物用少量的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水并萃取,收集有机相。在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并用柱层析分离方法纯化,即得产物。产率:86%。
(5)中间体NCN-Pt-Cl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51
将1.0g(2.2mmol)中间体8,1.1g(2.6mmol)四氯铂酸钾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抽真空并鼓氮气依次循环三次,紧接着向其中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然后使其回流3d。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即得产物。产率:75%。
(6)配合物R-Ph-Iso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52
将100mg(0.2mmol)化合物NCN-Pt-Cl和31mg(0.2mmol)中间体2置于100mL单口瓶中,密封然后抽真空鼓氮气并依次循环三次,向其中加入20.0mL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溶液(体积比为1:1),并使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过量的六氟磷酸钾进行离子交换,并接着反应12h。将反应之后的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继续使用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39%。ESI-MS(m/z):Calcd.for C39H42N5PtPF6,920.2735;Found,775.3112(M-PF6)+.
实施例1-2:配合物S-Ph-Iso的制备
(1)中间体3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53
将1.2g(10.0mmol)(S)-(+)-α-甲基苄胺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然后抽真空、充氮气,并且循环三次,向其中加入约20mL甲苯作为溶剂,紧接着在室温下逐滴加入0.4mL(11.8mmol)甲酸,并使其回流24h。待反应结束后,利用减压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进一步地通过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88%。中间体3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8.54(d,J=6.4Hz,1.0H);8.31(m,0.12H);8.08(dd,J1=4Hz,J2=11.6Hz,0.13H);8.03(d,J=3.2Hz,1.05H);7.32(m,4.44H);7.24(m,1.12H);4.99(m,1.09H);4.69(m,0.13H);1.41(dd,J1=1.2Hz,J2=6.8Hz,0.39H);1.35(dd,J1=2.4Hz,J2=7.2Hz,3.25H)。
(2)中间体4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61
将1.0g(6.7mmol)化合物1置于250mL双口瓶中,抽真空并鼓氮气依次循环三次,紧接着向其中加入50mL超干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随后再加入5.6mL(40.2mmol)三乙胺。将整个混合体系置于0℃环境中,并向其中缓慢地加入0.6mL(6.7mmol)三氯氧磷,使其继续在低温下搅拌反应1h,然后升温加热至环境温度并继续搅拌12h。待反应结束后,将整个体系置于0℃环境中,并向其中缓慢滴加碳酸钠的水溶液使反应完全猝灭,然后用二氯甲烷与水萃取三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溶剂即得产物。产率:64%。中间体4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7.36(m,5.0H);4.82(m,1.0H);1.68(dt,J1=2.0Hz,J2=4.4Hz,3.0H)。
(3)配合物S-Ph-Iso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62
将150mg(0.3mmol)化合物NCN-Pt-Cl和47mg(0.3mmol)中间体4置于100mL单口瓶中,密封然后抽真空鼓氮气并依次循环三次,向其中加入20.0mL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溶液(体积比为1:1),并使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过量的六氟磷酸钾进行离子交换,并接着反应12h。将反应之后的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继续使用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39%。ESI-MS(m/z):Calcd.for C39H42N5PtPF6,920.2735;Found,775.3076(M-PF6)+.
实施例1-3:配合物Phen-NCN的制备
(1)中间体5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71
将1.0g(10.9mmol)苯胺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约20mL甲苯作为溶剂,紧接着在室温下逐滴加入0.4mL(43.6mmol)甲酸,并使其回流24h。待反应结束后,利用减压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进一步地通过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88%。中间体5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10.16-10.10(m,1.0H);8.77-8.24(m,1.0H);7.57-7.55(m,1.5H);7.32-7.27(m,2.0H);7.17-7.16(m,0.5H);7.08-7.03(m,1.0H)。
(2)化合物6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72
将1.0g(8.3mmol)化合物5置于250mL双口瓶中,抽真空并鼓氮气依次循环三次,紧接着向其中加入100mL超干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随后再加入6.9mL(49.8mmol)三乙胺。将整个混合体系置于0℃环境中,向其中缓慢地加入0.7mL(8.3mmol)三氯氧磷,使其继续在低温下搅拌反应1h,然后升温加热至环境温度并继续搅拌12h。待反应结束后,将整个体系置于0℃环境中,并向其中缓慢滴加碳酸钠的水溶液使反应完全猝灭,然后用二氯甲烷与水萃取三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溶剂即得产物。产率:64%。中间体6的结构表征数据有氢谱,为:1H NMR(400MHz,CDCl3,δ):7.36-7.34(m,5.0H)。
(3)配合物Phen-Iso的制备
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81
将150mg(0.3mmol)化合物NCN-Pt-Cl和60mg(0.3mmol)中间体6置于100mL单口瓶中,密封然后抽真空鼓氮气并依次循环三次,向其中加入20.0mL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溶液(体积比为1:1),并使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过量的六氟磷酸钾进行离子交换,并接着反应12h。将反应之后的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继续使用柱层析分离方法提纯得到产物。产率:39%。ESI-MS(m/z):Calcd.for C37H38N5PtPF6,892.2422;Found,747.2792(M-PF6)+
测试:
测定实施例1-1到1-3的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圆偏振光致发光谱图。表1列出了实施例1-1到1-3的配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
表1
Figure BDA0003713287240000182
由表1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1到1-3的配合物均是绿光发射,在5wt%时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30摄氏度,表明实施例1-1到1-3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进一步地,用实施例1-1、1-2、1-3得到的配合物进行圆偏振信号放大的测试。通过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在实现CPL信号放大时的效果。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1-1得到的配合物在不同浓度乙腈溶液里的发射光谱
本发明采用的光谱测试浓度分别为1μM,10μM,100μM和1000μM,测试溶剂为乙腈。测发射光谱时,不同浓度下的激发波长均为365nm。
不同浓度乙腈溶液里的发射光谱如图4所示。当浓度为100μM或更稀的时候,该配合物在489nm和523nm呈现明显的发射峰,而当浓度增加到1000μM时,在波长为575nm处出现一新发射峰,这来源于激基缔合物的发射。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1-1得到的配合物在不同浓度乙腈溶液里的圆偏振发光光谱
本发明采用的光谱测试浓度分别为10μM和1000μM,测试溶剂为乙腈。测圆偏振发光光谱时,不同浓度下的激发波长均为320nm。
不同浓度乙腈溶液里的圆偏振发光光谱如图5所示。当浓度为10μM时,在乙腈溶液里几乎观察不到CPL信号,而当浓度增加到1000μM时,可以观察到有很明显的CPL出现,计算出的不对称值在10-4数量级上,表明在高浓度的溶液里可以促使形成激基缔合物,从而实现CPL信号的放大。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1-1得到的配合物在PMMA掺杂薄膜中的发射光谱
本发明采用的是将不同浓度的配合物掺杂在PMMA薄膜中,然后测其光致发光光谱,其中掺杂浓度分别为1wt%,2wt%,5wt%,9wt%,14wt%,20wt%,25wt%,33wt%,40wt%和44wt%,不同浓度下的激发波长均为365nm。
在PMMA掺杂薄膜中的发射光谱如图6所示。当掺杂浓度为1wt%时,所呈现的光谱与溶液中的相似,发射最大值分别在494,530和575nm。此外,可以观察到位于长波长处的发射强度很明显高于溶液状态的,表明在掺杂薄膜中依旧有激基缔合物的存在,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长波长处有新的发射峰出现,波长在625nm,当掺杂浓度达到9wt%时,该发射峰强度不再变化。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1-1得到的配合物在PMMA掺杂薄膜中的圆偏振发光光谱
本发明采用的是将不同掺杂浓度的配合物掺杂在PMMA薄膜中,然后测其圆偏振发光光谱,其中掺杂浓度分别为1wt%和9wt%,不同浓度下的激发波长均为320nm。
在PMMA掺杂薄膜中的圆偏振发光光谱如图7所示。当掺杂浓度为1wt%时,呈现相对弱的CPL信号,发光不对称值在10-4数量级上,当掺杂浓度增加到9wt%时,CPL信号迅速变强,发光不对称值在10-3数量级上,这主要是因为增加掺杂浓度可以加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诱导形成激基缔合物,进一步地放大CPL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方面,使用具有较大共轭的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作为三齿鳌合配体,使该分子在激发态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激基缔合物;另一方面,将具有手性中心的单元通过共价键与三齿鳌合配体和/或异腈部分相连接,通过手性传递实现圆偏振发光,通过调控这类材料的分子结构,能够得到一类优异性能的圆偏振发光材料,为圆偏振发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应用提供了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11
其中,R1为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R2为芳胺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2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21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31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41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51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61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71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
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为含有氢、氘、烯基、炔基、胺基、硝基、羰基、砜基、卤素、氰基、烷基、烷氧基、取代的C6~C60的芳香环基、未取代的C7~C60的芳香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杂环基手性烷基链中的一种的化合物,所述第一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81
所述第二反应物为含有芳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第二中间体的结构为
Figure FDA00037132872300000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与第一反应物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步骤包括:
将2,6-双(N-烷基苯并咪唑基)苯、氢化钠、第一反应物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混合,在10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蒸发去除溶剂,得到第一粗产物;
将所述第一粗产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并萃取,收集有机相;
对所述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所述第一中间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中间体与四氯铂酸钾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中间体、四氯铂酸钾置于容器中混合,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冰醋酸,回流,抽滤,得到所述第二中间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中间体、第二反应物置于容器中混合,密封,抽真空鼓氮气,再加入超干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
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六氟磷酸钾,反应得到悬浮液;
将所述悬浮液过滤并收集滤液,除去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第二粗产物;
将所述第二粗产物提纯,得到所述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掺杂在PMMA薄膜中实现圆偏振发光的应用。
CN202210734622.1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5010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622.1A CN11501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622.1A CN11501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763A true CN115010763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4622.1A Pending CN11501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07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918A (zh) * 2022-09-20 2023-0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二苯并呋喃的二元轴手性的有机圆偏振磷光化合物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2391A (zh) * 2017-07-20 2018-01-19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调控圆偏振荧光苝衍生物光电材料制备方法
CN108840886A (zh) * 2018-06-22 2018-11-2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铂配合物蓝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器件
WO2019128897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四齿铂(ii)配合物及应用
CN110105378A (zh) * 2019-05-27 2019-08-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铜基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225957A (zh) * 2017-01-26 2019-09-10 香港科技大学 具有手性光学活性的新材料
CN110746611A (zh) * 2019-11-15 2020-02-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手性Au(I)卡宾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04258A (zh) * 2018-10-05 2020-04-14 香港科技大学 多级自组装的原位实时监测及非手性荧光分子圆偏振发光的可控诱导
CN111187300A (zh) * 2020-01-10 2020-05-22 常州大学 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手性液晶磷光材料的构筑及其在圆偏振器件中的应用
CN111675731A (zh) * 2020-06-12 2020-09-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芴基-碳硼烷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29252A (zh) * 2020-09-25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锌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质特异性隐身识别atp的方法
CN111944515A (zh) * 2020-08-25 202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92581A (zh) * 2021-05-12 2021-08-24 东南大学 一种新型配位圆偏振发光晶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220081458A1 (en) * 2018-12-17 2022-03-17 Guangdong Aglaia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latinum (ii) tetradentate onno complex luminescent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14524852A (zh) * 2022-02-21 2022-05-24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温度溶剂双响应手性铂配合物有机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WO2022111174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含咔唑的oncn四齿配体的铂配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957A (zh) * 2017-01-26 2019-09-10 香港科技大学 具有手性光学活性的新材料
CN107602391A (zh) * 2017-07-20 2018-01-19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调控圆偏振荧光苝衍生物光电材料制备方法
WO2019128897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四齿铂(ii)配合物及应用
CN108840886A (zh) * 2018-06-22 2018-11-2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铂配合物蓝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器件
CN111004258A (zh) * 2018-10-05 2020-04-14 香港科技大学 多级自组装的原位实时监测及非手性荧光分子圆偏振发光的可控诱导
US20220081458A1 (en) * 2018-12-17 2022-03-17 Guangdong Aglaia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latinum (ii) tetradentate onno complex luminescent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10105378A (zh) * 2019-05-27 2019-08-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铜基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746611A (zh) * 2019-11-15 2020-02-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手性Au(I)卡宾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87300A (zh) * 2020-01-10 2020-05-22 常州大学 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手性液晶磷光材料的构筑及其在圆偏振器件中的应用
CN111675731A (zh) * 2020-06-12 2020-09-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芴基-碳硼烷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44515A (zh) * 2020-08-25 202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29252A (zh) * 2020-09-25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锌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质特异性隐身识别atp的方法
WO2022111174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含咔唑的oncn四齿配体的铂配合物
CN113292581A (zh) * 2021-05-12 2021-08-24 东南大学 一种新型配位圆偏振发光晶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24852A (zh) * 2022-02-21 2022-05-24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温度溶剂双响应手性铂配合物有机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918A (zh) * 2022-09-20 2023-0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二苯并呋喃的二元轴手性的有机圆偏振磷光化合物
CN115611918B (zh) * 2022-09-20 2024-0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二苯并呋喃的二元轴手性的有机圆偏振磷光化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m et al. Highlight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gold chemistry—a photophysical perspective
George et al.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of Nd 3+ and Yb 3+ complexes using a polyfluorinated pyrene-based β-diketonate ligand
Aiello et al.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ometallic chromophores for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cyclopalladated complexes
CN115010763A (zh) 一种圆偏振磷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303010A (zh) 一种含酰亚胺结构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Yang et al. Tetraphenylethene-decorated difluoroboron β-diketonates with terminal chiral α-phenylethylamin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and mechanofluochromism
CN107434787A (zh) 一种苯并咪唑高氯酸盐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
CN114656493B (zh)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发射荧光染料吡咯并吡咯菁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Visual self-assembly and stimuli-responsive materials based on recent phosphorescent platinum (II) complexes
CN113004194B (zh) 一种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51701B (zh) 一种基于蒽的力致发光有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87403B (zh) 一种具有红色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卟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05452B (zh)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大斯托克斯位移荧光染料氟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4191B (zh) 一种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595B (zh) 一种对苯撑乙烯桥联三聚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028B (zh) 基于甲氧基调控的宽谱带黄色磷光2-苯基喹啉铱(i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74538A (zh) 一种d-a型近红外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32078C (zh) 稀土-β-二酮-二氮杂菲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2538097B (zh) 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8402B (zh) 一种咪唑类衍生物离子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484A (zh) 一种合成双喹啉氮杂氟硼配合物的方法
CN115819281B (zh) 一种氰基取代的对苯撑乙烯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072592B (zh) 一种咔唑桥联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75726B (zh) 具有光致变色与力致变色性能的四苯乙烯环化化合物和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1892628B (zh) 一种基于吡啶并咪唑双膦衍生物的发光铜(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