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2394A -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2394A
CN114982394A CN202080094002.5A CN202080094002A CN114982394A CN 114982394 A CN114982394 A CN 114982394A CN 202080094002 A CN202080094002 A CN 202080094002A CN 114982394 A CN114982394 A CN 114982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tongue
height position
guide
tongu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40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2394B (zh
Inventor
田中启太
林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8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2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带引导件具备:引导部,引导载带,以便一边维持适当的姿势一边使元件露出部的舌部的前端部上下移动;元件露出部,在被引导部引导的载带的搬运期间打开盖带而使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露出;舌部,设于元件露出部,构成为前端部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比第一高度位置高的第二高度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高度位置是前端部能够进入到基带与盖带之间的位置;止动部,限制前端部向比第一高度位置低的高度位移;按下部,配置于舌部的上方,对舌部赋予使舌部向下移动的按压力;以及阶梯部,设于舌部与按下部彼此相向的相向面,形成有阶梯。阶梯部具有:凸部,具有在被赋予按压力时产生舌部与按下部的接触的接触部;以及凹部,即使在被赋予按压力时也不会产生接触。接触部相对于舌部的下表面中的舌部与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Description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组装于元件供给装置的带引导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元件供给装置在将电子元件收纳于载带的元件收纳部的状态下将其向元件供给位置供给。载带具有:基带,设有元件收纳部;以及盖带,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该基带,封闭该基带的元件收纳部。
上述带引导件具有:引导部,沿载带的搬运方向延伸;以及元件露出部,从基带剥离(即打开)盖带而使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露出。引导部具有:上壁部,引导载带的上表面;以及侧壁部,引导载带的侧面。元件露出部具有:舌部,沿搬运方向延伸;以及刃部,切断盖带。舌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引导部。舌部配置为,其前端部被固定于能够***到被引导部引导的载带的基带与盖带之间的高度位置。在舌部被***到基带与盖带之间后,盖带被向刃部引导。刃部对盖带进行切断分割。在元件露出部,在被引导部引导的载带的搬运期间,该舌部被***到基带与盖带之间,刃部对盖带进行切断分割,从而将盖带从基带部分地剥离,由此,使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露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6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引导件中,如上所述,舌部被固定于引导部,该舌部的前端部被固定于能够***到载带的基带与盖带之间的高度位置(第一高度位置)。因此,在舌部的前端部进入到载带中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而开始盖带的剥离之后,维持舌部的前端部与基带的上表面相接的状态,因此基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易于与舌部的前端部的角部接触。
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基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与舌部的前端部的角部接触,考虑将该舌部的前端部固定于比上述第一高度位置高的位置(第二高度位置)的构造。然而,在该构造中,在开始剥离盖带时,无法使舌部的前端部进入到载带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难以从基带恰当地剥离盖带,进而,存在有难以使基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恰当地露出的隐患。
为此,考虑如下结构:一边恰当地开始剥离盖带,一边避免在该剥离后舌部的前端部与基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接触,在此基础上能够使舌部的前端部在上述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之间移动。在该能够上下移动的构造中,为了限制舌部的前端部向下移动到比第一高度位置低的高度,优选设置止动部。若该止动部例如是构成带引导件的侧壁部的上表面,则舌部与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被限定在舌部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区域内。
但是,在该抵接限定构造中,若通过作业者的按压操作而将舌部向下方按压的上表面部位是从该舌部中的与止动部相向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了位置偏移的位置(具体而言,宽度方向中央部、不与止动部相向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区域),则直到该舌部与止动部抵接为止或者进一步与止动部抵接之后,都可能产生一边以其抵接面为支点在带宽度方向上扭转一边使其前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情况。若产生该情况,则舌部的前端部无法以水平的状态进入到基带与盖带之间,舌部的前端部的高度有时会因作业者的按压操作而变得比所期望的高度位置更低。因此,存在有无法使舌部的前端部恰当地进入到载带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的隐患。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元件露出部的舌部的前端部一边维持适当的姿势一边上下移动的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带引导件,具备:引导部,沿搬运载带的搬运方向延伸,且引导所述载带,该载带具有设有收纳电子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基带和以封闭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设于所述基带的表面的盖带;元件露出部,在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所述载带的搬运期间打开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电子元件露出;舌部,设于所述元件露出部,构成为前端部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比所述第一高度位置高的第二高度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高度位置是所述前端部能够进入到所述基带与所述盖带之间的位置;止动部,限制所述前端部向比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低的高度位移;按下部,配置于所述舌部的上方,对所述舌部赋予使所述舌部向下移动的按压力;以及阶梯部,设于所述舌部与所述按下部彼此相向的相向面,形成有阶梯,所述阶梯部具有:凸部,具有在被赋予所述按压力时产生所述舌部与所述按下部的接触的接触部;以及凹部,即使在被赋予所述按压力时也不会产生所述接触,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舌部的下表面中的所述舌部与所述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当舌部的前端部通过基于按下部的按压力而向下移动至第一高度位置时,舌部的前端部能够进入到载带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另外,当舌部的前端部通过基于按下部的按压力的解除而返回到比第一高度位置高的第二高度位置时,在舌部的前端部进入到上述基带与盖带之间后的载带的搬运期间,能够抑制基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电子元件与舌部的前端部接触。
进而,当对舌部赋予基于按下部的按压力时,在阶梯部的凸部的接触部产生舌部与按下部的接触,另一方面,在该阶梯部的凹部不产生该接触。该阶梯部的接触部相对于舌部的下表面中的舌部与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在该构造中,从按下部对舌部赋予的按压力相对于舌部的下表面中的舌部与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作用于上方区域内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在作业者的按压操作时舌部直到其下表面与止动部抵接为止被扭转、或者在进一步向止动部抵接之后被扭转,因此能够使舌部的前端部一边维持适当的姿势,一边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引导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包括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整体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所具备的舌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中的、元件露出部的舌部即将进入到载带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前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中的、舌部刚刚进入到载带的搬运方向前端的基带与盖带之间后的状态的图。
图13是将未对实施方式中的舌部施加外力的带引导件沿图7所示的直线XIII-XIII切断时的剖视图。
图14是将对实施方式中的舌部施加有外力的带引导件切断时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引导件中的舌部与载带内的电子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一个变形方式所涉及的带引导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包括带引导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结构
对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元件供给装置1是组装于元件装配机的例如盒式的带式供料器。元件装配机设于基板生产线上,是向基板装配电子元件2的装置。元件供给装置1是将向基板装配的电子元件2向用于向基板移载的元件供给位置P供给的装置。如图1所示,元件供给装置1具备盒壳体10、带装填部20、带搬运路径30、带引导件40、带输送部50以及带排出通路60。
盒壳体10是由透明或者不透明的塑料板或者金属板形成为薄壁矩形状而成的壳体。盒壳体10在侧面部具有能够开闭的盖。带装填部20是能够装卸地装填卷绕有图2以及图3所示的载带80的带盘81的部位。带装填部20设于盒壳体10内。带装填部20在盒壳体10的内部将带盘81保持为能够旋转。带盘81在盒壳体10的盖打开的状态下相对于带装填部20进行装卸。
载带80是形成为长条状的带部件。载带80在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宽度尺寸(即带宽度)。通常,载带80的带宽度根据载带80的种类或者所收容的电子元件2的大小而不同,被预先确定为标准。该带宽度例如为4mm、8mm、12mm、16mm、24mm宽度等。电子元件2是构成电子电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等元件。此外,电子元件2也可以包括例如0201尺寸(0.2mm×0.1mm)等的微小元件。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载带80具有基带82和盖带83。基带82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基带82具有元件收纳部(即,腔室)84。元件收纳部84是收纳由元件装配机向基板装配的电子元件2的孔或者槽。此外,载带80既可以是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向下方突出而成的压花型的带,也可以是在表面设有槽状的元件收纳部84的纸带。
元件收纳部84设于基带82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元件收纳部84沿带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以预定间隔排成一列地配置。此外,如图3所示,当元件收纳部84是贯通基带82的孔时,为了防止电子元件2的脱落,进而在基带82的下表面粘接有堵塞该元件收纳部84的底部的底带85。该底带85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纸材、高分子膜等构成即可。
基带82还具有输送孔86。输送孔86是为了在带长度方向上搬运载带80而设置的贯通孔。输送孔86是供后述的导带齿轮的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孔。输送孔86形成为大致圆形或者椭圆形。输送孔86设于基带82的带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输送孔86沿带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以预定间隔排成一列地配置。元件收纳部84以及输送孔86在带宽度方向上排成两列,分别沿带长度方向配置。
盖带83是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接于基带82的表面(上表面)的带。盖带83以在基带82的表面封闭并覆盖元件收纳部84的方式配置。盖带83相对于基带82的表面分别粘接于除了设有元件收纳部84的带宽度方向中央部以外的带宽度方向两端部。盖带83具有防止收纳于元件收纳部84的电子元件2向外部飞出的功能。盖带83由透明的高分子膜等构成。
此外,盖带83可以具有与基带82的带宽度大致相同的带宽度,也可以例如如图3所示,相对于基带82粘接于除了设有输送孔86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有比基带82的带宽度小的带宽度。另外,盖带83的带宽度可以根据载带80的种类即基带82的带宽度而不同。
带搬运路径30是将从装填于盒壳体10内的带装填部20的带盘81拉出的载带80向元件供给位置P搬运的搬运路径。带搬运路径30设于盒壳体10内。带搬运路径30从带盘81中的载带80的拉出口向元件供给位置P呈线状地延伸。带搬运路径30与载带80的下表面抵接而支撑其下表面。带搬运路径30以从载带80的搬运方向(以下,称为带搬运方向)X的上游侧到下游侧而位置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带搬运路径30形成为最下游部水平地延伸。
带引导件40是引导在带搬运路径30上搬运的载带80的部件。带引导件40配置于带搬运路径30的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带引导件40能够按压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的上表面,并且能够从载料带80的基带82剥离盖带83而使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特别是,带引导件40被相对于盒壳体10向下方施力而被按压,即使载带80的带厚改变,通过按压该载带80的上表面,也能够防止该载带80的浮起而使输送孔86与导带齿轮可靠地卡合。
在盒壳体10内,如图4所示,分别设有支撑板簧31以及支持板簧32。支撑板簧31以及支持板簧32配置于带搬运路径30的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支撑板簧31沿带搬运路径30在带搬运方向X上延伸,在一端通过螺钉等固定于盒壳体10。支撑板簧31支撑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具体而言,包括基带82,此外,包括盖带83被剥离后的基带82)的下表面。支撑板簧31向上方对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施力,产生将该载带80的上表面按压于带引导件40的后述的上壁部42的作用力。
在带搬运路径30设有能够供向压花型的载带80的下方突出的元件收纳部84卡合的槽。该槽形成为与元件收纳部84成为最大的压花型的载带80相对应的大小。支持板簧32配设于上述槽的下方。支持板簧32设有一个以上(在图4中为三个)。
各支持板簧32沿带搬运路径30在带搬运方向X上延伸,在一端通过螺钉等固定于盒壳体10。在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是压花型的载带的情况下,支持板簧32支撑该载带80的元件收纳部84的下壁的下表面。支持板簧32产生抑制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的元件收纳部84的下壁因自重而下降的力。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带引导件40具有引导部41。引导部41是引导载带80的部位。引导部41沿带搬运方向X延伸,形成为剖面U字状。引导部41具有上壁部42和一对侧壁部43。上壁部42配置于带搬运路径30的上方,是与载带80的上表面相向的部位。上壁部42具有限制载带80向上方移动而防止载带80浮起的功能。一对侧壁部43分别从上壁部42的宽度方向端部向下方延伸,是与载带80的侧面相向的部位。
如图5、图6、图7、图8以及图9所示,带引导件40具有元件露出部45。元件露出部45是使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的部位。元件露出部45通过在元件供给位置P的紧前从载带80的基带82剥离盖带83而使电子元件2露出。
元件露出部45具有舌部46和刃部47。舌部46是在载带80的搬运期间***到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部位。刃部47是***到基带82与盖带83的粘接部位而从基带82部分地剥离盖带83的部位。
在带引导件40的引导部41的上壁部42设有开口部42a。开口部42a是通过切除上壁部4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舌部46以经由开口部42a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舌部46形成为沿带搬运方向X延伸。舌部46形成为板状,以板面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舌部46在带搬运方向X的下游侧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引导部41,以悬臂构造安装于引导部41。舌部46以前端部46a朝向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的状态配置。
舌部46能够通过弹性变形而上下移动。即,如图11所示,舌部46能够以如下方式弹性变形:在基于作业者(操作者)的通过开口部42a的按压而向下方施加有外力F的情况下,前端部46a向下方挠曲,并且如图12所示,在该外力F的施加因该按压解除而被解除的情况下,该前端部46a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舌部46以如下方式弹性变形: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例如其下表面)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H1和比该第一高度位置H1高的第二高度位置H2之间位移,第一高度位置H1是该前端部46a能够进入到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位置。
此外,第一高度位置H1只要是舌部46的前端部46a能够进入到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高度位置即可,也可以设定为该前端部46a与基带82和盖带83的边界相向的高度位置,或者也可以设定为该前端部46a与位于比该边界靠下方处的基带82相向的高度位置。另外,第二高度位置H2优选设定为比第一高度位置H1高且比载带80的基带8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进而,第一高度位置H1以及第二高度位置H2优选以在带搬运路径30上被搬运并且被引导部41的上壁部42引导的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部的高度位置为基准来设定即可。
舌部46从固定于引导部41的固定部到前端部46a具有预定长度。该预定长度被设定为舌部46的前端部46a能够沿上下方向仅位移第一高度位置H1与第二高度位置H2的差值的长度。舌部46以如下方式将上述固定部作为支点而弹性变形:在从上方向下方对舌部46施加有外力F的情况下,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在上述外力F的施加被解除的情况下,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此外,将作业者为了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而施加于舌部46的外力F设定为能够以作业者的手指的力使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的力即可。
舌部46在载带80的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该预定宽度设定为比载带80的带宽度小。舌部46以在载带80的宽度方向上偏向于在基带82粘接有盖带83的带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一方的带宽度方向端部侧(具体而言,设有输送孔86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
舌部46以宽度方向中央部比宽度方向端部更朝向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山型,并且形成为前端部46a偏向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具体而言,设有输送孔86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宽度方向端部)。舌部46以前端部46a位于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的正上方的方式配置。舌部46的前端部46a以其下表面从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至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为锥状。此外,为了提高前端部46a向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进入性,该前端部46a的下表面也可以在舌部46被向下方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该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时成为水平。
刃部47设于舌部46的轴向前端中的偏向宽度方向上的任意一侧的部位。刃部47被设为与在载带80的基带82上粘接有盖带83的带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一方的带宽度方向端部侧(具体而言,设有输送孔86的一侧的相反侧)相对应。刃部47具有在元件供给位置P使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的功能。刃部47在载带80的一方的带宽度方向端部处***到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而将盖带83部分地从基带82剥离。
带引导件40还具备止动部48。止动部48是限制舌部46的前端部46a向比第一高度位置H1低的高度位移的部位。止动部48是引导部41的一对侧壁部43中的一方的侧壁部43的上表面。止动部48被设为与上壁部42的设有开口部42a的部位相邻。
如上所述,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以经由开口部42a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另外,舌部46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止动部48即引导部41的侧壁部43的上表面相向的相向部位46b。相向部位46b在舌部46的主体部以从该主体部向带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一体形成。相向部位46b具有如下功能:舌部46因外力施加而弹性变形,在其前端部46a到达第一高度位置H1时与止动部48抵接,从而限制之后前端部46a向比第一高度位置H1低的高度位移。
带引导件40还具有按下部90。按下部90是在作业者以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的方式使该舌部46向下移动时对该舌部46赋予使该舌部46向下移动的按压力的部位。按下部90配置于舌部46的上方。按下部90的下表面与舌部46的上表面相向。按下部90以经由开口部42a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
按下部90与带引导件40的引导部41一体形成或者固定于该引导部41。按下部90形成为从引导部41的主体部沿带搬运方向X延伸。按下部90形成为平面板状,以板面呈水平的方式配置。按下部90相对于引导部41的主体部处于悬臂状态,以其前端部90a朝向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的状态配置。
按下部90能够通过弹性变形而上下移动。具体而言,按下部90能够以如下方式弹性变形:在基于作业者(操作者)的通过开口部42a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按压而向下方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其前端部90a向下方挠曲,并且在该外力的施加因该按压解除而被解除的情况下,其前端部90a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按下部90的弹性变形按压舌部46,以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H1和比该第一高度位置H1高的第二高度位置H2之间位移,第一高度位置H1是能够进入到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位置。
按下部90从引导部41的主体部侧的根部至前端部90a的前端具有预定长度。该预定长度被设定为舌部46的前端部46a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第一高度位置H1与第二高度位置H2的差值的长度。按下部90以如下方式以引导部41的主体部侧的根部为支点弹性变形:在从上方向下方对按下部90的上表面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将该外力作为按压力而向舌部46传递,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在上述外力的施加被解除的情况下,使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
按下部90在载带80的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该预定宽度设定为比载带80的带宽度小,进而比舌部46的宽度小。按下部90在载带80的宽度方向上与舌部46相匹配地配置。按下部90配置为至少包括相对于舌部46的相向部位46b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部位。按下部90形成为与舌部46的上表面相向的下表面以无阶梯的方式成为水平。
带引导件40还具有阶梯部95。阶梯部95是形成有阶梯的部位。阶梯部95设于舌部46与按下部90彼此相向的相向面。具体而言,阶梯部95设于舌部46中的与按下部90的下表面相向的上表面。如图10所示,阶梯部95具有凸部96和凹部97。凸部96具有形成为平面状的上表面96a。凹部97具有形成为平面状的上表面97a。凸部96的上表面96a位于比凹部97的上表面97a靠上方的位置。
在从按下部90向舌部46赋予按压力时,凸部96的上表面96a成为与按下部90的下表面产生接触的接触面。另一方面,即使在从按下部90向舌部46赋予按压力时,凹部97的上表面97a也不会成为与按下部90的下表面产生接触的接触面。在该构造中,在从上方向下方按压按下部90时,该按下部90的下表面中的与凸部96的上表面96a相向的部位与该凸部96的上表面96a接触,另一方面,该按下部90的下表面中的与凹部97的上表面97a相向的部位不与舌部46的上表面接触。因此,从按下部90向舌部46的按压力的赋予是经由舌部46与按下部90相互抵接的凸部96来进行的。
成为舌部46中的与压下部90的接触面的凸部96的上表面96a设于与舌部46的下表面中的抵接于止动部48的相向部位46b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该凸部96的上表面96a的位置相对于该相向部位46b的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此外,上述凸部96的上表面96a并不局限于位于将舌部46的下表面中的抵接于止动部48的相向部位46b的外缘向上方投影所得的呈筒形状的区域内,也可以位于将该相向部位46b中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外缘向上方投影所得的带宽度方向的区域内。即,凸部96的上表面96a也可以不位于将该相向部位46b中的带搬运方向X上的外缘向上方投影所得的带搬运方向X的区域内,也可以相对于该相向部位46b的部位在带搬运方向X上错开。
其理由在于,由于舌部46从引导部41沿带搬运方向X延伸,其前端部46a在上下方向上挠曲而弹性变形,因此若凸部96的上表面96a的位置与相向部位46b的位置在带宽度方向上相互重叠,则能够将使舌部46向下移动的按压力作用于与舌部46的下表面中的舌部46抵接于止动部48的抵接部位即相向部位46b相匹配的位置。
带引导件40还具备折回部49。折回部49是在从基带82剥离了盖带83的宽度方向一端部后,使该盖带83的剥离侧的带宽度方向端部立起而折回的部位。折回部49配置于比舌部46靠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的位置,并且配置于比元件供给位置P靠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的位置。折回部49形成为板状,形成为宽度从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至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变大。折回部49以堵塞开口部42a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配置。
带输送部50是对从带盘81拉出的载带80进行搬运的部位。如图1所示,带输送部50具有手动用导带齿轮51、手动用手柄52、自动用导带齿轮53以及马达(未图示)。
手动用导带齿轮51是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盒壳体10旋转的旋转体。手动用导带齿轮51形成为大致圆板状。手动用导带齿轮51配置于比带搬运路径30中的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靠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的位置(具体而言,从带搬运路径30中的带搬运方向X的上游侧至下游侧而位置逐渐变高的倾斜部分)。手动用导带齿轮51相对于盒壳体10以设于带搬运路径30的下方的水平的支撑轴为中心旋转。
手动用导带齿轮51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齿。手动用导带齿轮51的外齿以与载带80的输送孔86的间隔相对应的角度间隔设有多个。该外齿在位于手动用导带齿轮51的最上端附近时,通过带搬运路径30的贯通孔而向上方突出。从带搬运路径30向上方突出的外齿与载带80的输送孔86卡合。
手动用手柄52是作业者能够使手动用导带齿轮51旋转的操作手柄。手动用手柄52与手动用导带齿轮51设为一体。当由作业者操作手动用手柄52时,手动用导带齿轮51旋转。当手动用导带齿轮51旋转且该手动用导带齿轮51的外齿与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的输送孔86卡合时,载带80被沿带搬运路径30向带搬运方向X搬运。
自动用导带齿轮53是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盒壳体10旋转的旋转体。自动用导带齿轮53形成为大致圆板状。自动用导带齿轮53配置于比带搬运路径30中的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靠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元件供给位置P附近)。自动用导带齿轮53相对于盒壳体10以设于带搬运路径30的下方的水平的支撑轴为中心旋转。
自动用导带齿轮53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齿。自动用导带齿轮53的外齿以与载带80的输送孔86的间隔相对应的角度间隔设有多个。该外齿在位于自动用导带齿轮53的最上端附近时,通过带搬运路径30的贯通孔而向上方突出。从带搬运路径30向上方突出的外齿与载带80的输送孔86卡合。
自动用导带齿轮53经由齿轮而与马达的输出轴卡合。自动用导带齿轮53与马达的旋转驱动同步地减速旋转。该马达以每次驱动旋转预定角度的方式被间歇驱动。通过马达的间歇驱动,自动用导带齿轮53在其外齿与带搬运路径30上的载带80的输送孔86卡合的状态下旋转,从而该载带80被沿带搬运路径30向带搬运方向X间距输送而被搬运。
带排出通路60设于盒壳体10内。带排出通路60以在盒壳体10内的前侧(即,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从上部向下部延伸的方式配置并形成。在元件供给位置P从基带82取出了电子元件2后,载带80以基带82和盖带83在宽度方向另一端部粘接的状态被带排出通路60引导而从盒壳体10的下部向外部排出。
2.带引导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
在作业者未对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施加朝向下方的外力F时,如图12所示,带引导件40处于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的状态。
作业者在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到达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前,即,在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前,如图11所示,通过带引导件40的开口部42a以外力F将舌部46向下方按压,以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的方式使舌部46向下移动。此外,该舌部46的向下移动进行至舌部46的相向部位46b与止动部48抵接为止。在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前,维持该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的状态。
在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作业者操作手动用手柄52而使手动用导带齿轮51旋转,从而载带80被向带搬运方向X搬运,此时,舌部46的前端部46a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如上所述,第一高度位置H1是舌部46的前端部46a能够进入到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高度位置。因此,能够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可靠且恰当地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
作业者在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后,解除该舌部46的朝向下方的按压。当上述按压被解除时,如图12所示,由于朝向舌部46的外力施加被解除,因此舌部46弹性变形而以前端部46a的高度返回到第二高度位置H2的方式向上移动。
在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的状态下通过基于手动操作的手动用导带齿轮51的旋转或者基于马达的自动用导带齿轮53的旋转而将载带80向带搬运方向X搬运时,一边维持舌部46***到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状态,一边在基带82和盖带83粘接的一方的带宽度方向端部将舌部46(具体而言为刃部47)***到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因此,即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因弹性变形而向上移动至第二高度位置H2,也能够使用刃部47从基带82剥离盖带83而使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
另外,带引导件40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在向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进入之前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并且在其进入后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如上所述,第二高度位置H2被设定为比第一高度位置H1高的位置。因此,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位置在进入到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后也维持在第一高度位置H1的构造相比,在舌部46的前端部46a进入到载带80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后,如图15所示,能够增大舌部46的前端部46a与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差,因此能够抑制电子元件2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角部接触。
特别是,若上述第二高度位置H2被设定为比第一高度位置H1高且比载带80的基带8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则在舌部46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位置被维持在比基带8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角部接触。
因而,根据带引导件40,能够一边使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恰当地进入到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一边抑制在该进入后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接触。因此,在从基带82剥离盖带83而使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后,能够防止因该电子元件2与舌部46接触而造成损伤。
另外,在带引导件40中,即使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被向下方按压,该舌部46的相向部位46b也与止动部48抵接,从而限制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向比第一高度位置H1低的高度位移。因此,即使作业者向下方按压舌部46的力较大,也能够使该舌部46的前端部46a在向载带80的带搬运方向X前端的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进入时可靠地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进入。
上述止动部48是引导部41的侧壁部43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在不准备区别于引导部41的元件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构造来限制舌部46的前端部46a向比第一高度位置H1低的高度位移。
另外,在带引导件40中,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以其下表面从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至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为锥状。因此,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下表面从带搬运方向X上游侧至带搬运方向X下游侧形成为水平的构造相比,基带82的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难以与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角部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前端部46a的角部与该电子元件2接触而造成损伤。
另外,在带引导件40的构造中,在作业者将按下部90从上方向下方按压时,从该按下部90向舌部46赋予的使该舌部46向下移动的按压力经由舌部46的凸部96而进行作用。当作用有该按压力时,舌部46通过施加于凸部96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如上所述,该凸部96的位置相对于舌部46的下表面的与止动部48抵接的相向部位46b的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根据该构造,在作业者的按压操作时对舌部46赋予的使该舌部46向下移动的按压力在舌部46的下表面作用于与舌部46抵接于止动部48的抵接部位相匹配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舌部46直到其下表面与止动部48抵接为止被扭转、或者在进一步向止动部48抵接后被扭转。因此,能够一边维持适当的姿势一边使舌部46的前端部46a弹性变形(即,上下移动)。因而,能够将伴随着作业者的按压操作的舌部46的前端部46a的高度稳定地保持在所期望的高度位置(具体而言,第一高度位置H1),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舌部46的前端部46a向基带82与盖带83之间的进入。
3.变形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在基带82上粘接有盖带83而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被盖带83覆盖的状态起,元件露出部45的刃部47***到基带82与盖带83的粘接部而将盖带83从基带82部分地剥离,从而使该电子元件2露出。
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如下结构:在使元件收纳部84内的电子元件2露出的基础上,在粘接部不将盖带83从基带82剥离的情况下打开盖带83。例如,也可以取代通过刃部47将盖带83从基带82剥离,而利用切割器将盖带83沿带宽度方向一分为二,使舌部46***到基带82与一分为二后的盖带83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带引导件40的元件露出部45的舌部46上下移动,舌部46从固定于引导部41的固定部至前端部46a具有使前端部46a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第一高度位置H1与第二高度位置H2的差值的长度,该舌部46自身弹性变形。
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带引导件40设置使舌部46上下移动的上下位置变更机构。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利用马达等致动器100所发出的力,使舌部46相对于引导部41上下移动。另外,也可以利用伴随着作业者的操作而产生的弹簧的作用力等,使舌部46相对于引导部41上下移动。在该变形方式中,舌部46也可以不具有从固定于引导部41的固定部至前端部46a、且能够弹性变形的长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阶梯部95的凸部96形成为具有呈平面状地形成的上表面96a,该上表面96a配置为相对于相向部位46b的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该凸部96也可以形成为呈销状地突起,该销的前端配置为相对于相向部位46b的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带引导件40具备按下部90和阶梯部95,按下部90配置于舌部46的上方而形成为平面板状,并且阶梯部95设于舌部46中的与按下部90的下表面相向的上表面。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舌部46配置于按下部90的下方并将舌部46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状,并且将阶梯部95应用于设于按压部90中的与舌部46的上表面相向的下表面的带引导件。在该结构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变形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元件供给装置1是主体被盒壳体10覆盖的盒式带式供料器。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元件供给装置1应用于盒式带式供料器以外的带式供料器。
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元件供给装置2:电子元件10:盒壳体20:带装填部30:带搬运路径40:带引导件41:引导部42:上壁部42a:开口部43:侧壁部45:元件露出部46:舌部46a:前端部46b:相向部位47:刃部48:止动部50:带输送部80:载带81:带盘82:基带83:盖带84:元件收纳部86:输送孔90:按下部95:阶梯部96:凸部97:凹部P:元件供给位置H1:第一高度位置H2:第二高度位置

Claims (5)

1.一种带引导件,具备:
引导部,沿搬运载带的搬运方向延伸,且引导所述载带,所述载带具有设有收纳电子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基带和以封闭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设于所述基带的表面的盖带;
元件露出部,在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所述载带的搬运期间打开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电子元件露出;
舌部,设于所述元件露出部,构成为前端部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比所述第一高度位置高的第二高度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是所述前端部能够进入到所述基带与所述盖带之间的位置;
止动部,限制所述前端部向比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低的高度位移;
按下部,配置于所述舌部的上方,对所述舌部赋予使所述舌部向下移动的按压力;以及
阶梯部,设于所述舌部与所述按下部彼此相向的相向面,形成有阶梯,
所述阶梯部具有:
凸部,具有在被赋予所述按压力时产生所述舌部与所述按下部的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凹部,即使在被赋予所述按压力时也不会产生所述接触,
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舌部的下表面中的所述舌部与所述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位而位于上方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引导件,其中,
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比所述第一高度位置高、且比所述基带的上表面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引导件,其中,
所述舌部以如下方式弹性变形:在从上方向下方对所述舌部施加了所述按压力的情况下,所述前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在所述按压力的施加被解除的情况下,所述前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引导件,其中,
所述带引导件还具备使所述舌部上下移动的上下位置变更机构。
5.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引导件;以及
带输送部,通过沿所述引导部搬运所述载带而在使所述元件收纳部内的所述电子元件露出的状态下将所述电子元件供给至元件供给位置。
CN202080094002.5A 2020-02-06 2020-02-06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Active CN114982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4583 WO2021157014A1 (ja) 2020-02-06 2020-02-06 テープガイド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2394A true CN114982394A (zh) 2022-08-30
CN114982394B CN11498239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719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4002.5A Active CN114982394B (zh) 2020-02-06 2020-02-06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4719A1 (zh)
EP (1) EP4102947B1 (zh)
JP (1) JP7261326B2 (zh)
CN (1) CN114982394B (zh)
WO (1) WO20211570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1472B2 (ja) * 1994-05-18 2003-06-3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JPH11112194A (ja) * 1997-10-06 1999-04-23 Tdk Corp 電子部品収納テープを用いた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DE60313464T2 (de) * 2003-11-07 2008-01-10 Mydata Automation Ab Ein Verfahren und eine Anlage zur Aussetzung elektronischer Bauteilen
CN101120129B (zh) * 2005-01-17 2012-04-25 泰普纺织瑞典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方法和设备
US8353424B2 (en) * 2009-01-27 2013-01-15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Component feeder
JP5269714B2 (ja) * 2009-07-22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2195400A (ja) * 2011-03-16 2012-10-11 Panasonic Corp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JP6001419B2 (ja) * 2012-11-02 2016-10-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6004270B2 (ja) * 2012-12-25 2016-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カバーテープ剥離方法、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
JP6166624B2 (ja) * 2013-09-05 2017-07-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品実装装置
JP6320001B2 (ja) * 2013-11-25 2018-05-09 ハンファテクウィン株式会社Hanwha Techwin Co.,Ltd. テープ先端処理治具
CN107211562B (zh) * 2015-01-22 2019-11-05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装置
US10390469B2 (en) * 2015-09-08 2019-08-20 Fuji Corporation Tape feeder
JP6780898B2 (ja) * 2016-07-15 2020-11-04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装置
WO2018229989A1 (ja) * 2017-06-16 2018-12-20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装填方法
JP6918618B2 (ja) * 2017-07-31 2021-08-11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電子部品供給方法
EP4002975A4 (en) * 2019-07-19 2022-07-27 Fuji Corporation STRIP GUIDE, COMPONENT FEED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TRIP GUIDE
WO2021033245A1 (ja) * 2019-08-19 2021-02-25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ガイ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44719A1 (en) 2023-02-09
WO2021157014A1 (ja) 2021-08-12
JP7261326B2 (ja) 2023-04-19
EP4102947A4 (en) 2023-01-25
JPWO2021157014A1 (zh) 2021-08-12
EP4102947B1 (en) 2024-03-27
EP4102947A1 (en) 2022-12-14
CN114982394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5870B (zh) 带引导件、元件供给装置及带引导件的使用方法
WO2015029122A1 (ja) フィーダ
JP2008277350A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CN108781527B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12292922B (zh) 供料器
CN114982394A (zh)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JP6748695B2 (ja) フィーダ
JP7137319B2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11418275B (zh) 供料器
CN110754143B (zh)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WO2021033245A1 (ja) テープガイド
JP7474907B2 (ja) テープガイド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JP7022209B2 (ja) テープ供給装置
JP2022028935A (ja) フィーダ
JP6448544B2 (ja) フィーダ
CN112237058B (zh) 带式供料器
CN113597828B (zh) 带引导部件以及具备该带引导部件的带式供料器
JP7225448B2 (ja) テープ供給装置
JP7130013B2 (ja) フィーダ
JP6475313B2 (ja) フィーダ
JP2018010998A (ja) フィー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