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2825B -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2825B
CN114702825B CN202210334222.1A CN202210334222A CN114702825B CN 114702825 B CN114702825 B CN 114702825B CN 202210334222 A CN202210334222 A CN 202210334222A CN 114702825 B CN114702825 B CN 114702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ized
boron nitride
organosilicon
mixed solution
organic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4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2825A (zh
Inventor
赵立伟
王德志
***
肖万宝
曲春艳
刘长威
冯浩
宿凯
杨海冬
张杨
王海民
杜程
谭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334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2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2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2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2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08K9/06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with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4Solid materials, e.g. powdery or gran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2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nitrogen
    • C08K2003/385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界面材料领域,具体方案如下: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获得,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聚合而成的。本发明合成了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填料,后制备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体系,通过控制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填料结构、环氧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结构和比例以及固化剂的比例制备了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导热系数≥2.5W/(mK),修复效率≥98%,拉伸强度≥10MPa,剪切强度≥12MPa。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界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设备及其相关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设备在向着高功能密度、高集成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由于集成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高效散热对于提高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优异导热性能和热管理性能的热界面材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具有低成本、易加工和耐化学品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领域以解决散热问题。但基于传统聚合物基体的热界面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是其不能自动处理机械损伤或不可回收利用,这将导致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和大量废弃物的产生,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利用自修复技术和思想设计合成具有可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体系,并将其应用在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领域,则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对于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导热系数热界面材料而言,研究的重点包括:高效自修复聚合物体系的设计和开发,高导热系数填料的结构设计和优化以及导热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良好分散。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热界面材料既可应对有效散热问题又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自修复热界面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器件领域对高性能的多功能新材料的要求。有机硅基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环境性、化学惰性以及和芯片良好的相容性等优点,是制备热界面材料常用的理想基体。设计和研发一种具备高自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对于新一代功能性电子设备的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无法自修复或自修复效率低、导热性能差和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获得,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聚合而成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21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包括如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如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22
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3;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31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III所示含有一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32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1~4。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Ⅳ所示的含有三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33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Ⅴ所示的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41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范围为 40~60:100,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0:66~85。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 4,4'-二氨基二苯二硫和/或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中4,4'-二氨基二苯二硫结构式如式Ⅶ所示,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Ⅷ所示: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42
一种所述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F,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占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质量的66%~85%;
步骤二、向混合物F中加入混合物F质量的40~60%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分散均匀,加热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80~100℃反应0.5~1h,然后150~170℃反应2~4h。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5-1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尺寸为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的氮化硼片按质量比范围为0.1~0.2:1:0.05~0.15混合,并按照0.5~1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6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12~48h,离心除去上清液,洗涤底物,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步骤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5~90%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1.5-5.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3~5%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均匀,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40~65℃搅拌反应5~10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洗涤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1g:200ml~50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10~30。
进一步的,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为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5~2.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5~9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 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3.5,将混合溶液D置于40~65℃反应1~3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合成了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后制备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体系,通过控制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结构和比例以及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氨基化合物的比例制备得到了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本发明中设计采用了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体系,环氧基团的引入从分子结构层面提高了有机硅的极性,从而有利于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的提升,同时极性的提升更利于有机硅分子和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氨基化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芳香族二硫键的动态交换和有机硅分子的柔性链段是获得的有机硅聚合物具有高修复效率的关键;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结构特性对于导热、修复效率及剪切强度均产出有益的贡献:高导热纳米金刚石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杂化填料的本征导热性能,纳米金刚石通过化学键和氮化硼连接可大幅度降低界面热阻从而提高导热系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的二硫键可进一步提高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修复效率,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的氨基基团或环氧基团可提高填料在有机硅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提升填料和有机硅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既可提高拉伸和剪切强度又可降低填料和有机硅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热阻而提高导热性能。通过合成过程中对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优化来控制有机硅聚合物基体结构,通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制备过程的原料和条件控制来实现高导热杂化填料的结构控制制备。基于上述多种手段和方法的协同作用使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2.5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98%,拉伸强度≥10MPa,剪切强度≥12MPa。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修复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不同修复次数后的导热系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高导热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获得,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聚合而成的,所述有机硅分子为可反应性有机硅分子。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71
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二硫键以及环氧基团或氨基基团。该结构中含有S-S键,这是一种动态化学键,对于材料体系的自修复效率贡献非常大。该结构是由功能化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利用了纳米金刚石的高导热性能,可提高填料结构的本征导热性能。填料结构中环氧基团或氨基基团的存在可提高填料和有机硅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结合,降低界面热阻,提高导热性能。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范围为 40~60:100,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0:66~85。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包括如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如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72
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3;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81
式Ⅰ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式Ⅱ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III所示含有一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82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1~4。
式Ⅰ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III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0.05~0.10。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Ⅳ所示的含有三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83
式Ⅰ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Ⅳ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0.02~0.10。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Ⅴ所示的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91
式Ⅰ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Ⅴ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0.02~0.05。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 4,4'-二氨基二苯二硫和/或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中4,4'-二氨基二苯二硫结构式如式Ⅶ所示,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Ⅷ所示: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092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混合得到混合物F,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占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质量的66%~85%,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200%~4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然后室温挥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二、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100%~3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的40~60%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 30~60min后,50~60℃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反应物J倒入预热的模具中加热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80~100℃反应0.5~1 h,然后150~170℃反应2~4h。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若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包括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所述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若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包括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式III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式Ⅳ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所述式Ⅰ所示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式III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式Ⅳ所示的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的质量比为1:0.05~0.20:0.05~0.1:0.02~0.1。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若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包括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式III所示含有一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式Ⅳ所示的含有三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式Ⅴ所示的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质量比为1:0.05~0.20:0.05~0.10:0.02~0.10:0.02~0.05。
具体实施方式三
具体实施方式一或者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5-1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尺寸为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的氮化硼片按质量比范围为0.1~0.2:1:0.05~0.15混合,并按照0.5~1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6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12~48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上清液,先用无水乙醇洗涤底物2~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将底物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步骤2、将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 85~90%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1.5-5.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3~5%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30~45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40~65℃搅拌反应5~10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先用乙醇洗涤2~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4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0ml~50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10~30。
进一步的,所述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层数1~10层。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50~100nm。
具体实施方式四
具体实施方式一或者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为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5~2.5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5~9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3.5,将混合溶液D置于40~65℃反应 1~3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中混合溶液B与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0~200ml。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66。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11
/>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21
进一步的,n的取值为1,m的取值为1。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31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32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4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二硫键以及环氧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5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为0.1:1:0.05并按照0.5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12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底物先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5%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1.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3%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40℃搅拌反应10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1g:20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1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5%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将混合溶液D置于4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III,Ⅳ和Ⅴ按质量比1:0.05:0.05:0.02:0.02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5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66%的Ⅶ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2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1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4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30min后,50℃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80℃反应1h,然后150℃反应4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1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 5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55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8.8%,拉伸强度为12.3MPa,剪切强度为12.4MPa。
实施例2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75。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51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61
进一步的,n的取值范围为2,m的取值范围为2。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62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63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二硫键以及氨基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7.5 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比为0.15:1:0.1并按照0.75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4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30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并先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7.5%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3.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4%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37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3%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50℃搅拌反应8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3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2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1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7.5%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5,将混合溶液D置于50℃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III,Ⅳ和Ⅴ按质量比1:0.125:0.125:0.06:0.035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7.5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75%的Ⅷ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3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2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5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45min后, 60℃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90℃反应0.75h,然后160℃反应3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5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7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65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8.9%,拉伸强度为12.5MPa,剪切强度为12.6MPa。
实施例3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 85。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81
/>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191
进一步的,n的取值为3,m的取值为4。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和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混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01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02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6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有二硫键以及环氧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10 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15并按照1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6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48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并先用无水乙醇洗涤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90%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5.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5%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45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65℃搅拌反应5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1g:50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3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2.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9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3.5,将混合溶液D置于65℃反应1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III,Ⅳ和Ⅴ按质量比1:0.20:0.10:0.10:0.05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10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85%的以任意比例混合的Ⅷ和Ⅶ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4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3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6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60min后, 55℃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反应0.5h,然后170℃反应2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10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10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68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9%,拉伸强度为13.2MPa,剪切强度为12.8MPa。
实施例4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66。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21
进一步的,n的取值为1,m的取值为1。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22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31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4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二硫键以及环氧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5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为0.1:1:0.05并按照0.5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12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底物先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5%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1.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3%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40℃搅拌反应10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0ml;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1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5%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将混合溶液D置于4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和III按质量比1:0.05:0.05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5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66%的Ⅶ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2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 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1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4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30min后,50℃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80℃反应1h,然后150℃反应4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1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 5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57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8.5%,拉伸强度为12.4MPa,剪切强度为12.5MPa。
实施例5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75。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51
进一步的,n的取值范围为2。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52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61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二硫键以及氨基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7.5 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比为0.15:1:0.1并按照0.75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4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30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并先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7.5%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3.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4%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37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3%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50℃搅拌反应8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3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0ml;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2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1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7.5%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5,将混合溶液D置于50℃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和Ⅳ按质量比1:0.125:0.06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7.5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75%的Ⅷ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3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2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5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45min后, 60℃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90℃反应0.75h,然后160℃反应3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5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7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68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9.2%,拉伸强度为12.6MPa,剪切强度为12.5MPa。
实施例6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高修复效率的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高修复效率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聚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 85。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具体包括如下结构的环氧基团功能化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81
进一步的,n的取值为3。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和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混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91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如下:
Figure RE-GDA0003635104520000292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自修复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为60:100。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结构中含有二硫键以及环氧基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10 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氮化硼粉末按照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氮化硼片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15并按照1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6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48h,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溶剂,并先用无水乙醇洗涤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得到的固体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90%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5.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5%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45min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保护下65℃搅拌反应5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并先用乙醇洗涤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1g:500ml;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30。
步骤二、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2.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9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3.5,将混合溶液D置于65℃反应1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步骤三、将功能化有机硅分子Ⅰ,II,和Ⅴ按质量比1:0.20:0.05混合形成混合物E,室温下搅拌10min,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85%的以任意比例混合的Ⅷ和Ⅶ形成混合物F,向混合物F加入其总质量400%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室温蒸发除去二氯甲烷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G。
步骤四、将反应物G溶解到其总质量300%的乙醇中形成混合物H,向混合物H中加入反应物G质量60%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超声分散60min后, 55℃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后得到反应物J,将反应物J分别在三辊研磨机和行星搅拌机分散除泡,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反应0.5h,然后170℃反应2h。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氮化硼为片层结构,厚度层数 10层。
进一步的,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中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尺寸为100nm。
经上述步骤制备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70W/(mK),导热性能修复效率为98.6%,拉伸强度为13.6MPa,剪切强度为12.9MPa。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由有机硅聚合物和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获得,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是基于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聚合而成的,所述动态可交换化学键为芳香族二硫键,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包括如式Ⅰ所示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和如式Ⅱ所示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12
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3;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III所示含有一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22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Ⅳ所示的含有三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还包括如式Ⅴ所示的含有八个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分子: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与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比范围为40~60:100,所述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与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0:66~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和/或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其中4,4'-二氨基二苯二硫结构式如式Ⅶ所示,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Ⅷ所示:
Figure FDA0004072242770000032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和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F,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占环氧基团功能化有机硅分子质量的66%~85%;
步骤二、向混合物F中加入混合物F质量的40~60%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分散均匀,加热反应得到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80~100℃反应0.5~1h,然后150~170℃反应2~4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体积比为1:5-1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尺寸为20~50nm、1~2μm和5~20μm三种尺寸的氮化硼片按质量比范围为0.1~0.2:1:0.05~0.15混合,并按照0.5~1g/100ml的量添加到混合溶液A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6小时,再利用超声波处理12~48h,离心除去上清液,洗涤底物,冷冻干燥得到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
步骤2、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分散到体积分数为85~90%的甲醇水溶液中,加入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总质量的1.5-5.5%的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3~5%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室温下磁力搅拌均匀,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总质量1%-5%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40~65℃搅拌反应5~10h,抽滤除去溶液得到产物,洗涤产物,将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功能化氮化硼/纳米金刚石杂化导热填料,其中,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总质量与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0ml~500ml,羟基功能化氮化硼片和表面含羟基的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100:10~3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动态可交换化学键的固化剂为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所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1:0.5~2.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体积分数为85~9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双(4-羟苯基)二硫醚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D,向混合溶液D中滴加乙酸调控pH值为2~3.5,将混合溶液D置于40~65℃反应1~3h,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酸,得到氨基有机硅功能化二硫键化合物。
CN202210334222.1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02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4222.1A CN114702825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4222.1A CN114702825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2825A CN114702825A (zh) 2022-07-05
CN114702825B true CN11470282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17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4222.1A Active CN114702825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2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7092B (zh) * 2022-09-30 2023-12-12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基于动态交换化学的自修复防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9034B2 (en) * 2015-03-23 2018-01-0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Functionalized boron nitrid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CN106833460B (zh) * 2015-12-03 202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62168B (zh) * 2019-02-01 2021-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241B (zh) * 2019-02-01 2021-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耐热自修复聚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126B (zh) * 2020-01-16 2022-05-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金刚石修饰氮化硼高柔性高导热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2210194A (zh) * 2020-09-17 2021-01-12 中山大学 一种自修复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2825A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04949A1 (zh) 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2825B (zh)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922B (zh) 一种高韧性自催化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12608565A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194A (zh) 一种自修复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89165A (zh) 一种高导热绝缘六方氮化硼/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40765C (zh) 聚氯乙烯/有机化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CN112480847A (zh) 一种高耐热、低应力环氧塑封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65372A (zh) 水性硅钢片涂料
CN115746404B (zh) 表面改性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改性方法、环氧复合材料
CN107474772B (zh) 一种风电电机定子端部保护用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2576B (zh) 一种改性氮化硼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3110084A (ja) 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導電性接着剤
CN115216044B (zh) 一种高透光高击穿电压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0594C (zh) 二氧化硅管改性的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7706339A (zh) 一种高品质锂电池隔膜的制作工艺
CN115353632A (zh) 多羟基环状聚合物/聚硅氧烷双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74626B (zh) 一种可完全降解及可回收再聚合的交联有机硅绝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16118A (zh) 一种绝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0591720C (zh) 一种环氧树脂/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37489A (zh) 一种采用连续法改性的氮化硼制备的半固化片,及高导热热固型高频覆铜板
CN109385045B (zh) 一种中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12812586A (zh) 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97903C (zh) 改性的层状硅酸盐、其与聚乙烯复合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330A (zh) 一种高填充六方氮化硼/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