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4040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4040A
CN114604040A CN202111304340.XA CN202111304340A CN114604040A CN 114604040 A CN114604040 A CN 114604040A CN 202111304340 A CN202111304340 A CN 202111304340A CN 114604040 A CN114604040 A CN 114604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groove
sidewall
block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43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4040B (zh
Inventor
栗山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04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4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第1沟以将第1胎侧花纹块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在轮胎径向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第1胎侧花纹块以与和第1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1轮胎子午面相交叉、且与和第2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2轮胎子午面相交叉的方式,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第1沟的宽度尺寸为:第1胎侧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的尺寸的5%以下。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充气轮胎的胎侧部具备:向轮胎轴向突出的多个胎侧花纹块、以及配置在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之间的沟(例如专利文献1)。而且,沟以将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在轮胎径向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沿着轮胎径向延伸。
据此,例如,由于利用胎侧花纹块使得胎侧部的橡胶厚度较厚,故而能够提高胎侧部的保护性能(例如,当与石头、岩石等冲撞时能够抑制产生切割伤的性能)。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充气轮胎中,由于沟的宽度较宽,因此,无法充分地提高胎侧部的保护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44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胎侧部的保护性能的充气轮胎。
轮胎具备: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胎侧部、以及在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具有胎面表面且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轮胎径向的外端连接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具备:延伸至轮胎轴向的外端的多个宽度沟、以及由所述多个宽度沟划分出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胎面花纹块,所述多个胎面花纹块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接的第1胎面花纹块以及第2胎面花纹块,所述胎侧部具备:向所述轮胎轴向突出且在所述轮胎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胎侧花纹块,所述多个胎侧花纹块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接的第1胎侧花纹块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所述胎侧部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与所述第2胎侧花纹块之间的第1沟,所述第1沟以将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以及所述第2胎侧花纹块在所述轮胎径向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径向延伸,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以与和所述第1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1轮胎子午面相交叉、且与和所述第2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2轮胎子午面相交叉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1沟的宽度尺寸为: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的尺寸的5%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面中的要部剖视图。
图2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要部立体图。
图3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要部主视图。
图4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胎侧花纹块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Ⅴ-Ⅴ线放大剖视端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2…胎面花纹块;2a…宽度凹部;3…胎侧花纹块;3a…第2沟;3b…第1突出部;3c…第2突出部;3d…第1低突出部;3e…第2低突出部;3f…第1线状突起;3g…第2线状突起;3h…第3线状突起;4…第1沟;5a…第1宽度凸部;5b…第2宽度凸部;6…环状突出部;11…胎圈部;11a…胎圈芯;11b…胎圈外护胶;11c…垫带橡胶;11d…外端;12…胎侧部;12a…胎侧胶;12b…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c…胎圈部端位置;12d…侧壁主体部;13…胎面部;13a…胎面表面;13b…胎面胶;13c…带束层;13d…带束帘布;13e…主沟;13f…宽度沟;14…胎体;14a…胎体帘布;15…内衬;D1…轮胎轴向;D2…轮胎径向;D3…轮胎周向;D31…第1周向侧;D32…第2周向侧;S1…轮胎赤道面;S2…轮胎子午面;S3…轮胎子午面;S4…轮廓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说明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各图中,图面的尺寸比与实际的尺寸比不一定一致,另外,各图面之间的尺寸比也不一定一致。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以下仅仅称之为:“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部11、从各胎圈部11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延伸的胎侧部12、以及连接于一对胎侧部12各自的轮胎径向D2的外端且在轮胎径向D2的外侧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表面13a的胎面部13。另外,轮胎1装配于轮辋(未图示)。
各图中,第1方向D1为: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轮胎轴向D1,第2方向D2为:作为轮胎1直径方向的轮胎径向D2,第3方向D3为:作为围绕轮胎旋转轴的方向的轮胎周向D3。另外,所谓的轮胎赤道面S1为: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面、且是位于轮胎轴向D1的中心位置的面,轮胎子午面S2、S3为:包含轮胎旋转轴的面、且是与轮胎赤道面S1正交的面。
另外,在轮胎轴向D1上,所谓的内侧是指:接近轮胎赤道面S1的那一侧,所谓的外侧是指:远离轮胎赤道面S1的那一侧。另外,在轮胎径向D2上,所谓的内侧是指:接近轮胎旋转轴的那一侧,所谓的外侧是指:远离轮胎旋转轴的那一侧。另外,在轮胎周向D3之中,第1侧D31也称之为第1周向侧D31,第2侧D32也称之为第2周向侧D32。
胎圈部11具备:形成为环状的胎圈芯11a、以及配置在胎圈芯11a的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胎圈外护胶11b。例如,胎圈芯11a是将由橡胶被覆的胎圈金属丝(例如金属线)进行层叠而形成,胎圈外护胶11b是将硬质橡胶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形成为锥状而形成。
另外,轮胎1具备:架设于一对胎圈芯11a、11a之间的胎体14、以及配置在胎体14的内侧且面对着填充有空气的轮胎1内部空间的内衬15。胎体14以及内衬15遍及于胎圈部11、胎侧部12以及胎面部13而沿着轮胎内周配置。
胎圈部11具备:配置在胎体14的轮胎轴向D1的外侧以便构成与轮辋接触的外表面的垫带橡胶11c。胎侧部12具备:配置在胎体14的轮胎轴向D1的外侧以便构成外表面的胎侧胶12a。
胎面部13具备:构成胎面表面13a的胎面胶13b、以及配置在胎面胶13b与胎体14之间的带束层13c。带束层13c具备:多个(图1中为4个)带束帘布13d。例如,带束帘布13d具备:平行排列的多个带束帘线(例如有机纤维或金属)、以及对带束帘线进行被覆的上层橡胶。
胎体14至少由1个(图1中为2个)胎体帘布14a构成。胎体帘布14a以将胎圈芯11a卷入的方式而在胎圈芯11a的周围进行折返。另外,胎体帘布14a具备:在与轮胎周向D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帘布帘线(例如有机纤维或金属)、以及对帘布帘线进行被覆的上层橡胶。
内衬15为了保持气压而具有阻止气体透过的优异功能。另外,在胎侧部12,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内衬15与胎体14的内周侧紧密接触,在内衬15与胎体14之间不存在有其他部件。
另外,例如,在配置于最内周侧的胎体帘布14a与轮胎内周面(内衬15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中,胎侧部12的该距离可以为胎面部13的该距离的90%~180%。另外,例如,胎侧部12的该距离可以为胎面部13的该距离的120%~160%。
另外,胎侧部12在外表面具备:在轮胎径向D2上与轮胎最大宽度的位置(具体而言,胎体14的轮胎轴向D1的外侧彼此之间的距离W1之中的最大距离的位置)相同的位置12b。以下,将该位置12b称为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b。
另外,胎侧部12在外表面具备:在轮胎径向D2上与胎圈外护胶11b的轮胎径向D2的外端11d相同的位置12c。以下,将该位置12c称为胎圈部端位置12c。
如图1~图3所示,胎面胶13b具备:遍及胎面表面13a的轮胎周向D3上的整个区域而沿着轮胎周向D3连续地延伸的多个主沟13e。而且,胎面胶13b具备:延伸至轮胎轴向D1的外端的多个宽度沟13f、以及利用配置在轮胎轴向D1的最外侧的主沟13e和多个宽度沟13f而被划分出的多个胎面花纹块2。
如图2~图4所示,胎侧胶12a具备:朝向轮胎轴向D1突出且在轮胎周向D3上排列的多个胎侧花纹块3、以及配置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3、3之间的第1沟4。第1沟4是以将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3、3在轮胎径向D2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而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
胎侧花纹块3沿着轮胎周向D3延伸。具体而言,针对于在轮胎周向D3上相邻接的第1以及第2胎面花纹块2、2,胎侧花纹块3与和第1胎面花纹块2所交叉的第1轮胎子午面S2相交叉,而且,胎侧花纹块3还与和第2胎面花纹块2所交叉的第2轮胎子午面S3相交叉。
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胎侧胶12a可以构成为:具备从第1胎面花纹块2朝向轮胎轴向D1的外侧突出的第1宽度凸部5a、以及从第2胎面花纹块2朝向轮胎轴向D1的外侧突出的第2宽度凸部5b。另外,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胎面花纹块2可以构成为:具备朝向轮胎轴向D1凹陷的宽度凹部2a。
例如,第1宽度凸部5a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可以随着越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外侧而变得越大。另外,例如,第2宽度凸部5b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可以随着越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得越大。另外,例如,宽度凹部2a与宽度凸部5a、5b的轮胎周向D3侧的端缘连接,且还与宽度凸部5a、5b的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端缘连接。
另外,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胎侧胶12a可以具备:朝向轮胎轴向D1的外侧突出且沿着轮胎周向D3延伸的环状突出部6。环状突出部6例如可以遍及胎侧胶12a的轮胎周向D3上的整个区域而沿着轮胎周向D3连续地延伸。
另外,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环状突出部6可以配置在比胎侧花纹块3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另外,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可以配置在比环状突出部6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即,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例如可以配置在比胎侧花纹块3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
而且,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具备:面或边缘的成分。而且,通过在与泥土、砂子、岩石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凹凸形状,与泥土、砂子、岩石接触的面积就会变大,另外,该凹凸形状的面或边缘就会容易与各种位置的泥土、砂子、岩石接触。据此,通过在与泥土、砂子、岩石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凹凸形状,能够提高牵引性能。
例如,在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剪切泥土、砂子之时,通过该剪切的阻力而产生牵引。另外,例如,在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与岩石接触之时,通过该接触的摩擦而产生牵引。
而且,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配置在比胎圈部端位置12c(参照图1)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例如,优选为,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配置在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b(参照图1)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位置。
据此,对于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在泥泞地或砂子地中,因为车辆的重量会使得轮胎1下沉,由此以埋没在泥土或砂子里的状态进行接地,另外,在岩石场所时,可以与凹凸的岩石接触。即,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在泥泞地、砂子地、以及岩石场所这样的不良路面上进行接地。
另外,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配置在比胎面表面13a更靠向轮胎径向D2的内侧的位置。据此,胎侧花纹块3、宽度凸部5a、5b、以及宽度凹部2a在平坦的道路上正常行驶时不接地。
在此,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第1沟4的构成。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通过第1沟4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3、3在轮胎径向D2的全长上被分割。据此,例如,由于胎侧花纹块3的边缘成分变多,因此,能够提高基于胎侧花纹块3的牵引性能。
另外,通过相邻接的胎侧花纹块3、3在轮胎径向D2的全长上被分割,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D3侧的侧面的表面积就会变大。据此,例如,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散热性能(例如,能够抑制胎侧花纹块3的温度上升而耐久性降低的情形的性能)。
而且,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为: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W3的5%以下,例如,优选为4%以下,另外,例如,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据此,由于第1沟4的宽度变狭窄,因此,能够提高胎侧部12的保护性能。
另外,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为:第1沟4的宽度尺寸之中的最狭窄的宽度尺寸W2。另外,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W3为: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之中的最大的尺寸W3。
接下来,说明胎侧花纹块3的构成。
图4以及如图5所示,胎侧花纹块3在轮胎周向D3的中间部具备: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的第2沟3a。另外,所谓的中间部是指:将胎侧花纹块3在轮胎周向D3上进行三等分而得到的部分之中的配置在轮胎周向D3的中央位置的部分。
而且,胎侧花纹块3具备:利用第2沟3a而被划分出的第1突出部3b以及第2突出部3c。具体而言,胎侧花纹块3具备:配置在比第2沟3a更靠向第1周向侧D31的第1突出部3b、以及配置在比第2沟3a更靠向第2周向侧D32的第2突出部3c。
据此,因为第2沟3a而使得胎侧花纹块3的表面积变大,因此,例如,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散热性能。另外,由于存在有基于第2沟3a的边缘成分,因此,例如,能够提高基于胎侧花纹块3的牵引性能。另外,例如,在第1突出部3b出现切割伤的情况下,通过第2沟3a,能够抑制切割沟向第2突出部3c延伸的情形,因此,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性能。
另外,因为第2沟3a的存在,橡胶厚度变薄,因此,有可能降低:因为橡胶厚度所带来的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性能。因此,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为: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以下。
据此,由于能够抑制第2沟3a的宽度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因为第2沟3a的存在而降低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性能的情形。另外,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为:第2沟3a的宽度尺寸之中的最狭窄的宽度尺寸W4。
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第1沟4的宽度尺寸可以构成为:在全长上呈恒定(不仅仅相同,也包含了涵盖±5%以内差异的大致相同)。另外,第1沟4的宽度尺寸例如可以构成为:随着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大,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随着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小。
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第2沟3a的宽度尺寸可以构成为:在全长上呈恒定(不仅仅相同,也包含了涵盖±5%以内差异的大致相同)。另外,第2沟3a的宽度尺寸可以构成为:例如随着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大,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随着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虽然与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相同,但是,例如,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也可以小于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沟3a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呈开放,而在轮胎径向D2的外端被封堵。据此,由于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存在有边缘成分,因此,例如,能够提高牵引性能。
虽未特别予以限定,但第2沟3a的轮胎径向D2的尺寸W5优选为: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径向D2的尺寸W6的33%(=1/3)以上,另外,例如,优选为50%(=1/2)以上,另外,例如,进一步优选为67%(=2/3)以上。另外,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径向D2的尺寸W6为: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径向D2的尺寸之中的最大的尺寸W6。
另外,虽未予以限定,但例如第1沟4相对于轮胎径向D2而倾斜的朝向可以与第2沟3a相对于轮胎径向D2而倾斜的朝向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沟4以及第2沟3a随着趋向于轮胎径向D2的内侧而朝向第1周向侧D31。据此,例如,当轮胎1向第1周向侧D31进行旋转时,能够提高针对于雪地的牵引性能。
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胎侧花纹块3可以具备:突出高度H3比第1突出部3b以及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1、H2还要低的低突出部3d、3e。第1低突出部3d例如可以连接于第1突出部3b的第1周向侧D31的端部,第2低突出部3e例如也可以连接于第1突出部3b以及第2突出部3c的轮胎径向D2的内端部。
另外,如图5所示,胎侧胶12a具备侧壁主体部12d,胎侧花纹块3从侧壁主体部12d朝向轮胎轴向D1的外侧突出。而且,侧壁主体部12d的轮胎轴向D1的外侧面构成:胎侧部12的轮廓表面S4。
例如,如图1所示,在轮胎子午面的截面中,胎侧部12的轮廓表面S4可以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多个圆弧构成。另外,所谓的胎侧花纹块3(的各部3a~3e)的突出高度是指:向轮廓表面S4的法线方向突出的高度。
返回图4以及图5,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比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还要低。即,在轮胎径向D2的相同位置处,第2突出部3c配置在:比第1突出部3b更靠向轮胎轴向D1的内侧的位置。据此,由于第2突出部3c的橡胶厚度比第1突出部3b的橡胶厚度还要薄,因此,能够抑制:例如因为胎侧花纹块3而导致橡胶重量变得过大的情形。因此,能够提高均衡度。
而且,第1突出部3b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大于第2突出部3c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据此,由于橡胶厚度较厚的第1突出部3b的区域变大,因此,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效果。
虽未特别予以限定,但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可以构成:第1沟4的底面与轮廓表面S4一致,第1沟4的底面的突出高度为零。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1沟4从侧壁主体部12d(轮廓表面S4)凹陷,第1沟4的底面配置在比轮廓表面S4更靠向轮胎轴向D1的内侧的位置。
而且,第2沟3a的底面的突出高度高于:第1沟4的底面的突出高度。即,在轮胎径向D2的相同位置处,第2沟3a的底面配置在比第1沟4的底面更靠向轮胎轴向D1的外侧的处。虽未特别予以限定,但第2沟3a的底面的突出高度H4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可以与第2低突出部3e的突出高度H3相同。
另外,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胎侧花纹块3可以具备:呈线状延伸的线状突起3f~3h。例如,可以构成为:第1线状突起3f从第1突出部3b突出且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第2线状突起3g从第1突出部3b突出且沿着轮胎周向D3延伸,第3线状突起3h在第2低突出部3e的第2周向侧D32沿着第2低突出部3e的轮胎径向D2的内端进行延伸。
据此,由于通过线状突起3f~3h而使得胎侧花纹块3的表面积变大,因此,例如,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散热性能。另外,由于存在有基于线状突起3f~3h的边缘成分,因此,例如,能够提高基于胎侧花纹块3的牵引性能。另外,因为线状突起3f~3h而使得橡胶厚度变厚,因此,例如,能够提高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效果。
另外,上述的各尺寸值、位置关系以及大小关系等是在将轮胎1装配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正规状态下而测定的。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该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被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以及ETRTO则表示“测量轮辋”。
另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个轮胎1而被确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如果是TRA,则为“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
综上所述,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构成为,轮胎1具备: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的胎侧部12、以及在所述轮胎径向D2的外侧具有胎面表面13a且与所述胎侧部12的所述轮胎径向D2的外端连接的胎面部13,所述胎面部13具备:延伸至轮胎轴向D1的外端的多个宽度沟13f、以及由所述多个宽度沟13f划分且在轮胎周向D3排列的多个胎面花纹块2,所述多个胎面花纹块2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D3上相邻接的第1以及第2胎面花纹块2、2,所述胎侧部12具备:向所述轮胎轴向D1突出且在所述轮胎周向D3上排列的多个胎侧花纹块3,所述多个胎侧花纹块3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D3上相邻接的第1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3、3,所述胎侧部12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与第2胎侧花纹块3、3之间的第1沟4,所述第1沟4以将所述第1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3、3在所述轮胎径向D2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径向D2延伸,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3以与和所述第1胎面花纹块2所交叉的第1轮胎子午面S2相交叉、且与和所述第2胎面花纹块2所交叉的第2轮胎子午面S3相交叉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周向D3延伸,所述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为: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3的所述轮胎周向D3的尺寸W3的5%以下。
根据该构成,通过第1沟4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第1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3、3在轮胎径向D2的全长上被分割。而且,由于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为第1胎侧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D3的尺寸W3的5%以下,因此,第1沟4的宽度变得狭窄。据此,能够提高胎侧部12的保护性能。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充气轮胎1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3在所述轮胎周向D3的中间部具备:沿着所述轮胎径向D2延伸的第2沟3a,所述第2沟3a在所述轮胎径向D2的内端呈开放。
根据该构成,由于第2沟3a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因此,第1胎侧花纹块3通过第2沟3a而在轮胎周向D3上被分割。据此,例如,在第1胎侧花纹块3出现切割伤的情况下,通过第2沟3a,能够抑制切割沟延伸。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充气轮胎1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为所述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以下。
根据该构成,由于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为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以下,因此,能够抑制第2沟3a的宽度变大。据此,例如,能够抑制:因为第2沟3a的存在而降低第1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性能的情形。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充气轮胎1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3具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沟3a更靠向所述轮胎周向D3的第1侧D31的第1突出部3b、以及配置在比所述第2沟3a更靠向所述轮胎周向D3的第2侧D32的第2突出部3c,所述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比所述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还要低。
根据该构成,由于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比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还要低,因此,第2突出部3c的橡胶厚度比第1突出部3b的橡胶厚度还要薄。据此,能够抑制:因为第1胎侧花纹块3而导致橡胶重量变得过大的情形。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充气轮胎1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1突出部3b的从所述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突出部3c的从所述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
根据该构成,在第1胎侧花纹块3中,突出高度H1较高的第1突出部3b的面积变大。据此,由于橡胶厚度较厚的第1突出部3b的区域变大,因此,例如,能够提高第1胎侧花纹块3的保护效果。
另外,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而且,也并非限定于上述的作用效果。另外,毋庸置疑,充气轮胎1在未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当然可以任意地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下述的各种变更例所涉及的构成或方法等,而应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或方法等。
(1)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第2沟3a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呈开放,而在轮胎径向D2的外端被封堵。然而,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这样的构成。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沟3a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被封堵,而在轮胎径向D2的外端呈开放。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沟3a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呈开放,而在轮胎径向D2的外端也呈开放。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沟3a在轮胎径向D2的内端被封堵,而在轮胎径向D2的外端也被封堵。
(2)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胎侧花纹块3具备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的第2沟3a。然而,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胎侧花纹块3不具备:沿着轮胎径向D2延伸的第2沟3a。
(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为: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以下。然而,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沟3a的宽度尺寸W4大于第1沟4的宽度尺寸W2。
(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比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还要低。然而,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高于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2突出部3c的突出高度H2与第1突出部3b的突出高度H1相同。
(5)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充气轮胎1中,构成为:第1突出部3b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大于第2突出部3c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然而,充气轮胎1并非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1突出部3b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小于第2突出部3c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1突出部3b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与第2突出部3c的从轮胎轴向D1观察到的面积相同。
(6)另外,在充气轮胎1中,可以构成为:胎侧花纹块3只配备在一方侧的胎侧部12,也可以构成为:配备在两方的胎侧部12。虽未特别予以限定,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胎侧花纹块3至少配备在一对胎侧部12之中的在车辆装配时配置于外侧的胎侧部12。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胎侧部、以及在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具有胎面表面且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轮胎径向的外端连接的胎面部,
所述胎面部具备:延伸至轮胎轴向的外端的多个宽度沟、以及由所述多个宽度沟划分出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胎面花纹块,
所述多个胎面花纹块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接的第1胎面花纹块以及第2胎面花纹块,
所述胎侧部具备:向所述轮胎轴向突出且在所述轮胎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胎侧花纹块,
所述多个胎侧花纹块包括: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邻接的第1胎侧花纹块以及第2胎侧花纹块,
所述胎侧部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花纹块与所述第2胎侧花纹块之间的第1沟,
所述第1沟以将所述第1花纹块以及所述第2胎侧花纹块在所述轮胎径向的全长上进行分割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径向延伸,
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以与和所述第1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1轮胎子午面相交叉、且与和所述第2胎面花纹块所交叉的第2轮胎子午面相交叉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
所述第1沟的宽度尺寸为: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的尺寸的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在所述轮胎周向的中间部具备:沿着所述轮胎径向延伸的第2沟,
所述第2沟在所述轮胎径向的内端呈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沟的宽度尺寸为:所述第1沟的宽度尺寸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沟相对于所述轮胎径向倾斜的朝向与所述第2沟相对于所述轮胎径向倾斜的朝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具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沟更靠向所述轮胎周向的第1侧的第1突出部、以及配置在比所述第2沟更靠向所述轮胎周向的第2侧的第2突出部,
所述第2突出部的突出高度比所述第1突出部的突出高度还要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突出部的从所述轮胎轴向观察到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突出部的从所述轮胎轴向观察到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胎侧花纹块还具备:呈线状延伸的线状突起,
所述线状突起从所述第1突出部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侧部还具备:从所述第1胎面花纹块朝向所述轮胎轴向突出的第1宽度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侧部还具备:从所述第2胎面花纹块朝向所述轮胎轴向突出的第2宽度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胎面花纹块具备:朝向所述轮胎轴向凹陷的宽度凹部。
CN202111304340.XA 2020-12-04 2021-11-05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4604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1586A JP2022089294A (ja) 2020-12-04 2020-12-04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201586 2020-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4040A true CN114604040A (zh) 2022-06-10
CN114604040B CN114604040B (zh) 2024-07-26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3055A (ja) * 2004-03-19 2005-09-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462469A (zh) * 2007-12-20 2009-06-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767516A (zh) * 2008-12-26 2010-07-0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082889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80022162A1 (en) * 2015-01-29 2018-01-2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806855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DE102018119917A1 (de) * 2017-08-31 2019-02-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WO2020054768A1 (ja) * 2018-09-14 2020-03-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3055A (ja) * 2004-03-19 2005-09-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462469A (zh) * 2007-12-20 2009-06-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767516A (zh) * 2008-12-26 2010-07-0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082889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80022162A1 (en) * 2015-01-29 2018-01-2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806855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DE102018119917A1 (de) * 2017-08-31 2019-02-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WO2020054768A1 (ja) * 2018-09-14 2020-03-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9294A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81873A1 (ja)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スタッドタイヤ
JP201307163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WO2019244912A1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8584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312162B (zh) 充气轮胎
CN114604040B (zh) 充气轮胎
CN114604040A (zh) 充气轮胎
JP74033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230402A (zh) 充气轮胎
CN112313092B (zh) 充气轮胎
CN115246289B (zh) 充气轮胎
JP751871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38760B2 (en) Pneumatic tire
JP740331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99194B2 (en) Tire
JP734849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313091B (zh) 充气轮胎
US11633992B2 (en) Tire
JP711965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01541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829163B (zh) 轮胎
CN111591090B (zh) 充气轮胎
CN118306137A (zh) 充气轮胎
WO201615206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9396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