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3566A -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3566A
CN114333566A CN202011061519.2A CN202011061519A CN114333566A CN 114333566 A CN114333566 A CN 114333566A CN 202011061519 A CN202011061519 A CN 202011061519A CN 114333566 A CN114333566 A CN 114333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tating
fixed frame
alo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1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杨明
田海强
吴伟峰
黄涛
汪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15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3566A/zh
Priority to JP2023519606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4715A/ja
Priority to EP21873874.8A priority patent/EP420714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958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21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14442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74267A/ko
Publication of CN114333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3566A/zh
Priority to US18/192,022 priority patent/US2023024427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折叠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架组件,转动架组件包括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折叠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同时,能够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移动相比,能够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降低折叠装置对柔性屏的挤压,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折叠组件和柔性屏,其中,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折叠组件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同时,柔性屏安装于左壳体和右壳体。当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折叠组件的驱动下折叠时,能够带动柔性屏折叠,以使该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在该折叠状态,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便于收纳存储;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折叠组件的驱动下展开时,带动柔性屏展开,以使该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较大,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在折叠组件的折叠位置处会对柔性屏造成拉扯或挤压,导致柔性屏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能够减小柔性屏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被拉扯或挤压的风险,提高柔性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架组件,所述转动架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折叠装置在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移动相比,能够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摆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转动架组件通过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组和推动组;所述传动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推动组,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一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二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一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本方案中,第一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和第二推动件连接,第二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架和第一推动件连接,因此,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连杆、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摆臂连接,还通过第二传动连杆、第二推动件和第一摆臂连接,此时,该第一传动连杆、第一推动件、第二摆臂以及第二传动连杆、第二推动件、第一摆臂用于实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联动。该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的运动,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使当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通过第一传动连杆带动第一推动件推动第二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第二转动架通过第二传动连杆带动第二推动件推动第一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以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同时,第一摆臂与第一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时,能够降低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摆臂与第一转动架之间卡死的风险,第二摆臂与第二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时,能够降低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二摆臂与第二转动架之间卡死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
本方案中,第一传动连杆的第一摇杆、第一推动件、第二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一双摇杆机构,第二传动连杆的第二摇杆、第二推动件、第一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二双摇杆机构,此时,当该折叠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双摇杆机构和第二双摇杆机构实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的传动时,由于双摇杆机构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从而能够降低折叠装置的复杂程度,并简化折叠装置各部件的运动,提高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该折叠装置的传动组件通过双摇杆机构实现时,上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与双摇杆机构的连杆连接,当连杆做平面运动时,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做平面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于固定架(机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本方案中,在该第一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一摇杆和第二限位件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一推动件)的运动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平移,即第一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同样地,在该第二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二摇杆和第一限位件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二推动件)的运动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平移,即第二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当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的运动轨迹均为沿宽度方向的直线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二者的运动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向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推动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推动件沿所述第二预设轨迹运动的过程中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本方案中,当第一摇杆和第二限位件的长度不同时,使得第一推动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同时还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当第二摇杆和第一限位件的长度不同时,使得第二推动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同时还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此时,对第一摇杆和第二限位件、第二摇杆和第一限位件的长度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加工难度。同时,当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同时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时,还能够防止第一推动件和与其相连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摆臂卡死,并能够防止第二推动件和与其相连的第二传动连杆和第一摇杆卡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本方案中,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以推动第二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同时,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以推动第一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还与所述第一摆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还与所述第二摆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三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四预设轨迹运动。
本方案中,第一传动连杆的第一曲柄、第一推动件、第二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一曲柄滑块机构,第二传动连杆的第二曲柄、第二推动件、第一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此时,当该折叠装置通过上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实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的传动时,由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从而能够降低折叠装置的复杂程度,并简化折叠装置各部件的运动,提高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该第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第一推动件的运动可以为在该第一曲柄滑块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即该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该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中,第二推动件的运动可以为在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即该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凹陷;所述第一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本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一推动件的曲线运动,该第二限位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一推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以使该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二限位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运动(曲线运动)。同样地,为了实现第二推动件的曲线运动,该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推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以使该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运动(曲线运动)。同时,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凹陷,能够降低第一推动件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时的厚度以及第二推动件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时的厚度,从而减小折叠装置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本方案中,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滑槽能够实现第一限位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限制第一推动件的运动轨迹,防止第一推动件的运动发生偏离,同样地,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件和滑槽能够实现第二限位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限制第二推动件的运动轨迹,防止第二推动件的运动发生偏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本方案中,相互配合的第一转轴和滑槽能够实现第二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且能够限制第一推动件的运动轨迹,防止第一推动件的运动发生偏离,同样地,第二转轴和滑槽以及第一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滑动,且能够限制第二推动件的运动轨迹,防止第二推动件的运动发生偏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槽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或者为弧形结构,即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该滑槽的高度不同,以实现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的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运动,即能够实现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同时沿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能够防止第一推动件和与其相连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摆臂卡死,并能够防止第二推动件和与其相连的第二传动连杆和第一摆臂卡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本方案中,第一转动架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相对转动、第二转动架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相对转动时,能够防止折叠装置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转动架卡死,并防止第二支撑板与第二转动架卡死,从而使得该折叠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围成容纳空间。其中,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靠近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靠近所述固定架的第四端;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本方案中,由于第一转动架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转动架连接第二支撑板,因此,第一转动架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和转动,第二转动架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板移动和转动,且当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的第四端相互远离,使得该折叠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同时,当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和固定架围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屏的折叠部件。当第一转动架带动第一支撑板转动并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第二转动架带动第二支撑板转动并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时,与第一转动架仅带动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二转动架仅带动第二支撑板转动相比,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与固定架之间、第二支撑板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能够增大该折叠装置的容纳空间的轮廓的第二长度L2,进而降低折叠装置在折叠过程中对折叠部分的挤压和拉扯,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并能够降低对柔性屏材料的性能的要求,降低成本。同时,该容纳空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能够防止柔性屏的折叠部分在该容纳空间内起拱,提高柔性屏在折叠状态时的平整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包括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包括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围成容纳空间。
本方案中,当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传动连杆的第一弧形段、第二传动连杆的第二弧形段以及固定架围成上述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包括第三弧形段、第三直段和第四直段,第三弧形段位于第三直段和第四直段之间。其中,该第一传动连杆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传动连杆的第二弧形段围成容纳空间的第三弧形段,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直段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三直段,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直段形成容纳空间的第四直段,该第三弧形段用于容纳折叠部分的第五部分,此时,与容纳空间由平板结构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比,该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能够降低对折叠部分的挤压,从而降低折叠过程中折叠装置(第一传动连杆与第二传动连杆)对柔性屏的挤压,进一步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从所述第一轨道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轨道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从所述第二轨道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二轨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端和第八端,且所述第六端和所述第八端靠近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从所述第五端滑动到所述第六端,所述第二滑块能够从所述第七端滑动到所述第八端;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背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从所述第六端滑动到所述第五端,所述第二滑块能够从所述第八端滑动到所述第七端。
本方案中,由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一传动连杆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传动连杆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带动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能够相对于第一传动连杆滑动并转动,且该第一支撑板滑动的轨迹为第一轨道,第二支撑板能够相对于第二传动连杆滑动并转动,且该第二支撑板滑动的轨迹为第二轨道。因此,该第一轨道用于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一传动连杆之间的相对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二轨道用于对第二支撑板和第二传动连杆之间的相对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轨道倾斜设置或者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轨道倾斜设置或者为弧形结构,此时,该第一轨道使得第一支撑板相对于第一传动连杆滑动的同时能够相对转动,防止二者卡死,第二轨道使得第二支撑板相对于第二传动连杆滑动的同时能够相对转动,防止二者卡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第一阻尼组件,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阻尼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弹性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第一凹凸面;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凹凸面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凸面;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凸轮弹性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凸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凹凸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凹凸面啮合。
该方案中,当该折叠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一阻尼组件能够提供第一阻尼力,该第一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阻力,使得该折叠装置能够维持在展开状态,且当折叠装置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一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克服该第一阻尼力,从而使得折叠装置切换至折叠状态。当该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阻尼组件能够提供第二阻尼力,该第二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从而提供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相背转动的阻力,使得该折叠装置能够维持在折叠状态,且当折叠装置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二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克服该第二阻尼力,从而使得折叠装置切换至展开状态。同时,该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该第一阻尼组件还能够提供第三阻尼力,从而为电子设备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提供扭矩,改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阻尼组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有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装于所述销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凸轮弹性抵接;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孔,所述销轴能够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出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阻尼组件还包括卡接件,所述销轴伸出所述安装件的部分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卡接。
本方案中,该安装件具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第一弹性件和凸轮,同时,该卡接件的设置还能够通过卡接件夹紧第一阻尼组件的第一弹性件和凸轮,从而防止第一弹性件和凸轮脱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二阻尼组件和第三阻尼组件,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阻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三阻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阻尼组件包括第一运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运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持至所述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变形,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之间通过第一滚轴连接;所述第三阻尼组件包括第二运动件和第三弹性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二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抵持至所述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变形,所述第二运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之间通过第二滚轴连接。
本方案中,当该折叠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阻尼组件能够提供作用于第一转动架的第四阻尼力,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转动的阻力,该第三阻尼组件能够提供作用于第二转动架的第五阻尼力,从而提供第二转动架转动的阻力,使得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维持在第二位置,即能够使得折叠装置维持在展开状态。且当折叠装置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四阻尼力的驱动力,并对第二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五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相向转动,从而使得折叠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
当该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二阻尼件组能够对第一转动架提供第六阻尼力,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转动的阻力,该第三阻尼组件能够对第二转动架提供第七阻尼力,从而提供第二转动架转动的阻力,使得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维持在第一位置,即能够使得折叠装置维持在折叠状态。且当折叠装置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六阻尼力的驱动力,并对第二转动架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七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相背转动,从而使得折叠装置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同时,该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该第二阻尼组件能够为第一转动架施加第八阻尼力,第三阻尼组件能够为第二转动架施加第九阻尼力,从而为电子设备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提供扭矩,改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转动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转动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凹陷部和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壁面运动,且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凹陷部或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之间的壁面运动,且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三凹陷部或所述第四凹陷部配合。本方案中,第一运动件与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配合时,能够将第一转动架限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提高第一转动架处于该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样地,第二运动件与第三凹陷部或第四凹陷部配合时,能够将第二转动架限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提高第二转动架处于该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凹陷部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
本方案中,当该折叠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即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阻尼组件的第一运动件与第一凹陷部配合,第三阻尼组件的第二运动件与第三凹陷部配合,当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即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阻尼组件的第一运动与第二凹陷部配合,第三阻尼组件的第二运动件与第四凹陷部配合。且当第一凹陷部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凹陷部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第三凹陷部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凹陷部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时,使得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连杆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架、第二传动连杆能够相对于第二转动架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防止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一转动架卡死,并防止第二传动连杆与第二转动架卡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壁面滑动,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之间的壁面滑动。本方案中,第一转动架与第一传动连杆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运动件沿第一转动架滑动,第二转动架与第二传动连杆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沿第二转动架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壁面滚动,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之间的壁面滚动。本方案中,第一转动架与第一传动连杆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运动件沿第一转动架滚动,第二转动架与第二传动连杆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沿第二转动架滚动,从而减小第一运动件与第一转动架之间、第二运动件与第二转动架之间的磨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安装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且所述第一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且所述第二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
本方案中,该第一传动连杆设置第一通孔,且该第一通孔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即该第一通孔为长形孔,第一运动件的第一滚轴能够在该第一通孔内转动,且该第一滚轴还能够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能够实现两个第一运动件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的运动,以改变第二弹性件的变形量,进而实现第一运动件相对于第一转动架的运动。同样地,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第二通孔,且该第二通孔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即该第二通孔为长形孔,第二运动件的第二滚轴能够在该第二通孔内转动,且该第二滚轴还能够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能够实现两个第二运动件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的运动,以改变第三弹性件的变形量,进而实现第二运动件相对于第二转动架的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同步齿轮组,所述同步齿轮组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连接。
本方案中,第二齿轮与第一传动连杆绕同一转轴转动,第三齿轮与第二传动连杆绕同一转轴转动,从而实现第二齿轮与第一传动连杆、第三齿轮与第二传动连杆的同步转动,且该第一传动连杆与第一转动架连接,第二传动连杆与第二转动架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的同步转动。同时,该同步齿轮组中通过增设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能够在实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的同时,还能够减小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直径,从而减小同步齿轮组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占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以及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装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于所述折叠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覆盖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折叠装置上,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本方案中,在折叠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且当折叠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由于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能够在相向转动的同时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增大折叠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降低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装置对柔性屏的挤压,从而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同时,该容纳空间具有足够的空间时,还能够防止柔性屏在该容纳空间内起拱,提高柔性屏在折叠状态时的平整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支撑板组件时,所述柔性屏还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至少部分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五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无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无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区域与所述折叠装置无固定连接。本方案中,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折叠后形成水滴状结构,即该折叠部分为水滴状,且该第五区域在折叠后为半圆弧形,且由于柔性屏的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与折叠装置之间均无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防止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折叠装置拉伸柔性屏,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五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区域与所述支撑装置无固定连接。本方案中,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五区域25围成半圆弧形,且当第三区域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区域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时,当电子设备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能够使得第三区域随第一支撑板运动,第四区域随第二支撑板运动,即第三区域与第一支撑板无相对运动,提高柔性屏的折叠部分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平整性,降低柔性屏失效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屏的一部分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展开和折叠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图;
图4为图2中去掉柔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容纳空间的形状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折叠装置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折叠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图12为图11的***图;
图13为图11中转动架组件、固定架和传动组件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部分***图;
图15为图14中转动架组件和传动组件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第一转动架和第一传动连杆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第二转动架和第二传动连杆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3中折叠装置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折叠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图19为图18的***图;
图20为图19中转动架组件、传动组件和固定架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图;
图22为图19中转动架组件、传动组件、固定架和第一阻尼组件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图;
图24为图2的剖面图;
图25为图24中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6为图18中的折叠装置去掉支撑板组件后在同步齿轮组处的剖视图;
图27为图11中I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8为图12中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9为图11中V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0为图18中的折叠装置的剖视图;
图31为图18中的折叠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2为图23中第一阻尼组件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的***图;
图34为图18在第一阻尼组件处的剖视图;
图35为图33中V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6为图23中第一转动架与第二阻尼组件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透视图;
图37为图36中第二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36中第一转动架的俯视图;
图39为图23中第一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13中V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柔性屏;
1-折叠装置、11-转动架组件、111-第一转动架、111a-第一凹陷部、111b-第二凹陷部、111c-第三凸起部;112-第二转动架、112a-第三凹陷部、112b-第四凹陷部、112c- 第四凸起部;113-第三轨道、114-第三转动架、114a-第一滑动空间、115-第四转动架、 115a-第二滑动空间;
12-摆臂组件、121-第一摆臂、121a-第九转轴、122-第二摆臂、122a-第十转轴;
13-推动组、131-第一推动件、132-第二推动件、133-第一限位件、133a-第一凸起部、134-第二限位件、134a-第二凸起部;
14-传动组、141-第一传动连杆、141a-第一摇杆、141b-第一安装腔、141c-第一通孔、141d-第一滑块、141e-第一曲柄、141f-第一弧形段、141g-第一直段、142-第二传动连杆、142a-第二摇杆、142b-第二安装腔、142c-第二通孔、142d-第二滑块、142e- 第二曲柄、142f-第二弧形段、142g-第二直段、143-第三滑块;
151-第一转轴、152-第二转轴、153-第三转轴、154-第四转轴、155-第五转轴、156-第六转轴、157-第八转轴、158-第十一转轴、159-第十二转轴;
16-同步齿轮组、161-第二齿轮、162-第三齿轮、163-第四齿轮、164-第五齿轮;
17-支撑板组件、171-第一支撑板、1711-第一本体部、1712-第一延伸部、1713-第一轨道、1713a-第五端、1713b-第六端、1714-第一端、1715-第一弧形槽、1716-第二端、172-第二支撑板、1721-第二本体部、1722-第二延伸部、1723-第二轨道、1723b-第八端;1724-第三端、1726-第四端、173-第三支撑板、174-容纳空间、174a-第三弧形段、 174b-第三直段、174c-第四直段;
18-固定架、181-转轴盖、181a-容纳腔、182-固定块、182a-滑槽;
191-第一阻尼组件、1911-凸轮、1911a-第一凹凸面、1912-第一弹性件、1913-第一齿轮、1913a-第二凹凸面、1914-第一转动臂、1914a-第一齿部、1914b-第十三转轴、 1915-第二转动臂、1915a-第二齿部、1915b-第十四转轴、1916-安装件、1916a-安装空间、1916b-压板、1917-卡接件、1918-销轴、1918a-卡槽;
192-第二阻尼组件、1921-第一运动件、1921a-第一滚轴、1922-第二弹性件;
193-第三阻尼组件;
2-柔性屏、21-第一区域、22-第二区域、23-第三区域、24-第四区域、25-第五区域、26-折叠部分;
31-第一壳体、311-第一凹槽、32-第二壳体、321-第二凹槽。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1′的部分结构,该部分结构为柔性屏1′与折叠组件配合的部分。其中,折叠式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该部分的柔性屏1′的外侧的长度为L1,内侧的长度为L2,此时,L1=L2,即在展开状态,柔性屏1′各处的长度相同,该柔性屏1′未受拉伸和压缩;当柔性屏1′在折叠组件的驱动下沿图1所示的箭头折叠后,柔性屏1′内侧的长度L2变为L4,外侧的长度L1变为L3,L4<L2,且L3 >L1,即在折叠过程中,柔性屏1′的内侧受到压缩,外侧受到拉伸,该柔性屏1′沿厚度方向的中间层的长度在折叠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柔性屏1′在多次折叠时由于受到多次拉伸和压缩而存在损坏的风险。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可折叠显示设备、可折叠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可折叠屏幕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是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介绍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如图2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1、屏幕、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其中,该屏幕可以为柔性屏2,该柔性屏2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本申请的柔性屏2 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示例性的,柔性屏2可以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 AMOLED显示屏作为一种自发光显示屏,无需设置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BLM)。因此,当AMOLED显示屏中的衬底基板采用柔性树脂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构成时,AMOLED显示屏能够具有可弯折的特性。示例性的,柔性屏2还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等。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间隔分布,且该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还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结构,该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池、电路板、摄像头、耳机、听筒、按键、电池等部件,且该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还用于承载柔性屏2,即柔性屏2固定连接(例如粘贴)于该第一壳体31 和第二壳体32,使得柔性屏2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平整,并对柔性屏2的非显示面进行保护。折叠装置1位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并与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连接,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壳体31设置有第一凹槽311,第二壳体 32设置有第二凹槽321,折叠装置1的一部分安装于该第一凹槽311,另一部分安装于该第二凹槽3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折叠装置1与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
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折叠装置1至少包括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和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在该展开状态,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柔性屏2大致为平面,此时,柔性屏2裸露,用户能够操作柔性屏2,且柔性屏2能够显示图像或视频等信息,以实现大屏显示,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且当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能够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该折叠装置1能够沿中心线O折叠,在折叠过程中,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 远离折叠装置1的一端相互靠近,使得电子设备处于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且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柔性屏内折结构。在该折叠状态,柔性屏2位于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折叠后围成的空间内,此时,柔性屏2不裸露,用户无法操作柔性屏2,电子设备便于收纳和携带。且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 能够转动(转动方向与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从而带动折叠装置1沿中心线O 展开,使得电子设备处于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因此,本申请中,折叠装置1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折叠装置1折叠后形成容纳空间174,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 26容纳于该容纳空间174内,其余部分容纳于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为了提高柔性屏2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需要减小或消除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折叠部件26的拉扯和挤压,即需要使得折叠部件26在展开过程中不受外力拉扯,在折叠过程中不受外力挤压。
具体地,如图9所示,当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该折叠装置1与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配合的部分具有第一长度L1。如图10所示,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该折叠装置1形成用于容纳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的容纳空间174,且该容纳空间174的轮廓长度(周长)为第二长度L2,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长度L1和第二长度L2满足L1<L2。因此,该折叠装置1从图9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图10所示的折叠状态的过程中,该折叠装置1与折叠部分26配合的部分的轮廓长度增大,从而使得折叠装置1在折叠状态下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柔性屏 2的折叠部分26,降低折叠装置1折叠过程中对折叠部分26的拉扯和挤压,降低柔性屏2功能失效的风险。
本申请中,具体通过折叠装置1实现折叠部件26在折叠过程中不受外力挤压和拉伸。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折叠装置1包括固定架18,该固定架18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请参考附图3)固定,且折叠装置1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上述中心线O可以为固定架18的中心线,该中心线O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在处于展开状态的电子设备中(请参考附图3),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布置方向定义为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与上述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均垂直的方向定义为固定架18的高度方向Z。
同时,如图12所示,该折叠装置1还包括转动架组件11,如图13~15所示,该转动架组件11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在固定架18两侧的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如图15所示,该第一转动架111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一转轴 151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架112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架111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绕第一转轴151转动,第二转动架112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绕第二转轴152转动。其中,图15所示的标号151所指的位置表示第一转轴151 的轴线所在的位置,标号152所指的位置表示第二转轴152的轴线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均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时,该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能够相向转动,也能够相背转动。且第一转动架111 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折叠装置1从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图5 所示的折叠状态,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背转动的过程中,折叠装置1 从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切换至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
具体地,如图15所示,折叠装置1在折叠过程中,即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向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因此,该折叠装置1在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在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的带动下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与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不移动相比,能够增大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174,即能够有助于实现L1< L2,降低折叠装置1在折叠过程中对折叠部分26的挤压和拉伸,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并能够降低对柔性屏2材料的性能的要求,降低成本。
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过程中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远离固定架18运动,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包括传动组件和摆臂组件,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运动,实现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联动,并实现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沿宽度方向Y的运动。
下面对传动组件和摆臂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2、图13、图14、图21和图23所示,摆臂组件12包括位于固定架18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第一摆臂121和第二摆臂122,该第一摆臂12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架111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固定架18通过第一转轴151转动连接,第二摆臂122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架112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固定架18通过第二转轴151转动连接。如图21和图23所示,该第一摆臂12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通过第九转轴121a转动连接,第二摆臂122与第二转动架112之间通过第十转轴 122a转动连接,其中,第九转轴121a为设置于第一摆臂121的圆柱形凸起,第十转轴 122a为设置于第二摆臂122的圆柱形凸起。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组14和推动组13,如图13~15、20~23所示,传动组14包括位于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第一传动连杆141和第二传动连杆142,其中,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转动架111滑动连接且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连杆142与第二转动架112滑动连接且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如图15、图16、图21和图23所示,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三转轴153转动连接,如图 15、图17、图21和图23所示,第二传动连杆142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四转轴154 转动连接。其中,图15、图16、图21和图23所示的标号153表示第一传动连杆141 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后第三转轴153的轴线所在的位置,图15、图17、图21和图 23所示的标号154表示第二传动连杆142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后第四转轴154的轴线所在的位置。
如图13~15、20~23所示,推动组13包括第一推动件131和第二推动件132,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二摆臂12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且第一推动件131 还与第一传动连杆141转动连接,第二推动件132与第一摆臂121之间通过第一转轴 151转动连接,且第二推动件132还与第二传动连杆142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之间通过第五转轴155转动连接,第二推动件13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之间通第六转轴156转动连接,图15、图16、图21和图23所示的标号 155为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相连后第五转轴155的轴线所在的位置,图15、图17、图21和图23所示的标号156为第二推动件13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相连后第六转轴156的轴线所在的位置。上述第三转轴153与第五转轴155为不同的轴线,第四转轴154与第六转轴156为不同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动连杆141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111的运动,第二传动连杆142用于传递第二转动架112的运动,以使当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111通过第一传动连杆141带动第一推动件131推动第二转轴152向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第二转动架112通过第二传动连杆142带动第二推动件132推动第一转轴151向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以增大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174。同时,该折叠装置1中,第一摆臂1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推动件132连接,第二摆臂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架112 和第一推动件131连接,因此,该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连杆141、第一推动件131和第二摆臂122连接,还通过第二传动连杆142、第二推动件132和第一摆臂121连接,此时,该第一传动连杆141、第一推动件131、第二摆臂122以及第二传动连杆142、第二推动件132、第一摆臂121用于实现第一转动架 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联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具体可以通过图15、图21和图23所示的实施例实现,以下分别介绍传动组件在三个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传动组件各部件运动的稳定性,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其中,如图13~17所示的是一种限位组的实现方式,该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133和第二限位件134,该第一限位件133的一端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摆臂121 和第二推动件13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151转动连接;第二限位件134的一端与固定架 1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122和第一推动件131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其中,如图25所示,该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八转轴157转动连接,相应地,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第七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该第一限位件133用于限制第一推动件131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第二限位件134 用于限制第二推动件132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同时,该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二推动件132的运动方向相反。其中,如图16所示,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中,位于第三转轴 153与第五转轴155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摇杆141a,该第一摇杆141a为第一传动连杆141 的一部分,即该第一摇杆141a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同样地,如图17所示,该第二传动连杆142中,位于第四转轴154与第六转轴156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摇杆142a,该第二摇杆142a为第二传动连杆142的一部分,即该第二摇杆142a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上述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摇杆141a、第一推动件131、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形成平面四杆机构,上述第二摇杆142a、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形成平面四杆机构。其中,平面四杆机构为包括四个刚性运动构件,且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机构,具体地,平面四杆机构包括机架、连架杆和连杆,其中,机架处于固定状态,直接与机架连接的运动构件为连架杆,不与机架连接的构件为连杆。该平面四杆机构具体可以通过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其中,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均为摇杆,连杆在平面四杆所在的平面内做平面运动。
具体地,当该平面四杆机构通过双摇杆机构实现时,固定架18为该平面四杆机构的机架,由于第一摇杆141a与第二限位件134均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因此,该第一摇杆141a与第二限位件134为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架杆,且第一摇杆141a与第二限位件134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因此,二者为摇杆,第一推动件131与固定架18不直接连接,该第一推动件131为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因此,该第一摇杆141a、第一推动件131、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形成第一双摇杆机构。同样地,上述第二摇杆142a、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形成平面四杆机构,且固定架 18为该平面四杆机构的机架,由于第二摇杆142a与第一限位件133均与固定架18转动连接,因此,第二摇杆142a与第一限位件133为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连架杆,且第二摇杆142a与第一限位件133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因此,二者为摇杆,第二推动件132与固定架18不直接连接,该第二推动件132为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连杆,该第二摇杆142a、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形成第二双摇杆机构。
因此,该折叠装置1的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运动的传动组件通过上述双摇杆机构实现时,由于双摇杆机构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从而能够降低折叠装置1的复杂程度,并简化折叠装置1各部件的运动,提高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该折叠装置1的传动组件通过双摇杆机构实现时,上述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可以与双摇杆机构的连杆连接,当连杆做平面运动时,带动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做平面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相对于固定架18(机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
在上述第一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推动件13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连接,且该第一摇杆141a与第二限位件134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从而使得该第一推动件131在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带动下平面运动,且该第一推动件131的运动至少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运动,进而实现与该第一推动件131连接的第二转轴15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该实施例中,第一推动件131的第一预设轨迹可以为在该第一双摇杆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且该第一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Y的分轨迹,还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该第一推动件131 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
同样地,在上述第二双摇杆机构中,第二推动件13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 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摇杆142a和第一限位件133连接,且该第二摇杆142a与第一限位件133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从而使得该第二推动件132在第二摇杆142a 和第一限位件133的带动下平面运动,且该第二推动件132的运动至少包括沿固定架 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运动,进而实现与该第二推动件132连接的第一转轴15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该实施例中,第二推动件132的第二预设轨迹可以为在该第二双摇杆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且该第二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Y的分轨迹,还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该第二推动件132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 的厚度方向Z运动。
因此,在第一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推动件131运动的第一预设轨迹与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大小关系有关,第二推动件132运动的第二预设轨迹与第二摇杆 142a和第一限位件133的大小关系有关。下面详细介绍第一预设轨迹和第二预设轨迹。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该第一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一推动件131)的运动为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平移,即第一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直线;同样地,在该第二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二摇杆142a和第一限位件133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二推动件132)的运动为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平移,即第二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直线。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不同,表示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不同,此时,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一推动件13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同时,还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倾斜,即该第一推动件131的第一预设轨迹为在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和厚度方向Z所在的平面内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即该第一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轨迹和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同样地,上述第二双摇杆机构中,第二摇杆142a和第一限位件133的长度不同,表示该第二双摇杆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不同,此时,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二推动件132) 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同时,还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倾斜,即该第二推动件132的第二预设轨迹为在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和厚度方向Z所在的平面内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即该第二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轨迹和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
具体地,在第一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摇杆141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不同具体可以为第一摇杆141a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或者为第一摇杆141a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此时,对第一摇杆134a和第二限位件134的长度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加工难度。同时,当第一推动件131和第二推动件132沿固定架18 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同时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倾斜时,还能够防止第一推动件 131和与其相连的第一传动连杆141和第二摆臂122卡死,并能够防止第二推动件132 和与其相连的第二传动连杆142和第一摇杆121卡死。
具体地,在第一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推动件131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时,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向下运动,即该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一摇杆141a连接的一端和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二限位件134连接的一端中,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向下运动;同样地,在第二双摇杆机构中,第二推动件132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时,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向下运动,即该第二推动件132与第二摇杆142a连接的一端和第二推动件132与第一限位件133连接的一端中,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向下运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折叠装置1通过设置上述第一双摇杆机构和第二双摇杆机构,能够限制第一推动件131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第二推动件132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运动。
如图20~图21所示的是另一种限位组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第一推动件131与第二推动件132相对于固定架18的滑动。具体来说,第一推动件131能够相对于固定架 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滑动,从而带动与第一推动件131连接的第二转轴152 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第二推动件132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 的宽度方向Y滑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推动件132连接的第一转轴15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以下详细介绍该实施例中限位组的具体结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0和图21所示,该限位组的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滑动连接,且该第一限位件133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 Y滑动,该第一限位件133与第二推动件131之间通过第一转轴151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件133还与第一摆臂121转动连接,如图21所示,该第一限位件133与第一摆臂121之间通过该第一转轴151转动连接。同时,该限位组的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滑动连接,且该第二限位件134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 滑动,该第二限位件134与第一推动件131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且该第二限位件134与第二摆臂12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件133用于限制第一推动件131沿第三预设轨迹运动,第二限位件134用于限制第二推动件132沿第四预设轨迹运动,且该第一推动件131 与第二推动件132的运动方向相反。
其中,如图21所示,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中,位于第三转轴153与第五转轴155 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曲柄141e,该第一曲柄141e为第一传动连杆141的一部分,即该第一曲柄141e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同样地,如图21 所示,该第二传动连杆142中,位于第四转轴154与第六转轴156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曲柄142e,该第二曲柄142e为第二传动连杆142的一部分,即该第二曲柄142e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如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曲柄141e、第一推动件131、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形成平面四杆机构,上述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曲柄142e、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形成平面四杆机构。其中,该平面四杆机构还可以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下面详细介绍曲柄滑块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上述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曲柄141e、第一推动件131、第二限位件134和固定架18中,固定架18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机架,由于第一曲柄141e与固定架18(机架)转动连接,第二限位件134与固定架18(机架)滑动连接,因此,该第一曲柄141e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第二限位件134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滑块,第一推动件131与固定架18(机架)不直接连接,该第一推动件131为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该第一曲柄141e、第一推动件131、第二限位件134和固定架 18形成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同样地,上述第二传动机构142的第二曲柄142e、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1和固定架18中,固定架18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机架,由于第二曲柄142e与固定架18(机架)转动连接,第一限位件133与固定架18(机架) 滑动连接,因此,该第二曲柄142e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第一限位件133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滑块,第二推动件132与固定架18(机架)不直接连接,该第二推动件132 为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该第二曲柄142e、第二推动件132、第一限位件131和固定架18形成第二曲柄滑块机构。
在上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中,第一推动件13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141e和第二限位件134连接,且该第一曲柄141e与第二限位件134 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从而使得第一推动件131在第一曲柄141e和第二限位件134的带动下平面运动,且该第一推动件131的运动至少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运动,进而实现与该第一推动件131连接的第二转轴15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该实施例中,第一推动件131的第三预设轨迹可以为在该第一曲柄滑块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且该第三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 的分轨迹,还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该第一推动件131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
同样地,在上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中,第二推动件13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 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曲柄142e和第一限位件133连接,且该第二曲柄142e与第一限位件133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从而使得第二推动件132在第二曲柄142e和第一限位件133的带动下平面运动,且该第二推动件132的运动至少包括沿固定架18 的宽度方向Y的分运动,进而实现与该第二推动件132连接的第一转轴151沿固定架 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该实施例中,第二推动件132的第四预设轨迹可以为在该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且该第四预设轨迹具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轨迹,还具有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该第二推动件132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 运动。
具体地,如图21所示,为了实现第一推动件131的曲线运动,该第二限位件134 设置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一推动件131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以使该第一推动件 131能够相对于第二限位件134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且该第二限位件134 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推动件13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 Y运动。同样地,为了实现第二推动件132的曲线运动,该第一限位件133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推动件132活动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以使该第二推动件132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件133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且该第一限位件133沿固定架 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推动件13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
同时,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凹陷,能够降低第一推动件131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时的厚度以及第二推动件132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时的厚度,从而减小折叠装置1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1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第二限位件134)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第一限位件133)相对于机架(固定架 18)的滑动。如图21所示,该固定架18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固定块182,且多个固定块182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间隔设置,上述两个曲柄滑块机构中的第一限位件133和第二限位件134位于相邻固定块182之间,同时,该固定块均设置有滑槽182a,该滑槽182a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延伸。
如图21所示,该第一限位件133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3a,且该第一限位件133 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均设置有该第一凸起部133a,该第一凸起部133a分别与位于该第一限位件133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的固定块182的滑槽182a 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限位件133能够通过第一凸起部133a和滑槽182a的配合实现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滑动。同时,第二限位件134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34a,且该第二限位件134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均设置有该第二凸起部134a,该第二凸起部134a分别与位于该第二限位件134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的固定块182的滑槽182a配合,从而使得该第二限位件134能够通过第二凸起部134a和滑槽182a的配合实现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滑动。
当然,上述第一限位件133和第二限位件134也可以设置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滑槽,相应地,固定块182也可以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推动件131 与固定架18滑动连接、第二推动件132与固定架18滑动连接时,该折叠装置1的传动组件还可以不包括上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来限制第二推动件132和第一推动件131的运动。
具体地,如图23所示,该第二转轴152设置于第一推动件131,即第二转轴152 与第一推动件131固定连接,第一摆臂121与第二转轴152转动连接,即第一摆臂121 能够相对于第二转轴152转动;第一转轴151设置于第二推动件132,第二摆臂122 与第一转轴151转动连接,即第二摆臂122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151转动。为了实现第一推动件131与固定架18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推动件132与固定架18的滑动连接,该固定架18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固定块182,且多个固定块182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间隔设置,该固定块182设置有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多个滑槽182a,设置于第一推动件131的第二转轴152与对应的滑槽182a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52能够沿滑槽182a滑动,实现第二转轴15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设置于第二推动件132的第一转轴151与对应的滑槽182a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转轴 151能够沿滑槽182a滑动,实现第一转轴15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
本实施例中,相互配合的第一转轴151与滑槽182a能够实现对第二推动件132运动的限制,以使第二推动件132沿第五预设轨迹运动,其中,该第二推动件132的第五预设轨迹可以为在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和厚度方向Z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该第五预设轨迹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轨迹,还包括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使得该第二推动件132能够相对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同时,相互配合的第二转轴152与滑槽182a能够实现对第一推动件131的运动的限制,以使第一推动件 131沿第六预设轨迹运动,其中,该第一推动件131的第六预设轨迹可以为在固定架 18的宽度方向Y和厚度方向Z所在的平面内的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该第六预设轨迹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分轨迹,还包括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的分轨迹,即使得该第一推动件131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8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运动。
基于此,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滑槽182a可以倾斜设置或者弧形,当滑槽182a倾斜设置或者为弧形时,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该滑槽182a的高度不同,以实现第一推动件131和第二推动件132的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和厚度方向Z 的运动。第一推动件131和第二推动件132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运动的同时沿固定架18的厚度方向Z倾斜时,还能够防止第一推动件131和与其相连的第一传动连杆141和第二摆臂122卡死,并能够防止第二推动件132和与其相连的第二传动连杆 142和第一摇杆121卡死。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6所示,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包括同步齿轮组16,该同步齿轮组16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之间的运动,从而使得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第一传动部141与第二传动部142同步运动,提高折叠装置1和电子设备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1和图26所示,该同步齿轮组16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61和第三齿轮162,该第二齿轮16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之间通过上述第三转轴153连接,第二齿轮16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连杆141能够绕第三转轴153转动,其中,图 21中标号153表示该第三转轴153的轴线所在的位置。同样地,如图21和图26所示,第三齿轮16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之间通过第四转轴154连接,该第三齿轮16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传动连杆142能够绕第四转轴154转动,其中,图21中标号154表示该第四转轴154的轴线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16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绕同一转轴(第三转轴153)转动,第三齿轮16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绕同一转轴(第四转轴154)转动,从而实现第二齿轮16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第三齿轮16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的同步转动,且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转动架111连接,第二传动连杆142与第二转动架112 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的同步转动。
如图21和图26所示,该同步齿轮组16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163和第五齿轮164,其中,该第四齿轮163与第二齿轮161啮合,第五齿轮164与第三齿轮162 啮合,且该第二齿轮161、第四齿轮163、第五齿轮164和第三齿轮162沿固定架18 的宽度方向Y布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与第二齿轮161和第三齿轮162啮合的第四齿轮163和第五齿轮164,能够在实现第二齿轮161和第三齿轮162相啮合的同时,还能够减小第二齿轮161和第三齿轮162的直径,从而减小同步齿轮组16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 Y和厚度方向Z所占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1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图12、图18和图19所示,该折叠装置1可以包括多个上述转动架组件11、多个摆臂组件12、多个推动组13和多个传动组14,且多个转动架组件11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分布,多个摆臂组件12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 X分布,多个推动组13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分布,多个传动组14沿固定架18 的长度方向X分布。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2所示,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包括支撑板组件17,该支撑板组件17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柔性屏2连接,从而使得柔性屏2能够在折叠装置1的带动下折叠或展开。以下详细描述支撑板组件17的具体结构。
其中,该支撑板组件17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布置在固定架18两侧的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其中,该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柔性屏2连接,具体地,该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用于与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粘连)。该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转动架 111转动连接,即第一支撑板171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架111转动,同时,该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该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转动架112转动连接,即该第二支撑板172能够相对于第二转动架112转动,同时,该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同时,该支撑板组件 17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板173,该第三支撑板173与固定架18固定连接,沿固定架 18的宽度方向Y,该第三支撑板173位于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之间。
具体地,如图11和图18所示,该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通过第十一转轴158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转动架112之间通过第十二转轴159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转动架112之间的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一支撑板171之间相对转动、第二转动架112与第二支撑板172之间相对转动时,能够防止折叠装置1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转动架111卡死,并防止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转动架112卡死。
更具体地,如图28所示,该第一支撑板171包括第一本体部1711,该第一本体部1711设置有第一弧形槽1715,相应地,如图15、图16和图21所示,该第一转动架111包括第三凸起部111c,该第三凸起部111c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弧形槽1715内,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弧形槽1715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样地,该第二支撑板172包括第二本体部(该第二本体部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本体部1711相同),该第二本体部设置有第二弧形槽(图中未示出),相应地,如图15、图17和图21所示,该第二转动架112包括第四凸起部112c,该第四凸起部112c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并能够相对于该第二弧形槽转动,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转动架112之间的相对转动。
另一方面,该折叠装置1中,通过下述结构实现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的滑动连接和相对转动、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的滑动连接和相对转动。
具体地,如图29~31所示,该第一支撑板171还包括第一延伸部1712,该第一延伸部1712与第一本体部17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且该第一延伸部1712相对于第一本体部1711朝向第一转动架111的方向延伸。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支撑板171 的第一延伸部1712中,一者设置有第一轨道1713,另一者设置有第一滑块141d,该第一滑块141d能够沿第一轨道1713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传动连杆 141之间的相对滑动。同时,如图30所示,该第二支撑板172包括第二本体部1721 和第二延伸部1722,其中,该第二延伸部1722与第二本体部172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且该第二延伸部1722相对于第二本体部1721朝向第二转动架112的方向延伸。该第二支撑板172的第二延伸部1722中,一者设置有第二轨道1723,另一者设置有第二滑块142d,该第二滑块142d能够沿第二轨道滑动1723,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172 与第二传动连杆142之间的相对滑动。
如图29~30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轨道1713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一延伸部1712,第一滑块141d设置于第一传动连杆141。当然,该第一轨道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传动连杆141,第一滑块也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一延伸部1712。如图21 和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轨道1723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72的第二延伸部1722,如图21所示,第二滑块142d设置于第二传动连杆142。当然,该第二轨道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传动连杆142,第二滑块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72的第二延伸部1722。
另外,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该第一支撑板171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轨道1713,相应地,该第一传动连杆141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块141d,第一滑块141d 与第一轨道1713对应配合,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之间滑动连接的可靠性。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该第二支撑板172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轨道1723,该第二传动连杆142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块142d,第二滑块142d与第二轨道1723对应配合,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之间滑动连接的可靠性。如图9和图30所示,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该第一支撑板17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714和第二端1716,其中,该第一端1714远离固定架18,第二端1716靠近固定架18,同样地,该第二支撑板17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724和第四端1726,其中,该第三端1724远离固定架18,第四端1726靠近固定架18。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如图9所示的展开状态时,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处于第二位置(展开位置),该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二端1716和第二支撑板172的第四端 1726之间抵接或具有预设间隙,且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一端1714和第二支撑板172 的第三端1724之间的距离即为以上所述的折叠装置1与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相配合的第一长度L1。
当折叠装置1折叠过程中(从图30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31所示的状态),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且第一转动架111绕上述第一转轴151转动,第二转动架112绕上述第二转轴152转动,通过以上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设置,使得该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52沿远离固定架15的方向运动,因此,该第一转动架 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运动包括转动和移动,即该第一转动架111在绕第一转轴151 转动的同时还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移动,该第二转动架112在绕第二转轴152转动的同时还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移动。
同时,由于第一转动架111连接第一支撑板171,第二转动架112连接第二支撑板171,因此,第一转动架111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171移动和转动,即第一支撑板171绕上述第十一转轴158转动,第二转动架112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板172绕上述第十二转轴159转动,在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移动运动的带动下,使得该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二端1716和第二支撑板172的第四端1726相互远离,使得该折叠装置1从图30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在该折叠状态,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处于第一位置(折叠位置)。同样地,由于第一支撑板171与第一传动连杆141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72与第二传动连杆172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在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带动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171能够相对于第一传动连杆141滑动并转动,且该第一支撑板171滑动的轨迹为第一轨道1713,第二支撑板172能够相对于第二传动连杆142滑动并转动,且该第二支撑板172滑动的轨迹为第二轨道1723。因此,该第一轨道1713用于对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一传动连杆141之间的相对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二轨道1723用于对第二支撑板172和第二传动连杆142之间的相对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当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撑板171、第二支撑板172、第一传动连杆141、第二传动连杆142和固定架 18围成容纳空间174,结合图7和图31,该容纳空间174用于容纳柔性屏2的折叠部件26。当第一转动架111带动第一支撑板171转动并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移动、第二转动架112带动第二支撑板172转动并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移动时,与第一转动架111仅带动第一支撑板171转动、第二转动架112仅带动第二支撑板172转动相比,折叠装置1处于如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171与固定架18之间、第二支撑板172与固定架18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能够增大该折叠装置1的容纳空间 174的轮廓的第二长度L2,进而有助于实现L1<L2,降低折叠装置1在折叠过程中对折叠部分26的挤压和拉扯,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并能够降低对柔性屏 2材料的性能的要求,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传动连杆141和第二传动连杆142均参与围成上述容纳空间174,以下详细描述第一传动连杆141和第二传动连杆 142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如图26和图31所示,该第一传动连杆141包括的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一直段141g,且该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一直段141g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分布,二者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该第一弧形段141f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上述第三转轴153 转动连接,该第一直段141g与第一支撑板171滑动连接;该第二传动连杆142包括第二弧形段142f和第二直段142g,且该第二弧形段142f和第二直段142g沿固定架18 的宽度方向Y分布,二者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该第二弧形段142f与固定架18之间通过上述第四转轴154转动连接,该第二直段142g与第二支撑板172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71、第二支撑板172、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弧形段141f、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弧形段142f以及固定架18(或者第三支撑板173)围成上述容纳空间174。如图10所示,该容纳空间174包括第三弧形段174a、第三直段174b和第四直段174c,第三弧形段 174a位于第三直段174b和第四直段174c之间。其中,该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弧形段142f围成容纳空间174的第三弧形段174a,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一直段141g形成容纳空间174的第三直段174b,第二支撑板172的第二直段142g形成容纳空间174的第四直段174c,从而围成“水滴形”的容纳空间174。此时,L2与L1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弧形段142f 的周长。
同时,该容纳空间174中,其第三弧形段174a与折叠后呈半圆弧形的第五部分 25相适配,第三直段174b与折叠后呈平面形的第三部分23相适配,第四直段174c 与折叠后呈平面形的第四部分24相适配。
其中,当折叠装置1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即第一转动架111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171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弧形段141f裸露,并带动第二支撑板172带动第二支撑板172沿远离固定架18 的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弧形段142f裸露,使得第一弧形段141f 和第二弧形段142f围成容纳空间174的第三弧形段174a,用于容纳折叠部分26的第五部分25,此时,与容纳空间174由平板结构的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相比,该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弧形段142f能够降低对折叠部分26的第五部分25的挤压,从而降低折叠过程中折叠装置1(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二传动连杆142)对柔性屏2的挤压,进一步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
其中,该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弧形段142f的弧度和长度具体可以根据处于折叠状态的柔性屏2的第五部分25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弧形段142f能够与第五部分25相适配,进一步降低折叠过程中折叠装置1对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的挤压,并提高折叠状态时折叠部分26的平整性。
以上各实施例中,折叠装置1与柔性屏2在展开状态、折叠状态的配合关系如下所述。如图24、图25和图30所示,当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71的上端面、固定架18的上端面(或第三支撑板173的上端面)以及第二支撑板17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此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二端1716与固定架18对接,第二支撑板172的第四端1726与固定架18对接,此时,第一支撑板171的上端面、第二支撑板172的上端面以及固定架 18(或第三支撑板173的上端面)的上端面共同支撑呈平直状的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 26(包括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使得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维持平整状态,当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受到外力时(例如用户对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 26进行按压、触摸等操作,或者用户握持电子设备而对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施加作用力),该柔性屏2发生塌陷或内凹的风险较低,柔性屏2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同时也提高了柔性屏2的观感和手感。
如图31所示,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171在第一转动架111的带动下转动并滑动,第二支撑板172在第二转动架112 的带动下转动并滑动,且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运动的过程中,将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弧形段142f裸露,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的容纳空间174,且该第一弧形段141f和第二弧形段142f用于容纳柔性屏2的第五部分25,并与该第五部分25相适配,使得该第五部分25呈自然弯曲的半圆弧结构,即该第五部分25未被挤压也未被拉扯,提高第五部分25在折叠过程中的可靠性。同时,该容纳空间174还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能够防止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在该容纳空间174内起拱,提高柔性屏2在折叠状态时的平整性。
以下详细介绍用于实现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支撑板171之间滑动连接的第一轨道1713和第一滑块141a的具体结构,以及用于实现第二传动连杆142与第二支撑板172之间滑动连接的第二轨道1723和第二滑块142a的具体结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9~31所示,该第一轨道171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端1713a和第六端1713b,第二轨道17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端(图中未示出)和第八端1723b。其中,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如图30所示的展开状态时,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滑块141d与第一轨道1713在第五端1713a配合,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滑块142d与第二轨道1723 在第七端配合;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如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时,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滑块141d与第一轨道1713在第六端1713b配合,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滑块 142d与第二轨道1723在第八端1723b配合。
当该折叠装置1从图30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即第一转动架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滑块141d能够从第一轨道1713的第五端1713a滑动到第六端1713b,第二传动连杆 142的第二滑块142d能够从第二轨道1723的第七端滑动到第八端1723b;当该折叠装置1从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切换至图30所示的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即第一转动架111 与第二转动架112相背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滑块141d能够从第一轨道1713的第六端1713b滑动到第五端1713a,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滑块142d 能够从第二轨道1723的第八端1723b滑动到第七端。
同时,由于第一轨道1713的第六端1713b相较于第五端1713a更加靠近固定架 18,第二轨道1723的第八端1723b相较于第七端更加靠近固定架18,因此,该折叠装置1从图30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图31所示的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即第一转动架 111与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支撑板171能够相对于第一传动连杆141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滑动,即第一支撑板171的第二端1716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一传动连杆141的第一弧形段141f裸露,同时,该第二支撑板172能够相对于第二传动连杆142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滑动,即第二支撑板172 的第四端1726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二传动连杆142的第二弧形段 142f裸露,此时,第一支撑板171、第一弧形段141f、固定架18、第二弧形段142f 和第二支撑板172围成上述容纳空间174。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713和第二轨道1723的设置能够实现折叠装置1在折叠过程中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2 沿远离固定架18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如图29~3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轨道1713为弧形结构或倾斜结构,第二轨道1723为弧形结构或倾斜结构,此时,该第一轨道1713使得第一支撑板171 相对于第一传动连杆141滑动的同时能够相对转动,防止二者卡死,第二轨道1723使得第二支撑板172相对于第二传动连杆142滑动的同时能够相对转动,防止二者卡死。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包括转轴盖181,上述固定架18 安装于该转轴盖181的容纳腔181a内,且转动架11的至少部分伸出转轴盖181。
本实施例中,当折叠装置1处于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时,该转轴盖181包裹固定架18等部件,从而改善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且该转轴盖18能够对折叠装置1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时,该转轴盖3能够隐藏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部。
以上各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折叠装置1维持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设置有阻尼组件,该阻尼组件用于对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提供阻尼力。以下具体描述阻尼组件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如图23所示,该折叠装置1还包括与固定架18连接的第一阻尼组件191,该第一阻尼组件191与传动组件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布置,并与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连接(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能够提供第一阻尼力,该第一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的阻力,使得该折叠装置1能够维持在展开状态,且当折叠装置1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一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 能够克服该第一阻尼力,从而使得折叠装置1切换至折叠状态。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能够提供第二阻尼力,该第二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从而提供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相背转动的阻力,使得该折叠装置1能够维持在折叠状态,且当折叠装置1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二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能够克服该第二阻尼力,从而使得折叠装置1切换至展开状态。同时,该折叠装置1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或相背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能够提供第三阻尼力,从而为电子设备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提供扭矩,改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其中,该折叠装置1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阻尼组件191,且各第一阻尼组件191 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置,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该第一阻尼组件191 位于相邻同步齿轮组16之间。
具体地,该第一阻尼组件191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如图32~34所示,该第一阻尼组件191包括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该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分布。折叠装置1的上述转动架组件11还包括第三转动架114和第四转动架115,且该第三转动架114和第四转动架115位于固定架 18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且该第三转动架114与第一转动架111固定连接,二者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板171间接连接,该第四转动架115与第二转动架112固定连接,二者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板172间接连接。其中,上述第一阻尼力和第二阻尼力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第三阻尼力可以小于该第一阻尼力和第二阻尼力。
其中,如图32和图33所示,该第一转动臂1914设置有第十三转轴1914b,该第一转动臂1914与第三转动架114之间通过该第十三转轴1914b转动连接,同时,如图 34所示,该第三转动架114具有第一滑动空间114a,该第一转动臂1914设置第十三转轴1914b的一端伸入该第一滑动空间114a内,并能够在该第一滑动空间114a内滑动,即该第一转动臂1914与第三转动架114之间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臂1914能够在第三转动架114的带动下随第一转动架111转动。如图32 和图33所示,该第二转动臂1915设置有第十五转轴1915b,该第二转动臂1915与第四转动架115之间通过该第十四转轴1915b转动连接,同时,如图34所示,该第四转动架115具有第二滑动空间115a,该第二转动臂1915设置第十四转轴1915b的一端伸入该第二滑动空间115a内,并能够在该第二滑动空间115a内滑动,即该第二转动臂1915与第四转动架115之间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臂1915 能够在第四转动架115的带动下随第二转动架112转动,防止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影响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的相对转动。
同时,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913,且至少两个第一齿轮1913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分布并啮合,且第一转动臂1914远离第十三转轴1914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1914a,第二转动臂1915远离第十四转轴1915b 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1915a,该第一齿部1914a和第二齿部1915a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齿轮1913啮合。本实施例中,通过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913、第一齿部1914a和第二齿部1915a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的同步转动。
具体地,如图33所示,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包括凸轮1911,且该凸轮1911与第一齿轮1913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分布,且该第一齿轮1913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凸轮1911,且凸轮1911与第一凸轮1913沿固定架18 的长度方向X相对设置。其中,如图33所示,该凸轮1911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 朝向第一齿轮1913的端部具有第一凹凸面1911a,相应地,如图35所示,该第一齿轮1913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朝向凸轮1911的端部具有第二凹凸面1913a,该第一凹凸面1911a与第二凹凸面1913a能够啮合。
同时,如图32和图33所示,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912,其中,该第一弹性件1912的弹性变形方向与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平行,且该第一弹性件1912位于凸轮1911的远离第一齿轮1913的一侧,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Y 的一端与凸轮19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18连接,即当第一弹性件1912弹性变形时,能够对凸轮1911施加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弹力。当第一齿轮1913沿固定架 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均具有凸轮1911时,该第一阻尼组件191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1912,两个第一弹性件1912分别与两个凸轮1911配合。其中,该第一弹性件1912 处于压缩状态。
可以理解,凸轮1911的第一凹凸面1911a与第一齿轮1913的第二凹凸面1913a 啮合的过程中,至少包括下述三种情况:第一种,第一凹凸面1911a的凸面与第二凹凸面1913a的凸面配合,此时,该凸轮1911朝向对应的第一弹性件1912的方向运动,并压缩该第一弹性件1912,使得第一弹性件1912具有第一变形量,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1912能够通过凸轮1911对第一齿轮1913施加第一弹性力;第二种,第一凹凸面1911a的凸面与第二凹凸面1913a的凹面配合,或者第一凹凸面1911a的凹面与第二凹凸面1913a的凸面配合,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1912能够通过凸轮1911对第一齿轮1913施加第二弹性力,其中,该第一弹性件1912具有第二变形量,且该第二变形量小于第一变形量,第二弹性力小于第一弹性力;第三种,第一凹凸面1911a的凹面与第二凹凸面1913a的凹面配合,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1912能够通过凸轮1911对第一齿轮1913施加第三弹性力,其中,第一弹性件 1912具有第三变形量,且该第三变形量小于第一变形量,并小于第二变形量,第三弹性力小于第一弹性力,并小于第二弹性力。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阻尼组件191施加的阻尼力的大小决定于第一弹性件1912的弹性力的大小,且当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带动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1913能够随之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凹凸面1911a 和第二凹凸面1913a的配合位置改变,二者的配合位置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切换。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可以为上述第一种情况,此时,折叠装置1需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施加的外力需要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1912的第一弹性力,且折叠装置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以为上述第二种情况或第三种情况,即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能够提供与第二弹性力或第三弹性力大小相同的阻尼力。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可以为上述第二种情况,此时,当折叠装置1需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施加的外力需要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1912的第二弹性力,且折叠装置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以为上述第三种情况,即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能够提供与第三弹性力大小相同的阻尼力。
另外,上述第一凹凸面1911a和第二凹凸面1913a啮合的过程中,二者斜面配合,即第一凹凸面1911a与第二凹凸面1913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沿垂直于二者的斜面(凹面或凸面),该作用于斜面(凹面或凸面)的相互作用力能够产生驱动第一齿轮1913 转动的分力,从而产生驱动第一转动臂1914和第二转动臂1915相向转动或相背转动的驱动力,使得折叠装置1能够自动折叠或展开。
其中,该第一阻尼组件191中,可以包括多个凸轮1911,且凸轮1911的数量可以与第一齿轮1913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每个第一齿轮1913均能够受到阻尼力。
具体地,如图32和图33所示,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可以包括安装件1916,且当该第一阻尼组件191包括两个凸轮1911和两个第一弹性件1912时,安装件1916也为两个,且两个安装件1916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分布,并位于第一齿轮1913 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其中,该安装件1916具有安装空间1916a,上述凸轮1911和第一弹性件1912位于对应的安装空间1916a内,此时,该安装件1916用于安装凸轮1911和第一弹性件1912。
同时,如图32~34所示,该第一阻尼组件191还包括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 延伸的销轴1918,该销轴1918穿过第一齿轮1913,使得第一齿轮1913能够绕该销轴 1918转动,且上述凸轮1911和第一弹性件1912套装于该销轴1918。同时,如图32 和图33所示,该安装件1916包括压板1916b,该压板1916b参与围成上述安装空间 1916a,该压板1916b设置有转动孔,销轴1918能够穿过该转动孔,并能够在转动孔内转动,且该销轴1918经转动孔伸出安装件1916的外侧,该销轴1918伸出安装件 1916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卡槽1918a,该卡槽1918a用于与卡接件1917卡接,从而通过卡接件1917夹紧第一阻尼组件193的各部件,并使得第一弹性件1912处于压缩状态。其中,该第一弹性件1912的两端分别与压板1916b和凸轮1911弹性抵接。
另外,如图32~3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齿部1914a和第二齿部1915a也设置有销轴1918,使得第一齿部1914a绕穿过该第一齿部1914a的销轴1918转动,第二齿部1915a绕穿过该第二齿部1915a的销轴1918转动。
其中,结合图26和图34,上述同步齿轮组16中第二齿轮161的第三转轴153与第一阻尼组件191中第一齿部1914a的销轴1918同轴,即第二齿轮161与第一齿部 1914a绕同一转轴转动,同步齿轮组16中的第三齿轮162的第四转轴154与第一阻尼组件191中第二齿部1915a的销轴1918同轴,即第三齿轮162与第二齿部1915a绕同一转轴转动,同步齿轮组16中的第四齿轮164和第五齿轮165的转轴分别与第一阻尼组件191中的两个第一齿轮1913的销轴1918同轴,即第四齿轮164和第五齿轮165 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913绕同一转轴转动。该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三转动架114的同步转动,并能够实现第二转动架112和第四转动架115的同步转动。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折叠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二阻尼组件192和第三阻尼组件193,如图23所示,该第二阻尼组件192与第一转动架111连接,用于为第一转动架111提供阻尼力,该第三阻尼组件193与第二转动架112连接,用于为第二转动架112提供阻尼力。
具体地,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阻尼组件192能够提供第四阻尼力,该第四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111,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111转动的阻力,该第三阻尼组件193能够提供第五阻尼力,该第五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二转动架112,从而提供第二转动架112转动的阻力,使得该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 112能够维持在展开位置,即能够使得折叠装置1维持在展开状态。且当折叠装置1 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111施加能够克服该第四阻尼力的驱动力,并对第二转动架112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五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能够相向转动,从而使得折叠装置1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
当该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二阻尼件组192能够提供第六阻尼力,该六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转动架111,从而提供该第一转动架111转动的阻力,该第三阻尼组件193能够提供第七阻尼力,该第七阻尼力能够作用于第二转动架112,从而提供第二转动架112转动的阻力,使得该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能够维持在折叠位置,即能够使得折叠装置1维持在折叠状态。且当折叠装置1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需要对第一转动架111施加能够克服该第六阻尼力的驱动力,并对第二转动架112施加能够克服该第七阻尼力的驱动力,使得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能够相背转动,从而使得折叠装置1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同时,该折叠装置1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相向转动或相背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二阻尼组件192能够为第一转动架111施加第八阻尼力,第三阻尼组件193能够为第二转动架112施加第九阻尼力,从而为电子设备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提供扭矩,改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其中,该折叠装置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阻尼组件192,即全部的第一转动架111或者部分的第一转动架111设置有该第二阻尼组件19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阻尼组件193,即全部的第二转动架112或者部分的第二转动架112设置有该第三阻尼组件193。另外,该折叠装置1中,也可以仅包括第二阻尼组件192,或者仅包括第三阻尼组件193,当该折叠装置1包括第二阻尼组件192和第三阻尼组件193 时,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均能够受到阻尼力,从而提高第一转动架111 和第二转动架112的同步性。
以下详细描述第二阻尼组件192和第三阻尼组件193的具体结构,且仅以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结构和运动关系为例进行描述,第三阻尼组件193的结构和运动关系与第二阻尼组件192类似,区别仅在于该第三阻尼组件193与第二转动架112配合,并安装于第二传动连杆142,从而能够为第二转动架112提供阻尼力。
具体地,如图37所示,该第二阻尼组件192包括第一运动件1921和第二弹性件1922,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该第二弹性件1922与第一运动件1921连接,且该第二弹性件1922能够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变形,且第二弹性件1922变形的过程中,能够驱动第一运动件1912相对于第二弹性件1922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 运动。其中,该第二阻尼组件192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且两个第一运动件 1921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分布,第二弹性件1922位于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之间,并与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连接(抵接或固定连接),因此,第二弹性件1922变形时,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该第二弹性件1922在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之间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38所示,该第一转动架111包括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111a和第二凹陷部111b,其中,该第一凹陷部111a与固定架18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凹陷部111b与固定架18之间的距离,即与第一凹陷部111a相比,第二凹陷部 111b更加靠近固定架18。同时,如图38所示,该第一转动架111包括两个第一凹陷部111a,且两个第一凹陷部111a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设置于第一转动架111,该第二转动架111包括两个第二凹陷部111b,且两个第二凹陷部111b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设置于第一转动架111。
当折叠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36所示,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 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第一运动件1921与第一凹陷部111a配合,当折叠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转动架111和第二转动架112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第一运动件1921与第二凹陷部111b配合。当折叠装置1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该第一运动件1921能够沿第一凹陷部111a和第二凹陷部111b之间的壁面运动。
其中,当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第一运动件1921与第一凹陷部111a配合时,该第二弹性件1922具有第四变形量,此时,第二阻尼组件192能够通过第二弹性件1922 对第一转动架111施加第四阻尼力,在该第四阻尼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架111能够维持在该第一位置;当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第二运动件1921与第二凹陷部111b配合时,该第二弹性件1922具有第五变形量,此时,该第二阻尼组件192能够通过第二弹性件1922对第一转动架111施加第五阻尼力,在该第五阻尼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架 111能够维持在该第二位置;当第二阻尼组件192的第二运动件1921在第一凹陷部 111a和第二凹陷部111b之间运动时,该第二弹性件1922具有第六变形量,此时,第二阻尼组件192能够通过第二弹性件1922对第一转动架111施加第六阻尼力,在该第六阻尼力的作用下,能够对第一转动架111的转动运动提供扭矩。上述第六变形量小于第四变形量和第五变形量,即第六阻尼力小于第四阻尼力和第五阻尼力,当第一凹陷部111a和第二凹陷部111b的结构相同时,第五变形量和第六变形量相同(第五阻尼力和第六阻尼力大小相同),当然,二者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如图37所示,该第一运动件1921具有第一滚轴1921a,该第一运动件 1921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滚轴1921a滚动,即第一运动件1921能够在第一凹陷部111a 和第二凹陷部111b之间滚动,从而减小第一运动件192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的磨损。
另外,该第二阻尼组件192还与第一传动连杆141连接,如图39所示,该第一传动连杆141具有第一安装腔141b,该第二阻尼组件192安装于该第一安装腔141b内,即该第二阻尼组件192与第一传动连杆141连接。同时,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该第一安装腔141b的两侧壁均具有开口,第二阻尼组件192的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 能够从该开口伸出,以便与第一转动架111配合。该第一传动连杆141中,第一安装腔141b的顶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41c,且该第一通孔141c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 的尺寸大于其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即该第一通孔141c为长形孔,第一运动件1921的第一滚轴1921a能够在该第一通孔141c内转动,第一滚轴1921a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运动件1921沿固定架18的宽度方向Y的滚动,同时,该第一滚轴1921a还能够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运动,能够实现两个第一运动件1921 沿固定架18的长度方向X的运动,以改变第二弹性件1922的变形量。
以上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滑动连接,第二传动连杆142与第二转动架121之间滑动连接,具体地,如图40所示,以第二转动架 112与第二传动连杆142滑动连接为例,该第二转动架112设置有第三轨道113,相应地,第二传动连杆142设置有第三滑块143,该第三滑块143能够沿第三轨道113滑动。第一传动连杆141与第一转动架111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各种实现方式的折叠装置的任一一种,以及两个壳体,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于折叠装置的两侧,第一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转动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转动架固定连接,还包括与两个壳体固定连接的柔性屏2。
如图2所示,该柔性屏2包括第一区域21、第二区域22、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其中,该第一区域21与第一壳体31连接(具体可以为粘连),第二区域22与第二壳体32连接(具体可以为粘连)。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与折叠装置1对应,即上述折叠装置1的上述容纳空间174用于容纳该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即该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形成上述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具体地,如图25所示,第三区域23与第一支撑板171对应,第四区域24与第二支撑板172对应,第五区域25与第三支撑板173对应。
以下介绍支撑板17与柔性屏2的具体连接方式。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区域23与第一支撑板171之间无固定连接,第四区域24与第二支撑板172之间无固定连接,第五区域25与第三支撑板176之间无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三区域23、第四区域24和第五区域25折叠后形成水滴状结构,即该折叠部分26为水滴状,且该第五区域25在折叠后为半圆弧形。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区域23与第一支撑板171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粘连),第四区域24与第二支撑板172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粘连),第五区域25 与第三支撑板173之间无固定连接。此时,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五区域25 围成半圆弧形。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区域23与第一支撑板171固定连接、第四区域24与第二支撑板172固定连接时,当电子设备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能够使得第三区域23随第一支撑板171运动,第四区域24随第二支撑板172运动,即第三区域23与第一支撑板 171无相对运动,提高柔性屏2的折叠部分26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平整性,降低柔性屏2失效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固定架;
转动架组件,所述转动架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
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
摆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转动架组件通过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组和推动组;
所述传动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
所述推动组,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一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二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
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一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的倾斜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三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四预设轨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凹陷;
所述第一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件;
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围成容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还包括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还包括第二弧形段;
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从所述第一轨道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轨道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从所述第二轨道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第一阻尼组件,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阻尼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弹性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第一凹凸面;
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凹凸面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凸面;
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凸轮弹性抵接;
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凸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凹凸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凹凸面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组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有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装于所述销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凸轮弹性抵接;
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孔,所述销轴能够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出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阻尼组件还包括卡接件,所述销轴伸出所述安装件的部分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卡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二阻尼组件和第三阻尼组件,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具有容纳所述第二阻尼组件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具有容纳所述第二阻尼组件的第二安装腔;
所述第二阻尼组件包括第一运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运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持至所述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之间通过第一滚轴连接;
所述第三阻尼组件包括第二运动件和第三弹性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二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抵持至所述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运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之间通过第二滚轴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转动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凹陷部和第四凹陷部;
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壁面运动,且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凹陷部或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
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之间的壁面运动,且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三凹陷部或所述第四凹陷部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且所述第一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且所述第二滚轴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同步齿轮组,所述同步齿轮组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连接。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于所述折叠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动架固定连接;
所述柔性屏覆盖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折叠装置上,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支撑板组件时,所述柔性屏还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至少部分固定连接。
CN202011061519.2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333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519.2A CN114333566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3519606A JP2023544715A (ja) 2020-09-30 2021-05-11 折り畳み可能な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EP21873874.8A EP4207142A4 (en) 2020-09-30 2021-05-11 FOLDABL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1/092958 WO2022068211A1 (zh) 2020-09-30 2021-05-11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0237014442A KR20230074267A (ko) 2020-09-30 2021-05-11 폴더블 장치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US18/192,022 US20230244274A1 (en) 2020-09-30 2023-03-29 Foldabl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519.2A CN114333566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3566A true CN11433356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094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1519.2A Pending CN114333566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4274A1 (zh)
EP (1) EP4207142A4 (zh)
JP (1) JP2023544715A (zh)
KR (1) KR20230074267A (zh)
CN (1) CN114333566A (zh)
WO (1) WO202206821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872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4007200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WO2024012008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阻尼机构及终端
WO2024016138A1 (zh) * 2022-07-19 2024-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27423A1 (zh) * 2022-07-30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67271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507124U (zh) * 2021-02-08 2021-10-26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6123207A (zh) * 2021-11-12 2023-05-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铰链和电子设备
CN116168602A (zh) * 2021-11-24 2023-05-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6928201A (zh) * 2022-03-31 2023-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7761887U (zh) * 2022-05-13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阻尼机构、铰链装置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408A (zh) * 2018-09-19 2018-1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10965411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
TWM582540U (zh) * 2019-04-12 2019-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模組與電子裝置
US10480225B1 (en) * 2018-12-25 2019-11-19 Fositek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0632977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3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7327B2 (ja) * 2013-03-27 2017-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126785B2 (en) * 2016-08-11 2018-11-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m lock hinge for determinant movement
US9677308B1 (en) * 2016-08-18 2017-06-13 Lianhong Art Co., Ltd. Hinge having movable shaft
CN208268222U (zh) * 2018-04-02 2018-12-21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定位结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209070886U (zh) * 2018-11-08 2019-07-05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CN111692196B (zh) * 2019-03-15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TWM587285U (zh) * 2019-04-12 2019-12-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1911524B (zh) * 2019-05-09 2022-03-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0380956U (zh) * 2019-11-22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2977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3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的设备
CN108922408A (zh) * 2018-09-19 2018-1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US10480225B1 (en) * 2018-12-25 2019-11-19 Fositek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965411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
TWM582540U (zh) * 2019-04-12 2019-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模組與電子裝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872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4007200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转轴、显示装置和弯折测试治具
WO2024012008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阻尼机构及终端
WO2024016138A1 (zh) * 2022-07-19 2024-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27423A1 (zh) * 2022-07-30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67271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7142A4 (en) 2024-02-21
KR20230074267A (ko) 2023-05-26
US20230244274A1 (en) 2023-08-03
WO2022068211A1 (zh) 2022-04-07
EP4207142A1 (en) 2023-07-05
JP2023544715A (ja)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3566A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02857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54245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9568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3542457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720650A (zh) 具有可移动刚性显示器支撑件的电子设备铰链
US20240206093A1 (en)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44934A (zh) 电子设备
CN211123830U (zh) 转动机构、折叠显示终端
CN115539490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4017436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5529372A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折叠装置
CN116044888A (zh) 一种同步机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6696929B (zh)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215890763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16241794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6030709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19372459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351844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085379B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838702A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8283153A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847076A (zh) 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7128233A (zh)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5103044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