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2086B -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2086B
CN114212086B CN202111017725.8A CN202111017725A CN114212086B CN 114212086 B CN114212086 B CN 114212086B CN 202111017725 A CN202111017725 A CN 202111017725A CN 114212086 B CN114212086 B CN 114212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host vehicle
deviation
targe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77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2086A (zh
Inventor
安井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12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2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2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2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4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B60W30/143Speed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009Propelling the vehicle related to particular drive situations
    • B60W30/18163Lane change; Overtaking manoeuv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ambient conditions
    • B60W40/04Traffic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B60W40/105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60/00Drive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nomous road vehicles
    • B60W60/001Planning or execution of driving ta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60/00Drive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nomous road vehicles
    • B60W60/001Planning or execution of driving tasks
    • B60W60/0013Planning or execution of driving tas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ccupant comf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4/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bjects
    • B60W2554/40Dynamic objects, e.g. animals, windblown objects
    • B60W2554/402Type
    • B60W2554/4029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4/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bjects
    • B60W2554/80Spatial relation or speed relative to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装置具备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的识别部、及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的驾驶控制部,所述驾驶控制部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该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间的偏差,该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间的偏差。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使车辆自动地(Automatedly)行驶的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及实用化不断进展。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在自动驾驶中向干线车道的汇合、车道变更是重要的主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3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进行汇合、车道变更时,有时需要使车辆的纵位置(道路延伸方向上的位置)与作为目标的车间位置(相对位置)对准。在以往的技术中,存在在使纵位置对准时不能进行顺利的速度调整的情况。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控制装置具备:识别部,其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以及驾驶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所述驾驶控制部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来决定所述目标速度。
(3):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位置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4):在上述(3)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施加用于在所述切换函数成为零之后将所述切换函数约束为零的等价控制输入而决定所述控制输入。
(5):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进行如下处理: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位置偏差与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一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所述目标速度的修正量,利用所述修正量对基于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得到的临时目标速度进行修正而决定所述目标速度,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速度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二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速度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施加用于在所述切换函数成为零之后将所述切换函数约束为零的等价控制输入而决定所述控制输入,所述等价控制输入基于所述临时目标速度来决定。
(7):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能够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指,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位置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第二模式是指,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位置偏差与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一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所述目标速度的修正量,利用所述修正量对基于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得到的临时目标速度进行修正而决定所述目标速度,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速度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二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速度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驾驶控制部选择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方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8):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控制部根据所述本车辆的行驶环境来设定所述响应指定型控制中的引导参数。
(9):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车辆控制方法使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10):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10)的方案,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及转向,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由此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了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1的结构图。
图2是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图。
图3是表示由风险分布预测部135设定的风险的概要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的功能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速度调整部160的功能结构图。
图6是表示针对设想的各种场合通过响应指定型控制而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收敛为零的情形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B和引导参数设定部168B的功能的图。
图8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11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12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进行了关于各实施方式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自动驾驶控制装置
120 第一控制部
130 识别部
135 风险分布预测部
140 行动计划生成部
150 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
152 目标参数决定部
154 转向控制部
160 速度调整部
162 FF驱动力决定部
164 乘法器
166A、166B 引导控制器
168A、168B 引导参数设定部
180 第二控制部
200 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
210 制动装置
220 转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
<在各实施方式中共用的结构>
图1是利用了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1的结构图。搭载车辆***1的车辆(以下有时称作本车辆M)例如是二轮、三轮、四轮等的车辆,其驱动源是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电动机、或者它们的组合。电动机使用由与内燃机连结的发电机发出的发电电力、或者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放电电力来进行动作。
车辆***1例如具备相机10、雷达装置12、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14、物体识别装置16、通信装置20、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30、车辆传感器40、导航装置50、MPU(Map Positioning Unit)60、驾驶操作件80、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制动装置210及转向装置220。这些装置、设备通过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通信线等多路通信线、串行通信线、无线通信网等而互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只是一例,可以省略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还追加别的结构。
相机10例如是利用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数码相机。相机10安装于搭载车辆***1的车辆(以下称作本车辆M)的任意部位。在对前方进行拍摄的情况下,相机10安装于前风窗玻璃上部、车室内后视镜背面等。相机10例如周期性地反复对本车辆M的周边进行拍摄。相机10也可以是立体相机。
雷达装置12向本车辆M的周边放射毫米波等电波,并且检测由物体反射的电波(反射波)来至少检测物体的位置(距离及方位)。雷达装置12安装于本车辆M的任意部位。雷达装置12也可以通过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M)方式来检测物体的位置及速度。
LIDAR14向本车辆M的周边照射光(或与光接近的波长的电磁波),并测定散射光。LIDAR14基于从发光到受光的时间,来检测距对象的距离。照射的光例如是脉冲状的激光。LIDAR14安装于本车辆M的任意部位。
物体识别装置16对由相机10、雷达装置12及LIDAR14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传感器融合处理,来识别物体的位置、种类、速度等。物体识别装置16将识别结果向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输出。物体识别装置16也可以将相机10、雷达装置12及LIDAR14的检测结果直接向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输出。也可以从车辆***1省略物体识别装置16。
通信装置20例如利用蜂窝网、Wi-Fi网、Bluetooth(注册商标)、DSRC(Dedicated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等,来与存在于本车辆M的周边的其他车辆进行通信,或者经由无线基站与各种服务器装置通信。
HMI30对本车辆M的乘员提示各种信息,并且接受由乘员进行的输入操作。HMI30包括各种显示装置、扬声器、蜂鸣器、触摸面板、开关、按键等。
车辆传感器40包括检测本车辆M的速度的车速传感器、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绕铅垂轴的角速度的横摆角速度传感器、检测本车辆M的朝向的方位传感器等。
导航装置50例如具备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接收机51、导航HMI52、路径决定部53。导航装置50将第一地图信息54保持于HDD(Hard Disk Drive)、闪存器等存储装置。GNSS接收机51基于从GNSS卫星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本车辆M的位置。本车辆M的位置也可以由利用了车辆传感器40的输出的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确定或补充。导航HMI52包括显示装置、扬声器、触摸面板、按键等。导航HMI52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与前述的HMI30共用化。路径决定部53例如参照第一地图信息54来决定从由GNSS接收机51确定的本车辆M的位置(或者输入的任意的位置)到由乘员使用导航HMI52而输入的目的地为止的路径(以下称作地图上路径)。第一地图信息54例如是通过表示道路的路段和由路段连接的节点来表现道路形状的信息。第一地图信息54也可以包含道路的曲率、POI(Point Of Interest)信息等。地图上路径向MPU60输出。导航装置50也可以基于地图上路径来进行使用了导航HMI52的路径引导。导航装置50例如也可以通过乘员持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终端装置的功能来实现。导航装置50也可以经由通信装置20向导航服务器发送当前位置和目的地,并从导航服务器取得与地图上路径同等的路径。
MPU60例如包含推荐车道决定部61,将第二地图信息62保持于HDD、闪存器等存储装置。推荐车道决定部61将从导航装置50提供的地图上路径分割为多个区块(例如在车辆行进方向上按每100[m]进行分割),并参照第二地图信息62而按每个区块决定推荐车道。推荐车道决定部61进行在从左数第几个车道上行驶这样的决定。
推荐车道决定部61在地图上路径存在分支部位的情况下,决定推荐车道,以使本车辆M能够在用于向分支目的地行进的合理的路径上行驶。
第二地图信息62是比第一地图信息54精度高的地图信息。第二地图信息62例如包含车道的中央的信息或车道的边界的信息等。另外,在第二地图信息62中,可以包含道路信息、交通限制信息、住所信息(住所、邮政编码)、设施信息、电话号码信息等。第二地图信息62可以通过通信装置20与其他装置通信而随时被更新。
驾驶操作件80例如包括油门踏板、制动踏板、换挡杆、转向盘、异形转向器、操纵杆、其他操作件。在驾驶操作件80上安装有检测操作量或操作的有无的传感器,其检测结果向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或者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制动装置210及转向装置22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输出。
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例如具备第一控制部120和第二控制部180。第一控制部120及第二控制部180分别例如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硬件处理器执行程序(软件)来实现。另外,上述构成要素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通过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等硬件(包含电路部:circuitry)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配合来实现。程序可以预先保存于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HDD、闪存器等存储装置(具备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也可以保存于DVD、CD-ROM等能够装卸的存储介质,并通过存储介质(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装配于驱动装置而安装于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HDD、闪存器。
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为“车辆控制装置”的一例。
图2是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图。第一控制部120例如具备识别部130、风险分布预测部135、行动计划生成部140。行动计划生成部140具备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将行动计划生成部140与第二控制部合起来是“驾驶控制部”的一例。
第一控制部120例如预测其他交通参加者(是指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可能成为移动物体目标的所有物体)的将来行动,并基于交通参加者的当前位置来将将来位置表现为风险(后述),而且不可行驶区域也由风险表现,以风险成为最小的方式,通过序贯优化算法来决定本车辆M的将来行动。
识别部130基于从相机10、雷达装置12及LIDAR14经由物体识别装置16而输入的信息,来识别处于本车辆M的周边的物体的位置及速度、加速度等状态。物体的位置例如可以被识别为以本车辆M的代表点(重心、驱动轴中心等)为原点的绝对坐标上的位置,并使用于控制。物体的位置可以由该物体的重心、角部等代表点表示,也可以由表现出的区域表示。物体的“状态”也可以包括物体的加速度、加加速度、或者“行动状态”(例如是否正进行车道变更或要进行车道变更)。
另外,识别部130例如识别本车辆M正行驶的车道(行驶车道)。例如,识别部130将从第二地图信息62得到的道路划分线的图案(例如实线与虚线的排列)与从由相机10拍摄到的图像识别出的本车辆M的周边的道路划分线的图案进行比较,由此识别行驶车道。需要说明的是,识别部130不限于识别道路划分线,也可以通过识别道路划分线、包括路肩、缘石、中央隔离带、护栏等在内的行驶路边界,来识别行驶车道。在该识别中,也可以加进从导航装置50取得的本车辆M的位置、由INS处理的处理结果。另外,识别部130识别暂时停止线、障碍物、红灯、收费站、其他道路现象。
识别部130在识别行驶车道时,识别本车辆M相对于行驶车道的位置、姿态。识别部130例如也可以识别本车辆M的基准点从车道中央的偏离、以及本车辆M的行进方向相对于将车道中央相连的线所成的角度,来作为本车辆M相对于行驶车道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也可以代替于此,识别部130识别本车辆M的基准点相对于行驶车道的任意侧端部(道路划分线或道路边界)的位置等,来作为本车辆M相对于行驶车道的相对位置。
风险分布预测部135在从上空观察本车辆M的周边的空间而得到的由二维平面表示的设想平面S中,设定表示本车辆M不应该进入或者接近的程度的指标值即风险。风险的值越大,则表示本车辆M越不应该进入或接近,风险的值越接近零,则表示本车辆M越优选行驶。不过,该关系也可以反过来。
风险分布预测部135如当前时刻t、Δt后(时刻t+Δt)、2Δt后(时刻t+2Δt)、…这样,不仅针对当前时间点,还针对以恒定的时间间隔规定的将来的各时间点而设定设想平面S中的风险。风险分布预测部135基于由识别部130持续识别着的移动物体目标的位置的变化,来预测将来的各时间点的风险。
图3是表示由风险分布预测部135设定的风险的概要的图。风险分布预测部135针对车辆、行人、自行车等交通参加者(移动物体目标),在设想平面S上设定以基于行进方向及速度得到的椭圆或圆为等高线的风险,并针对不可行驶区域而设定恒定值的风险。在图中,DM为本车辆M的行进方向。R(M1)为停止车辆M1的风险,R(P)为行人P的风险。行人P沿着横过道路的方向移动着,因此针对将来的各时间点而在与当前时刻不同的位置设定风险。针对移动着的车辆、自行车等也是同样的。R(BD)为不可行驶区域BD的风险。图中,影线的浓度表示风险的值,影线越浓,则表示风险越大。风险分布预测部135也可以以越远离车道的中央则值越大的方式设定风险。
行动计划生成部140生成本车辆M自动地(不依赖于驾驶员的操作地)将来行驶的目标轨道,以便原则上在由推荐车道决定部61决定的推荐车道上行驶、且通过由风险分布预测部135设定的风险小的部分。目标轨道例如包含速度要素。例如,目标轨道表现为将本车辆M应该到达的地点(轨道点)依次排列而成的轨道。轨道点是按沿途距离计每隔规定的行驶距离(例如数[m]程度)的本车辆M应该到达的地点,有别于此,每隔规定的采样时间(例如零点几[sec]程度)的目标速度及目标加速度作为目标轨道的一部分而生成。另外,轨道点也可以是每隔规定的采样时间在该采样时刻本车辆M应该到达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目标速度、目标加速度的信息由轨道点的间隔表现。行动计划生成部140生成多个目标轨道的候补,分别计算基于效率性、安全性的观点得到的得分,并将得分良好的目标轨道的候补选择为目标轨道。第一控制部120将目标轨道向第二控制部180输出。
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在本车辆M从支线向干线汇合的情况、以及本车辆M向其他车道进行车道变更的情况下,基于与上述的风险不同的基准来控制本车辆M的行驶。在该情况下,基于上述的风险得到的目标轨道可以不作为参照,也可以与由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作出的控制指示结合而用于控制。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可以仅在本车辆M从支线向干线汇合的情况下进行后述的控制,也可以仅在本车辆M向其他车道进行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后述的控制。以下,为了简化说明而专门说明汇合时,但对于车道变更而言也在原理上相同(除了引导参数设定部168A的处理内容以外)。
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具备目标参数决定部152、速度调整部160、转向控制部154。
图4是用于说明汇合/车道变更控制部150的功能的图。图中的箭头表示各车辆的速度向量。目标参数决定部152决定目标相对位置Ptgt和目标相对速度Vmt。目标参数决定部152在从第一车道L1向第二车道L2汇合或进行车道变更的情况下,在第二车道L2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以下称作前方基准车辆mf、后方基准车辆mr)之间(以下称作目标区域),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组有时不仅为一个,而能够从多个候补选择。目标参数决定部152例如可以基于到汇合为止的行驶距离、必要的加减速度、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之间的车间距离等来算出得分,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来选择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组,也可以仅是选择出成为目标区域的区域距本车辆M最近的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组,还可以根据场景而切换上述这些选择方法。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组的选择方法并非本发明的核心的部分,省略进一步的说明。在图4的例子中,在其他车辆中,m2被选择为前方基准车辆mf,m3被选择为前方基准车辆mf。
当选择出前方基准车辆m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组时,目标参数决定部152例如基于前方基准车辆mf的代表点Pof和后方基准车辆mr的代表点Por的位置来决定目标相对位置Ptgt。“代表点”是车辆的重心、驱动轴的中心、前端部中央、后端部中央等能够任意定义的点。也可以如前方基准车辆mf的代表点为后端部中央、后方基准车辆mr的代表点为前端部中央这样,根据车辆而定义不同。在图4的例子中,代表点为重心。另外,关于本车辆M的代表点PM,也同样设为是重心。目标参数决定部152例如将前方基准车辆mf的代表点Po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代表点Por的中间位置决定为目标相对位置Ptgt。代替于此,目标参数决定部152可以将比上述的中间位置靠前侧规定量(或规定比例)的位置决定为目标相对位置Ptgt,也可以将从前方基准车辆mf的代表点Pof向后侧挪移规定量的位置决定为目标相对位置Ptgt。目标相对位置Ptgt不是相对于地点而固定决定的位置,而是反复进行决定处理,由此伴随前方基准车辆mf和后方基准车辆mr移动而移动的相对的位置。
目标速度Vtgt是成为在本车辆M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时本车辆M的速度VM的目标值的速度。目标参数决定部152例如将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决定为目标速度Vtgt。代替于此,目标参数决定部152也可以将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与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的中间值或加权和等决定为目标速度Vtgt,还可以选择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和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中的任一方而决定为目标速度Vtgt。需要说明的是,有时本车辆M的速度VM相对于第二车道L2的延伸方向具有角度,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测定到的本车辆M的速度投影到第二车道L2的延伸方向上得到的速度设为本车辆M的速度VM,也可以将测定到的本车辆M的速度直接设为本车辆M的速度VM。
速度调整部160在本车辆M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之前的期间,调整本车辆M的速度。关于速度调整部160的功能的详细情况,按每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
转向控制部154在本车辆M于道路的延伸方向上充分接近目标相对位置Ptgt时(例如处于规定距离以内时)开始自动转向,使本车辆M向车道L2行进。转向控制部154的处理内容并非本发明的核心的部分,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第二控制部180控制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制动装置210及转向装置220,以使本车辆M按照由第一控制部120生成的目标轨道规定的预定的时刻通过。“速度调整装置”是指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和制动装置210中的一方或双方。另外,在对驾驶操作件80以比基准大的操作量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部180进行中止由第一控制部120进行的自动驾驶而切换为手动驾驶的处理等。
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将用于车辆行驶的行驶驱动力(转矩)向驱动轮输出。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例如具备内燃机、电动机及变速器等的组合、以及控制它们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按照从第二控制部180输入的信息、或者从驾驶操作件80输入的信息,来控制上述的结构。
制动装置210例如具备制动钳、向制动钳传递液压的液压缸、使液压缸产生液压的电动马达、制动ECU。制动ECU按照从第二控制部180输入的信息、或者从驾驶操作件80输入的信息来控制电动马达,使得与制动操作相应的制动转矩向各车轮输出。制动装置210可以具备将通过驾驶操作件80所包含的制动踏板的操作而产生的液压经由主液压缸向液压缸传递的机构作为备用。需要说明的是,制动装置210不限于上述说明的结构,也可以是按照从第二控制部180输入的信息来控制致动器,从而将主液压缸的液压向液压缸传递的电子控制式液压制动装置。
转向装置220例如具备转向ECU和电动马达。
电动马达例如使力作用于齿条-小齿轮机构而变更转向轮的朝向。转向ECU按照从第二控制部180输入的信息、或者从驾驶操作件80输入的信息,来驱动电动马达,使转向轮的朝向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速度调整部160。第一实施方式的速度调整部160如以下说明那样,通过使用了单相位平面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时的速度调整。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速度调整部160的功能结构图。速度调整部160例如具备FF(前馈)驱动力决定部162、乘法器164、引导控制器166A、引导参数设定部168A。识别部130将前方基准车辆mf的位置Pof、后方基准车辆mr的位置Por、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本车辆M的速度VM向目标参数决定部152输出。目标参数决定部152基于上述信息,如前述那样决定目标相对位置Ptgt及目标速度Vtgt。
FF驱动力决定部162考虑行驶阻力而决定为了以目标速度Vtgt行驶所需的前馈驱动力Fdt。FF驱动力决定部162例如向必要的前馈驱动力Fdt与目标速度Vtgt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或映射即对应信息,代入从目标参数决定部152输入的目标速度Vtgt,由此决定前馈驱动力Fdt。FF驱动力决定部162以目标速度Vtgt越大则前馈驱动力Fdt越大、且目标速度Vtgt越大则前馈驱动力Fdt相对于目标速度Vtgt的增加量的变化率越大的方式,决定前馈驱动力Fdt。
乘法器164对目标相对位置Ptgt乘以负1等系数,由此算出位置偏差Ept。原本,若目标相对位置Ptgt以本车辆M的代表点PM为基准而决定,则如上述那样乘以负数得出位置偏差。
引导控制器166首先从本车辆M的速度VM减去目标速度Vtgt,由此计算速度偏差Evt(式(1))。式中,k表示控制循环。包含速度调整部160的第一控制部120的处理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k是表示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第几个处理的参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文中,省略“(k)”的记述。
Evt(k)=VM(k)-Vtgt(k)…(1)
引导控制器166A通过以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Pole-assignment control、例如滑模控制、逐步反推(back stepping)控制等)来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由此进行本车辆M的速度控制。引导控制器166A以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Ept与速度偏差Evt而得到的切换函数σ接近零的同时使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接近零(例如以指数函数的衰减接近)的方式,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切换函数σ由式(2)表示。式中,S为引导参数,被设定为超过零且小于1的值。引导参数S存在如下性质:值越大,则位置偏差Ept向零的收敛越早(即本车辆M迅速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的附近),相反,在即将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时用于使速度偏差Evt接近零的加减速度也越大。这是因为,当引导参数S大时,图示的相位平面(将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设为轴的平面)中的切换函数σ的斜率越接近垂直,这意味着,在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接近零的时间点,速度偏差Evt即便具有一定程度大的值也是被允许的。关于基于本车辆M的行驶环境的引导参数S的设定方法在后面叙述。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与前馈驱动力Fdt相加而作为控制输入Flead赋予给本车辆M的速度调整装置。更具体而言,控制输入Flead向第二控制部180输出,在第二控制部180中基于控制输入Flead来进行行驶驱动力输出装置200及/或制动装置210的控制。
σ(k)=Ept(k)+S(k)·Evt(k)…(2)
引导控制器166A例如基于式(3)~(6)来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式中,Ffb_rch为趋近律输入,Ffb_adp为自适应律输入,Ffb_eq为等价控制输入,M为本车辆M的车重,Krch和Kadp分别为反馈增益。等价控制输入Ffb_eq是以在切换函数σ成为零之后将切换函数σ约束为零(换言之,将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约束到切换函数σ为零的控制线上)的方式作用的项。通过将等价控制输入Ffb_eq纳入计算,能够增大作为控制器整体的反馈增益,结果能够实现更迅速的汇合。非引导执行时是指进行着手动驾驶时。
Ffb_rch(k)=Krch·σ(k)…(3)
Ffb_adp(k)=Ffb_adp(k-1)+Kadp·σ(k)(引导执行时)
或=-Krch·σ(k)(非引导执行时)…(4)
Ffb_eq(k)=-M·Evt(k)/S(k)…(5)
Ffb(k)=Ffb_rch(k)+Ffb_adp(k)+Ffb_eq(k)…(6)
引导参数设定部168A从识别部130取得行驶路信息。行驶路信息包含从本车辆M的位置到车道L1的消失位置Re为止的距离(汇合可利用距离)D(参照图4)。引导参数设定部168A以距离D越长则引导参数S越小、且距离D越短则引导参数S越大的方式设定引导参数S。由此,在到汇合为止的剩余距离短的情况下能够使位置偏差Ept优先为零,能够实现迅速的汇合。另一方面,在距离D充分长的情况下,减小引导参数S,由此进行抑制了加减速的乘坐感觉优先的汇合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是车道变更而非汇合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存在第一车道的消失位置Re,因此D被设定为充分大的值,引导参数S被设定为充分小的值。
通过如上述那样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能够使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大致同时接近零。图6是表示针对设想的各种场合而在响应指定型控制的作用下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收敛为零的情形的图。场合1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大致相同(相对速度几乎为零)、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稍靠前侧处的情况。场合2是本车辆M的速度VM比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稍快、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稍靠前侧的情况。场合3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相比过度快、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稍微靠前侧处的情况。场合4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相比过度慢、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稍微靠前侧处的情况。场合5与场合1大致同样,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大致相同(相对速度几乎为零)、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稍微靠前侧处的情况。场合6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大致相同(相对速度几乎为零)、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大幅靠前侧处的情况。场合7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大致相同(相对速度几乎为零)、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大幅靠后侧处的情况。场合8是本车辆M的速度VM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及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相比过度快、且本车辆M位于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大幅靠后侧处的情况。在任一场合下,均能够针对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而使切换函数σ接近零的同时,最终使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沿着切换函数σ为零的控制线接近零。
通过这样的控制,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在以PID控制为代表的以往的反馈控制中,仅能够选择一个接近目标值的对象。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中,能够通过响应指定型控制而使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大致同时接近零,因此在本车辆M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的附近的时间点,本车辆M的速度VM被调整为与前方基准车辆mf等同等程度的速度。因此,在即将汇合时产生紧急的加减速这一情况被抑制,以对于乘员而言会感到自然的行为进行汇合。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引导控制器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省略控制循环而进行说明。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B和引导参数设定部168B的功能的图。引导控制器166B具备初级控制器166Ba和次级控制器166Bb。初级控制器166Ba作为位置控制控制器发挥功能,次级控制器166Bb作为速度控制控制器发挥功能。
初级控制器166Ba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Ept(k)与位置偏差的过去值Ept(k-n)而得到的第一切换函数σp(k)接近零的同时、使位置偏差Ept(k)和位置偏差的过去值Ept(k-n)接近零的方式,决定目标速度Vtgt的修正量Ufb。n为自然数。因此,Ept(k-n)是指相对于控制循环k而处于n循环前的值。第一切换函数σp(k)由式(7)表示。Sp(k)为第一引导参数,在-1<Sp(k)<0的范围内设定。
σp(k)=Ept(k)+Sp(k)·Ept(k-n)…(7)
初级控制器166Ba例如基于式(8)~(10)来算出修正量Ufb。式中,Urch(k)为位置控制用的趋近律输入,Uadp(k)为位置控制用的自适应律输入,Krch_p和Kadp_p分别为反馈增益。
Urch(k)=Krch_p·σp(k)…(8)
Uadp(k)=Kadp_p·σp(k)+Uadp(k-1)…(9)
Ufb(k)=Urch(k)+Uadp(k)…(10)
引导控制器166B对基于前方基准车辆mf的速度Vof和后方基准车辆mr的速度Vor中任一方或双方得到的临时目标速度Vtgt#用修正量Ufb(k)进行修正而决定目标速度Vtgt。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速度偏差Evt(k)是该修正后的目标速度Vtgt与速度VM之间的差量。
次级控制器166Bb以在使线性组合速度偏差Evt(k)与速度偏差的过去值Evt(k-m)而得到的第二切换函数σv(k)接近零的同时、使速度偏差Evt(k)和速度偏差的过去值Evt(k-m)接近零的方式,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k)。m为自然数。因此,Evt(k-m)是指相对于控制循环k处于m循环前的值。第二切换函数σv(k)由式(11)表示。Sv(k)为第二引导参数,在-1<Sv(k)<0的范围内设定。在此,也可以使n与m为相同的值,但通过设定为n>m,能够调整为与位置控制的收敛速度相比使速度控制的收敛速度较快。
σv(k)=Evt(k)+Sv(k)·Evt(k-m)…(11)
次级控制器166Bb例如基于式(12)~(14)来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式中,Frch(k)为速度控制用的趋近律输入,Fadp(k)为速度控制用的自适应律输入,Krch_v和Kadp_v分别为反馈增益。
Frch(k)=Krch_v·σv(k)…(12)
Fadp(k)=Kadp_v·σv(k)+Fadp(k-1)(引导执行时)
或=-Fdrv(k)-Fff(k)-Ffb(k)(非引导执行时)
…(13)
Ffb(k)=Frch(k)+Fadp(k)…(14)
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与前馈驱动力Fdt相加而作为控制输入Flead赋予给本车辆M的速度调整装置。通过如上述那样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从而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位置偏差Ept和速度偏差Evt大致同时接近零,不过能够产生如下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使位置偏差Ept接近零这一方早一些实现,在该时间点速度偏差Evt有一些残留。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迅速地使本车辆M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的附近,但乘员感到的加减速度大。另外,由于第二实施方式这一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即使增大反馈增益控制也不振荡的性质,由此也同样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迅速地使本车辆M到达目标相对位置Ptgt的附近。
引导参数设定部168B基于本车辆M的行驶环境来设定至少第一引导参数Sp(k)。例如,引导参数设定部168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从识别部130取得行驶路信息,以行驶路信息所包含的距离D越长则第一引导参数Sp(k)的绝对值越大、且距离D越短则第一引导参数Sp(k)的绝对值越小的方式设定第一引导参数Sp(k)。由此,在汇合为止的剩余距离短的情况下,能够使位置偏差Ept(k)优先为零,能够实现迅速的汇合。另一方面,在距离D充分长的情况下,增大第一引导参数Sp(k)的绝对值,由此进行抑制了加减速的乘坐感觉优先的汇合控制。
引导参数设定部168B可以将第二引导参数Sv(k)设定为固定值,也可以将第二引导参数Sv(k)设定为根据第一引导参数Sp(k)的变化而变动的变动值。
也可以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B的方法,进行基于声音的手动驾驶引导而非自动驾驶。在该情况下,为了相对于目标相对位置Ptgt进行道路延伸方向上的本车辆M的对位,可以在本车辆M需要加速的情况与需要减速的情况下使不同的通知音从扬声器输出。在该情况下,在需要加速的情况与需要减速的情况下,可以使通知音的音程不同,也可以根据为了进行对位而所需的本车辆M的速度变化度而使通知音的间隔不同。另外,也可以基于由引导控制器166B导出的引导反馈驱动力Ffb来决定通知音,使决定的所述通知音从扬声器输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并且能够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优先了对位的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次级控制器166Bb也可以进行使用了等价控制输入的控制。初级控制器166Ba的功能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次级控制器166Bb例如基于前述的式(12)、(13)及(15)来算出引导反馈驱动力Ffb。式(15)中的Frch(k)为速度控制用的趋近律输入,Fadp(k)为速度控制用的自适应律输入,Feq(k)为等价控制输入。等价控制输入Feq(k)使用临时目标速度Vtgt#而由式(16)表示。等价控制输入Feq(k)是以在切换函数σv(k)成为零之后将切换函数σv(k)约束为零(换言之,将速度偏差Evt(k-m)和速度偏差Evt(k)约束到切换函数σv(k)为零的控制线上)的方式作用的项。通过将等价控制输入Feq(k)纳入计算,能够增大反馈增益,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更迅速的汇合。式(16)中的M为本车辆M的车重,ΔT为控制周期(例如几十[ms]~几百[ms]程度)。
Ffb(k)=Frch(k)+Fadp(k)+Feq(k)…(15)
Feq(k)=(M/ΔT)×{-Sv(k)×VM(k)+Sv(k)×VM(k-1)}+(Sv(k)+1)×Vtgt#(k)-(Sv(k)+1)×Vtgt#(k-1)}…(16)
说明如上述那样设定等价控制输入Feq(k)的原理。在Feq(k)中,原则上需要1个控制循环将来的目标速度Vtgt(k+1),但其不能算出,因此需要使速度偏差Evt(k)的算出和等价控制输入Feq(k)的算出所使用的目标速度Vtgt延迟1个控制循环。另外,理想地,等价控制输入Feq(k)的算出所使用的目标速度Vtgt应该是由初级控制器166Ba对临时目标速度Vtgt#用修正量Ufb(k)进行了修正而得到的目标速度Vtgt。
当使用1控制循环将来的目标速度Vtgt(k+1)来设定等价控制输入Feq(k)时,以式(17)为前提,并且成为式(18)那样。当为了从该式中消去1控制循环将来的目标速度Vtgt(k+1)而向1控制循环前挪移时,成为式(19)那样。
Evt(k)=VM(k)-Vtgt(k-1)…(17)
Feq(k)=(M/ΔT)×{-Sv(k)×VM(k)+Sv(k)×VM(k-1)}+Vtgt(k+1)+(Sv(k)-1)×Vtgt(k)-Sv(k)×Vtgt(k-1)}…(18)
Feq(k)=(M/ΔT)×{-Sv(k)×VM(k)+Sv(k)×VM(k-1)}+Vtgt(k)+(Sv(k)-1)×Vtgt(k-1)-Sv(k)×Vtgt(k-2)}…(19)
然而,当使用通过式(19)求出的等价控制输入Feq(k)来进行汇合控制时,初级控制器166Ba和次级控制器166Bb在速度目标值Vtgt的延迟和等价控制输入Feq(k)所引起的前馈控制的行动力变更的影响下共振,位置和速度的控制发散。
因而,在算出速度偏差Evt(k)时以消除了目标速度Vtgt的1控制循环延迟后的式(20)为前提,并且使用前述的临时目标速度Vtgt#的预测值Vtgt#(k+1)而设为将来的目标速度,通过式(21)来设定等价控制输入Feq(k)。
Evt(k)=VM(k)-Vtgt(k)…(20)
Feq(k)=(M/ΔT)×{-Sv(k)×VM(k)+Sv(k)×VM(k-1)}+Vtgt#(k+1)+(Sv(k)-1)×Vtgt#(k-2)-Sv(k)×Vtgt#(k-3)}…(21)
在此,在定义为ΔVtgt#(k)=Vtgt#(k)-Vtgt#(k-1)时,临时目标速度Vtgt#的预测值Vtgt#(k+1)由Vtgt#(k)+ΔVtgt#(k+1)表示,这能够与Vtgt#(k)+ΔVtgt#(k)近似。根据该关系,成为Vtgt#(k+1)=2×Vtgt#(k)-Vtgt#(k-1),使用此来对式(21)进行整理,则能够得到前述的式(16)。
这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使用由初级控制器166Ba修正之前的临时目标速度Vtgt#来决定等价控制输入,由此能够在防止控制的发散的同时,更迅速地进行速度调整和对位。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A的功能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B的功能这双方,能够选择执行它们中的一方。将选择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A的功能的状态称作第一模式,将选择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控制器166B的功能的状态称作第二模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基于由乘员使用HMI30进行的输入操作,来在执行第一模式与执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在距离D比阈值长的情况下优先乘坐感觉而执行第一模式,在距离D比阈值短的情况下优先迅速的对位而执行第二模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基于第二车道L2的拥挤度、平均速度等信息,来在执行第一模式与执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各实施方式的比较>
图8~13表示关于各实施方式而本申请的发明者对具有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假想机器赋予假想环境来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图8~10表示减速而汇合的情况,图11~13表示加速而汇合的情况。
在图8~10的例子中,位置偏差Ept以正值开始(本车辆M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靠前),为了初始的速度偏差Evt的消除而产生正的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之后产生负的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从而使本车辆M减速,使位置偏差Ept收敛为零。引导为伴随该减速而产生的速度偏差Evt也在位置偏差Ept收敛为零时附近收敛为零。
在图11~13的例子中,位置偏差Ept以负值开始(本车辆M比目标相对位置Ptgt靠后),为了初始的位置偏差Ept的消除而产生正的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之后再次产生正的引导反馈驱动力Ffb从而使本车辆M加速,使位置偏差Ept收敛为零。引导为伴随该加速而产生的速度偏差Evt也在位置偏差Ept收敛为零时附近收敛为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13中,位置偏差Ept从初始状态起降低一次的原因在于,在时刻t2之前进行ACC模式即仅将速度设为目标值的控制,未进行对位的控制。
图8及图11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假设未将等价控制输入Ffb_eq的项纳入计算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图9及图12是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拟结果,图10及图13是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模拟结果。将图8与图9比较、将图11与图12比较,则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存在等价控制输入)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小偏差向零的收敛较早。将图9与图10比较、将图12与图13比较,则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偏差向零的收敛较早,相反,速度偏差向零的收敛较慢。这样,上述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特性通过模拟而得到了印证。
<其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以适用于对速度及转向这双方进行控制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为前提。代替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在汇合场景中仅对速度进行控制的驾驶支援装置。该情况下的驾驶支援装置具有从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省略了风险分布预测部135、转向控制部154等的结构,当目标参数决定部152决定目标相对位置Ptgt和目标相对速度Vmt后,进行用于向目标相对位置Ptgt对位的速度控制,关于用于横向移动的转向而委托给驾驶员的操作。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同样地,进行更顺利的速度调整。
[硬件结构]
图14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所示,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成为通信控制器100-1、CPU100-2、作为工作存储器而使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0-3、保存引导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100-4、闪存器、HDD(Hard Disk Drive)等存储装置100-5、驱动装置100-6等通过内部总线或专用通信线而相互连接的结构。通信控制器100-1与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0以外的构成要素进行通信。在存储装置100-5中保存有CPU100-2执行的程序100-5a。该程序由DMA(Direct MemoryAccess)控制器(未图示)等向RAM100-3展开,并由CPU100-2执行。由此,实现第一控制部120、第二控制部18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表现。
车辆控制装置构成为具备:
存储装置,其存储有程序;以及
硬件处理器,
通过所述硬件处理器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程序而进行如下处理:
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
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及转向;
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以之间没有车辆的状态存在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通过以位置偏差和速度偏差为基础的响应指定型控制,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丝毫不被这样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形及替换。

Claims (9)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
识别部,其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以及
驾驶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之间不存在车辆,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与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驾驶控制部基于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来决定所述目标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驾驶控制部施加用于在所述切换函数成为零之后将所述切换函数约束为零的等价控制输入而决定所述控制输入。
4.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
识别部,其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以及
驾驶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之间不存在车辆,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进行如下处理:
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与位置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一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所述目标速度的修正量,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利用所述修正量对基于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得到的临时目标速度进行修正而决定所述目标速度,
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速度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二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速度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驾驶控制部施加用于在所述切换函数成为零之后将所述切换函数约束为零的等价控制输入而决定所述控制输入,
所述等价控制输入基于所述临时目标速度来决定。
6.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
识别部,其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以及
驾驶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之间不存在车辆,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所述驾驶控制部能够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所述第一模式是指,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与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所述第二模式是指,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位置偏差与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一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位置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所述目标速度的修正量,利用所述修正量对基于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速度得到的临时目标速度进行修正而决定所述目标速度,以在使线性组合所述速度偏差与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而得到的第二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速度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的过去值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所述驾驶控制部选择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方来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驾驶控制部根据所述本车辆的行驶环境来设定响应指定型控制中的引导参数。
8.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车辆控制方法使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
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
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之间不存在车辆,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驾驶控制部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与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9.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使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识别本车辆的周边状况;
基于所述周边状况来至少控制所述本车辆的速度;
在使所述本车辆从第一车道向第二车道进行汇合或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车道上的两个其他车辆之间,决定目标相对位置,在所述两个其他车辆之间不存在车辆,
决定成为所述本车辆到达所述目标相对位置时的目标的目标速度,
驾驶控制部以在使线性组合位置偏差与速度偏差而得到的切换函数接近零的同时使所述位置偏差和所述速度偏差接近零的方式,决定对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装置赋予的控制输入,由此进行所述本车辆的速度调整,所述位置偏差是道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相对位置与所述本车辆的位置之间的偏差,所述速度偏差是所述本车辆的速度与所述目标速度之间的偏差。
CN202111017725.8A 2020-09-03 2021-08-31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12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8141A JP7429172B2 (ja) 2020-09-03 2020-09-03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48141 2020-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2086A CN114212086A (zh) 2022-03-22
CN114212086B true CN114212086B (zh) 2024-06-07

Family

ID=8035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7725.8A Active CN114212086B (zh) 2020-09-03 2021-08-31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0227B2 (zh)
JP (1) JP7429172B2 (zh)
CN (1) CN114212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8300B2 (en) * 2019-02-27 2023-08-08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Method and control unit for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JP6913716B2 (ja) * 2019-07-17 2021-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98434B2 (ja) * 2019-10-11 2023-06-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404A (zh) * 2019-05-28 2019-10-22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自主换道功能并提高侧向安全性的智能驾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3322B2 (ja) * 2014-09-04 2018-07-0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運搬車両及びその走行制御装置
JP6304894B2 (ja) * 2015-10-28 2018-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車両制御プログラム
DE112017000884T5 (de) * 2016-02-18 2018-12-06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Regel-/Steuervorrichtung, Fahrzeug-Regel-/Steuerverfahren und Fahrzeug-Regel-/Steuerprgramm
US10967876B2 (en) * 2016-03-09 2021-04-0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program
US11231719B2 (en) * 2016-05-16 2022-01-2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program
JP2018173728A (ja) 2017-03-31 2018-1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自動運転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8203017A (ja) 2017-06-02 2018-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093671A1 (en) * 2017-11-21 2018-04-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speed for an upcoming lane change in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190244111A1 (en) * 2018-02-02 2019-08-08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Avoiding dead ends in real-time heuristic search
DE102018216364B4 (de) * 2018-09-25 2020-07-0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nterstützen eines Spurwechselvorgangs für ein Fahrzeug
JP7103203B2 (ja) 2018-12-21 2022-07-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走行制御装置および該方法
CN109583151B (zh) * 2019-02-20 2023-07-21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的行驶轨迹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703569B (zh) * 2019-02-21 2021-07-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983760B2 (en) * 2019-03-12 2021-04-20 Tao Guan Source code generation from web-sourced snippets
JP7047824B2 (ja) * 2019-09-12 2022-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CN113128303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404A (zh) * 2019-05-28 2019-10-22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自主换道功能并提高侧向安全性的智能驾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2086A (zh) 2022-03-22
US20220063618A1 (en) 2022-03-03
JP2022042655A (ja) 2022-03-15
JP7429172B2 (ja) 2024-02-07
US11840227B2 (en)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12086B (zh)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273826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7474314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70637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00202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94096A (zh)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程序
JP2021155006A (ja) 移動体制御装置、移動体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24423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17231B (zh)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20035221A (ja) 学習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学習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462751B (zh)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10070303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012659A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61458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94224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48583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25969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866071B2 (en) Predicting device, vehicl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550263B (zh) 信息处理装置、车辆***、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JP7092955B1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42863A (ja) 移動体制御装置、移動体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24941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06429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装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96215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33205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