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8594A -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8594A
CN114098594A CN202110833931.XA CN202110833931A CN114098594A CN 114098594 A CN114098594 A CN 114098594A CN 202110833931 A CN202110833931 A CN 202110833931A CN 114098594 A CN114098594 A CN 114098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p
distal end
endoscop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39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98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8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8Deflecting means for inserted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10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the distal tip features being detac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21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 A61B1/00128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mechanical, e.g. for tubes or pi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37End pieces at either end of the endoscope, e.g. caps, seals or forceps 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4Fastening element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to the outside of an endoscope, e.g. clips, clamps or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cleaning tools, e.g. brush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前端部主体安全地拆卸前端盖的内窥镜及安装组件。内窥镜具备:操作部,设置有操作部件;***部,设置于操作部的前端侧,***到受检体内;立起台,设置于***部的前端部;前端盖,安装于前端部,并且具有与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立起操作线,前端侧与立起台连结,通过根据操作部件的动作推拉而使立起台进行动作;线通道,供立起操作线插通;及安装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操作部,安装组件具有:线固定部分,机械地连结操作部件和立起操作线;及夹具部分,能够从前端部拆卸前端盖。

Description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在内窥镜中,从设置于操作部的处置器具导入口导入各种处置器具,并将该处置器具从在***部的前端部开口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到外部而用于处置。例如,在十二指肠镜中使用导丝或造影软管等处置器具。在超声波内窥镜中使用穿刺针等处置器具。在其他直视镜及斜视镜中,使用钳子或圈套器等处置器具。为了处置受检体内的所期望的位置,这种处置器具需要在前端部变更导出方向。因此,在前端部的前端部主体设置变更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的立起台。在内窥镜设置使立起台的姿势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位移的处置器具立起机构。
内窥镜在处置之后需要清洗,因此在具备立起台的前端部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前端盖,处置之后利用夹具拆卸前端盖,由此提高了清洗性。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从前端部主体拆卸前端盖,使与前端盖卡合的拆卸夹具凸设于内窥镜的***部分以外的刚性部的外表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65257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拆卸夹具拆卸前端盖时,装卸顺序不正确的情况下,有对前端部施加大的负载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因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前端部主体安全地拆卸前端盖的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第1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具备:操作部,设置有操作部件;***部,设置于操作部的前端侧,***到受检体内;立起台,设置于***部的前端部;前端盖,安装于前端部,并且具有与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立起操作线,前端侧与立起台连结,通过根据操作部件的动作推拉而使立起台进行动作;线通道,供立起操作线插通;及安装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操作部,安装组件具有:线固定部分,机械地连结操作部件和立起操作线;及夹具部分,能够从前端部拆卸前端盖。
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夹具部分具备具有倾斜面的主体部分,倾斜面在***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为前端变细形状,倾斜面在主体部分***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时,在扩张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前端盖变形。
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夹具部分具备与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连结部分具有形成有容纳前端盖的空间的容纳部件,容纳部件具有能够容纳前端盖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对置的底部,主体部分在与主体部分的***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底部连结。
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夹具部分具有以分开的方式对置配置的2个壁部件,通过将壁部件中的1个***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在2个壁部件之间***前端盖的一部分,通过使夹具部分围绕***部的长轴方向的轴旋转,对前端盖的一部分施加力,夹具部分在扩张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前端盖变形。
第5方式所涉及的安装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内窥镜的操作部,该安装组件具有线固定部分和夹具部分,线固定部分将前端侧与设置于内窥镜的***部的前端部的立起台连结的立起操作线和设置于操作部的操作部件进行连结,夹具部分为用于从前端部拆卸安装于内窥镜的前端部并且具有与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的前端盖的部分。
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安装组件中,夹具部分具备具有倾斜面的主体部分,倾斜面在***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为前端变细形状,倾斜面在主体部分***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时,在扩张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前端盖变形。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安装组件中,夹具部分具备与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连结部分具有形成有容纳前端盖的空间的容纳部件,
容纳部件具有能够容纳前端盖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对置的底部,主体部分在与主体部分的***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底部连结。
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安装组件中,夹具部分具有以分开的方式对置配置的2个壁部件,通过将壁部件中的1个***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在2个壁部件之间***前端盖的一部分,通过使夹具部分围绕***部的长轴方向的轴旋转,对前端盖的一部分施加力,夹具部分在扩张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前端盖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及安装组件,能够从前端部主体安全地拆卸前端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内窥镜的内窥镜***的结构图。
图2是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3是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前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与图2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线材的顺序的图。
图7是安装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装图。
图8是表示利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夹具部分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图。
图9是表示利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夹具部分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图。
图10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线固定部分的立起操作线与连杆部件的固定顺序的图。
图11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线固定部分的立起操作线与连杆部件的固定顺序的图。
图12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线固定部分的立起操作线与连杆部件的固定顺序的图。
图13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线固定部分的立起操作线与连杆部件的固定顺序的图。
图14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线固定部分的立起操作线与连杆部件的固定顺序的图。
图15是安装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图。
图17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夹具部分***到前端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图。
符号说明:
10-内窥镜,12-内窥镜***,14-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5-光源装置,15A-处理器侧连接器,16-图像处理装置,18-显示器,20-立起操作杆,22-手持操作部,24-***部,26-软性部,28-弯曲部,30-前端部,32-前端部主体,34-前端盖,34A-壁部,34B-盖开口,34C-前端开口,34D-安装开口,34E-内部空间,34F-第一切口,34G-第二切口,36-处置器具立起台,37-处置器具通道,38-立起操作线,40-线通道,42-送气送水软管,44-电缆插通通道,46-操作部主体,48-把持部,50-防折管,52-通用电缆,54-连接器装置,57-送气送水按钮,58-送气送水喷嘴,59-吸引钮,60-处置器具导出口,61-贯穿孔,62-弯角钮,64-处置器具导入口,66-立起台容纳空间,68-隔壁,68A-上表面,74-照明窗,76-观察窗,80-线固定部分,82-滑动部件,82A-槽,82B-卡合部,82C-卡扣限制部件,82D-螺纹部,82E-锥面,84-保持部件,84A-卡扣,84B-爪部,84C-缺口,86-线把持部件,86A-锥面,86B-狭缝,88-保持部件,88A-部件,88B-部件,88C-卡合面,88D-螺纹部,90-移动限制部件,92-密封件,108-滑动限制管,120-连杆部件,122-杆,124-连接部件,124A-凸起,124B-贯穿孔,124C-被卡合部,150-悬臂片,150A-支撑片,150B-被止动部,160-止动部,162-槽部,180-安装组件,182-安装组件,184-安装组件,200-夹具部分,202-主体部分,204-倾斜面,206-倾斜面,208-平面,210-平面,212-平面,300-夹具部分,310-主体部分,310A-圆柱部分,310B-前端部分,330-连结部分,332-容纳部件,332A-空间,332B-第一开口,332C-底部,332D-凸缘部,332E-第二开口,332F-避让空间,400-夹具部分,402-壁部件,404-壁部件,406-支撑部件,Ax-长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包括内窥镜10的内窥镜***12的结构图。内窥镜***12具备内窥镜10、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及显示器18。
内窥镜10具备:手持操作部22(也称为操作部),设置有立起操作杆20;及***部24,基端部与手持操作部22连接而***到受检体内。立起操作杆20为操作部件的一例。
***部24具有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的长轴方向Ax,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依次具备软性部26、弯曲部28及前端部30。对前端部3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放大示出前端部30的立体图。在此,内窥镜10(参考图1)例如为用作十二指肠镜的侧视内窥镜(也称为侧视镜),图2的前端部30具有侧视内窥镜的结构。
在图2中,前端部30通过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而构成。处置器具立起台36(以下为立起台36)安装于前端盖34。
在图2中,除了前端部30以外,还示出了在内窥镜10(参考图1)的***部24的内部配设的各种内容物。示出了:处置器具通道37,将未图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引导至前端部主体32;立起操作线38(以下,称为线材38。),用于进行变更从前端部主体32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导出方向的操作;线通道40,插通有线材38;送气送水软管42;及电缆插通通道44。送气送水喷嘴58与送气送水软管42连接,并且与送气送水软管42连通。并且,将从光源装置15(参考图1)供给的照明光引导至前端部主体32的未图示的光导件及用于对弯曲部28(参考图1)进行弯曲操作的未图示的角线(Angle wire)等内容物配设于***部24的内部。线材38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插通配置于线通道40的内部。线通道40从手持操作部22(参考图1)配置到***部24。在前端部30的前端面设置用于照射光的照明窗74及用于取入观察图像的观察窗76。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3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维笛卡尔坐标系进行说明。即,在从手持操作部22观察前端部30时,将通过立起台36导出处置器具(未图示)的方向设为上方向的情况下,将上方向设为Z(+)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即下方向设为Z(-)方向。并且,将此时的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左方向设为X(-)方向。并且,将此时的前方向(***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的前端侧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后方向(***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的基端侧的方向)设为Y(-)方向。另外,包含Y(+)方向和Y(-)方向的Y轴方向与***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平行。Z轴方向为与长轴方向Ax的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为分别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1所示,手持操作部22作为整体构成为大致圆筒形状。手持操作部22具有:操作部主体46,设置有立起操作杆20;及把持部48,与操作部主体46连接。把持部48为在操作内窥镜10时由执刀医把持的部分,***部24的基端部经由防折管50与把持部48的前端侧连结。在操作部主体46的外部配置连杆部件120。连杆部件120与立起操作杆20的操作联动地移动。连杆部件120具备杆122和连接部件124。杆122在前端侧与立起操作杆20连结。
安装组件18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手持操作部22的基端侧。安装组件180包括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在通常使用中以不可分离的状态连结。
安装组件180的线固定部分80在连杆部件120的基端侧容纳并固定于连接部件124。线同定部分80固定线材38(参考图6)。线固定部分80固定线材38和连杆部件120。立起操作杆20与线材38通过线固定部分80和连杆部件120机械地连结。并且,如后述,夹具部分200容易从前端部30拆卸前端盖34。
在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0中,线固定部分80具有固定线材38的功能,夹具部分200具有拆卸前端盖34的功能。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处于不可分离的状态,因此安装组件180发挥线固定部分80及夹具部分200的功能的状态分别不同。线固定部分80在安装组件180安装于手持操作部22时能够发挥其功能,夹具部分200在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安装组件180时能够发挥其功能。即,安装组件180设为无法使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同时发挥其功能的结构。
通用电缆52的基端部与操作部主体46连结,在通用电缆52的前端部设置连接器装置54。连接器装置54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连接。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具备光源装置15和图像处理装置16。在光源装置15具备与连接器装置54连接的处理器侧连接器15A。并且,显示由图像处理装置16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显示器18与图像处理装置16连接。该内窥镜***12具备如下结构:在内窥镜10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之间,经由由连接器装置54和处理器侧连接器15A构成的连接器部,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及光信号等。由此,来自光源装置15的光经由未图示的光缆传输,并从设置于前端部30的前端面的照明窗74(参考图2)照射。并且,从观察窗76(参考图2)取入的图像的光信号由图像处理装置16进行图像处理并作为图像显示于显示器18。
并且,在操作部主体46并列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57和吸引钮59。送气送水按钮57为能够进行2个阶段操作的按钮,能够通过第1阶段的操作经由送气送水软管42将空气供给到送气送水喷嘴58(参考图2),能够通过第2阶段的操作经由送气送水软管42将水供给到送气送水喷嘴58。并且,若操作吸引钮59,则能够从处置器具导出口60(参考图3)经由处置器具通道37吸引血液等体液。
如图1所示,在操作部主体46配置对弯曲部28进行弯曲操作的一对弯角钮62、62。一对弯角钮62、62在同轴上转动自如地设置。弯角钮62、62和弯曲部28例如连结有未图示的4个角线,通过弯角钮62、62的转动操作,对这些角线进行推拉操作,由此弯曲部28被上下左右弯曲。
并且,立起操作杆20与弯角钮62、62在同轴上旋转自如地设置。立起操作杆20由把持把持部48的执刀医的手进行旋转操作。若对立起操作杆20进行旋转操作,则连杆部件120移动,固定于连杆部件120的线固定部分80移动。由于在线固定部分80固定有图2中所示的线材38,因此通过该操作,对线材38进行推拉操作。通过线材38的推拉操作,与线材38的前端部连结的立起台36的姿势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变更。
如图1所示,手持操作部22的把持部48具备导入处置器具的处置器具导入口64。以前端部为前列而从处置器具导入口64导入的未图示的处置器具插通于处置器具通道37(参考图3),并从处置器具导出口60(参考图3)导出到外部。作为处置器具,能够例示在前端部具有能够采集活体组织的杯子的活检钳子、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内窥镜下***切开术):内窥镜的***切开术)用刀或造影软管等处置器具。
接着,根据图2至图3,对前端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前端部的立体图,图3为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前端部主体32例如由具有抗腐蚀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朝Y(+)方向凸设的隔壁68。
在隔壁68的Z(+)侧的上表面68A,照明窗74和观察窗76在Y轴方向上相邻配设。照明窗74能够向Z(+)方向的视野区域照射照明光,观察窗76能够观察Z(+)方向的视野区域。在前端部主体32朝向观察窗76设置有送气送水喷嘴58,利用从送气送水喷嘴58喷射的空气和水清洗观察窗76。
图2或图3中所示的前端盖34由具有弹力的材质、例如氟橡胶或硅橡胶等橡胶材料及聚砜或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构成。
前端盖34具备划定盖开口34B及与盖开口34B连续的前端开口34C的壁部34A。壁部34A具有安装开口34D,安装开口34D允许前端部主体32的***。
前端盖34由划定盖开口34B、前端开口34C及安装开口34D的壁部34A构成为大致筒状形状,在前端盖34形成内部空间34E。
在前端部主体32形成贯穿孔61,未图示的线材38插通于贯穿孔61。线材38的前端与立起台36连结。
如图2所示,若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则内部空间34E的一部分被隔壁68占据。由隔壁68和前端盖34的壁部34A划定立起台容纳空间66。立起台容纳空间66配置于隔壁68的X(+)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处置器具导出口60的Y(+)方向侧的位置。
如图2所示,若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则盖开口34B朝向Z(+)方向。前端部主体32的处置器具导出口60(参考图3)经由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盖开口34B连通。
立起台36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在立起台36安装未图示的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立起台36中与朝向盖开口34B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在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配置旋转自如地支撑立起台36的旋转轴的未图示的轴承。
若推拉图2中所示的线材38,则立起台36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变更其姿势。
前端盖34为预先安装有连结了线材38的立起台36的结构。关于如此构成的前端盖34,若内窥镜10的处置结束,则如后述,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与立起台36及线材38一起,例如作为一次性部件而废弃。另外,立起台36可以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而不是前端盖34。
接着,参考图3至图5,对前端盖34和前端部主体32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前端盖34的壁部34A隔着盖开口34B在X(+)方向及X(-)方向上对置。在与***隔壁68的侧相反的壁部34A形成悬臂片150。悬臂片150通过在前端盖34设置缺口151而形成。缺口151贯穿前端盖34的外侧和内侧。
悬臂片150具备支撑片150A和与支撑片150A连结的被止动部150B。支撑片150A的与被止动部150B相反的一侧与壁部34A连结,构成悬臂片150的固定端。悬臂片150的被止动部150B成为不与壁部34A连结的自由端。悬臂片150沿着Y轴方向延伸,固定端位于比自由端更靠前端侧(Y(+)方向)。
被止动部150B在Z轴方向上比支撑片150A宽。从X(+)方向观察时,悬臂片150作为整体具有T字形。
支撑片150A以固定端为支点挠曲变形,因此作为自由端的被止动部150B能够在X(+)方向及X(-)方向上位移。
如图3所示,在前端盖34形成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第一切口34F与前端开口34C连续,并在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切口34F贯穿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外侧和内侧。前端盖34以第一切口34F为边界分为Z(+)侧和Z(-)侧。若第一切口34F沿着Y轴方向延伸,则不必与Y轴方向完全平行。
第二切口34G沿着与第一切口34F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口34G贯穿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外侧和内侧。第二切口34G与缺口151连续,沿着Z(+)方向延伸,并到达至盖开口34B。前端盖34以第二切口34G为边界分为Y(+)侧和Y(-)侧。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处于正交的位置关系。正交包括完全正交和大致正交。
如图3所示,前端部主体32在与悬臂片150对置的侧具有2个止动部160。2个止动部160朝X(+)方向突出。并且,2个止动部160沿着Z轴方向配置。由2个止动部160划定槽部162。2个止动部160以比被止动部150B的宽度窄并且比支撑片150A的宽度宽的间隔配置。
图4是前端部30的放大立体图,图4(A)表示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之前的状态,图4(B)表示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之后的状态。在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时,如图4(A)所示,前端盖34朝向前端部主体32移动。
随着前端盖34的移动,悬臂片150的被止动部150B与2个止动部160接触。而且,若使前端盖34朝向前端部主体32移动,则支撑片150A以固定端为支点朝X(+)方向挠曲变形。作为自由端的被止动部150B在横跨2个止动部160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4(B)所示,若使前端盖34相对于前端部主体32移动至安装位置,则被止动部150B越过2个止动部160,移动到比2个止动部160更靠基端侧(Y(-))的侧。支撑片150A通过弹性变形而恢复到初始状态。如图4(A)所示,2个止动部160的间隔比被止动部150B的宽度窄,因此2个止动部160与被止动部150B卡合。另一方面,支撑片150A容纳在槽部162。止动部160与被止动部150B的卡合,防止前端盖34从前端部主体32朝Y(+)方向移动并脱落。如图5所示,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
图6是说明基于安装组件180的固定线材38的顺序的图。如6-1所示,若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参考图5),则线材38从连杆部件120的连接部件124向基端侧突出。准备安装组件180,线同定部分80朝向线材38而定位。线固定部分80和连接部件124朝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
如6-2所示,线材38容纳在线固定部分80。线固定部分80固定线材38和连杆部件120。线固定部分80例如能够具备筒夹。筒夹具有多个间隙。通过关闭该间隙,筒夹把持固定线材38。通过打开间隙,筒夹解除线材38的固定。筒夹的间隙的开闭例如能够与线固定部分80的旋转动作联动。
通过利用线固定部分80固定线材38,将安装组件180安装于手持操作部22。处置(检查)之前的准备完成,能够将内窥镜10的前端部30***到受检体内。通过前端部30的立起台36,处置器具在受检体内朝向所期望的导出方向。处置(检查)之后,通过利用安装组件180的夹具部分200,拆卸前端盖34,清洗前端部30。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0的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进行说明。
图7是安装组件18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7中,“前端侧”及“基端侧”这一用语是指安装组件180的线固定部分80安装于内窥镜10的手持操作部22时的位置关系。在图7中,“***方向”这一用语是指在安装组件180的夹具部分200拆卸前端盖34时朝向前端盖34的方向。
如7-1所示,线固定部分80具备线把持部件86、容纳线把持部件86的滑动部件82及容纳滑动部件82的保持部件84、88。在保持部件88的基端侧具备用于限制线把持部件86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90。在图7中,保持部件88和移动限制部件90以独立部件示出,但是可以一体成型而由一个部件构成。
滑动部件82由筒状形状的部件构成,并且具有在基端侧与前端侧之间贯穿的贯穿孔。在滑动部件82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槽82A,在槽82A配置密封件92。密封件92例如为0型环。
滑动部件82中,在比槽82A更靠基端侧的外周面形成2个卡合部82B。卡合部82B从外周面向滑动部件82的直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滑动部件82中,在比卡合部82B更靠基端侧具备沿着外周面突出的卡扣限制部件82C。滑动部件82中,在比卡扣限制部件82C更靠基端侧具备螺纹部82D。螺纹部82D以螺纹牙从外周面突出的外螺纹形状构成。
保持部件84由2级筒状形状的部件构成,并且具有在基端侧与前端侧之间贯穿的贯穿孔。保持部件84的前端侧的外形比基端侧的外形小。保持部件84具备2个卡扣84A。卡扣84A具有:固定端,在基端侧被悬臂支撑;及自由端,延伸至前端侧。卡扣84A构成为以固定端为支点能够弹性变形。保持部件84具备从筒状形状的部件的基端侧向基端侧延伸的爪部84B。
线把持部件86具备具有锥面的筒状形状,具有在前端侧与基端侧之间贯穿并且在插通线材38(未图示)的长轴方向上具有长度的贯穿孔。线把持部件86能够插通线材38。在线把持部件86的外周面形成沿着贯穿孔从基端侧延伸至前端侧的多个狭缝86B。紧固线把持部件86,缩小多个狭缝86B的间隙,对贯穿孔进行缩径,由此线把持部件86能够固定线材38。线把持部件86中,在外周面具有朝向基端侧扩径的锥面86A。线把持部件86从滑动部件82的基端侧容纳在滑动部件82。狭缝86B的间隙通过滑动部件82靠近线把持部件86而缩小,贯穿孔缩径。狭缝86B的间隙通过滑动部件82远离线把持部件86而扩大到初始状态,贯穿孔扩径。通过线把持部件86的贯穿孔的缩径和扩径的动作,线固定部分80能够将线材38装卸自如地固定。作为线把持部件86的一例,能够应用筒夹。
保持部件88由2级筒状形状的部件构成,并且具有在基端侧与前端侧之间贯穿的贯穿孔。保持部件88的前端侧的部件88A的外形比基端侧的部件88B的外形小。部件88B以大致圆筒形延伸至部件88A的内部。部件88B的内周面具备未图示的螺纹部。未图示的螺纹部以在部件88B的内周面具有螺纹牙的内螺纹形状构成。保持部件88的部件88A容纳在保持部件84。
保持部件88具有卡合面88C。卡合面88C形成于部件88B,与保持部件84的爪部84B卡合。卡合面88C由形成于部件88B的贯穿孔的开口边构成。部件88B的贯穿孔从前端侧延伸至基端侧。
移动限制部件90配置于保持部件88的基端侧的开口。移动限制部件90以厚度薄的薄板形状构成。但是,形状不受限定。关于实施方式的线固定部分80的动作,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如7-2所示,线固定部分80通过将滑动部件82、保持部件84、线把持部件86、保持部件88及移动限制部件90组装为一体而构成。另外,滑动部件82的螺纹部82D与保持部件88的螺纹部88D(参考图11)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啮合。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筒状形状,只要具有贯穿孔,则并不限定于圆筒形状,并且能够单级构成,也能够多级构成。关于线固定部分80,只要具有固定线材38的功能,则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夹具部分200具备主体部分202。主体部分202具有对置的2个倾斜面204和倾斜面206。2个倾斜面204和倾斜面206分别是平面,并且相对于由箭头表示的***方向倾斜。2个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在***方向上相交,构成朝向***方向前端变细的形状(例如锥形)。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交线以直线状延伸。
主体部分202具备对置的2个平面208和平面210,并且连结2个倾斜面204、206。主体部分202在与***方向相反的一侧具备平面212。主体部分202优选设为成型为一体的结构。夹具部分200的主体部分202使前端盖34变形,因此优选由比前端盖34硬质的材料形成。例如,主体部分202由树脂材料、金属材料等形成。
夹具部分200在平面212中与线固定部分80的保持部件88及移动限制部件90连结,在通常使用中,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构成为不可分离。
接着,对基于安装组件180的夹具部分200的前端盖34的拆卸顺序进行说明。
在清洗内窥镜10时,要求能够容易且以正确的顺序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作为正确的顺序,重要的是,至少在拆卸前端盖34之前,解除了线材38的固定。在解除了线材38的固定的情况下,拆卸前端盖34时,能够避免对刚性弱的弯曲部28施加大的负载。
并且,在解除了线材38的固定的情况下,无需强行拔出前端盖34。
基本上,按照与图6中所示的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作业。首先,解除线材38的基端侧的固定。例如,通过使安装组件180的线固定部分80旋转,解除线固定部分80与线材38的固定。若解除线材38的固定,则能够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安装组件180。
接着,对利用安装组件180的夹具部分200拆卸前端盖34的顺序进行说明。图8及图9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34的拆卸顺序的图。
如图8所示,准备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的安装组件180。在主体部分202的前端变细部分朝向盖开口34B并且至少一个倾斜面204与壁部34A接触的方向上,相对于前端盖34调整安装组件180的夹具部分200的位置。2个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交线位于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另外,若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则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实质上一致。
在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0中,连结了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200。因此,为了使用夹具部分200,需要解除线固定部分80与线材38的固定,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安装组件180。其结果,在拆卸前端盖34之前,执行解除线材38的固定的顺序。
如图9所示,主体部分202经由盖开口34B***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例如,用手指等抓住线固定部分80,按压安装组件180,将主体部分202压入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
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距离随着朝向与***方向相反的方向而变大。某一位置上的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距离比隔壁68与相对于隔壁68位于X(+)处的壁部34A的距离大。
随着主体部分202***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倾斜面204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X(+)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通过前端盖34变形,容易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能够抑制对未图示的弯曲部28施加负载。
通过前端盖34的变形而容易解除卡合的被止动部150B和止动部160。
并且,在前端盖34形成有第一切口34F和与第一切口34F正交的第二切口34G,因此壁部34A能够容易地变形。
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的前端盖34不被再使用而废弃。
接着,参考图10至图14,对利用安装组件180的线固定部分80固定线材38和连杆部件120的顺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至图14中,省略了夹具部分200。
首先,准备带连结有线材38的立起台36的前端盖34(参考图3)。与立起台36连结的线材38从前端部主体32的贯穿孔61朝向基端侧***。线材38通过线通道40引导至手持操作部22的基端侧。带立起台36的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参考图6)。
如图10所示,线材38通过操作部主体46及连杆部件120的连接部件124的开口,朝向基端侧突出。准备线固定部分80,滑动部件82朝向连接部件124的开口而定位。线固定部分80和连接部件124朝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线材38容纳在滑动部件82的贯穿孔。在图10中,线材38的基端侧容纳在滑动部件82的贯穿孔。
与图10相比,图11示出线固定部分80与连接部件124靠近的状态。如11-2所示,线固定部分80保留保持部件88而基本上容纳在连接部件124。
如11-1所示,线固定部分80的滑动部件82通过连接部件124的贯穿孔124B,引导至操作部主体46的滑动限制管108。滑动部件82的一部分容纳在连接部件124。
凸起124A沿着连接部件124的内周面连续设置。凸起124A朝向连接部件124的贯穿孔124B的直径方向内侧突出。保持部件84容纳在连接部件124,保持部件84的卡扣84A与凸起124A接触。卡扣84A通过凸起124A以固定端为支点朝向内侧弹性变形。在卡扣84A的靠近固定端的侧形成有容纳凸起124A的缺口84C。
连接部件124的贯穿孔124B的内周面在比凸起124A更靠前端侧具有仿照卡扣84A的形状,并且为朝向前端侧逐渐变细的形状。
在滑动部件82的基端侧的内周面形成锥面82E。锥面82E在与线把持部件86的锥面86A分开的位置对置配置。
在保持部件88的贯穿孔的内周面设置有与螺纹部82D啮合的螺纹部88D。
与图11相比,图12示出线固定部分80与连接部件124靠近的状态。如12-2所示,线固定部分80保留保持部件88而更深地容纳在连接部件124。
如12-1所示,线固定部分80进一步向前端侧移动,凸起124A位于卡扣84A的固定端侧的缺口84C。在该状态下,释放卡扣84A的弹性变形,卡扣84A恢复到自然状态的形状。卡扣84A仿照贯穿孔124B的内周面容纳。
保持部件84与连接部件124通过卡扣84A和凸起124A卡扣配合式卡合。线固定部分80和连接部件124牢固地嵌合,线固定部分80和连接部件124通过卡扣配合式卡合而固定。
图13示出使线固定部分80相对于连接部件124旋转的状态。如13-1所示,从基端侧观察时,线固定部分80相对于连接部件124顺时针旋转约1/4。
如13-2所示,通过连接部件124,限制了线固定部分80向前端侧移动。
若使线固定部分80旋转,则除了滑动部件82以外,保持部件84、线把持部件86、保持部件88及移动限制部件90旋转。滑动部件82的螺纹部82D与保持部件88的螺纹部88D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啮合,因此滑动部件82沿着保持部件88的螺纹部88D向基端侧。另一方面,通过移动限制部件90限制了线把持部件86向基端侧移动。滑动部件82与线把持部件86能够以相对靠近的方式移动,线把持部件86的锥面86A与滑动部件82的锥面82E接触。滑动部件82紧固线把持部件86。通过该紧固,缩小线把持部件86的狭缝86B的间隙,贯穿孔缩径,线把持部件86把持并固定线材38。
通过滑动部件82向基端侧移动,滑动部件82的卡扣限制部件82C位于卡扣84A的自由端。卡扣限制部件82C填埋滑动部件82与卡扣84A之间的间隙,因此卡扣84A的弹性变形受到限制。通过卡扣84A的弹性变形的限制,防止线固定部分80从连接部件124脱离。
接着,图14是从前端侧观察连杆部件120和线固定部分80的立体图。在14-1中省略了线固定部分80。如14-1所示,在连杆部件120的连接部件124形成有贯穿孔124B。在贯穿孔124B形成被卡合部124C。被卡合部124C为沿着贯穿孔124B形成的所谓的键槽。
14-2示出使图13所示的线固定部分80旋转之后的状态。如14-2所示,线固定部分80的滑动部件82***到连接部件124的贯穿孔124B。因此,滑动部件82能够在线材轴线方向上移动。
滑动部件82的卡合部82B卡合于连接部件124的被卡合部124C。卡合部82B与被卡合部124C处于键与键槽的关系。由于卡合于连接部件124的被卡合部124C,因此滑动部件82的旋转受到限制。另外,能够将卡合部82B设为键槽,将被卡合部124C设为键。
由于滑动部件82的旋转受到限制,因此若使线固定部分80的保持部件84、88旋转,则滑动部件82能够根据螺纹部82D与螺纹部88D的啮合向基端侧移动。如图10至图14所示,实施方式的线固定部分80构成为一体,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固定线材38和连杆部件120。
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线固定部分80的保持部件84及88旋转,紧固线把持部件86。通过该紧固,线把持部件86把持并固定线材38。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15至图1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进行说明。有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2的立体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2具备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300。夹具部分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部分200的结构不同。以下,对夹具部分3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夹具部分300具备主体部分310和与主体部分310连结的连结部分330。
主体部分3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202的形状不同。主体部分310具备:圆柱部分310A;及前端部分310B,从圆柱部分310A连续,随着远离圆柱部分310A而逐渐变细。前端部分310B为大致圆锥形,其侧面构成在由箭头表示的***方向上逐渐变细的倾斜面。前端部分310B只要具备在***方向上逐渐变细的倾斜面,则前端部分310B的前端形状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由弯曲面构成的圆顶形状,也可以是平坦面,还可以是收敛于一点的针形状。
连结部分330具备形成有容纳前端盖34的空间332A的容纳部件332。容纳部件332具有:第一开口332B,能够容纳前端盖34;及底部332C,与第一开口332B对置。
主体部分310在与主体部分310的***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容纳部件332的底部332C连结。容纳部件332在与第一开口332B相反的一侧具备凸缘部332D。
图15所示的容纳部件332优选具备朝向与主体部分310的***方向正交的侧的第二开口332E。由于形成有第二开口332E,因此容纳部件332在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截面中,以大致C字形成为槽状。
在夹具部分300中,主体部分310与连结部分330的连结包括如下情况:将主体部分310和连结部分330成型为一体的情况;及将主体部分310和连结部分330作为独立部件,经由粘结剂等粘结的情况。
夹具部分300能够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材料构成。
图16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18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图16(A)是表示将夹具部分300***到前端盖34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B)是表示将夹具部分300***到前端盖34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6(A)所示,准备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的安装组件182。在夹具部分300的主体部分310的前端变细部分朝向前端开口34C并且至少包括在前端部分310B中的倾斜面与壁部34A接触的方向上,相对于前端盖34调整安装组件182的位置。夹具部分300配置成容纳部件332的第一开口332B朝向前端盖34侧,并且容纳部件332的第二开口332E朝向Z(+)侧的状态。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实质上一致。
如图16(B)所示,安装了前端盖34的前端部主体32容纳在容纳部件332的空间332A,并且主体部分310经由前端开口34C***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例如,一边用手指等保持容纳部件332,一边将主体部分310压入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
包括在前端部分310B中的倾斜面随着朝向与***方向相反的方向而扩径。由倾斜面构成的前端部分310B的外径在某一位置比隔壁68与相对于隔壁68位于X(+)处的壁部34A的距离大。
随着主体部分310***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前端部分310B的倾斜面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X(+)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通过前端盖34变形,容易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能够抑制前端部主体32对观察窗76的损伤。
在图16(B)中,操作者能够经由容纳部件332的第二开口332E,视觉辨认前端盖34的变形状态。
并且,通过前端盖34的变形而容易解除卡合的被止动部150B和止动部160。
并且,在前端盖34形成有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因此壁部34A能够容易地变形。
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的前端盖34不被再使用而废弃。
图17是在图16(B)的状态下沿着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且通过主体部分310的大致中心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在图17中,省略了线固定部分80。如图17所示,若主体部分310***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则前端部分310B的倾斜面在X(+)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
为了能够使前端盖34变形,空间332A具有在前端盖34的壁部34A与容纳部件332的内壁之间包括避让空间332F的大小。
<第三实施方式>
参考图18及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进行说明。有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4的立体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84具备线固定部分80和夹具部分400。夹具部分4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部分200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具部分300的结构不同。以下,对夹具部分4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夹具部分400具有以分开的方式对置配置的2个壁部件402、404。在实施方式中,具备支撑2个壁部件402、404的支撑部件406。2个壁部件402、404及支撑部件406成型为一体。支撑部件406与线固定部分80连结。壁部件402、404至少分开前端盖34的壁部34A能够***的距离以上。2个壁部件402、404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
夹具部分400能够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材料构成。
图19是表示利用了安装组件18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
首先,准备从手持操作部22拆卸的安装组件184。接着,使安装组件184的夹具部分400的壁部件402、404朝向前端盖34侧。以壁部件402、404的间隙与前端盖34的壁部34A平行的方式,定位安装组件184。
如图19所示,其中一个壁部件404经由盖开口34B***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另一个壁部件402配置于隔着壁部34A对置的位置。壁部件402位于前端盖34的外侧。在壁部件402与壁部件404之间,***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一部分。
如箭头所示,使夹具部分400围绕***部的长轴方向Ax的轴旋转。在实施方式中,从基端侧观察前端侧时,使夹具部分400顺时针旋转,对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一部分施加力。夹具部分400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上使前端盖34变形。通过前端盖34变形,容易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口34F及第二切口34G的破坏模式为剪切,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能够将壁部34A设为厚壁,能够确保使用时的刚性。
在图19中,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前端盖34的变形状态。
并且,通过前端盖34的变形而容易解除卡合的被止动部150B和止动部160。
并且,在前端盖34形成有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因此壁部34A能够容易地变形。
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的前端盖34不被再使用而废弃。
另外,安装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包括线固定部分和夹具部分。能够使操作者遵守在拆卸前端盖之前,执行解除线材的固定。通过夹具部分,能够容易地拆卸前端盖。

Claims (8)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操作部,设置有操作部件;
***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前端侧,***到受检体内;
立起台,设置于所述***部的前端部;
前端盖,安装于所述前端部,并且具有与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
立起操作线,前端侧与所述立起台连结,通过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动作推拉而使所述立起台进行动作;
线通道,供所述立起操作线插通;及
安装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
所述安装组件具有:线固定部分,机械地连结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立起操作线;及夹具部分,能够从所述前端部拆卸所述前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备具有倾斜面的主体部分,
所述倾斜面在***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为前端变细形状,
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主体部分***到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时,在扩张所述前端盖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所述前端盖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备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
所述连结部分具有形成有容纳所述前端盖的空间的容纳部件,
所述容纳部件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前端盖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对置的底部,
所述主体部分在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方向相反的位置与所述底部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有以分开的方式对置配置的2个壁部件,
通过将所述壁部件中的1个***到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在所述2个壁部件之间***所述前端盖的一部分,
通过使所述夹具部分围绕所述***部的长轴方向的轴旋转,对所述前端盖的一部分施加力,所述夹具部分在扩张所述前端盖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所述前端盖变形。
5.一种安装组件,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内窥镜的操作部,所述安装组件具有线固定部分和夹具部分,
所述线固定部分将前端侧与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的***部的前端部的立起台连结的立起操作线和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部件进行连结,
所述夹具部分为用于从所述前端部拆卸安装于所述内窥镜的前端部并且具有与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的前端盖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备具有倾斜面的主体部分,
所述倾斜面在***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为前端变细形状,
所述倾斜面在所述主体部分***到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时,在扩张所述前端盖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所述前端盖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备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
所述连结部分具有形成有容纳所述前端盖的空间的容纳部件,
所述容纳部件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前端盖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对置的底部,
所述主体部分在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方向相反的位置与所述底部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夹具部分具有以分开的方式对置配置的2个壁部件,
通过将所述壁部件中的1个***到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在所述2个壁部件之间***所述前端盖的一部分,
通过使所述夹具部分围绕所述***部的长轴方向的轴旋转,对所述前端盖的一部分施加力,所述夹具部分在扩张所述前端盖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所述前端盖变形。
CN202110833931.XA 2020-08-26 2021-07-22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Pending CN1140985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537A JP7463233B2 (ja) 2020-08-26 2020-08-26 内視鏡、及び装着部品
JP2020-142537 2020-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8594A true CN114098594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3931.XA Pending CN114098594A (zh) 2020-08-26 2021-07-22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1631A1 (zh)
JP (1) JP7463233B2 (zh)
CN (1) CN1140985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4618B2 (ja) * 2017-09-28 2022-08-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3135B2 (ja) * 1994-03-30 2002-05-20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406709B2 (ja) * 1994-11-18 2003-05-1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先端部
US5730701A (en) * 1995-09-12 1998-03-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WO2017006705A1 (ja) * 2015-07-06 2017-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カバー取り外し治具
JP6184657B1 (ja) * 2016-01-14 2017-08-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バーユニット及び内視鏡ユニット
WO2017122694A1 (ja) * 2016-01-14 2017-07-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カバー、内視鏡及びカバーユニット
CN111093464B (zh) * 2017-09-27 2023-01-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7033188B2 (ja) * 2018-02-23 2022-03-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9225102A1 (ja) * 2018-05-21 2019-11-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先端カバ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3233B2 (ja) 2024-04-08
JP2022038181A (ja) 2022-03-10
US20220061631A1 (en)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3464B (zh) 内窥镜
CN109922705B (zh) 内窥镜、内窥镜的线材安装方法以及内窥镜的线材拆卸方法
JP2002306398A (ja) 内視鏡装置及び留置チューブの留置方法
CN114098594A (zh) 内窥镜及安装组件
CN111065313A (zh) 内窥镜
WO2021193693A1 (ja) 内視鏡
CN115175632A (zh) 手术器具保持装置以及手术辅助装置
CN114098595A (zh) 前端盖拆卸夹具
CN115135273A (zh) 手术器具保持装置以及手术辅助装置
US20220409023A1 (en) Connection joint, endoscop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ube and connection joint
JP2010094367A (ja) 内視鏡用アダプタ
CN110831483A (zh) 内窥镜
JP7141963B2 (ja) 内視鏡
WO2022071565A1 (ja) 内視鏡
CN115279245A (zh) 抬起组件及内窥镜
CN110809427B (zh) 内窥镜
WO2022071564A1 (ja) 内視鏡
WO2022071567A1 (ja) 内視鏡
WO2022071569A1 (ja) 内視鏡
WO2022071568A1 (ja) 内視鏡
JP7282240B2 (ja) 内視鏡
WO2022071566A1 (ja) 内視鏡
JP2003038427A (ja) 内視鏡鉗子口用アダプタ
JPH07148104A (ja) 内視鏡
WO2021193692A1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