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9179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9179A
CN114079179A CN202110918875.XA CN202110918875A CN114079179A CN 114079179 A CN114079179 A CN 114079179A CN 202110918875 A CN202110918875 A CN 202110918875A CN 114079179 A CN114079179 A CN 114079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tting
housing
connecto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88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9179B (zh
Inventor
增田悟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79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9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H01R13/4365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8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one or more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5/00Three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既能实现尺寸的小型化,又能将端子配件持续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端子配件(10),其安装于电线(We)的末端;壳体(20),其使端子配件(10)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完成位置,且从前端***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端子卡止部件(50),其沿着与壳体(20)向对侧嵌合部(521)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从外侧组装于壳体(20),并且在相对于壳体(20)的组装完成位置将端子配件(10)卡止在容纳完成位置;以及前保持器(60),其使壳体(20)从前端***,且使端子卡止部件(50)卡止在组装完成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连接器中,在壳体的内侧容纳端子配件,该端子配件由壳体的内侧的端子卡止机构而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例如,该端子卡止机构具备:端子卡止体(所谓的矛状件),其为形成于壳体的悬臂,且能够弹性变形;以及贯通孔,其形成于端子配件,通过使端子卡止体的卡止突起***到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的贯通孔,从而使端子配件在容纳完成位置卡止。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有这种端子卡止机构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74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该以往的端子卡止机构中,端子卡止体一边被***到壳体的内侧的端子配件推动一边弹性变形,在端子配件***到容纳完成位置时,端子卡止体一边消除弹性变形一边将卡止突起***贯通孔。因此,在以往的连接器中,至少需要在壳体设置:用于在卡止突起***贯通孔的状态下使端子卡止体存在于壳体的内侧的空间;和端子卡止体的退避空间,该端子卡止体的退避空间用于使端子卡止体弹性变形。因此,以往的连接器只要使用这样的端子卡止机构,尺寸的小型化就存在极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在实现尺寸的小型化的同时将端子配件持续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安装于电线的末端;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在内侧的容纳完成位置,且从前端***嵌合于对侧嵌合部;端子卡止部件,所述端子卡止部件沿着与所述壳体向所述对侧嵌合部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从外侧组装于所述壳体,且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组装完成位置将所述端子配件卡止在所述容纳完成位置;以及前保持器,所述前保持器使所述壳体从所述前端***,且将所述端子卡止部件卡止在所述组装完成位置。
此处,优选为,所述壳体具有: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在内侧,且所述嵌合部***嵌合于具有内周壁面的所述对侧嵌合部的内侧;以及所述前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比所述嵌合部的所述***方向侧的端面更向所述***方向侧突出,且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于内侧,且供所述端子卡止部件组装,所述前保持器具有: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使所述嵌合部***;以及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端子卡止部件一起***。
另外,优选为,所述连接器具备环状的止水部件,所述止水部件的内周面侧嵌合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周壁面中的从所述前保持器突出的突出部分,且所述止水部件封堵该外周壁面的突出部分与所述对侧嵌合部的所述内周壁面之间的环状的间隙,所述前保持器使所述止水部件卡止在相对于所述嵌合部的嵌合完成位置。
另外,优选为,所述止水部件具有被卡止部,所述被卡止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内侧突出,所述嵌合部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使所述被卡止部***并将所述被卡止部卡止,所述嵌合部和所述前保持器中的一者具有观察窗部,所述观察窗部与所述卡止部连通,且在所述前保持器组装于所述嵌合部的状态下,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到所述卡止部的所述被卡止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端子卡止部件,该端子卡止部件从外侧组装于壳体,在其组装完成位置将壳体的内侧的端子配件卡止在容纳完成位置,并且,利用前保持器,使该端子卡止部件卡止于相对于壳体的组装完成位置。因此,该连接器即使不在壳体的内侧设置以往那样的端子卡止体(矛状件),也能够将端子配件持续保持于容纳完成位置。即,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与以往相比,随着壳体的尺寸的小型化能够使整体的尺寸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整体的尺寸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将端子配件持续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观察窗部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X1-X1线剖视图,表示端子卡止部件处于正式卡止位置。
图4是图2的X2-X2线剖视图,表示端子卡止部件处于正式卡止位置。
图5是图2的X1-X1线剖视图,表示端子卡止部件处于临时卡止位置。
图6是图2的X2-X2线剖视图,表示端子卡止部件处于临时卡止位置。
图7是图2的X3-X3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壳体和端子卡止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壳体、止水部件和端子卡止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
10 端子配件
20 壳体
21 嵌合部
21a 外周壁面
21a1 突出部分
21b、21c 端面
22 突出部
44 止水部件
46a 卡止部
46b 被卡止部
50 端子卡止部件
60 前保持器
61 第一筒部
62 第二筒部
70 观察窗部
521 对侧嵌合部
521a 内周壁面
We 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0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8的符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该连接器1通过从前端***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而与对侧端子配件(省略图示)电连接(图1)。例如,此处所示的连接器1构成为***嵌合于具有内周壁面521a的孔状的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该连接器1沿着该对侧嵌合部521的孔轴方向相对于该孔状的对侧嵌合部521插拔。对侧嵌合部521例如形成为与孔轴方向正交的正交截面呈圆形或者长圆形。另外,对侧嵌合部521也可以形成为筒状,使嵌合部21***嵌合于其内侧的空间。
例如,该连接器1通过与对侧设备500的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使该对侧设备500与电线We的目标设备(省略图示)之间电连接(图1)。该对侧设备500具备金属制的框体501,将形成于该框体501的壁体的贯通孔用作对侧嵌合部521。另外,该对侧设备500在其框体501的内部具备端子台或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对侧端子配件是该端子台或对侧连接器所具备的部件。因此,连接器1***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在框体501的内部与端子台或对侧连接器的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
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地记载为***方向的情况下,该***方向表示连接器1相对于对侧嵌合部521的***方向。另外,在没有特别说明地记载为拔出方向的情况下,该拔出方向表示连接器1相对于对侧嵌合部521的拔出方向。另外,在没有特别说明地记载为插拔方向的情况下,该插拔方向表示连接器1相对于对侧嵌合部521的插拔方向。
该连接器1具备端子配件10、壳体20以及屏蔽罩30(图1至图8)。
端子配件10由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该端子配件10通过对作为母材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切断加工等冲压成形而形成为规定形状。该端子配件10为了与电线We电连接而安装于该电线We的末端。另外,该端子配件10与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因此,该端子配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其与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以及电线连接部12,其与电线We的末端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图3、图5和图8)。
此处所示的端子连接部11形成为片体状(图1、图3、图5以及图8)。并且,在该端子连接部11形成有贯通孔11a。该端子连接部11经由该贯通孔11a例如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对侧端子配件,从而与该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另外,该端子配件10与对侧端子配件的连接方式不一定采用这样的螺钉紧固结构。例如,端子配件10和对侧端子配件也可以是能够相互嵌合连接的形状,其中的一者形成为阴端子形状,其中的另一者形成为阳端子形状。
电线连接部12例如通过压接或熔接于电线We的末端的芯线而与该电线We物理连接且电连接。此处所示的电线连接部12通过使2片筒片与露出的芯线压紧连接,从而压接于该芯线。
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形成为将该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配置在直线上的直线形状的端子配件。因此,电线We在沿着该直线的端子配件10的延伸方向上从电线连接部12引出。但是,该端子配件10也可以使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正交配置等,使它们交叉地配置。
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具备3组该成对的端子配件10与电线We的组合。
壳体2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成型。该壳体20将端子配件10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完成位置,并且将与该端子配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连接的电线We的末端也容纳于内侧。并且,在该壳体20中,该端子配件10在容纳完成位置被保持为容纳状态,并且该电线We从内侧向外侧引出。该壳体20通过从前端***嵌合于对侧嵌合部,从而使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10与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
该壳体20具有嵌合部21(图3至图10),该嵌合部21将端子配件10容纳在内侧且该嵌合部21***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该嵌合部21沿着***方向***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并沿着与之反向的拔出方向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拔出。该嵌合部21形成为以相对于对侧嵌合部521的插拔方向(***方向、拔出方向)为筒轴方向的筒状。因此,以下,有时记为筒轴方向来代替插拔方向。这里所示的嵌合部21形成为与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筒状,沿其长圆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3个端子配件10。另外,在此所示的嵌合部21在其内侧容纳端子连接部11的电线连接部12侧的部分和电线连接部12的端子连接部11侧的部分。在该嵌合部21的内侧,在相邻的端子配件10之间设置有间隔壁(省略图示)。
该嵌合部21在***方向侧的端部处、且在与***方向和3个端子配件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外周壁面21a侧的各个端部处具有端面21b、21c(图4、图6、图7以及图10)。各个端面21b、21c形成为与插拔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
该壳体20在该嵌合部21的各端面21b、21c之间具有比该各端面21b、21c更向***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22(图3至图10)。在该突出部22的内侧容纳端子配件10。该突出部22既可以针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也可以设置成为将全部的端子配件10容纳的1个突起。这里所示的突出部22容纳全部的端子配件10,具有针对每个端子配件10的容纳室22a(图9和图10)。该容纳室22a使端子连接部11容纳于内侧,并且使该端子连接部11的贯通孔11a侧的端部从内侧突出到外侧。
在该连接器1中,在端子连接部11组装有环状的止水部件(所谓O形环)41(图3、图5以及图8),通过该止水部件41堵塞容纳室22a的内周面与端子连接部11之间的环状的间隙。在该端子连接部11组装有环状的保持部件42(图3、图5以及图8),利用该保持部件42保持止水部件41。
连接器1具备端子卡止部件50,其沿着与***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从外侧组装于壳体20,且在组装完成位置将端子配件10卡止在容纳完成位置(图3至图10)。该端子卡止部件50组装于壳体20的前端侧。例如,在此所示的端子卡止部件50组装于壳体20的前端的突出部22,在该突出部22将处于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10在容纳状态下卡止。该端子卡止部件50具有从板状的主体51向每个端子配件10突出的突起52(图3、图5以及图10)。该突起52通过***至在端子连接部11形成的作为被卡止部的贯通孔11b,从而使该端子连接部11相对于突出部22的相对移动卡止(图3、图5以及图8)。突出部22具有针对每个该突起52而形成的贯通孔(以下,称为“第一贯通孔”)22b(图3、图5、图9以及图10)。
在此所示的3个第一贯通孔22b之中的两端处的2个第一贯通孔22b是通过与两端的容纳室22a分别连通而使该两端的容纳室22a分别与外侧连通的孔。在将端子卡止部件50组装到突出部22时,该两端处的第一贯通孔22b使从外侧***的两端处的突起52通过,使该两端处的突起52进入到两端的容纳室22a中,从而将该两端处的突起52分别在两端的容纳室22a中***到端子连接部11的贯通孔11b。另外,在将端子卡止部件50组装到突出部22时,剩余的中央处的第一贯通孔22b使从外侧***的中央处的突起52通过,从而使该中央处的突起52***到从中央的容纳室22a突出的端子连接部11的贯通孔11b。
在此所示的端子卡止部件50在临时卡止位置和正式卡止位置卡止于壳体20;该临时卡止位置是端子配件10能够相对于壳体20进行插拔的位置;该正式卡止位置是作为前述的组装完成位置的位置,使端子配件10不能相对于壳体20进行插拔。具体而言,临时卡止位置是能够将端子配件10***到壳体20的容纳完成位置且能够将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10从壳体20拔出的端子卡止部件50相对于壳体20的卡止位置,即,临时卡止位置是能够将各个突起52固定于各个第一贯通孔22b中的端子卡止部件50相对于壳体20的卡止位置。另一方面,正式卡止位置是不能将端子配件10***到壳体20的容纳完成位置且不能将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10从壳体20拔出的端子卡止部件50相对于壳体20的卡止位置,即,正式卡止位置是能够保持各个突起52穿过各第一贯通孔22b而从该各第一贯通孔22b伸出的状态的端子卡止部件50相对于壳体20的卡止位置。
端子卡止部件50具有能够在该临时卡止位置和正式卡止位置卡止于壳体20的被卡止体53(图4、图6、图9以及图10)。该被卡止体53具有:第一可挠部53a,其为向与突起52相同的朝向突出的悬臂且具有挠性;第二可挠部53b,其向与该第一可挠部53a相同的朝向突出到相同的长度且相对于第一可挠部53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并且为悬臂且具有挠性;第一突起部53c,其在第一可挠部53a的自由端侧朝向与第二可挠部53b相反的一侧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53d,其在第二可挠部53b的比自由端靠固定端侧的位置向与第一可挠部53a相反的一侧突出。另外,此处所示的端子卡止部件50在第一可挠部53a与第二可挠部53b之间具有形成为矩形的片体状的片部53e。
在壳体20形成有供该被卡止体53插通的贯通孔(以下,称为“第二贯通孔”)22c(图4、图6以及图9)。在此,在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以与该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为孔轴方向形成有第二贯通孔22c。通过使第一突起部53c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一侧的平面(第一可挠部53a、第二可挠部53b的突出方向侧的平面),并且使第二突起部53d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另一侧的平面(与第一可挠部53a、第二可挠部53b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平面),从而端子卡止部件50在临时卡止位置卡止于突出部22。另外,通过使第二突起部53d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一侧的平面,从而该端子卡止部件50在正式卡止位置卡止于突出部22。因此,第一突起部53c和第二突起部53d在第一可挠部53a、第二可挠部53b的突出方向上,以与第二贯通孔22c的孔轴方向的长度(换言之,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板厚)同等的间隔相互错开配置。
例如,在此所示的第一可挠部53a和第二可挠部53b形成为以自身的突出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方体的轴状,使彼此的平面彼此对置配置。而且,这里所示的第一突起部53c在第一可挠部53a的自由端侧从与第二可挠部53b相反一侧的平面(突起侧平面)呈爪状突出。另外,这里所示的第二突起部53d在第二可挠部53b的大致中央从与第一可挠部53a相反一侧的平面(突起侧平面)呈爪状突出。另外,此处所示的第二贯通孔22c形成为长方体状。而且,该第二贯通孔22c的对置的2个壁面的间隔形成为与不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各第一可挠部53a及第二可挠部53b的突起侧平面的间隔同等的大小。因此,在第一突起部53c和第二突起部53d的第一可挠部53a和第二可挠部53b的自由端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突出部22的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受力而使第一可挠部53a和第二可挠部53b向第二贯通孔22c的内侧弹性变形。
在此所示的端子卡止部件50,在将各个突起52逐个隔开的4个部位形成有被卡止体53。而且,在此所示的突出部22针对每个该被卡止体53形成有第二贯通孔22c。
在端子卡止部件50中,使全部的被卡止体53从各第一可挠部53a以及第二可挠部53b的自由端侧***到第二贯通孔22c,并且,使全部的突起52从突出方向侧的端部***到第一贯通孔22b。由此,在该端子卡止部件50中,第一挠性部53a经由被第二贯通孔22c的壁面推动的第一突起部53c弹性变形,在该第一突起部53c已通过第二贯通孔22c时,第一可挠部53a的弹性变形被消除,该第一突起部53c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一侧的平面,并且第二突起部53d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的另一侧的平面。因此,该端子卡止部件50在将各个突起52固定在各个第一贯通孔22b中的状态下,在该临时卡止位置卡止于突出部22。
在该连接器1中,在端子卡止部件50为临时卡止位置时,将端子配件10***到壳体20的容纳完成位置。
接着,在该端子卡止部件50中,通过从该临时卡止位置向突出部22侧按压,第二可挠部53b经由被第二贯通孔22c的壁面推动的第二突起部53d而弹性变形,在该第二突起部53d已通过第二贯通孔22c时,第二可挠部53b的弹性变形被消除,该第二突起部53d卡止于第二贯通孔22c的周缘部和突出部22的平板部分中的一侧的平面。因此,在使各个突起52从各个第一贯通孔22b突出且***到各个端子连接部11的贯通孔11b的状态下,该端子卡止部件50在该正式卡止位置卡止于突出部22。由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端子卡止部件50处于正式卡止位置时,能够将端子配件10持续地保持于壳体20的容纳完成位置。
在此,在该连接器1中,通过使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移动到临时卡止位置,能够将端子配件10从壳体20拔出。
壳体20在使嵌合部21***嵌合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侧的状态下,使比该嵌合部21靠拔出方向侧的部分从对侧嵌合部521突出。该壳体20具有将电线We容纳于内侧的筒状的电线容纳部23,作为在该拔出方向侧从对侧嵌合部521突出的突出部分(图1以及图8至图10)。此处所示的电线容纳部23形成为圆筒状,并且针对每个电线We而设置。各个电线容纳部23在3个端子配件的排列方向上排列。该壳体20在嵌合部21与各个电线容纳部23之间具有与嵌合部21的筒轴同轴且设置于比该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靠外侧的位置的筒部24(图1以及图3至图10)。在此所示的筒部24形成为与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筒状。
在该壳体20中,从该电线容纳部23的开口23a***带端子配件10的电线We(图8至图10)。因此,电线We从该开口23a向外侧引出。在此,在该电线容纳部23与电线We之间形成有圆环状的间隙。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将电线We先穿过圆环状的止水部件(所谓的橡胶塞)43(图8),再将止水部件43与电线We一起***到电线容纳部23,由此将电线容纳部23与电线We之间的圆环状的间隙封堵。
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在电线容纳部23的开口23a与止水部件43之间,组装有抑制电线We的弯曲并保持该电线We的后保持器25(图8)。该示例的后保持器25采用第一保持器部件25A和第二保持器部件25B的二分割结构,利用该第一保持器部件25A和第二保持器部件25B夹持并保持各电线We。各个电线We经由该后保持器25从开口23a向外侧引出。该后保持器25虽然没有详细叙述,但通过将分别在第一保持器部件25A和第二保持器部件25B设置的爪部***到各个电线容纳部23的贯通孔,从而保持于各个电线容纳部23。第一保持器部件25A和第二保持器部件25B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成型。
屏蔽罩30从外侧覆盖该各个电线容纳部23,由此抑制来自外部的噪声侵入内侧的电线We。因此,该屏蔽罩30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成型。
该屏蔽壳30具有:筒部31,其从外侧覆盖各个电线容纳部23;和凸缘部32,其从外侧覆盖筒部24的电线容纳部23侧(图1和图8)。筒部31形成为与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筒状,沿该长圆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3个电线容纳部23。凸缘部32形成为与筒部31的筒轴同轴且比该筒部3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环状且平板状。该凸缘部32的平面与框体501的平面面接触,螺钉紧固固定于该框体501。
该连接器1具备编织物(省略图示),该编织物覆盖该筒部31的外周面和从各个开口23a向外侧引出的电线We。该编织物是由金属材料编织成筒状且网眼状的部件,抑制噪声侵入从各个开口23a向外侧引出的电线We。使用筒状的连接部件35(图1和图8)将该编织物压接于筒部31的外周面。
连接器1具备前保持器60,该前保持器60使壳体20从前端(即,突出部22)***且使端子卡止部件50在正式卡止位置(组装完成位置)卡止(图1至图4、图7以及图8)。该前保持器60使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的主体51中的至少一部分卡止,从而将该端子卡止部件5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将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中的主体51的整体从外侧覆盖而卡止,从而将该端子卡止部件5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因此,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成型为使突出部22与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一起***于内侧的部件。在此,前保持器60成型为使嵌合部21和突出部22与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一起***于内侧的部件。
在该前保持器60的内侧,嵌合部21、突出部22和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沿着***方向从***口60a(图8)***。该前保持器60通过将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卡止,来防止端子卡止部件50从突出部22脱落,由此,使与嵌合部21等一起被容纳的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配件10在保持其容纳完成位置的状态下保持在壳体20的内侧。
该前保持器60具有供嵌合部21***的筒部(以下,称为“第一筒部”)61和使突出部22与端子卡止部件50一起***的筒部(以下,称为“第二筒部”)62(图1至图4、图7以及图8)。另外,该前保持器60具有对置壁部63a、63b,其设置于第一筒部61的***方向侧的一端且与嵌合部21的端面21b、21c在***方向侧对置配置(图3、图4以及图7)。在此,使端面21b与对置壁部63a对置配置,并使端面21c与对置壁部63b对置配置。
第一筒部61形成为与嵌合部21的筒轴同轴且与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筒状。前保持器60通过设置于该第一筒部61与嵌合部21之间的保持机构65而保持于嵌合部21(图7)。这里所示的保持机构65将在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设置的卡止部65a和在第一筒部61设置的被卡止部65b配置为能够在插拔方向上的设计上的容许相对移动量的范围内相互卡止的状态。由此,该保持机构65在其容许相对移动量的范围内将嵌合部21与第一筒部61之间的插拔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卡止,从而将前保持器60保持于嵌合部21。卡止部65a作为槽或贯通孔形成于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被卡止部65b***作为该槽或贯通孔的卡止部65a,形成为与该槽或贯通孔的内周壁面卡止的爪部。在此所示的第一筒部61具有在筒轴方向上延伸的具有挠性的悬臂的片部65c,被卡止部65b从该片部65c的自由端突出。在此所示的嵌合部21与第一筒部61之间,在4个部位设置有这样的保持机构65。在此,在与***方向和3个端子配件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外周壁面21a侧的各个端部处,各设置有2个保持机构65。
第二筒部62在该第一筒部61的筒轴方向上的一端的各对置壁部63a、63b之间,比该各对置壁部63a、63b向***方向侧突出。该第二筒部62在其内侧容纳突出部22和正式卡止位置(组装完成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且利用自身的内周面覆盖并卡止正式卡止位置的端子卡止部件50的主体51,以使端子卡止部件5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另外,该第二筒部62使端子连接部11的贯通孔11a侧的端部从内侧突出。
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中,将第一筒部61的筒轴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开口用作***口60a。并且,这里所示的前保持器60使嵌合部21的拔出方向侧从***口60a突出。因此,在该前保持器60中,该第一筒部61的***口60a侧的环状的端面在插拔方向上与壳体20的筒部24的环状的端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在该连接器1中,在该第一筒部61的***口60a侧的环状的端面与壳体20的筒部24的环状的端面之间,形成有以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为槽底的环状槽。在该连接器1中,在该环状槽中设置有环状的止水部件44(图1至图8以及图10)。
该止水部件44由橡胶等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型。该止水部件44具有:筒状的基部44a;从该基部44a的内周面突出的同轴的环状的唇部(以下,称为“内周唇部”)44b;以及从该基部44a的外周面突出的同轴的环状的唇部(以下,称为“外周唇部”)44c(图10)。在该止水部件44中,在基部44a的筒轴方向上分别排列有多个内周唇部44b和外周唇部44c。此处所示的止水部件44的内周唇部44b和外周唇部44c各设置有2个。另外,此处所示的基部44a形成为与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筒状。而且,此处所示的内周唇部44b和外周唇部44c形成为与该基部44a的筒轴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形的环状。
该止水部件44的内周面侧与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中的从前保持器60的***口60a突出的突出部分21a1嵌合(图7)。该止水部件44在组装于该突出部分21a1时,使内周侧的内周唇部44b弹性变形而紧贴于突出部分21a1。另外,在嵌合部21与对侧嵌合部521处于***嵌合状态时,该止水部件44使外周侧的外周唇部44c弹性变形而紧贴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周面521a。止水部件44这样堵塞外周壁面21a的突出部分21a1与对侧嵌合部521的内周面521a之间的环状的间隙,抑制水等液体从嵌合部21与对侧嵌合部521之间浸入框体501的内侧。
在此所示的止水部件44中,使基部44a在筒轴方向上的一侧比内周唇部44b和外周唇部44c突出(图7)。在此,将该基部44a的突出部分44a1配置于前保持器60的第一筒部61侧。使第一筒部61覆盖该突出部分44a1的***方向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即,该第一筒部61的***口60a侧的端部具有用于抑制基部44a的翻卷等的翻卷抑制功能。
该止水部件44通过壳体20和前保持器60实现筒轴上相对于嵌合部21的定位。该筒轴方向上的定位机构(以下,称为“第一定位机构”)45具备:利用了筒部24的第一卡止部45a;在前保持器60的第一筒部61设置的第二卡止部45b;利用了基部44a的筒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的第一被卡止部45c;以及利用了基部44a的筒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突出部分44a1的端面)的第二被卡止部45d(图3)。在该第一定位机构45中,使第一卡止部45a与第一被卡止部45c在筒轴方向上对置配置,且使第二卡止部45b与第二被卡止部45d在筒轴方向上对置配置。该第一定位机构45设定成,成对的第一卡止部45a及第一被卡止部45c的筒轴方向上的间隔与成对的第二卡止部45b及第二被卡止部45d的筒轴方向上的间隔的合计值落在止水部件44相对于嵌合部21的筒轴方向上的设计上的容许相对移动量的范围内。考虑到壳体20、前保持器60以及止水部件44的公差偏差等来确定该容许相对移动量。由此,该第一定位机构45将止水部件44相对于嵌合部21在筒轴上的位置被固定在设计上的规定范围内的位置。即,在此所示的壳体20的筒部24具有使止水部件44在相对于嵌合部21的嵌合完成位置卡止的卡止功能。而且,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具有使止水部件44在相对于嵌合部21的嵌合完成位置处卡止的卡止功能。
另外,该止水部件44在与嵌合部21之间具备相对于该嵌合部21在周向上的定位的定位机构(以下,称为“第二定位机构”)46(图2、图7、图9以及图10)。该第二定位机构46将在嵌合部21设置的卡止部46a和在止水部件44设置的被卡止部46b配置为能够在周向上的设计上的容许相对移动量的范围内相互卡止的状态。该容许相对移动量是考虑壳体20以及止水部件44的公差偏差等而确定的。由此,该第二定位机构46在该容许相对移动量的范围内将嵌合部21与止水部件44之间的周向上的相对移动卡止,将止水部件44相对于嵌合部21在周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在设计上的规定范围内的位置。
卡止部46a作为槽或贯通孔形成于嵌合部21的外周壁面21a。该卡止部46a使被卡止部46b***并卡止。此处所示的卡止部46a利用周向上的一侧的内周壁面和另一侧的内周壁面将被***的被卡止部46b卡止。但是,该卡止部46a也可以使***的被卡止部46b在止水部件44的筒轴方向上卡止。另外,此处所示的卡止部46a相对于保持机构65的卡止部65a在筒轴方向上排列配置,且与该卡止部65a连通。
被卡止部46b形成为能够***到作为该槽或贯通孔的卡止部46a中的突起部。该被卡止部46b比止水部件44的内周面更向内侧突出。这里所示的被卡止部46b比内周唇部44b的顶点突出。另外,此处所示的被卡止部46b形成为矩形的且具有与筒轴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的片体状。
在此所示的嵌合部21与止水部件44之间,这样的第二定位机构46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4处。在此,在与***方向和3个端子配件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外周壁面21a侧的各个端部处,各设置有2个第二定位机构46。
另外,该止水部件44由于自身、壳体20等的公差偏差,相对于嵌合部21的筒轴方向和周向的位置在设计上的规定范围内发生偏差。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难以从其外观判断止水部件44是否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被卡止部46b***卡止部46a时,止水部件44不仅在相对于嵌合部21的周向上的位置成为设计上的规定位置,而且在相对于嵌合部21的筒轴上的位置也成为设计上的规定位置。即,如果被卡止部46b被***卡止部46a,则该止水部件44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
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嵌合部21和前保持器60中的一者具有观察窗部70(图2以及图7),该观察窗部70与第二定位机构46的卡止部46a连通,并且在将前保持器60组装于嵌合部21的状态下,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到该卡止部46a的被卡止部46b。在该连接器1中,作业者从观察窗部70确认在卡止部46a是否***有被卡止部46b,由此能够判断止水部件44是否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作业者在从该观察窗部70能够目视确认到被卡止部46b的情况下,判断为止水部件44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在无法从该观察窗部70目视确认被卡止部46b的情况下,判断为止水部件44未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另外,从该观察窗部70进行的确认也可以利用从观察窗部70拍摄卡止部46a的摄像装置(省略图示)的摄像信息,由作业者或控制装置进行。
该观察窗部70对应于成对的卡止部46a和被卡止部46b的组合(即,第二定位机构46)设置至少1个即可。在该示例中,由于该第二定位机构46设置于4处,因此只要与该4处第二定位机构46中的至少1处对应地设置观察窗部70即可。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中,针对在与***方向和3个端子配件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外周壁面21a侧的各端部中的一侧的2个第二定位机构46,各设置1个观察窗部70(图2)。在此,如后所述,在对置壁部63b各设置1个观察窗部70。
具体而言,嵌合部21具有空间部71(图7、图9以及图10),该空间部71在比卡止部46a靠内侧的位置与该卡止部46a连通且使***该卡止部46a的被卡止部46b进入。该空间部71针对每个卡止部46a而设置。另外,嵌合部21具有开口72(图7和图10),该开口72设置于其端面21b、21c且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进入到空间部71的被卡止部46b。该开口72针对每个空间部71而设置。在此,在该连接器1中,如果在比该开口72靠***方向侧不存在前保持器60的壁体,则将该开口72用作观察窗部70即可。与此相对,在该连接器1中,如果在比该开口72靠***方向侧存在前保持器60的壁体,且在该壁体可以开设孔,则将在该壁体开设的孔用作观察窗部70即可。
如上所述,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具有对置壁部63a、63b,该对置壁部63a、63b相对于嵌合部21的端面21b、21c在***方向侧对置配置。在前保持器60中,在该2个对置壁部63a、63b中的至少一者设置观察窗部70(图2)。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中,在对置壁部63b设置有观察窗部70。另外,在此所示的前保持器60针对与该对置壁部63b对置配置的嵌合部21的端面21c的2个开口72分别对应设置有观察窗部70。该观察窗部70由设置于对置壁部63b且与嵌合部21的端面21c的开口72在***方向侧对置配置的贯通孔构成。另外,该观察窗部70是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进入到空间部71的被卡止部46b的贯通孔,能够经由开口72从外侧对进入到该空间部71的被卡止部46b进行目视确认。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备端子卡止部件50,该端子卡止部件50从外侧组装于壳体20,在其组装完成位置将壳体20的内侧的端子配件10卡止在容纳完成位置,并且,连接器1利用前保持器60使该端子卡止部件50卡止于相对于壳体20的组装完成位置。并且,由于该连接器1具有该前保持器60对端子卡止部件50的卡止功能,所以该端子卡止部件50自身无论具有还是不具有相对于壳体20持续处于组装完成位置的功能,都能够将端子卡止部件50持续保持于相对于壳体20的组装完成位置。因此,该连接器1即使不将以往那样的将端子卡止体(矛状件)设置于壳体20的内侧,也能够将端子配件10持续保持于容纳完成位置。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与以往相比,随着壳体20的尺寸的小型化,能使整体的尺寸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整体的尺寸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将端子配件10持续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利用端子卡止部件50的被卡止体53和壳体20的第二贯通孔22c,能够将该端子卡止部件50卡止于相对于壳体20的组装完成位置(正式卡止位置)。即,该连接器1具备双重卡止结构,该双重卡止结构用于使端子卡止部件50自身的在组装完成位置(正式卡止位置)处的卡止功能与前保持器60对端子卡止部件50的卡止功能相互配合,将端子配件10持续保持于容纳完成位置。并且,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中,用于在容纳完成位置卡止端子配件10的第一贯通孔22b和用于在组装完成位置(正式卡止位置)卡止端子卡止部件50的第二贯通孔22c交替排列,将该第二贯通孔22c配置于相邻的端子配件10之间的间隙(图9),因此即使尺寸不大型化,也能够在组装完成位置(正式卡止位置)卡止端子卡止部件5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在实现尺寸的小型化的同时,通过双重卡止结构将端子配件10牢固地持续保持在容纳完成位置。
另外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止水部件44也能够在其筒轴方向上卡止于前保持器60,从而相对于壳体20保持在嵌合完成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从这一点出发,也能够抑制尺寸的大型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从观察窗部70确认在卡止部46a是否***有被卡止部46b,由此,能够判断止水部件44是否相对于嵌合部21组装于正确的位置(嵌合完成位置)。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容易地进行止水部件44的组装状态的确认,因此能够保持高品质。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安装于电线的末端;
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在内侧的容纳完成位置,且所述壳体从前端***嵌合于对侧嵌合部;
端子卡止部件,所述端子卡止部件沿着与所述壳体向所述对侧嵌合部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从外侧组装于所述壳体,且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组装完成位置处将所述端子配件卡止在所述容纳完成位置;以及
前保持器,所述前保持器使所述壳体从所述前端***,且将所述端子卡止部件卡止在所述组装完成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在内侧,且所述嵌合部***嵌合于具有内周壁面的所述对侧嵌合部的内侧;以及在所述前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比所述嵌合部的所述***方向侧的端面更向所述***方向侧突出,且将所述端子配件容纳于内侧,且供所述端子卡止部件组装,并且
所述前保持器具有: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使所述嵌合部***;以及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端子卡止部件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备环状的止水部件,所述止水部件的内周面侧嵌合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周壁面中的从所述前保持器突出的突出部分,且所述止水部件封堵该外周壁面的突出部分与所述对侧嵌合部的所述内周壁面之间的环状的间隙,并且
所述前保持器使所述止水部件卡止在相对于所述嵌合部的嵌合完成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水部件具有被卡止部,所述被卡止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内侧突出,
所述嵌合部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使所述被卡止部***并将所述被卡止部卡止,并且
所述嵌合部和所述前保持器中的一者具有观察窗部,所述观察窗部与所述卡止部连通,且在所述前保持器组装于所述嵌合部的状态下,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到所述卡止部的所述被卡止部。
CN202110918875.XA 2020-08-13 2021-08-11 连接器 Active CN114079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6543 2020-08-13
JP2020136543A JP7155208B2 (ja) 2020-08-13 2020-08-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179A true CN114079179A (zh) 2022-02-22
CN114079179B CN114079179B (zh) 2023-10-17

Family

ID=7716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8875.XA Active CN114079179B (zh) 2020-08-13 2021-08-1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9960B2 (zh)
EP (1) EP3955392B1 (zh)
JP (1) JP7155208B2 (zh)
CN (1) CN114079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5208B2 (ja) * 2020-08-13 2022-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74028B2 (ja) * 2020-11-18 2022-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296A (zh) * 2007-10-26 2009-07-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30078872A1 (en) * 2010-11-15 2013-03-28 Harunori Tashiro Connector
CN104767078A (zh) * 2014-01-08 2015-07-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设备用连接器
CN110112609A (zh) * 2018-02-01 2019-08-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0278A1 (ja) * 2009-03-24 2010-09-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5711548B2 (ja) * 2011-01-21 2015-05-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318849B2 (en) * 2011-04-14 2016-04-19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connector
JP5711594B2 (ja) * 2011-04-14 2015-05-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5011949A (ja) * 2013-07-02 2015-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5053177A (ja) * 2013-09-06 2015-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157417A (ja) 2016-03-02 2017-09-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7155208B2 (ja) * 2020-08-13 2022-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55207B2 (ja) * 2020-08-13 2022-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296A (zh) * 2007-10-26 2009-07-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30078872A1 (en) * 2010-11-15 2013-03-28 Harunori Tashiro Connector
CN104767078A (zh) * 2014-01-08 2015-07-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设备用连接器
CN110112609A (zh) * 2018-02-01 2019-08-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52473A1 (en) 2022-02-17
US11769960B2 (en) 2023-09-26
JP7155208B2 (ja) 2022-10-18
EP3955392B1 (en) 2022-12-07
CN114079179B (zh) 2023-10-17
EP3955392A1 (en) 2022-02-16
JP2022032606A (ja)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79180B (zh) 连接器
CN114079179A (zh) 连接器
JP2002170622A (ja) コネクタ
JPH1145761A (ja) 雌型コネクタ
US20140235090A1 (en) Joint connector
CN115995706A (zh) 连接器
EP3965235A1 (en) Connector
JP7174028B2 (ja) コネクタ
CN114520430B (zh) 连接器
CN114792911B (zh) 线束
US20240204451A1 (en) Connector
JP744227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US20240213703A1 (en) Connector
JP721916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WO2022176580A1 (ja) コネクタ
JP2018186021A (ja) コネクタ
JP2017199617A (ja) コネクタ組立方法及びコネクタ
JP2018018793A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15995707A (zh) 连接器
JP2021018907A (ja) コネクタ
JPH0730470U (ja) コネクタホルダ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