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0817A -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0817A
CN114060817A CN202111396736.1A CN202111396736A CN114060817A CN 114060817 A CN114060817 A CN 114060817A CN 202111396736 A CN202111396736 A CN 202111396736A CN 114060817 A CN114060817 A CN 11406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er ring
ejector
pip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67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0817B (zh
Inventor
谭争鸣
陈园园
张炳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67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0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0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 F23D2900/14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 F23D2900/14062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for cooking ranges having multiple flame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解决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燃气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包括外环混气盘、内环混气盘、内环引射管和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引射器的同一侧,使得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位于一处,便于布置喷嘴以及对应的燃气管道,且便于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环引射管沿周向螺旋设置,导致喷嘴分散,燃气管道较长,且需要使用三通道燃气阀。本申请通过将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置于引射器的同一侧,喷嘴位置相对集中,可减小燃气管道长度,并且可采用两通道燃气阀门,附件结构得以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燃烧器根据一次空气的进风方式有下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下补充),上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上补充)。上进风燃烧器的一、二次空气均来自面板以上,底壳可全密封,与传统的下进风燃烧器相比,上进风燃烧器更加安全,能够解决喷嘴被异物堵塞等问题。
上进风燃烧器由于其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其引射管结构很难做长,从而导致燃气与空气预混不完全,导致燃烧效率低,负荷难做大。为了提高引射能力,目前的上进风燃烧器一般设置多个引射管,相应的需要设置多个喷嘴,喷嘴的燃气管道以及阀门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燃气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射管,包括:
内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外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其中,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引射器的同一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为多环结构,包括外环混气盘与内环混气盘,多个引射管用于将燃气空气混合气流引射入外环、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中,保证燃烧效率。由于外环引射管的引射要求较大,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中,外环混气盘配置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且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引射器的同一侧,由此使得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位于一处,便于布置喷嘴以及对应的燃气管道,并且便于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环引射管沿周向螺旋设置,导致喷嘴分布零散,燃气管道长度较长,并且通常需要使用三通道以上的燃气阀门。本申请通过将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置于引射器的同一侧,喷嘴位置相对集中,可减小燃气管道长度,并且可采用两通道燃气阀门,附件结构得以简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
通过设置隔板分隔内、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使得内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隔开,防止内、外环引射管引射一次空气的过程中相互干扰、造成一次空气系数下降,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器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进气端的容纳腔;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对接部。
通过设置对接部,可将内、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于对接部的容纳腔中,以此分隔引射器的一次空气进气区域与二次空气进气区域,避免一、二次空气抢气,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引射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包括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所述弯管段沿周向反旋向间隔设置;
所述内环引射管平行设于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直管段之间;
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之间。
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弯管段连接于外环混气盘,利用其弯曲结构,弯管段能够沿外环混气盘的周向延伸,增加弯管段的延伸长度,弯管段的旋向相反,以使所连接的直管段能够向引射器的同一侧延伸。内环引射管平行设置于两个直管段之间,便于引射管结构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管件。
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件,管件之间的轴向间隔同样用于一次空气进气,从而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进而提高该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增加燃烧器的热负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
第一引射管件,具有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
第二引射管件,具有进气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混气盘的出气端;
其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具有轴向间隔。
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两段式结构,以此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而引射管的数量未增加,因此不会增加引射器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或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具有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的进气端的喉管段。
通过在引射管中设置喉管段,由于喉管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进气端的截面面积,因此具有喉管段的管件可以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均具有所述喉管段,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
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横截面积不大于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使得气流在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中流通时流速更大,在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能够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更加容易卷吸一次空气,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6~14mm;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10~16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段和所述喉管段;
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第一引射管件的进气段、所述喉管段和用于连接混气盘的过渡段。
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包括进气段和喉管段,第二引射管件包括进气段、喉管段和过渡段,使得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对接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一方面喉管段中气体流速大,能够在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另一方面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截面面积较大,更有利于一次空气进入,进一步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长度。
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的长度更小,使得两个管件之间的轴向间隔更靠近喷嘴,第二引射管件能够将未进入第一引射管件的燃气吸入,降低燃气泄漏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间隔为6~12mm。
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与第二引射管件之间轴向间隔为6~12mm,在该轴向间隔范围内,第二引射管件能够获得更大的一次空气系数。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上述的引射器;
分气盘,设于所述引射器上,所述分气盘设有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的内环匀气腔和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的外环匀气腔;
喷嘴座,喷嘴座,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对接所述内环引射管和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喷嘴;
内环火盖,罩设于所述内环匀气腔;
外环火盖,罩设于所述外环匀气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上进风燃烧器,在引射器上设置分气盘,分气盘的内环匀气腔和外环匀气腔分别连通引射器的内、外环混气腔,能够使得引射器提供的燃气空气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充分混合,提高供氧量,并且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在分气盘上均匀分布,提高燃气均匀性,以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座位于所述引射器的进气侧。
通过将喷嘴座设置在引射器的进气侧,降低该上进风燃烧器在高度方向上的装配高度,缩小燃烧器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座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喷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引射器合围成一封闭区间,各所述喷嘴以及各所述进气端均位于所述封闭区间中。
通过设置安装座,一方面用于安装固定喷嘴,另一方面用于与引射器对接。通过将各个喷嘴、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以及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包围在封闭区间内,可以减小异物进入的风险,并且防止一二次空气抢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包括设有所述内环匀气腔的内环盘部和设有所述外环匀气腔的外环盘部,内环盘部和外环盘部之间具有环间空隙;
所述外环盘部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分布的2个以上外环气口和二次空气进气腔,所述外环匀气腔通过所述外环气口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所述环间空隙与所述二次空气进气腔连通。
通过在分气盘上设置环间空隙、外环气口和二次空气进气腔,外环气口用于供外环的燃气和一次空气进入,二次空气进气腔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环间空隙与二次空气进气腔连通,改善内外环二次空气进入情况,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还包括外环裙边,所述外环裙边的竖直投影覆盖所述引射器。
通过设置外环裙边,使得分气盘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能够完全覆盖引射器,因此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喷嘴与引射管的对接处,避免喷嘴堵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火盖呈环状。
通过将内环火盖设置为环形,使得锅底油污能够直接从内环火盖和内环混气盘的中心空腔流入分气盘,分气盘可拆下,方便清洗。
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上进风燃烧器。
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中设置有带上述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由于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均分别由引射器和分气盘处进入,引射器位于燃气灶面板上方,因此该燃气灶采用的是上进风方式,基于引射器和的上进风燃烧器结构设计,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具有便于布置燃气管路、燃烧效果好的优点,相比于现有上进风燃烧器的功率都小于4.5kW,本申请的上进风燃烧器的热负荷可达到大火力5.2KW。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射器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引射器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引射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引射器的A-A剖面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进风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上进风燃烧器的全剖结构图。
图7示出了图5的上进风燃烧器的***图。
图8示出了图5的上进风燃烧器中引射器与喷嘴座的装配结构图。
图9示出了图5的上进风燃烧器中分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分气盘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分气盘的B-B剖面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引射器;110-外环引射管,110a-直管段,110b-弯管段;111-第一引射管件,1111-进气段,1112-喉管段;112-第二引射管件,1122-喉管段,1123-过渡段;113-轴向间隔;a-进气端,b-出气端;120-内环引射管;130-外环混气盘,131-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140-内环混气盘,141-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150-隔板;160-对接部,161-容纳腔。
1100-上进风燃烧器;100-引射器;200-喷嘴座,210-喷嘴,220-安装座,230-封闭区间;300-分气盘,310-外环盘部,311-外环匀气腔,320-内环盘部,321-内环匀气腔,330-环间空隙,340-外环气口,350-二次空气进气腔,360-外环裙边;400-外环火盖;500-内环火盖。
1000-燃气灶;1100-上进风燃烧器;1200-炊具支架;13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的水平布置的上进风燃烧器中,引射管或设置在底座上,内环通常为单引射管,外环引射管一般为2~4个,2~4个外环引射管以同旋向沿圆周均匀分布。以内环单引射、外环双引射的引射器为例,两个外环引射管在外环引射盘下表面上同旋向分布,3个喷嘴同样沿圆周间隔分布,导致燃气管道较长、容易缠绕。并且,由于两个外环引射管在外环引射盘下表面上同旋向中心对称分布,因此该引射器需要配置一个三通道燃气阀门,燃气灶整体结构复杂。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燃气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射器100,如图1至图4所示,为引射器100在各个视角下的整体结构图以及剖视图。该引射器100为双环结构,包括内环混气盘140、外环混气盘130、内环引射管120和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110。内环引射管120和外环引射管110分别连接内环混气盘140与外环混气盘130,并且内环引射管120的管腔与内环混气盘140的混气腔141连通,各外环引射管110的管腔分别与外环混气盘130的混气腔131连通,形成内外环的引射通道。
该引射器100中,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位于同侧,也即,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方向与各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方向相同,由此使得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均位于一处,便于布置喷嘴210以及对应的燃气管道,并且便于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该引射器100为多环结构,例如包括内环、中环、外环的三环结构,则中环的引射管数量在一个以上,外环的引射管数量在两个以上,并且各引射管的进气端均位于同侧。
由于本申请的引射器100中,各引射管的进气端位置比较集中,因此需要考虑“抢气”的问题,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引射器100还包括隔板150,隔板150将内环引射管120 的进气区域与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区域分隔开,使得内环引射管120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110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隔,防止内、外环引射管110引射一次空气的过程中相互干扰、造成一次空气系数下降,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
具体的,该引射器100中,外环混气盘130呈环形,内环混气盘140既可以采用环槽结构,中心具有空腔;内环混气盘140也可采用圆形槽结构。为了提高二次空气,在某些实施例中,内环混气盘140与外环混气盘130均呈环形,内环混气盘140的中心空腔方便内环二次空气进入。在某些实施例中,内环混气盘140的外环直径小于外环混气盘130 的内环直径,使得内环混气盘140与外环混气盘130之间具有环间空隙330,该环间空隙 330和内环混气盘140的中心空腔分别与外界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改善中心火与外环火的二次空气进入情况,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为了防止内外环抢气,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引射器100还包括对接部160,对接部160便于将该引射器100与燃气灶1000的其他附件进行装配或连接。对接部160具有容纳腔161,容纳腔161用于容纳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端以及各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通过通过设置对接部160,可将内、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与二次空气进气区域分隔,以此分隔引射器100的一次空气进气区域与二次空气进气区域,避免一、二次空气抢气,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由于隔板150用于分隔各个引射管的进气端,相应的隔板150也位于容纳腔161中。隔板150具体与对接部160连接,例如可将隔板150与连接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考虑到引射器100的安装空间有限,外环引射管110通常设置两个,两个外环引射管110结构相同,并且在外环混气盘130下方对称分布。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外环引射管110均包括直管段110a和弯管段110b,直管段110a和弯管段110b沿进气方向因此设置、并且连接为一体,直管段110a用于对接喷嘴210,弯管段110b连接于外环混气盘130。考虑到外环混气盘130呈环形,两个外环引射管110的弯管段110b能够利用其弯曲结构,沿外环混气盘130的周向延伸,增加弯管段110b的延伸长度。两个弯管段110b的旋向相反,即两个弯管段110b呈“八”字型分布,以使所连接的直管段110a能够向引射器100的同一侧延伸,使得该引射器100仅需配置两通道燃气阀门。
内环引射管120为整体式直管,内环引射管120位于两个外环引射管110之间,并且内环引射管120与两个外环引射管110的直管段110a均平行,便于引射管以及喷嘴210 的结构布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该引射器100的外环引射管110为两根,相应的需要设置两个隔板150,两个隔板150分别分隔两个直管段110a与内环引射管120,防止内外环抢气。
为了提高外环引射管110的引射能力,至少一个外环引射管110采用多段引射结构,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外环引射管110为多段结构,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管件,两个管件可以采用轴向间隔分布或者径向间隔分布,从而在两个管件之间形成供一次空气进入的间隙,使得一次空气不仅可以从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进入,还可以从该间隔处进入,从而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进而提高该外环引射管110的引射能力,增加燃烧器的热负荷。具体实施时,可仅将其中一个外环引射管110设计为上述的多段引射结构,也可将所以外环引射管110均设计为上述的多段引射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外环外环引射管110采用轴向双段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为两个独立的管件,并且均具有进气端a和出气端b。具体的,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第一引射管件111的进气端a用于对接喷嘴210,第二引射管件112的出气端b用于连接外环混气盘130,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形成完整的引射通道。
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出气端b与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进气端a沿轴向存在空间轴向间隔113,通过设置该轴向间隔113,使得一次空气不仅可以从第一引射管件111的进气端 a进入外环引射管110,还可以从该轴向间隔113进入外环引射管110,从而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进而提高该外环引射管110的引射能力,增加燃烧器的热负荷。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件111的长度小于第二引射管件112的长度。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111的长度更小,使得两个管件之间的轴向间隔113更靠近喷嘴210,第二引射管件112能够将未进入第一引射管件111的燃气吸入,降低燃气泄漏风险。
为了提高外环引射管110的引射能力,该外环引射管110可设计为具有“文丘里效应”的管道结构,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均设置为具有“文丘里效应”的管道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仅将第一引射管件111或第二引射管件112设置为具有“文丘里效应”的管道结构。文丘里管是一种典型的具有“文丘里效应”的管道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取消文丘里管的出气端b的部分管段,即:管件的进气端a为锥管段、剩余部分为与锥管段小径端管径相同的直管段110a。第一引射管件111和第二引射管件112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满足存在喉管段即可,即:管件的其中一部分管段的截面面积小于进气端a的截面面积,则截面面积较小的管段构成喉管段,气流在喉管段中流速增加,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件111包括进气段1111和喉管段1112,进气段1111为锥形管段,沿进气方向进气段1111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进气段1111的进气端a用于对接喷嘴210。第一引射管件111可与外环混气盘130连接固定,或者将第一引射管件111与外环混气盘13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
第二引射管件112沿进气方向依次为进气段、喉管段1122和过渡段1123,第二引射管件112为文丘里管结构,喉管段1122的横截面积小于进气段和过渡段1123。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进气段用于对接第一引射管件111,具体是与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喉管段1112 对接,过渡段1123用于连接外环混气盘130。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喉管段1112对接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进气段,一方面喉管段1112中气体流速大,能够在第二引射管件112 的进气段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另一方面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进气段截面面积较大,更有利于一次空气进入,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113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射管件112也可设置为仅包括喉管段1122和过渡段1123,即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喉管段1112对接第二引射管件112的喉管段1122。
该外环外环引射管110中,第一引射管件111的进气段1111至第二引射管件112的喉管段1122,这一部分管段为直管段110a,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过渡段1123为弯管段110b。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引射管件112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通过设置该横截面积差,使得气流在第一引射管件111的喉管段中流通时流速更大,在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进气端a能够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更加容易卷吸一次空气,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113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6~14mm,例如6.5mm、7mm、8.2mm、9.5mm、10mm、10.5mm、11mm、12.5mm、13.5mm等;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10~16mm,例如10.1mm、10.5mm、11mm、12.5mm、13.5mm、14mm、14.5mm、 15.8mm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件111与第二引射管件112的轴向间隔113大小为 6~12mm,例如6.5mm、7mm、8.2mm、9.5mm、10mm、10.5mm、11mm等。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111与第二引射管件112之间轴向间隔113为6~12mm,在该轴向间隔113范围内,第二引射管件112能够获得更大的一次空气系数。
实施例2: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1100,上进风燃烧器1100是燃气灶1000的一个必要组件,上进风燃烧器1100的引射器100、喷嘴210均位于燃气灶1000的面板1300上方,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均是由面板1300上引入,因此为“上进风”。
参阅图5至图7,该上进风燃烧器1100包括引射器100、分气盘300、喷嘴座200、内环火盖500和外环火盖400,引射器100具体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引射器100,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分气盘300设置在引射器100上,用于对引射器100引射的燃气和空气进行匀气和再次混合,分气盘300的内环匀气腔321和外环匀气腔311分别连通引射器100 的内环混气盘140的混气腔141以及外环混气盘130的混气腔131,能够使得引射器100提供的燃气空气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充分混合,提高供氧量,并且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在分气盘300上均匀分布,提高燃气均匀性,以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喷嘴座200上设有两个以上喷嘴210,喷嘴210连接燃气管道,并向各引射管喷射燃气,喷嘴210的位置与内环引射管120和各外环引射管110一一对应,并且喷嘴210靠近各引射管的进气端,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引射管配置多个喷嘴210。内环火盖500和外环火盖400分别罩扣在分气盘300的内环匀气腔321和外环匀气腔311上,火盖上设置多个火孔,供燃气燃烧。
该上进风燃烧器1100中,引射器100、分气盘300、内环火盖500和外环火盖400 是沿高度方向上装配,喷嘴座200同样也可沿高度方向装配于引射器100的下方。在某些实施例中,喷嘴座200与引射器100沿进气方向装配。具体参阅图8,喷嘴座200位于引射器100的进气侧,喷嘴座200与引射器100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通过将喷嘴座200设置在引射器100的进气侧,降低该上进风燃烧器1100在高度方向上的装配高度,缩小燃烧器体积。
喷嘴座200具体包括安装座220,各喷嘴210间隔设置于安装座220上,方便各个喷嘴210的安装固定。安装座220一方面用于安装固定喷嘴210,另一方面用于与引射器 100对接。具体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20为一框型板件,框型板件同样具有一个容纳腔161,框型板件的两端与引射器100的对接部160装配连接,使得框型板件与对接部160的容纳腔161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水平方向封闭的区间,将各个喷嘴210、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端以及各外环引射管110的进气端均包围在内,例如各个喷嘴210、内环引射管120的进气端以及各外环引射管110的第一引射管件位于该封闭区间230内,可以减小异物进入的风险,并且防止一二次空气抢气。各个隔板150将该封闭区间230分割为独立的小区间,防止内外环抢气。
考虑到引射器100为双环结构,分气盘300相应采用双环结构,参阅图9至图11,在某些实施例中,分气盘300包括内环盘部320和外环盘部310,内环盘部320中设置内环匀气腔321,外环盘部310中设置外环匀气腔311,内环盘部320和外环盘部310之间具有环间空隙330。外环盘部310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分布的2个以上外环气口340和2个以上二次空气进气腔350,外环气口340作为外环气体的通道,外环匀气腔311通过外环气口340 与外环混气盘130的混气腔131连通;二次空气进气腔350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环间空隙330与二次空气进气腔350连通,改善内外环二次空气进入情况,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外环气口340和二次空气进气腔350沿周向交替设置,使得燃气、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能够均匀进入、充分混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气盘300还包括外环裙边360,分气盘300为一体式结构,内环盘部320、外环盘部310均与外环裙边360连接,外环裙边360外径较大,使得分气盘 300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能够完全覆盖引射器100,因此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喷嘴210与引射管的对接处,避免喷嘴210堵塞。
该上进风燃烧器1100中,火盖的具体数量根据上进风燃烧器1100的环数而定,通常情况下,具有双环结构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设置内、外两个火盖,而三环结构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则设置内环、中环、外环三个火盖。位于外侧的中环、外环火盖400通常呈环形,位于内侧的内环火盖500可设置为环形或者圆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内环火盖500设置为环形,使得锅底油污能够直接从内环火盖500和内环混气盘140的中心空腔流入分气盘300,分气盘300可拆下,方便清洗。
实施例3: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1000,同现有燃气灶1000,本实施例的燃气灶1000主要包括面板1300、燃烧器、用于放置炊具的炊具支架1200以及热电偶、点火针等其他必要附件。本实施例中燃气灶1000具体为上进风燃气灶1000,即引射器100100位于面板1300上方,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均是从面板1300上方进入。
参见图12,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本实施例的燃气灶1000,其燃烧器采用上述实施例2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热电偶、点火针等安装于分气盘300上,上进风燃烧器1100 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2,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本实施例未对燃气灶1000的面板1300、支架、点火针等附件做改进,因此具体结构均可参照现有公开,燃气灶1000的其他未详述结构也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具体内容此处不展开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中设置有带上述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由于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均分别由引射器和分气盘处进入,引射器位于燃气灶面板上方,因此该燃气灶采用的是上进风方式,基于引射器和的上进风燃烧器结构设计,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具有便于布置燃气管路、燃烧效果好的优点,相比于现有上进风燃烧器的功率都小于4.5kW,本申请的上进风燃烧器的热负荷可达到大火力5.2KW。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外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其中,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引射器的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进气端的容纳腔;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对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包括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所述弯管段沿周向反旋向间隔设置;
所述内环引射管平行设于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直管段之间;
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
第一引射管件,具有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
第二引射管件,具有进气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混气盘的出气端;
其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具有轴向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或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具有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的进气端的喉管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均具有所述喉管段,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6~14mm;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10~16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段和所述喉管段;
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第一引射管件的进气段、所述喉管段和用于连接混气盘的过渡段。
11.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长度。
12.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间隔为6~12mm。
13.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
分气盘,设于所述引射器上,所述分气盘设有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的内环匀气腔和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的外环匀气腔;
喷嘴座,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对接所述内环引射管和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喷嘴;
内环火盖,罩设于所述内环匀气腔;
外环火盖,罩设于所述外环匀气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位于所述引射器的进气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喷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引射器合围成一封闭区间,各所述喷嘴以及各所述进气端均位于所述封闭区间中。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包括设有所述内环匀气腔的内环盘部和设有所述外环匀气腔的外环盘部,内环盘部和外环盘部之间具有环间空隙;
所述外环盘部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分布的2个以上外环气口和二次空气进气腔,所述外环匀气腔通过所述外环气口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所述环间空隙与所述二次空气进气腔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还包括外环裙边,所述外环裙边的竖直投影覆盖所述引射器。
18.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呈环状。
1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02111396736.1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ctive CN114060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736.1A CN114060817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736.1A CN114060817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817A true CN114060817A (zh) 2022-02-18
CN114060817B CN114060817B (zh) 2024-05-14

Family

ID=8027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6736.1A Active CN114060817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08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2500A (ja) * 2012-01-11 2013-07-22 Rinnai Corp コンロバーナ
CN110608436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1043600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进气上进风式家用燃烧器炉头
CN213421083U (zh) * 2020-09-24 2021-06-1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
CN213983564U (zh) * 2020-10-13 2021-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2500A (ja) * 2012-01-11 2013-07-22 Rinnai Corp コンロバーナ
CN110608436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1043600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进气上进风式家用燃烧器炉头
CN213421083U (zh) * 2020-09-24 2021-06-1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
CN213983564U (zh) * 2020-10-13 2021-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817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574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WO2018166064A1 (zh) 分气结构和燃烧器
CN109000234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7875837U (zh) 一种上进风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14060817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13819462A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3864825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5863381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000254B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042359U (zh) 燃烧器的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53B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6693542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792875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047846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768498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3713056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6384179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047845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047656U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244274U (zh) 一种引射管、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99764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406049U (zh) 分气盘、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