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980B -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980B
CN113873980B CN202080037723.2A CN202080037723A CN113873980B CN 113873980 B CN113873980 B CN 113873980B CN 202080037723 A CN202080037723 A CN 202080037723A CN 113873980 B CN113873980 B CN 113873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er
user
proximal
axis
di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77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3980A (zh
Inventor
中村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PI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PI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PI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PI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73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3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33Muscles of the back, e.g. by an extension of the body against a resistance, reverse crunch
    • A63B23/0238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9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68User-manipulated weights using user's body w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05Abdomen
    • A63B23/0216Abdomen moving lower limbs with immobilized tors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4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with signalling or indicating means, e.g. of incorrect posture, for deep-breathing exerci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05Decision makers and devices using det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arbitration
    • A63B71/0608Decision makers and devices using det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arbitration using mechanical, i.e. non-electric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25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25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61H2203/0431Sitting on the buttocks in 90°/90°-position, like on a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43Position of the patient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A61H2203/0456Su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023/003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by torsion of the body part around its longitudin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2071/065Visualisation of specific exercise parameters
    • A63B2071/0652Visualisation or indication relating to symmetrical exercise, e.g. right-left performance related to 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posture
    • A63B2208/0228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posture
    • A63B2208/0242Lying down
    • A63B2208/0252Lying down su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与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的运动辅助器具,其具有能够供使用者识别体轴的体轴标识。体轴标识具有长度方向,并且被支承为该长度方向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体轴标识是被支承为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的棒部件。体轴标识具备设置于使用者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和比该近位侧标识更远离使用者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近位侧标识构成为能够调整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的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强化腹部、腰部的肌肉群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专利文献1以及2)。专利文献1及2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构成为,具备:使用者能够仰卧或就座的自重压板;在该自重压板的中间部能够起伏地摆动的可动体;以及在该可动体的摆动方向上施加阻力的机构,在使用者用两腿夹着可动体的状态下使该可动体左右倾斜,由此进行回转腰椎的运动。
根据专利文献1以及2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通过这样的腰椎的回转运动,能够对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在内的整个腹肌高效地施加负荷,因此能够实践塑形效果高的运动,并且能够强化腹部、腰部周围的肌肉(身体的核心肌肉)。另外,通过在以仰卧位弯曲膝盖的状态下使膝盖向左右倾斜,能够自然地进行腰椎的回转运动,因此还能够强化腰椎周围的肌肉,并且还能够协调构成脊椎的各椎骨的位置的平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29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8243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及2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如上所述,是能够在自家或工作场所等中简便地进行肌肉力量增强、通过腰围的曲线形成而实现的塑形、老人的健康增进、病后的康复运动、通过强化腰椎周围的肌肉而实现的腰痛治疗等的划时代的运动器具。而且,本发明人根据使用了这样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的长年经验发现: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的效果,在腰椎的回转运动中抑制使用者的体轴、特别是头尾轴的晃动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该运动辅助器具在借助以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使用的运动器具进行的运动中,能够抑制使用者的体轴的晃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是与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供使用者识别体轴的体轴标识。
在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体轴标识具有长度方向,并且被支承为该长度方向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体轴标识是被支承为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的棒部件。
并且,在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体轴标识具备设置在使用者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和比该近位侧标识更远离使用者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
在该情况下,更优选的是,所述近位侧标识构成为能够调整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另外,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是与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运动辅助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辅助器具具备:体轴标识,其具有长度方向;以及支承部,其将该体轴标识支承为该体轴标识的长度方向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在将所述运动辅助器具配置为所述体轴标识的长度方向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的状态下使用所述运动器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该运动辅助器具在借助以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使用的运动器具进行的运动中,能够抑制使用者的体轴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与运动器具一起示出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的(a)是表示使视点对准近位侧标识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的(b)是表示使视点对准远位侧标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运动辅助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各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不一定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另外,本发明的运动辅助器具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在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格、性别、年龄、肌肉力量、症状等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是与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100一起使用的运动辅助器具,如图1所示,具有能够供使用者M识别体轴、特别是头尾轴X的体轴标识10和支承体轴标识10的支承部20。
如图1所示,支承部20构成为能够载置于供使用者M仰卧的床2上,并且能够以体轴标识10位于仰卧位状态的使用者M的脸前的方式支承该体轴标识10。具体而言,支承部20具备一对腿部22、24和架设于这些腿部22、24之间的悬架部26,在该悬架部26的长度方向(从一方的腿部22朝向另一方的腿部24的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支承体轴标识10。一对腿部22、24隔开使用者M能够进入到它们之间的间隔、例如比使用者M的肩宽稍大的间隔而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体轴标识10具备设置在使用者M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12和比该近位侧标识12更远离使用者M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14。在本实施方式中,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分别是具有长度方向的长条部件,具体而言,是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延伸的棒部件。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具有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方向的脸的长度程度的长度、例如10~30cm程度的轴向的长度。近位侧标识12具有比远位侧标识14细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近位侧标识12由细的圆棒构成,远位侧标识14由长条的平板构成。
如图1所示,远位侧标识14形成为基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L字状,该弯曲部固定于支承部20的悬架部26。如图2所示,近位侧标识12通过线等连结部件16从远位侧标识14的水平部分悬吊。连结部件16构成为能够调整长度,由此,近位侧标识12构成为能够调整与使用者M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调整与远位侧标识14之间的距离。
运动器具100只要是在仰卧位或坐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图1所示那样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如图1所示,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构成为,具备:使用者能够仰卧或就座的自重压板102;在该自重压板102的中间部能够起伏地摆动的可动体104;以及在该可动体104的摆动方向上施加阻力的机构(未图示),在使用者用两腿夹着可动体104的状态下使该可动体104左右倾斜,由此进行回转腰椎的运动。此外,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也可以是自重压板102与床2成为一体的结构、或者不设置自重压板102而将可动体104直接安装于床2的结构。
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通过这样的腰椎的回转运动,能够对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在内的整个腹肌高效地施加负荷,能够实践塑形效果高的运动,并且能够强化腹部、腰部周围的肌肉(身体的核心肌肉)。另外,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通过在以仰卧位弯曲膝盖的状态下使膝盖向左右倾斜,能够自然地进行腰椎的回转运动,因此还能够强化腰椎周围的肌肉,并且还能够协调构成脊椎的各椎骨的位置的平衡。而且,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的构造简洁且能够携带,因此能够在自家或工作场所等中简便地进行这样的肌肉力量增强、通过腰围的曲线形成而实现的塑形、老人的健康增进、病后的康复运动、通过强化腰椎周围的肌肉而实现的腰痛治疗等。
此外,这样的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第3829257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美国专利第7824317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公知的器具,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使用者M仰卧在床2上,用两腿夹住运动器具100的可动体104。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M的脸前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此时,配置成体轴标识10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可动体104左右摆动,进行腰椎的回转运动。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具有能够供使用者M识别头尾轴X的体轴标识10。因此,在使用运动器具100反复执行回转运动的期间,使用者M能够通过体轴标识10始终识别自身的头尾轴X。由此,能够在识别出自身的头尾轴X相对于体轴标识10的晃动的阶段适当地改变自身的姿态,始终以适当的姿态、通常以连结自身的头顶部与运动器具100的回转轴的线与自身的头尾轴X一致的笔直的姿态进行回转运动,因此能够抑制运动中的体轴的晃动,提高运动效率以及效果。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辅助器具1的体轴标识10是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延伸的棒部件,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更加容易地识别头尾轴X的晃动,并且不进行运动辅助器具1的位置调整或者仅进行轻微的位置调整,就能够应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M(大人、小孩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中,体轴标识10具备设置于使用者M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12和比近位侧标识12更远离使用者M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14,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头尾轴X的晃动,并抑制该晃动。
即,如图3的(a)所示,在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轴标识10配置于使用者M的眼前的状态下,若视点对准近位侧标识12,则在使用者M的眼睛ME中产生这样的视觉:在以近位侧标识12为中心的左右两侧,用右眼观察到的远位侧标识14′和用左眼观察到的远位侧标识14′分开为两个。此时,在近位侧标识12位于左右分开的远位侧标识14’、14’的正中间的情况下(近位侧标识12与左右分开的远位侧标识14’、14’的各间隔相等的情况下),意味着脸位于体轴标识10的正下方,即,意味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与体轴标识10的延伸方向在水平方向以及铅垂方向双方上是三维一致的。
因此,使用者M不仅能够识别头尾轴X,还能够识别背腹轴(沿着身体的背腹方向的轴)以及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的晃动。由此,使用者M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体轴(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的晃动,并且通过适当地进行注意或姿态调整以使得近位侧标识12位于左右分开的远位侧标识14’、14’的正中间,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体轴的晃动。此外,如图3的(b)所示,这在使视点对准远位侧标识14、使近位侧标识12(12′、12′)在视觉上分开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通过使视点交替地对准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双方,也训练了眼肌(眼睛周围的肌肉),因此还能够起到视力矫正、老花眼矫正的效果。特别是,通过经常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来训练眼肌,不仅能够期待视力恢复效果、老花眼的改善效果,还能够期待白内障、青光眼的改善效果,而且,来自脑的视神经、运动神经对肌肉、肌纤维的指令能力的提高关系着运动能力的提高,对高龄化社会也能够做出较大贡献。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即使单独使用,也能够用作眼部功能矫正器具。
此外,除了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的结构之外,或者取而代之,在天花板、墙壁等处设置进一步的标记,还能够提供交替地观察体轴标识10和该标记这样的眼肌训练。
在此,该“标记”优选具有沿着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左右轴线,除此之外,更优选还具备沿着头尾轴X延伸的头尾轴线。作为这样的“标记”,例如能够采用“步”这样的文字等,但并不限定于此。通过采用具有这样的左右轴线的标记,能够利用该左右轴线识别左右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体轴的晃动。
特别是,在采用该标记作为远位侧标识14的代替结构的情况下,在使视点对准近位侧标识12时,在视觉上,该标记在以该近位侧标识12为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开为两个。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在被分开为两个的标记在视觉上以近位侧标识12为界而左右对称的情况下(被分开为两个的标记的位置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情况下),意味着颈部相对于头尾轴X笔直,在被分开为两个的标记在视觉上以近位侧标识12为界而左右非对称的情况下(被分开为两个的标记的位置不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情况下),意味着颈部相对于头尾轴X倾斜。因此,在采用该标记作为远位侧标识14的代替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进行头尾轴X的识别、矫正,还能够进行颈部的倾斜的识别、矫正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构成为,近位侧标识12能够调整与使用者M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应对脸的大小不同的使用者M(大人、孩子等),并且能够进行与眼部功能的水平(视力、老花眼的程度)相应的合理的眼肌训练。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辅助器具1,如上所述,能够抑制运动中的体轴的晃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的运动效果。在此,关于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的运动效果,分类为以下的(1)~(6)的观点而进行例示。
(1)对作为自由诊疗进行的民间疗法的效果
(2)对于医生所进行的治疗的效果
(3)比个人教练更好的效果
(4)比步行课程指导者更好的效果
(5)比护理指导者更好的效果
(6)比东洋医学的治疗效果、预防效果高的效果
(1)对作为自由诊疗进行的民间疗法的效果
·一个一个脊椎块的平衡变得协调。
·当头盖骨在脊柱上变得正确时,甚至改善脸部的歪斜。
·一边强化肌肉一边协调脊柱的一个一个块的平衡。
·使躯干轴正确而治疗猫背。
·一边强化肌肉,一边治疗脸部和身体的歪斜。
·即使不接触脸部,也使得头盖骨正确地位于脊柱上。通过全身、从颈部到头顶部相连的筋膜的矫正效果,头盖骨的位置也被矫正而变得协调。
·步行动作变得协调。
·从进化的过程来看的矛盾的脊柱(原本是四足步行的人类成为直立双足步行时颈椎及腰椎后弯)的柔软性提高。
·瘦脸效果。
·下颌周围的松弛、双下巴的消除。
·美肤效果。
·抗衰老效果。
·脸部的松弛消除、改善效果。
·由于不接触脸部而从全身的筋膜接近头盖骨,所以矫正脸部的歪斜。与接触脸部的施术相比,脸部的歪斜得到治疗。
·对于头盖骨的歪斜、所谓的脸部的歪斜具有效果。
·现状是,在脊柱上头盖骨没有笔直地位于正确的位置的人较多。问题点在于,许多声称瘦脸或治疗脸的歪斜的疗法师、施术者、治疗家等虽然没有很好地治疗的技术,但是通过很好地进行营销、宣传而将发生了变化作为宣传语。身体被筋膜覆盖,并被覆盖至头盖骨头顶部。作为歪斜方式的一个例子,脸部倾斜的现状是,由于颈椎、脊柱倾斜,因此每一个脊骨的平衡差,而且肌肉的使用方法、肌肉的平衡也差,现在,在作为世界上采用的方法的、以按摩脊柱疗法(カイロプラクティック)、整体、矫正、拉伸、姿态教室、步行教室、治疗脸部的歪斜等为销售语的治疗法中,除了手工疗法以外,即使使用按摩床(カイロベット)、整体项目、拉伸疗法器具、医疗器具、美容器具,也无法发挥充分的效果。这是因为,在对脊柱施加了重力的状态下进行的情况较多,因此在脊骨与脊骨之间施加压力较多,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整体、矫正的效果,而且在脊柱的一个一个块失去了平衡的状态下的肌肉平衡下,使肌肉、筋膜伸展,或压入骨的位置,或从皮肤表面接近,而且,由于没有以脊柱的一个一个块的位置对齐的方式强化肌肉,因此刚起步就发生偏移而开始歪斜。使用了本发明的、在头盖骨不偏移的状态下以仰卧位进行的运动疗法是通过不对每一个脊骨施加来自上方的重力的方法来进行的,从而治疗步行时的身体的晃动的效果高。在本发明人的证据、临床结果中发现,即使在进行成为奥运项目那样的各种运动时,每一个脊骨的位置在正确的位置而难以偏移的状态也能够预防将来的脊椎的变形、脊柱管狭窄症、腰部疝气、颈椎疝气等,对于脊椎的变形、脊柱管狭窄症、腰部疝气、颈椎疝气等症状的改善是有效的。
(2)对于医生所进行的治疗的效果
·矫形外科领域:现在,在矫形外科等中,进行透明质注射、止痛、湿敷、按摩、水床、牵引(不良的患部大多硬而难以伸展,仅通过牵引难以保持平衡)等治疗,但在这样的治疗中,对于变形性膝关节症、颈椎症、腰椎症、椎间盘疝气、坐骨神经痛、背痛、慢性腰痛、滑脱症、闪腰、腰椎分离症等,一个一个脊椎的位置仍然较差。在脊柱、膝关节、姿态保持关节的位置歪斜的状态下进行步行、跑步、运动、日常生活是这些症状的最初的原因,既是症状恶化的原因,也是症状未改善的原因。根据本发明,在进行肌肉力量强化的同时掌握使脊椎的每一个的平衡变得正确、不对各关节造成负担的、进行步行、跑步、运动、日常生活的身体的使用方法、躯干轴的使用方法,这接近根本原因而发挥效果。通过进行基于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的运动疗法而骨密度变高的病例有很多。可以说以往的利用药、医疗设备、手工疗法的治疗法对于作为根本原因的骨的位置、关节的位置的改善没有发生根本性解决的变化,本发明的一边强化肌肉力量一边改善歪斜的根本治疗对很多受疼痛困扰的日本国民有帮助。
·变形性膝关节症:现在,在矫形外科等中,进行透明质注射、止痛、湿敷等的治疗,但在这些治疗中,作为根本原因之一的载荷线并没有对齐。在这些治疗中,变形性膝关节症在载荷线这样的从股骨头连结到脚踝的线上,通过观察膝关节的角度的线而作为O型腿、X型腿、正常等的一个指标,但并不是使载荷线正确的治疗。当载荷线偏移时,例如若是O型腿,则会对膝盖的内侧施加负担,关节磨损而变形进展。这不仅是膝盖的问题。例如,即使载荷线整齐,也有很多这样的患者:由于上半身摇晃着步行,从而对膝关节强烈地施加负担,关节磨损、变形。虽然作为理疗也进行了康复,但现实中无法对载荷线发挥充分的效果。与此相对,本发明具有预防、治疗、改善变形性膝关节症的效果。发明人出版了以“~对5万个膝痛患者进行了诊断~接骨院院长所提出的“膝痛击退法””为封带的“膝痛消失!魔法的5体操”这样的书籍,提唱针对载荷线的改善方法,但通过许多院内患者证明了如下情况:仅通过进行对齐载荷线的运动,变形性膝关节症的治疗效果小,防止步行时的上半身的步行晃动对于变形性膝关节症的治疗、预防、改善是有效的。作为补充说明,针对因变形引起的炎症而无法吸收关节液、造成积水的症状,在矫形外科中,大多进行将注射针刺入膝关节内、用注射器吸收关节内的关节液、即一般所说的膝盖的积水的治疗,但关节液的作用是膝关节内的修复和再生,但没有向能够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吸收的方向引导,因此膝关节内的修复和再生不能顺利地进行,通过定期地反复进行用注射器吸收膝盖的积水的治疗,确认了许多变形的进展变快的病例。对于可以用注射针吸收关节液的病例,也可以说只有暂时较多地出现了关节液、在用注射针抽出一次关节液后关节液不会提前积存的病例是适合的,但在该情况下,通过压迫关节空间内的方法来促进吸收,因此特别是用注射针吸收关节液的必要性低。为了真正使关节液的吸收顺畅而提高关节内的修复和再生,努力使载荷线的角度正常,并且效果更高的、在步行时、施加全部体重时对膝关节的载荷线角度的晃动减少有效的、使上半身的横向晃动、不良姿态下的步行正常化的本发明发挥效果。
·对于侧弯症患者:现在,进行过程观察(経過観察)很常见。作为其治疗过程,以常见的典型例为例来进行说明。最初发现侧弯症的是,小中学的脊椎检查、莫尔条纹检查较多,在街道的矫形外科就诊,没有改善,即使去医院也是继续进行过程观察,因此,与父母一起,本人也会担心,虽然在大学医院就诊,但在此,过程观察这样的不进行任何治疗的状态持续,若侧弯发展,则穿戴整形矫正服,并进行过程观察,若进一步发展,则进行手术,这样的情况非常多。现状是,在开始研究穿戴整形矫正服的前后的阶段,指导预防运动等的情况较少,即使被指导,也几乎没有改善侧弯症的效果。即使在使用针对侧弯症的整形矫正服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较大的改善效果,通过在患者本人的生长期、青春时代进行不愉快的整形矫正服疗法,不仅感到较大的痛苦,而且终生以侧弯症发展的身体进行生活,这样的病例非常多。本发明的侧弯症改善效果通过在本发明人经营的接骨院(以下,称为“本院”)内进行的运动疗法在侧弯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很多改善实绩而得到证明。
·三大疾病的预防、治疗、防止亚健康的效果:
癌症(三大疾病):癌症患者由于大部分患者的呼吸力下降,所以胸前附近成为凹陷那样的姿态,呼吸力进一步下降,由此,癌症的进展进一步发展,最后死亡,现实中这样的病例也很多,但打开胸后成为能够大幅吸气的姿态,成为能够较多地吸入呼吸力的躯干轴、姿态,这具有使癌症患者的进展延迟,治愈力提高,由此治好癌症的效果。这样的病例实绩在本院内证据中可见。在良好的姿态、呼吸力高的状态=气力高的状态下,具有成为难以患癌症的体质的效果。
脑梗塞(三大疾病);通过形成血栓,该血栓到达脑,压迫脑血管,从而引起脑梗塞的病例较多,但血栓也可以说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状态,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是这样的状态:由于不良姿态引起的脊椎的压迫下的疼痛、脊椎的变形或磨损、关节的变形或磨损而导致神经被压迫、经常有疼痛的患者始终具有压力,焦躁,交感神经占优势。该状态原本考虑人类战斗、即守护领地或与敌人战斗的时代可知,在与敌人浴血奋战时,作为与大的生命的维持相关的压力和身体反应,可以说是相同的状态。在若不止血则会出血死亡的状况下,必须通过使血液凝固来防止血液流出到体内。这与血容易凝固的状态相同,是容易形成血栓的状态。即,将脊椎的每一个、膝关节的每一个在正确的位置,难以施加多余的负担,关节的磨损、变形少的使用方法作为日常生活、生活习惯而掌握,这与使人避免痛苦的压力相通,因此也避免了由此引起的压力,具有将脑梗塞的发生也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当然,对于发生过脑梗塞的患者也具有防止复发的效果。
心肌梗塞(三大疾病);通过形成血栓,该血栓到达心脏,压迫心脏的血管,从而引起心肌梗塞的病例较多,如脑梗塞的一例中说明的那样,对心肌梗塞的预防、一旦发病的患者的复发也发挥效果。
·在牙科领域中,上颌骨与下颌骨的咬合不一致的患者较多,但现实中,牙齿的咬合存在游隙,并非全部完全一致。尽管如此,想要相当紧密地治疗该咬合,从根本上是不合理的。然而,现状是,针对这样的咬合问题诉说症状、希望治疗的患者较多。作为该上颌骨与下颌骨的咬合的根本性问题,虽然尚不知道,但实际上,姿态差、头盖骨未正确地位于脊柱上这一点成为原因的概率高。但是,现状是,在牙科诊所中,没有应对该症状的方法。因此,现状是,在街道的牙科诊所中难以应对,去大学医院反复持续进行长时间治疗的患者较多,但如上所述,即使是大学医院,也没有针对上述原因的治疗法,因此,现实中很多患者在长时间内漫无目的地重复治疗。
根据本发明,若脊柱与头盖骨、上颌骨、下颌骨的关系正确,则对于这样的原因不明的咬合问题,在医学上具有较大的效果。另外,对于为了使牙齿排列整齐而进行牙科矫正的患者,如果头盖骨没有正确地位于脊柱上,则在上颌骨与下颌骨之间存在歪斜的状态持续,因此通过进行本发明的治疗,上颌骨与下颌骨的歪斜被消除而变得整齐,因此在开始进行牙科矫正医疗之前、期间、之后,牙科矫正的治疗效果都变高,因此能够对日本国民的牙科医疗作出贡献。这当然也与营养的吸收有关,还具有使摄入的营养通过血液而到达身体中的效果。在任何时候都能美味、快乐地享受进餐,这能够有助于国民的优质生活。
·妇产科领域:本发明提高孕妇也能够安全地进行调整的运动疗法效果。对于原因不明的***症,因姿态不良、不良步行而导致的情况实际上也较多,这根据本院内实绩而取得了证据。作为不良姿态,上半身后仰,几乎没有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回转动作的走路方式、下半身具有寒性而降低到子宫的温度的患者较多也是现实的。对于虽然在妇产科进行了治疗但被诊断为不知道根本原因而困扰的患者们,在本院进行了***治疗的患者大多通过数次治疗、施术、运动方法,使躯干轴的脊椎的一个一个块的平衡正确,在步行时向子宫的温度变高的方向自然地引导,由此长年进行了妇产科等的***治疗的患者存在多次妊娠的本院内实绩、证据、事实。由此也可知,本发明触及少子化,对想要孩子的夫妇的***治疗有效果。在东洋医学上,调整气血水而提高预防医学效果的本发明对妇科类疾病的子宫肌瘤、***、生理疼痛、PMS、生理不规律、***症有效果。
·精神科领域:涉及精神科,有多年持续饮用大量药物的许多患者。现实是,这些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气力,所以几乎没有定期的运动习惯,肌肉力量逐年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气力也降低,当然姿态也差,步行速度也慢,整体没有锐气,这样的症状不断变得严重。根据本发明,由于整个身体的肌肉力量能够有效地进行在仅仰卧或者坐着的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因此运动效果以最佳化的方式提高,能够从身体一方提高心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精神上的症状的改善。
·内科领域:人想要通过自主神经自己取得体内平衡,与该平衡大有关系的是脑。而且,脑被头盖骨保护,从脑向身体发送正确指令的是中枢神经。真正重要的是将来自脑的指令发送至身体的中枢神经的通道即脊椎的平衡,脊椎的变形与整个身体的自主神经的平衡相关,成为各种疾病、受伤的原因,这在目前已成为常识。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通过调整一个一个脊椎块的平衡而引导至不易产生疼痛的身体,从而提高针对这些所有疾病、受伤的治愈力,防止亚健康。因此,在东洋医学上,调整气血水的本发明对于作为内脏疾病、症状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低血压、低血糖、脂质异常症通便异常(便秘、腹泻等)、消化不良、膀胱炎、尿频、胃痛、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有效果。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对身体的恒定性、稳态具有正面效果。自主神经从脑通过中枢神经向身体中发出指令,若位于该自主神经所通过的中枢神经的周围的脊椎、脊髓的位置偏移,则会导致内脏或其他的不良。提高仰卧位、坐位的躯干轴运动效果的本发明对于具有运动习惯的人自不必说,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也是能够高效地感受到的帮助,因此对于形成运动习惯、体重减轻、紧缩、体力不足、肩酸、发冷、浮肿(血液循环不良)、压力、腰痛、膝痛、骨质疏松症、压迫性骨折的预防也具有效果。儿时自己控制的自主神经等当成为大人时则无法控制,开始依赖药物的倾向很常见。但是,尽可能不依赖于药物而能够利用自身的自主神经正常地进行控制是重要的。
(3)比个人教练更高的效果:比个人教练、也进行整体的个人教练效果更高的理由
例如,高尔夫球手由于不左右对称地使用身体,所以身体的平衡歪斜,经常被脊柱的周围、腰椎、颈椎、胸椎的疼痛所困扰。根据本发明,若使得脊柱左右对称地位于正确的位置,则脊柱周围的疼痛的改善效果高。通过将左右不同的身体的不同方式引导至左右相同的使用方法,具有在强化脊椎周围的同时改善身体状况的效果。通过掌握不晃动的躯干轴,能够防止受伤,其结果是,具有提高成绩并且延长运动生涯的效果。即使在本院中,以改善腰痛为目的而去医院的职业高尔夫球手、业余爱好者的患者也不仅改善了腰痛,而且对高尔夫运动的精度提高、飞行距离提高产生了较大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在使用缓解脊柱周围的僵硬的器械时,通过使躯干轴正确,从而左右对称地缓解僵硬,调整身体的平衡,提高整体效果。
大多数运动、舞蹈、武术也几乎不能左右对称地进行,因此,通过纠正由这些运动引起的身体的歪斜、脊柱的歪斜,也能够防止、预防受伤,当然具有能够长时间进行竞技生活的效果、实绩,也具有提高竞技精度的效果。
身体在摇晃的状态下行走、跑步,这无论是在整体力学上、还是在生理学、物理学上都是没有效率的,但由于在身体不摇晃的状态下从行走到跑步都能够体会,因此对运动能力提高是有效的。
由于生长期、身体的平衡差,因此无法发挥本来的运动能力,认为运动神经差的孩子以及父母都较多,但通过利用本发明调整躯干,跑步速度变快,运动能力也提高,由此身体能力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业成绩提高,积极思考。
例如,东京***在2020年举办,无论是哪种竞技都会对脊柱造成负担。在进行1天几小时的竞技练习时,将脊柱的每一个维持为难以施加负担的状态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动作的基本是步行,步行的延伸有跑步、运动动作。因此,本发明对于实施33个竞技的奥林匹克竞技、游泳、射箭、田径比赛、羽毛球、棒球/垒球、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竞技、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空手道、现代五项、赛艇、橄榄球、帆船、射击、滑板、竞技攀岩、冲浪、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举重、摔跤等所有项目而言,对身体的维护、竞技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
(4)比步行课程指导者更高的效果:比也进行步行课程、整体的步行课程指导者效果更高的理由
本发明人在地球小姐决赛选手中使用本发明关联器具,进行步行的指导,尽管决赛选手为了在各地域的竞赛中获胜,接受了步行课程,但若利用本发明关联器具,则进一步实现了步行时的头部、脊柱的位置的稳定,从而有步行课程效果提高的实绩。
关于步行,如果能够无意识地进行步行,则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步行。其中,在追求美感的选美中,要求有意识的步行的要素高。与此相对,在作为医学上的治疗效果、施术效果而对患者进行的步行指导中,难以始终有意识地进行日常生活,因此虽然也存在有意识的部分,但即使在无意识地步行的状态下,也需要掌握不对关节造成负担的步行。
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从四足步行变为双足步行、直立双足步行,但在四足步行时,脊柱成为桥,因此有稳定感,但在向直立双足步行进化的过程中,颈椎和腰椎相反地弯曲,并且肩胛骨也变得容易去往前方,因此没有稳定感,成为容易成为不良姿态、也称为所谓猫背的姿态的状态,这也是成为在医学上难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步行姿态/姿态的原因,但根据本发明,在坐位、仰卧位头盖骨的晃动真正少的状态下,向后拉动肩胛骨的力传递到颈椎~胸椎~腰椎~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脚踝~拇指球,由此,例如,通过在进行后拉左肩胛骨并后拉左臂的步行动作时向大脑输入能够自然地进行向前迈出左脚的步行动作的步行运动神经回路,并在进行也可称为相反的步行动作的后拉右肩胛骨并后拉右臂的步行动作时向大脑输入能够自然地进行向前迈出右脚的步行动作的步行运动神经回路,能够简单地掌握一边摆动左右手脚一边使脊柱以直立状态回转的步行动作,因此,通过掌握本发明的对身体有益的步行,在医学上的各领域中的症状改善方面具有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脊椎周围变得整齐,成为引起疼痛的神经压迫消失而感觉不到疼痛的脊柱的位置、血管没有阻滞地流动的脊柱的位置,成为即使没有意识到位于肩胛骨周围的褐色脂肪细胞也总是容易燃烧的身体的使用方法,因此疼痛的消除、消失、减肥效果提高。
(5)比护理指导者更好的效果
在护理设施等中,对于步行速度慢的患者等而言,护理者在步行时拉着手使其移动,这也是在护理中始终未消除人手不足的原因,但问题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强化肌肉力量的手段,因此存在能力逐年显著降低的情况。因此,通过穿戴于身体而成为步行的辅助、使步行速度变快的产品也被纳入到护理领域,但穿戴耗费时间,穿戴的装置也必须一人准备1个,另外,由于头盖骨位于脊柱之上而使用,因此对脊柱施加有来自上方的压迫力,后拉肩胛骨的力也没有一边整理一个一个的脊骨一边增肌的效果,因此是没有效率的,但由于没有其他最优化的提高步行能力的产品,因此在护理领域中被使用。
使用本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具有使步行速度慢的患者等的步行姿态整齐、步行速度变快的效果。另外,在步行有障碍的人躺在床上时,也能够放置在使用者的旁边而在床上使用,还具有改善步行时的身体的摇晃的效果,因此是实用的,在护理领域中,能够对护理者的负担消除、人手不足、使用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在痴呆症中,由于脑的血流量上升、脑的记忆细胞复苏、对身体的指令能力、运动能力的提高、脑氧量增加等各种理由,出现了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力上升、交谈力上升等痴呆症症状改善的临床结果(治疗、施术效果)。即使是被痴呆症专科医生认定为今后无法再进一步恢复的患者,也能够看到上述的症状改善,因此具有如下程度的改善效果:认定的医生有时废弃了明确记载为症状固定且今后症状只可能恶化的文件。
对于老花眼、白内障而言,由于眼睛周围的肌肉降低导致的晶状体的视力调节功能、由其引起的被比作透镜的晶状体的弹性衰退而出现白色浑浊视野变得不良好的倾向,但由于眼球、视神经是脑直接露出到体外的结构,因此视野的认知能力降低当然会导致痴呆症的正常功能衰退,因此通过使用对改善这些症状有效的本发明品,具有许多有老花眼、白内障的改善效果的实绩,也具有许多有青光眼的改善效果、视力恢复效果的实绩,来自脑的视神经、运动神经对肌肉、肌纤维的指令能力的提高会导致运动能力的提高,能够对高龄化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6)比东洋医学的治疗效果、预防效果高的效果
·在东洋医学中有称为中医学的部分,有时将重要地掌握预防医学、防止亚健康作为学问的基本,对调整气血水发挥大的效果的本发明具有中医学中作为目标的防止亚健康的效果,其效果高。不移动头部地进行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调整头盖骨与颈椎的平衡,因此效果高。作为使颈椎安全且与躯干部联动地进行的最优化的肌肉力量强化的本发明所实现的方法,在迄今为止的医疗器具、运动疗法中无法实现。
·整理气血水是中药的目的(自然治愈力提高),气:通过胸廓扩张而呼吸力提高=气力提高,血:以脑和下半身与心脏平行的状态即仰卧位进行=血流调整。贫血由于脑缺氧而摇晃并倒下,但意识恢复是因为脑与心脏平行,脑的缺氧恢复。在立位,脑位于心脏之上,因此,若从脊椎、特别是从胸椎到颈椎~头盖骨~肩胛骨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像胸廓出口综合征(一个例子)那样),则存在血液的阻滞,无法正常地发挥自然治愈力。根据本次的发明,若一个一个脊骨的位置变得正确的效果提高,则自然治愈力提高。另外,静脉瘤等、防止朝向心脏逆流的静脉瓣膜不正常的患者较多,由此也可知,人体构造是下半身的血液难以返回上半身的。以下半身与使血液在身体中流动的心脏的位置平行的仰卧位进行的运动疗法通过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效果。
·人的下半身容易浮肿,水毒容易积存。体液循环也容易变差,但在血流的正常化、理想化的同时,体液的循环也协调。对调整气血水有效的本发明对自主神经***即自主神经失调症、脑脊髓液减少症、头痛、头晕、抑郁症、失眠症、髋关节唇损伤、强直性脊椎炎、纤维肌痛症、咽癌、***癌、飞蚊症、帕金森病、哮喘是有效的。对调整气血水有效的本发明对于也是不定愁诉的耳鸣、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风湿病、扭伤、巴塞多氏病、视野狭窄症、突发性听力损失、面部痉挛、牙龈痛、颌关节症也是有效的,从东洋医学的观点出发,对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小儿哮喘、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汗过敏、屋尘、金属过敏、过敏性荨麻疹、动物过敏、膀胱炎、慢性鼻炎、蓄脓症、慢性中耳炎、鼻出血、胆碱性皮炎、美尼尔病、恐慌症、眼睛疲劳、视力降低、多汗症、干眼症、落枕、更年期障碍也是有效的。
·对于肩酸、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四十肩)、髋关节痛、头痛、交通事故后遗症、麻木、腱鞘炎、鼻炎、可动区域扩张、恶心、腹痛、猫背矫正,提高调整气血水的效果的本发明也发挥效果。虽然也与“(1)对作为自由诊疗而进行的民间疗法的效果”的部分所述的内容相通,但是人本来谁都会有气,能够简单地提高气,通过提高气而提高了医学效果、预防效果、自我实现效果等这样的效果被大量的民间疗法作为销售语,根据本发明,通过一边正确地调整一个一个脊骨的位置一边强化肌肉,能够将这些民间疗法所进行的提高气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到数倍。同样地,各种民间疗法指导、实践为,冥想也对身体好,自我实现效果得到提高等,根据本发明,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的冥想效果和在运动的同时进行的动态的冥想效果也得到提高。
生活***衡,改善脊柱的变形引起的神经压迫的效果高。预防效果也高。在现在的一边增强肌肉力量一边进行的方法中,无法使真正意义的一个一个脊骨返回到正确的位置。如果人不进行肌肉训练,则肌肉力量必然降低。随着该肌肉力量降低,脊椎块的平衡也容易破坏。根据本发明,具有在利用正确的躯干轴进行肌肉力量强化的同时将脊柱的一个一个块的平衡矫正到正确的位置而改善歪斜的效果。因此,成为不易疲劳的身体是不言而喻的,是对今后到来的超高龄化社会有很大帮助的发明。在美国,按摩脊柱疗法是医师、医生,但在其本国取得了以仰卧位进行的基本特许,在本院的临床研究实绩中,按摩脊柱疗法效果自不必说,还持续表现出之前所述的更多的医学效果。通过在仰卧位这样的没有被来自上方的重力压迫脊柱的状态下一边强化肌肉力量一边进行,能够发挥与整体相比调整一个一个脊椎块的平衡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能够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或改良。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与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一起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与各种运动器具一起使用。作为这样的运动器具,例如可列举出:仰卧推举器、拉伸器械、普拉提器械、普拉提运动器具、取得平衡的运动器具、平衡球、橡胶管、推胸机、坐姿划船机、肱二头肌卷曲机、肱二头肌推举器、肱三头肌推举器、卷腹机、曲腿机、背部伸展机、髋外展机、坐姿曲腿机、腿部伸展机、双功能蝴蝶机、腿部推蹬机、后肩划船机、曲臂机、推胸机、助力单双杠训练器、坐姿划船机、肱三头肌推举器、高拉滑轮机等。另外,瑜伽垫等片材类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运动器具中。这些运动器具除了在仰卧位状态下使用的器具之外,也可以是在坐位状态下使用的器具,在该情况下,运动辅助器具构成为配置于坐位状态的使用者M的脸前。另外,滚床、水按摩、按摩器械等有时据说也具有伸展效果、通过放松肌肉而产生的整体效果,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本发明识别躯干轴而进行运动,整体效果提高。而且,无论是在使用按摩床等矫正器具时,还是在治疗时使用的枕头,在具有整体效果的情况下,若使用本发明品,则矫正、整体效果提高。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运动辅助器具1是具有支承体轴标识10的支承部20,并使该支承部20载置于床2上的独立型的运动辅助器具,但并不限定于此,体轴标识10的设置方式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是固定(一体)或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床2或运动器具的一部分(例如,在运动器具为上述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100的情况下,为自重压板102等)等上的体轴标识(未图示),也可以是固定或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墙壁W(参照图4的(a))或天花板S(参照图4的(b))等上的体轴标识1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体轴标识10固定于支承部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使体轴标识10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结构(参照图5)、使体轴标识10能够在铅垂方向上转动的结构(参照图4的(a))等各种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能够通过调整连结部件16的长度来调整近位侧标识12与使用者M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代替该结构或者在此基础上,通过使远位侧标识14的位置上下移动,来调整近位侧标识12与使用者M之间的距离、远位侧标识14与使用者M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这样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近位侧标识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双方通过连结部件16与远位侧标识14连结,由此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在铅垂方向上排列对齐,并且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始终一致,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0的(a)所示,连结部件也可以是将近位侧标识12以能够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摆动的状态支承的摆动部件16a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近位侧标识12以远位侧标识14为中心摆动,能够使近位侧标识12的铅垂方向的位置从远位侧标识14的铅垂方向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适应例如因肩酸、鞭打、交通事故的后遗症、老化等症状而固定为脸朝向旁边的状态的患者等。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例示了使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位置被固定的远位侧标识14摆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近位侧标识12的位置固定,使远位侧标识14相对于该近位侧标识12摆动,还可以构成为使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双方相对于支承部20摆动。在后者的情况下,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可以构成为能够相互同步地摆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摆动。
另外,连结部件也可以构成为,以近位侧标识12的延伸方向与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方式,在能够使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状态下,将近位侧标识12与远位侧标识14连结。作为这样的连结部件,例如,如图10的(b)所示,能够采用将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结的旋转轴16b的结构、能够将近位侧标识12的位置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自由地变更的万向接头(多关节连结部件)(未图示)等各种结构。另外,在前者的旋转轴16b的结构中,可以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的尾侧的端部(参照图10的(b)),也可以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的头侧的端部(未图示),还可以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未图示)。根据这样的结构,使近位侧标识12的延伸方向与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不同,能够识别到2根不同的轴,因此例如能够适应脊柱向横向弯曲的患者等。即,在对这样的患者使用该变形例的运动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够将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中的一方用作用于识别朝向运动器具笔直地延伸的理想的体轴的标识,并且使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该理想的体轴倾斜的实际的患者的体轴延伸,由此,通过识别实际的体轴与理想的体轴之间的偏移,并使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中的另一方位于矫正效果高的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运动效率和矫正效果。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例示了使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位置被固定的远位侧标识14转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近位侧标识12的位置固定,使远位侧标识14相对于该近位侧标识12转动,还可以构成为使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双方相对于支承部20转动。在后者的情况下,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可以构成为能够相互同步地转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转动。
进而,连结部件也可以构成为,以近位侧标识12的延伸方向与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方式,在能够使近位侧标识12及远位侧标识14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转动的状态下,将近位侧标识12与远位侧标识14连结。作为这样的连结部件,例如,如图10的(c)所示,能够采用将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结的旋转轴16c的结构、能够将近位侧标识12的位置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自由地变更的万向接头(多关节连结部件)(未图示)等各种结构。在该变形例中,旋转轴16c也能够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的尾侧的端部、头侧的端部或长度方向的中心等任意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使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向上下方向倾斜,因此例如能够改善张口困难的症状,能够矫正为正确的姿态。此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构成为使远位侧标识14相对于近位侧标识12转动,也可以构成为使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双方相对于支承部20转动。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可以构成为能够相互同步地转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转动。
此外,连结部件也可以具备这些能够摆动的结构、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结构以及能够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转动的结构中的2个以上的结构。在全部具备这3个结构(能够摆动、水平转动以及铅垂转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三维地变更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朝向,因此能够构成更万能的运动辅助器具。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规定了近位侧标识12与远位侧标识14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这些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配置使用者M的头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规定了使用者M的头部与近位侧标识12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配置使用者M的头部以及近位侧标识12。具体而言,也可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使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不连结而相互分离,并且将近位侧标识12安装于使用者M的头部,由此使近位侧标识12能够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自由地移动(能够摆动、水平转动以及铅垂转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目视确认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远位侧标识14的朝向等,也能够识别使用者M的头部的倾斜等。
此外,作为将近位侧标识12安装于使用者M的头部的方法,例如,例示出使用者M佩戴一体地安装有棒状的近位侧标识12的眼镜或帽子等的方法、使用者M用嘴叼住一体地安装有棒状的近位侧标识12的部件的方法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后者的方法(使用者M用嘴叼住的方法),还能够直观地认知脸部的歪斜、牙齿的咬合不良、颌关节的不正常以及颌关节症等症状(位于上颌骨的上牙与位于下颌骨的下牙的平行度),另外,通过测量近位侧标识12相对于基准线(例如连结双眼的线)的倾斜角度等并进行数值化,还能够客观地认知该症状的程度等。而且,通过这样的直观的认知、客观的认知,能够在识别到自己的症状的基础上面对施术等,并且能够通过施术的前后比较等而实际感受到症状的改善效果。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分别是分体形成的棒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成为一体的体轴标识、例如图11所示那样的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相互连续的环状等的体轴标识10F。在这样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结构中,也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轴标识10相同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近位侧标识12以及远位侧标识14是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延伸的棒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沿着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延伸的一个或者多个左右轴线。例如,如图12所示,远位侧标识14也可以具有朝向以该远位侧标识14为界的左右两侧(与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左右轴线14a。在该情况下,左右轴线14a既可以构成为仅设置1个,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沿着远位侧标识14的延伸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8个)。另外,该左右轴线14a也可以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上,还可以设置在近位侧标识12及远位侧标识14双方上。这样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体轴标识10G除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轴标识10同样的优点之外,与已述的“具有左右轴线的标记”同样地,不仅能够进行头尾轴X的识别、矫正,还能够进行颈部的倾斜的识别、矫正等。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近位侧标识12和远位侧标识14这2个(2轴)标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备3个(3轴)以上的标识的结构,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是仅具备1个(1轴)标识的结构。通过这样的仅具备1个(1轴)标识的体轴标识10H,使用者M也能够识别头尾轴X,因此能够抑制运动中的体轴的晃动,提高运动效率以及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也可以使形成为棒状的标识的一部分能够向任意的方向变形。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近位侧标识12和/或远位侧标识14的尾侧的端部附近朝向水平方向或铅垂方向任意地弯折。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应对更多样的施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体轴标识10是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延伸的“线”的结构(棒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使用者M能够识别体轴的结构,则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例如,体轴标识也可以是图6所示那样的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分离设置的2个以上的标记10A、10A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连结2点以上的标记10A、10A的假想线而识别头尾轴X,因此能够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根据图6所示的例子,通过配置在使用者M的脸前的一对平行的悬架部26A、26A,也能够识别使用者M的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的晃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体轴的晃动。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体轴标识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形成于悬架部26B的间隙10B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间隙10B的延伸长度来识别头尾轴X,因此能够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进而,作为其他例子,体轴标识也可以是图8的(a)~图8的(c)所示那样的使LED等光源点亮、闪烁的结构。
例如,如图8的(a)所示,也可以采用将多个点光源L沿着使用者M的头尾轴X设置为一列而成的体轴标识10C。在该结构中,例如,通过使多个点光源L从使用者M的头侧朝向脚侧或者从脚侧朝向头侧依次点亮或者闪烁,或者使所有的点光源L同时点亮或者闪烁,能够识别头尾轴X。
另外,例如,如图8的(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将具有这样的1列点光源L的体轴标识10C以夹着上述实施方式的体轴标识10的方式平行地设置两列。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多个点光源L依次或同时点亮或闪烁,也能够识别头尾轴X。另外,在该变形例的运动辅助器具中,既可以构成为能够任意地调整左右的体轴标识10C与中间的体轴标识10之间的间隔,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使中间的体轴标识10相对于左右的体轴标识10C在水平方向和/或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转动,以使中间的体轴标识10的延伸方向与左右的体轴标识10C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在前者的能够调整间隔的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中间的体轴标识10靠近一方的体轴标识10C配置(将中间的体轴标识10的位置调整为使得一方的体轴标识10C与中间的体轴标识10之间的间隔和另一方的体轴标识10C与中间的体轴标识10之间的间隔不同)。另外,在后者的能够转动的结构中,既可以构成为使左右的体轴标识10C相对于中间的体轴标识10转动,也可以构成为使中间的体轴标识10以及左右的体轴标识10C全部独立或者相互同步地相对于支承部(未图示)转动。根据这些结构,也能够适应因肩酸、鞭打、交通事故的后遗症、老化等症状而固定为脸朝向旁边的状态的患者、脊柱向横向弯曲的患者等。
并且,例如,如图8的(c)所示,也可以采用以包围使用者M的脸的方式呈大致圆形地设置有点光源L的体轴标识10D。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多个点光源L依次或同时点亮或闪烁,也能够识别头尾轴X。
根据使用了这样的光源的体轴标识,即使在闭上眼睛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经由眼皮到达眼睛的光来识别头尾轴X。另外,通过进行用眼睛追踪点光源L的点亮或闪烁的动作,也训练了眼肌,因此也有助于眼功能矫正。并且,通过根据施术的进行状况等使点光源L从点亮(或者闪烁)变化为闪烁(或者点亮),或者使点光源L的发光颜色变化,也能够对使用者M或者对该使用者M进行施术或者进行指导的施术者等通知施术的进展状况、施术内容的变更时机等。此外,在使用光源的这些变形例中,光源可以使用能够照射对眼睛和皮肤好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光线的光源等、对美容和健康好的种类的光源,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也可以代替光源或在其基础上,采用产生超声波、波动或振动等的机构。
另外,作为其他的例子,体轴标识也可以采用在脸前配置印刷有能够识别体轴的标记的面板等的结构。具体而言,体轴标识也可以是图9所示那样的、图示有沿着头尾轴X延伸的头尾轴线L1以及沿着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多个左右轴线L2~L4的透明的面板10E。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头尾轴线L1来识别头尾轴X,因此能够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还能够通过左右轴线L2~L4来识别左右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体轴的晃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体轴标识作为物理物体存在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将用于播放能够识别体轴的影像的画面配置在脸前的结构、或者佩戴播放该影像的眼镜(VR眼镜等)的结构。作为该“能够识别体轴的影像”,例如能够采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所涉及的体轴标识的影像。另外,在这样的播放影像的结构中,优选影像根据使用者M的头部的动作而变化。
并且,以上例示的体轴标识主要是通过使用者M的视觉来识别体轴的标识,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通过使用者M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中的一个以上来识别体轴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使配置在床的周围的多个扬声器等依次鸣响,通过听觉(耳朵中位于内耳的耳石)来识别声音,从而能够识别体轴。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对使用者M吹风,或者使标识或施术者的手等与使用者M的身体抵接,从而能够通过触觉来识别体轴。
另外,以上述的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所涉及的体轴标识是能够识别使用者M的头尾轴X的结构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除了头尾轴X(沿着身体的身高方向的轴)之外或者代替头尾轴X而能够识别背腹轴(沿着身体的背腹方向的轴)和/或左右轴(沿着身体的肩宽方向的轴)的结构。
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知,上述那样的变形例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标号说明
1:运动辅助器具;2:床;10、10′、10A~10H:体轴标识;12:近位侧标识;14:远位侧标识;16、16a、16b、16c:连结部件;20:支承部;22、24:腿部;26、26A、26B:悬架部;100:腹部腰部肌肉群训练器具(运动器具)。

Claims (4)

1.一种运动辅助器具,其与在仰卧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器具具有能够供使用者识别体轴的体轴标识,
所述体轴标识具备构成为设置在使用者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和比该近位侧标识更远离使用者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
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长度方向,
所述运动辅助器具还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将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支承为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能够沿着仰卧位状态的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
所述近位侧标识构成为配置于使用者的脸与所述远位侧标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是被支承为能够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的棒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位侧标识构成为能够调整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4.一种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其是与在仰卧位状态下使用的运动器具一起使用运动辅助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器具具备体轴标识以及支承部,
所述体轴标识具备构成为设置在使用者的脸前的近位侧标识和比该近位侧标识更远离使用者而设置的远位侧标识,
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长度方向,
所述支承部构成为将所述体轴标识支承为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能够沿着仰卧位状态的使用者的头尾轴配置,
所述近位侧标识构成为配置于使用者的脸与所述远位侧标识之间,
在将所述运动辅助器具配置为所述近位侧标识以及所述远位侧标识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沿着使用者的头尾轴的状态下使用所述运动器具。
CN202080037723.2A 2019-03-22 2020-03-23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873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5324 2019-03-22
JP2019-055324 2019-03-22
PCT/JP2020/012700 WO2020196399A1 (ja) 2019-03-22 2020-03-23 運動補助具及び該運動補助具の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980A CN113873980A (zh) 2021-12-31
CN113873980B true CN113873980B (zh) 2024-03-15

Family

ID=7261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7723.2A Active CN113873980B (zh) 2019-03-22 2020-03-23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183B2 (zh)
JP (2) JP6854037B2 (zh)
CN (1) CN113873980B (zh)
DE (1) DE112020001378T5 (zh)
WO (1) WO2020196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731A (zh) * 2020-12-05 2021-02-19 盐城盐西幸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人专用避免拉伤的拉伸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05409D0 (en) * 1999-04-26 2000-04-26 Akhmetov Zinnur B Training equipment for exercis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vertebral joints and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for the correctionof posture
CN102179035A (zh) * 2011-04-28 2011-09-14 上海电机学院 能够调节矫正爬行姿态的爬行锻炼机
KR101893362B1 (ko) * 2018-03-30 2018-08-30 이상학 운동용 자세교정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3907A (en) * 1970-07-10 1972-01-11 Andy C Cane Spring-biased arm exercising device
US3744483A (en) * 1971-05-07 1973-07-10 W Picolin Physiotherapeutic mat
JPS6088110U (ja) 1983-11-23 1985-06-17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圧入ピン形状
US5951448A (en) * 1997-03-21 1999-09-14 Bolland; Kevin O. Exercise machine for lower and upper body
US6402669B1 (en) * 2001-01-05 2002-06-11 Carol A. Olstad Leg exercise apparatus
US6932748B2 (en) * 2003-10-24 2005-08-23 Hsiao-Chung Huang Multipurpose exerciser
US20050192158A1 (en) * 2004-01-15 2005-09-01 Richard Edwards Composite yoga mats
JP3829257B2 (ja) 2004-06-02 2006-10-04 ジュピター有限会社 腹部腰部諸筋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US7955224B2 (en) * 2007-08-28 2011-06-07 Tracy Lynn Curley Yoga mat with intuitive tactile feedback for visually impaired
US20110131723A1 (en) * 2008-08-05 2011-06-09 Libby's Luxuries Llc Combined Yoga Strap and Mat
US20120324645A1 (en) * 2011-06-21 2012-12-27 Brett Lehr Yoga mat incorporating non-slip positioning pads
USD674225S1 (en) * 2011-10-04 2013-01-15 DaBo, LLC Foldable mat
US9241589B2 (en) * 2011-12-29 2016-01-26 Dan Saltzman Exercise ma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9211437B2 (en) * 2014-05-16 2015-12-15 Taino Soba Yoga and exercise mat with attachable markers
US9623277B2 (en) * 2014-07-16 2017-04-18 Dennis Paul Thompson Body support structure with focal implements for aiding in mental focus, balance, and body alignment
US9737744B2 (en) * 2014-12-18 2017-08-22 John David Claude Austin Towel stretching assembly for stretching exercises
JP2017080068A (ja) 2015-10-28 2017-05-18 小堀 豊 筋運動用スティック及び姿勢確認パッド
HK1222088A2 (zh) * 2016-05-30 2017-06-16 Holistic Wellness Ltd 改進的練習墊
US10413778B2 (en) * 2016-11-14 2019-09-17 Micolene Boddie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device
JP6088110B1 (ja) * 2016-11-25 2017-03-01 広樹 斉藤 ストレッチ用具及びストレッチ方法
US20220096306A1 (en) * 2017-05-09 2022-03-31 Thomas A. Bilek Decompression devic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05409D0 (en) * 1999-04-26 2000-04-26 Akhmetov Zinnur B Training equipment for exercis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vertebral joints and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for the correctionof posture
CN102179035A (zh) * 2011-04-28 2011-09-14 上海电机学院 能够调节矫正爬行姿态的爬行锻炼机
KR101893362B1 (ko) * 2018-03-30 2018-08-30 이상학 운동용 자세교정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96399A1 (ja) 2021-04-08
JP2021037338A (ja) 2021-03-11
US11964183B2 (en) 2024-04-23
US20220168609A1 (en) 2022-06-02
DE112020001378T5 (de) 2021-12-09
CN113873980A (zh) 2021-12-31
WO2020196399A1 (ja) 2020-10-01
JP6854037B2 (ja) 202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simpler eight-form easy tai chi for elderly adults
CN113873980B (zh) 运动辅助器具以及该运动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
Klich et al. Tai chi and Qigong as a form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people of all age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physiotherapy
RU2552666C1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RU111436U1 (ru) Линейно-точечный массажер
RU2322962C1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человека
CN105311791B (zh) 站立式颈椎病功能锻炼器及应用
RU2611908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пациент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балансировки мышечно-фасциально-висцеральных цепей подходом через основание черепа
RU2034530C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он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невр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роявлений остеохондроз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Kuchkarovna et al. THERAPEUTIC PHYSICAL CULTURE FOR OSTEOCHONDROSIS OF THE SPINE
CN205586457U (zh) 站立式颈椎病功能锻炼器
RU2782499C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перенесших новую коронавирусную инфекцию COVID-19
RU2572550C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позы и ходьбы у пациентов с пара- или тетрапарезом
RU278680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дения физической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с неврологическими осложнениями после перенесённой коронавирусной инфекции Covid-19
RU281748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вестибулярных нарушений у лиц пожилого возраста
RU2802385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идиопатического сколиоза у девочек 11-15 лет
RU2784605C1 (ru) Способ дыхательной гимнастики для пациентов, перенесших COVID-ассоциированную пневмонию
RU2745475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тирующего массажа шейно-воротниковой зоны и плечевого пояса
RU2510727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больных с вертеброгенным болевым синдромом после декомпрессионных операций на пояснично-крестцовом отделе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RU2808350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идиопатического сколиоза грудного отдел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у девочек 11-15 лет
RU2741202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с патологией спинного мозга на шейном уровне
Lin et al. PO-254 Progression in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Crossed Syndrome: There is no full text article associated whit this abstract
RU2643403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б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человека Жданова В.А.
RU2700976C2 (ru) Способ мобилизации активности человека, обусловленной его природными, эволюционными возможностями
Edgelow Physical therapy for NT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