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551A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551A
CN113810551A CN202110653134.3A CN202110653134A CN113810551A CN 113810551 A CN113810551 A CN 113810551A CN 202110653134 A CN202110653134 A CN 202110653134A CN 113810551 A CN113810551 A CN 113810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on
movement
display
movement source
source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1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山素明
白石润
川端一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810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7Indicating status, e.g. of a jo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9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 H04N1/00514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for individual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图标的排列变更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解决手段在于,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显示画面中,作为选择了移动源图标的规定位置而变更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具备触摸屏显示器等操作显示部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中,有具备如下功能的机型:通过进行利用手指或触摸笔等触摸(也有时称为轻触)任意的图标并使其在显示画面内移动的操作,从而自由地变更在操作显示部上显示的图标的配置即显示位置。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显示医疗信息的装置中,也提出了使得用户能够任意地排列替换与图标对应的多个“子画面”的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98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之下,在近年来的MPF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用户的使用方便性提高,也需要任意地排列替换在操作显示部上显示的与各种设定相关的多个图标即对图标的排列进行自定义的功能。
但是,在通过触摸面板等结构来进行变更图标的显示位置的(对图标的排列进行自定义的)操作时,根据利用手指或触摸笔等触摸图标时的触摸位置而操作感变化,存在使用户产生不协调感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图标的排列变更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
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以及
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画面上显示用于指定由所述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所述图标图像。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为:
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
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发挥如下的功能:
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
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图标的排列变更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功能的框图。
图3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复印设定画面的默认的显示状态,并说明进行图标排列的自定义操作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显示状态起,基于用户的触摸操作使“纸张”图标向右移动的情况下的移动开始时的操作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显示状态起,使“纸张”图标进一步向右移动并使手指离开时的操作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显示状态起,通过用户的手指离开而解除长按之后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7A及图7B是说明图3等所示的2个种类的大小的图标中的反应区域及非反应区域的图,图7A表示大图标中的反应区域等,图7B表示小图标中的反应区域等。
图8A及图8B是说明从图3所示的显示状态起,长按“纸张”图标的右端侧来进行配置替换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始时及移动中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9A及图9B是说明从图3所示的显示状态起,长按“纸张”图标的左端侧来进行配置替换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始时及移动中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10A~图10E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标的配置替换的动作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11A~图11C是说明与使移动源图标移动的方向相应的该图标的显示位置的校正例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与图标的配置替换相关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20 操作显示部(图像显示装置、操作受理部)
84 反应区域
85 非反应区域
100 控制部(图像显示装置、显示位置变更部)
A1~A9 图标图像
A1 颜色图标
A2 倍率图标
A3 份数图标
A4 纸张图标(第1图标、移动源图标)
A5 连续读入图标(第2图标、移动目的地图标)
A6 浓度图标
A7 双面设定图标
A8 原稿画质图标
A9 页合并图标
P 触摸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的主要部分。
图1及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电照相术处理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感光鼓413上形成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图像向中间转印带421进行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21上将4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合之后,向纸张S进行二次转印,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采用了串联方式,在该串联方式中,将与YMCK的4色对应的感光鼓413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上直列配置,并在中间转印带421上在一次过程中使各色调色剂图像顺次转印。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及控制部100等。
控制部100具备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1、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1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103等。CPU101从ROM102中读出与处理内容相应的程序并将其在RAM103上展开,与展开的程序协同动作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模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此时,参照存储部72中存放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闪存)、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与连结在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上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使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纸张S上。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构成为具备被称为ADF(自动原稿输送部(Auto Document Feeder))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被载放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D并将其向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送出。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一下子读取被载放在原稿托盘上的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含双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到稿台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被载放在稿台玻璃上的原稿以光学方式进行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并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针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施以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及操作部22发挥功能。显示部21依照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受理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并将操作信号向控制部100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显示部20及控制部100对应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显示部20依照上述的显示控制信号,在显示部21的显示画面内,显示用于指定由控制部100执行的各种处理的多个图标图像(以下简称为“图标”)。
另外,操作显示部20检测由用户的手指或者触摸笔等针对被显示的图标进行的触摸操作(短按、长按、拖曳、触摸解除等),将该检测结果作为操作信号向控制部100输出。
关于上述的图标及触摸操作等的详细情况,参照图3以下留待后述。
图像处理部30具备针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相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基于浓淡度校正数据(浓淡度校正表)进行浓淡度校正。另外,图像处理部30针对输入图像数据,除了浓淡度校正之外,还施以颜色校正、浓淡处理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基于被施以这些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图像形成部40进行控制。
图像形成部40具有用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形成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中间转印单元42等。
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具有同样的结构。为了图示及说明方便,以同一标记表示共通的结构要素,而在对各自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对标记附加Y、M、C或者K来表示。在图1中,仅关于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结构要素附加标记,而关于其他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结构要素省略标记。
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充电装置414及圆筒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管)的周面上顺次层叠了下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而成的负充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电荷产生层包括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分散于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而成的有机半导体,通过曝光装置411的曝光而产生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包括使空穴输送性材料(电子供与性含氮化合物)分散于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而成的结构,将在电荷产生层中产生的正电荷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控制部100通过控制向使感光鼓413旋转的驱动马达(省略图示)供给的驱动电流,使感光鼓413以一定的圆周速度旋转。
充电装置414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鼓413的表面均一地充电为负极性。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向感光鼓413照射与各颜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在感光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中产生正电荷,并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从而感光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被中和。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通过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例如是二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使各颜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至感光鼓413的表面,从而使静电潜像可视化来形成调色剂图像。关于显影装置412的具体性的结构留待后述。
圆筒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在一次转印后将感光鼓413的表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去除。
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以循环状被多个支承辊423撑架。多个支承辊423之中的至少1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由从动辊构成。例如,被配置在比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靠带行进方向下游侧的辊423A优选是驱动辊。由此,易于将一次转印部中的带的行进速度保持为一定。通过驱动辊423A旋转,中间转印带421沿箭头A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进。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颜色成分的感光鼓413对置,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一次转印辊422夹着中间转印带421与感光鼓413压接,从而形成用于从感光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辊隙。
二次转印辊424与被配置在驱动辊423A的带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支承辊423B对置,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二次转印辊424夹着中间转印带421与支承辊423B压接,从而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辊隙。
在中间转印带421经过一次转印辊隙时,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421上顺次重叠而被一次转印。具体而言,通过向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并向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一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图像被以静电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
其后,在纸张S经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至纸张S。具体而言,通过向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并向纸张S的背面侧(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一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调色剂图像被以静电方式转印至纸张S。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后的纸张S被朝向定影部60输送。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正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在二次转印后将中间转印带421的正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去除。此外,也可以替代二次转印辊424,而采用二次转印带以循环状被撑架在包含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上的结构(所谓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定影部60具备:上侧定影部60A,具备被配置在纸张S的定影面(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下侧定影部60B,具有被配置在纸张S的背面(与定影面相反的面)侧的背面侧支承部件;以及加热源60C等。背面侧支承部件与定影面侧部件压接,从而形成夹持并输送纸张S的定影辊隙。
定影部60利用定影辊隙对被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图像并被输送而来的纸张S进行加热、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S。定影部60作为单元被配置在定影器F内。另外,在定影器F中配置有空气分离单元60D,该空气分离单元60D通过喷吹空气,使纸张S从定影面侧部件分离。
纸张输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及输送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按预先设定的每个种类收容基于克重、大小等被识别的纸张S(规格纸张、特殊纸张)。输送路径部53具有对齐辊对53a等多个输送辊对。
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收容的纸张S从最上部被逐张送出,并被输送路径部53向图像形成部40输送。此时,通过配设有对齐辊对53a的对齐辊部,校正被供纸的纸张S的倾斜并且调整输送定时。然后,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图像一并被二次转印至纸张S的一个面上,并在定影部60中被施以定影工序。图像形成后的纸张S被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向装置外排纸。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使用户的使用方便性提高,需要任意地排列替换在操作显示部20上显示的与各种设定相关的多个图标、即对图标的排列进行自定义的功能。
但是,在进行将图标的排列以用户所期望的方式排列替换的操作时,通过触摸面板等结构,根据利用手指或触摸笔等触摸图标时的触摸位置而操作感变化,存在使用户产生不协调感等的问题。参照图3以下来说明该问题点。
图3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显示部20(显示部21)上显示的显示画面(在该例中为复印设定画面的初始显示方式)中的各种图标(在该例中为图标A1~A9)的排列及与图标的自定义相关的基本操作的图。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从显示画面内的从上数第一部分的左侧起,用于选择黑白或者彩色复印等类别的“颜色”图标A1、用于指定复印的倍率的“倍率”图标A2、用于指定复印的份数的“份数”图标A3,在横向上排列一列。
另外,在从上数第二部分中,从左侧起,用于设定被输出的纸张尺寸的“纸张”图标A4、用于选择是否进行原稿的连续读入的“连续读入”图标A5、以及用于设定(选择)复印的输出浓度的“浓度”图标A6,在横向上排列一列。
进而,在从上数第三部分中,从左侧起,用于进行与单面或者双面打印相关的设定的“双面设定”图标A7、“原稿画质”图标A8、以及用于选择是否进行所谓2in1(二合一)或4in1(四合一)等合并打印的“页合并”图标A9,在横向上排列一列。
此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其他图标或开关,显示了“使排列顺序初始化”的开关81、“取消”开关82、以及“OK(确定)”开关83,它们不作为排列替换的对象,功能也与以往同样,因此省略详述。
例如,在“纸张”图标A4中,在显示了“自动”的字符的左侧的区域(以下为了方便也称为“按钮”)被手指等触摸(短按)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参照上述的原稿D的大小、“倍率”图标A2的设定等,决定(设定)被供纸的纸张S的大小。
此外,在实际上,控制部100所进行的上述的决定(设定),在由用户按压了上述的“OK”开关83之后被执行,关于以下的事项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纸张”图标A4中,在中央的“???手动”按钮被手指等触摸(短按)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作为供纸对象的纸张S设定为被放置在手动托盘(参照图1中的右侧面侧)的纸张。进而,在“纸张”图标A4中,在右侧的“A4托盘1”按钮被手指等触摸(短按)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作为供纸对象的纸张S设定为被装载在托盘1(例如图1中的托盘单元51a)中的A4大小的纸张。
此外,其他图标(A1~A3、A5~A9)的基本性的功能与一般性的业务用复印机是同样的,例如,如果触摸了“份数”图标A3中的“+”的位置,则设定份数的显示以2、3……阶段性地上升等,这与本发明的关联性较低,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在进行了对某一个图标(A1~A9)的任意的区域在预定的时间(例如2~3秒程度)中持续按压的操作(一般称为“长按”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该被长按的图标(A1~A9的某一个)识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
然后,控制部100转移到用于使该被确定的移动源图标向显示画面内的用户所期望的任意的位置移动并进行图标彼此的配置替换(显示位置的调换)的模式(以下称为自定义模式)。
为了避免说明变得复杂,在以下说明的例子中,专门关于“纸张”图标A4被识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而且将“纸张”图标A4与“连续读入”图标A5的显示位置(排列)调换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易于理解,在图3以下,将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显示内容的变更等记载于对白框内。
进而,为了易于理解,在图3~图5中,以“右手食指”的图标表示用户利用手指进行了触摸操作(长按及拖曳)的触摸位置P,但在实际上不显示该图标。但是,也可以构成为显示表示触摸位置P的图标。
如此,控制部100基于操作显示部20所输出的操作信号,将被长按的图标(在图3的例子中为“纸张”图标A4)确定为移动源图标。
此时,控制部100进行将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的图标(A4)的颜色变更为与初始状态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处理(颜色变更的控制),向用户报知该图标成为能够移动的状态(参照图4中的左侧的对白框栏)。
接下来,控制部100确定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的图标(在此为“纸张”图标A4)被拖曳(移动)的方向。在该例中,以用户的手指向图4中箭头所示的右方向移动的拖曳操作被进行的情况为前提进行说明。
此时,控制部100依照该拖曳操作,向操作显示部20输出显示控制信号以使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向右方向移动。通过该控制,进行显示以使显示画面中显示的多个图标之中的仅“纸张”图标A4向右方向移动(参照图4)。
接下来,控制部100在检测出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内的触摸位置P进入了位于旁边的“连续读入”图标A5(对应于“移动目的地图标”)的规定区域内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向操作显示部20输出显示控制信号以使“连续读入”图标A5向左侧(即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移动。
通过基于该控制来变更显示方式,用户在直觉上知晓移动源图标与期望的移动目的地图标的配置替换已完成、以及可以结束一系列触摸操作。因此,用户例如为了从图5所示的状态起解除操作(拖曳),而使手指离开“纸张”图标A4。
在此,控制部100在检测出用户针对“纸张”图标A4的操作(拖曳)解除的情况下,向操作显示部20输出显示控制信号以使“纸张”图标A4显示在移动目的地的正确的位置上(参照图6),并结束“自定义模式”。
如上述那样,控制部100按照针对操作显示部20的显示画面内显示的多个图标之中的作为“移动源图标”的第1图标(在该例中为“纸张”图标A4)的触摸操作,对这些图标(A4、A5)的移动显示进行控制,以调换第1图标及作为“移动目的地图标”的第2图标(在该例中为“连续读入”图标A5)的显示位置。
如此,在与本发明的对应关系中,操作显示部20对应于如下“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用户的触摸操作)。
另外,操作显示部20及控制部100作为如下“显示位置变更部”发挥功能:在上述的操作(用户的触摸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进行在显示画面中变更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的处理,进而进行如下的移动显示的处理:在显示画面中,使处于该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目的地的移动目的地图标向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移动。
此外,关于“显示位置变更部”的进一步的功能留待后述。
另一方面,图7A及图7B是将上述的“纸张”图标A4及“连续读入”图标A5中的反应区域84及非反应区域85比较表示的图。在此,反应区域84是能够对于触摸(拖曳)着移动源图标的手指(热源或者加压源)的到来进行反应(感知或检测)的区域。
另一方面,非反应区域85是无法对于触摸(拖曳)着移动源图标的手指(热源或者加压源)的到来进行反应(检测等)的区域。即,反应区域84及非反应区域85表示“移动目的地图标”的功能。相对于此,关于“移动源图标”,无论触摸(拖曳)该图标的哪个部分都能够确定(检测等)该触摸(拖曳)位置。
如此,如图7A及图7B所示,可知在作为大图标的“纸张”图标A4及横向宽度为该图标的一半的“连续读入”图标A5的任一个中,都在中央侧存在反应区域84,且在该反应区域84的左右两侧存在非反应区域85。
另外,如果参照上述的图5及图7B,则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正对“纸张”图标A4进行拖曳操作的手指的位置P处于“连续读入”图标A5的左侧的非反应区域85的期间,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显示位置的变更(“连续读入”图标A5的移动)尚未发生。
然后,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正对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进行拖曳操作的用户的手指的位置P进入移动目的地图标(“连续读入”图标A5)的反应区域84,则进行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显示位置的变更。
此外,在从图5所示的状态起,用户未解除拖曳操作,而其手指的位置P进入了“浓度”图标A6的反应区域84的情况下,该移动目的地图标(在该情况下为“浓度”图标A6)也向左侧移动,进行显示位置的变更。
但是,根据这样的以往结构,根据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的触摸位置P而“连续读入”图标A5移动的定时不同,存在用户的操作感变化的问题。
以下,参照图8A以下更详细地说明该问题。
图8A及图8B是说明从图3所示的显示状态起,对“纸张”图标A4的右端侧进行触摸操作(长按及拖曳)并进行与“连续读入”图标A5的配置替换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始时及移动显示控制中的状态的图。
如参照上述的图7B和图8B可知,在触摸了“纸张”图标A4的右端侧的情况下,在“纸张”图标A4的右端来到“连续读入”图标A5的中央附近的定时,“连续读入”图标A5向左侧移动,进行这些图标的配置替换。
相对于此,如图9A所示,在为了进行与“连续读入”图标A5的配置替换,而从图3所示的显示状态起,对“纸张”图标A4的左端侧进行了触摸操作(长按及拖曳)的情况下,即使“纸张”图标A4的右端来到了“连续读入”图标A5的中央附近,“连续读入”图标A5的显示位置也依然不移动。
即,在该情况下,如在图9B中夸大表示的那样,直到“纸张”图标A4的右端经过不是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浓度”图标A6并移动到从显示画面超出的位置为止,“连续读入”图标A5才终于向左侧移动,能够使这些图标的配置替换(排列替换)完成。
如此,如比较图8B与图9B可知,在进行与“连续读入”图标A5的配置替换时,对“纸张”图标A4的右端侧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与对左端侧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相比,“连续读入”图标A5向左侧移动的定时、进而用户的操作感完全不同。
这样的基于图标内的触摸位置(被长按的位置的触摸坐标)的差异而引起的操作感的差异,可知基于用户的图标移动量即拖曳操作量的差异而发生。另外可以考虑,上述的操作感的差异会引起用户的压力、操作失误等发生。
在此,作为用户的压力可以举出:在图9A及图9B中已述的事例中,由于移动目的地图标(“连续读入”图标A5)一直不移动,因此怀疑“是不是发生了故障”等。
另外,在图9A及图9B中已述的事例中,预想到用户担心“怎么连本来不希望移动的‘浓度’图标A6也进行了移动”,这样的担心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心理的负担。
进而,由于如上所述的怀疑或担心,也可能发生该用户在中途放弃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操作的情形。
作为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操作感的差异等问题的一个对策,也可以考虑使各图标中的上述反应区域84的占用面积尽可能大,而使非反应区域85的面积变小。
但是,在设为该结构的情况下,即使能够少许缩小基于针对移动源图标的触摸位置的差异而引起的操作感的差异,但用户的图标移动量即拖曳操作量的差异依然存在,因此考虑无法得到显著的效果。
如此,本发明人们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进行了努力探讨,结果想到了为了消除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操作时的操作感的差异而设置如下结构。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100及操作显示部20作为上述的“显示位置变更部”的进一步的功能,与触摸操作中针对移动源图标的触摸位置无关,将针对该被触摸的移动源图标的触摸位置视为该图标内的预定的第1位置,进行上述的多个图标的移动显示的控制。
更极端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及操作显示部20在受理了将显示画面内的多个图标(A1~A9)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用户操作之后,在该显示画面中,作为选择了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100及操作显示部20进行如下的移动显示的处理:基于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使处于该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目的地的移动目的地图标向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移动。该移动显示的处理设为在移动源图标到达了显示画面内的规定位置(例如移动目的地图标内的规定区域)的情况下进行为佳。通过该处理,能够消除或者显著减少在图标的排列替换的操作时产生的以往的不协调感。
上述的“第1位置”只要是被触摸的移动源图标内的位置即可,不特别限制,可以设为任意的位置。即,这是因为:只要第1位置被决定,就能够实现在进行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
因此,“第1位置”例如也可以设为能够由用户经由未图示的设定画面指定或选择任意的位置(例如,各图标中的中央位置、使得拖曳操作量尽可能少的位置等)。
另一方面,从较广地确保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的方向的观点出发,在初始设定(图像形成装置1的默认状态)中,“第1位置”设为各图标(在该例中为图标A1~A9)中的能够进行配置替换(排列替换)的方向的中央位置为佳。
具体而言,在该例中,设为能够将显示画面中显示的任意的图标A1~A9与横(左右)方向及纵(上下)方向的其他图标(A1~A9)排列替换,因此可以考虑“第1位置”设为各图标(A1~A9)的横及纵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适宜参照图11C)。
或者,在长按任意的图标时已经能够确定与该图标进行配置替换的图标的方向的情况下,例如在长按图标后(自定义模式开始后)检测出该图标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第1位置”也可以设为该图标的移动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此外,关于该例的详细情况在图10及图11的说明中后述。
以下,参照图10A~图10E说明与上述的特征性的功能相关的详细的控制内容及显示动作等的一个具体例。此外,为了简明,在图10A~图10E中,适宜简化或者省略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各图标(A1~A9)的图样、不移动的图标等的标记。
在此,图10A表示与上述的图8A对应的图、即对“纸张”图标A4的右端侧进行了触摸操作(长按)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始时的图。另一方面,图10C表示与上述的图9A对应的图、即对“纸张”图标A4的左端侧进行了触摸(长按)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始时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检测出某一个图标(在该例中为“纸张”图标A4)在触摸位置P被长按的情况下,向“自定义模式”转移,并将被长按的图标(A4)确定为移动源图标。
接下来,控制部100对从操作显示部20输出的操作信号进行监视,确定该被长按且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的图标(“纸张”图标A4)的移动方向(即排列替换方向)。
然后,控制部100在确定了该图标(A4)的移动方向(排列替换方向)的情况下,与上述的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P)无关,将针对该被触摸的图标(A4)的触摸位置视为该图标(A4)内的“第1位置”。
在一个具体例中,“第1位置”是被确定为移动源图标的图标在该移动(排列替换)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第1位置”)。
更详细而言,在图10A、图10C等所示的事例中,控制部100能够确定或预测将作为移动源图标的图标A4向右方向移动并与右侧的其他图标进行排列替换。因此,控制部100将用户针对图标A4的触摸位置(P)视为图标A4内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第1位置”),进行该图标A4的移动显示的控制。
即,控制部100将表示应该使该移动源图标(图标A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应该校正显示位置)以使当前由用户触摸的触摸位置P成为该移动源图标(图标A4)的中央的控制信号向操作显示部20输出。
通过该控制,在由用户触摸(长按)了图标A4的右端侧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图标A4的右端向水平移动直到与上述的“连续读入”图标A5(以下称为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大部分重叠的位置为止(适宜地也参照图11A)。
此时,由于触摸位置P即用户的手指(热源或者按压源)的位置保持原样,因此直到该触摸位置P进入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反应区域84(参照图7B)为止,不进行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移动(显示位置的变更)以及两图标(A4、A5)的配置替换。
另一方面,在由用户触摸(长按)了图标A4(移动源图标)的左端侧的情况下,如参照图10C及图10D那样,该图标A4的左端移动到超出显示画面的外侧的位置为止(适宜地也参照图11A)。此外,图10D为了易于理解而采用示意性的表示,在实际上图标A4的左侧(从显示画面超出的部分)无法显示。
另一方面,在该情况下触摸位置P即用户的手指(热源或者按压源)的位置也保持原样,因此直到该触摸位置P进入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反应区域84(参照图7B)为止,不进行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移动(显示位置的变更)以及两图标(A4、A5)的配置替换。
图10E表示从图10B或者图10D所示的状态起,用户进行向右侧移动手指的拖曳操作,从而触摸位置P进入了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反应区域84(参照图7B),结果进行了“连续读入”图标A5的移动(两图标(A4、A5)的配置替换)的状态。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触摸位置P处于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的从右端侧到左端侧的任何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移动源图标(“纸张”图标A4)移动一定量来进行两图标(A4、A5)的配置替换。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施加以使移动源图标(A4)的中央部(第1位置)与触摸位置P相应的方式进行显示的处理,与移动源图标(A4)内的触摸位置P之处无关,能够使进行两图标(A4、A5)的配置替换的定时(移动源图标的移动量)一定(统一化)。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消除图标(A1~A9)的排列变更操作时由于触摸位置P的差异而引起的操作量的差异,能够实现用户的操作感的统一化。
以下,参照图11A~图11C,关于与移动源图标(A4)相关的上述的移动显示(显示位置的校正)的控制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1A对应于图10B或者图10D、以及图10E的事例,表示在移动方向即与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配置替换为水平方向(右或者左的横向)的情况下,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在水平方向上被移动(校正)为与触摸位置P一致的情况。
此外,虽未图示,移动源图标(A4)所涉及的显示位置的移动(校正)方式除此之外,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将多个图标在横向上排列一列而显示的显示画面进行期望的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情况。
或者,移动源图标(A4)的上述的移动(显示位置校正)的方式例如图3所示的画面那样,是将多个图标以横n个、纵m个对准显示的显示画面,但由于纵m个图标彼此的种类或大小大为不同等理由,也能够适用于禁止向纵向进行配置替换的情况。
即,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图标的排列替换仅在水平(横)方向上发生而在垂直(纵)方向不可能发生,因此控制部100不进行确定移动方向的处理,就能够进行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显示位置校正)的控制(参照在图11A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虚线)。
图11B是用于对上述的事例以外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的图,表示在移动方向即与移动目的地图标的配置替换为垂直方向(上或者下的纵向)的情况下,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在垂直(上或者下)方向上被移动(校正)的情况。
图11B所示的事例例如表示如下情况:从显示画面的初始状态(参照图3)起,在移动源图标(A4)内的偏右侧的位置处进行触摸(长按)操作(参照触摸位置P)并且开始了向上方或者下方的拖曳操作。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判断为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各图标的配置替换)为上(或者下),进行如下控制:进行移动显示(校正)以使移动源图标(A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与触摸位置P一致(参照在图11B中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
此外,虽未图示,但移动源图标(A4)所涉及的显示位置的移动(校正)方式除此之外,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将多个图标在纵向上排列一列而显示的显示画面进行期望的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情况。
或者,移动源图标的上述的移动(显示位置校正)的方式例如图3的画面那样,是将多个图标以横n个、纵m个对准显示的显示画面,但由于横n个图标彼此的种类或大小大为不同等理由,也能够适用于禁止向横向进行配置替换的情况。
即,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图标的排列替换仅在垂直(纵)方向上发生而在水平(横)方向上不可能发生,因此控制部100不进行确定移动方向的处理,就能够进行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显示位置校正)的控制(参照在图11B中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
图11C是说明如下控制的图:进行移动(校正)以使对移动源图标(A4) 与显示画面内的倾斜方向、即左右方向且上下方向上的其他图标进行配置替换的情况下的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与触摸位置P一致。
图11C所示的事例例如适用于如下情况:从图3所示的显示画面的初始状态起,在移动源图标A4内的任意的位置处进行了触摸(长按)操作之后,例如为了与图标A2及A3进行配置替换,而开始了向右上的拖曳操作。
此外,虽未图示,移动源图标(A4)所涉及的显示位置的移动(校正)方式除此之外,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将多个图标以“×”形排列而显示的显示画面进行期望的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情况。
即,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图标的排列替换(仅)在倾斜、即水平成分且垂直成分方向上发生,因此控制部100不进行确定移动方向的处理,就能够进行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显示位置校正)的控制(参照在图11C中沿2轴方向延伸的2条虚线)。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判断为移动方向(配置替换)为倾斜、即右(或者左)且上(或者下),进行如下控制:进行移动显示(校正)以使移动源图标(A4)的上下左右的中心位置(即水平方向且垂直方向的中央部)与触摸位置P一致。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处理(控制)以将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校正为与触摸位置P一致,用户能够立即掌握(在直觉上识别)“之后要以何种程度进行拖曳操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消除或大幅度减轻在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操作时以往发生的用户的压力、不协调感等。
接下来,参照图12的流程图,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标的配置替换说明控制部10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具体例。
控制部100在图3等中已述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时检测出某一个图标(A1~A9)被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1),判断为开始由用户的手指等进行触摸,向步骤S2转移。
在步骤S2中,控制部100判定该触摸是否为长按。该判定以针对某一个图标(A1~A9)的触摸是否持续进行了规定时间(例如2秒)为基准。
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针对某一个图标(A1~A9)的触摸未持续进行规定时间(例如2秒)的情况下(步骤S2:否),判断为未进行长按,等待直到再次成为步骤S1即检测出某一个图标(A1~A9)被触摸为止。
此外,在实际上,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步骤S2:“否”的情况下,判断为针对该图标(A1~A9)的触摸为短按,进行与该短按对应的设定等,但该处理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无关且与以往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针对某一个图标(A1~A9)的触摸持续进行了规定时间(例如2秒)的情况下(步骤S2:是),向步骤S3转移。
以下为了使说明方便及简明,与上述同样以“纸张”图标A4被长按的情况为前提,但在其他图标被长按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另外,以下为了方便,适宜地将“纸张”图标A4称为移动源图标A4。
在步骤S3中,控制部100取得作为长按的该触摸位置P的触摸坐标即显示部21的显示画面内的二维坐标位置(x0,y0)。
接着在步骤S4中,控制部100进行如下处理:对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进行校正,以使被触摸的移动源图标A4的中央位置(第1位置)与触摸坐标(x0,y0)相应(一致)。
接下来,在检测出针对移动源图标A4的拖曳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5),控制部100向步骤S6转移。
在步骤S6中,控制部100持续监视即取得该拖曳操作中的触摸位置P的触摸坐标即显示部21的显示画面内的二维坐标位置(x1,y1),并向步骤S7转移。
在步骤S7中,控制部100判定触摸位置P的触摸坐标(x1,y1)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例如20秒以内)进入了其他某一个图标(移动目的地图标)的反应区域84。
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触摸位置P的触摸坐标(x1,y1)在上述规定时间内进入了移动目的地图标(例如“连续读入”图标A5)的反应区域84的情况下(步骤S7:是),向步骤S8转移。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触摸位置P的触摸坐标(x1,y1)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未进入其他图标(移动目的地图标)的反应区域84的情况下(步骤S7:否),判定为用户放弃了配置替换,跳过步骤S8并向步骤S9转移。
在步骤S8中,控制部100为了进行作为对象的图标的配置替换,对操作显示部20进行控制以使移动目的地图标(例如“连续读入”图标A5)的显示位置向移动源图标A4此前被显示的位置(移动源的区域)移动。如此,进行移动源图标A4与移动目的地图标的配置替换(显示位置的调换)。
在步骤S9中,控制部100判定在从步骤S7的判定时起规定时间内(例如5秒以内)针对移动源图标A4的拖曳是否结束(手指是否离开)。
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在上述规定时间内(5秒以内)上述拖曳未结束(手指未从“纸张”图标A4离开)的情况下(步骤S9:否),判断为用户在犹豫要向哪一个位置进行配置替换。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监视针对移动源图标A4的触摸位置P,反复进行上述的步骤S5以下的处理。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在上述规定时间内(5秒以内)上述拖曳结束(手指从移动源图标A4离开)的情况下(步骤S9:是),如上所述,在进行对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适宜进行修正的处理之后,结束一系列处理(自定义模式)。
根据进行如上控制的本实施方式,不变更以往的操作显示部20的基本的结构,就能够实现图标(A1~A9)的排列变更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与针对移动源图标(A4)的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P)无关,将针对该被触摸的图标(A4)的触摸位置(P)视为该图标(A4)内的预定的第1位置”的处理的一个方式,将以下例子作为前提。
即,控制部100作为上述的“视为”处理的一个方式进行如下处理:对图标的显示位置进行变更(校正)以使移动源图标(A4)的第1位置与用户的触摸位置(P)一致。以下,为了说明方便,将进行该处理的结构称为“第1结构”。
相对于此,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作为上述的“视为”处理的其他一个方式也可以选择性地采用进行如下处理的“第2结构”。
即,控制部100进行如下的“坐标的替换读取”的处理:将由操作显示部20检测出的移动源图标(A4)的触摸位置P的2维坐标位置(xt,yt),代入当前显示的移动源图标(A4)的中央即第1位置(x1,y1)并替换读取。
更极端而言,控制部100在“自定义模式”中,与在移动源图标(A4)内进行触摸操作(长按及拖曳)的实际的位置无关,视为如同在移动源图标(A4)的第1位置(中央部)进行该触摸操作。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不进行在步骤S4中已述的移动源图标(A4)的显示位置的校正,而与以往同样,监视从操作显示部20供给的操作信号,进行控制以与用户的拖曳操作相应地变更该图标(A4)的显示位置。
然后,控制部100在显示位置与拖曳操作相应地变化的移动源图标(A4)的第1位置来到了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例如进入了图7B所示的反应区域84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移动显示的处理)以将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显示位置变更为移动源图标(A4)此前被显示的区域(初始位置)。
这样的“第2结构”的处理尤其在触摸位置P是如图9A及图9B中说明的位置(以往,拖曳操作量大的位置)的情况下执行为佳。
总之,关于图标的配置替换的操作,在第1结构中拖曳操作的操作量与以往相同,与此相对,在第2结构中拖曳操作的操作量根据触摸位置(P)而变化,在这点上不同。
另一方面,在第1及第2结构的任一个中都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在与拖曳操作相应地移动(显示位置变更)的移动源图标(A4)的第1位置(在该例中为中央位置)到达了显示画面内的规定位置(在该例中为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反应区域85)的情况下,该移动目的地图标(A5)的显示位置变更(配置替换在实质上开始),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
总之,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备:“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显示位置变更部”,在该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显示画面中,作为选择了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变更多个图标的排列时的操作时的操作感的统一化。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均不过示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并不通过这些实施方式被限定性地解释。即,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主旨或者其主要的特征,就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实施。

Claims (25)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
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进行如下的移动显示的处理:基于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使处于该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目的地的移动目的地图标移动到所述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移动源图标到达了所述显示画面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中央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中央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上的该移动源图标的中央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使所述中央位置成为该移动源图标的水平方向且垂直方向的中央部。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对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进行校正以使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成为由用户指示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
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进行将由用户指示的位置的坐标替换读取为当前显示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的坐标的处理,
在与所述坐标被替换读取的被指示的所述位置对应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进入了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规定区域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画面上显示用于指定由所述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所述图标图像。
10.一种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
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在变更所述显示位置中,进行如下的移动显示的处理:基于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使处于该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目的地的移动目的地图标向所述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在变更所述显示位置中,在所述移动源图标到达了所述显示画面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中央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所述中央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上的该移动源图标的中央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在变更所述显示位置中,在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使所述中央位置成为该移动源图标的水平方向且垂直方向的中央部。
16.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在变更所述显示位置中,对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进行校正以使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成为由用户指示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显示位置变更方法,
在变更所述显示位置中,
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进行将由用户指示的位置的坐标替换读取为当前显示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的坐标的处理,
在与所述坐标被替换读取的被指示的所述位置对应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进入了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规定区域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18.一种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发挥如下的功能:
操作受理部,受理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多个图标图像的一部分选择为移动源图标并使其移动的操作;以及
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画面上,作为选择了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第1位置而变更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进行如下的移动显示的处理:基于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使处于该移动源图标的移动目的地的移动目的地图标移动到所述移动源图标此前被显示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移动源图标到达了所述显示画面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中央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中央位置是所述移动源图标的移动方向上的该移动源图标的中央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在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使所述中央位置成为该移动源图标的水平方向且垂直方向的中央部。
24.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对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显示位置进行校正以使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成为由用户指示的位置。
25.如权利要求19或者20所述的存放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显示位置变更部,
在所述操作被受理的情况下,进行将由用户指示的位置的坐标替换读取为当前显示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的坐标的处理,
在与所述坐标被替换读取的被指示的所述位置对应的所述移动源图标的所述第1位置进入了所述移动目的地图标的规定区域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移动显示的处理。
CN202110653134.3A 2020-06-17 2021-06-1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38105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4721 2020-06-17
JP2020104721A JP2021197025A (ja) 2020-06-17 2020-06-17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表示位置変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551A true CN113810551A (zh) 2021-12-17

Family

ID=7630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134.3A Pending CN113810551A (zh) 2020-06-17 2021-06-1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2964B2 (zh)
EP (1) EP3926447A1 (zh)
JP (1) JP2021197025A (zh)
CN (1) CN1138105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27761A (ja) * 2021-02-22 2022-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4895820B (zh) * 2022-04-12 2024-04-19 西藏腾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9836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US20160044191A1 (en) * 2014-08-06 2016-02-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7021809A (ja) * 2016-08-02 2017-0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336944A1 (en) * 2016-05-23 2017-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tting ic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102060A1 (en) * 2017-10-03 2019-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9067108A (ja) * 2017-09-29 2019-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09588B2 (en) * 2005-12-30 2009-03-2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rface reconfiguration mode
JP5526089B2 (ja) * 2011-08-11 2014-06-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9229B2 (ja) * 2012-04-26 2015-01-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79112B2 (en) * 2012-09-28 2014-11-04 Interactive Memorie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printing quality for image-laden PDF files at lower file sizes
CN108196759B (zh) * 2014-09-04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图标的方法和终端
EP3035184B1 (en) * 2014-12-15 2021-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JP6693279B2 (ja) 2016-06-03 2020-05-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医療情報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860192B2 (en) 2017-01-06 2020-12-08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vehicular infotainmen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9836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US20160044191A1 (en) * 2014-08-06 2016-02-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70336944A1 (en) * 2016-05-23 2017-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tting ic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7021809A (ja) * 2016-08-02 2017-0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7108A (ja) * 2017-09-29 2019-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90102060A1 (en) * 2017-10-03 2019-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97025A (ja) 2021-12-27
EP3926447A1 (en) 2021-12-22
US11592964B2 (en) 2023-02-28
US20210400152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148481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3810551A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位置变更方法及记录介质
JP59284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4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64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23175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692667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9772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855761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圧力切替方法
US11556293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60314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10352182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287099B2 (ja) 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9223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8185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74196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オートリセット制御方法
JP69881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US2021006764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696530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81285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70472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US10235613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for managing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paper profile function
JP69537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200661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給紙トレイ選択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