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2693B -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2693B
CN113782693B CN202111057860.5A CN202111057860A CN113782693B CN 113782693 B CN113782693 B CN 113782693B CN 202111057860 A CN202111057860 A CN 202111057860A CN 113782693 B CN113782693 B CN 113782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es
inorganic film
inorganic
layer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7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2693A (zh
Inventor
王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78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2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2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2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2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封装结构,包括: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第一本体与第一结构同层设置,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第二结构相邻的第一结构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改善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提高封装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面板可弯曲、折叠,在设备上可以创造多种屏幕形态,打破了硬屏固有的外观表现,如今市场曲面屏、折叠屏逐渐兴起。为了保持柔性面板的弯曲能力和折叠特性,柔性面板通常采用TFE(Thin-Film Encapsulation,薄膜封装)。常规TFE封装包括整面无机-有机-无机三层堆叠的封装方式。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屏体边缘的无机层受到外力或冷热冲击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裂纹,影响封装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改善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提高封装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封装结构,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以及如上述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层上,且所述第一凸起朝向远离所述发光层一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第二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即,第一凸起和第一结构部分堆叠形成堤坝,利用形成的堤坝能够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从而减少了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避免了外界水氧经由裂纹侵蚀封装层下方的待封装膜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相接。由于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结构,即,多个第一结构相互独立、相互分离,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结构,即,多个第二结构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使得部分区域的剥离现象不会延伸而导致整面的膜层全部剥离,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且,由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相接,形成连续膜层,或者说,在膜层的厚度方向上没有贯穿孔的膜层,从而覆盖下方的待封装膜层,避免水氧进入待封装膜层;另外,通过两次成膜分别形成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二无机膜搭接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堤坝,不仅形成了堤坝以避免裂纹的传递,而且工序较少,具有成本优势。
另外,所述第二结构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分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一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堆叠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通过两次成膜分别形成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二无机膜的两端搭接在相邻两个第一无机膜上以形成两个堤坝,从而在不额外增加工序的情况下,形成了更多的堤坝以更好的避免裂纹的传递。
另外,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层叠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三无机膜,所述第三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结构,多个所述第三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之间;所述第三结构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层叠设置的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三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四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本体上。通过三次成膜分别形成第一无机膜、第二无机膜和第三无机膜,第二无机膜一端叠设于第一无机膜上形成堤坝,另一端被第三无机膜覆盖形成另一堤坝,使得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均更不易剥离。
另外,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一结构,每行第一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偶数行的第一结构和奇数行的第一结构错位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结构的叠设方向。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凸起和第一结构部分堆叠形成的堤坝错位排布,能够更好的阻断裂纹的扩展路径,同时,增大了水氧在封装结构中(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上的有机层中)的扩散路径。
另外,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二结构,每行第二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偶数行的第一结构和奇数行的第二结构错位排列;每行第二结构与相邻行的第一结构部分堆叠设置。如此设置,第一结构也可以与相邻行的第二结构部分层叠形成堤坝,从而能够更好的阻挡裂纹在第二方向上传递。
另外,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中心区、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的边缘区;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位于所述边缘区;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整面结构,所述整面结构位于所述中心区。通过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形成的堤坝能够避免边缘区的裂纹延伸至中心区,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通过中心区的整面结构(整面结构为,一次制备工序形成的没有贯穿孔的膜层,或者,多次制备工序形成的堆叠的膜层结构,其中每次工序均形成在膜层的厚度方向上没有贯穿孔的膜层),能够避免图形化的膜层堆叠形成堤坝时、对中心区显示效果的影响。
另外,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均为环绕所述中心区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结构的内缘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结构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结构的外缘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结构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如此设置,在堆叠处可以形成环形的堤坝,从而利用环形的堤坝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减少了封装结构中来自四周的裂纹的传递。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无机膜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无机层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无机层的局部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还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层后”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在发光层上形成图形化的第一无机膜后”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图形化的第二无机膜后”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在第二无机膜上形成图形化的第三无机膜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封装结构100,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封装结构100包括:第一无机层11,第一无机层11包括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111,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112,第二结构112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112a和第一凸起112b,第一本体112a与第一结构111同层设置,第一凸起112b部分堆叠于与第二结构112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112a和第一凸起112b是指,第一凸起112b的第一端搭接在第一本体112a上,且第一凸起112b的第一端在垂直于封装结构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本体112a在垂直于封装结构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内。
由于第二结构112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112a和第一凸起112b,第一本体112a与第一结构111同层设置,第一凸起112b部分堆叠于与第二结构112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具体的,第一凸起112b的下表面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的上表面接触(即,部分贴附),也就是说,第一凸起112b由第一本体112a延伸至与第一本体112a相邻的第一结构111,第一凸起112b与第一本体112a部分层叠且与第一结构111部分堆叠以形成堤坝,利用形成的堤坝能够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从而减少了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避免了外界水氧经由裂纹侵蚀封装层下方的待封装膜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且,相比于直接形成凸块作为堤坝的方案,由于第一无机层包括由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部分堆叠形成的堤坝结构,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且二者与其他相邻膜层的接触面积也更大,使得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更不易剥离。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第一无机层1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具体的,第一无机膜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X(行方向上)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111,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112,多个第一结构111和多个第二结构112交替排布;第一本体112a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相接,形成连续膜层。
由于第一无机膜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结构111,即,多个第一结构111在第一方向上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第二无机膜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结构112,即,多个第二结构112在第一方向上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使得部分区域的剥离现象不会延伸而导致整面的膜层全部剥离,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且,由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相接,形成连续膜层,或者说,第一结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且与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与第一侧面接触,第一结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且与第二侧面相对的侧面与第二侧面接触,从而形成连续膜层,覆盖下方的待封装膜层,避免水氧进入待封装膜层。另外,由于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第一本体与第一结构同层设置,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第二结构相邻的第一结构上,或者说第一凸起在第一本体所在层上的投影与第一本体和相邻的第一结构均有交叠,避免裂纹传递的同时增大接触稳定性。此外,可以采用两次成膜形成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二无机膜搭接在第一无机膜上,工序较少,具有成本优势。
如图1所示,在第一方向X(行方向)上,每个第二结构112仅一侧部分堆叠于第一结构111以形成一个堤坝。
具体的,第一本体112a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凸起112b部分层叠于第一本体112a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第二侧面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相接,而不搭接(即,不堆叠)。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在第一方向X(行方向上),第二结构112两侧均部分堆叠于第一结构111以形成两个堤坝。
具体的,第二结构112还包括第二凸起112c,第二凸起112c与第一本体112a部分层叠设置,第一凸起112b部分堆叠于一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第二凸起112c部分堆叠于另一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可以通过两次成膜分别形成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第二无机膜的两端搭接在相邻两个第一无机膜上以形成两个堤坝,从而在不额外增加工序的情况下,形成了更多的堤坝以更好的避免裂纹的传递。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无机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在第一方向X(行方向上),每个第二结构112仅一侧部分堆叠于第一结构111以形成一个堤坝,另一侧与第一结构111间隔设置,间隔部分设置第三结构113,第三结构113两侧分别部分堆叠于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以形成两个堤坝。
具体的,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111,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112,多个第一结构111和多个第二结构112交替排布;第一本体112a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间隔设置,第一凸起112b部分层叠于第一本体112a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第一无机层11还包括:第三无机膜,第三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结构113,多个第三结构113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之间;第三结构113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位于第二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均与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层叠设置,第二本体与第一结构111同层设置并位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和第一本体112a之间,第三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第四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第一本体112a上。可以通过三次成膜分别形成第一无机膜、第二无机膜和第三无机膜,第二无机膜一端叠设于第一无机膜上形成堤坝,另一端被第三无机膜覆盖形成另一堤坝,使得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均更不易剥离。
对于以上任一种方案,如图4、图5、图6所示,其中,第一无机膜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列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一结构111,每行第一结构111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111,偶数行的第一结构111和奇数行的第一结构111错位排列,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第一凸起112b和第一结构111的叠设方向。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凸起112b和第一结构111部分堆叠形成的堤坝错位排布,能够更好的阻断裂纹的扩展路径,同时,增大了水氧在封装结构中(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11上的有机层13中)的扩散路径。
可选的,第二无机膜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二结构112,每行第二结构112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112,偶数行的第一结构111和奇数行的第二结构112错位排列;每行第二结构112与相邻行的第一结构111部分堆叠设置。如此设置,第一结构111也可以与相邻行的第二结构112部分层叠形成堤坝,从而能够更好的阻挡裂纹在第二方向Y上传递。
可选的,第二无机膜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三结构113,每行第三结构113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结构113,偶数行的第一结构111和奇数行的第三结构113错位排列,每行第三结构113与相邻行的第一结构111部分堆叠设置。如此设置,第一结构111也可以与相邻行的第三结构113部分层叠形成堤坝,从而能够更好的阻挡裂纹在第二方向Y上传递。
当本发明封装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时,为了避免第一无机层11膜厚不均影响显示区光学性能,第一无机层11中上述形成堤坝的第一结构111、第二结构112和第三结构113可以仅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即,边缘区21),而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使用常规的整面结构。
具体的,第一无机层11可以包括中心区20、以及围绕中心区20的边缘区21,第一结构111、第二结构112和第三结构113位于边缘区21,第一无机层11还包括平坦的整面结构,整面结构位于中心区20。通过第一结构111、第二结构112和第三结构113形成的堤坝能够避免边缘区21的裂纹延伸至中心区20,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通过中心区20的整面结构(整面结构可以为一次制备工序形成的连续膜层),能够避免图形化的膜层堆叠形成堤坝时、对中心区20显示效果的影响。其中,位于中心区20的整面结构可以与第一无机膜或第二无机膜同时制备,具体的,如采用中间连续开口和边缘具有图案化开口的掩膜板实现,当然,也可以单独制备。
更进一步,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环绕显示区设置的阻挡区,以及环绕阻挡区设置的边框区,边缘区21可以位于边框区,即,将第一结构111、第二结构112和第三结构113设置在边框区。显示面板的阻挡区可以包括阻挡结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可以包括发光层,阻挡结构可以防止发光层外溢。
如图7所示,在另一可行的实例中,第一无机层11可以包括环形的堤坝。
具体的,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可以均为环绕中心区20设置的环形结构,第一结构111的内缘在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所谓“在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是指,投影光线的方向为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投影面为垂直于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位于第二结构112在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内,第二结构112的外缘在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结构在第一无机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如此设置,在堆叠处可以形成环形的堤坝,从而利用环形的堤坝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减少了封装结构中来自四周的裂纹的传递。其中,第一结构111的外缘和第二结构112的内缘堆叠形成的堤坝位于边框区。
具体的,第二结构112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112a和第一凸起112b,第一本体112a和第一凸起112b均为环形,第一本体112a与第一结构111同层设置且与第一结构111的内缘相接,第一凸起112b部分堆叠于第一结构111上且覆盖第一结构111的内缘。
本实例中,整面结构与第二结构112为同一工序制备得到,且整面结构与第二结构112的内缘恰好完全接合。当然,整面结构也可以与第一结构111为同一工序制备得到,或者为“与第一结构111为同一工序制备得到的膜层”和“与第二结构112为同一工序制备得到的膜层”叠设的两层结构。
实际应用中,如图8所示,封装结构还可以包括:叠设于第一无机层11上的有机层13和第二无机层12,第一无机层11和第二无机层12主要用于实现阻隔水氧,有机层13主要用于实现平坦化,其中,第二无机层12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无机层11类似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当然,第二无机层12也可以采用大开口掩膜版直接制备而成整层连续无机膜的方案,而不采用多次图形化的无机膜层组成的方案。
其中,第一无机层11和第二无机层12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来沉积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lNx)等无机材料制成,有机层13可以由压克力(acryl)、聚酰亚胺(PI)、聚酯、胶、油墨等有机材料制成。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堤坝由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部分堆叠形成,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且二者与相邻膜层的接触面积也较大,使得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更不易剥离,并且利用堤坝能够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从而减少了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第一无机层11是至少两层图形化的无机膜组成、而不是整层直接制备得到,各膜层叠设搭接处存在粘附力,使得各膜层更不易剥离。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如图9所示,包括:衬底14、位于衬底14上的发光层15、以及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封装结构100,封装结构100位于发光层15上,且第一凸起朝向远离发光层15一侧。具体的,发光层为有机发光层,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进一步如OLED显示面板。
利用封装结构100中形成的堤坝能够阻挡同平面横向力传递,从而减少了封装结构中裂纹的传递,避免了外界水氧经由裂纹侵蚀封装层下方的待封装膜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且,相比于直接形成凸块作为堤坝的方案,封装结构100中的第一无机层包括由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部分堆叠形成的堤坝结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且二者与其他相邻膜层的接触面积也更大,使得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更不易剥离。
具体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环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发光层位于显示区,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均位于非显示区,显示区的封装结构采用整面结构,以保证显示效果。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M、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阻挡区N,以及环绕所述阻挡区N设置的边框区P,可以理解,非显示区包括阻挡区N和边框区P,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显示区M,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均位于所述边框区P。阻挡区N可以包括阻挡结构30,阻挡结构30周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仅在边框区设置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阻隔裂纹传递的同时降低工艺制作难度。
其中,衬底14可以由柔性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衬底14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发光层15可以由OLED发光像素组成。
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第二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其中,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以第一无机层11由三次成膜制备而成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衬底14上形成发光层15。
如图10所示,发光层15位于衬底14上。
步骤2:在发光层15上形成第一无机膜。
如图11所示,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111。
步骤3: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第二无机膜。
如图12所示,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112,多个第一结构111和多个第二结构112交替排布;第一本体112a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间隔设置,第一凸起112b部分层叠于第一本体112a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
步骤4:在第二无机膜上形成第三无机膜。
如图13所示,第三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结构113,多个第三结构113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和第二结构112之间;第三结构113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位于第二本体两侧的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第二本体与第一结构111同层设置并位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和第一本体112a之间,第三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第一结构111上,第四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第一本体112a上。
值得一提的是,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均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来制备,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可以使用同一掩膜板,只需与前一步骤错位使用即可,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掩膜板制备,此处不做限定。
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封装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
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中心区、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的边缘区;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位于所述边缘区;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整面结构,所述整面结构位于所述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对应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边缘区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分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一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堆叠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三无机膜,所述第三无机膜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结构,多个所述第三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之间;
所述第三结构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层叠设置的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三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四凸起部分堆叠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一结构,每行第一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结构,偶数行的第一结构和奇数行的第一结构错位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结构的叠设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行第二结构,每行第二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结构,偶数行的第一结构和奇数行的第二结构错位排列;
每行第二结构与相邻行的第一结构部分堆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均为环绕所述中心区设置的环形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的内缘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结构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第二结构的外缘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结构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层上,且所述第一凸起朝向远离所述发光层一侧。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层;
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一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一无机膜包括第一结构;
在第一无机膜上形成第二无机膜,其中,所述第二无机膜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部分层叠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结构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堆叠于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上;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无机膜和所述第二无机膜中心区及围绕所述中心区的边缘区,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位于所述边缘区,所述第一无机膜和所述第二无机膜还包括整面结构,所述整面结构位于所述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对应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边缘区的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
CN202111057860.5A 2021-09-09 2021-09-09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782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7860.5A CN113782693B (zh) 2021-09-09 2021-09-09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7860.5A CN113782693B (zh) 2021-09-09 2021-09-09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2693A CN113782693A (zh) 2021-12-10
CN113782693B true CN113782693B (zh) 2023-11-07

Family

ID=7884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7860.5A Active CN113782693B (zh) 2021-09-09 2021-09-09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26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3970A (ko) * 2013-10-15 2015-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733507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的封装方法
CN108511625A (zh) * 2018-04-17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盖板、显示装置
CN108962947A (zh) * 2018-07-04 2018-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79935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517583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543A (zh) * 2020-06-28 2020-10-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3970A (ko) * 2013-10-15 2015-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733507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的封装方法
CN108511625A (zh) * 2018-04-17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盖板、显示装置
CN108962947A (zh) * 2018-07-04 2018-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79935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517583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543A (zh) * 2020-06-28 2020-10-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2693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294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7731866B (zh) 可拉伸显示装置
US11569464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08834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186683B2 (en)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CN109461830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11562B1 (ko) 표시 장치
JP7176954B2 (ja) 封入構造、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KR20160013489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40077624A (ko) 롤투롤 공정용 플렉서블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7116904A (ja) 表示装置
CN11013737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
KR2016005482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WO2020020023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00913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9461829A (zh) 一种显示面板
KR2024003654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1200082B (zh) 柔性显示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EP3002800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0429064B (zh) 缓冲结构、显示面板及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1799308A (zh) 显示装置
CN113782693B (zh)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50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524440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KR10235089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