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5877A - 加热送风*** - Google Patents

加热送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5877A
CN113645877A CN202080026004.0A CN202080026004A CN113645877A CN 113645877 A CN113645877 A CN 113645877A CN 202080026004 A CN202080026004 A CN 202080026004A CN 113645877 A CN113645877 A CN 113645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e
cold
ho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60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创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45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加热送风***(200)具备:吹风机(1),其具有壳体(3)、风扇(5)以及加热器(8);以及程序(102),其用于控制吹风机(1)。程序(102)包括以下步骤:当吹风机(1)在将热风和冷风以规定的周期交替地喷出的“冷热”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低于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根据本方式,能够在“冷热”模式时实现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期望的温度差。

Description

加热送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热送风***。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加热送风***,该加热送风***具备:加热送风装置,其具有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风扇和加热部;以及程序,其用于控制加热送风装置。
该加热送风***在获取到“冷热”模式作为动作模式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从喷出口喷出70℃的热风、随后喷出30℃的冷风的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2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加热送风***中,风量与“冷热”模式的风温度无关而是恒定的。因此,有可能在“冷热”模式时得不到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期望的温度差。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冷热”模式时实现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期望的温度差的加热送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具有配置于壳体内的风扇和加热部的加热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方式的加热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加热送风装置在将热风和冷风以规定的周期交替地喷出的“冷热”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向加热部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风扇的转速设定得低于向加热部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风扇的转速。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在“冷热”模式时实现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期望的温度差的加热送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去除了壳体的一部分后的上侧内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沿图4的5-5线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去除了壳体后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去除了壳体后的主体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冷热”模式下的风扇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器的加热动作的特性图。
图10是示出切换了风量的情况下的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不切换风量的情况下的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7来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吹风机1。图1是吹风机1的侧视图。图2是吹风机1的主视图。图3是吹风机1的俯视图。图4是吹风机1的去除了壳体3的一部分后的俯视图。图5是吹风机1的沿图4的5-5线的截面图。图6是吹风机1的去除了壳体3后的主体部1b的立体图。图7是吹风机1的去除了壳体3后的主体部1b的放大俯视图。
如图1、图2、图5所示,吹风机1具备把持部1a和主体部1b。把持部1a是折叠自如地结合在主体部1b的、在使用时被使用者握住的部分。即,把持部1a在不使用时被折叠,在使用时被展开为整体上具有大致T字状或大致L字状的外观。
在把持部1a的离主体部1b远的端部连接有电源线2。把持部1a由根部1c和顶端部1d构成。根部1c与主体部1b成一体地形成。根部1c与顶端部1d通过连结部1e而转动自如地连结。当使顶端部1d在连结部1e处转动来将顶端部1d折叠时,能够使吹风机1小型化。
壳体3是接合多个构件而形成的,构成吹风机1的外轮廓。在壳体3的内部收容有各种电气部件。
在主体部1b的内部,从主体部1b的长边方向(图1、图5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的入口开口4a到另一端的出口开口4b形成送风流路。当配置于该送风流路的风扇5工作时,产生空气流W1。空气流W1从外部经由入口开口4a流入送风流路,通过送风流路到达出口开口4b,并经由出口开口4b排出到外部。入口开口4a、出口开口4b分别相当于吹风机1的吸入口、喷出口。
如图3、图4所示,入口开口4a被具有蜂巢形状的框架部81a的框体81覆盖。通过该形状,能够确保框架部81a的强度,并且能够构成开口面积大的入口开口4a。
如图5所示,在框体81一体地形成有开口率为55%~90%且各网眼的宽度为300μm~650μm的网82。网82例如由金属、聚酯等阻燃性树脂构成。通过将网眼小的网82一体地成型于框体81,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灰尘、毛发等侵入空气流路。
在壳体3的外筒3a的内部设置有供空气流W1流动的大致圆筒状的内筒6。在内筒6的内侧,在最上游的位置配置有风扇5。在空气流W1中的风扇5的下游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动风扇5的马达7。在空气流W1中的马达7的下游的位置配置有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8。
在使加热器8工作时,从出口开口4b吹出热风。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8是将呈带状且波板状的电阻体沿着内筒6的内周卷绕而构成的。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这种结构。
在壳体3内配置有生成过渡金属微粒子的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生成离子的离子生成部、生成酸性成分的酸性成分生成部、以及生成带电微粒子液体的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中的至少一个生成部。
离子生成部例如具有作为放电电极的针状的第一电极、以及作为对向电极的圆环状的第二电极。当向这些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时,离子生成部生成离子。
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例如具有作为放电电极的针状的第一电极、以及作为对向电极的圆环状的第二电极。当从罐等水供给设备对第一电极供给用于生成带电微粒子液体的液体并且向这些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时,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生成带电微粒子液体。
向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的第一电极供给液体的方法包括从水供给设备供给液体的方法、以及通过对第一电极进行冷却而在第一电极的表面凝结水分来供给液体的方法。该液体是含有在第一电极的表面凝结出的水分、从第一电极溶解出的成分、以及从第一电极的周围的结构物溶解出的成分的凝结水。
酸性成分生成部能够生成酸性成分即可。酸性成分生成部例如具有作为放电电极的第一电极以及作为对向电极的第二电极。当向这些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时,酸性成分生成部生成具有酸性成分的NOx-(H2O)n等。
酸性成分生成部也可以通过使具有酸性特性的液体静电雾化或者使其挥发来生成酸性成分。酸性成分生成部也可以使得从固体升华来生成酸性成分。
如图4~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壳体3与内筒6之间的空洞9(参照图5)配置有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以及水离子生成部50。
因而,由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以及水离子生成部50生成的成分既可以被与分支流W2一起喷出,也可以被与空气流W1一起从出口开口4b喷出。优选地,这些生成部被配置在不被加热器8加热的场所。但是,这些生成部也可以配置在配置有加热器8的内筒6内。
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生成过渡金属微粒子、离子以及酸性成分。水离子生成部50生成带电微粒子液体(纳诺怡(nanoe;注册商标))、离子以及酸性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具备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离子生成部以及酸性成分生成部的全部功能。水离子生成部50具备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离子生成部以及酸性成分生成部的全部功能。
下面,使用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以及水离子生成部50的附图标记来表现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离子生成部以及酸性成分生成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内设置有4个种类的生成部。4个种类的生成部包括:生成过渡金属微粒子的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生成离子的离子生成部(30、40、50);生成酸性成分的酸性成分生成部(30、40、50);以及生成带电微粒子液体的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50)。离子生成部(30、40、50)以及酸性成分生成部(30、40、50)分别被配置在3个部位。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以及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50)被配置在1个部位。
这些4个种类的生成部也可以被以各自独立的状态进行配置。也可以不需要设置这些4个种类的生成部的全部,而仅将这些生成部中的任一个种类的生成部配置在壳体3内。还可以将这些生成部中的任意的2个种类的生成部配置在壳体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通过控制离子、带电微粒子液体、酸性成分以及过渡金属微粒子的生成量,来向毛发供给与毛发的状态相应的合适的量的成分。毛发的状态包括发质、长度、干燥程度。
在空洞9还配置有用于对水离子生成部50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电路12等。用于对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电路(未图示)也配置于壳体3内。为了抑制由于相互干涉所导致的问题,该电压施加电路配置在与配置电压施加电路12的场所不同的场所。
优选地,将电压施加电路12和用于对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电路(未图示)配置在把持部1a、或者主体部1b内的把持部1a的延长线上的区域。这样配置的原因是,为了通过减小使用者把持着把持部1a时由于电压施加电路12等的重量而产生的转动力矩来减小施加于使用者的手上的负荷。
优选地,电压施加电路12等以将内筒6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由于电压施加电路12等的相互干涉所导致的电压的下降、不稳定化等。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洞9的侧面部分,具体来说,在空洞9的与配置电压施加电路12的场所不同的场所,配置有用于进行热风与冷风之间的切换、动作模式的切换等的开关部21。
在把持部1a的顶端部1d内的空洞配置有用于进行电源的接通与断开之间的切换等的另外的开关部16。这些开关部通过用绝缘性树脂等包覆由金属导体等构成的芯线而形成的引线17来互相连接。
优选地,连接于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的引线17、连接于金属微粒子生成部40的引线17、以及连接于水离子生成部50的引线17不互相交叉而是尽量分开地配置。这样配置的原因是,为了抑制由于流过多个引线17的电流的相互干涉而导致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水离子生成部50得不到期望的电压、或者电压变得不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配置于壳体3的表面的操作件18被进行了操作时,开关部16切换其内部接点的开闭状态。更具体来说,当使操作件18沿上下方向、也即把持部1a的长边方向滑动时,开关部16的内部接点的开闭状态被分为多等级地进行切换。
当操作件18被进行了操作时,吹风机1以例如电源断开、弱风、中风以及强风这四个模式中的某一模式进行动作。例如,在使操作件18移动到最下方的位置、即移动到离把持部1a的顶端部1d最近的位置时,吹风机1的电源被断开。
在使操作件18从最下方的位置向上滑动一个等级时,吹风机1的电源被接通,且吹风机1以弱风模式进行动作。在使操作件18从最下方的位置向上滑动两个等级时,吹风机1以中风模式进行动作。在使操作件18滑动到最上方的位置时,吹风机1以强风模式进行动作。
当配置于壳体3的侧面的操作件19、操作件19a、19b被按下时,开关部21切换其内部接点的开闭状态。开关部21用于进行热风与冷风之间的切换、动作模式的选择。配置于主体部1b的上部的显示部14(参照图1~图3)显示所选择的动作模式。
控制部10被电连接于操作件18、开关部21以及显示部14,根据对操作件18、开关部21的操作来控制显示部14。
在该例中,当操作件19被进行了操作时,吹风机1在热风与冷风之间进行切换。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每当操作了操作件19时,吹风机1的风温度模式被切换为“HOT(热)”、“冷热”、“COLD(冷)”、“SCALP(头皮护理)”这四个模式中的某一模式。
在该情况下,优选地,显示部14显示表示所选择的风温度模式的字符、图形等。下面说明各风温度模式以及显示部14的显示的一例。
“HOT”模式是输出热风的模式。具体来说,在“HOT”模式下,通常使用时吹在毛发上的风的温度为约70℃~80℃。在选择了“HOT”模式时,显示部14显示“HOT”的字符。
“冷热”模式是将热风与冷风交替地输出的模式。具体来说,在“冷热”模式下,例如,输出5秒冷风,输出7秒热风,再输出5秒冷风。在选择了“冷热”模式时,显示部14显示箭头,并且将“HOT”与“COLD”交替地显示。
“COLD”模式是输出冷风的模式。具体来说,在“COLD”模式下,通常使用时吹在毛发上的风的温度为约30℃。在选择了“COLD”模式时,显示部14显示“COLD”的字符。
“SCALP”模式是以低热风进行头皮护理的模式。具体来说,在“SCALP”模式下,通常使用时吹在毛发上的风的温度为约50℃。在选择了“SCALP”模式时,显示部14显示“SCALP”的字符。
在使操作件18向上方滑动从而将吹风机1的电源接通时,控制部10控制加热器8使得以在该时间点设定的风温度模式进行动作,并且控制显示部14使得显示部14显示此时的风温度模式。
在使操作件18向上滑动一个等级来将吹风机1的电源接通时,通过操作件19选择了“HOT”模式。因此,吹风机1输出热风。
每当操作了操作件19时,控制部10接收与该操作相应的信号,并将风模式按照“冷热”模式、“COLD”模式、“SCALP”模式、“HOT”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弱风模式下选择了“COLD”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部14将“SKIN”的字符与“COLD”的字符一起进行显示。
在弱风模式下选择了“COLD”模式的情况下,还能够作为“SKIN(皮肤护理)”模式来使用。“SKIN”模式是通过将含有水离子等的冷风吹到皮肤上来使皮肤的水分保湿为适当状态等、在要进行皮肤护理时所选择的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吹风机1具备探测环境温度的探测部60。环境温度是指使用吹风机1的场所的温度。控制部10根据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来控制向加热器8的通电量。
探测部60是设置在比吹风机1内部的作为送风部的风扇5靠下游侧的位置的风温度传感器。探测部60设置在不会受到加热器8的热的影响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探测部60在空洞9内配置在比位于内筒6外的间隙g1靠下游侧的位置。
例如,在环境温度为10℃的情况下,控制部10对加热器8接通更大的电流,来产生例如110℃~130℃的热风,优选地产生120℃的热风。在环境温度为30℃的情况下,控制部10减少向加热器8的通电量,来产生例如50℃~70℃的热风,优选地产生60℃的热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操作件19a进行操作,能够进行发质模式的切换。具体来说,能够在粗的毛发用的粗发模式与细的毛发用的细发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选择的发质模式,来对设置于壳体3内的生成部(30、40、50)中的生成量进行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操作件19b进行操作,能够进行毛发长度模式的切换。具体来说,能够在短的毛发用的短发模式、长的毛发用的长发模式、以及中等程度的长度的毛发用的中发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壳体3内的生成部(30、40、50)根据所选择的毛发长度模式来调整生成量。
显示部14显示所选择的发质模式、毛发长度模式,使得知晓所选择的模式。例如,在选择了长发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部14显示表示长发模式的字符和图案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中,当设置于壳体3内的生成部被使用了某种程度的期间时,控制部10控制该生成部,使得生成量比开始使用时的生成量少。
经过规定期间后的生成量与开始使用时的生成量的比例达到规定值为止的时间按毛发长度模式而不同。
因而,显示部14在显示所选择的毛发长度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在所选择的模式下直到使生成量减少为止的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中,开始使用时的生成量按发质模式而不同。即,控制部10执行生成量多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生成量少的第二控制模式中的某一控制模式。
因而,显示部14在显示所选择的发质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在所选择的模式下使用开始时的生成量。
显示部14不仅显示所选择的发质模式、毛发长度模式,还显示各种信息。
例如,显示部14显示离子生成部(30、40、50)、带电微粒子液体生成部(50)、酸性成分生成部(30、40、50)、过渡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等中的各成分的生成量。显示部14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状态的变化来示出离子量、带电微粒子液体量、酸性成分量、过渡金属微粒子量的变化。
显示部14也可以显示正在执行上述各成分的生成量多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生成量少的第二控制模式中的哪一个控制模式。
显示部14也可以将正在以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中的哪个模式驱动来作为对毛发护理的毛发护理效果而显示为例如量降低、量增加。
如图3、图4、图6所示,显示部14包括安装在控制基板上的芯片型的发光二极管11、使发光二极管11的光漫射的白色或乳白色的漫射板13、以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显示面板15。
显示面板15既可以与壳体3相独立地形成并且通过双面粘接带被固定在壳体3,也可以与壳体3成一体地形成。优选地,在显示面板15的背面通过印刷或转印来设置用于使外部光反射的半透半反镜层。
优选地,在半透半反镜层的与发光二极管11相向的面,通过印刷或涂装设置用于将来自发光二极管11的光选择性地进行遮挡的遮光层。
“选择性地进行遮挡”是指,例如,将除字符以外的区域进行遮挡,以显示风温度显示、“HOT”、“冷热”、“COLD”、“SCALP”、“SKIN”等字符或图案。
通过这种结构,在电源断开的状态下发光二极管11不发光,因此吹风机1的内部暗。即使吹风机1的外部亮,外部光也通过半透半反镜层而被反射,因此难以看到内部部件和字符等。
若将吹风机1的电源接通,则发光二极管11发光,该光透过遮光层和半透半反镜层而照射到外部。此时,除字符以外的区域被遮光层遮挡。由此,在显示部14呈现字符。
发光二极管11也可以根据所要显示的字符或图案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但是,发光二极管11也可以与所要显示的字符或图案无关地发出相同颜色的光。
显示部14的印刷颜色也可以根据主体部1b的颜色而变更。但是,在显示部14的印刷颜色是白色、粉色、金色等的情况下,单色印刷无法充分地进行遮光。因此,最好是在用外观用印刷颜色进行印刷之后,用使用金属粉末的混合比高的墨材料的银色系的印刷颜色来进行印刷,以用于遮光。
如图5、图6所示,内筒6具有筒状部6a与多个支承肋6b。多个支承肋6b沿周向分散地配置在筒状部6a。多个支承肋6b各自从筒状部6a呈辐射状延伸。此外,在图6中仅图示出多个支承肋6b中的一个。内筒6具有凸缘部6c。凸缘部6c经由支承肋6b连接于筒状部6a,与筒状部6a的轴大致垂直地突出。
在筒状部6a与凸缘部6c之间形成有间隙g1。空气流W1被分支出一部分并且该一部分经由间隙g1流入到空洞9内,形成分支流W2。间隙g1设置在风扇5的下游且在加热器8的上游,作为向空洞9导入分支流W2的导入口来发挥功能。因而,分支流W2是被加热器8加热前的比较冷的空气流。
分支流W2又被分支出一部分而成为分支流W3。分支流W3不经过后述的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和水离子吹出口20c(参照图2)。分支流W3是在内筒6与壳体3之间经过而从出口开口4b的外周部分吹出的比较冷的空气流。
在壳体3,在空洞9的出口开口4b侧形成有大致圆弧状的贯通孔3b(参照图2)。贯通孔3b被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盖20(参照图2)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20以覆盖形成于壳体3的贯通孔3b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在使盖20相对于壳体3从图5的左侧移动到右侧时,盖20被安装于壳体3。
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和水离子吹出口20c分别独立地形成于盖20。
如图2、图4、图7所示,在水离子生成部50以及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的前方形成有供离子流动的离子流路4c。因此,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和水离子吹出口20c设置于离子流路4c的下游侧。水离子生成部50和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作为离子发生部来发挥功能。
为了抑制由金属微粒子或水离子产生的带电,优选地,使盖20的导电性比壳体3的导电性低。这是因为,若盖20带电,则该电荷会阻碍来自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和水离子生成部50的带电荷的金属微粒子、负离子、水离子的释放。
为了抑制盖20带电,优选地,使用不易引起带电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来形成盖20。就这一部分而言,盖20构成吹风机1的外轮廓。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的孔径比水离子吹出口20c的孔径小。由此,能够经由水离子吹出口20c容易地检查和修补水离子生成部50,并且能够抑制手指等从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误侵入。
优选地,在盖20的内侧设置肋,并使该肋抵接于后述的水离子生成部50的对向电极52(第二电极),由此对盖20进行除电。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盖20和水离子生成部50、盖20和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盖20和金属微粒子生成部40构成三个离子生成装置100。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持部1a的外表面设置有带电部1f,带电部1f是能够变更毛发的带电状态的带电赋予面板。带电部1f由导电性树脂形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水离子吹出口20c的周边形成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
具体来说,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与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b以将水离子吹出口20c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
通过该配置,能够抑制通过从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吹出的负离子而带负电的水离子向外侧扩散。
由此,能够将水离子直接吹到毛发上。其结果,能够提高毛发护理效果。
如图4、图6、图7所示,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和水离子生成部50在空洞9内以沿着吹风机1的宽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按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水离子生成部50、金属微粒子生成部40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在水离子生成部50与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之间设置有遮蔽板6d。在水离子生成部50与金属微粒子生成部40之间也设置有遮蔽板6d。遮蔽板6d沿着主体部1b的上下方向和长边方向延伸。由此,抑制在被从金属微粒子吹出口20a、20b、水离子吹出口20c吹出之前金属微粒子与水离子混合。
接着,参照图8~图10来说明具备吹风机1的加热送风***200。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2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8所示,加热送风***200具备操作装置101和上述的吹风机1。操作装置101例如是智能手机,其包括用于控制加热送风***200的程序102。加热送风***200还具备下载服务器103。下载服务器103通过LAN(局域网)或WAN(广域网)连接于操作装置101。
吹风机1具有壳体3、风扇5、加热器8、控制部10以及探测部60(参照图6)。控制部10根据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来控制风扇5和加热器8。环境温度是指使用吹风机1的场所的温度。
程序102被从下载服务器103下载并安装到智能手机等操作装置101中。
程序102既可以是从下载服务器103下载并安装到操作装置101中,也可以是预先安装到操作装置101中。程序102也可以不是被安装到操作装置101中,而是被嵌入到吹风机1的控制部10。吹风机1按照程序102如以下那样动作。
在吹风机1被接通电源时,吹风机1的探测部60开始探测环境温度。
如上述那样,在选择了“冷热”模式的情况下,吹风机1重复进行将规定温度的热风吹出规定时间的动作、以及将规定温度的冷风吹出规定时间的动作。
具体来说,操作装置101基于环境温度从预先确定的表中获取热风时的加热器8的输出和冷风时的加热器8的输出以及风扇5的转速。操作装置101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吹风机1的控制部10。控制部10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风扇5和加热器8。
如图9的下侧的图所示,吹风机1的控制部10控制向加热器8的通电。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吹风机1喷出冷风。另一方面,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吹风机1喷出热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热”模式中的向加热器8通电的周期被设定为比较长的12秒。向加热器8的通电为接通状态的时间t1为7秒,向加热器8的通电为断开状态的时间t2为5秒。
如图9的上侧的图所示,控制部10以规定的多个转速中的某一转速驱动马达7,来控制通过风扇5进行送风的强度。
如图9所示,在“冷热”模式下,控制部10将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小于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换言之,控制部10将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大于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
图10是示出切换了风量的情况下的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不切换风量的情况下的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
优选地,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将送风的强度设定得比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送风的强度弱,例如将风量设定为1m3/分以下(例如0.7m3/分)。在该情况下,相比于与风温度无关地将“冷热”模式中的风量设为恒定的情况而言,能够抑制风温度下降温度差ΔT1(参照图10)。该情况下的风量例如能够根据出口开口4b的面积以及从出口开口4b喷出的风的平均速度等来求出。
优选地,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将送风的强度设定得比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送风的强度强,例如将风量设定为比1m3/分多(例如1.3m3/分)。在该情况下,相比于与风温度无关地将“冷热”模式中的风量设定为恒定的情况而言,能够促进风温度下降温度差ΔT2(参照图10)。该情况下的风量例如能够根据出口开口4b的面积以及从出口开口4b喷出的风的平均速度等来求出。
操作装置101获取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与规定值进行比较。
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加热器8的输出设定为与规定的标准条件相同,将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高于标准条件。这是为了通过风量的增加来使风温度下降,以避免使用者感到太热。
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也可以将加热器8的输出设定得低于标准条件。这是为了避免使用者感到太热。
在该情况下,如果风扇5的转速与标准条件相同,则风温度变低。因此,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低于标准条件。
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加热器8的输出设定为与标准条件相同,将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低于标准条件。这是为了通过风量的减少来使风温度上升,以避免使用者感到太冷。
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也可以将加热器8的输出设定得高于标准条件。这是为了避免使用者感到太冷。
在该情况下,在风扇5的转速与标准条件相同时,对使用者提供的风温度变高。因此,在“冷热”模式中,在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低于规定的标准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高于标准条件。
这种基于环境温度的控制既可以仅针对热风进行,也可以仅针对冷风进行。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1)加热送风***200具备:作为加热送风装置的吹风机1,其具有配置在壳体3内的风扇5和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8;以及程序102,其用于控制吹风机1。
程序102包括以下步骤:当吹风机1在将热风和冷风以规定的周期交替地喷出的“冷热”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设定得低于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风扇5的转速。
通过该结构,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风温度的下降。在向加热器8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能够促进风温度的下降。其结果,能够在“冷热”模式时实现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期望的温度差(参照图10)。
(2)吹风机1还具备探测环境温度的探测部60。程序102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由探测部60探测出的环境温度;在该环境温度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风扇5的转速增加;在该环境温度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风扇5的转速降低。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来控制吹风机1的风温度。
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梳子的吹风机1B的截面图。
如图11所示,带梳子的吹风机1B是用于保持把持部1a来利用设置在顶端部1g的梳子部23梳理头发的具有棒状的形状的装置。在梳子部23设置有多个梳齿(Bristle)23a。
壳体3B是接合多个构件而形成的,构成带梳子的吹风机1B的外轮廓。
在把持部1a的离梳子部23近的部分安装有构成膨出形状的外轮廓的盖20B。在由盖20B和壳体3B形成的送风流路9B中收容有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和水离子生成部50。
在盖20B上形成有朝向梳齿23a开口的吹出口20d、20e。由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生成的金属微粒子以及由水离子生成部50生成的水离子被从吹出口20d、20e释放到外部,作用于毛发、肌肤。从电路部24向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和水离子生成部50施加电压。
在形成于壳体3B内的送风流路9B内设置有风扇5B和马达7B。马达7B通过电路部24中包括的驱动电路而被驱动。在马达7B使风扇5B旋转时,产生空气流W和分支流Wp。分支流Wp将由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生成的金属微粒子以及由水离子生成部50生成的水离子经由吹出口20d、20e排出。
在壳体3B的把持部1a侧形成有开口部1h。在风扇5B旋转时,空气从外部经由开口部1h流入到送风流路9B,从而形成从送风流路9B去向梳子部23的空气流W。空气流W被从形成于梳子部23的梳齿23a的根处的吹出孔23b吹出。
为了抑制由于使用者的带电而阻碍金属微粒子的释放,在把持部1a的表面设置带电赋予面板、即带电部1f。
以覆盖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的方式设有遮蔽壁22。遮蔽壁22抑制由水离子生成部50生成的水离子到达金属微粒子生成部30、40。
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梳子的吹风机1B,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还能够使用毛发护理剂,该毛发护理剂用于对毛发提供毛发护理效果,并且在毛发处于比较干燥的状态时减少释放量,来提高毛发护理效果。这种毛发护理剂例如包括含有油成分的毛发护理剂。含有油成分的毛发护理剂包括由于在毛发表面上的附着量少而毛发护理效果提高的毛发护理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吹风机等加热送风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吹风机;1B:带梳子的吹风机;3、3B:壳体;5、5B:风扇;7、7B:马达;8:加热器;10:控制部;20、20B:盖;30:金属微粒子生成部;40:金属微粒子生成部;50:水离子生成部;60:探测部;101:操作装置;102:程序;200:加热送风***。

Claims (2)

1.一种加热送风***的控制方法,所述加热送风***具备加热送风装置,所述加热送风装置具有配置于壳体内的风扇和加热部,所述加热送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加热送风装置在将热风和冷风以规定的周期交替地喷出的冷热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向所述加热部的通电被接通的情况下的所述风扇的转速设定得低于向所述加热部的通电被断开的情况下的所述风扇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风扇的转速增加;以及
在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风扇的转速降低。
CN202080026004.0A 2019-04-09 2020-03-04 加热送风*** Pending CN1136458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4031 2019-04-09
JP2019074031A JP7199025B2 (ja) 2019-04-09 2019-04-09 加熱送風システム
PCT/JP2020/009172 WO2020208977A1 (ja) 2019-04-09 2020-03-04 加熱送風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877A true CN113645877A (zh) 2021-11-12

Family

ID=7275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6004.0A Pending CN113645877A (zh) 2019-04-09 2020-03-04 加热送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99025B2 (zh)
CN (1) CN113645877A (zh)
WO (1) WO2020208977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505A (ja) * 1981-06-29 1983-01-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
JPH01190305A (ja) * 1988-01-26 1989-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ヘアードライヤ
JPH0564603A (ja) * 1992-03-12 1993-03-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アドライヤ
JPH05253014A (ja) * 1992-03-16 1993-10-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アドライヤ
KR19980074274A (ko) * 1997-03-22 1998-11-05 윤종용 헤어드라이어
CN102469863A (zh) * 2009-07-10 2012-05-23 博朗公司 自动毛发护理方法
KR20170133065A (ko) * 2016-05-25 2017-12-05 강성희 헤어드라이어 전력공급장치
US20180249803A1 (en) * 2017-03-01 2018-09-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eated air blower
JP2019025144A (ja) * 2017-08-01 2019-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0349B2 (ja) 2005-01-13 2011-01-12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ドライヤ
JP6718679B2 (ja) 2015-12-28 2020-07-08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温風乾燥機
JP6758240B2 (ja) 2017-04-18 2020-09-23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温風乾燥機
CN109907460A (zh) 2019-04-24 2019-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吹风方法、吹风机及存储介质
CN112120382A (zh) 2020-11-05 2020-12-25 深圳市阿可美电器有限公司 吹风机的恒温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505A (ja) * 1981-06-29 1983-01-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
JPH01190305A (ja) * 1988-01-26 1989-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ヘアードライヤ
JPH0564603A (ja) * 1992-03-12 1993-03-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アドライヤ
JPH05253014A (ja) * 1992-03-16 1993-10-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アドライヤ
KR19980074274A (ko) * 1997-03-22 1998-11-05 윤종용 헤어드라이어
CN102469863A (zh) * 2009-07-10 2012-05-23 博朗公司 自动毛发护理方法
KR20170133065A (ko) * 2016-05-25 2017-12-05 강성희 헤어드라이어 전력공급장치
US20180249803A1 (en) * 2017-03-01 2018-09-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eated air blower
JP2019025144A (ja) * 2017-08-01 2019-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8977A1 (ja) 2020-10-15
JP7199025B2 (ja) 2023-01-05
JP2020171409A (ja)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8039B2 (en) Heating blower
US11553773B2 (en) Control method of heat blower system
EP2567632A1 (en) Heated air blower
CN108523371B (zh) 加热送风装置
JP2002191426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WO2010061762A1 (ja) 髪ケア装置
WO2010061730A1 (ja) 送風装置
CN113645877A (zh) 加热送风***
WO2021140736A1 (ja) 髪ケア装置
JP5147659B2 (ja) ヘアドライヤ
JP2013081643A (ja) 加熱送風装置
WO2022163258A1 (ja) 加熱送風装置
CN113876098A (zh) 护发型吹风机
CN107173963B (zh) 头发护理装置
WO2021140735A1 (ja) 髪ケア装置
JP2004222751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JP2566593Y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
JP2021126447A (ja) 加熱送風装置
JPH0898715A (ja) ドライヤ
JP2010125166A (ja) 髪ケア装置
KR19980067519U (ko) 소형 모발 건조기의 절첩식 전원 온오프 스위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