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367A -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367A
CN113099367A CN202010019342.3A CN202010019342A CN113099367A CN 113099367 A CN113099367 A CN 113099367A CN 202010019342 A CN202010019342 A CN 202010019342A CN 113099367 A CN113099367 A CN 113099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peaker
loudspeaker
support
suppor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93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利刚
朱统
李英明
苏杰
常晶
吴桂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93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3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212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632A1/zh
Priority to EP21738865.1A priority patent/EP406880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099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or of two parts of the same transducer and responsive respectively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27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using transducers reproducing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38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ndpass type
    • H04R1/2842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ndpass typ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92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transducers
    • H04R1/2896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transducers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0Combinations of transducers with horns, e.g. with mechanical matching means, i.e. front-loaded ho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6Transducers having separately controllable opposing diaphragms, e.g. for ring-tone and vo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扬声器包括支架、第一振膜、第一压电片以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第一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支架,第一压电片固定于第一振膜的中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固定于支架且与第一振膜间隔设置,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包括第二振膜,第二振膜面向第一振膜设置,第二振膜、支架及第一振膜共同包围形成前腔,支架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前腔与扬声器的外部空间。扬声器的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相对设置、共用前腔,从而补足扬声器的中高频频响,提升扬声器的整体响度。

Description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动圈式扬声器是当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扬声器,通常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模组和听筒模组中。然而,由于动圈式扬声器的尺寸较小,导致其响度不足;并且,由于动圈式扬声器的球顶的厚度较薄、材料强度不够,导致其中高频的频响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扬声器融合了压电扬声器内核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压电扬声器内核的振膜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振膜相对设置、共用前腔,从而补足扬声器的中高频频响,提升扬声器的整体响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支架、第一振膜、第一压电片以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第一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支架,第一压电片固定于第一振膜的中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固定于支架且与第一振膜间隔设置,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包括第二振膜,第二振膜面向第一振膜设置,第二振膜、支架及第一振膜共同包围形成前腔,支架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前腔与扬声器的外部空间。
在本申请中,扬声器包括具有第一振膜和第一压电片的压电扬声器内核。由于扬声器融合了压电扬声器内核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压电扬声器内核的第一振膜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第二振膜能够同时推动前腔的空气发生振动、以实现发声,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申请的扬声器的整体响度明显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申请的扬声器能够通过压电扬声器内核补足中高频频响,使得扬声器的中高频声压级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由于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厚度较薄,可以利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第二振膜的顶部空间进行排布,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相对设置、共用前腔,因此扬声器能够在实现双振膜结构时节约空间、不明显增加整体体积,扬声器仍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整体体积较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振膜可以是金属薄板、有机薄板或者其他。第一振膜的厚度可以在50μm至0.3mm的范围内。第一振膜可以呈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压电片位于第一振膜背离支架的一侧或者朝向支架的一侧。第一压电片可以呈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压电片的形状与第一振膜的形状相同,第一压电片的尺寸小于第一振膜的尺寸。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振膜的周缘的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出音孔设于第一支撑部。第二振膜包括振动部和球顶部,球顶部固定于振动部的中部。在第二支撑部向第一支撑部的方向上,第一振膜与球顶部之间的间距递增。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振膜相对第二振膜倾斜,两者大致呈喇叭状,且喇叭的张开方向朝向出音孔,有利于扬声器和外界的声阻抗匹配,提升发声效率,降低产生气流杂音的风险。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振膜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振膜的面积。在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中,由于模组整体体积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其振膜面积难以提升。在本实现方式中,扬声器在第二振膜的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设置面积较大的第一振膜,以提升声压级。此外,随着第一振膜面积的增加,扬声器能够获得更大的前腔空间,使得扬声器的杂音较少,音质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安装部设有安装孔,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固定于安装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部分收容或全部收容于安装孔。
在本实现方式中,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位于安装部的两侧,第一振膜的周缘的两侧固定于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而第二振膜安装于安装部,故而能够使第一振膜的面积大于第二振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孔的形状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外形相适配。安装孔可以大致呈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一振膜的周缘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安装部还连接于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之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子支撑部和第二子支撑部,第二子支撑部连接安装部,第一子支撑部连接第二子支撑部及第一振膜,第一子支撑部相对第二子支撑部向远离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出。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扬声器的第一子支撑部相对第二子支撑部向远离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出,故而扬声器能够在支架的底部结构和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时,通过第一支撑部的用于固定第一振膜的第一子支撑部向远离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出,使得扬声器可以设置更大面积的第一振膜,从而提高声压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一振膜的周缘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换言之,第一支撑部、第三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可以依次连接形成安装框部,第一振膜的周缘连续地固定于该安装框部。
支架还包括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第一框部位于第三支撑部远离第四支撑部的一侧,第一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的一端,第一框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一连通空间,第二框部位于第四支撑部远离第三支撑部的一侧,第二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第二框部与第四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二连通空间。第一框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二框部的远离第一振膜的表面共面设置。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框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二框部的远离第一振膜的表面共同拼接成支架的底面,扬声器安装于其他部件时,可以通过支架的底面与其他部件相固定。此时,安装部下方的空间形成扬声器的背腔的一部分,第一框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的第一连通空间、以及第二框部与第四支撑部之间的第二连通空间也为扬声器的背腔的一部分。故而,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的设计有利于增加扬声器的背腔空间,提升了扬声器的低频声压级。此外,压电扬声器内核可以通过第一连通空间及第二连通空间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共用背腔,使得扬声器的背腔空间的总和较小,有利于扬声器的小型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压电片。第二压电片与第一压电片分别固定于第一振膜的两侧表面。第二压电片为压电扬声器内核的一部分。压电扬声器内核包括第一压电片和第二压电片,第一压电片和第二压电片能够同时驱动第一振膜,以提升压电扬声器内核的灵敏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前述扬声器,扬声器收容在壳体内,且支架固接壳体,壳体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出音孔与电子设备的外部空间。
在本申请中,由于扬声器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包括中框和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固定于中框的一侧,连通孔设于中框的边框部和/或第一盖板。其中,扬声器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外放扬声器,连通孔设于中框的边框部。或者,扬声器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非外放扬声器,连通孔可以设于中框的边框部,或者设于第一盖板,或者部分设于中框的边框部、部分设于第一盖板。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安装于壳体与支架之间,且环绕出音孔及连通孔设置。在本实现方式中,密封件能够隔断扬声器的前腔与背腔,从而降低声音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泄露。此外,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与背腔完全分隔,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声短路问题,使得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发声效率得以保证,扬声器的整体发声效率较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还包括第二盖板,第二盖板固定于中框远离第一盖板的一侧。支架固定于中框,第一振膜面向第一盖板设置,动圈式扬声器内核位于第一振膜与第二盖板之间。第一振膜与第一盖板之间形成第一背腔,第二振膜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二背腔。第一背腔和第二背腔均为扬声器的背腔的一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扬声器能够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空余的空间作为背腔,从而既能够降低扬声器的体积、有利于扬声器的轻薄化,并且扬声器的背腔的空间较大,能够有效提高扬声器的低频声压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或者相互连通。当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相互连通时,扬声器在基本保证其低频声压级要求时,对其背腔空间的总需求能够适当降低,从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时,压电扬声器内核的第一振膜的振动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第二振膜的振动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器件,第一器件部分位于或全部位于第一振膜与第二盖板之间。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振膜与第一器件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充分地利用了电子设备的厚度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同时,扬声器通过充分利用整机中的空余的空间,扩大了第一振膜的面积,提升了扬声器的声压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器件可以是电连接器、电路板、麦克风等器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上盖、模组下盖及前述扬声器。模组上盖固定于支架安装有第一振膜的一侧,模组上盖固定于支架的另一侧。在本申请中,由于扬声器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的扬声器模组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模组上盖与第一振膜之间形成第一背腔,模组下盖与第二振膜之间形成第二背腔。第一背腔和第二背腔均为扬声器模组的背腔的一部分。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或者相互连通。当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相互连通时,扬声器模组在基本保证其低频声压级要求时,对其背腔空间的总需求能够适当降低,从而有利于扬声器模组的小型化。其中,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可以通过第一连通空间及第二连通空间彼此连通,第一连通空间及第二连通空间也为扬声器的背腔的一部分。当第二背腔与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时,压电扬声器内核的第一振膜的振动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第二振膜的振动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音质。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前述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收容在壳体内,模组上盖和/或模组上盖固接壳体,壳体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出音孔与电子设备的外部空间。在本申请中,由于扬声器模组的扬声器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扬声器沿A-A处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扬声器沿B-B处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扬声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声压级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扬声器作为外放扬声器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图3所示扬声器作为外放扬声器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扬声器沿C-C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扬声器作为外放扬声器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沿D-D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沿E-E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作为外放扬声器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以及包括该扬声器的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扬声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扬声器通过耦合压电扬声器内核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形成双振膜结构,并且压电扬声器内核的振膜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的振膜相对设置,共用前腔,从而补足扬声器的中高频频响,提升扬声器的整体响度。
其中,扬声器可以独立安装于电子设备,也可以作为扬声器模组的内核,随扬声器模组整体安装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声音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显、智能眼镜等。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1中,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以及收容在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电池30、摄像头模组40、外放扬声器50以及非外放扬声器60。其中,后文为方便说明电子设备100的结构,以图1中电子设备100所在方位为示例,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X、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Y及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Z两两相互垂直。
壳体10包括中框101及分别固定于中框101两侧的第一盖板102和第二盖板10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02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前盖板,第二盖板103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后盖板。第一盖板102包括层叠设置的保护盖板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固定于保护盖板朝向第二盖板103的一侧。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显示面板还可以集成有触摸功能。中框101包括边框部1011和位于边框部1011内侧的固定部1012,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的两侧分别固接第一盖板102的周缘和第二盖板103的周缘,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位于第一盖板102与第二盖板103之间,用于固定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收容于壳体10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只示意出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的部分结构,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还有另一部分结构未在图2中示意。其中,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与固定部101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其中,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与第二盖板10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电路板20、电池30及摄像头模组40均固接中框101。电路板20上可以固定有多个器件201。多个器件201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存储器等,存储器耦合处理器。其中,电路板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池3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供电。摄像头模组40用于采集光线,以进行拍摄。示例性的,摄像头模组40用于电子设备100的后置拍摄,第二盖板103设有拍摄通孔1031,摄像头模组40通过拍摄通孔1031采集光线。摄像头模组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前置拍摄的摄像头模组,也可以包括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和/或瞳孔图像的摄像头模组,本申请不对摄像头模组的具体数量、类型等做严格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A和/或B”包括“A”、“B”以及“A和B”三种情况。
示例性的,外放扬声器50和非外放扬声器60均固接壳体10的中框101。其中,非外放扬声器60也可以称为听筒,可以用于在用户进行非免提通话时将对方的声音传输给用户;外放扬声器50也可以成为喇叭,可以用于在免提电话时将对方的声音放大播放给用户,也可以用于外放音乐、导航语音、广播等需要外放声音或音频信号的场合。
示例性的,壳体10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壳体10的内侧空间与壳体10的外侧空间,也即连通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与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壳体10的连通孔的数量及位置可以配合电子设备100的外放扬声器50及非外放扬声器60的发声类型、排布位置、出声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
一些实施例中,外放扬声器50通过振膜推动空气振动的方式实现发声。外放扬声器50固定于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壳体10包括用作扬声孔的连通孔104,连通孔104可以设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外放扬声器50可以通过连通孔104将声音传输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以实现声音播放。这部分连通孔10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连通孔104的数量和形状可以配合设计,以使连通孔104的总横截面积满足出声需求。其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70。密封件70可以大致呈框体。密封件70可以安装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与外放扬声器50之间,且环绕连通孔104排布,以降低声音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的泄露。示例性的,密封件70可以为双面胶或泡棉等。
一些实施例中,非外放扬声器60通过振膜推动空气振动的方式实现发声。壳体10包括用作听筒孔的连通孔105,连通孔105可以设于第一盖板102,非外放扬声器60可以通过连通孔105将声音传输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以实现声音播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孔105也可以设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在再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孔105也可以部分设于第一盖板102、部分设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两部分相拼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非外放扬声器60也可以通过屏幕发声的方式实现发声,此时,壳体10可以省略用作听筒孔的连通孔10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示意出了电子设备100的外放扬声器50及非外放扬声器60的一些实施方式,外放扬声器50及非外放扬声器60也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外放扬声器50和/或非外放扬声器60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扬声器1的分解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1包括支架11、压电扬声器内核12以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压电扬声器内核12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均安装于支架11。
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内核12包括第一振膜121、第一压电片122以及第二压电片123。第一振膜121包括中部及环绕中部设置的周缘。第一振膜121的周缘固定于支架11。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固定于第一振膜121的中部,且分别固定于第一振膜121的两侧表面。示例性的,第一压电片122位于第一振膜121背离支架11的一侧,第二压电片123位于第一振膜121朝向支架11的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电片122的位置与第二压电片123的位置可以互相调换。
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通电时发生形变,带动第一振膜121发生振动,压电扬声器内核12实现发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内核12也可以包括第一压电片122、省略第二压电片123,第一压电片122位于第一振膜121背离支架11的一侧或朝向支架11的一侧,压电扬声器内核12通过第一压电片122驱动第一振膜121振动。
第一振膜121可以呈矩形。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可以是金属薄板、有机薄板或者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的厚度可以在50μm至0.3mm的范围内,当第一振膜121的面积较大时,可以选用较大的厚度。
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可以呈矩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也可以呈圆形等其他形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电片122和/或第二压电片123也可以呈圆形等其他形状。示例性的,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振膜121的形状相同,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的尺寸小于第一振膜121的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113和第四支撑部114,第三支撑部113和第四支撑部114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之间。示例性的,第一支撑部111、第三支撑部113、第二支撑部112及第四支撑部114可以依次连接形成安装框部110,第一振膜121的周缘连续地固定于该安装框部110。支架11开设有出音孔115,出音孔115设于第一支撑部111。出音孔115贯穿第一支撑部111,以连通第一支撑部111两侧的空间。
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还包括安装部116。安装部116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之间。安装部116还连接于第三支撑部113与第四支撑部114之间。安装部116设有安装孔1161。安装孔1161连通安装部116的顶侧空间与底侧空间。示例性的,安装孔1161可以大致呈矩形。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161也可以呈圆形等其他形状,安装孔1161的形状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外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顶”、“底”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相关结构于附图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并不形成对相关结构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还可以包括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分别固定于安装框部110的两侧。第一框部117位于第三支撑部113远离第四支撑部114的一侧,第一框部11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111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112的一端,第一框部117与第三支撑部113之间形成第一连通空间1171。第二框部118位于第四支撑部114远离第三支撑部113的一侧,第二框部11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11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部112的另一端,第二框部118与第四支撑部114之间形成第二连通空间1181。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5是图4所示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分解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包括盆架131、振动组件13a以及磁路组件13b。振动组件13a及磁路组件13b安装于盆架131。振动组件13a包括第二振膜132和音圈133。第二振膜132的周缘固定于盆架131的一侧,音圈133固定于第二振膜132朝向盆架131的一侧。磁路组件13b包括下极片134、中心磁铁135、多个边磁铁136、中心极片137及边极片138。下极片134固定于盆架131的另一侧,中心磁铁135及多个边磁铁136均固定于下极片134朝向盆架131的一侧,多个边磁铁136分散地排布于中心磁铁135的周边,中心极片137固定于中心磁铁135远离下极片134的一侧,边极片138固定于盆架131、位于多个边磁铁136远离下极片134的一侧并围绕中心极片137设置。其中,多个边磁铁136与中心磁铁135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边极片138与中心极片137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连通第一间隙以合并为磁间隙。音圈133远离第二振膜132的端部***磁路组件13b的磁间隙。磁路组件13b提供驱动音圈133振动的磁场,当音圈133通电时,音圈133带动第二振膜132振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实现发声。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振膜132可以包括振动部1321和球顶部1322,振动部1321的周缘固定于盆架131,球顶部1322固定于振动部1321的中部。其中,球顶部1322可以固定于振动部1321朝向盆架131的一侧或远离盆架131的一侧。球顶部1322大致呈平板状,振动部1321大致呈折环状。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3所示扬声器1沿A-A处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所示扬声器1沿B-B处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第一振膜121的周缘固定于支架11。第一振膜121的周缘的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第一振膜121的周缘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三支撑部113与第四支撑部114。第一压电片122和第二压电片123分别固定于第一振膜121的两侧表面。
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固定于支架11且与第一振膜121间隔设置。示例性的,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固定于安装部116,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部分收容或全部收容于安装部116的安装孔1161。此时,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大致位于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下方。
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第二振膜132面向第一振膜121设置,第二振膜132、支架11及第一振膜121共同包围形成前腔1a。示例性的,第二振膜132、安装部116、安装框部110及第一振膜121共同包括形成前腔1a。支架11的出音孔115连通前腔1a至扬声器1的外部空间。当扬声器1通电工作时,第一振膜121和第二振膜132推动前腔1a的空气发生振动,扬声器1经出音孔115向外部空间发出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器1融合了压电扬声器内核12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第一振膜121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第二振膜132能够同时推动前腔1a的空气发生振动、以实现发声,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整体响度明显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1能够通过压电扬声器内核12补足中高频频响,使得扬声器1的中高频声压级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由于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厚度较薄,可以利用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第二振膜132的顶部空间进行排布,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相对设置、共用前腔,因此扬声器1能够在实现双振膜结构时节约空间、不明显增加整体体积,扬声器1仍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整体体积较小。
申请人通过仿真、实验等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1进行验证,对于中高频频段,相对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1能够在1Hz-10kHz的频段增强声压级,在10kHz-20kHz的频段拓展频响宽度、增强声压级。
请参阅图8,图8是图3所示扬声器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声压级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扬声器1的总的声压级优于传统的压电扬声器和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相对于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本实施例扬声器1的中高频声压级有显著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请再次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1可以通过控制压电扬声器内核12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驱动电压的幅度和相位,调整第一振膜121和第二振膜132的振动方向和振幅,以实现减振。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内核12可以根据第二振膜132与第一振膜121的振动质量的比例、第二振膜132的振动方向和振幅,令其驱动电压匹配合适的幅度和相位,控制第一振膜121的振动方向和振幅,以使第一振膜121的动量变化与第二振膜132的动量变化相等或相近,起到减振的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可以根据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的振动质量的比例、第一振膜121的振动方向和振幅,令其驱动电压匹配合适的幅度和相位,控制第二振膜132的振动方向和振幅,以使第二振膜132的动量变化与第一振膜121的动量变化相等或相近,起到减振的作用。本申请不对压电扬声器内核12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驱动电压和相位的调节方式做严格限定,两者最后实现相互匹配即可。
其中,第一振膜121的动量变化与第二振膜132的动量变化相等时满足:M1V1=M2V2。M1为第一振膜121的质量,V1为第一振膜121的振动速度,M2为第二振膜132的质量,V2为第二振膜132的振动速度。
其中,在压电扬声器内核12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固定至支架11时,需选择正确的电极连接方式,使得两者的驱动电压能够正确地驱动振膜振动,以满足振动需求。例如,当第二振膜132向靠近第一振膜121的方向振动时,第一振膜121向靠近第二振膜132的方向振动,也即两者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振动,前腔1a内的空气被第一振膜121和第二振膜132挤压,通过出音孔115排出至扬声器1的外部空间;当第二振膜132向远离第一振膜121的方向振动时,第一振膜121向远离第二振膜132的方向振动,也即两者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振动,扬声器1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出音孔115被吸入前腔1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扬声器1可以通过两个功率放大器(power amp l ifier,PA)分别驱动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压电片(122、123)和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音圈133,以更好地满足两个扬声器1内核的驱动电压需求。例如,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驱动电压可以在30V左右,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驱动电压可以在12V左右。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同一个功率放大器实现驱动。
如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撑部112向第一支撑部111的方向上,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的球顶部1322之间的间距递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相对第二振膜132倾斜,两者大致呈喇叭状,且喇叭的张开方向朝向出音孔115,有利于扬声器1和外界的声阻抗匹配,提升发声效率,降低产生气流杂音的风险。
其中,当第一振膜121相对第二振膜132的倾斜程度一定角度时,扬声器1的气流杂音能够降低到很小,扬声器1的音质更佳。而第一振膜121相对第二振膜132的倾斜程度会影响到扬声器1的整体厚度越大,易导致扬声器1难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为紧张的电子设备100中。故而,扬声器1可以平衡降低气流杂音的需求和安装空间的需求,对第一振膜121相对第二振膜132的倾斜程度进行合理设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的球顶部1322也可以相互平行。
示例性的,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之间的最小间距需满足两者的振动空间需求,故而在扬声器1整体体积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时,两者之间的间距越大越好。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之间的最小间距可以为0.7mm。
如图6和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振膜132的面积。在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中,由于模组整体体积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其振膜面积难以提升。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在第二振膜132的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设置面积较大的第一振膜121,以提升声压级。此外,随着第一振膜121面积的增加,扬声器1能够获得更大的前腔1a空间,使得扬声器1的杂音较少,音质较佳。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的安装框部110围绕安装部116的周侧设置,第一振膜121的周缘固定于安装框部110,而第二振膜132安装于安装部116,故而能够使第一振膜121的面积大于第二振膜13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也可以有其他结构,以满足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的安装空间需求,例如安装框部110与安装部116上下堆叠设置,安装框部110在远离安装部116的方向上呈喇叭状,安装框部110在远离安装部116的一端具有较大的开口区域,以满足第一振膜121的安装空间需求。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膜121的面积也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振膜132的面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支架11的第一框部117、第一支撑部111、第二支撑部112及第二框部118的远离第一振膜121的表面共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部117的底面、第一支撑部111的底面、第二支撑部112的底面及第二框部118的底面共同拼接成支架11的底面,扬声器1安装于其他部件时,可以通过支架11的底面与其他部件相固定。此时,安装部116下方的空间形成扬声器1的背腔的一部分,第一框部117与第三支撑部113之间的第一连通空间1171、以及第二框部118与第四支撑部114之间的第二连通空间1181也为扬声器1的背腔的一部分。故而,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的设计有利于增加扬声器1的背腔空间,提升了扬声器1的低频声压级。此外,压电扬声器内核12可以通过第一连通空间1171及第二连通空间1181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共用背腔,使得扬声器1的背腔空间的总和较小,有利于扬声器1的小型化。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1通过其安装框部110的底面与其他部件相固定,安装部116下方的空间形成扬声器1的背腔空间的一部分。在扬声器1的背腔空间足够时,支架11也可以省略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以减小扬声器1的体积。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图3所示扬声器1作为外放扬声器50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是图3所示扬声器1作为外放扬声器50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扬声器1收容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内,扬声器1的支架11固接壳体10。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固定于中框101,例如支架11可以固接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支架11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相互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接、焊接等其他方式与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相互固定,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第一振膜121面向第一盖板102设置,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位于第一振膜121与第二盖板103之间。扬声器1的前腔1a位于第一振膜121与第二振膜132之间。第一振膜121与第一盖板102之间形成第一背腔106,第二振膜132与第二盖板103之间形成第二背腔107,第二背腔107与第一背腔106相互连通。示例性的,第二背腔107与第一背腔106通过第一连通空间1171及第二连通空间1181连通。第一背腔106、第二背腔107、第一连通空间1171及第二连通空间1181均为扬声器1的背腔1b的一部分。
壳体10设有连通孔104。示例性的,连通孔104设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连通孔104连通出音孔115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此时,扬声器1的前腔1a、扬声器1的出音孔115、壳体10的连通孔104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扬声器1的声音能够顺利传播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器1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1的电子设备100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此外,扬声器1能够利用电子设备100内部空余的空间作为背腔1b,从而既能够降低扬声器1的体积、有利于扬声器1的轻薄化,并且扬声器1的背腔1b的空间较大,能够有效提高扬声器1的低频声压级。此外,由于扬声器1的第二背腔107与第一背腔106相互连通,故而扬声器1在基本保证其低频声压级要求时,对其背腔1b空间的总需求能够适当降低,从而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1可以通过改变扬声器1的支架11结构,或者改变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结构,或者改变支架11与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之间的配合结构等,使得第二背腔107与第一背腔106彼此隔断。此时,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第一振膜121的振动与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第二振膜132的振动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有利于提高扬声器1的音质。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密封件70安装于中框101的边框部1011与支架11之间,密封件70环绕出音孔115及连通孔104设置,以隔断扬声器1的前腔1a与背腔1b,降低声音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的泄露。此外,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前腔与背腔完全分隔,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声短路问题,使得压电扬声器内核12的发声效率得以保证,扬声器1的整体发声效率较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扬声器1可以通过改变支架11的部分结构,以安装更大面积的第一振膜121,从而提高声压级。例如,扬声器1可以在保持支架11的基本框架的情况下,使第一支撑部111的用于固定第一振膜121的顶部向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方向凸出,使得第一支撑部111的凸出的顶部与第二支撑部112之间的间距较大,以固定更大面积的第一振膜121,并且第一支撑部111的底部与支架11的其他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未发生变化或未发生明显变化,使得扬声器1通过支架11底部进行安装时的安装难度较小。以下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扬声器1沿C-C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扬声器1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扬声器1的部分特征或全部特征,后文主要描述本实施例扬声器1的不同之处。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部111包括第一子支撑部111a和第二子支撑部111b。第二子支撑部111b连接安装部116,第一子支撑部111a连接第二子支撑部111b及第一振膜121。第一子支撑部111a相对第二子支撑部111b向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方向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器1的第一子支撑部111a相对第二子支撑部111b向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方向凸出,故而,扬声器1能够在支架11的底部结构和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时,通过第一支撑部111的用于固定第一振膜121的第一子支撑部111a向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方向凸出,使得扬声器1可以设置更大面积的第一振膜121,从而提高声压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子支撑部111a固定于第二子支撑部111b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一侧。其中,第二子支撑部111b面向第一振膜121的表面111c可以倾斜设置,表面111c靠近第一子支撑部111a的一端靠近第一振膜121,以使第一子支撑部111a与第二子支撑部111b的连接面积较大、两者的连接可靠性高,表面111c靠近安装部116的一端远离第一振膜121,以增加扬声器1的前腔1a空间,也为第一振膜121提供充足的振动空间。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支撑部111a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子支撑部111b朝向第一振膜121的一侧,第一子支撑部111a远离第二子支撑部111b的一端向远离第二支撑部112的方向倾斜。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1所示扬声器1作为外放扬声器50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时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扬声器1的支架11的第一支撑部111的第二子支撑部111b以及第二支撑部112、与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相固定。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器件80,第一器件80部分位于或全部位于第一振膜121与第二盖板103之间。示例性的,第一器件80可以是电连接器、电路板、麦克风等器件。此时,第一振膜121、第一子支撑部111a以及第一器件80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Z上部分重叠,充分地利用了电子设备100的厚度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同时,扬声器1通过充分利用整机中的空余的空间,扩大了第一振膜121的面积,提升了扬声器1的声压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空余的空间位于扬声器1周边的其他位置时,扬声器1的支架11的结构也可以做适应性调整,以使第一振膜121能够充分利用空余的空间以增加面积。例如,在支架11未设置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113的顶部可以相对第三支撑部113的底部向远离第四支撑部114的方向凸起,以利用第三支撑部113外侧的空余的空间增加第一振膜121的面积;第四支撑部114的顶部可以相对第四支撑部114的底部向远离第三支撑部113的方向凸起,以利用第四支撑部114外侧的空余的空间增加第一振膜121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可以在满足前文描述的对压电扬声器内核12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13的支撑需求、前腔1a与出音孔115的空间需求等需求的情况下,设计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中主要以图3所示扬声器1和图11所示扬声器1作为外放扬声器5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图3所示扬声器1和图11所示扬声器1同样可以作为非外放扬声器6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参阅图2),扬声器1的前腔1a与连通孔105连通,本申请更具化的细节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4和图15,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2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2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扬声器模组2包括模组上盖21、模组下盖22及前文描述的扬声器1。模组上盖21固定于支架11安装有第一振膜121的一侧,模组上盖21固定于支架11的另一侧,也即,模组上盖21及模组下盖22分别固定于支架11的两侧。模组上盖21和模组下盖2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支架11相互固定。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器1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1的扬声器模组2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
其中,模组上盖21设有第一泄露孔211,第一泄露孔211连通模组上盖21的两侧的空间。模组下盖22设有第二泄露孔221,第二泄露孔221连通模组下盖22的两侧的空间。
请一并参阅图16和图17,图16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2沿D-D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2沿E-E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模组上盖21与第一振膜121之间形成第一背腔212,模组下盖22与第二振膜132之间形成第二背腔222,第二背腔222与第一背腔212相互连通。第二背腔222与第一背腔212通过第一连通空间1171及第二连通空间1181相互连通。第一背腔212、第二背腔222、第一连通空间1171及第二连通空间1181均为扬声器模组2的背腔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背腔222与第一背腔212相互连通,因此第一振膜121和第二振膜132共用背腔,能够降低扬声器模组2的背腔的总空间大小的需求,有利于扬声器模组2的小型化。
其中,第一泄露孔211连通第一背腔212,第二泄露孔221连通第二背腔22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2也可以省略第一泄露孔211或第二泄露孔221中的一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腔222与第一背腔212也可以彼此隔断。例如,可以省略支架11的第一框部117和第二框部118,模组上盖21及模组下盖22连接支架11的安装框部110。
请参阅图18,图18是图14所示扬声器模组2作为外放扬声器50应用于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部分特征或全部特征,后文主要描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不同之处。
扬声器模组2收容在壳体10内,模组下盖22固接壳体10。例如,模组下盖22固接壳体10的中框101的固定部1012。壳体10设有连通孔104,连通孔104连通出音孔115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器模组2的扬声器1的整体响度较高,中高频的声压级较高,因此应用该扬声器模组2的电子设备100的播放声音的音量较高、音质较佳。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2也可以通过模组上盖21固接壳体10,或者模组上盖21和模组下盖22均固接壳体10,本申请不对扬声器模组2在电子设备100中的固定方式做严格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振膜、第一压电片以及动圈式扬声器内核;
所述第一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压电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的中部;
所述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第一振膜间隔设置,所述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面向所述第一振膜设置,所述第二振膜、所述支架及所述第一振膜共同包围形成前腔,所述支架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扬声器的外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振膜的周缘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出音孔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所述第二振膜包括振动部和球顶部,所述球顶部固定于所述振动部的中部;
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球顶部之间的间距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振膜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动圈式扬声器内核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动圈式扬声器内核部分收容或全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子支撑部和第二子支撑部,所述第二子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子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撑部及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子支撑部相对所述第二子支撑部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振膜的周缘的另外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所述第一框部位于所述第三支撑部远离所述第四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框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一连通空间,所述第二框部位于所述第四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框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二连通空间;
所述第一框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框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表面共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压电片,所述第二压电片与所述第一压电片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的两侧表面。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支架固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音孔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固定于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中框的边框部和/或所述第一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固定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
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中框,所述第一振膜面向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所述动圈式扬声器内核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第一背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二背腔,所述第二背腔与所述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或者相互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部分位于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12.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上盖、模组下盖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所述模组上盖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有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所述模组上盖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所述模组上盖与所述第一振膜之间形成第一背腔,所述模组下盖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第二背腔,所述第二背腔与所述第一背腔彼此隔断或者相互连通。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收容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模组上盖和/或所述模组上盖固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音孔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空间。
CN202010019342.3A 2020-01-08 2020-01-08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099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9342.3A CN11309936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070212 WO2021139632A1 (zh) 2020-01-08 2021-01-05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EP21738865.1A EP4068804A4 (en) 2020-01-08 2021-01-05 SPEAKER,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9342.3A CN11309936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367A true CN113099367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9342.3A Pending CN11309936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68804A4 (zh)
CN (1) CN113099367A (zh)
WO (1) WO20211396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800A (zh) * 2021-09-16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其声音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023B (zh) * 2021-09-13 2024-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4513729B (zh) * 2022-01-07 2023-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声学换能器
CN117041398A (zh) * 2023-08-17 2023-11-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119A (en) * 1985-09-02 1993-03-09 Franco Tontini Multiple loudspeaker
CN204425650U (zh) * 2014-10-31 2015-06-24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陶瓷双频耳机结构
CN204697287U (zh) * 2015-06-09 2015-10-0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扬声器
CN206181371U (zh) * 2016-10-31 2017-05-1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陶瓷压电单元的动圈扬声器
CN107371077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宇音国际有限公司 动圈压电双音频扬声器的耳机
CN208940223U (zh) * 2018-11-15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4300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 and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member
CN104967958B (zh) * 2015-05-08 2018-08-10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高音质压电式扬声器
CN104869515A (zh) * 2015-06-08 2015-08-26 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动圈扬声器配合压电扬声器高保真音箱
US10897674B2 (en) * 2017-02-27 2021-01-19 Taiyo Yuden Co., Lt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119A (en) * 1985-09-02 1993-03-09 Franco Tontini Multiple loudspeaker
CN204425650U (zh) * 2014-10-31 2015-06-24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陶瓷双频耳机结构
CN204697287U (zh) * 2015-06-09 2015-10-0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扬声器
CN107371077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宇音国际有限公司 动圈压电双音频扬声器的耳机
CN206181371U (zh) * 2016-10-31 2017-05-1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陶瓷压电单元的动圈扬声器
CN208940223U (zh) * 2018-11-15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800A (zh) * 2021-09-16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其声音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10800B (zh) * 2021-09-16 2024-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其声音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8804A4 (en) 2023-09-13
EP4068804A1 (en) 2022-10-05
WO2021139632A1 (zh)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07438B1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CN113099367A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54367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6785395B1 (en) Speaker configuration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66602A (zh) 屏幕组件、背板组件、中框组件、终端设备、发声控制方法和音频设备
CN112866880B (zh) 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5110216A (ja) 音響再生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14501258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15186166A (ja) 携帯端末
US20100296690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O2022143485A1 (zh) 电子设备
US83011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ubstrate mounted acoustic actuator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mobile radiotelephones
WO2022042317A1 (zh) 一种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7240952A (zh) 电子设备
US20200045448A1 (en) Speaker
KR20150024002A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CN212278462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
CN113055791B (zh)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62003A1 (zh) 一种发声单体和扬声器箱
CN111371930A (zh) 屏幕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60141A1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WO2021169719A1 (zh)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
CN22105843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
CN211860488U (zh) 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