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5507A - 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507A
CN113055507A CN201911369544.4A CN201911369544A CN113055507A CN 113055507 A CN113055507 A CN 113055507A CN 201911369544 A CN201911369544 A CN 201911369544A CN 113055507 A CN113055507 A CN 11305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exible screen
carrier
electronic device
fold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9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风平
吴宝业
谢力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9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5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5631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1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承载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柔性屏与承载件相层叠,承载件靠近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能相对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减少壳体对柔性屏的挤压,提升柔性屏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折叠电子设备采用了柔性屏,柔性屏直接固定在壳体上。当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时,壳体相对转动并带动柔性屏弯折形变。现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与壳体接触的柔性屏容易受到壳体的挤压,导致柔性屏容易磨损和受到冲击,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柔性屏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能够增强对柔性屏的防护,减少壳体对柔性屏的挤压,提升柔性屏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承载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柔性屏与承载件相层叠,承载件靠近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能相对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分别连接在铰链的相对两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通过铰链的机构运动实现相对转动。柔性屏与承载件可作为柔性屏组件的组成部件。柔性屏包括第一平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整部,弯折部连接在第一平整部与第二平整部之间,第一平整部对应第一壳体,第二平整部对应第二壳体。承载件呈板状,其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包括若干分体式的子承载件。承载件靠近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柔性屏远离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于的内部区域未与承载件连接,而是可以与承载件保持微小间隙。第二壳体的内部区域未与承载件连接,而是可以与承载件保持微小间隙。由此,在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与展开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柔性屏的摩擦、挤压、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能够提升柔性屏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有第一连接件;承载件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可以分布在第一壳体的周缘,即全部边缘区域;或者第一连接件可以仅分布在第一壳体的部分边缘区域。第一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钉、榫接件、卡柱(或卡座)等。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对应,二者相互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母、榫接件、具有空腔的卡座(或者卡柱)等。此种连接设计能够增强柔性屏组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组装强度,避免结构松脱,减小柔性屏组件遭受的冲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靠近弯折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件。该弯折部对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可以发生机构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柔性屏组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组装强度,使柔性屏组件可能受到冲击。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该连接位置附近,能够加强柔性屏组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组装强度,减小柔性屏组件遭受的冲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焊接至承载件。该焊接例如可以是激光焊接,或者回流焊。通过焊接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承载件的方式能保证连接强度,且量产性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通过焊料焊接至承载件。该焊料例如可以是锡膏,可通过回流焊进行焊接。采用回流焊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与承载件的连接强度,而且由于回流焊的加热温度较低,承载件上的焊接位置不会出现变形和鼓包,能够避免承载件将柔性屏顶起或拉扯,从而能够保证柔性屏的外观与显示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和/或承载件的表面具有镀层。增加镀层能增强焊接强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与承载件之间通过粘胶粘接。粘胶可以分布在第一壳体的周缘,即全部边缘区域,此方式中可以不使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或者,粘胶可以仅分布在第一壳体的部分边缘区域,粘胶分布的边缘区域可以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分布的边缘区域不同。粘接方式连接强度较高,成本低廉,量产性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承载件包括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并排间隔,第一承载件朝向第一壳体,第二承载件朝向第二壳体;柔性屏铺设于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的同侧;第一壳体的周缘与第一承载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周缘与第二承载件固定连接。设计分体式的承载件,使得整机结构设计(尤其是铰链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且便于组装,量产性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防护件,防护件夹在柔性屏与承载件之间。防护件可以呈薄板状,设置防护件能增强柔性屏的防护,保证柔性屏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件与承载件之间通过弹性粘接材料粘接。该弹性粘接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胶。使用弹性粘接材料能够增强柔性屏的防护,避免柔性屏受到冲击,保证柔性屏的工作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组件,该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承载件,柔性屏与承载件相互层叠。该柔性屏组件可安装至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壳体。当该柔性屏组件与该壳体组装时,承载件靠近该壳体、柔性屏远离壳体。该柔性屏组件能够弯折,以适应该壳体的相对转动。该柔性屏组件由于设置了承载件,使柔性屏不直接与该壳体接触,能够减少或避免壳体对柔性屏的挤压和摩擦,加强对柔性屏的防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承载件可以包括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并排间隔。柔性屏铺设于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的同侧。第一承载件与柔性屏的第一平整部相层叠,第一承载件能够与第一平整部一起转动。第二承载件与柔性屏的第二平整部相层叠,第二承载件能够与第二平整部一起转动。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的间隔可与柔性屏的弯折部对应。此种结构的承载件容易制造,便于与柔性屏组装,能够使柔性屏组件稳定地进行弯折。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承载件可以是一体式部件,不存在该间隔。承载件具有柔性能够弯折,以适应柔性屏的弯折。具有一体式承载件的柔性屏组件的机械强度更高,柔性屏组件的组装也较为容易,柔性屏组件的组装精度能得到保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承载件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与该壳体固定连接。例如,对于分体式的承载件,连接件可以分别设在第一承载件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以及第二承载件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对于一体式的承载件,连接件可以设在该一体式承载件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该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母、榫接件、具有空腔的卡座(或者卡柱)等。相应的,该壳体的边缘区域可以设有螺栓、螺钉、榫接件、卡柱(或卡座)等,以与该连接件配合。通过在承载件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置连接件,能够使承载件仅有部分区域与该壳体固定连接,使得柔性屏组件与该壳体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因此,在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时,该壳体对柔性屏组件的摩擦、挤压、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能够提升柔性屏组件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连接件焊接至承载件。该焊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或回流焊。使用焊接工艺能增强连接件与承载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承载件能可靠地与该壳体固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连接件与承载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具有镀层。设置镀层能增强焊接强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柔性屏组件还可以包括防护件,防护件夹在柔性屏与承载件之间。防护件可以呈薄板状,设置防护件能增强柔性屏的防护,保证柔性屏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件与承载件之间可以通过弹性粘接材料粘接。该弹性粘接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胶。使用弹性粘接材料能够增强柔性屏的防护,避免柔性屏受到冲击,保证柔性屏的工作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用于对该可折叠电子设备进行组装。该组装方法可以包括:
提供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铰链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连接在铰链的相对两侧。
提供柔性屏组件。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承载件,柔性屏与承载件相层叠。
将柔性屏组件与壳体组件对位,使承载件靠近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使柔性屏的边界与壳体组件的边界对准。对准指柔性屏组件的边界可以落在壳体组件的边界之内,或者柔性屏组件的边界基本与壳体组件的边界重合。
将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将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
该组装方法由于仅将承载件的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固定,承载件的其他区域与第一壳体没有连接,使得柔性屏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同样的,由于仅将承载件的部分区域与第二壳体固定,承载件的其他区域与第二壳体没有连接,使得柔性屏组件与第二壳体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柔性屏的摩擦、挤压、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能够提升柔性屏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L-L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后的L-L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L-L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后的L-L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的示意性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设备等。以下将以可折叠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折叠和展开。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中间部,及连接在中间部的相对两侧的侧部。中间部可发生弯折形变。该弯折形变可通过中间部中的机构运动实现,或者可以通过中间部自身的材料变形实现(下文将会描述),以使其两侧的侧部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当中间部两侧的侧部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时(层叠指侧部可以无间隙贴合,或者间隔相对),此时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反之,当中间部两侧的侧部由相互层叠状态起,背向转动直至极限位置(即无法继续背向转动时),此时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下,中间部两侧的侧部可以完全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
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成“两层”,即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一个中间部和两个侧部,该两个侧部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可折叠电子设备呈两层的形态。对于可折叠为“两层”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开”指该两个侧部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
该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可以折叠成“多层”,即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中间部和至少三个侧部,每相邻的两个侧部之间通过一个中间部连接,每相邻的两个侧部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可折叠电子设备呈至少两层的形态。例如,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两个中间部和三个侧部,折叠后两侧的两个侧部并排层叠于中间的侧部上,此时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呈两层形态。或者,折叠后两侧的两个侧部中的第一个层叠于中间的侧部上,第二个层叠于第一个上,此时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呈三层形态。对于可折叠成“多层”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只要至少三个侧部中的其中两个侧部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即可称为“展开”。下文将以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成“两层”为例进行描述。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铰链13、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第一连接件和柔性屏组件11。
铰链13设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铰链13可以是由若干部件构成的机构,铰链13中的若干部件之间可相对转动以产生机构运动。铰链13的两侧可分别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实现相对转动。
铰链13的机构运动能够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同步反向转动,即第一壳体12的转动与第二壳体14的转动相互关联,第一壳体12转动时,第二壳体14也相对第一壳体12反向转动。此种同步转动设计能够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折叠与展开的速度,减少用户的操作时间。并且,该同步转动设计使得用户只需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中的任一侧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双侧均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简化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当然,该同步转动设计并非是必需的,铰链13的机构运动也可以使第一壳体12的转动与第二壳体14的转动互不影响,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各自独立地相对彼此反向转动。
实施例一中对铰链1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转动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铰链可由具有弹性弯曲性能的材料制造。铰链并不产生机构运动,而是依靠自身的弯曲形变,使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实现相对转动。
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分别连接在铰链13的相对两侧。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均可作为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观件,即外露并能被用户直接看到的部件。第一壳体12的至少部分表面与第二壳体14的至少部分表面可作为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观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折叠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作为外观件的外壳,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均可作为非外观件安装在该外壳内。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共同承载柔性屏组件11。实施例一中对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相对转动且能安装柔性屏组件11即可。例如,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均可以是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中框。
图4示意性地表示了可折叠电子设备10展开时的俯视结构,其中将位于柔性屏之下的部件(如第一壳体12、铰链13、第二壳体14,以及下文将描述到的第一连接件15、第一承载件113a、第二承载件113b、第二连接件114、粘胶16)以虚线表示。
结合图4-图6所示,若干个第一连接件15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12靠近铰链13的边缘,以及第二壳体14靠近铰链13的边缘。第一连接件15用于将柔性屏组件11固定至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由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与铰链13的连接位置可以发生机构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的组装强度,使柔性屏组件11可能受到冲击。而将第一连接件15安装在该连接位置附近,能够加强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的组装强度,减小柔性屏组件11遭受的冲击。
第一连接件15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钉、榫接件、卡柱(或卡座)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第一连接件15。第一连接件15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5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其他边缘位置,例如安装在远离铰链13的边缘区域。第一连接件15还可以将第一壳体12与铰链13连接,以及将第二壳体14与铰链13连接。
如图3-图5所示,柔性屏组件11可以包括柔性屏111、防护件112、承载件113及第二连接件114。其中,柔性屏111、防护件112及承载件113依次层叠,防护件112夹设在柔性屏111与承载件113之间。柔性屏111背离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承载件113靠近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
柔性屏111包括但不限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屏。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屏111包括第一平整部A、弯折部B和第二平整部C,弯折部B连接在第一平整部A与第二平整部C之间。在柔性屏111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二平整部C可相对第一平整部A转动,使得弯折部B产生弯曲形变,而第一平整部A与第二平整部C基本不产生弯曲形变。
防护件112可呈薄板状。防护件112可以贴附于柔性屏111朝向承载件113的表面(即非显示面),用于对柔性屏111进行防护。防护件112与柔性屏111层叠设置,指的是二者叠在一起,且二者的厚度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防护件112例如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防护件112具有弯折性能,能够适应柔性屏111的弯折与展开。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件112并非是必需的。例如可以采用合适的材料及工艺制造柔性屏111,使柔性屏111具有良好的环境耐性,实现自防护。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承载件113可呈板状。承载件113可以包括第一承载件113a和第二承载件113b,二者并排间隔。第一承载件113a、第二承载件113b均可通过弹性粘接材料与防护件112粘接,该弹性粘接材料例如可以是泡棉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将第一承载件113a、第二承载件113b与防护件112连接,不限于使用弹性粘接材料粘接。
如图5所示,第一承载件113a可与柔性屏111的第一平整部A对应,以对第一平整部A进行支撑。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一平整部A相层叠,即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一平整部A叠在一起,且二者的厚度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第二承载件113b可与柔性屏111的第二平整部C对应,以对第二平整部C进行支撑。第二承载件113b与第二平整部C相层叠,即第二承载件113b与第二平整部C叠在一起,且二者的厚度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第一承载件113a和第二承载件113b之间的间隔可与柔性屏111的弯折部B对应,该间隔作为弯折部B的变形空间。实施例一中,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均为一体式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承载件113a可以包括若干子承载件113c(例如3个子承载件113c),若干子承载件113c并排且相互间隔,若干子承载件113c共同支撑柔性屏111的第一平整部A。当然,若干子承载件113c也可以并排无缝拼接,不设间隔。类似的,第二承载件113b可以包括若干子承载件113d(例如3个子承载件113d),若干子承载件113d并排且相互间隔,若干子承载件113d共同支撑柔性屏111的第二平整部C。当然,若干子承载件113d也可以并排无缝拼接,不设间隔。承载件113的此种结构能够满足产品需要,且容易制造,结构可靠。如图4-图6所示,若干个第二连接件114分别安装在第一承载件113a靠近铰链13的边缘,以及第二承载件113b靠近铰链13的边缘。第一承载件113a朝向第一壳体12的一面可以设第一开孔,与第一承载件113a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14可以安装在该第一开孔内。同样的,第二承载件113b朝向第二壳体14的一面可以设第二开孔,与第二承载件113b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14可以安装在该第二开孔内。第二连接件114的表面可基本与第一承载件113a的表面及第二承载件113b的表面平齐,例如可以略微凸起于第一承载件113a的表面及第二承载件113b的表面,或相较第一承载件113a的表面及第二承载件113b的表面略微下沉。第二连接件114包括但不限于螺母、榫接件、具有空腔的卡座(或者卡柱)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第二连接件114。第二连接件114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
实施例一中,可以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二连接件114固定在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上。该焊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回流焊。
例如,第二连接件114、第一承载件113a及第二承载件113b均可以为金属件,或者第二连接件114可以为允许激光透过的热塑性塑料(如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等)、第一承载件113a及第二承载件113b可以为金属件。可以采用激光焊将第二连接件114焊接在第一承载件113a及第二承载件113b上。在进行激光焊时,将第二连接件114定位在第一承载件113a上,并控制激光束从第二连接件114一侧照射,使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承载件113a的界面相熔接。采用激光焊能提高加工效率。当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承载件113a均为金属件时,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承载件113a之间会形成冶金结合,使得连接强度与可靠性均较高。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二承载件113b的焊接过程同上文。
又例如,第二连接件114、第一承载件113a及第二承载件113b均可以为金属件,可以采用回流焊将第二连接件114焊接在第一承载件113a及第二承载件113b上。在进行回流焊时,在第一承载件113a上印刷焊料(如锡膏),再将第二连接件114贴附在在焊料上,然后将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连接件114放置在回流炉中进行加热,使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连接件114结合。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二承载件113b的焊接过程同上文。采用回流焊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承载件113a、第二承载件113b的连接强度,而且由于回流焊的加热温度较低,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上的焊接位置不会出现变形和鼓包,能够避免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将柔性屏111顶起或拉扯,从而能够保证柔性屏111的外观与显示性能。
实施例一中,当采用焊接工艺将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承载件113a、第二承载件113b连接时,可预先对第二连接件114、第一承载件113a和/或第二承载件113b进行表面处理,再进行焊接,此能增强焊接强度。该表面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镀镍、镀镍再镀金,或者镀镍再镀锡。当然,表面处理并非是必需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14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的其他边缘位置,例如安装在远离铰链13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第二连接件114固定在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上,例如采用粘接、卡接等。或者,与第一承载件113a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14,可与第一承载件113a一体成型;与第二承载件113b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14,可与第二承载件113b一体成型。
如图4-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连接件15配合,二者可形成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二连接件114为螺母,第一连接件15为螺栓或螺钉,螺母与螺栓或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二连接件114为卡座,第一连接件15为卡柱,卡柱***卡座的空腔内形成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
通过第二连接件114与第一连接件15的配合,能在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与铰链13的连接处,将第一承载件113a固定至第一壳体12、将第二承载件113b能固定至第二壳体14。此种连接设计连接强度高,能够加强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的组装强度,避免结构松脱,减小柔性屏组件11遭受的冲击。
如图4-图6所示,第一承载件113a朝向第一壳体12的一面的边缘可通过粘胶16与第一壳体12粘接,粘胶16可以分布在未设第二连接件114的区域。第一承载件113a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未设粘胶16与第二连接件114,该中间区域与第一平整部A对应)不与第一壳体12连接。同样的,第二承载件113b朝向第二壳体14的一面的边缘可通过粘胶16与第二壳体14粘接,粘胶16可以分布在未设第二连接件114的区域。第二承载件113b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未设粘胶16与第二连接件114,该中间区域与第二平整部C对应)不与第二壳体14连接。
由此,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第二连接件114的配合,以及粘胶16的粘接,柔性屏组件11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上。并且,由于第一承载件113a的中间区域与第一壳体12没有连接关系、第二承载件113b的中间区域与第二壳体14没有连接关系,使得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可折叠电子设备10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对柔性屏组件11的摩擦、挤压、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能够提升柔性屏组件11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在柔性屏组件11中增设了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提升了柔性屏组件11的结构强度,使柔性屏组件11能承受更大冲击。特别是当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为金属件时,柔性屏1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较快地通过第一承载件113a与第二承载件113b散发,使得柔性屏组件11的散热性能良好。
实施例一中,同时采用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14以及粘胶16,来连接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能够满足产品结构设计需要。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第二连接件114的配合实现柔性屏组件1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的固定连接。此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5可分布在第一壳体12的周缘与第二壳体14的周缘,第二连接件114可分布在第一承载件113a的周缘与第二承载件113b的周缘。或者,第一连接件15与第二连接件114可以取消,可通过其他方式将柔性屏组件11固定至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例如采用焊接或粘接将第一承载件113a固定至第一壳体12、将第二承载件113b固定至第二壳体14,其中第一承载件113a的周缘与第一壳体12的周缘固定连接,第二承载件113b的周缘与第二壳体14的周缘固定。
实施例一中,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合拢时,柔性屏111可被弯折收容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即可折叠电子设备10为内折屏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合拢时,柔性屏111位于外侧,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位于内侧,即可折叠电子设备10也可以为外折屏可折叠电子设备。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二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可折叠电子设备20的承载件21可以是一体式部件,承载件21可以呈完整的板状结构,不存在间隔。承载件21柔性可弯折,能够适应柔性屏111的弯折与展开。承载件21上对应第一壳体12上的第一连接件15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件114,承载件21上对应第二壳体14上的第一连接件15的位置同样设有第二连接件114。全部第二连接件114与全部第一连接件15一对一配合,以将承载件21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固定连接。此种结构的柔性屏组件的机械强度更高,柔性屏组件的组装也较为容易,组装精度能得到保证。实施例二中,铰链22可具有相应的结构设计(如结构避让),以确保承载件21弯折时不与铰链22干涉。
如图10所示,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400,可用于组装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该组装方法400可以包括:
S410:提供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铰链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连接在铰链的相对两侧。
S420:提供柔性屏组件。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承载件,柔性屏与承载件相层叠。
在步骤S420中,结合图3和图5,柔性屏111可以包括第一平整部A、弯折部B和第二平整部C,弯折部B连接在第一平整部A与第二平整部C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承载件113可以包括第一承载件113a和第二承载件113b,第一承载件113a和第二承载件113b并排间隔。第一承载件113a可与第一平整部A相层叠,以对第一平整部A进行支撑。第二承载件113b可与第二平整部C相层叠,以对第二平整部C进行支撑。第一承载件113a和第二承载件113b之间的间隔可与弯折部B对应,该间隔作为弯折部B的变形空间。第一承载件113a背离第一平整部A的一侧的部分区域,以及第二承载件113b背离第二平整部C的一侧的部分区域均可设有第二连接件1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114不是必需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承载件21可以是一体式部件,不存在间隔。承载件21柔性可弯折,能够适应柔性屏111的弯折与展开。
S430:将柔性屏组件与壳体组件对位,使承载件靠近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使柔性屏的边界与壳体组件的边界对准。对准指柔性屏组件的边界可以落在壳体组件的边界之内,或者柔性屏组件的边界基本与壳体组件的边界重合。
S440:将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将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承载件固定。
在步骤S44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可以在第一壳体12的局部边缘区域安装第一连接件15,该第一连接件15穿过第一壳体12,并与承载件上的第二连接件114形成固定连接。可以在第一壳体12与承载件之间的局部区域(该局部区域位于第一壳体12及承载件的边缘)设置粘胶16,以将第一壳体12与承载件粘接。由此,使第一壳体12的边缘区域与承载件固定。
同样的,可以在第二壳体14的局部边缘区域安装第一连接件15。该第一连接件15穿过第二壳体14,并与承载件上的第二连接件114形成固定连接。可以在第二壳体14与承载件之间的局部区域(该局部区域位于第二壳体14及承载件的边缘)设置粘胶16,以将第二壳体14与承载件粘接。由此,使第二壳体14的边缘区域与承载件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替代第一连接件15与第二连接件114的固定连接,以及使用粘胶16的粘接方式。
实施例三的组装方法400,由于仅将承载件的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12固定,承载件的其他区域与第一壳体12没有连接,使得柔性屏组件与第一壳体12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同样的,由于仅将承载件的部分区域与第二壳体14固定,承载件的其他区域与第二壳体14没有连接,使得柔性屏组件与第二壳体14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对柔性屏组件的摩擦、挤压、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能够提升柔性屏组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柔性屏、承载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承载件相层叠,所述承载件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能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承载件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屏具有第一平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整部,所述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平整部与所述第二平整部之间,所述第一平整部对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平整部对应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至所述承载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焊料焊接至所述承载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承载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具有镀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与所述承载件之间通过粘胶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与所述第二承载件并排间隔,所述第一承载件朝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承载件朝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柔性屏铺设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同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与所述第一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与所述第二承载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夹在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承载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承载件之间通过弹性粘接材料粘接。
CN201911369544.4A 2019-12-26 2019-12-26 可折叠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055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9544.4A CN113055507A (zh) 2019-12-26 2019-12-26 可折叠电子设备
PCT/CN2020/125631 WO2021129154A1 (zh) 2019-12-26 2020-10-31 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9544.4A CN113055507A (zh) 2019-12-26 2019-12-26 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507A true CN113055507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0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9544.4A Pending CN113055507A (zh) 2019-12-26 2019-12-26 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5507A (zh)
WO (1) WO202112915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1064A (zh) * 2021-11-30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WO2023231393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394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WO2023231390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392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WO2024001103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067B (zh) * 2021-10-26 2023-09-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5385A (zh) * 2014-12-31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I619102B (zh) * 2016-12-01 2018-03-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摺疊顯示裝置及其承載結構
CN208401905U (zh) * 2018-05-14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10022386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CN110445913A (zh) * 2019-07-31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424B (zh) * 2016-11-24 2017-12-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摺疊顯示裝置及其承載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5385A (zh) * 2014-12-31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I619102B (zh) * 2016-12-01 2018-03-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摺疊顯示裝置及其承載結構
CN110022386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CN208401905U (zh) * 2018-05-14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10445913A (zh) * 2019-07-31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1064A (zh) * 2021-11-30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051064B (zh) * 2021-11-30 2024-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WO2023231393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394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WO2023231390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392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WO2024001103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9154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5507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08600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JP2018112833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20998252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JP2011249520A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116148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822834A (zh)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KR20150032004A (ko) 프론트 케이스 프레임을 갖지 않는 전자 장치
JP3806584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CN214851965U (zh)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US20220201905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EP253055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285117B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terminal
KR100381084B1 (ko) 플랫 패널 디스플레이 모듈과 그것을 구비하는 표시 유니트
CN215417305U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11205539A (ja) 携帯端末
JP2005099563A (ja) 表示装置
CN11626475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50348725A1 (en) Sub-assembling method, sub-assembled unit, and apparatus with sub-assembled unit
CN112700728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454123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21101410U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1101408U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1101409U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RU2788463C1 (ru) Дисплейный модуль (вариант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