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6030B -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6030B
CN112966030B CN202110330036.6A CN202110330036A CN112966030B CN 112966030 B CN112966030 B CN 112966030B CN 202110330036 A CN202110330036 A CN 202110330036A CN 112966030 B CN112966030 B CN 112966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plann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lan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0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6030A (zh
Inventor
戴一明
周宏文
赵根
罗波
曾航
唐小洪
张小敏
罗佳妮
段美超
秦邹婧
余春靓
唐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03300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6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6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6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6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6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 G06Q50/165Land develo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云端数据库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对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操作;S2,在分类操作过程中,将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获取工作进度状态,并对设置完成的工作进度状态进行特征标注;S3,将特征标注的规划建设用地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判断,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提取;S4,数据提取完成之后,通过数据融合模型将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上传云端数据库进行远程展示。

Description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实施规划等数据的提取和调用,并且快速获取用地使用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建设用地数据获取渠道庞杂,数据来源不符合统一标准,上述情况下无法对建设用地进行地块的空间约束,无法实现土地的总体数据分析,不能辅助监测规划用地使用情况,造成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无法实时监控的风险性,不能完成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面、宏观的数据监测,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云端数据库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对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操作;
S2,在分类操作过程中,将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获取工作进度状态,并对设置完成的工作进度状态进行特征标注;
S3,将特征标注的规划建设用地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判断,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提取;
S4,数据提取完成之后,通过数据融合模型将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上传云端数据库进行远程展示。
优选的,所述S1包括:
S1-1,发送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指令,云端服务器根据该指令提取以控规地块为单位的基础数据,其中包括叠加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现状房屋、竣工核实数据,判定状态为已实施用地;并将报建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等相关信息赋值到规划建设用地上;
S1-2,加入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判定状态是否为在建规划用地,如果类型为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进行录入操作;如果类型未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不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不进行录入;
S1-3,根据规划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判定分类状态分别为已确权登记、核发用地许可、已出让、规划选址;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整体设定为符合分类要求;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未覆盖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按叠加范围再次进行覆盖,分别更新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直到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
优选的,所述S1还包括:
S1-4,叠加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规划条件、土地储备数据,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实施状态均判定为存量阶段;
A,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使用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国有土地的判定类型为实施征转;
B,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审批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非国有用地的判定状态为征转审批;
C,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的范围设置核发条件;
D,全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备注为储备用地。
优选的,所述S1还包括:
S1-5,对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所分类的内容和设置的分类要素进行合并,删除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后,获得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根据规划建设用地分类的内容,按照规划建设用地不同分类指标与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中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和特征的对应关系的规律,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中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将每种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合并后规划建设用地为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优选的,所述S2包括:
S2-1,对已实施规划建设用地使用阶段:通过在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不动产房屋数据判定为规划建设用地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规划建设用地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判定是否为已竣工项目;
S2-2,已批阶段:通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判定是否核发用地规划许可;通过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判定是否核发选址;通过不动产宗地数据判定是否已确权;通过土地供应数据判定是否已出让、划拨;
S2-3,在建阶段:通过卫星影像、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数据,判定是否为在建用地;
S2-4,存量阶段: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判定是否为征转审批;通过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判定是否为国有土地进行特征标注,即实施征转;除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其余用地判定为存量用地进行特征标注。
优选的,所述S3包括:
S3-1,进行特征标注之后,结合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融合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监测规划建设用地批而未建情况进行处理;
S3-2,批而未征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一定时间内未进行实施方案审核的规划建设用地,或通过审核同意实施方案但在一定时间内未实施具体征地行为或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手续的规划建设用地;
S3-3,征而未供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批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且已实施征收,但一定时间内未实施供应的规划建设用地;
S3-4,供而未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单位同意,超过规定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土地。
优选的,所述S3还包括:
S3-5,规划建设用地中分别将不同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叠置融合,以便将每个状态的规划建设用地映射到不同尺度的网格中,从而对于每一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形成对应于不同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的多个网格中;
对于每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标准范围网格计算: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比例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41
其中ΔM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M中新增的面积,ΔN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N中新增的面积,β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T为网格比例调节度;
通过标准比例计算之后,对于规划建设用地在不同网格的不同比例变化状态下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状态。
优选的,所述S3还包括:
S3-6,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后,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提取,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42
其中,d为每个网格的距离,i为网格数量,A为预存规划建设用地的总面积,Bi为每个网格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μi为网格面积变化调节值,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51
为使用中规划建设用地的平均值,D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异常重叠面积比值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52
其中Ci为未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其中重叠关系为云端数据库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实际通过缩放比例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之间形成的映射关系,ε为规划建设用地未实际覆盖权重,Ei为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λ为规划建设用地实际覆盖权重,lg(*)为函数,Fi为规划建设用地中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Gi为为规划建设用地中未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S3还包括:
根据目前的数据支撑体系分析,对于批而未建的监测监管首先可以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实施征地、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核实等审批许可办理的时间作为判定依据,进行动态监测,初步提取存在批而未建情况的土地;然后将提取的矢量图形与卫星影像数据叠加,逐个项目、逐宗地块进行判读、复核;最后可结合现场调查以及与用地单位核实等方式,查清批而未建用地的建设进度和状态。
优选的,所述S4包括:
通过数据融合模型P对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根据时间轴实时展示规划建设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的变化轨迹;
其中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53
其中Qi为每个网格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估算值,R为规划建设用地变化值,Δt时间变化值,ALLarea为全部网格中实际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的面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项目全面摸清了主城区规划用地建设实施、竣工核实等全过程的具体情况,以用地地块为对象,从空间约束、规划层次、空间、时间等四个维度,建立了具有“现状-规划-实施-现状”的闭合循环和指标一体化特征的资源利用模式,实现建设用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用地实施情况,掌握城市用地变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辅助评估规划编制及实施效果,能够快速应对发展过程中影响规划实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发挥规划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规划服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能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规划用地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批而未供规划用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云端数据库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对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操作;
S2,在分类操作过程中,将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获取工作进度状态,并对设置完成的工作进度状态进行特征标注;
S3,将特征标注的规划建设用地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判断,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提取;
S4,数据提取完成之后,通过数据融合模型将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上传云端数据库进行远程展示。
所述S1包括:
S1-1,发送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指令,云端服务器根据该指令提取以控规地块为单位的基础数据,其中包括叠加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现状房屋、竣工核实数据,判定状态为已实施用地;并将报建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等相关信息赋值到规划建设用地上;
S1-2,加入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判定状态是否为在建规划用地,如果类型为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进行录入操作;如果类型未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不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不进行录入;
S1-3,根据规划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判定分类状态分别为已确权登记、核发用地许可、已出让、规划选址;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整体设定为符合分类要求;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未覆盖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按叠加范围再次进行覆盖,分别更新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直到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
S1-4,叠加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规划条件、土地储备数据,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实施状态均判定为存量阶段;
A,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使用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国有土地的判定类型为实施征转;
B,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审批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非国有用地的判定状态为征转审批;
C,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的范围设置核发条件;
D,全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备注为储备用地。
S1-5,对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所分类的内容和设置的分类要素进行合并,删除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后,获得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根据规划建设用地分类的内容,按照规划建设用地不同分类指标与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中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和特征的对应关系的规律,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中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将每种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合并后规划建设用地为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所述S2包括:
S2-1,对已实施规划建设用地使用阶段:通过在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不动产房屋数据判定为规划建设用地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规划建设用地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判定是否为已竣工项目;
S2-2,已批阶段:通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判定是否核发用地规划许可;通过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判定是否核发选址;通过不动产宗地数据判定是否已确权;通过土地供应数据判定是否已出让、划拨;
S2-3,在建阶段:通过卫星影像、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数据,判定是否为在建用地;
S2-4,存量阶段: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判定是否为征转审批;通过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判定是否为国有土地进行特征标注,即实施征转;除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其余用地判定为存量用地进行特征标注。
所述S3包括:
S3-1,进行特征标注之后,结合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融合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监测规划建设用地批而未建情况进行处理;批而未建土地是指批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各类单独选址、成批次建设用地,以及审核同意的新增建设用地实施方案的土地,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动工建设的土地。按照工作阶段分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
S3-2,批而未征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一定时间内未进行实施方案审核的规划建设用地,或通过审核同意实施方案但在一定时间内未实施具体征地行为或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手续的规划建设用地;
S3-3,征而未供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批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且已实施征收,但一定时间内未实施供应的规划建设用地;
S3-4,供而未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单位同意,超过规定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土地;
S3-5,规划建设用地中分别将不同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叠置融合,以便将每个状态的规划建设用地映射到不同尺度的网格中,从而对于每一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形成对应于不同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的多个网格中;
对于每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标准范围网格计算: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比例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091
其中ΔM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M中新增的面积,ΔN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N中新增的面积,β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T为网格比例调节度;
通过标准比例计算之后,对于规划建设用地在不同网格的不同比例变化状态下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状态;
S3-6,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后,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提取,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101
其中,d为每个网格的距离,i为网格数量,A为预存规划建设用地的总面积,Bi为每个网格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μi为网格面积变化调节值,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103
为使用中规划建设用地的平均值,D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异常重叠面积比值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102
其中Ci为未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其中重叠关系为云端数据库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实际通过缩放比例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之间形成的映射关系,ε为规划建设用地未实际覆盖权重,Ei为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λ为规划建设用地实际覆盖权重,lg(*)为函数,Fi为规划建设用地中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Gi为为规划建设用地中未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
根据目前的数据支撑体系分析,对于批而未建的监测监管首先可以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实施征地、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核实等审批许可办理的时间作为判定依据,进行动态监测,初步提取存在批而未建情况的土地;然后将提取的矢量图形与卫星影像数据叠加,逐个项目、逐宗地块进行判读、复核;最后可结合现场调查以及与用地单位核实等方式,查清批而未建用地的建设进度和状态。
通过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融合和分析服务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数据现状和管理需求,规范了管理全过程数据标准,实现了各阶段管理数据的融合,为土地全生命周期***化、精细化、动态化监测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所述S4包括:
通过数据融合模型P对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根据时间轴实时展示规划建设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的变化轨迹;
其中
Figure BDA0002996037860000111
其中Qi为每个网格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估算值,R为规划建设用地变化值,Δt时间变化值,ALLarea为全部网格中实际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的面积。
通过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建设,进行数据融合治理,
按照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业务内容,组织并设计核心数据目录,开展数据存储管理、资源体系建立、数据服务统一、数据规范治理,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专题数据。
1,数据存储管理
综合利用不同类型数据库、文件存储***进行各类数据的高效、安全存储相关数据资源包括土地调查数据、土地储备数据、土地供应数据、专项规划数据、全过程审批数据等,数据量、数据结构、数据应用场景和需求、以及安全级别各有不同,从优选择存储的方式。
2,数据资源体系建立
完善、合理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是全生命周期专题数据库的重要基础,通过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合理规划数据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
3,数据服务统一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数据接入、扩容数据的管理、外部输入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在原始数据库基础上,综合运行管理和统一调度,为批、供、用、补、查、登等各环节提供数据的查询浏览、分发提取、迁移部署、数据共享等诸多数据服务,***采用Webservice服务、消息通讯、API调用等方式,实现统一的数据访问服务,支持文件、数据库格式的数据访问,屏蔽各种数据物理存储的差异,使数据的物理存储对应用***透明,也便于其它业务***能方便调用对应的服务。
4,数据规范治理
数据规范是对***中所有的输入数据、成果数据、对外服务提供数据所必须遵守的格式、编码方式的规定,与功能相关的数据则需要通过数据规范进行限制。
结合管理需求,一是对原始基础数据进行数据视图、坐标转换、数据拼接、数据裁切等数据初始化工作;二是初步治理的数据,开展数据质检、冲突检测、过滤、图形空间化处理、建库后处理、数据编码等,最终形成标准化成果数据库。
随着土地整治、土地储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征转、土地供应等土地管理业务的结合,以及三调、年度变更调查、专项调查、土地划拨及出让等数据的支撑,对全过程的管理流程和数据体系进行拓展,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
数据范围、数据格式、数据来源、更新频率和方式等内容,充分了解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审批、征转、储备、整治、供应、许可、验收、登记等不同环节的现有数据资源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云端数据库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对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操作;
S2,在分类操作过程中,将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获取工作进度状态,并对设置完成的工作进度状态进行特征标注;
S3,将特征标注的规划建设用地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判断,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提取;
所述S3包括:
S3-1,进行特征标注之后,结合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融合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监测规划建设用地批而未建情况进行处理;
S3-2,批而未征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一定时间内未进行实施方案审核的规划建设用地,或通过审核同意实施方案但在一定时间内未实施具体征地行为或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手续的规划建设用地;
S3-3,征而未供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批准农用地,未利用地的转用且已实施征收,但一定时间内未实施供应的规划建设用地;
S3-4,供而未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批而未建土地中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单位同意,超过规定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土地;
S3-5,规划建设用地中分别将不同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叠置融合,以便将每个状态的规划建设用地映射到不同尺度的网格中,从而对于每一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形成对应于不同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的多个网格中;
对于每种尺度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标准范围网格计算: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比例
Figure FDA0003280508120000021
其中ΔM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M中新增的面积,ΔN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N中新增的面积,β为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调节阈值,ΔT为网格比例调节度;
通过标准比例计算之后,对于规划建设用地在不同网格的不同比例变化状态下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的使用状态;
S4,数据提取完成之后,通过数据融合模型将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上传云端数据库进行远程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S1-1,发送获取初始规划建设用地的基础数据指令,云端服务器根据该指令提取以控规地块为单位的基础数据,其中包括叠加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现状房屋、竣工核实数据,判定状态为已实施用地;并将报建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相关信息赋值到规划建设用地上;
S1-2,加入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判定状态是否为在建规划用地,如果类型为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进行录入操作;如果类型未核发建设工程许可则不符合规划建设工程许可数据要求,不进行录入;
S1-3,根据规划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判定分类状态分别为已确权登记、核发用地许可、已出让、规划选址;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整体设定为符合分类要求;若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覆盖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未覆盖全部,则将规划建设用地按叠加范围再次进行覆盖,分别更新叠加宗地、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规划选址数据范围,直到覆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
S1-4,叠加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规划条件、土地储备数据,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实施状态均判定为存量阶段;
A,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使用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国有土地的判定类型为实施征转;
B,在新增规划建设用地审批范围内且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非国有用地的判定状态为征转审批;
C,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的范围设置核发条件;
D,全部最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备注为储备用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
S1-5,对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所分类的内容和设置的分类要素进行合并,删除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后,获得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根据规划建设用地分类的内容,按照规划建设用地不同分类指标与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中重复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和特征的对应关系的规律,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中空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将每种分类的规划建设用地合并后规划建设用地为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S2-1,对已实施规划建设用地使用阶段:通过在卫星影像、现状用地解译、不动产房屋数据判定为规划建设用地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规划建设用地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判定是否为已竣工项目;
S2-2,已批阶段:通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判定是否核发用地规划许可;通过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判定是否核发选址;通过不动产宗地数据判定是否已确权;通过土地供应数据判定是否已出让、划拨;
S2-3,在建阶段:通过卫星影像、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数据,判定是否为在建用地;
S2-4,存量阶段: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判定是否为征转审批;通过最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判定是否为国有土地进行特征标注,即实施征转;除分类完成的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其余用地判定为存量用地进行特征标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还包括:
S3-6,获取动态规划建设用地后,通过数据资源估算模型进行异常规划建设用地提取,
Figure FDA0003280508120000041
其中,d为每个网格的距离,i为网格数量,A为预存规划建设用地的总面积,Bi为每个网格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μi为网格面积变化调节值,
Figure FDA0003280508120000043
为使用中规划建设用地的平均值,D为未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异常重叠面积比值
Figure FDA0003280508120000042
其中Ci为未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其中重叠关系为云端数据库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实际通过缩放比例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之间形成的映射关系,ε为规划建设用地未实际覆盖权重,Ei为形成重叠关系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值,λ为规划建设用地实际覆盖权重,lg(*)为函数,Fi为规划建设用地中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Gi为规划建设用地中未形成地面覆盖物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还包括:
根据目前的数据支撑体系分析,对于批而未建的监测监管首先能够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实施征地、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核实审批许可办理的时间作为判定依据,进行动态监测,初步提取存在批而未建情况的土地;然后将提取的矢量图形与卫星影像数据叠加,逐个项目、逐宗地块进行判读、复核;最后能够结合现场调查以及与用地单位核实方式,查清批而未建用地的建设进度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
通过数据融合模型P对初始规划建设用地和数据提取后的异常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数据融合操作,根据时间轴实时展示规划建设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的变化轨迹;
其中
Figure FDA0003280508120000051
其中Qi为每个网格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估算值,R为规划建设用地变化值,Δt时间变化值,ALLarea为全部网格中实际使用中的规划建设用地的面积。
CN202110330036.6A 2021-03-29 2021-03-29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Active CN112966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0036.6A CN112966030B (zh) 2021-03-29 2021-03-29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0036.6A CN112966030B (zh) 2021-03-29 2021-03-29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6030A CN112966030A (zh) 2021-06-15
CN112966030B true CN112966030B (zh) 2022-02-01

Family

ID=7627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0036.6A Active CN112966030B (zh) 2021-03-29 2021-03-29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6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8781B (zh) * 2021-10-18 2022-06-28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建设业务归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89290B (zh) * 2022-11-07 2023-05-30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房地产市场地块开发空置监测预警分析方法
CN115760493A (zh) * 2023-01-06 2023-03-07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投资项目用地监管***
CN115879208B (zh) * 2023-01-30 2023-05-02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工程车站房间智能设计方法及***
CN116957883B (zh) * 2023-07-25 2024-04-05 南京智绘星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建设用地用途管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35101A1 (en) * 2002-07-12 2004-01-15 Daniel De Licha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nd-use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N106611246A (zh) * 2015-10-21 2017-05-03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资源综合管理***
CN110188632A (zh) * 2019-05-14 2019-08-30 苏州嘉奕晟中小企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地信息普查数据处理***
CN112183916B (zh) * 2019-07-09 2023-10-31 浙江时空智子大数据有限公司 土地储备生命周期管理***
CN110929227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地资源信息管理***
CN111080271B (zh) * 2019-12-31 2023-08-18 青岛市自然资源监测中心 一种用于土地批后监管的***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6030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6030B (zh) 规划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管理方法
CN111680025B (zh) 面向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时空信息智能同化的方法及***
CN106547853B (zh) 基于一张图的林业大数据建设方法
CN104616207B (zh) 电网拓扑可视化***和方法
CN106610957A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多源数据整合方法
CN105022769A (zh) 一种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互***及其方法
CN109658510B (zh) 变电站选址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221867B (zh) 一种保护性建筑信息管理***
CN114996247A (zh) 一种大型流域水电企业数据治理方法
CN115758522A (zh) 一种数字孪生城市管理***及方法
CN105354267A (zh) 实现多类型规划方案“多规合一”电子报批的方法
CN117035691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数字化项目管理方法及***
CN112232635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智慧水务数据中台
CN112685820A (zh) 基于bim和gis的数字化电站交付方法、介质和设备
CN112598373A (zh) 地块智能化处理及净面积量算后批量自动生成方法
Kim et al. p‐Functional Clusters Location Problem for Detecting Spatial Clusters with Covering Approach
CN114925043A (zh) 基于时空网格块数据的应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ang et al. [Retrac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Modeling
CN112948421B (zh) 规划自然资源移动查询方法
CN114219023A (zh) 数据聚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272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协同设计和管理输变电工程的方法
CN114493167B (zh) 一种城市国土空间的治理优先级划分方法
CN113052486B (zh) 监控点位布局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Bin et al. Decision oriented intelligent transport information platform design research–case study of Hangzhou City
Talipova et al. Perspectives of interactions CAD and GIS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