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820B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820B
CN112533820B CN201980051981.3A CN201980051981A CN112533820B CN 112533820 B CN112533820 B CN 112533820B CN 201980051981 A CN201980051981 A CN 201980051981A CN 112533820 B CN112533820 B CN 112533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cover
saddle
opening
rid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1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820A (zh
Inventor
前田宪一
三浦将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33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在鞍乘型车辆中,能够紧凑地配置整流部件及把持部,并且使把持部不显眼而提高外观性。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后罩(53),其覆盖车体的后部;整流部件(60),其从侧方覆盖后罩(53);以及把持部(71),其供同乘者把持,整流部件(60)形成供行驶风(W)流入的开口部(62)和使从开口部(62)流入的行驶风(W)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61),把持部(71)在开口部(62)的后方设置在通风路(61)的内侧。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同乘者把持的把持部被设置在车体后部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把持部在覆盖车体后部的后罩的侧方露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5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鞍乘型车辆中,存在将对行驶风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件设置在车体后部的情况,但希望将整流部件及把持部紧凑地配置,并且使把持部不显眼从而提高外观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中,能够紧凑地配置整流部件及把持部,并且使把持部不显眼而提高外观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中包含2018年8月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50587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后罩53,其覆盖车体的后部;整流部件60,其从侧方覆盖所述后罩53;以及把持部71,其供同乘者把持,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件60形成供行驶风W流入的开口部62和使从所述开口部62流入的所述行驶风W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61,所述把持部71在所述开口部62的后方设置在所述通风路61的内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把持部71的后方设置有第2把持部72。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把持部72被与所述整流部件60不同的罩57覆盖。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持部71和所述第2把持部72由所述把持部71和所述第2把持部72共用的支承部件73支承。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具备支承乘员用座椅14的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0和左右连接所述座椅框架20的横梁20a,所述支承部件73被固定于所述座椅框架20。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整流部件60具备使所述通风路61向后方开口的后表面开口部63,所述把持部71设置在所述开口部62与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之间。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持部71是所述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前低后高地倾斜,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部的内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后罩,其覆盖车体的后部;整流部件,其从侧方覆盖后罩;以及把持部,其供同乘者把持,整流部件形成供行驶风流入的开口部和使从开口部流入的所述行驶风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把持部在开口部的后方设置在通风路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把持部设置在整流部件的通风路的内侧,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整流部件及把持部,并且把持部隐藏在通风路的内侧而不显眼,能够提高外观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把持部的后方设置有第2把持部。根据该结构,同乘者可以根据体格或喜好来选择使用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第2把持部被与整流部件不同的罩覆盖。根据该结构,同乘者能够根据整流部件和罩的位置而容易地区分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由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共用的支承部件支承。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支承部件为单一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具备支承乘员用座椅的左右一对座椅框架和左右连接座椅框架的横梁,支承部件被固定于座椅框架。根据该结构,由于支承部件并非固定于横梁而是固定于座椅框架,因此即使不为了把持部而特别强化横梁,也能够确保把持部的刚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整流部件具备使通风路向后方开口的后表面开口部,把持部设置在开口部与后表面开口部之间。根据该结构,把持部在通风路的内侧隐藏在开口部与后表面开口部之间而不显眼,能够提高外观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把持部是通风路的上部的内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根据该结构,由于把持部是通风路的上部的内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因此同乘者容易把持着把持部,并且能够通过凹部扩大通风路的大小,能够提高整流效果。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后表面开口部前低后高地倾斜,凹部设置在后表面开口部的后部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整流部件的设计性,并且凹部的深度不会过深,容易对把持部进行把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2是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右视图。
图3是从右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右下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5是拆下整流罩主体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右视图。
图6是从上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后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右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自动二轮车1是以下这样的车辆:在车架10(车体)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1,前叉12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该前叉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摇臂13被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
自动二轮车1是乘员以跨骑的方式就座的座椅14被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上方的鞍乘型车辆。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等车体的车体罩5。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5,其设置在车架10的前端;主框架16,其从前立管15的后部前高后低地延伸;下框架17,其在前立管15的后部从主框架16的下方向后下方延伸;中间框架18,其从主框架16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以及枢轴框架19,其与中间框架18的下端部连接。主框架16、下框架17、以及中间框架18分别是一根管状的框架,与前轮2同样地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
此外,车架10具备将主框架16的前端部与下框架17的前端部上下连接的板状的角撑板29。
而且,车架10具备: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0,它们从主框架16的后部向后方延伸到车辆后端部;以及左右一对副框架21,它们从枢轴框架19前低后高地延伸,并与座椅框架20的后部连接。
前叉12具备:转向轴(未图示),其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前立管15;顶桥22,其固定于该转向轴的上端;底桥23,其固定于上述转向轴的下端;左右一对叉管24,它们支承于顶桥22和底桥23;以及转向用的把手25,其被固定于顶桥22。
顶桥22和底桥23从上述转向轴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左右的叉管24。
前立管15后倾地配置。叉管24也对应自动二轮车1的主销倾角而后倾配置。
前轮2轴支承于架设在左右的前叉24的下端部之间的车轴2a上。
在枢轴框架19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贯穿枢轴框架19的枢轴26。枢轴26设置在枢轴框架19的上下的中间部。
摇臂13的前端部轴支承于枢轴26,摇臂13能够以枢轴26为中心上下摆动。
后轮3轴支承于设置在摇臂13的后端部的车轴3a上。
在摇臂13的上表面安装有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前部的内挡泥板27。
在摇臂13与车架10的后部之间架设有后悬架28。
发动机11具备收纳曲轴的曲轴箱31和从曲轴箱31的前部向上方延伸的气缸部32。在曲轴箱31的后部内置有变速器(未图示)。气缸部32的气缸轴线32a前倾。
发动机11在主框架16的下方配置在下框架17与枢轴框架19之间,并由下框架17和枢轴框架19支承曲轴箱31。
发动机11的排气管33从气缸部32的前表面向后下方延伸,通过发动机11的下方后向后方延伸,并与配置在摇臂13的右侧方的消音器34连接。
发动机11的输出通过沿着摇臂13设置的驱动链35而传递到后轮3。
燃料箱45支承于主框架16。
座椅14由座椅框架20从下方支承,与燃料箱45连续地延伸到自动二轮车1的后端部。座椅14一体地具备驾驶员(乘员)就座的前侧座椅14a和同乘者(乘员)就座的后侧座椅14b。
在枢轴框架19的左右的侧面部分别安装有左右一对脚踏板托架46。驾驶员放置脚的左右一对脚踏板46a支承于脚踏板托架46。
后侧座椅14b的同乘者放置脚的后座脚踏板47a支承于安装在左右副框架21的后座脚踏板托架47。
车体罩5具备:前罩50,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5;左右一对前侧罩51,它们从侧方覆盖车架10的前部;左右一对侧罩52,它们覆盖燃料箱45及座椅14的前部的下方;以及后罩53,其覆盖座椅14的后部的下方。
自动二轮车1具备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54和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后挡泥板55。
图2是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右视图。图3是从右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立体图。图4是从右下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立体图。
自动二轮车1具备从外侧方覆盖后罩53的左右一对整流部件60。整流部件60是对自动二轮车1的行驶风进行整流的罩部件,构成车体罩5的一部分。
后罩53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座椅框架20的左右一对后侧罩56和从上方覆盖座椅框架20的后端部的尾罩57(与整流部件不同的罩)。
在座椅框架20的后端的后方设置有向后方发光的尾灯59。
后侧罩56是沿着座椅框架20的后部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板状的罩。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后侧罩56前低后高地延伸。后侧罩56的前缘部56a位于前侧座椅14a的后端部的下方,并与侧罩52的后缘部连续。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后侧罩56的后缘部56b与尾灯59的侧面重叠。
后侧罩56具有棱线部56c,该棱线部56c在车辆侧视观察时以前低后高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后侧罩56具有从棱线部56c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向上方延伸的上侧斜面部56d。上侧斜面部56d遍及后侧罩56的大致全长而设置。
尾罩57是从上方覆盖左右的后侧罩56的后端部和尾灯59的板状的罩。尾罩57配置在后侧座椅14b的下方,并且尾罩57的前部被后侧座椅14b的后端部从上方覆盖。
后挡泥板55从后侧罩56的后部的下表面部向后下方延伸,并从下方覆盖尾灯59。
通过由整流部件60从外侧方覆盖后罩53,在整流部件60与后罩53之间形成供行驶风W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流动的通风路61。
此外,整流部件60在整流部件60的前缘部60a与后罩53之间形成使通风路61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62。
而且,整流部件60在整流部件60的后缘部60b与后罩53之间形成使通风路61向后方开口的后表面开口部63。
自动二轮车1的行驶风W从开口部62流入通风路61,通过通风路61后从后表面开口部63向后方排出。
整流部件60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向外侧露出的整流罩主体65和设置在整流罩主体65的内表面侧的内罩66(图5)。
图5是拆下整流罩主体65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右视图。
参照图2~图5,整流罩主体65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延伸的侧壁部67和从侧壁部67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壁部68。
在车辆侧视观察时,侧壁部67从与后侧罩56的前端部的下部重叠的位置越过棱线部56c而向后上方延伸,并延伸到与上侧斜面部56d的上部重叠的位置。
上壁部68从侧壁部67的上端部朝向后罩53的侧面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上壁部68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延伸。
整流部件60的前缘部60a是整流罩主体65的前缘部,整流部件60的后缘部60b是整流罩主体65的后缘部。
内罩66形成为沿着整流罩主体65的侧壁部67及上壁部68的形状,内罩66安装于整流罩主体65的内表面。内罩66通过安装于整流罩主体65的内表面而对整流罩主体65进行加强。
在内罩66的前部设置有隔板66a,该隔板66a从内罩66的内表面朝向后侧罩56的上侧斜面部56d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隔板66a对通风路61进行上下分隔。
在内罩66的上缘部设置有填充座椅14与整流罩主体65之间的间隙的肋66b。
通风路61是形成在整流部件60与后侧罩56的上侧斜面部56d之间的空间部,在车辆侧视观察时,通风路61以前低后高的姿态前后延伸。通风路61在后侧座椅14b的下方位于后罩53的外侧方。
通风路61的开口部62及后表面开口部63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倾斜。
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尾罩57与后侧罩56的上壁部68的后端连续,并沿着后侧罩56的上缘的延长线前低后高地延伸。此外,尾罩57在左右的缘部分别具备侧方延伸部57a,该侧方延伸部57a延伸到比位于尾罩57下方的后侧罩56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自动二轮车1在车体后部的左右分别具备能够供就座于后侧座椅14b的同乘者把持的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在此,把持部71、第2把持部72及整流部件60在自动二轮车1的左右对称地设置,因此主要参照右侧的结构进行说明。
把持部71在开口部62的后方设置在通风路61的内侧。第2把持部72在把持部71的后方设置在尾罩57的下表面侧。
把持部71是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比后表面开口部63更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第2把持部72是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表面侧的部分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比尾罩57的下缘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图6是从上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后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右视图。图8是沿图2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在此,在图6中,未图示座椅14、后罩53及后述的下面罩80。在图7中,未图示整流部件60和尾罩57。
参照图6~图8,车架10具备将左右的座椅框架20的后端部在车宽方向上连接的板状的横梁20a。
在管状的座椅框架20的后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基座部20b。基座部20b的上表面大致平坦。
在左右的座椅框架20的后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承部件73,该支承部件73承受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支承部件73固定于基座部20b。支承部件73与车架10同样为金属制成。
支承部件73具备:承受部74,其在座椅框架20的外侧方沿座椅框架2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板状的固定部75,其从承受部7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固定于基座部20b的上表面。
承受部74具备:承受板部74a,其以板厚方向成为上下方向的朝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内侧肋74b,其从承受板部74a的车宽方向的内缘向下方延伸;以及外侧肋74c,其从承受板部74a的车宽方向的外缘向下方延伸。
承受部74位于后侧罩56的外侧方。承受部74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从通风路61内延伸到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表面。承受部74的前部被整流部件60的上部从上方及外侧方覆盖。承受部74的后部被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从上方和外侧方覆盖。
支承部件73的固定部75在承受板部74a的上表面设置于承受板部74a的前后的中间部。
支承部件73通过从上方贯插于固定部75的多个螺栓76而固定于基座部20b的上表面。
座椅14的下表面部14c在基座部20b的上表面分别与位于固定部75的前后的部分抵接,从而支承于座椅框架20。
参照图4~图8,在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设置有板状的下表面罩80,该下表面罩80从通风路61的内部前后连续到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表面。
下表面罩80固定于支承部件73的承受部74,从下方覆盖承受部74的下表面。下表面罩80通过贯插于承受部74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下表面罩固定螺栓81a、81b而固定于支承部件73。如图8所示,下表面罩80的截面形状是沿着承受部74的承受板部74a、内侧肋74b以及外侧肋74c的立体形状。
下表面罩80一体地具备:罩前部82,其在通风路61的内侧从下方覆盖支承部件73的承受部74;罩后部83,其在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方从下方覆盖支承部件73的承受部74;以及鼓出部84,其在罩前部82与罩后部83之间向下方鼓出。
详细而言,罩前部82在开口部62的后方设置在通风路61的内侧。罩前部82构成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罩前部82是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比通风路61的后表面开口部63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罩前部82构成把持部71。
把持部71由金属制的支承部件73支承。因此,能够提高把持部71的刚性。
罩后部83是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表面侧的部分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比尾罩57的下缘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罩后部83构成第2把持部72。第2把持部72由金属制的支承部件73支承。因此,能够提高第2把持部72的刚性。
由于由单一的支承部件73支承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是以前低后高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凹部。
下表面罩80的鼓出部84将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前后划分开。
就座于后侧座椅14b的同乘者通过将手从车宽方向外侧绕到通风路61的内侧来把持住把持部71。
此外,同乘者将手从车宽方向外侧绕到尾罩57的侧方延伸部57a的下表面侧而把持住第2把持部72。
同乘者能够根据体格和喜好,选择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中的任意一方进行把持。此外,驾驶员或作业人员在推行自动二轮车1、或用支架将自动二轮车1停车时,能够把持把持部71或第2把持部72来支承车体。
参照图2及图4,把持部71在通风路61的内侧设置在开口部62与后表面开口部63之间。因此,能够利用由整流部件60划分出的通风路61的空间来设置把持部71,能够紧凑地设置整流部件60及把持部71。
把持部71在车辆侧视观察时被整流部件60的侧壁部67从侧方覆盖,隐藏在通风路61的内侧。因此,把持部71变得不显眼,外观性佳。
后表面开口部63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倾斜,侧壁部67相对于把持部71的高度越靠向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端侧越小。由于把持部71设置在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部的内侧,因此从后表面开口部63到把手部71的底部的深度不会变得过大,同乘者等容易把持到把持部71。
第2把持部72在车辆侧视观察时被尾罩57的侧面部从侧方覆盖,隐藏在尾罩57的内侧。因此,第2把持部72变得不显眼,外观性佳。
第2把持部72设置在与整流部件60不同的罩即尾罩57的内侧。在尾罩57的前端与整流部件60的后端之间形成有边界部85,尾罩57与整流部件60容易区分。因此,同乘者等能够以整流部件60和尾罩57为标记而知晓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把持到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
此外,鼓出部84相对于整流部件60及尾罩57向下方突出而向外侧露出。因此,同乘者等还能够通过鼓出部84而知晓把持部71以及第2把持部72的位置。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备:后罩53,其覆盖车体的后部;整流部件60,其从侧方覆盖后罩53;以及把持部71,其供同乘者把持,整流部件60形成供把持部71流入的开口部62和使从开口部62流入的行驶风W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61,把持部71在开口部62的后方设置在通风路61的内侧。根据该结构,由于把持部71设置在整流部件60的通风路61的内侧,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整流部件60及把持部71,并且把持部71隐藏在通风路61的内侧而不显眼,能够提高外观性。
此外,在把持部71的后方设置有第2把持部72。根据该结构,同乘者可以根据体格或喜好来选择使用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
此外,第2把持部72被与整流部件60不同的罩即尾罩57覆盖。根据该结构,同乘者能够根据整流部件60和尾罩57的位置容易区分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的位置。
此外,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由把持部71和第2把持部72共用的支承部件73支承。因此,能够使支承部件73为单一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此外,具备支承乘员用座椅14的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0和左右连接座椅框架20的横梁20a,支承部件73固定于座椅框架20。根据该结构,由于支承部件73并非固定于横梁20a而是固定于座椅框架20,因此即使不为了把持部71而特别强化横梁20a,也能够确保把持部71的刚性。
此外,整流部件60具备使通风路61向后方开口的后表面开口部63,把持部71设置在开口部62与后表面开口部63之间。根据该结构,把持部71在通风路61的内侧隐藏在开口部62与后表面开口部63之间而不显眼,能够提高外观性。
此外,由于把持部71是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因此同乘者容易把持到把持部71,并且能够通过凹部扩大通风路61的大小,能够提高整流效果。
而且,在车辆侧视观察时,后表面开口部63前低后高地倾斜,作为凹部的把持部71设置在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部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将整流部件60设为前低后高的尖锐形状的设计性,并且把持部71的凹部的深度不会过深,容易把持到把持部7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以自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具备四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标号说明
10: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4:座椅;
20:座椅框架;
20a:横梁;
53:后罩;
57:尾罩(与整流部件不同的罩);
60:整流部件;
61:通风路;
62:开口部;
63:后表面开口部;
71:把持部;
72:第2把持部;
73:支承部件;
W:行驶风。

Claims (8)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后罩(53),其覆盖车体的后部;整流部件(60),其从侧方覆盖所述后罩(53);以及第一把持部,其供同乘者把持,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整流部件(60),在所述整流部件(60)的前缘部(60a)与所述后罩(53)之间,形成供行驶风(W)流入的前方侧的开口部和使从所述前方侧的开口部流入的所述行驶风(W)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61),在所述整流部件(60)的后缘部(60b)与所述后罩(53)之间,形成使所述通风路(61)向后方开口的后表面开口部(63),
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所述通风路(61)的所述前方侧的开口部以及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前低后高地倾斜,
所述第一把持部设置在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把持部的后方设置有第2把持部(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把持部(72)被与所述整流部件(60)不同的罩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持部和所述第2把持部(72)由所述第一把持部和所述第2把持部(72)共用的支承部件(73)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中,
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支承乘员用座椅(14)的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0)和左右连接所述座椅框架(20)的横梁(20a),
所述支承部件(73)被固定于所述座椅框架(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持部设置在所述前方侧的开口部与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持部是所述通风路(61)的上部的内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后表面开口部(63)的后部的内侧。
CN201980051981.3A 2018-08-09 2019-05-15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12533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0587 2018-08-09
JP2018-150587 2018-08-09
PCT/JP2019/019261 WO2020031450A1 (ja) 2018-08-09 2019-05-15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820A CN112533820A (zh) 2021-03-19
CN112533820B true CN112533820B (zh) 2022-04-26

Family

ID=6941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1981.3A Active CN112533820B (zh) 2018-08-09 2019-05-15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7048746B2 (zh)
CN (1) CN112533820B (zh)
AR (1) AR115899A1 (zh)
BR (1) BR112021000980A2 (zh)
CL (1) CL2021000273A1 (zh)
PE (1) PE20210598A1 (zh)
WO (1) WO2020031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7036B2 (ja) * 2021-09-29 2023-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0181A (ja) * 1985-10-03 1987-04-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側部グリツプ取付構造
JPH08324472A (ja) * 1995-06-05 1996-12-10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同乗者用把持ハンドル構造
CN1944169A (zh) * 2005-10-05 2007-04-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975248A (zh) * 2005-11-29 2007-06-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装置
EP2055618A1 (en) * 2007-11-02 2009-05-0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 rail of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6767A1 (ja) 2010-10-08 2012-04-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0181A (ja) * 1985-10-03 1987-04-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側部グリツプ取付構造
JPH08324472A (ja) * 1995-06-05 1996-12-10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同乗者用把持ハンドル構造
CN1944169A (zh) * 2005-10-05 2007-04-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975248A (zh) * 2005-11-29 2007-06-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装置
EP2055618A1 (en) * 2007-11-02 2009-05-0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 rail of motor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8746B2 (ja) 2022-04-05
PE20210598A1 (es) 2021-03-23
BR112021000980A2 (pt) 2021-04-20
CN112533820A (zh) 2021-03-19
WO2020031450A1 (ja) 2020-02-13
JPWO2020031450A1 (ja) 2021-04-30
AR115899A1 (es) 2021-03-10
CL2021000273A1 (es)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863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JP59692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ホース配置構造
JP591645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用排風構造
EP3002204A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255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JP63338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TWI642584B (zh) 跨坐型車輛
CN112533820B (zh) 鞍乘型车辆
JP456708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80664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EP3524498B1 (en) Saddle ride vehicle fuel drain pipe covered by shroud
JP589345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及び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EP3141465B1 (en) Motorcycle fairing
JP2019137285A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300699B (zh) 跨骑型车辆
JP685551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948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フトアップ支持部構造
EP3141466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747890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11873048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48020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20178848A1 (en) Front cover of vehicle
JP2022056993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1160602A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