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9147A - 卷装更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装更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9147A
CN112299147A CN202010743253.3A CN202010743253A CN112299147A CN 112299147 A CN112299147 A CN 112299147A CN 202010743253 A CN202010743253 A CN 202010743253A CN 112299147 A CN112299147 A CN 112299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ackage
bobbin
suppl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32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9147B (zh
Inventor
山本真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299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9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9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9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02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do not rotate
    • B65H49/04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65H49/1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 B65H49/12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the reserve packages being mounted to permit manual or automatic transfer to operat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spent cores or receptacles and replacing by supply packages at paying-out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4Supplying or transporting cross-wound packages, also combined with transporting the empty core
    • B65H67/065Manipulators with gripping or holding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package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a conveyor to a creel trolle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装更换装置。卷装更换装置(7)具备: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接头装置(60);移动装置(70),配置有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并且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分别移动到对梭芯(24)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以及行驶台车(30),使支承移动装置(70)的基座(34)沿着筒子架(20)的排列方向移动,移动装置(70)具有:旋转支承部(71),支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并且设置为围绕旋转轴旋转自如;以及更换单元驱动部(72),旋转驱动旋转支承部(71)。

Description

卷装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卷装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卷装更换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66479号公报)中记载过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卷装更换装置,是在设置于筒子架的梭芯(对应英文:Peg)上进行卷装的更换的装置,其具备沿着筒子架行驶的行驶装置、在梭芯上进行卷装的更换的设定装置、以及进行两个卷装的纱线彼此的接头的接头装置。设定装置以及接头装置被配置于行驶装置的基座。
在现有的卷装更换装置中,设定装置在行驶装置的行驶方向上排列配置有2台。在现有的卷装更换装置中,通过一个设定装置从各梭芯回收旧卷装,通过另一个设定装置向各梭芯安装新卷装。因此,在现有的卷装更换装置中,在使一个设定装置位于作为对象的梭芯之前的位置而从梭芯回收了旧卷装之后,使行驶装置行驶而使另一个设定装置位于作为对象的梭芯之前的位置并向梭芯安装新卷装。如此,在现有的卷装更换装置中,在卷装的更换之际,需要通过行驶装置的行驶而使设定装置移动,并非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卷装的更换实现作业效率提高的卷装更换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装置为,向梭芯安装供纱卷装,该供纱卷装将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纱卷绕于供纱筒管而成,梭芯被设置于沿着一个方向排列的筒子架上,该卷装更换装置具备:回收装置,从梭芯回收供纱筒管;供给装置,向梭芯安装供纱卷装;接头装置,进行由供给装置安装上的供纱卷装的纱线、与其他梭芯所保持的供纱卷装的纱线之间的接头;移动装置,配置有回收装置、供给装置以及接头装置,并且使回收装置、供给装置以及接头装置分别移动到对梭芯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以及行驶单元,使支承移动装置的基座沿着筒子架的排列方向移动,移动装置具有:旋转支承部,支承回收装置、供给装置以及接头装置,并且被设置为围绕旋转轴旋转自如;以及更换单元驱动部,旋转驱动旋转支承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装置为,具备使回收装置、供给装置以及接头装置分别移动到对梭芯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通过使回收装置、供给装置以及接头装置围绕旋转轴旋转,由此使各装置位于作业位置。如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即使不使行驶单元行驶从而使各装置的位置移动,也能够使各装置位于作业位置。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对于供纱卷装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具备保持多个供纱卷装的保持装置,移动装置使供给装置位于对保持装置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供给装置从保持装置取得供纱卷装。在该构成中,由于在保持装置中保持着供纱卷装,因此能够从保持装置取得供纱卷装。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不需要每次更换供纱卷装时都到保管位置去取供纱卷装。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对于供纱卷装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梭芯具有使供纱卷装旋转的旋转机构,接头装置具有驱动梭芯的旋转机构的操作机构。在该构成中,在接头装置从供纱卷装拉出纱线时,能够使梭芯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旋转。因此,在接头装置对供纱卷装的纱线进行捕捉而拉出纱线时,能够避免对纱线过度地施加张力。由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能够抑制接头动作时的断纱的产生。作为其结果,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对于供纱卷装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在由供给装置向梭芯安装了供纱卷装之后,接头装置捕捉一方的供纱卷装的第一纱端与另一方的供纱卷装的第二纱端而进行接头。例如,在进行了接头作业之后将供纱卷装安装于梭芯的构成中,在供纱卷装的安装作业之际由于对纱线施加张力等,而存在络交了的纱线松散的担忧。在该情况下,供纱卷装的更换以失败告终,必须再次进行作业。而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在由供给装置向梭芯安装了供纱卷装之后,接头装置再进行接头。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中,能够避免在供纱卷装的安装作业时络交了的纱线松散这样的情况。作为其结果,在卷装更换装置中,对于供纱卷装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关于卷装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假捻加工***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搬运装置的卷装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安装有接合器的供纱卷装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二搬运装置的卷装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筒子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梭芯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卷装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更换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回收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回收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5B是表示回收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6A是表示供给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6B是表示供给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7A是表示接头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7B是表示供给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图17C是表示回收装置的停止位置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7.卷装更换装置、20.筒子架、24.梭芯、25c.旋转机构、30.行驶台车(行驶单元)、34.基座、40.回收装置、50.供给装置、60.接头装置、62.第一旋转机构(操作机构)、63.第二旋转机构(操作机构)、70.移动装置、71.旋转支承部、72.更换单元驱动部、B1.供纱筒管、P1供纱卷装、Y.纱线、Y1.第一纱端、Y2.第二纱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假捻加工***1具备假捻加工机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供纱单元5、卷装补给装置6、以及卷装更换装置7。假捻加工***1具备统一地控制假捻加工机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卷装补给装置6以及卷装更换装置7的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假捻加工***1中,假捻加工机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供纱单元5、卷装补给装置6以及卷装更换装置7分别设置有多个。在以下的说明中,图中所示的“Z方向”为铅垂方向(上下方向),“X方向”为水平方向,“Y方向”为与X方向以及Z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
假捻加工***1对从多个供纱卷装P1(参照图2)供给的纱线Y(参照图3)实施加工,并制造卷取卷装P2(参照图4)。纱线Y例如是由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的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纱。供纱卷装P1是在供纱筒管B1(参照图2)上卷绕部分取向纱(POY:PartiallyOriented Yarn)而形成的。卷取卷装P2是在卷取筒管B2(参照图4)上卷绕拉伸变形纱(DTY:Draw Textured Yarn)而形成的。
假捻加工机2对纱线Y实施加工而形成卷取卷装P2。假捻加工机2具有主机体2a以及2台卷取体2b。在主机体2a设置有加捻装置、喂纱辊等。在卷取体2b设置有卷取装置、落纱装置等。主机体2a沿着X方向延伸。卷取体2b沿着X方向延伸。卷取体2b在Y方向(主机体2a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主机体2a对置的位置。即,2台卷取体2b配置于将主机体2a夹在中间的位置。
假捻加工机2对从多个供纱卷装P1供给的纱线Y实施假捻加工,并将加工后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筒管B2而形成卷取卷装P2(参照图4)。假捻加工机2将所形成的卷取卷装P2供给到第二搬运装置4。
第一搬运装置3搬运供纱卷装P1。第一搬运装置3例如沿着从顶棚悬吊着的第一轨道R1行驶。第一轨道R1例如配置在一个假捻加工机2与另一个假捻加工机2之间、以及卷取体2b与供纱单元5之间。第一搬运装置3在供给供纱卷装P1的供给场所与规定的卷装补给装置6之间,搬运供纱卷装P1。如图2所示,第一搬运装置3具有第一卷装保持部3a。第一卷装保持部3a悬吊于第一轨道R1。第一卷装保持部3a保持多个(例如12个)供纱卷装P1。第一卷装保持部3a通过内插于供纱卷装P1的供纱筒管B1的支承部件(图示省略)来支承供纱卷装P1。
如图3所示,在供纱卷装P1上安装有接合器10。接合器10保持纱线Y。接合器10具有安装部11、第一保持部12、以及第二保持部13。安装部11能够同步旋转地安装于供纱卷装P1的供纱筒管B1。安装部11呈圆筒状。安装部11被安装于从供纱卷装P1的侧面突出来的供纱筒管B1的端部。
第一保持部12保持供纱卷装P1的外层侧的纱线Y的第一纱端Y1。第一保持部12设置于安装部11。第一保持部12具有第一臂12a、第一把持工具12b、以及第一纱线引导件12c。第一臂12a为,基端侧固定于安装部11的侧面,沿着安装部11的径向延伸。第一把持工具12b把持第一纱端Y1。第一把持工具12b设置于第一臂12a的前端侧。第一纱线引导件12c设置于第一臂12a。
第二保持部13保持供纱卷装P1的内层侧(尾侧)的纱线Y的第二纱端Y2。第二保持部13设置于安装部11。第二保持部13具有第二臂13a、第二把持工具13b、以及第二纱线引导件13c。第二臂13a为,基端侧固定于安装部11的侧面,沿着安装部11的径向延伸。第二臂13a被配置为:位于与第一臂12a成为同一直线状的位置。第二把持工具13b把持第二纱端Y2。第二把持工具13b设置于第二臂13a的前端侧。第二纱线引导件13c设置于第二臂13a。
在接合器10中,从供纱卷装P1的外层侧拉出来的第一纱端Y1,经由第一保持部12的第一纱线引导件12c而由第一把持工具12b把持,并且,从供纱卷装P1的内层侧拉出来的第二纱端Y2,经由第一保持部12的第一纱线引导件12c以及第二保持部13的第二纱线引导件13c而由第二把持工具13b把持。接合器10例如由作业者安装于供纱卷装P1。在供纱筒管B1上,在与安装有接合器10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也可以安装有筒管帽BC(参照图2)。
如图4所示,第二搬运装置4搬运卷取卷装P2。第二搬运装置4沿着第一轨道R1行驶。第二搬运装置4在规定的假捻加工机2与卷取卷装P2的保管设备(图示省略)之间搬运卷取卷装P2。第二搬运装置4具有第二卷装保持部4a。第二卷装保持部4a悬吊于第一轨道R1。经由第二卷装保持部4a而分别保持有多个(例如16个)卷取卷装P2。具体地说,通过由卷装承接部来支承各个卷取筒管B2的两端部,由此保持卷取卷装P2。
如图1所示,供纱单元5对假捻加工机2供给纱线Y。供纱单元5与假捻加工机2邻接地配置。供纱单元5配置于在Y方向上与假捻加工机2的卷取体2b对置的位置。供纱单元5沿着X方向延伸。供纱单元5具有多个筒子架20。筒子架20保持供纱卷装P1。沿着X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筒子架20。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纱单元5中,在Y方向上背靠背地配置有一对筒子架20。
如图5所示,筒子架20具有筒子基座部21、4根第一支柱22a、22b、22c、22d、分隔板23、以及多个梭芯24。筒子基座部21为框状的框架体。4根第一支柱22a~22d立设于筒子基座部21。4根第一支柱22a~22d沿着Z方向延伸。4根第一支柱22a~22d分别在X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并且在Y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分隔板23设置于第一支柱22a~22d。分隔板23在第一支柱22a~22d的Z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分隔板23防止供纱卷装P1落下。
梭芯24支承供纱卷装P1。梭芯24设置于第一支柱22a、22b。梭芯24在第一支柱22a,22b的Z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8个)。梭芯24配置在一对分隔板23之间。设置于第一支柱22a的梭芯24、与设置于第一支柱22b的梭芯24,排列配置于相同的高度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设置于第一支柱22a的梭芯24称为“第一梭芯24a”,将设置于第一支柱22b的梭芯24称为“第二梭芯24b”。
第一梭芯24a以及第二梭芯24b按照2个一组来使用。在该构成中,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相连。具体地说,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的外层侧的第一纱端Y1或者内层侧的第二纱端Y2、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的内层侧的第二纱端Y2或者外层侧的第一纱端Y1相连。由此,从2个一组的第一梭芯24a以及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供给1根纱线Y。
如图6所示,梭芯24具有供纱卷装支承部25、以及梭芯主体部26。供纱卷装支承部25支承供纱卷装P1。供纱卷装支承部25具有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以及旋转机构25c。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为棒状部件。卷装支承部件25a、25b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梭芯主体部26。卷装支承部件25a、25b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梭芯24通过卷装支承部件25a、25b在2点对供纱卷装P1进行支承。
在卷装支承部件25a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覆盖部25d。在卷装支承部件25b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覆盖部25e。覆盖部25d、25e例如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树脂)等形成。覆盖部25d、25e与卷取卷装P2的供纱筒管B1的内周面接触(抵接)。卷装支承部件25a的一端与卷装支承部件25b的一端通过连结部件25f而被连结。
旋转机构25c具有从动带轮25g、驱动带轮25h、动力传递带25i、以及第一轮25j。
从动带轮25g设置于卷装支承部件25a的另一端。驱动带轮25h设置于卷装支承部件25b的另一端。动力传递带25i架设于从动带轮25g以及驱动带轮25h。第一轮25j设置于驱动带轮25h(卷装支承部件25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轮25j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轮。第一轮25j通过后述的接头装置60的第一接头驱动器62a或者第二接头驱动器63a的旋转驱动而旋转。在供纱卷装支承部25中,通过第一轮25j的旋转,由此卷装支承部件25a与卷装支承部件25b同步地旋转。
梭芯主体部26具有梭芯主体26a、以及旋转传递部件26b。梭芯主体26a为呈长方体状的部件。梭芯主体26a将供纱卷装支承部25的卷装支承部件25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b支承为能够围绕其旋转轴旋转。在梭芯主体26a设置有限制部件26c。限制部件26c例如呈圆盘状。限制部件26c配置于梭芯主体26a的一个侧面。限制部件26c供卷装支承部件25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b***安装。限制部件26c与供纱卷装P1的端面对置,对供纱卷装P1在卷装支承部件25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b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梭芯主体26a上形成有***孔26d。筒子架20的第一支柱22a或者第一支柱22b***于***孔26d。
旋转传递部件26b支承梭芯主体26a。在旋转传递部件26b的上端部固定有梭芯主体26a。旋转传递部件26b呈圆筒状。旋转传递部件26b的中空部与梭芯主体26a的***孔26d连通。筒子架20的第一支柱22a、22b同轴地***于旋转传递部件26b。在旋转传递部件26b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轮26e。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轮26e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轮。第二轮26e通过后述的转动装置35的第一转动驱动器36a或者第二转动驱动器37a的驱动而旋转。梭芯主体部26随着第二轮26e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由此,供纱卷装支承部25进行旋转。梭芯24转动到进行供纱筒管B1的回收以及供纱卷装P1的安装的更换位置、以及供给纱线Y的供给位置。
如图1所示,卷装补给装置6向卷装更换装置7供给供纱卷装P1。卷装补给装置6暂时保管由第一搬运装置3搬运来的供纱卷装P1,并且向卷装更换装置7供给供纱卷装P1。卷装补给装置6保管多个(例如4个)供纱卷装P1。卷装补给装置6具有从第一搬运装置3移载供纱卷装P1的移载机构(图示省略)。
卷装更换装置7从梭芯24回收供纱筒管B1,并且将供纱卷装P1安装于梭芯24。如图7所示,卷装更换装置7沿着第二轨道R2行驶。第二轨道R2敷设于地面,并沿着X方向(筒子架20的排列方向)而延伸。即,卷装更换装置7沿着X方向行驶。卷装更换装置7在配置有卷装补给装置6的供纱单元5的一端与供纱单元5的另一端之间移动。
卷装更换装置7具备行驶台车(行驶单元)30、升降单元31、保持单元(保持装置)32、以及更换单元33。此外,卷装更换装置7具备对各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图示省略)。
行驶台车30具有行驶基座部30a以及支柱支承部30b。行驶基座部30a呈长方体状。在行驶基座部30a收容有在第二轨道R2上行驶的车轮以及驱动机构等。
支柱支承部30b立设于行驶基座部30a。支柱支承部30b具有4根第二支柱30c、30d、30e、30f、以及壁部30g。第二支柱30c~30f以及壁部30g沿着Z方向延伸。第二支柱30c在行驶基座部30a中配置于X方向的一端部、且是Y方向的一端部。第二支柱30c配置于行驶基座部30a的角部。第二支柱30d在行驶基座部30a中配置于X方向的一端部、且是Y方向的另一端部。第二支柱30c与第二支柱30d配置于在Y方向上对置的位置。第二支柱30d配置于行驶基座部30a的角部。
第二支柱30e与第二支柱30c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于在X方向上与第二支柱30c对置的位置。第二支柱30f在X方向上的第二支柱30c与第二支柱30e之间,配置于行驶基座部30a的Y方向的另一端部。第二支柱30f在X方向上与第二支柱30d对置地配置。壁部30g沿着X方向延伸。壁部30g在行驶基座部30a中配置于X方向的另一端部、且是Y方向的另一端部。即,壁部30g配置于行驶基座部30a的角部。壁部30g在Y方向上与第二支柱30e对置,并且在X方向上与第二支柱30f对置地配置。
升降单元31供作业者搭乘而升降。升降单元31在维护等之际而使用。升降单元31在行驶台车30的行驶基座部30a中配置于X方向的另一端部。升降单元31具有引导部31a以及升降部31b。
引导部31a为导轨。引导部31a配置于行驶台车30的支柱支承部30b的壁部30g。引导部31a沿着Z方向延伸。升降部31b是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台。升降部31b呈箱形。升降部31b被设置为,沿着引导部31a在Z方向上升降自如。升降部31b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沿着引导部31a移动。
保持单元32保持多个(例如4个)供纱卷装P1。保持单元32保持与卷装补给装置6所保持的供纱卷装P1的数量为相同数量的供纱卷装P1。保持单元32从卷装补给装置6接受供纱卷装P1的供给并暂时保管供纱卷装P1,并且向更换单元33供给供纱卷装P1。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保持单元32具有主体框架32a、卷装支承部32b、以及驱动部32c。主体框架32a配置于行驶台车30的行驶基座部30a。主体框架32a在行驶基座部30a中配置于X方向的一端部。
卷装支承部32b支承供纱卷装P1。卷装支承部32b被设置为能够转动。卷装支承部32b在大致90°的范围内转动。卷装支承部32b转动到从卷装补给装置6接受供纱卷装P1的供给的补给位置(参照图8B)、以及向更换单元33供给供纱卷装P1的供给位置(参照图8A)。驱动部32c使卷装支承部32b转动。驱动部32c例如为气缸。
更换单元33在梭芯24处进行供纱筒管B1与供纱卷装P1的更换。具体地说,更换单元33从梭芯24回收供纱筒管B1,并且将供纱卷装P1安装于梭芯24。如图7所示,更换单元33与保持单元32邻接设置。如图9所示,更换单元33具备基座34、转动装置35、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接头装置60、以及移动装置70。
基座34支承转动装置35、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基座34被设置为沿着行驶台车30的支柱支承部30b升降自如。基座34设置于能够对保持单元32进行访问的位置。
转动装置35使筒子架20的梭芯24转动。转动装置35固定于基座34。转动装置35在基座34中配置于与供纱单元5对置的位置。转动装置35具有第一驱动机构36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7。
第一驱动机构36使筒子架20的第一梭芯24a转动。第一驱动机构36具有第一转动驱动器36a以及第一转动臂部36b。第一转动驱动器36a使第一梭芯24a的第二轮26e旋转。第一转动驱动器36a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驱动器。第一转动驱动器36a通过马达(图示省略)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第一转动臂部36b支承着第一转动驱动器36a。第一转动臂部36b被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第一转动臂部36b例如通过马达或者气缸(图示省略)而被驱动。
第二驱动机构37使筒子架20的第二梭芯24b转动。第二驱动机构37具有第二转动驱动器37a以及第二转动臂部37b。第二转动驱动器37a使第二梭芯24b的第二轮26e旋转。第二转动驱动器37a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驱动器。第二转动驱动器37a通过马达(图示省略)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第二转动臂部37b支承着第二转动驱动器37a。第二转动臂部37b被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第二转动臂部37b例如通过马达或者气缸(图示省略)而被驱动。
在将供纱卷装P1安装于梭芯24时,转动装置35使梭芯24转动而变更梭芯24的朝向。转动装置35使与作为对象的梭芯24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36或者第二驱动机构37工作。例如,在使第一驱动机构36工作的情况下,转动装置35使第一转动臂部36b摆动,而使第一转动驱动器36a与第一梭芯24a的第二轮26e卡合。当第一转动驱动器36a与第二轮26e卡合时,转动装置35使第一转动驱动器36a向一个方向旋转。梭芯24为,当第二轮26e旋转时,旋转传递部件26b进行旋转。由此,梭芯24转动,卷装支承部件25a、25b的前端部则朝向更换单元33一侧。
回收装置40从梭芯24回收安装有接合器10的供纱筒管B1。如图10所示,回收装置40具有第一支承机构41以及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第一支承机构41支承供纱筒管B1。并且,第一支承机构41通过相对于梭芯24前进以及后退,由此回收供纱筒管B1。第一支承机构41具有第一滑动部41a以及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
第一滑动部41a具有第一线性引导件41c。第一滑动部41a的一部分能够经由第一线性引导件41c而在规定方向上移动。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支承供纱筒管B1。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设置于移动的第一滑动部41a的前端部。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沿着第一滑动部41a的延伸方向而延伸。
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驱动第一支承机构41。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具有第一滑动轨道42a、第一回收驱动部42b、第一升降部42c、以及第二回收驱动部42d。第一滑动轨道42a与第一滑动部41a连接。第一滑动轨道42a通过第一回收驱动部42b的驱动,而使第一滑动部41a的一部分往复运动。第一回收驱动部42b例如为气缸。第一升降部42c与第一滑动部41a连接。第一升降部42c通过第二回收驱动部42d的驱动,而使第一滑动部41a升降。由此,第一滑动部41a进行摆动。第二回收驱动部42d例如为马达。
下面对回收装置40进行的供纱筒管B1的回收动作进行说明。回收装置40为,通过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使第一支承机构41的第一滑动部41a的一部分相对于通过转动装置35而转动了的梭芯24前进,而使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位于供纱筒管B1的中空部。此时,回收装置40为,通过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使第一支承机构41的第一滑动部41a向下方摆动,而使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回收装置40为,当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位于供纱筒管B1的中空部时,通过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使第一滑动部41a向上方摆动,从而使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成水平。由此,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与供纱筒管B1接触从而供纱筒管B1被抬起,并且供纱筒管B1与卷装支承部件25a、25b分离。回收装置40通过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使第一支承机构41的第一滑动部41a的一部分后退。通过以上,回收装置40从梭芯24回收供纱筒管B1。
供给装置50向梭芯24供给供纱卷装P1。如图11所示,供给装置50具有第二支承机构51以及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第二支承机构51支承供纱卷装P1。并且,第二支承机构51通过相对于梭芯24前进以及后退,由此供给供纱卷装P1。第二支承机构51具有第二滑动部51a以及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
第二滑动部51a具有第二线性引导件51c。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能够经由第二线性引导件51c而在规定方向上移动。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支承供纱卷装P1。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设置于移动的第二滑动部51a的前端部。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沿着第二滑动部51a的延伸方向而延伸。
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驱动。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具有第二滑动轨道52a、第一供给驱动部52b、第二升降部52c、以及第二供给驱动部52d。第二滑动轨道52a与第二滑动部51a连接。第二滑动轨道52a通过第一供给驱动部52b的驱动而使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往复运动。第一供给驱动部52b例如为气缸。第二升降部52c与第二滑动部51a连接。第二升降部52c通过第二供给驱动部52d的驱动而使第二滑动部51a升降。由此,第二滑动部51a进行摆动。第二供给驱动部52d例如为马达。
对供给装置50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的取得动作进行说明。供给装置50在卷装更换装置7正在移动时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供给装置50为,当更换单元33相对于保持单元32在规定的高度位置停止时,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的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相对于保持单元32的卷装支承部32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前进,由此使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位于供纱卷装P1的中空部。此时,供给装置50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的第二滑动部51a向下方摆动,而使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供给装置50为,当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位于供纱卷装P1的中空部时,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滑动部51a向上方摆动,而使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成水平。由此,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与供纱卷装P1接触而供纱卷装P1被抬起,并且供纱卷装P1与卷装支承部32b分离。供给装置50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的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后退。通过以上,供给装置50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
下面对供给装置50将供纱卷装P1向梭芯24供给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供给装置50为,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的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相对于供纱筒管B1被取下后的梭芯24前进,由此使梭芯24的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位于供纱卷装P1的中空部。供给装置50为,当梭芯24的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位于供纱卷装P1的中空部时,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滑动部51a向下方摆动,而使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由此,梭芯24的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与供纱卷装P1接触而供纱卷装P1被支承于梭芯24,并且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与供纱卷装P1分离。供给装置50通过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使第二支承机构51的第二滑动部51a的一部分后退。通过以上,供给装置50将供纱卷装P1安装于梭芯24。
接头装置60进行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之间的接头。如图12、图13以及图14所示,接头装置60具备捕捉引导机构61、第一旋转机构(操作机构)62、第二旋转机构(操作机构)63、以及接头机构64。
接头装置60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移动机构(图示省略)在更换单元33与供纱单元5的对置方向(Y方向)上移动。接头装置60在接头装置60被配置在基座34内的待机位置、与接头装置60朝向供纱单元5移动而前进到比基座34更外侧的接头位置之间移动。
捕捉引导机构61对供纱卷装P1的纱线Y进行捕捉,并将纱线Y向接头机构64进行引导。捕捉引导机构61对一方的梭芯24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的第一纱端Y1、以及另一方的梭芯24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的第二纱端Y2进行捕捉,并向接头机构64进行引导。捕捉引导机构61具有吸入部61a以及接头臂部61b。
吸入部61a对纱线Y进行吸引、捕捉。吸入部61a具有吸管61c、吸嘴61d、以及钩部61e。吸嘴61d设置于吸管61c的前端部。吸嘴61d对纱线Y进行吸引。在吸管61c上连接有负压源(图示省略)。由此,在吸嘴61d产生吸引流。吸管61c的基端侧与接头臂部61b连接。钩部61e设置于吸管61c的前端部且是与吸嘴61d相背对的位置。钩部61e将由接头装置60络交的纱线Y卡止。接头臂部61b使吸入部61a移动。接头臂部61b包括连杆机构以及多个马达而构成。接头臂部61b由托架61f支承。
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分别对梭芯24进行操作而使供纱卷装P1旋转。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为,在通过捕捉引导机构61将纱线Y向接头机构64进行引导时,分别使供纱卷装P1旋转而从供纱卷装P1陆续放出纱线Y。
第一旋转机构62对第一梭芯24a进行操作。第一旋转机构62具有第一接头驱动器62a、第一马达62b、以及第一接头臂部62c。第一接头驱动器62a由第一接头臂部62c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第一接头驱动器62a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62d。第一马达62b固定于第一接头臂部62c。在第一马达62b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驱动带轮62e。第一马达62b围绕轴旋转驱动第一驱动带轮62e。在第一从动带轮62d以及第一驱动带轮62e上架设有第一动力传递带62f。由此,第一接头驱动器62a通过第一马达62b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第二旋转机构63对第二梭芯24b进行操作。第二旋转机构63具有第二接头驱动器63a、第二马达63b、以及第二接头臂部63c。第二接头驱动器63a由第二接头臂部63c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第二接头驱动器63a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63d。第二马达63b固定于第二接头臂部63c。在第二马达63b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驱动带轮63e。第二马达63b围绕轴旋转驱动第二驱动带轮63e。在第二从动带轮63d以及第二驱动带轮63e上架设有第二动力传递带63f。由此,第二接头驱动器63a通过第二马达63b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接头机构64进行接头。接头机构64具有捻接器66、第一引导机构67、以及第二引导机构68。
捻接器66具备接头部66a、以及一对夹持机构66b、66c。接头部66a使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络交。夹持机构66b、66c设置于夹着接头部66a的位置。夹持机构66b、66c夹持***于接头部66a的腔室中的纱线Y。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一引导机构67对纱线Y进行卡止而引导。第一引导机构67具有第一钩67a、第二钩67b、以及第三钩67c。第一钩67a、第二钩67b以及第三钩67c被设置为能够摆动。在第一钩67a上设置有用于对纱线Y的张力进行检测的电位计(图示省略)。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一旋转机构62的第一马达62b的动作进行控制。即,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供纱卷装P1的旋转量(放出量)进行调整,并以规定的张力从供纱卷装P1拉出纱线Y。
第二引导机构68对纱线Y进行卡止而引导。第二引导机构68具有第一钩68a、第二钩68b、以及第三钩68c。第一钩68a、第二钩68b以及第三钩68c被设置为能够摆动。在第一钩68a上设置有对纱线Y的张力进行检测的电位计(图示省略)。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二旋转机构63的第二马达63b的动作进行控制。即,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供纱卷装P1的旋转量(放出量)进行调整,并以规定的张力从供纱卷装P1拉出纱线Y。
对接头装置60的接头动作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将通过接头装置60进行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外层侧的第一纱端Y1、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内层侧的第二纱端Y2之间的接头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接头装置60为,当开始接头动作时,如图14所示,通过第一旋转机构62对第一梭芯24a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旋转机构63对第二梭芯24b进行操作,使接合器10旋转到能够通过吸入部61a对第一纱端Y1以及第二纱端Y2进行捕捉的位置。具体地说,在第一旋转机构62中,使第一接头驱动器62a与第一梭芯24a的第一轮25j卡合,并使第一马达62b驱动而使第一接头驱动器62a旋转。同样,在第二旋转机构63中,使第二接头驱动器63a与第二梭芯24b的第一轮25j卡合,并使第二马达63b驱动而使第二接头驱动器63a旋转。当第一接头驱动器62a以及第二接头驱动器63a进行旋转时,第一梭芯24a以及第二梭芯24b的每一个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进行旋转,与此相伴随而接合器10进行旋转。接头装置60通过传感器(图示省略)对设置于接合器10的检测体(图示省略)进行检测,并基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第一马达62b以及第二马达63b进行控制,而使接合器10旋转到规定位置。
接头装置60为,当使接合器10旋转时,使捕捉引导机构61的接头臂部61b工作,通过吸入部61a从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接合器10捕捉第一纱端Y1,并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接合器10捕捉第二纱端Y2。此时,接头装置60为,通过第一旋转机构62对第一梭芯24a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旋转机构63对第二梭芯24b进行操作,而使供纱卷装P1旋转。由此,从供纱卷装P1以规定的张力拉出纱线Y。
接头装置60为,通过吸入部61a将具有第一纱端Y1的纱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并且将纱线Y引导到捻接器66,将具有第二纱端Y2的纱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并且将纱线Y引导到捻接器66。接头装置60为,当将纱线Y引导到捻接器66时,使捻接器66中执行接头动作。由此,接头装置60进行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外层侧的第一纱端Y1、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内层侧的第二纱端Y2之间的接头。
移动装置70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旋转移动。移动装置70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分别移动到对梭芯24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此外,移动装置70使回收装置40以及供给装置50移动到对保持单元32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如图9所示,移动装置70具有旋转支承部71以及更换单元驱动部72。
旋转支承部71支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旋转支承部71在基座34中设置为围绕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自如。旋转支承部71将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支承为,从旋转支承部71的旋转轴方向观察,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分别朝向不同的3个方向而配置。
旋转支承部71具有轮(图示省略)。轮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轮。更换单元驱动部72使旋转支承部71旋转。更换单元驱动部72是构成马氏间歇机构的马氏间歇驱动器。更换单元驱动部72通过马达(图示省略)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移动装置70为,通过更换单元驱动部72进行驱动而使旋转支承部71旋转。
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在7个地方停止。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回收装置40从第一梭芯24a回收供纱筒管B1的位置;回收装置40从第二梭芯24b回收供纱筒管B1的位置;供给装置50向第一梭芯24a供给供纱卷装P1的位置;供给装置50向第二梭芯24b供给供纱卷装P1的位置;接头装置60进行接头的位置;供给装置50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的位置;以及回收装置40向保持单元32供给供纱筒管B1的位置。
具体地说,如图15A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回收装置40与第一梭芯24a对置配置的第一停止位置SP1。如图15B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回收装置40与第二梭芯24b对置配置的第二停止位置SP2。如图16A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供给装置50与第一梭芯24a对置配置的第三停止位置SP3。
如图16B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供给装置50与第二梭芯24b对置配置的第四停止位置SP4。如图17A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接头装置60与第一梭芯24a以及第二梭芯24b对置配置的第五停止位置SP5。如图17B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供给装置50与保持单元32的卷装支承部32b对置配置的第六停止位置SP6。如图17C所示,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停止于回收装置40与保持单元32的卷装支承部32b对置配置的第七停止位置SP7。
接着,对卷装更换装置7的动作进行说明。
[卷装补给动作]当保持单元32中所保持着的供纱卷装P1用完时,卷装更换装置7行驶到卷装补给装置6。当卷装更换装置7位于卷装补给装置6之前时,保持单元32使卷装支承部32b转动。具体地说,保持单元32使驱动部32c工作,而使卷装支承部32b位于补给位置(参照图8A)。卷装补给装置6通过移载装置将供纱卷装P1向保持单元32移载。由此,供纱卷装P1被供给(补给)到保持单元32的卷装支承部32b。此外,在保持单元32中保持有所回收来的供纱筒管B1的情况下,在将所回收来的供纱筒管B1移载到卷装补给装置6之后,向保持单元32供给供纱卷装P1。
[卷装更换动作]对由卷装更换装置7进行的供纱卷装P1的更换动作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向第一梭芯24a安装新的供纱卷装P1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此外,供纱卷装P1基于对供纱卷装P1的纱线Y的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图示省略)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换。
当卷装更换装置7行驶到需要进行供纱卷装P1的更换的筒子架20之前时,使更换单元33移动到规定的梭芯24的高度位置处。卷装更换装置7的转动装置35使第一驱动机构36工作,使第一梭芯24a转动,使第一梭芯24a位于更换位置。
此外,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在第一停止位置SP1(参照图15A)停止,使回收装置40位于作业位置。具体地说,移动装置70使更换单元驱动部72驱动,而使旋转支承部71旋转。接着,回收装置40从第一梭芯24a回收供纱筒管B1。回收装置40通过第一支承机构41回收供纱筒管B1。
接下来,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在第三停止位置SP3(参照图16A)停止而使供给装置50位于作业位置。接着,供给装置50通过第二支承机构51向第一梭芯24a安装供纱卷装P1。当在第一梭芯24a上安装了供纱卷装P1时,转动装置35使第一驱动机构36工作,使第一梭芯24a转动,而使第一梭芯24a位于供给位置。
接下来,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在第五停止位置SP5(参照图17A)停止而使接头装置60位于作业位置。接着,接头装置60通过捕捉引导机构61从第一梭芯24a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P1的接合器10捕捉第一纱端Y1、并且从第二梭芯24b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的接合器10捕捉第二纱端Y2。此时,接头装置60通过第一旋转机构62对第一梭芯24a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旋转机构63对第二梭芯24b进行操作。接头装置60进行所捕捉到的第一纱端Y1以及第二纱端Y2的接头。通过以上,供纱卷装P1的更换结束。
此外,接头装置60优选为,在结束了第一纱端Y1与第二纱端Y2的接头之后,通过第一旋转机构62对第一梭芯24a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旋转机构63对第二梭芯24b进行操作,由此使供纱卷装P1旋转,使供纱卷装P1位于规定位置。该规定位置根据供纱卷装P1上所安装的筒管帽BC的内侧形状而被适当设定。根据筒管帽BC的形状的不同,在供纱卷装P1进行了旋转的情况下,在将回收装置40的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以及供给装置50的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于供纱筒管B1时,有时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或者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会与筒管帽BC接触。因此,通过根据筒管帽BC的内侧形状而使供纱卷装P1旋转到规定位置,由此能够避免筒管帽BC与第一卷装支承部件41b或者第二卷装支承部件51b的接触。此外,筒管帽BC的安装位置与接合器10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因此,通过对接合器10的位置进行检测,就能够掌握筒管帽BC的位置(朝向)。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装更换装置7具备移动装置70,该移动装置70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分别移动到对梭芯24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移动装置70通过使回收装置40、供给装置50以及接头装置60围绕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使各装置位于作业位置。如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即使不使行驶台车30行驶地使各装置的位置移动,也能够使各装置位于作业位置。由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对于供纱卷装P1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装更换装置7具备保持多个供纱卷装P1的保持单元32。移动装置70使回收装置40或者供给装置50位于对保持单元32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位于作业位置的供给装置50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在该构成中,由于在保持单元32中保持有供纱卷装P1,因此能够从保持单元32取得供纱卷装P1。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不需要每次更换供纱卷装P1时,都到保管位置去取供纱卷装P1。此外,位于作业位置的回收装置40将所回收到的供纱筒管B1向保持单元32移载。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不需要每次更换时都将所回收到的供纱筒管B1返回到保管位置。由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对于供纱卷装P1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梭芯24具有使供纱卷装P1旋转的旋转机构25c。接头装置60具有驱动梭芯24的旋转机构25c的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在该构成中,在接头装置60从供纱卷装P1拉出纱线Y时,能够使梭芯24所支承的供纱卷装P1旋转。因此,在接头装置60对供纱卷装P1的纱线Y进行捕捉而拉出纱线Y时,能够避免对纱线Y过度地施加张力。由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能够抑制在接头动作时产生断纱。作为其结果,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对于供纱卷装P1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装更换装置7中,接头装置60为,在通过供给装置50向梭芯24安装了供纱卷装P1之后,对一方的供纱卷装P1的第一纱端Y1与另一方的供纱卷装P1的第二纱端Y2进行捕捉而进行接头。例如,在进行了接头作业之后将供纱卷装P1安装于梭芯24的构成中,在供纱卷装P1的安装作业之际由于对纱线Y施加张力等,从而存在络交了的纱线Y松散的担忧。在该情况下,供纱卷装P1的更换以失败而告终,必须再次进行作业。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在通过供给装置50向梭芯24安装了供纱卷装P1之后,接头装置60进行接头。因此,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能够避免在供纱卷装P1的安装作业时络交了的纱线Y松散这样的情况。作为其结果,在卷装更换装置7中,对于供纱卷装P1的更换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一定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纤维机械而具备假捻加工机2的假捻加工***1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纤维机械不限定于假捻加工机,也可以是其他纤维机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梭芯24的供纱卷装支承部25具有卷装支承部件25a、25b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供纱卷装支承部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3个以上)卷装支承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梭芯24具有使卷装支承部件25a、25b旋转的旋转机构25c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梭芯24也可以不具有旋转机构25c。即,梭芯24也可以不使供纱卷装P1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以下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梭芯24的旋转机构25c的第一轮25j为马氏间歇轮,接头装置60的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的第一接头驱动器62a以及第二接头驱动器63a为马氏间歇驱动器,通过马氏间歇机构使卷装支承部件25a、25b旋转。但是,卷装支承部件25a、25b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机构(例如使用了带轮和带的机构)进行旋转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通过接头装置60的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对梭芯24的旋转机构25c进行操作而使卷装支承部件25a、25b旋转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接头装置60也可以不具有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在该情况下,梭芯24的旋转机构25c具有驱动部(马达等)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回收装置40具有第一支承机构41以及第一回收驱动机构42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回收装置4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从梭芯24回收供纱筒管B1的构成即可。此外,将供给装置50具有第二支承机构51以及第二供给驱动机构52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供给装置5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对于梭芯24安装供纱卷装P1的构成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转动装置35的第一驱动机构36具有第一转动驱动器36a以及第一转动臂部36b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驱动机构36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使梭芯24转动的机构即可。对于第二驱动机构37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接头装置60的捕捉引导机构61具有吸入部61a以及接头臂部61b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捕捉引导机构61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对供纱卷装P1的纱线Y进行捕捉而引导到捻接器66的机构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接头装置60的第一旋转机构62具有第一接头驱动器62a、第一马达62b以及第一接头臂部62c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旋转机构62只要是能够使梭芯24的旋转机构25c旋转的机构即可。关于第二旋转机构63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如下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移动装置70的旋转支承部71具有马氏间歇轮,更换单元驱动部72为马氏间歇驱动器,通过马氏间歇机构使旋转支承部71旋转。但是,旋转支承部71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机构进行旋转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移动装置70使旋转支承部71在7个地方停止的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移动装置70也可以使旋转支承部71在7个地方以上的位置停止。

Claims (4)

1.一种卷装更换装置,向梭芯安装供纱卷装,该供纱卷装将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纱卷绕于供纱筒管而成,上述梭芯被设置于沿着一个方向排列的筒子架上,该卷装更换装置具备:
回收装置,从上述梭芯回收上述供纱筒管;
供给装置,向上述梭芯安装上述供纱卷装;
接头装置,进行由上述供给装置安装上的上述供纱卷装的纱线、与其他上述梭芯所保持的上述供纱卷装的纱线之间的接头;
移动装置,配置有上述回收装置、上述供给装置以及上述接头装置,并且使上述回收装置、上述供给装置以及上述接头装置分别移动到对上述梭芯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以及
行驶单元,使支承上述移动装置的基座沿着上述筒子架的排列方向移动,
上述移动装置具有:
旋转支承部,支承上述回收装置、上述供给装置以及上述接头装置,并且被设置为围绕旋转轴旋转自如;以及
更换单元驱动部,旋转驱动上述旋转支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装更换装置,其中,
具备保持多个上述供纱卷装的保持装置,
上述移动装置使上述供给装置位于对上述保持装置进行作业的作业位置,
上述供给装置从上述保持装置取得上述供纱卷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装更换装置,其中,
上述梭芯具有使上述供纱卷装旋转的旋转机构,
上述接头装置具有驱动上述梭芯的上述旋转机构的操作机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卷装更换装置,其中,
在由上述供给装置向上述梭芯安装了上述供纱卷装之后,上述接头装置捕捉一方的上述供纱卷装的第一纱端与另一方的上述供纱卷装的第二纱端而进行接头。
CN202010743253.3A 2019-07-30 2020-07-29 卷装更换装置 Active CN112299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0199 2019-07-30
JP2019140199 2019-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9147A true CN112299147A (zh) 2021-02-02
CN112299147B CN112299147B (zh) 2023-08-18

Family

ID=7184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3253.3A Active CN112299147B (zh) 2019-07-30 2020-07-29 卷装更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71676B1 (zh)
JP (1) JP7426307B2 (zh)
CN (1) CN112299147B (zh)
TW (1) TWI792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5623B (zh) * 2021-02-21 2022-10-04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提花圆纬机及其添纱提花工艺
JP2022137785A (ja) * 2021-03-09 2022-09-2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給糸パッケージ取付システム
WO2024121694A1 (en) * 2022-12-07 2024-06-13 Irico Gualchierani Handling S.R.L. Manipulator robot for the movement of yarn bobbins for texturing machines
CN118205959A (zh) * 2022-12-16 2024-06-18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筒子架机器人以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045A (en) * 1960-05-19 1963-03-12 Leesona Corp Automatic supply package indexing mechanism for winding machines
JPH02243470A (ja) * 1989-03-17 1990-09-27 Murata Mach Ltd ダブルツイスタの処理ロボット
EP0467859A1 (en) * 1990-07-06 1992-01-22 GUALCHIERANI SYSTEM s.a.s. di Sergio Gualchierani & C. Installation for supplying bobbins to a textile machine
JPH05321055A (ja) * 1992-05-19 1993-12-07 Murata Mach Ltd ダブルツイスタの芯管供給システム
JPH06200434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urata Mach Ltd 給糸交換方法
JPH09194139A (ja) * 1996-01-11 1997-07-29 Murata Mach Ltd 給糸システム
CN102745552A (zh) * 2011-04-19 2012-10-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批量交换方法
CN105253710A (zh) * 2014-07-10 2016-01-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JP2019031380A (ja) * 2017-08-09 2019-02-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作業台車及び糸巻取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10008198A (ko) * 1989-10-04 1991-05-30 고시바 헤이지 위사 급사체의 트랜스퍼테일 형성장치
JPH0647432B2 (ja) 1990-07-09 1994-06-22 株式会社新潟鐵工所 ケーキ交換装置
TW213958B (zh) * 1991-09-11 1993-10-01 Tsup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JP2871318B2 (ja) * 1992-07-13 1999-03-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クリールの給糸交換要否判定方法
TW404993B (en) * 1997-04-04 2000-09-11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Automatic spool changing method and the spool device having chang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045A (en) * 1960-05-19 1963-03-12 Leesona Corp Automatic supply package indexing mechanism for winding machines
JPH02243470A (ja) * 1989-03-17 1990-09-27 Murata Mach Ltd ダブルツイスタの処理ロボット
EP0467859A1 (en) * 1990-07-06 1992-01-22 GUALCHIERANI SYSTEM s.a.s. di Sergio Gualchierani & C. Installation for supplying bobbins to a textile machine
JPH05321055A (ja) * 1992-05-19 1993-12-07 Murata Mach Ltd ダブルツイスタの芯管供給システム
JPH06200434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urata Mach Ltd 給糸交換方法
JPH09194139A (ja) * 1996-01-11 1997-07-29 Murata Mach Ltd 給糸システム
CN102745552A (zh) * 2011-04-19 2012-10-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批量交换方法
CN105253710A (zh) * 2014-07-10 2016-01-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JP2019031380A (ja) * 2017-08-09 2019-02-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作業台車及び糸巻取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4737A (ja) 2021-02-22
EP3771676B1 (en) 2022-09-07
CN112299147B (zh) 2023-08-18
EP3771676A1 (en) 2021-02-03
TWI792026B (zh) 2023-02-11
JP7426307B2 (ja) 2024-02-01
TW202104055A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9147B (zh) 卷装更换装置
CN112299146B (zh)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
CN112299144A (zh) 卷装更换***
CN112299118A (zh) 梭芯、卷装更换装置以及纱线加工***
CN112301483B (zh)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
JP4987901B2 (ja) 糸継装置
JP7425694B2 (ja) 合繊糸用スプライサ
CN112299145A (zh) 接合器以及卷装更换装置
CN112301484B (zh) 合成纤维纱用捻接器
TW202241798A (zh) 接紗處理裝置及給紗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