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7740A -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7740A
CN112277740A CN202010690714.5A CN202010690714A CN112277740A CN 112277740 A CN112277740 A CN 112277740A CN 202010690714 A CN202010690714 A CN 202010690714A CN 112277740 A CN112277740 A CN 112277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itting
eccentric
fitting part
w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0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7740B (zh
Inventor
奥利弗·斯特芬
弗里德·克吕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77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7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7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7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e.g. one gear without sun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包括:第一配件部分,其具有与转动轴线同心的第一齿部;第二配件部分,其具有与第一齿部嵌接的围绕相对转动轴线偏心的偏心轴线同心延伸的第二齿部和偏心开口。偏心开口内的偏心结构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其以内侧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来相对第一配件部分进行支撑并以外侧贴靠在第二支持区段上来相对第二配件部分进行支撑。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内侧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其面式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且具有围绕转动轴线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和/或在外侧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其面式贴靠在第二支持区段上且具有围绕偏心轴线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

Description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转动配件。
背景技术
此类转动配件包括第一配件部分,该第一配件部分具有相对转动轴线同心的第一齿部和轴承轴颈。第二配件部分具有与第一齿部嵌接的第二齿部和偏心开口,其中,第二齿部围绕相对转动轴线偏心的偏心轴线同心地延伸。在轴承轴颈外侧布置有第一支持区段,而在偏心开口内侧布置有第二支持区段。布置在偏心开口内的偏心结构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楔子元件,该楔子元件以内侧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用以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进行支撑,并且以外侧贴靠在第二支持区段上,用以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进行支撑,其中,为了第一配件部分和第二配件部分相对彼此的调节,偏心结构组件能在偏心开口内运动。
这样的转动配件尤其可以被用于调设车辆座椅的靠背的椅背斜度。在此,例如,在车辆座椅上例如可以布置有两个转动配件,它们可以经由操纵轴彼此连接,并且能够被一起操纵,用以相对于车辆座椅的乘坐部分调节靠背。
在这样的转动配件中,第一配件部分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的调节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让第二配件部分以其第二齿部在第一配件部分的第一齿部上摇摆式(taumelnd)地滚动。第二齿部的齿数在此不同于第一齿部的齿数,其中,位于径向靠内的齿部尤其比位于径向靠外的齿部少至少一个齿。
这样的转动配件可以被设计为摇摆式转动配件,其中,例如经由第二配件部分进行传动例如用于枢转靠背。但是这样的转动配件也可以被构造为非摇摆式转动配件,其中,第二配件部分与能围绕第一配件部分的转动轴线转动的另外的第三配件部分齿嵌接,并且通过偏心结构组件的驱动使得第三配件部分可以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以非摇摆的方式拧转。
具有至少一个楔子元件的偏心结构组件用于将第一配件部分和第二配件部分相对于转动轴线径向地无间隙地相互布置,从而使得第二配件部分以其第二齿部无间隙地与第一配件部分的第一齿部嵌接。为此,偏心结构组件例如可以具有成对的楔子元件,这些楔子元件相对彼此被弹性预紧,从而使得由于弹性预紧地在第二配件部分与第一配件部分定位中自动消除间隙。
例如从DE 10 2009 001 309 A1中已知这样的转动配件。
在由US 9,706,844公知的转动配件中,偏心结构组件的楔子元件径向布置在驱动环内部,驱动环被用于在运行中调节楔子元件。
在此处所述类型的转动配件的情况中,配件部分经由偏心结构组件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相互支撑。因此,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处于力流内,其中,为了进行支撑,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以其内侧贴靠在配属于第一配件部分的第一支持区段上,并且以外侧贴靠在配属于第二配件部分的第二支持区段上。
为了实现有利的面压力,值得期待的是,至少一个楔子元件的大面积的、优选是全面地不仅抵靠在配属于内侧的第一支持区段上而且抵靠在配属于外侧的第二支持区段上。然而,受制造技术限制由于无法避免公差,使得此全面的抵靠是无法实现的,并且可能导致非限定的抵靠。作为替代,例如在EP 1 713 659B1中提出了一种在例如两个靠内的抵靠线和一个靠外的抵靠线上的线式抵靠,这提供了限定的三点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车辆座椅的转动配件,其中,楔子元件以有利的方式相对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被支撑。
此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解决。
相应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内侧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该第一抵靠区段面式地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并且具有围绕转动轴线测得的在3.5°和10°之间的角度跨度
Figure BDA0002589259660000031
并且/或者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外侧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该第二抵靠区段面式地贴靠在第二支持区段上,并且具有围绕偏心轴线测得的在3.5°和10°之间的角度跨度。
因此,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上构成一个或多个抵靠区段。在此,在内侧和外侧上可以分别成形有至少一个抵靠区段。但是替选地,也可以仅在其中一侧上构成至少一个抵靠区段。
经由这样的抵靠区段,实现了相对于配属于第一配件部分的第一支持区段和/或相对于配属于第二配件部分的第二支持区段的支撑。在每个抵靠区段上在此通过如下方式提供面式的支撑部,即,抵靠区段具有在3.5°和10°之间的角度跨度,因此在限定的弧长上延伸,并且由此面式地贴靠在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上。
对于楔子元件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限定的抵靠,原则上线式抵靠是有利的。然而,根据仿真已表明,在后排座椅设施,即所谓的60%靠背(基于40比60的比例的靠背划分)的功能测试中,在靠背上作用有限定的22kg的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在楔子元件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接触点上,当在楔子元件上成形线式抵靠时,取决于椅背倾斜角度地产生28N和990N(平均值509N)的接触力。由于这样的接触力和由此导致的面压力,使得在楔子元件和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上出现变形,从而引起了具有与载荷相关而可改变的工作面的面式抵靠。在仿真中已表明,弧长在此与载荷相关地可能在0.2mm至1mm之间变化。
由于碰触面的这种由于可改变的载荷而引起的变化,导致在楔子元件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碰触中产生所谓的泵效应。因此,在规定的线式抵靠的情况下,抵靠面在较小的载荷下小,但是会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改变,例如取决于倾斜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抵靠面的这样的改变,使得润滑剂从楔子元件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区域被输送出,从而使得楔子元件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润滑可能无法以限定的方式被调设。因为抵靠面的大小与载荷有关地改变,所以即使当不是不可能的时,也很难将润滑剂例如在其粘性方面进行协调。
由于此原因在此建议,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上成形有一个或多个抵靠区段,这些抵靠区段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即使在接触力变化时,楔子元件和/或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也不出现明显的变形,从而使得在楔子元件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提供了基本上与载荷无关的限定的抵靠。每个抵靠区段的弧长在此大于在规定的线式抵靠的情况下即使在最大载荷下也得到的弧长。
因为经由抵靠区段提供了各自的楔子元件在所配属的支持区段上的面式抵靠,所以降低了面压力,这可以对于降低磨损是有利的。此外,可以经由抵靠区段的基本上与载荷无关的经限定的面来调设可复现的润滑关系,从而使得不会由于改变的载荷和由此导致的楔子元件的变形而产生泵效应。
因为至少一个抵靠区段在内侧和/或外侧上提供了在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上的面式抵靠,所以在运行中当调节偏心结构组件时以及即使在较长的息止阶段时并且因此在固定不变的抵靠的情况下也不发生至少一个抵靠区段的压刻,从而改善了转动配件的持续运转特性,而不丧失功能,同时还减少了对材料的需求。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具有沿偏心轴线测得的在5mm至15mm之间的厚度。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在此可以分别例如具有在1.2mm至3mm之间的弧长,从而得到了在6mm2至45mm2之间的抵靠面积。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具有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的曲率相当的半径。
第一支持区段配属于第一配件部分,并且例如与第一配件部分一体式地成形,与第一配件部分抗相对转动地(drehfest)连接,或能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运动。第一支持区段在此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同心。经由第一支持区段提供了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的轴承轴颈的支撑。在此,第一支持区段的曲率可以通过围绕转动轴线的半径来限定。对应地,使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的第一抵靠区段具有于第一支持区段的半径相当的半径。
与之相应地,第二支持区段配属于第二配件部分,并且例如与第二配件部分一体式地成形,与第二配件部分抗相对转动地连接,或能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运动。第二支持区段在此基本上与偏心轴线同心。经由第二支持区段提供了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的支撑,其中,第二支持区段的曲率可以通过围绕偏心轴线的半径来限定。对应地,使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贴靠在第二支持区段上的第二抵靠区段具有于第二支持区段的半径相当的半径。
楔子元件因此以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和/或以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通过如下方式紧贴在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上,即,各自的抵靠区段的半径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的半径相匹配。因此,在楔子元件和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存在基本上与载荷无关的面式的、限定的抵靠。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回缩的区段可以联接到各自的抵靠区段上,该回缩的区段被如下这样地构造,即,使其基本上不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抵靠。楔子元件内侧上的回缩的区段例如可以具有比所配属的第一支持区段的曲率更大的半径。与之相应地,在楔子元件的外侧上的回缩的区段例如具有比所配属的第二支持区段的曲率更小的半径。回缩的区段与抵靠区段和所配属的支持区段在其曲率方面有所不同,使得从抵靠区段开始,楔子元件的内侧或外侧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的缝隙连续增大。
例如,回缩的区段可以在两侧(在周向方向上观察)分别联接到抵靠区段上,从而使得在抵靠区段的两侧在楔子元件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之间提供了缝隙。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内侧上具有两个第一抵靠区段,而在外侧上提供了一个(单个的)抵靠区段。内侧上的抵靠区段用于相对于第一支持区段的支撑。外侧上的抵靠区段用于相对于第二支持区段的支撑。因此,楔子元件相对于支持区段的支撑经由三个限定的撑托部提供,从而使得楔子元件被防歪斜地支撑在支持区段之间。
在替选的其他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内侧上具有一个(单个的)抵靠区段,而在外侧上成形有两个抵靠区段。在此情况中,至少一个楔子元件经由一个单个的抵靠区段相对于内侧的第一支持区段进行支撑,但是经由两个抵靠区段相对于外侧的第二支持区段进行支撑。楔子元件的相对于支持区段的支撑又经由三个限定的撑托部提供,从而使得楔子元件防歪斜地被支撑在支持区段之间。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转动配件具有布置在偏心开口内的滑动元件,滑动元件构成第二支持区段。在相对于偏心轴线的径向观察时,滑动元件以第二支持区段布置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与第二配件部分之间,并且当拧转时能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一起在偏心开口内运动。滑动元件用于提供与第二配件部分,尤其是与第二配件部分的包围偏心开口的轴承衬套的有利的滑动式抵靠。支持区段在此例如呈带状在偏心开口内延伸。滑动元件例如由(板材)带材料制成,或被构造为实心部分,例如被构造为由烧结材料制成的烧结部分。
在运行中,滑动元件可以与偏心结构组件一起在偏心开口中运动。如果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偏心开口中拧转,用以驱动偏心结构组件,则滑动元件因此被带动并且与偏心结构组件一起、尤其与偏心结构组件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一起在偏心开口内拧转。因此,当调节转动配件时,在滑动元件与偏心结构组件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之间不发生或仅发生微小的相对运动。由于在此滑动元件以其支持区段占据了在偏心结构组件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与第二配件部分之间的中间位,使得当偏心结构组件在偏心开口中调节时,滑动元件相对第二配件部分滑动,其中,由于滑动元件在第二配件部分或包围偏心开口的轴承衬套上的相对大面积的抵靠,使得可以降低第二配件部分的侧上的磨损。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滑动元件以其支持区段至少部分地周向包围偏心结构组件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滑动元件以其支持区段因此围绕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延伸,并且占据了尤其是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与第二配件部分之间的中间位。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滑动元件可以呈环形地构成,其中,滑动元件可以被设计为闭合的环形件或周向有开口的环形件。
当偏心结构组件在偏心开口中拧转时,滑动元件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一起被调节,并且因此在运行中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一起被带动。为此,滑动元件可以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或用于驱动偏心结构组件的作用元件作用连接,使得带动力经由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或经由作用元件施加到滑动元件上,并且因此带动滑动元件。.
如果滑动元件例如被构造为有开口的环,则滑动元件可以在其端部上弯曲,使得这些端部例如从支持区段径向向内指向。在此,可以经由这些端部建立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或作用元件的作用连接,这些端部例如可以嵌接在两个楔子元件之间的中间空间内或作用元件的留空部中,使得当拧转作用元件时,让滑动元件通过力作用经由楔子元件被带动或直接经由作用元件被带动。
由于滑动元件经由至少一个楔子元件被带动或直接经由作用元件被带动,使得例如可以降低在调节的方向改变时的切换间隙。
滑动元件例如可以由带钢制成,例如由弹簧带制成。替选地,滑动元件也可以由例如烧结材料制成为实心的部分。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齿部被构造为外齿部,而第二齿部被构造为内齿部。替选地,以运动学反转的方式,也可以将第一齿部构造为内齿部,而将第二齿部构造为外齿部。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在齿数方面各不相同,其中,各自的内齿部具有比外齿部少至少一个齿的齿数。齿数方面的差异在此决定了转动配件的减速比。在运行中,外齿部和内齿部相对彼此滚动,从而使得由作用元件和偏心结构组件驱动的第二配件部分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被调节。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偏心结构组件具有成对的楔子元件。这些楔子元件优选经由弹簧元件被相互弹性预紧,其中,楔子元件在作用元件不***纵时由于弹簧预紧而被相互压开,并且因此相互张开,从而使得第一配件部分的齿部和第二配件部分的齿部彼此受压嵌接,并且相互无间隙地被保持。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转动配件具有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作用元件,该作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作用区段,用以作用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上,其中,通过拧转作用元件,偏心结构组件能在偏心开口内运动,使得第二配件部分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被调节。在一个设计方案中,作用元件具有能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转动的本体,在该本体上成形有作用区段。经由作用区段,使得作用元件作用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上,以便以此方式使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偏心开口内运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本体构成形式为外周侧面的第一支持区段,至少一个(径向布置在周侧面之外的)楔子元件贴靠在第一支持区段上。作用区段相对于该周侧面径向突出,并且用于作用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上,以便在***纵时放开转动配件,并且使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与作用元件一起运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本体支承在第一配件部分上。周侧面在此占据第一配件部分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之间的中间位。由于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抵靠在本体的周侧面上,使得当操纵作用元件时,在此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与第一配件部分之间不出现摩擦,从而使得也抑制了第一配件的轴承衬套上的磨损。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除了作用元件之外还可以设有撑托元件,该撑托元件与作用元件分开地构成,并且为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提供撑托。在此情况中,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不撑托在作用元件的本体的外周侧面上,而是撑托在附加的撑托元件上,附加的撑托元件径向布置在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之内,并且因此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支撑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因此,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占据撑托元件与滑动元件之间的中间位,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楔子元件既不直接贴靠在第一配件部分上也不直接贴靠在第二配件部分上,而是形成经由撑托元件的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和经由滑动元件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的滑动副。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滑动元件与撑托元件耦接,使得当拧转作用元件时,撑托元件与滑动元件一起在偏心开口内运动。
转动配件可以被构造为摇摆式转动配件或构造为非摇摆式转动配件。
附图说明
下文将根据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所基于的思路。其中:
图1示出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2示出呈摇摆式变型方案的转动配件的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3示出呈摇摆式变型方案的转动配件的另一分解视图;
图4示出呈非摇摆式变型方案的转动配件的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5示出呈非摇摆式变型方案的转动配件的另一分解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2和图3的转动配件在未***纵的位置中的视图;
图7示出转动配件的经改型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8示出在未***纵的位置中的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9示出在作用元件被驱动以使配件部分相对彼此调节的操纵开始时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10示出在进一步操纵时的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11示出在进一步操纵时的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12示出在进一步操纵时的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13示出在进一步操纵时的转动配件的视图;
图14示出转动配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15示出在未***纵的位置中的转动配件的前视图;
图16示出无作用元件的转动配件的前视图,图中示出了与撑托元件和位于中间的楔子元件处于连接中的滑动元件;
图17示出楔子元件的实施例的分开的视图;
图18示出楔子元件在靠内的支持区段与靠外的支持区段之间的侧视图;和
图19示出楔子元件相对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的支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车辆座椅1具有乘坐部分10和经由转动配件2的设施而以能相对于乘坐部分10摆动的方式布置的靠背部分11。经由转动配件2的设施,使得靠背部分11可以相对于乘坐部分10枢转,以便调整靠背部分11相对于乘坐部分10的倾斜位置,或将靠背部分11置于向前枢转的例如平的位置中,以例如用于增大车辆内的存储空间。
这样的车辆座椅1可以被构造为车辆内的前排座椅。但是这样的车辆座椅1也可以用作车辆内的第二排座椅或第三排座椅内的后排座椅。
在所示的示例中,车辆座椅1经由高度调节装置12与纵向调节装置13连接,并且经由纵向调节装置13以纵向可调节的方式与车辆底部14连接。
为了将靠背部分11与乘坐部分10连接,例如可以在靠背部分11的对置的侧上布置有两个转动配件2。转动配件2以本身公知的方式例如经由操纵轴彼此连接,从而使得可以经由操纵轴共同操纵转动配件2。
图2和3示出了转动配件2的实施例,转动配件被构造为摇摆式转动配件。转动配件2具有第一配件部分20,第一配件部分例如配属于靠背部分11并且与靠背部分11的框架部分连接。而第二配件部分21配属于乘坐部分10并且例如与乘坐部分10的框架部分连接。第二配件部分21经由外齿部210与第一配件部分20的在周向壁201之内环绕的内齿部200齿嵌接,并且可以以摇摆的方式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被调节。
第二配件部分21的外齿部210成形在第二配件部分21的环绕的凸缘区段211上。凸缘区段211贴靠在第一配件部分20的底部区段202上,使得能在齿部200、210的齿嵌接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调节第二配件部分21。
第二配件部分21经由保持元件205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轴向定固。保持元件205在此牢固地与第一配件部分20连接,并且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的底部区段202包夹第二配件部分21的凸缘区段211,使得第二配件部分21轴向是固定的,但在垂直于转动轴线D的平面内是能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调节的。
齿部200、210的齿数不同。因此,第二配件部分21的外齿部210具有比第一配件部分20的内齿部200的齿数少至少一个齿的齿数,这导致以下效果,即,当第二配件部分21在第一配件部分20之内滚动时,第二配件部分21的转动位置改变,并且因此配属于第二配件部分21的调节结构组件相对于配属于第一配件部件20的调节结构组件枢转。
第一配件部分20相对于转动轴线D偏心,而第二配件部分21在第一配件部分20之内相对于转动轴线D偏心地周转。第二配件部分21的外齿部210在此与相对于转动轴线D偏心地错开的偏心轴线M同心(见图6),并且与成形在第二配件部分21内的偏心开口213同心。第二配件部分经由包围偏心开口213的套环212与所配属的调节结构组件连接,例如与靠背部分11的框架部分连接。
在第二配件部分21的偏心开口213内存在有轴承衬套22,该轴承衬套与第二配件部分21牢固地连接。在偏心开口213内还布置有由楔子元件240、241形成的偏心结构组件24、作用元件25、和包夹偏心结构组件24和作用元件25的形式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件的滑动元件23。
操纵元件27与作用元件25连接。操纵元件27以杆区段270穿过第一配件部分20的与转动轴线D同心的开口203,并且由此支承在第一配件部分20上。经由齿部272,使得操纵元件27与作用元件25的齿部255形状锁合地嵌接,并且由此与作用元件25抗相对转动地连接。
操纵元件27此外还具有中央的形状锁合开口271,操纵元件27通常经由该形状锁合开口与沿转动轴线D延伸的操纵轴连接,使得操纵元件27可以经由操纵轴以电动马达方式被调节。
作用元件25具有本体250,本体具有实现第一支持区段的周向的周侧面254。相对周侧面254径向突出有作用区段252、253,这些作用区段用于作用到偏心结构组件24的布置在作用区段252、253的端侧之间的周侧面254的区域内的楔子元件240、241上。
作用元件25以开口251布置在第一配件部分20的卷边形包围开口203的轴承轴颈204上,并且由此以能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配件部分20上。
偏心结构组件24的楔子元件240、241经由弹簧元件26相互彼此被预紧。弹簧元件26为此以弹簧端部260作用在楔子元件240、241的相互朝向的头端242上,并且将这些头端朝分开的方向相互加载。
如从图2和3中结合图6可见,楔子元件240、241被放入在作用元件25的本体250的周侧面254与滑动元件23之间。滑动元件23在此以由带材料制成的支持区段231围绕楔子元件240、241以及围绕作用元件25的作用区段252、253延伸,并且经由向内弯曲的端部230与作用区段252、253之间的在远离楔子元件240、241的侧上的留空部256嵌接。滑动元件23以此方式与作用元件25作用连接,从而使得滑动元件23在操纵元件27***纵时通过作用元件25被带动,如下文中还将解释。
在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中,转动配件2被构造为摇摆式配件,其中,第一配件部分20和第二配件部分21实施相对彼此的摇摆式运动,并且该摇摆式运动也被传递到靠背部分11上。
与之对应地,图4和5示出了非摇摆式转动配件2的实施例,其附加地具有第三配件部分28,该第三配件部分具有成形在其内的、在周向壁281内环绕的内齿部280。第三配件部分28经由底部区段282与第一配件部分20一起包夹出内部空间,第二配件部分21布置在该内部空间之内,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配件部分除具有外齿部210外还具有附加的外齿部214,该附加的外齿部具有不同的外径和不同的齿数。经由附加的外齿部214,使得第二配件部分21与第三配件部分28的内齿部280齿嵌接,使得当偏心结构组件24经由作用元件25***纵时,第二配件部分21在形成在配件部分20、28之间的内部空间内运动,并且由此使得第三配件部分28被置于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绕转动轴线D的转动运动中。
第三配件部分28经由形式为保持环的保持元件205轴向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定固,并且因此经由保持元件205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在第一配件部分20上。
除去附加的第三配件部分28以及除去第二配件部分21的改型的设计方案之外,根据图4和5的转动配件2在功能上与根据图2和3的转动配件2相同,并且尤其具有在功能上类似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的构件,从而也应参考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的前述说明。
楔子元件240、241在根据图2和3的摇摆式配件的实施例中以及在根据图4和5的非摇摆式配件的实施例中都用于使第一配件部分20和第二配件部分21相互无间隙地被置于齿嵌接中。在图6中所示的初始位置中,楔子元件240、241在弹簧元件26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并且挤压第二配件部分21,使其外齿部210与第一配件部分20的内齿部200嵌接。
楔子元件240、241在此不直接作用在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配件部分21连接的轴承衬套22上,而是通过位于中间的滑动元件23起作用。滑动元件23能以滑动的方式相对轴承衬套22运动,并且在对操纵元件27并且由此对作用元件25操纵时,与作用元件25一起被调节。以此方式,在转动配件2***纵时导致在滑动元件23与轴承衬套22之间发生滑动运动,该滑动运动由于滑动元件23在轴承衬套22上的大面积的抵靠可以是低磨损的。尤其地,避免了楔子元件240、241在轴承衬套22上的滑动的、摩擦的运动,否则由于小的接触面而导致磨损提高。
滑动元件23可以尤其由弹簧钢制成并且成形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件。滑动元件23可以在此利用预紧被布置在被轴承衬套22包围的偏心开口213内,这就一方面通过置入到轴承衬套22内能够实现滑动元件23的防丢失安装,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滑动元件23与轴承衬套22之间的摩擦力矩的调设。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滑动元件23经由相对于支持区段231径向向内弯曲的端部230嵌接到作用元件25的留空部256中,并且由此与作用元件25作用连接,而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滑动元件23以其端部230嵌接在楔子元件240、241之间,并且因此与楔子元件240、241作用连接。当对操纵元件27并且由此对作用元件25进行操纵时,滑动元件23被带动,但是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滑动元件间接地经由楔子元件240、241被带动。
图8至13示出了在操纵时的运动顺序。尽管图8至13示出了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但是这也非常类似地适用于根据图4和5的实施例。
在图8所示的初始位置中,楔子元件240、241通过弹簧元件26的作用相互分离,并且在作用元件25的周侧面254与滑动元件23之间的中间空间内楔紧。由此,使得配件部分20、21彼此无间隙地保持齿嵌接。经由楔紧,配件部分20、21的位置还以自锁的方式相互锁定。
如果通过沿枢转方向V操纵(在图2和图3中图示的)操纵元件27,例如经由与转动轴线D同心的操纵轴以电动马达的方式使作用元件25拧转,则作用元件25沿摆动方向V枢转,并且如从图9中可见,以其作用区段253靠近所配属的楔子元件241。通过作用到楔子元件241上,使得楔子元件241靠近另一楔子元件240,并且因此解除了楔子元件240、241在偏心开口213内的楔紧作用。以这种方式放开了转动配件2。
从图10中可见,作用元件25在进一步拧转时也与滑动元件23的其中一个端部230达到抵靠状态,并且由此带动滑动元件23。通过作用到楔子元件240、241上,使得偏心结构组件24因此在偏心开口213内枢转,并且由此相对于第一配件部分20调节第二配件部分21。在此,滑动元件23被带动,从而在调节时在滑动元件23与楔子元件240、241之间不出现相对运动。
在操纵结束之后,楔子元件240、241由于弹簧26的弹簧作用而由相互张开,并且在作用元件25的周侧面254和与轴承衬套22处于抵靠中的滑动元件23之间楔紧。
如果以相反的方向驱动转动配件2,则作用区段252达到与所配属的楔子元件240抵靠状态,从而由此调节楔子元件240、241,并且此外还带动滑动元件23。而其他之处功能方式是相同的。
因为楔子元件240、241不直接作用到轴承衬套22上,所以降低了轴承衬套22上的磨损。因为楔子元件240、241还经由作用元件25的本体250径向向内支撑,所以楔子元件240、241与第一配件部分20之间也不出现滑动摩擦,从而在第一配件部分20的轴承衬套204上的磨损也降低。
通过使用滑动元件23,可以提供具有低切换间隙的转动配件2,并且可以降低由于构件公差导致的影响。
转动配件2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4至16中示出。
在图14至16所示的转动配件2的实施例中,作用元件25经由本体250内的开口251与操纵元件27形状锁合地连接。作用元件25以从本体250轴向突出的卷边嵌接到配件部分21的偏心开口213的区域内,并且在在周向方向上界定了卷边的棱边上形成作用区段252、253,用以作用到偏心结构组件24的楔子元件240、241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滑动元件23,其具有两个支持区段231,这些支持区段在两侧以径向向内探出的弯曲部的形式邻接居中的耦接区段232。滑动元件23以其支持区段231在楔子元件240、241的周向外侧围嵌楔子元件,从而使楔子元件240、241贴靠到支持区段241上。支持区段231贴靠在轴承衬套22的内侧上。
如从图15和16可见,滑动元件23经由耦接区段232径向在楔子元件240、241之内地与撑托元件29形状锁合地连接。撑托元件29具有在中央的耦接区段292和在两侧从耦接区段292延伸出的支持区段290、291,这些支持区段分别配属于楔子元件240、241,并且(当沿围绕转动轴线D的周向方向观察时)从居中的耦接区段292起向外增厚。
滑动元件23和撑托元件29在周向方向上耦接,并且因此只能一起运动,但在此能至少略微彼此相对歪斜。
因此,尤其是从图16中可见,每个楔子元件240、241位于撑托元件29的所配属的支持区段290、291与滑动元件23的支持区段231之间。
如从图16中可见,滑动元件23的每个支持区段231以端部233被放入在分别配属的滑动元件240、241的端部245的区域内的回缩的区域244内。
在锁定位置中,由于作用在楔子元件240、241之间的弹簧26的弹簧预紧力的影响,使得楔子元件240、241在靠外的滑动元件23与靠内的撑托元件29之间楔紧,弹簧以端部260作用到楔子元件240、241的头端242上。在此也由于支持区段290、291的向外递增的楔形形状的影响,在滑动元件23与撑托元件29之间以相对大的楔角实现楔紧。这能够实现在用于停驻定固转动配件2的锁定位置中的高的静摩擦。
为了放开,当经由操纵元件27操纵时,作用元件25以其中一个作用区段252、253(取决于操纵方向地)作用到沿操纵方向相邻的楔子元件240、241的端部245上,从而由此将楔子元件240、241解锁。例如,如果操纵元件27(见图14)并且由此是作用元件25(见图15)沿转动方向V***纵,则作用区段253作用到沿转动方向V相邻的楔子元件241上,并且沿转动方向V将其解锁。由此,解除了两个楔子元件240、241在偏心开口213内的楔紧位置,从而使得偏心结构组件24被解锁。
每个楔子元件240、241在其朝向分别配属的作用区段252、253的端部245上具有径向向内探出的探出部243,探出部限制了每个楔子元件240、241相对于靠内的撑托元件29的运动。
如果作用元件25以其其中一个作用区段252、253作用到分别配属的楔子元件240、241上,并且因此使楔子元件240、241从其锁定的楔紧位置被释放,则作用元件25(在释放楔子元件240、241之后)也通过如下方式作用到靠外的滑动元件23上,即,使作用区段252、253作用到靠外的滑动元件23的放入在各自的楔子元件240、241的回缩的区域244内的端部233上。因此,滑动元件23直接经由作用元件25被驱动,并且由此也带动靠内的撑托元件29。因此,使得具有楔子元件240、241、滑动元件23和撑托元件29的偏心结构组件24在偏心开口213内拧转,其中,滑动元件23在相对于配件部分21方位固定地布置的轴承衬套22上滑动,并且撑托元件29相对配件部分20的轴承轴颈204滑动,但是楔子元件240、241不与配件部分20、21处于摩擦抵靠中。
具有楔子元件240、241、滑动元件23和撑托元件29的偏心结构组件24在偏心开口113内以相对小的楔角并且因此以低的滑动摩擦进行拧转,从而能够容易地调节,用以拧转转动配件2。
在操纵结束之后,楔子元件240、241由于弹簧26的预紧的弹簧作用而相对彼此张开,并且因此在滑动元件23与撑托元件29之间在偏心开口213内楔紧,从而以此方式停驻转动配件2。
在根据图6至图13的实施例中,楔子元件240、241靠放撑托在作用元件25的本体250上,并且因此向内通过作用元件25向内被支撑,而在根据图14至16的实施例中,楔子元件240、241被放入在靠外的滑动元件23与靠内的撑托元件29之间,在楔子元件240、241释放之后,它们被作用元件25驱动并且可以与楔子元件240、241一起运动。
其他之处,转动配件2的功能在功能上可与以上参考图2、3和6至13描述的转动配件2的功能类似,因此也应参考前述说明。
在前述实施例中,配件部分20、21经由偏心结构组件24的楔子元件240、241相对彼此支撑。这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楔子元件240、241一方面与靠内的支持区段(其在根据图2至13的实施例中通过作用元件25的周侧面254形成,而在根据图14至16的实施例中通过撑托元件29的区段290、291形成)抵靠,而另一方面与靠外的支持区段(在实施例中通过滑动元件23的区段231形成)抵靠。
参考图17至图19,每个楔子元件240、241相对于所配属的支持区段的支撑经由抵靠区段A1~A3进行,这些抵靠区段提供了楔子元件240、241相对于支持区段的限定的、面式的、基本上与载荷无关的抵靠。
每个楔子元件240、241具有朝向靠内的支持区段的内侧247和朝向靠外的支持区段的外侧246。经由内侧247实现了相对于靠内的支持区段的支撑,即例如在根据图2至13的实施例中相对于作用元件25的周侧面254的支撑。与之对应地,每个楔子元件240、241经由外侧246贴靠在滑动元件23的区段231上。
在图17和18中所示的楔子元件240、241的实施例中,两个抵靠区段A1、A2成形在外侧246上,它们(如在图19中示意性地所示)相对偏心轴线M具有半径R1,该半径相当于滑动元件23的区段231的(靠内的)半径R。抵靠区段A1、A2在此具有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例如具有4°的角度跨度,从而使得楔子元件240、241在其外侧246上经由限定的抵靠区段A1、A2贴靠在滑动元件23上。
在每个抵靠区段A1、A2两侧联接有具有较小半径R2的回缩的区段B1、,B2、,B3、,B4,从而在滑动元件23的区段231与楔子元件240、241的外侧246之间的间隙从分别配属的抵靠区段A1、A2起持续增加增大。
抵靠区段A1、A2之间的回缩的区段B2、B3在此在具有反向曲率和相对小的曲率半径的过渡区段C1处彼此汇合。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滑动元件23的区段231例如可以具有20mm的(靠内的)半径R1。相应地,抵靠区段A1、A2的半径R1为20mm。而回缩的区段B1~B4例如可以具有18mm的较小的半径R2。
楔子元件240、241可以例如具有沿着偏心轴线M测得的厚度W,该厚度在5mm和15mm之间,例如8mm。
在角度跨度α为4°(弧长为1.4mm)并且厚度W为8mm的情况中,在抵靠区段A1、A2上的抵靠面积为11.2mm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内侧247上成形有(恰好一个)抵靠区段A3,该抵靠区段在其半径方面与周侧面254的半径相匹配。两个具有较大半径的回缩的区段B5、B6联接到抵靠区段A3上,从而使得在中央的抵靠区段A3的两侧上在内侧247与周侧面254之间得到间隙,该间隙从抵靠区段A3起连续增加增大。
由于在外侧成形有两个抵靠区段A1、A2并且在内侧从成形有一个抵靠区段A3而得到了三点撑托,由此,使得楔子元件240、241被防歪斜倾翻地支撑在靠内的支持区段(周侧面254)与靠外的支持区段(滑动元件23)之间。
抵靠区段A1~A3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在运行中有载荷的情况下,在抵靠区段A1~A3上基本上不发生明显变形。因此,经由抵靠区段A1~A3提供了限定的抵靠,该抵靠基本上与载荷无关,从而使抵靠面积的在其大小方面不改变。
由于抵靠区段A1~A3即使在大载荷的情况下也基本上不变形,使得在运行中在外侧246和内侧247上不出现所谓的泵效应,由于该泵效应使得由于形状变化而将润滑剂从楔子元件240、241和滑动元件23或靠内的周侧面254之间的区域压出。因为楔子元件240、241在其外侧246和其内侧247上具有基本上与载荷无关的形状,使得即使在可改变的载荷的情况下润滑剂关系也不改变。
由于面式抵靠,使得此外可以实现有利的的运转性能,同时降低了运行期间的磨损。由于面式抵靠,使得即使在较长时间停止工作时也不发生抵靠区段A1~A3上的沉入压刻。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路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类型的转动配件可以有利地用于使靠背部分相对车辆座椅的乘坐部分摆动。然而,这样的转动配件也可以用在车辆的其他应用中。
在此可以以组合的方式使用多个转动配件,例如经由操纵轴耦接,经由操纵轴可以尤其是以电动马达的方式一起操纵转动配件。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座椅
10 乘坐部分
11 靠背部分
12 高度调节装置
13 纵向调节装置
14 车辆底部
2 转动配件
20 配件部分
200 内齿部
201 周向壁
202 底部区段
203 轴承开口
204 轴承轴颈
205 保持元件
21 配件部分
210 外齿部
211 凸缘区段
212 卷边
213 偏心开口
214 外齿部
22 轴承衬套
23 滑动元件
230 端部
231 支持区段
232 耦接区段
233 端部
24 偏心结构组件
240、241 楔子元件
242 头端
243 探出部
244 回缩的区域
245 端部
246 外侧
247 内侧
25 作用元件
250 本体
251 开口
252、253 作用区段
254 周侧面
255 齿部
256 留空部
26 弹簧元件
260 弹簧端部
27 操纵元件
270 杆
271 形状锁合开口
272 齿部
28 配件部分
280 内齿部
281 周向壁
282 底部区段
283 轴承开口
29 撑托元件
290、291 支持区段
292 耦接区段
α 角度跨度
A1~A3 抵靠区段
B1~B6 回缩的区段
C1 过渡区段
D 转动轴线
M 偏心轴线
R1、R2 半径
V 摆动方向
W 厚度

Claims (15)

1.用于车辆座椅(1)的转动配件(2),所述转动配件具有:
-第一配件部分(20),所述第一配件部分具有与转动轴线(D)同心的第一齿部(200)和轴承轴颈(204),
-第二配件部分(21),所述第二配件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部(200)嵌接的第二齿部(210)和偏心开口(213),其中,所述第二齿部(210)围绕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D)偏心的偏心轴线(M)同心地延伸,
-第一支持区段(254、290、291),所述第一支持区段布置在所述轴承轴颈(204)外侧,
-第二支持区段(231),所述第二支持区段布置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侧,和
-布置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的偏心结构组件(24),所述偏心结构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以内侧(247)贴靠在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54、290、291)上,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配件部分(20)进行支撑,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以外侧(246)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上,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配件部分(21)进行支撑,其中,为了所述第一配件部分(20)和所述第二配件部分(21)相对彼此的调节,所述偏心结构组件(24)能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在其内侧(247)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A3),所述第一抵靠区段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54、290、29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并且/或者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外侧(246)上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A1、A2),所述第二抵靠区段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偏心轴线(M)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具有沿所述偏心轴线(M)测得的在5mm至15mm之间的厚度(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A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A1、A2)具有在1.2mm至3.0mm之间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A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A1、A2)具有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231、254、290、291)的曲率相当的半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靠区段(A3)上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靠区段(A1、A2)上联有相对于所配属的抵靠区段(A1~A3)回缩的区段(B1~B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的区段(B1、B6)具有与分别配属的支持区段(231、254、290、291)的曲率不同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在其内侧(247)上构成两个分别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54、290、29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的第一抵靠区段(A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外侧(246)上构成一个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偏心轴线(M)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的第二抵靠区段(A1、A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在其内侧(247)上构成一个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54、290、29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的第一抵靠区段(A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在其外侧(246)上构成两个分别面式地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上并且具有围绕所述偏心轴线(M)测得的在3.5°至10°之间的角度跨度(α)的第二抵靠区段(A1、A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置在所述偏心开口(23)内的滑动元件(23),所述滑动元件构成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其中,在关于所述偏心轴线(M)的径向观察时,所述滑动元件(23)以所述第二支持区段(231)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与所述第二配件部分(21)之间,并且当拧转作用元件(25)时,所述滑动元件(23)能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一起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23)至少部分地周向包围所述偏心结构组件(24)的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23)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作用连接,使得所述滑动元件(23)在拧转时与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一起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具有撑托元件(29),所述撑托元件径向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之内并且构成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90、291),其中,所述滑动元件(29)与所述撑托元件(29)耦接,使得在拧转所述作用元件(25)时,使所述撑托元件(29)与所述滑动元件(29)一起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运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转动的作用元件(25),所述作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作用区段(252、253),用以作用到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上,其中,通过拧转所述作用元件(25),所述偏心结构组件(24)能在所述偏心开口(213)内运动,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配件部分(20)调节所述第二配件部分(2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元件(25)具有能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相对于所述第一配件部分(20)转动的本体(250),在所述本体上成形有所述作用区段(252、25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动配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50)具有构成所述第一支持区段(254)的外周侧面,所述至少一个作用区段(252、253)从所述外周侧面关于所述转动轴线(D)径向突出,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楔子元件(240、241)贴靠在所述外周侧面上。
CN202010690714.5A 2019-07-23 2020-07-17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Active CN112277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10891.1 2019-07-23
DE102019210891.1A DE102019210891A1 (de) 2019-07-23 2019-07-23 Drehbeschlag mit einer Exzenterbaugrupp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7740A true CN112277740A (zh) 2021-01-29
CN112277740B CN112277740B (zh) 2023-09-05

Family

ID=7409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0714.5A Active CN112277740B (zh) 2019-07-23 2020-07-17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7740B (zh)
DE (1) DE1020192108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6287A (zh) * 2022-03-11 2022-05-20 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车辆靠背的角度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33800A1 (fr) 2022-03-24 2023-09-29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Mécanisme d'articulation et siège de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mécanisme.
KR20240010300A (ko) * 2022-07-15 2024-01-23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차량 시트용 리클라이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0119A (zh) * 1999-08-14 2002-09-18 凯波两合公司 用于靠背斜度可调式坐椅且尤其是汽车坐椅的调节组件
WO2005077704A2 (de) * 2004-02-12 2005-08-25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KR20080028089A (ko) * 2006-09-26 2008-03-31 주식회사다스 자동차용 시트백의 리클라이닝장치
US20100308634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145663A (zh) * 2011-01-27 2011-08-10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调角器及其自锁机构及具有该调角器的座椅
CN104520141A (zh) * 2012-10-04 2015-04-15 约翰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US20160227930A1 (en) * 2013-09-13 2016-08-11 Shiroki Corporation Reclining device
KR101662458B1 (ko) * 2015-07-16 2016-10-04 주식회사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US20190193600A1 (en) * 2017-12-26 2019-06-27 Hyundai Dymos Incorporated Seat recliner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7043B3 (de) * 2004-02-12 2005-06-23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7513573B2 (en) * 2006-09-12 2009-04-07 Lear Corporation Continuous recliner
JP5414299B2 (ja) * 2008-03-04 2014-02-12 ツェー ロブ ハメルステイン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 自動車シート調節装置用、特に背もたれヒンジ部品用の揺動継手部品
KR101635354B1 (ko) * 2016-03-09 2016-07-01 대원정밀공업(주)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0119A (zh) * 1999-08-14 2002-09-18 凯波两合公司 用于靠背斜度可调式坐椅且尤其是汽车坐椅的调节组件
WO2005077704A2 (de) * 2004-02-12 2005-08-25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KR20080028089A (ko) * 2006-09-26 2008-03-31 주식회사다스 자동차용 시트백의 리클라이닝장치
US20100308634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145663A (zh) * 2011-01-27 2011-08-10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调角器及其自锁机构及具有该调角器的座椅
CN104520141A (zh) * 2012-10-04 2015-04-15 约翰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US20160227930A1 (en) * 2013-09-13 2016-08-11 Shiroki Corporation Reclining device
KR101662458B1 (ko) * 2015-07-16 2016-10-04 주식회사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US20190193600A1 (en) * 2017-12-26 2019-06-27 Hyundai Dymos Incorporated Seat recliner for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6287A (zh) * 2022-03-11 2022-05-20 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车辆靠背的角度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0891A1 (de) 2021-01-28
CN112277740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7740A (zh)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KR101313765B1 (ko) 차량 좌석용 피팅
US6749263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082732B1 (ko) 차량 시트용 피팅
US7731289B2 (en) Automotive seat reclining device
JP4445549B2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具
US8961056B2 (en) Recliner mechanism
US6755470B2 (en)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2756516B2 (ja) 調節可能な背もたれを持つ座席用の継手金具
JP5422395B2 (ja) 自動車部品の調整フィッティング及び調整フィッティングのラッチ固定方法
KR101313127B1 (ko) 차량 좌석용 피팅 시스템
CN111231787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倾斜装置
US7946652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082618B1 (ko) 자동차 시트용 피팅
KR20140058605A (ko) 연속적으로 맞물린 리클라이너의 신속 조정
KR20070061758A (ko) 차량 좌석용 장착부
US20080193203A1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9371016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WO2024017138A1 (zh) 一种高强度连续式座椅偏心调角器
JP2009515616A5 (zh)
CN114599549B (zh) 具有不同大小的转动配件的车辆座椅
US6402248B1 (en) Seat reclining mechanism
US20070024099A1 (en) Device for fixing a first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relative to a second part
EP3208141A1 (en) Rotating ope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and seat
CN113939428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配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