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2650B -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2650B
CN112162650B CN202010809177.1A CN202010809177A CN112162650B CN 112162650 B CN112162650 B CN 112162650B CN 202010809177 A CN202010809177 A CN 202010809177A CN 112162650 B CN112162650 B CN 112162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virtual
electrode
touch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9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2650A (zh
Inventor
张银伶
王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91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2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2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2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2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2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本体连接部电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功能架桥电连接,且所述本体连接部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功能架桥跨越所述本体连接部;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虚拟电极极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在虚拟电极上设置有虚拟架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针对现有结构无法保护功能架桥不被静电击伤,本申请的结构可分担来自面内的静电,从而减轻甚至避免静电击伤功能架桥,从而规避触控面板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面板的要求不断提升,各类显示面板层出不群,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在此基础上,3D显示、触控显示技术、曲面显示、超高分辨率显示以及防窥显示等显示技术不断涌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触控功能于时下的显示屏而言基本为必备的功能之一,触控功能的实现形式以及结构也多种多样,如自容式、互容式等触控方式,内置式、外置式或者外挂式等触控结构。其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AMOLED)在广色域、高对比度、超薄设计、户外可读性以及能耗等多方面都具有技术优势,其构成的触控屏幕包括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触控面板(TouchPanel)以及外保护玻璃。
在触控面板的制程中,由于静电的存在,导体之间容易相互放电,对触控面板造成损伤,图1示出了常规的架设在触控电极之间的功能架桥,常规的功能架桥易被静电击伤导致触控面板失效,或在经过各种测试后架桥击伤恶化导致触控面板失效,对触控面板的良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至少之一。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本体连接部电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功能架桥电连接,且所述本体连接部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所述功能架桥跨越所述本体连接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虚拟电极,所述虚拟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在所述虚拟电极上设置有虚拟架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针对现有结构无法保护功能架桥不被静电击伤,本申请的结构可分担来自面内的静电,从而减轻甚至避免静电击伤功能架桥,从而规避触控面板失效的风险。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静电放电的功能架桥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的触控面板的沿着Z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功能架桥和虚拟架桥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架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架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A-A”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B-B”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B-B”方向截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A-A”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B-B”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C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图3中沿着“B-B”方向截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功能架桥和虚拟架桥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功能架桥和虚拟架桥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功能架桥和虚拟架桥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功能架桥和虚拟架桥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虚拟架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的触控面板的沿着Z方向的另一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3中沿着“C-C”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20、第二衬底基板30、栅极线G、数据线D、像素单元P、第一触控电极42、第二触控电极44以及多个功能架桥46。第二衬底基板30与第一衬底基板20相对设置,数据线D与栅极线G绝缘相交。像素单元P呈阵列排布,栅极线G、数据线D以及像素单元P均位于第一衬底基板20与第二衬底基板30之间。栅极线G、数据线D以及像素单元P可以形成在第一衬底基板20靠近第二衬底基板30的一侧。
参照图2A、2B,显示面板包括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42、第一触控电极42在X方向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每个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本体连接部43电连接,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42沿着Y方向排布。触控面板100还包括沿着Y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44,第二触控电极44在Y方向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功能架桥46跨越本体连接部4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着Y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44沿着X方向排布。其中,功能架桥用于将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电连接,形成条状电极,由此两组交叉的条状电极形成互容式的触控。
在可选实施例中,像素单元排列不限于RGB标准排列方式,像素单元的排列还可以采用红色与蓝色子像素点是呈45°角斜着成一条直线排列,同时绿色像素点采用横平竖直排列方式。由此,可以减少子像素个数,从而达到以低分辨率去模拟高分辨率的效果,在同样亮度下视觉亮度更高,成本更低。
在可靠性测试或者实际使用过程中,触控面板存在静电,由于功能架桥的电阻比较低,且宽度较窄,在功能架桥被静电击伤的情况下,会导致功能架桥的电阻增大,使得触控精度下降或者触控失效,在功能架桥被静电击断的情况下,会导致触控电极断开,造成断触,使得触控失效。因此,参照图2B,在本申请中,为了避免功能架桥被击伤或者击断,还在第一触控电极42和第二触控电极44之间设置虚拟电极47,虚拟电极47上具有虚拟架桥56(未示出),其用于与功能架桥46同时提供放电功能,或者用于优先功能架桥46提供放电功能从而避免静电击伤功能架桥46,或者用于在功能架桥46被静电击伤失效后提供放电功能,避免在各种测试后功能架桥击伤导致触控面板失效。
参照图2B,显示面板包括触控芯片130,触控芯片130通过第一触控引线110与第一触控电极42连接,触控芯片130通过第二触控引线120与第二触控电极44连接,第一触控电极42可以为触控检测电极,用以接收触控检测信号,第二触控电极44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用以提供触控驱动信号;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显示驱动芯片140,显示驱动芯片140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信号,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芯片130与显示驱动芯片140还可以集成为同一芯片,从而更进一步地节省显示面板的边框面积。边框210围绕显示区220设置。
将图2B中虚线框区域放大,如图3所示。第一触控电极42沿着X方向延伸,在X方向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每个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本体连接部43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44沿着Y方向延伸,在Y方向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功能架桥46跨越本体连接部4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在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具有虚拟电极47,在虚拟电极47上设置有虚拟架桥56。在图3中,仅仅示出了一个虚拟电极47,然而,虚拟电极47的个数不受限制。根据静电防护的需求,在图3中,以功能架桥46和本体连接部43的中心形成中心对称的四个位置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虚拟电极,虚拟电极的数量越多、虚拟电极的位置距离功能架桥46越近,则越容易为功能架桥46分担静电,越容易优先功能架桥46释放静电,实现更好的静电防护效果,避免功能架桥46受到损伤。
将图3中虚拟电极47部分放大,参见图4。图4示出了虚拟电极的具体结构,虚拟电极47包括以宽度分别为D3、D4的两道刻缝分隔开的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虚拟架桥56跨越第三虚拟电极,与第一虚拟电极、第二虚拟电极电连接,由此,虚拟架桥56具有和功能架桥46类似的结构,都是以两道刻缝隔开三个电极部分,虚拟架桥56或者功能架桥46跨越中间的电极部分,架设在两侧的电极上。由此可以实现在触控显示面板内部的静电在电极之间积聚的时候,优先采用虚拟架桥56进行放电,避免对触控面板造成损伤。在本申请中,虚拟架桥56具有和功能架桥46不同的位置与细节结构,使得在具有静电聚集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虚拟架桥56进行静电放电,不但保护了触控面板免受静电损伤,还保护了功能架桥46不受到静电损伤。例如,采用电阻率更低的材料制作虚拟架桥,例如,将虚拟架桥设置于静电聚集较多的位置,例如将虚拟架桥在宽度上窄于功能架桥、和/或在长度上长于功能架桥、和/或将尖端设置为更大的曲率,都用于使得将触控面板内四处分散的静电吸收到虚拟架桥上来,为功能架桥分担静电。具体如下所述。
将图3中央部位功能架桥46附近的虚线框放大,参见图5。第二触控电极44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本体连接部43之间设置有宽度分别为D1、D2的两道刻缝,其中,根据工艺需求,D1和D2相等或者不等。对于图4中的刻缝宽度D3、D4,可选的,D3的宽度和D2相等,D4的宽度和D1相等,可选的,D3、D4的宽度与D1、D2均不相同,而是D3、D4的宽度与虚拟架桥56的宽度W2所成的比例与D1、D2的宽度与功能架桥46的宽度W1所成的比例相同,从而可以实现虚拟架桥整体小于功能架桥,由此实现虚拟架桥56优先于功能架桥46吸收静电释放静电的效果。可选的,D3、D4的宽度与D1、D2均不相同,而是D3、D4的宽度均小于D1、D2的宽度,从而使得在较少电荷聚集时,就可以实现虚拟架桥56优先于功能架桥46释放静电的效果。
图4和图5均为Z方向对虚拟架桥和功能架桥的俯视图。可选的,虚拟架桥56和功能架桥46均为矩形,在长度和宽度上,虚拟架桥56的长度L2大于功能架桥46的长度L1,虚拟架桥56的宽度W2小于功能架桥46的宽度W1,由此,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具有静电聚集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虚拟架桥56进行静电放电,不但保护了触控面板,还保护了功能架桥46不受到静电损伤。可选的,虚拟架桥可以是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结构,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导体尖端越尖,曲率越大,面电荷密度越高,其附近场强也就越强,与曲率小的部位相比,曲率大的部位就是尖端,由于静电感应,在尖端处会感应出异性电荷,使得虚拟架桥优先于功能架桥发生放电。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虚拟架桥56采用金属架桥,金属架桥的电阻率低于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的电阻率,例如采用金、银等高电阻率的金属,利于优先吸收静电并释放,保护了触控信号线和接线端子不受到静电损伤。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采用氧化铟锡(ITO),其中,氧化铟锡是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比常规的氧化物高的导电特性,由于氧化铟锡具有高的电阻率,因此采用氧化铟锡作为虚拟电极,不会屏蔽触控信号,从而解决了可能出现的虚拟电极对于触控信号的屏蔽问题。此外,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还可以采用氧化锡锑(ATO),氧化锡锑具有比氧化铟锡更高的电阻率,由此实现更好的释放静电的效果。
在图3中,以A-A方向的截面图如图6A所示,以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6B所示,其中,触控面板还包括衬底31以及绝缘层32。
在图6A中,功能架桥4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二触控电极44以及本体连接部43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绝缘层32包括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42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相对应。
功能架桥46通过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与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绝缘层32可以避免功能架桥46与触控面板中其他金属层之间的相互导电。功能架桥46具有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第一凸起部71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过孔61相适应,其穿过第一过孔61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类似地,第二凸起部7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过孔62相适应,其穿过第二过孔62与另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进而,实现对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的桥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与功能架桥46可以一体形成,实现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的电连接。
在图6B中,虚拟架桥5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绝缘层32包括第一过孔63和第二过孔64,分别与第二虚拟电极472、第一虚拟电极471相对应。
虚拟架桥56通过第三过孔63和第四过孔64分别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电连接。绝缘层32可以避免虚拟架桥56与触控面板中其他金属层之间的相互导电。虚拟架桥56具有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第三凸起部73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三过孔63相适应,其穿过第三过孔63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电连接。类似地,第四凸起部74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过孔64相适应,其穿过第四过孔64与第二虚拟电极472电连接。进而,实现对虚拟电极之间的桥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与虚拟架桥56可以一体形成,实现虚拟架桥的电连接,用于静电放电。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虚拟架桥56和功能架桥46位于同一层,没有增加显示面板的现有膜层,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简化了工艺制成。
在图3中,以A-A方向的截面图如图6A所示,以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6C所示,其中,触控面板还包括衬底31以及绝缘层32。在图6C中,虚拟架桥5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虚拟架桥56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通过绝缘层32间隔开。在触控面板内存在静电的时候,绝缘层32被击穿,通过虚拟架桥56实现静电的释放。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虚拟架桥56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都具有一定的距离,不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虚拟架桥和虚拟电极不进行实质性电连接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静电放电是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互相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因此,在没有电连接的时候,只要距离足够近,也可以产生静电放电。由此可以实现在静电积聚较多的时候一次性实现瞬间较大电流静电放电,避免瞬间电流过大造成对功能架桥的击伤或者是对触控面板的损坏。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的直径分别为R1和R2,R1和R2大小相同,第三过孔63和第四过孔64的直径分别为R3和R4,可选的,R3和R4的大小均大于R1和R2的大小,由此,虚拟架桥56通过较大的过孔优先于功能架桥46实现静电放电功能,不但保护了触控面板,还保护了功能架桥46不受到静电损伤。
在图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以A-A方向的截面图如图7A所示,以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7B所示,其中,触控面板还包括衬底31以及绝缘层32。
在图7A中,功能架桥4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二触控电极44以及本体连接部43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绝缘层32包括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42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相对应。
功能架桥46通过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与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绝缘层32可以避免功能架桥46与触控面板中其他金属层之间的相互导电。第二触控电极块具有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第一凸起部71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过孔61相适应,其穿过第一过孔61与功能架桥46电连接。类似地,第二凸起部7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过孔62相适应,其穿过第二过孔62与功能架桥电连接。进而,实现对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的桥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与第二触控电极块可以一体形成,便于简化工艺步骤。
在图7B中,虚拟架桥5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绝缘层32包括第一过孔63和第二过孔64,分别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相对应。
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通过第三过孔63和第四过孔64与虚拟架桥56电连接。绝缘层32可以避免虚拟架桥56与触控面板中其他金属层之间的相互导电。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分别具有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第三凸起部73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三过孔63相适应,其穿过第三过孔63与虚拟架桥56电连接。类似地,第四凸起部74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过孔64相适应,其穿过第四过孔64与虚拟架桥56电连接。进而,实现对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之间的桥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桥56可以分别一体形成,便于简化工艺步骤。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虚拟架桥56和功能架桥46位于同一层,无需增加显示面板的现有膜层,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简化了工艺制成。
在图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以A-A方向的截面图如图7A所示,以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7C所示,其中,触控面板还包括衬底31以及绝缘层32。在图7C中,虚拟架桥56设置于绝缘层32的一个表面,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设置于绝缘层32的另一个表面。虚拟架桥56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通过绝缘层32间隔开。在触控面板内存在静电的时候,绝缘层32被击穿,通过虚拟架桥56实现静电的释放。在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第三凸起部73和第四凸起部74,虚拟架桥56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都具有一定的距离,不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虚拟架桥和虚拟电极不进行实质性电连接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静电放电是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互相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因此,在没有电连接的时候,只要距离足够近,也可以产生静电放电。由此可以实现在静电积聚较多的时候一次性实现瞬间较大电流静电放电,避免瞬间电流过大造成对功能架桥的击伤或者是对触控面板的损坏。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过孔61和第二过孔62的直径分别为R1和R2,R1和R2大小相同,第三过孔63和第四过孔64的直径分别为R3和R4,可选的,R3和R4的大小均大于R1和R2的大小,由此,虚拟架桥56通过较大的过孔优先于功能架桥46实现静电放电功能,不但保护了触控面板,还保护了功能架桥46不受到静电损伤。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功能架桥4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均呈条状结构,多个功能架桥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平行或具有交叉点。参照图8,多个功能架桥排列方式可以是与本体连接部43垂直、多个功能架桥之间平行。参照图9,单个功能架桥可以与本体连接部43具有0-90度之间的角度,优选为45度或者60度,同时与任一虚拟架桥平行。参照图10,多个功能架桥排列方式可以都与本体连接部43具有0-90度之间的角度,优选为45度或者60度或者120度或者135度,且多个功能架桥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互补。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具有多个虚拟架桥,虚拟架桥56的数量越多、位置距离功能架桥46越近,则越容易为功能架桥46分担静电,实现更好的静电防护效果,同时避免功能架桥46受到损伤。由于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布局位置所限,虚拟架桥的布局位置也是有限的,由于触控面板的静电是概率性释放,虚拟架桥越多,分担静电的概率就越多,根据触控面板的布局以及概率性分担的原理,在每个功能架桥的周围设置图8-图11所示的四个虚拟架桥。可选的,虚拟架桥与功能架桥之间的距离相等为D5,每个虚拟架桥之间的距离相等为D6,D5和D6不相等,由此实现了虚拟架桥与功能架桥之间等距分布,各个虚拟架桥之间等距分布,从而实现了虚拟架桥在整个触控面板的均匀分布,触控面内保持一致,不会影响触控面板的整体光学显示性能。参照图8、9、10,以X方向为第一对称轴,多个虚拟架桥56相对第一对称轴镜像对称;以Y方向为第二对称轴,多个虚拟架桥56相对于第二对称轴镜像对称。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虚拟架桥5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其形状结构为不同。为了便于工艺制作,大部分的虚拟架桥结构相同,然而,在以往测试中静电放电出现次数较多,或者静电电荷聚集较多的位置配置的虚拟架桥,在条状结构的宽度W2上更细,在条状结构的长度L2更长,以通过尖端效应使得在出现较少静电电荷的时候就进行静电释放,避免较多电荷聚集造成对功能架桥的损伤或者对触控面板的损坏。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虚拟架桥5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均呈条状结构,虚拟架桥56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与功能架桥46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平行或具有交叉点。不同的电极结构为虚拟电极预留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区域。参照图11,第一触控电极42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具有与X轴平行的两边,第二触控电极44的每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具有与Y轴平行的两边。在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具有矩形区域的虚拟电极47,该矩形区域的相对两边分别和X轴、Y轴平行。在虚拟电极47上设置有虚拟架桥56。功能架桥46示出为两个,与本体连接部43具有0-90度之间角度,也可以采用单个与本体连接部43具有0-90度之间角度的功能架桥46。可选的,以X方向为第一对称轴,多个虚拟架桥56相对第一对称轴不呈镜像对称;以Y方向为第二对称轴,多个虚拟架桥56相对于第二对称轴不呈镜像对称。可选的,虚拟架桥56和功能架桥46与第一对称轴所成的角度相同。可选的,多个虚拟架桥与第一对称轴所形成的夹角均不相同。可选的,每个虚拟架桥56的长度和宽度都不相同。由此可以实现根据预判的静电聚集位置,设定不同角度、不同长度和宽度的虚拟架桥,在静电聚集较多的位置采用更细更长的架桥,实现更好的实时释放静电的效果。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虚拟电极47包括以两道刻缝分隔开的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虚拟架桥56跨越第三虚拟电极473,与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二虚拟电极472电连接。参照图12,两道刻缝与虚拟架桥56的条形方向并不垂直,形成0-90度的角度,优选为45度或者60度。由此,使得虚拟架桥56在刻缝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和功能架桥46类似的结构,优选为虚拟架桥56的刻缝方向和功能架桥46的刻缝方向平行,相同的结构使得在触控面板内部的静电在电极之间积聚的时候,优先采用虚拟架桥56进行放电,避免对功能架桥46或者触控面板造成损伤。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虚拟架桥具有尖端结构,尖端具有的角度小于90度,优选为45度或者30度。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导体尖端越尖,曲率越大,面电荷密度越高,其附近场强也就越强,与曲率小的部位相比,曲率大的部位就是尖端,由于静电感应,在尖端处会感应出异性电荷,使得虚拟架桥优先于功能架桥发生放电。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触控面板还包括围绕触控区220设置的虚拟电极层230,以及围绕触控区220设置的接地层(GU层/GND层)240。在触控区,位于触控区220最外周的虚拟电极47B(图13中黑色所示)与位于触控面板除去最外侧虚拟电极之外的其他虚拟电极47W(图13中白色所示)采用不同的结构。对于虚拟电极47B,采用图6B或者图7B所示的结构(如前所述),对于虚拟电极47W,采用图6C或者图7C所示的结构(如前所述)。由此,在触控面板内存在静电的时候,在虚拟电极47W处,绝缘层32被击穿,通过虚拟架桥56实现静电的释放,在虚拟电极47B处,虚拟电极47B所包括的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通过虚拟电极层230将静电传导于接地层240,这样在分担功能架桥上的静电的同时,进一步将静电能量传导到地,相比通过绝缘层击穿以释放静电来说,将静电导地更容易的实现了静电的释放,进一步降低了功能架桥被击伤的风险,避免对触控面板造成损伤。
图14是根据图13中沿着“C-C”方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虚拟电极层230、绝缘层231和接地层240,其中虚拟电极层230通过一个或多个过孔82连接到接地层240,通过将位于触控区220最外周的虚拟电极47B所包括的第一虚拟电极471、第三虚拟电极473和第二虚拟电极472与围绕触控区220的虚拟电极层230电连接,进而通过过孔82连接到接地层240,由此实现了在触控面板最外周出现静电的时候,采用虚拟电极47B经由过孔82将静电传导于接地层240,相比虚拟电极47B通过绝缘层32击穿以释放静电来说,将静电导地更容易的实现了静电的释放,进一步降低了功能架桥被击伤的风险。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还包括偏光片,在后组装且覆盖设置于所述功能架桥上方和所述虚拟架桥上方。
参照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00包括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触控面板,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或者折叠显示屏、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手表、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42、第二触控电极44、功能架桥46以及虚拟架桥56,通过虚拟架桥56,保护触控电极和功能架桥同时免受静电的干扰,且保证了触控层以及封装元件的正常运作,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功能。并且,通过将虚拟架桥与功能架桥在同一层实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提升静电防护能力的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其他功能不受影响。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本体连接部电连接;
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功能架桥电连接,且所述本体连接部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所述功能架桥跨越所述本体连接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虚拟电极,所述虚拟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在所述虚拟电极上设置有虚拟架桥;
所述虚拟电极包括以第一刻缝分隔开的第一虚拟电极、第三虚拟电极和第二虚拟电极;
所述虚拟架桥跨越第三虚拟电极,与第一虚拟电极、第二虚拟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刻缝,其中,第二刻缝的宽度等于第一刻缝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上表面和所述虚拟电极上表面,所述绝缘层上有多个过孔;
其中,所述虚拟架桥通过多个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电连接,所述功能架桥通过多个第二过孔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大于和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架桥呈条状结构,所述虚拟架桥的长度大于所述功能架桥的长度,和/或所述虚拟架桥的宽度小于所述功能架桥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架桥包括金属架桥,所述金属架桥的电阻率低于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的电阻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对称轴,多个所述虚拟架桥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轴镜像对称;
以所述第二方向为第二对称轴,多个所述虚拟架桥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称轴镜像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架桥为多个,其形状相同或者部分相同或者均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功能架桥均呈条状结构,多个所述功能架桥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平行或具有交叉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架桥呈条状结构,所述虚拟架桥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与所述功能架桥在其条状的条形方向上平行或具有交叉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边框区,设置于所述触控区外侧;
地线,位于所述边框区内;
所述虚拟架桥,与所述地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光片,在后组装且覆盖设置于所述功能架桥上方和所述虚拟架桥上方。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010809177.1A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62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9177.1A CN112162650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9177.1A CN112162650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2650A CN112162650A (zh) 2021-01-01
CN112162650B true CN112162650B (zh) 2024-02-23

Family

ID=7385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9177.1A Active CN112162650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2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1810B (zh) * 2021-02-26 2022-12-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26822B (zh) * 2021-04-12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04841B (zh) * 2021-05-25 2024-02-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4185461B (zh) * 2021-12-13 2023-09-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制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4299A (zh) * 2016-08-17 2017-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3339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KR20170110883A (ko) * 2016-03-24 2017-10-1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170323A (zh) * 2017-12-27 2018-06-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20010A (zh) * 2018-07-27 2018-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8958541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9669573A (zh) * 2018-12-17 2019-04-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190085319A (ko) * 2018-01-10 2019-07-1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456943A (zh) * 2019-08-13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49699B1 (ko) * 2017-05-31 2022-0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US10585482B2 (en) * 2017-09-27 2020-03-1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ybrid conductive coating for electrostatic haptics
KR102650309B1 (ko) * 2018-09-19 2024-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339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KR20170110883A (ko) * 2016-03-24 2017-10-1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354299A (zh) * 2016-08-17 2017-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70323A (zh) * 2017-12-27 2018-06-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90085319A (ko) * 2018-01-10 2019-07-1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958541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8920010A (zh) * 2018-07-27 2018-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669573A (zh) * 2018-12-17 2019-04-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56943A (zh) * 2019-08-13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2650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265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649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6532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937787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2682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65683B1 (ko)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칩
JP561329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585422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26694A (zh) 触控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451663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4256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7952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130945A1 (en)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97973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触控装置
CN1105686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27501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KR20170015821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6648188A (zh) 触控面板
US2022022365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2201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164047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60233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885728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WO2024087180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05067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430070 No. 8, liufangyuan Road, Dongyi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5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