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8523A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8523A
CN111968523A CN202010973512.1A CN202010973512A CN111968523A CN 111968523 A CN111968523 A CN 111968523A CN 202010973512 A CN202010973512 A CN 202010973512A CN 111968523 A CN111968523 A CN 111968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ght
display
display de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35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星
陈建诚
陆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35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8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8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8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4Light-guides, e.g. fibre-optic bundles, louvered or jalousie light-gui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和显示面板,控制组件包括多个导光元件,控制组件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范围内;控制组件靠近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包括多个准直孔的准直层,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装置,准直层与像素单元通过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实现对位,使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通过准直层收敛显示面板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的顶部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每一个车载显示装置都有一些相应的交互装置,例如按钮或旋钮等等,驾驶者利用人机交互部件能够调节空调、导航或多媒体等功能。作为传统人机交互的旋钮模块与显示模块结合在一起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出现。传统旋钮功能相对单一,多用来做空调温度、音频音量等功能的调整。旋钮表面信息也相对单一,多是一些字符以及警示灯等,旋钮表面信息元素单一,颜色固定不可调整,仅可显示静态信息。并且上述人机交互部件的固定位置是要避开显示区域的,而且不可移动,操作这种人机交互部件的驾驶者会受到座椅以及人体肢体长短不同的限制,给各项操作带来不便。因此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将这种人机交互部件置于显示区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现有的人机交互部件都是实心的,其本身不具备显示功能,因此将这种人机交互部件放置于显示区域时,其本身会对显示区域造成一定的阻挡,使用户无法看到挡住的内容,这就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随着车载显示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当前较新的设计会在旋钮中部集成一块小型显示屏进行主动显示,但多为无源显示,虽可显示动态信息,但颜色信息依然单一,需独立设计一块显示模组,结构较复杂。旋钮中心成像依然位于显示屏的显示区表面,视觉上观察旋钮会存在深度的落差,且旋钮结构会对显示区造成一定遮挡,可能存在视角下会看不到显示信息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优化带有人机交互部件的显示装置的成像品质,提高显示清晰度,避免显示不良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人机交互部件的显示装置显示颜色单一,显示清晰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和显示面板,控制组件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控制组件包括多个导光元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控制组件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范围内;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控制组件靠近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准直层,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装置,该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掩膜板制作像素单元,并在第一掩膜板上标记第一对位标记;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通过第二掩膜板曝光显影进行准直层的涂布,并在第二掩膜板上标记第二对位标记;其中,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准直层与像素单元通过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实现对位,使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在准直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组装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多个导光元件,控制组件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交互结构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和显示面板,控制组件可以为包括多个导光元件的如旋钮或按钮等的结构,利用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的控制组件调节空调、导航或多媒体等功能。控制组件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范围内,可以不占用过多的非显示区域,有利于全面屏显示的实现。多个导光元件可以用于将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传输至控制组件的顶部显示出对应范围内显示区显示的图案。本发明在控制组件靠近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准直层,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尽量使得控制组件的一个导光元件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或者一个像素单元)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的一个导光元件中一种颜色子像素(或者一个像素单元)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或者另一个像素单元)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像素单元(或者不同子像素)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内,通过准直层的每个准直孔收敛显示面板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的顶部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7是图6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9是图8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准直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
图13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在旋钮中部集成一块小型显示屏进行主动动态显示,但颜色信息依然单一,需独立设计一块显示模组,结构较复杂的问题,采用了用于传输光线的光纤结构与交互显示装置上的旋钮或按键相结合的方案。由光纤结构将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传输至旋钮或按键的顶部显示出图案,这种光纤结构能将一端的光学图像零光程地传送到另一端,具有传光效率高、传像清晰的优点,因此能够将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可以尽量保证显示图案不易缺失,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利用带光纤结构的旋钮或按键做显示载体,显示装置中具有玻璃盖板或者集成触控面板等结构时,旋钮或按键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厚度容易出现漫射光影响画面成像清晰度,具体为显示面板模组外部盖板及触控面板玻璃层厚度的原因,使得光纤结构的单一孔径中射入多个像素的色亮度信息,导致最终呈现的图像虚化模糊,清晰度不够高,影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控制显示面板出射光的准直性,防止漫射光对成像品质的影响,解决图像虚化模糊的问题。关于本申请提出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2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000,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10和显示面板20,可选的,控制组件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图1中以一个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控制组件10位于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一侧;
控制组件10包括多个导光元件101,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区AA,控制组件10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AA范围内;
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200,像素单元200包括多个子像素201;
控制组件10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设有准直层30,准直层30包括多个准直孔301,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000为交互结构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000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10和显示面板20,可选的,控制组件10可以为包括多个导光元件101的如旋钮或按钮等的结构,利用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的控制组件10调节空调、导航或多媒体等功能。控制组件10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AA范围内,可以不占用过多的非显示区域,有利于全面屏显示的实现。多个导光元件101可以用于将显示面板20出射的光线传输至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出对应范围内显示区AA显示的图案,可选的,导光元件101包括光纤,即控制组件10包括多个光纤结构,这种光纤结构能将显示面板20显示的对应范围内的光学图像零光程地传送到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从而在将控制组件10作为其他使能旋钮或按钮的同时,还可以在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出下方显示面板20对应的显示画面,具有传光效率高、尽量保证显示图案不易缺失的优点。并且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控制组件10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设有准直层30,准直层30包括多个准直孔301,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至少部分交叠,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或者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或者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201(或者另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像素单元200(或者不同子像素201)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通过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准直层30的制作材料为黑色树脂,可以通过在显示面板20外表面光刻黑色掩膜阵列层,使之形成包括多个准直孔301的准直层30结构,显示面板20的大视角的出射光被黑色树脂材料的准直层30吸收,穿过准直孔301的光多为小角度的准直光线,从而可以避免不同像素单元200(或者不同子像素201)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导致成像模糊,提升了带有导光元件101的控制组件10与显示面板20结合应用的显示装置000的成像清晰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导光元件101可以为光纤(光导纤维),控制组件10上包括大量平行排列的光学纤维,可以通过融压并光学冷加工而形成旋钮或按钮形式的控制组件10,具有高分辨率传像的功能,导光元件101的形状可以为常见的圆柱体(本实施例的图2以圆柱体为例示意)或长方体,也可以是锥形体等等,此处并不限制。本实施例对于控制组件1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例如制作普通的按键时,可以选取5mm的厚度,而将其作为旋钮时,其厚度就可以选取为5mm至50mm或者更大的厚度,此处并不限制。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光纤的NA(数值孔径)可以为0.8或1.0,光纤直径可以为5μm至125μm,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可选的,准直层30设置在控制组件10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可以为图3示意的准直层30位于显示面板20外部,但不仅限于此,准直层30还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20内部,仅需满足准直层30设置在控制组件10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3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装置000的结构示意图,但不仅限于此,例如显示装置000中显示面板20的结构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餐卡图1、图4和图5,图4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4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像素单元200。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的大小可以设计为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像素单元200,一般一个像素单元200至少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201,例如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图4和图5中以不同图案填充示意,还可以包括白色子像素),子像素2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一般为长条状,一个像素单元200可以由多个子像素201形成,则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一般为方形,将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设置为覆盖一个像素单元200,例如尽量与一个像素单元200的大小形状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将准直层30的各个准直孔301设计为方形,有利于简化工艺、提高装置透过率的同时,还可以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比另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像素单元200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通过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的每个像素单元200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6和图7,图6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6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图7是图6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素201。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的大小可以设计为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素201,一般一个像素单元200至少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201,例如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图6和图7中以不同图案填充示意,还可以包括白色子像素),子像素2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一般为长条状,将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设置为覆盖一个子像素201,例如尽量与一个子像素201的大小形状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将准直层30的各个准直孔301尽量小,可以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的色亮度信息,或者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比另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颜色子像素201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通过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的每个子像素201发散的光线,更好的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8和图9,图8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8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图9是图8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准直层30的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一个子像素201范围内。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准直层30的多个准直孔301中,在保证透过率的前提下,至少部分数量的准直孔301具有以下情况:一个准直孔301的大小可以设计为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小于一个子像素201,即部分准直孔301可以设计更小些,从而可以在保证透过率的同时将准直层30的各个准直孔301尽量小,可以更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的色亮度信息,或者更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比另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都强,可以进一步避免不同颜色子像素201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通过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的每个子像素201发散的光线,更好的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9、图10,图10是准直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平面上,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为S,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为L,L≤S。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在平行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平面上,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为S,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为L,L≤S,可以避免在制程过程中控制组件10与准直层30对位精度影响成像效果,即使因工艺限制存在对位精度不准的情况,显示面板20出射的一种颜色的子像素201的小角度光线有可能同时射入两个颜色不同的导光元件101内,但因设置有L≤S,所以该颜色的子像素201光线射入另一个与该子像素201颜色不同的导光元件101的范围依然会被约束,进而对画面质量的影响不大;或者说,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没有设置准直层30的方案,本实施例设置的准直层30还是能够提升清晰度,提高显示品质。
可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当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形状与一个像素单元200的形状基本相同(均为方形时),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为S,而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L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种相等的距离。
可选的,如图2-图3、图6-图7所示,当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形状为长条形时),例如图6和图7中与一个像素单元200的形状基本相同时,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为S,而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L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种不同的距离,分别为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L1;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L2,其中,任意方向上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S,即可实现提升清晰度,提高显示品质的效果。可选的,当L2>L1时,若L2≤S,则必然会有L1<S,此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准直层30的收敛光线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画面清晰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了准直层30的准直孔301在不同形状下可能存在的与导光元件101的大小关系,具体实施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结构,准直孔30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和大小,仅需满足在平行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平面上,相邻两个导光元件101的几何中心点M之间的距离为S,相邻两个准直孔301的几何中心点N之间的距离为L,L≤S,实现通过准直层30收敛光线的效果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11,图11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1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一个导光元件1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相互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导光元件101为光纤时,其大小可以为一个导光元件1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相互交叠,从而使不同颜色的子像素201的出射光线无论在大视角还是小视角下,均可以尽量避免射入同一个导光元件101中,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都强,在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对显示面板20发散光线的收敛作用较小时,还是能够提升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12,图12是图1中控制组件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平面放大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2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多个导光元件1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相互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导光元件101为光纤时,其大小可以为多个导光元件1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相互交叠,即导光元件101可以设计的更小,从而使不同颜色的子像素201的出射光线无论在大视角还是小视角下,均可以进一步尽量避免射入同一个导光元件101中,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201的色度信息都强,在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对显示面板20发散光线的收敛作用较小时,还是能够进一步提升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图13,图13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准直层30位于控制组件10靠近显示面板20的一侧,可以为准直层30位于显示面板20和控制组件10之间。可选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0和彩膜基板50,还包括位于彩膜基板50远离阵列基板40一侧的玻璃盖板60,准直层30位于显示面板20和控制组件10之间可以设置为位于玻璃盖板60远离彩膜基板50一侧,从而可以在制作完显示面板20之后通过蒸镀光刻的方式制作于玻璃盖板60上,避免准直层30的设置影响整个显示面板20的制作,提高制程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准直层30的制作也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整个制程过程中,例如可以在彩膜基板50做完之后通过蒸镀光刻的方式在彩膜基板50远离阵列基板40的一侧制作准直层30(如图13所示),还可以在准直层30制作完成之后在准直层30远离彩膜基板50一侧贴附偏光片(图13中未示意),最后贴合玻璃盖板60将整个显示面板20保护起来,从而能够尽量使准直层30靠近各个子像素201,较早的收敛光线,进一步提升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的显示清晰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14,图14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0包括基座102,基座102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设有旋钮103;基座102靠近显示面板20的一侧通过透明胶70与准直层30固定。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控制组件10可以为带旋钮103的人机交互结构,控制组件10可以包括基座102,旋钮103可以独立设置于基座102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基座102靠近显示面板20的一侧通过透明胶70与准直层30固定粘合,实现控制组件10与显示面板20的固定,可选的,导光元件101可以设置于基座102与旋钮103之间,本实施例的准直层30可以通过蒸镀光刻在显示面板20上,实现收敛显示面板20出射光线提高显示清晰度的效果,而旋钮103是带有独立旋转功能的结构,以实现旋钮103的旋转选择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基座102与显示面板20的固定造成旋钮103的锁死,实现显示装置000的人机互动的可行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是示意性说明基座102靠近显示面板20的一侧通过透明胶70与准直层30固定粘合,但不仅限于此种固定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既不影响显示面板20的出射光线,又可以将控制组件10的基座102与显示面板20固定的方式,本实施例不作赘述,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15,图15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准直层30与控制组件10之间还包括电容触控层80。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还可以是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结构,电容触控层80可以设置于准直层30与控制组件10之间,由于准直层30的准直孔301的收敛光线的作用,因此即使在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一侧在设置电容触控层80之后再设置控制组件10,也可以尽量避免控制组件10与显示面板20之间较厚的电容触控层80等玻璃膜层对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在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尽量提升显示装置000的控制组件10顶部10A的显示画面清晰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电容触控层8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实现电容触控功能的电容触控层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16,图16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0和彩膜基板50,彩膜基板50包括第一基板501和位于第一基板501靠近阵列基板40一侧的黑矩阵502和多个色阻503,黑矩阵502限定出色阻503所在区域。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的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0和彩膜基板50,阵列基板40和彩膜基板50之间还可以包括液晶层90,彩膜基板50包括第一基板501(可以为玻璃基板)和位于第一基板501靠近阵列基板40一侧的黑矩阵502和多个色阻503,黑矩阵502用于限定出色阻503所在区域。
可选的,如图2所示,准直层3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遮光条30A和多个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遮光条30B;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图2中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第一遮光条30A与第二遮光条30B交叉限定出准直孔301所在区域,从而可以通过不同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遮光条30A和多个第二遮光条30B交叉以形成包括多个准直孔301的准直层30,以使准直层30的各个准直孔301具有遮光性能,起到收敛显示面板20出射光线的作用。
可选的,如图16所示,第一遮光条30A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第二遮光条30B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覆盖黑矩阵502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即第一遮光条30A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第二遮光条30B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的宽度可以与黑矩阵502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的宽度相同(图中未示意),且正好第一遮光条30A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第二遮光条30B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覆盖黑矩阵502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或者,第一遮光条30A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第二遮光条30B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的宽度可以小于黑矩阵502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的宽度(图中未示意),从而可以在避免影响显示开口率的同时还能够时准直层30起到收敛光线的作用。可选的,在透过率允许的情况下,第一遮光条30A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第二遮光条30B向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的宽度可以大于黑矩阵502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的宽度(如图16所示),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准直层30的收敛显示面板20出射光线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17,图17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黑矩阵502复用为准直层30,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方向Z,黑矩阵502的高度H1大于色阻503的高度H2。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由于黑矩阵502与准直层30的制作材料均可以为具有吸光遮光功能的黑色树脂,因此且准直孔301的大小形状可以设置为与黑矩阵502中限定出色阻503的开口大小形状类似,因此,黑矩阵502可以复用作为准直层30使用,即准直层30与显示面板20内的黑矩阵502均通过掩膜板曝光显影涂布的同工艺制作,可选的,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方向Z,黑矩阵502的高度H1可以大于色阻503的高度H2,并通过在色阻503与第一基板501之间增加OC层(over coat,图中未标号)进行保护。本实施例将显示面板20内部的黑矩阵502复用为准直层30,有利于显示装置000的薄型化设计,还可以通过准直层30收敛光线的作用提升显示装置000的控制组件10顶部10A的显示画面清晰度,提高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2、图17,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方向Z,准直层30的高度范围为40-60μm。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方向Z,设置准直层30的高度范围可以为40-60μm,可选的,准直层30的高度为50μm较佳。虽然准直层30的高度越高,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的出射光线的效果越好,但由于考虑到显示面板20的整体厚度和OC保护层能够在不影响色阻503的显示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设置的厚度范围,本实施例设置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方向Z,准直层30的高度范围为40-60μm,可以在实现较好的收敛显示面板20的出射光线的同时,还可以将面板的厚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有利于显示面板20和整体显示装置000的薄型化发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17、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图18示意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000,制作方法包括:
S11:制作显示面板20,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200,像素单元200包括多个子像素201;可选的,在显示面板20的制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掩膜板制作像素单元200,并在第一掩膜板上标记第一对位标记;
S22:在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一侧,通过第二掩膜板曝光显影进行准直层30的涂布,并在第二掩膜板上标记第二对位标记;其中,准直层30包括多个准直孔301;
S33:准直层30与像素单元200通过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实现对位,使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至少部分交叠;
S44:在准直层30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组装控制组件10,控制组件10包括多个导光元件101,控制组件10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AA范围内。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000制作时,可以先制作显示面板20,制作而成的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200,像素单元200包括多个子像素201;显示面板20的具体制作流程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20的制程工艺。可选的,在显示面板20的制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掩膜板制作像素单元200,并在第一掩膜板上标记第一对位标记,可以为后续制程中准直层30的对位做好准备。然后在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一侧,通过第二掩膜板曝光显影进行准直层30的涂布和光刻,使准直层30形成多个准直孔301,并在第二掩膜板上标记第二对位标记。如此准直层30与像素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实现对位,使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至少部分交叠。最后只需在准直层30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组装控制组件10,控制组件10本身可以包括多个导光元件101,导光元件101可以为光纤,控制组件10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AA范围内,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实现精准对位,满足一个准直孔301向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201至少部分交叠的同时,还可以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201(或者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10的一个导光元件101中一种颜色子像素201(或者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201(或者另一个像素单元200)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像素单元200(或者不同子像素201)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101内,通过准直层30的每个准直孔301收敛显示面板20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10的顶部10A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当黑矩阵502复用作为准直层30使用,即准直层30与显示面板20内的黑矩阵502均通过掩膜板曝光显影涂布的同工艺制作,第一掩膜板和第二掩膜板可以采用相同的掩膜板,有利于减小制作成本,提高制程效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交互结构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和显示面板,控制组件可以为包括多个导光元件的如旋钮或按钮等的结构,利用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的控制组件调节空调、导航或多媒体等功能。控制组件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范围内,可以不占用过多的非显示区域,有利于全面屏显示的实现。多个导光元件可以用于将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传输至控制组件的顶部显示出对应范围内显示区显示的图案。本发明在控制组件靠近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准直层,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一个准直孔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尽量使得控制组件的一个导光元件中仅射入一个子像素(或者一个像素单元)的色亮度信息,或者尽量使得控制组件的一个导光元件中一种颜色子像素(或者一个像素单元)的色度信息比其他几种颜色子像素(或者另一个像素单元)的色度信息都强,从而可以尽量避免不同像素单元(或者不同子像素)的光线摄入到同一个导光元件内,通过准直层的每个准直孔收敛显示面板发散的光线,避免漫射光影响控制组件的顶部显示画面的成像清晰度,进而将显示图案更清晰、直接、真实的传递给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控制组件和显示面板,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导光元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范围内;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
所述控制组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有准直层,所述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一个所述准直孔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包括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准直孔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像素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准直孔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准直孔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元件的几何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S,相邻两个所述准直孔的几何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L,L≤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光元件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相互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光元件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相互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旋钮;
所述基座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通过透明胶与所述准直层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层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还包括电容触控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黑矩阵和多个色阻,所述黑矩阵限定出所述色阻所在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遮光条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遮光条;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交叉限定出所述准直孔所在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条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遮光条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黑矩阵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复用为所述准直层,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黑矩阵的高度大于所述色阻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准直层的高度范围为40-6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层的制作材料为黑色树脂。
18.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掩膜板制作所述像素单元,并在所述第一掩膜板上标记第一对位标记;
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通过第二掩膜板曝光显影进行准直层的涂布,并在所述第二掩膜板上标记第二对位标记;其中,所述准直层包括多个准直孔;
所述准直层与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实现对位,使一个所述准直孔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
在所述准直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组装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导光元件,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范围内。
CN202010973512.1A 2020-09-16 2020-09-16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968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3512.1A CN111968523A (zh) 2020-09-16 2020-09-16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3512.1A CN111968523A (zh) 2020-09-16 2020-09-16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8523A true CN111968523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3512.1A Pending CN111968523A (zh) 2020-09-16 2020-09-16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85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249A (zh) * 2021-11-04 2022-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53819A (ja) * 1990-03-05 1991-11-12 Sony Corp 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JP2001060125A (ja) * 1999-08-23 2001-03-06 Yazaki Corp 操作ツマミの操作位置表示装置
FR2848017A1 (fr) * 2002-11-29 2004-06-04 Siemens Ag Element de commande a affichage integre
CN1654986A (zh) * 2004-02-09 2005-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前面板和使用该前面板的显示装置
US20090306795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Robinson Ian N Control Mechanism Having An Image Display Area
CN102566059A (zh) * 2010-12-31 2012-07-1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摩尔纹干扰的自由立体显示器
CN106501891A (zh) * 2016-11-11 2017-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6981503A (zh) * 2017-04-27 2017-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016935A (zh) * 2017-06-12 2017-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7516099A (zh) * 2017-08-21 2017-12-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标记图片检测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74639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display accessory with relayed display plane
WO2018053684A1 (en) * 2016-09-20 2018-03-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8132559A (zh) * 2016-11-30 2018-06-08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虚拟现实头盔
CN108598130A (zh) * 2018-05-18 2018-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66463A (zh) * 2018-11-01 2019-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01719A (zh) * 2019-03-11 2019-06-18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装置及显示***
CN111103919A (zh) * 2018-10-29 2020-05-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显示旋钮
CN11124051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325193A (zh) * 2020-04-22 2020-06-23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和输入装置
CN111338024A (zh) * 2020-03-17 2020-06-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钮的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1401333A (zh) * 2019-10-03 2020-07-10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器、光学感测***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27970A (zh) * 2020-06-05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53819A (ja) * 1990-03-05 1991-11-12 Sony Corp 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JP2001060125A (ja) * 1999-08-23 2001-03-06 Yazaki Corp 操作ツマミの操作位置表示装置
FR2848017A1 (fr) * 2002-11-29 2004-06-04 Siemens Ag Element de commande a affichage integre
CN1654986A (zh) * 2004-02-09 2005-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前面板和使用该前面板的显示装置
US20090306795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Robinson Ian N Control Mechanism Having An Image Display Area
CN102566059A (zh) * 2010-12-31 2012-07-1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摩尔纹干扰的自由立体显示器
US20180074639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display accessory with relayed display plane
WO2018053684A1 (en) * 2016-09-20 2018-03-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501891A (zh) * 2016-11-11 2017-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132559A (zh) * 2016-11-30 2018-06-08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虚拟现实头盔
CN106981503A (zh) * 2017-04-27 2017-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016935A (zh) * 2017-06-12 2017-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7516099A (zh) * 2017-08-21 2017-12-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标记图片检测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8130A (zh) * 2018-05-18 2018-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03919A (zh) * 2018-10-29 2020-05-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显示旋钮
CN109166463A (zh) * 2018-11-01 2019-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01719A (zh) * 2019-03-11 2019-06-18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装置及显示***
CN111401333A (zh) * 2019-10-03 2020-07-10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器、光学感测***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4051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338024A (zh) * 2020-03-17 2020-06-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钮的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1325193A (zh) * 2020-04-22 2020-06-23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和输入装置
CN111627970A (zh) * 2020-06-05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249A (zh) * 2021-11-04 2022-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116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0555373C (zh) 多视图显示器
JP5301283B2 (ja) 表示装置
JP4768210B2 (ja) 金属化テーパ導波路付き表示スクリーン
JP5475137B2 (ja) マルチプル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
CN104049367A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
WO2016004710A1 (zh) 双视场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
JP5532815B2 (ja) 照明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電子機器
CN111968523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202134739A (zh) 顯示切換裝置與開關
CN109884820B (zh) 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80364B (zh) 光控膜和包括该光控膜的显示装置
KR20090055913A (ko) 다중시각 표시장치
KR20220162835A (ko) 광투과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US7123321B2 (en) Color filter comprising unit patterns with varied densiti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color filter,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KR102652568B1 (ko) 광 제어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227116B1 (ko) 다중 패널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광학 직조 부재
CN112987330A (zh) 集成式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KR20200015188A (ko) 입체 다층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게임기
CN215449809U (zh) 异形显示模组
JP351023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194674A (ja) 表示装置
JP6595932B2 (ja) 表示装置
WO2020067211A1 (ja) フィルタ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22161619A (ja) 光透過性加飾材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