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489A -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489A
CN111886489A CN201980011317.6A CN201980011317A CN111886489A CN 111886489 A CN111886489 A CN 111886489A CN 201980011317 A CN201980011317 A CN 201980011317A CN 111886489 A CN111886489 A CN 111886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detection
sample
blood sample
rout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13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6489B (zh
Inventor
易秋实
叶燚
李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86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6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4Investigating sediment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15/05Investigating sediment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in 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2015/012

Abstract

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采样分配模块(10),包括采样器(11)、分血阀(12)和第一动力装置(13),采样器(11)采集血液样本,第一动力装置(13)将采样器(11)采集的血液样本抽取到分血阀(11)中,分血阀(11)将血液样本分配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血沉检测模块(20),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并进行光照射并且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检测模块(30),对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由于给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分别分配同一份血液样本的不同部分,从而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可分别独立并行检测,总体检测时间短,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体内的血液中,因为血液的流动以及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相互排斥,红细胞呈分散悬浮状态。而离体的血液在静置时,红细胞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沉。当处于病理状态时,血浆中蛋白的种类与含量会发生变化,将改变血液中电荷的平衡,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进而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而加快沉降。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红细胞在1小时内沉降的速率,即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来辅助病症评估。
尽管ESR在诊断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但它依然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间接的急性时相炎症反应因子。ESR广泛的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急慢性炎症、风湿病、***病、癌症及霍奇金病等病程的治疗与监控。
而血液在临床检验的应用场景中,血常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检验指标。因此,就需要一种一体机,既能够检测ESR,又能够检测血常规,从而满足对血液检测的临床需求。
这种一体机一般是将ESR检测模块和血常规检测模块通过管路进行串联,血液样本首先流经ESR检测模块,检测完ESR后,这部分血液样本再流动到血常规检测模块,检测血常规。但是,这种一体机只能等ESR检测完成后,才能检测血常规,检测速度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
采样分配模块,包括采样器、分血阀和第一动力装置,所述采样器用于采集血液样本,所述分血阀通过前管路与所述采样器连接并且通过后管路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采样器采集血液样本并且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所述前管路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其中所述分血阀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血沉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管路和光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管路与所述分血阀相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分血阀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检测管路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且检测所述检测管路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常规检测模块,包括血常规检测池和血常规检测装置,所述血常规检测池与所述分血阀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分血阀分配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所述血常规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血常规检测池中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沉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血阀包括:
进液口,通过所述前管路与所述采样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采样器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所述进液口流入到所述分血阀内;
第一分液口,与所述检测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液口用于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所述检测管路内;
第二分液口,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池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液口用于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所述血常规检测池内;
出液口,通过所述后管路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分血阀中的血液样本从所述出液口流动到所述后管路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沉检测模块还包括独立于所述血常规检测池的血沉检测池,所述检测管路通过所述血沉检测池与所述分血阀相连接,所述血沉检测池用于接收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沉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管路相连接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由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所述检测管路中,并使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所述检测管路内的检测区后停止运动并保持不动,以便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管路的一部分为所述检测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将所述采样器采集的血液样本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直至所述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所述后管路的检测管路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
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位于所述检测管路的检测区一侧,并且用于照射所述检测区内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检测管路的检测区的一侧,并且用于检测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经照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后的变化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路水平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液路支持模块,用于为所述釆样分配模块、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和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提供液路支持。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方法,包括:
采样分配步骤:第一动力装置驱动采样器采集血液样本并将所述采样器内的所述血液样本通过将所述采样器与分血阀连接的前管路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从而将所述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分别分配给血沉检测模块和血常规检测模块;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步骤: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常规检测步骤:所述血常规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进行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沉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分配步骤包括:
所述分血阀通过其第一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沉检测模块的检测管路或者与所述检测管路连接的血沉检测池;
同时,所述分血阀通过其第二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的血常规检测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分配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将所述采样器内的所述血液样本通过前管路抽取到分血阀中,直至所述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将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分血阀连接的后管路中,处于所述后管路中的血液样本为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然后,所述分血阀通过其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的血常规检测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启动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启动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相同或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启动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后启动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样本分析仪。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包括分血阀,分血阀通过前管路与采样器连接并且通过后管路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分血阀还分别与检测管路和血常规检测池相连接,从而使得采样器在采集到血液样本后,分血阀能够将血液样本分配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实现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给检测管路、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给血常规检测池,以使血沉检测模块和血常规检测模块能够分别独立并行检测血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检测参数,无需等待上一检测模块检测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总体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分血阀的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分血阀在该工作状态下与采样器和第一动力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时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时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采样分配模块;11、采样器;111、采样针;12、分血阀;121、进液口;122、出液口;123、外片;1231、进液通道;1232、出液通道;1233、第一外分液通道;1234、第二外分液通道;124、中片;124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2、第二中分液通道;125、内片;1251、连接通道;1252、第一内分液通道;1253、第二内分液通道;13、第一动力装置;14、前管路;15、后管路;20、血沉检测模块;21、检测管路;22、光学检测装置;221、光发射器;222、光接收器;23、血沉检测池;24、第二动力装置;30、血常规检测模块;31、血常规检测池;40、液路支持模块;5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分血阀的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分血阀在该工作状态下与采样器和第一动力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
采样分配模块10包括采样器11、分血阀12和第一动力装置13。采样器11用于采集血液样本,分血阀12通过前管路14与采样器11连接并且通过后管路15与第一动力装置13连接。第一动力装置13用于驱动采样器11采集血液样本并且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前管路14抽取到分血阀12中。其中,分血阀12用于将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血沉检测模块20包括检测管路21和光学检测装置22。检测管路21与分血阀12相连接并且用于为分血阀12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光学检测装置22与检测管路21对应设置,用于对检测管路21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且检测检测管路21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在血沉检测模块20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时,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在检测管路21中不发生位移,即保持静止不动。
血常规检测模块30包括血常规检测池31和血常规检测装置(图未示)。血常规检测池31与分血阀12连接并且用于为分血阀12分配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血常规检测装置对血常规检测池31中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
具体地,第一动力装置13用于提供负压,以将采样器11内的血液样本抽取到分血阀12中。第一动力装置13可以为泵、注射器或其他能提供动力的压力源、例如正负气压源。
在本实施例中,分血阀12有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如图2和图3所示,在采样器11采集到血液样本后,第一动力装置13通过前管路14和后管路15将采样器11中的血液样本抽取到分血阀12中,分血阀12将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如图1所示,分血阀12再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分血阀12分别与血沉检测模块20的检测管路21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的血常规检测池31相连接,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入到血沉检测管路21以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入到血常规检测池31以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
此处所述的血常规检测池31与分血阀12连接,可以是指通过在分血阀12与血常规检测池31之间设置管路进行连接。也可以是指血常规检测池31与分血阀12之间只是进行液路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将分血阀12中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给血常规检测池31即可,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血常规检测装置可以为光学检测装置或阻抗检测装置。在血常规检测模块30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可以将血液样本和相应的反应试剂加入到血常规检测池31中,由血常规检测装置对血常规检测池31中的血液样本进行测量,以获得至少一种血常规参数,血常规参数可以包括WBC(White blood cell,白细胞)五分类结果、WBC计数和形态参数、HGB(Hemoglobin,血红蛋白)的功能测量、RBC(Red blood cell,红细胞)以及PLT(bloodplatelet,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在实际血常规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血常规检测项目,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动力装置13驱动采样器采11集血液样本并且将采样器11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前管路14抽取到分血阀12中,分血阀12将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到检测管路21,光学检测装置22对检测管路21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且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从而检测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血常规检测装置对血常规检测池31中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包括分血阀12,分血阀12通过前管路14与采样器11连接并且通过后管路15与第一动力装置13连接。分血阀12还分别与检测管路21和血常规检测池31相连接,从而使得采样器11在采集到血液样本后,分血阀12能够将血液样本分配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实现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给检测管路21以及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给血常规检测池31,以使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能够分别独立并行检测血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检测参数,无需等待上一检测模块检测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总体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中,可以同时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进行检测,也可以分先后顺序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进行检测,只要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进行检测的时间有交叠,能够实现并行检测、缩短检测这两个项目的总体时长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与现有技术中将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串联起来先后进行相应的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和血常规检测不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包括可分别独立进行检测的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无需等待上一检测模块检测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检测模块的检测,进而可以使血沉检测模块20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血常规检测模块30检测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从而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在时间上可以进行并行检测,以缩短检测两个项目的总时长,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样器11包括采样针111和驱动装置(图未示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采样针111运动到存储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所在的位置,以便釆集试管中的血液样本。具体地,驱动装置为能够带动采样针111移动的机械结构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血液样本通常储存于试管100中,并且试管100的顶端设有用于密封的盖子。驱动装置驱动采样针111移动到对应试管100处,采样针111带有针尖的一端刺破试管100的盖子,然后伸入到试管100中,吸取试管100内的血液样本,从而采集血液样本。
具体地,第一动力装置13还为采样针111提供负压,以使采样针111能够从试管100内吸取血液样本。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分血阀12包括进液口121、第一分液口、第二分液口和出液口122。
如图3所示,进液口121通过前管路14与采样器11相连接,第一动力装置13驱动采样器11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进液口121流入到分血阀12内。
如图1所示,第一分液口与检测管路21相连接,第一分液口用于分血阀12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通过流入到检测管路21内。也就是说,分血阀12通过第一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检测管路21内。第二分液口与血常规检测池31相连接,第二分液口用于分血阀12分配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通过流入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也就是说,分血阀12通过第二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血常规检测池31内。
如图3所示,出液口122通过后管路15与第一动力装置13相连接,第一动力装置13驱动分血阀12中的血液样本从出液口122流动到后管路15中。例如,在完成检测后,第一动力装置13可将分血阀内的剩余血液样本从出液口122驱动到后管路15中,以便进一步排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血阀12包括依次同轴贴合的外片123、中片124和内片125。
外片123内开设有进液通道1231、出液通道1232、第一外分液通道1233和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进液通道1231的一端口为进液口121,出液通道1232的一端口为出液口122。
中片124内开设有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和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
内片125内开设有连接通道1251、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和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远离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的一端口为第一分液口,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远离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的一端口为第二分液口。
中片124能够与外片123和内片125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改变中片124与外片123和内片125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分血阀12的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片123和内片125是固定不动的,中片124可相对于外片123和内片125同轴转动。
参考图4所示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时序图,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如下:
旋转中片124,使得分血阀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即: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连接通道125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和出液通道1232依次相连通。第一动力装置13提供动力(例如负压),使得采样针111内的血液样本依次经过前管路14、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连接通道1251、出液通道1232以及后管路15,即,使得采样针111所采集的血液样本在分血阀12内流动并充满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连接通道1251和出液通道1232,从而能够实现将血液样本分配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内的血液样本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在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血液样本为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再旋转中片124,使得分血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即: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分别与第一外分液通道1233和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相连通,以形成第一样本传输通道;以及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分别与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和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相连通,以形成第二样本传输通道,从而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以及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能够同时被分配到检测管路21内和血常规检测池31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分液通道1233通过管路与动力源连接(未示出),从而能够将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驱动经过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进而进入到检测管路21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与检测管路21连接的动力源将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抽吸经过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进而抽吸到检测管路21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通过管路与动力源连接(未示出),从而能够将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驱动经过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进而进入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与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连接的动力源包括泵或注射器和稀释液源,泵或注射器抽取稀释液,然后将所抽取稀释液推送至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进而通过稀释液将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推动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虽然图1仅示出一个由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和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连通形成的第二样本传输通道,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血常规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分析、白细胞、血红蛋白分析和红细胞中的多项。相应地,分血阀12包括网织红细胞测定用通道、有核红细胞分析用通道、白细胞分析用通道、血红蛋白分析用通道及红细胞测定用通道中的多个样本传输通道,采样器11所采集的血液样本经过所述分血阀12定量分离后即分别经由相应的通道进行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通过将分血阀12的第一分液口与检测管路21相连接并且将第二分液口与血常规检测池31相连接,使得能够实现同时分配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而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能够分别独立并行检测血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检测参数,无需等待上一检测模块检测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总体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同时分配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后,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能够同时启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参数,无等待时间,从而总体检测时间短,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可以同时启动检测,也可以分先后顺序启动检测,例如血常规检测模块30先启动血常规参数检测,血沉检测模块20后启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在检测结束后,均需要进行清洗,以进行下一次检测,避免上一份待测血液样本的残留影响下一份待测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采样分配模块10也需要清洗,以采集下一份待测血液样本。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血沉检测模块20还包括独立于血常规检测池31的血沉检测池23,检测管路21通过血沉检测池23与分血阀12相连接,血沉检测池23用于接收分血阀12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管路21通过血沉检测池23与分血阀12相连接,可以指血沉检测池23与分血阀12之间通过设置管路进行连接,分血阀12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通过管路注入到血沉检测池23内。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血沉检测模块20还包括与检测管路21相连接的第二动力装置24,第二动力装置24用于驱动由分血阀12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管路21中,并使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管路21内的检测区后停止运动并保持不动,以便光学检测装置22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检测。也就是说,第二动力装置24不仅用于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驱动到检测管路21中,还用于保证在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时使得检测管路21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保持不动。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ESR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二动力装置24驱动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管路21中,当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管路21的特定位置(检测区)后,第二动力装置24瞬时中断检测管路21中血液样本的流动,从而导致血液样本在此时突然发生减速(或停止流动),并随后发生红细胞的聚集和沉淀。在红细胞发生聚集和沉淀的过程中,将导致光学检测装置22检测到的信号的变化,从而获得用于确定ESR的信息。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魏氏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可以限制检测管路21的长度,不仅可以减少整个仪器的体积,还可以减少检测分析所需要的血液量、清洗检测管路21的清洗液的用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管路21的一端直接与分血阀1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力装置24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4将分血阀12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驱动到检测管路21中。
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管路21的一端间接地通过血沉检测池23与分血阀12相连接,检测管路21的另一端与第二动力装置24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4将由分血阀12分配到的血沉检测池23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驱动到检测管路21中。
检测完红细胞沉降率后,第二动力装置24还可以驱动检测管路21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以排出检测管路21,为下一次检测做准备。
第二动力装置24可以为泵、注射器或其他能提供动力的压力源。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管路21直接设置在后管路15中,即后管路15的一部分为检测管路21。在一实施例中,将后管路15靠近分血阀12的部分设置为检测管路21。此时,第一动力装置13将采样器11采集的血液样本抽取到分血阀12中,直至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后管路15的检测管路21中,处于后管路15的检测管路21中的血液样本即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而分血阀12仍然通过其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血常规检测池31,如上所描述的那样。
也就是说,检测管路21直接与分血阀12的出液口122相耦合,使得分血阀12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动力装置13驱动采样针111内的血液样本依次通过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连接通道125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和出液通道1232流动到后管路15、即检测管路21内,处于后管路15中的部分血液样本即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此时,第一动力装置13可作为上述第二动力装置24起作用,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必另外设置第二动力装置2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中的分血阀12的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或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与血常规检测池31相连接。在当分血阀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或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充有血液样本。当将分血阀12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或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血液样本能够通过对应连接的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或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流入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以检测血常规参数。
参考图7所示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时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如下:
旋转中片124,使分血阀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连接通道125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和出液通道1232依次相连通。第一动力装置13提供动力(例如负压),使得采样针111内的血液样本依次经过前管路14、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连接通道1251、出液通道1232直至进入后管路15中,使得血液样本至少充满进液通道1231、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连接通道1251和出液通道1232。此时,在后管路15中同样存在部分血液样本,通过将血沉检测模块20的检测管路21设置在后管路15中,也就是将血沉检测模块20的光学检测装置22设置在后管路15处,可以直接利用后管路15中存在的血液样本作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然后旋转中片124,将分血阀12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即: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分别与第一外分液通道1233和第一内分液通道1252相连通,以形成第一样本传输通道;以及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分别与第二外分液通道1234和第二内分液通道1253相连通,以形成第二样本传输通道,从而第一中分液通道1241或第二中分液通道1242内的血液样本能够流动到血常规检测池31内。
然后可以同时或先后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血沉检测模块20与分血阀12的后管路15在结构上直接耦合。在采样分配模块10吸样完成后,即可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如图7所示。也可以先通过分血阀12向血常规检测模块30分血,然后同时或分时启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与血常规检测。此时,在血沉检测模块20完成检测后才能对采样分配模块10的管路进行清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将检测管路21直接设置在后管路15中,也就是将后管路15复用为检测管路21,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后管路15中存在的血液样本,而且能够省去第二动力装置24,结构设置简单,节省成本。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检测装置22包括光发射器221和光接收器222。光发射器221和光接收器222分别位于检测管路21的检测区的两侧。光发射器221用于照射检测区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光接收器222用于检测光发射器221发射的光经照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后的变化量(例如接收被第一部分血液样本透射的光和/或散射的光),通过检测接收到的光的多少来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
在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进行检测时,第二动力装置24驱动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管路21内,并使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检测区后停止运动,然后使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在检测区中保持不动。光发射器221用光照射检测区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光接收器222检测光发射器221发射的光经照射检测区内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后的散射或透射程度,也就是通过检测光接收器222接收到的光的量来检测红细胞沉降率。
由于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在聚集(形成缗钱状)的过程中,照射在血液样本上的光的散射或透射会发生变化,因此,就能够通过检测光经照射血液样本后透射或散射的量来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散射或吸收程度,从而测出红细胞沉降率。
光接收器2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检测管路21由软管制成,检测管路21的检测区由透光材料制成。因此,检测管路21可以任意灵活设置,例如可以竖直、水平或倾斜设置,也可以弯曲设置,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检测管路21构成为毛细管。
由于本实施提供的样本分析仪设置的血沉检测模块20是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在聚集的过程中对光的散射或吸收程度来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即通过检测红细胞聚集速度来实现ESR检测),相对于等待红细胞根据重力作用自然沉降的检测方式(魏氏法),检测速度更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例如20s)内完成红细胞沉降率检测,而且耗血量更少,只有约100uL。此外,对于魏氏法而言,必须使用硬质检测管直线设置并且竖直或稍微倾斜设置,由此容易使得仪器体积过大。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管路21的设置角度不受限制,能够根据样本分析仪内部其他结构的设置做出灵活调整,从而能够减小样本分析仪的整体体积,样本分析仪占用空间小。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液路支持模块40,用于为釆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与图8标识不对应)提供液路支持。具体地,液路支持模块40通过给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提供液体来进行液路支持。例如,液路支持模块40可以分别给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提供清洗液,以分别对采样针111、检测管路21和血常规检测池31进行清洗,避免污染待检测的血液样本、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血沉检测模块和血常规检测模块的试剂加样、反应混匀、测量动作、清洗维护等均由液路支持模块辅助完成。
如图8所示,样本分析仪还包括控制模块50,控制模块50分别与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血常规检测模块30和液路支持模块40相连接,控制模块50用于分别控制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血常规检测模块30和液路支持模块40的动作,以使采样分配模块10、血沉检测模块20、血常规检测模块30和液路支持模块40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对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参数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方法,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样分配步骤S200:第一动力装置13驱动采样器1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采样器11内的血液样本通过将采样器11与分血阀12连接的前管路14抽取到分血阀12中,以便将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分别分配给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步骤S210:血沉检测模块20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常规检测步骤S230:血常规检测装置30对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方法在采样器1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血液样本输送至分血阀12后,分血阀12将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然后分别使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血沉检测模块20以及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血常规检测模块30,从而使得给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分配同一份血液样本的不同部分,进而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之间可分别独立并行检测,无需等上一检测模块检测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总体检测时间短,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方法中,血沉检测模块20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血常规检测模块30检测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即步骤210和步骤220之间有时间重叠,从而使得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在时间上可以进行并行检测,以缩短检测两个项目的总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方法中,血沉检测模块20启动检测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血常规检测模块30启动检测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相同或不相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先启动血常规检测模块30对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后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由于本申请所使用的ESR检测方法速度快于血常规检测速度,因此先启动血常规检测有利于尽快出总检测报告。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后启动血常规检测模块30对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或者同时启动血沉检测模块20和血常规检测模块30进行检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采样分配步骤S200包括:
分血阀12通过其第一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血沉检测模块20的检测管路21或者与检测管路21连接的血沉检测池23;
同时,分血阀12通过其第二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血常规检测模块30的血常规检测池31。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采样分配步骤S200包括:
第一动力装置13将采样器11内的血液样本通过前管路14抽取到分血阀12中,直至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将第一动力装置13与分血阀12连接的后管路15中,处于后管路14中的血液样本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然后,分血阀12通过其样本传输通道将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血常规检测模块30的血常规检测池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方法应用于上述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方法的更多实施例可参考上述对样本分析仪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在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特征,只要在本申请内是有意义的,均可任意相互组合。针对按照本申请的样本分析***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按照本申请的样本分析方法,反之亦然。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分配模块,包括采样器、分血阀和第一动力装置,所述采样器用于采集血液样本,所述分血阀通过前管路与所述采样器连接并且通过后管路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采样器采集血液样本并且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所述前管路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其中所述分血阀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
血沉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管路和光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管路与所述分血阀相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分血阀分配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检测管路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且检测所述检测管路中的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常规检测模块,包括血常规检测池和血常规检测装置,所述血常规检测池与所述分血阀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分血阀分配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提供检测场所,所述血常规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血常规检测池中的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血阀包括:
进液口,通过所述前管路与所述采样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采样器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所述进液口流入到所述分血阀内;
第一分液口,与所述检测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液口用于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所述检测管路内;
第二分液口,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池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液口用于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流入到所述血常规检测池内;
出液口,通过所述后管路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分血阀中的血液样本从所述出液口流动到所述后管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检测模块还包括独立于所述血常规检测池的血沉检测池,所述检测管路通过所述血沉检测池与所述分血阀相连接,所述血沉检测池用于接收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管路相连接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由所述分血阀分配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所述检测管路中,并使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流动到所述检测管路内的检测区后停止运动并保持不动,以便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路的一部分为所述检测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将所述采样器采集的血液样本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直至所述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所述后管路的检测管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
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位于所述检测管路的检测区的一侧,并且用于照射所述检测区内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检测管路的检测区的另一侧,并且用于检测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经照射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后的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路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多项引多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路支持模块,用于为所述釆样分配模块、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和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提供液路支持。
10.一种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方法包括:
采样分配步骤:第一动力装置驱动采样器采集血液样本并将所述采样器内的所述血液样本通过将所述采样器与分血阀连接的前管路抽取到所述分血阀中,从而将所述血液样本分为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和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分别分配给血沉检测模块和血常规检测模块;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步骤: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光照射,并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以获取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常规检测步骤:所述血常规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有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分配步骤包括:
所述分血阀通过其第一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沉检测模块的检测管路或者与所述检测管路连接的血沉检测池;
同时,所述分血阀通过其第二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的血常规检测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分配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将所述采样器内的所述血液样本通过前管路抽取到分血阀中,直至所述血液样本的一部分流动到将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分血阀连接的后管路中,处于所述后管路中的血液样本为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
然后,所述分血阀通过其样本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的血常规检测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启动检测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沉降率的时间与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启动检测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的血常规参数的时间相同或不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启动所述血常规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后启动所述血沉检测模块对所述第一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方法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
CN201980011317.6A 2019-11-18 2019-11-18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Active CN111886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19179 WO2021097609A1 (zh) 2019-11-18 2019-11-18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489A true CN111886489A (zh) 2020-11-03
CN111886489B CN111886489B (zh) 2024-04-19

Family

ID=7315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1317.6A Active CN111886489B (zh) 2019-11-18 2019-11-18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6489B (zh)
WO (1) WO20210976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9922A1 (en) * 2022-03-21 2023-09-27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lood sample analyz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9208A1 (en) * 1999-11-08 2004-03-25 Sire Analytical Systems Sr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peed of sedimentation of blood and other parameters correlated thereto, and relative apparatus
US20090120157A1 (en) * 2005-07-13 2009-05-14 Alifax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achines for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Blood Connected To Its Density, Such a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or Red Corpuscles Aggregation Rate
WO2011101815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Oguz Kerim Baskurt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using disposable capillary tubes
CN102236009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上海安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血液检验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32552U (zh) * 2011-07-08 2012-02-01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能同时检测不同浓度物质的分液阀
CN103090050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液阀及具有该分液阀的医疗设备
CN202994801U (zh) * 2012-12-25 2013-06-12 武汉兰卫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 血球分析在线质量控制***
CN104662406A (zh) * 2012-07-31 2015-05-27 亚历法克斯控股有限公司 确定血液沉降速率和与其有关的其它参数的仪器及方法
CN104931398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血液检查装置和血液检查方法
CN208224273U (zh) * 2017-12-30 2018-12-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130B (zh) * 2013-06-21 2016-03-16 嘉善加斯戴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血免疫分析装置及使用此装置的血液分析仪
CN109406801A (zh) * 2014-07-01 2019-03-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采集和分配方法
JP2016070746A (ja) * 2014-09-29 2016-05-09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テクノ 赤血球沈降速度自動測定装置
JP2016080419A (ja) * 2014-10-14 2016-05-16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テクノ 赤血球沈降速度自動測定装置
CN104698196A (zh) * 2015-03-04 2015-06-10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用计数池组件及血样分配方法
CN104833813B (zh) * 2015-05-12 2017-03-29 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具有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功能的分析仪
CN105699380A (zh) * 2016-03-23 2016-06-2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测量crp和血常规的分析设备和方法
CN106771107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9932520A (zh) * 2019-04-19 2019-06-25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9208A1 (en) * 1999-11-08 2004-03-25 Sire Analytical Systems Sr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peed of sedimentation of blood and other parameters correlated thereto, and relative apparatus
US20090120157A1 (en) * 2005-07-13 2009-05-14 Alifax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achines for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Blood Connected To Its Density, Such a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or Red Corpuscles Aggregation Rate
WO2011101815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Oguz Kerim Baskurt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using disposable capillary tubes
CN102236009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上海安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血液检验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32552U (zh) * 2011-07-08 2012-02-01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能同时检测不同浓度物质的分液阀
CN103090050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液阀及具有该分液阀的医疗设备
CN104662406A (zh) * 2012-07-31 2015-05-27 亚历法克斯控股有限公司 确定血液沉降速率和与其有关的其它参数的仪器及方法
CN202994801U (zh) * 2012-12-25 2013-06-12 武汉兰卫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 血球分析在线质量控制***
CN104931398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血液检查装置和血液检查方法
CN208224273U (zh) * 2017-12-30 2018-12-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成玉: "《临床检验基础》",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63 - 6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9922A1 (en) * 2022-03-21 2023-09-27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lood sample analyz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489B (zh) 2024-04-19
WO2021097609A1 (zh)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2703B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7656085B (zh) 一种血液检测仪
US20230185070A1 (en) Automated microscopic cell analysis
CN108732135A (zh) 一种血液细胞及蛋白分析装置
CN106226541B (zh) 一种新型低交叉污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US5134445A (en) Sample insp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8542753A (ja) 自動化臨床分析機において少量の液体試料中の妨害因子を確認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9959549A (zh) 样本检测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110873704A (zh)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US20140093908A1 (en) Sample preparation apparatus and sample preparation method
CN111886489B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N208297297U (zh) 一种分析检测用装置
CN108362615A (zh) 一种分析检测用装置及细胞或颗粒检测方法
CN110967322A (zh) 血细胞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方法
CN115541459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14062209A (zh) 血液分析仪
JP2011137676A (ja) 分注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液量測定方法
EP3663760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quality of cell separation and particle separation apparatus
US20220364963A1 (en) Differential dispensing method
KR20220018000A (ko) 라인 부피 캘리브레이션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187228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JPH02213745A (ja) サンプル検査装置
CN219201334U (zh) 一种流式荧光检测液路***
CN115615880A (zh) 样本分析仪
CN116165107A (zh) 血沉测量***、设备及血沉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