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461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461A
CN111886461A CN201880090881.7A CN201880090881A CN111886461A CN 111886461 A CN111886461 A CN 111886461A CN 201880090881 A CN201880090881 A CN 201880090881A CN 111886461 A CN111886461 A CN 111886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air
chamber
compartm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08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剑持正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6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冰箱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冷藏室、设置在比冷藏室靠下侧的冷冻室、设置在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且设定为比冷冻室高的温度带的储藏室。冰箱具备冷却器,该冷却器配置在储藏室的背面侧的储藏室背壁与构成主体部的背面的主体背壁之间的风路上,对主体部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在主体部设置有:冷藏室返回口,其供冷藏室的空气在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储藏室返回口,其供储藏室的空气在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以及冷冻室返回口,其供冷冻室的空气在通过设置于储藏室背壁的风路而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冷藏室返回口及储藏室返回口分别设置在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从冷却器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位置。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冷却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储藏室的里侧设置有冷却器的冰箱。在这样的冰箱中,在由壁分隔出的风路设置有冷却器和风扇,由冷却器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向包括储藏室的冰箱内吹送。即,在冰箱的冰箱内形成有如下的冷气的循环风路,即:通过冷却器后的冷气由于各部分的热负荷而温度上升,并再次返回到冷却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这样的冰箱中,例如,由于从保存在冰箱内的食品蒸发的水分、或者在门开闭时从冰箱外侵入的空气中的水分等,引起在包含大量水分的冷气返回冷却器时产生结霜。结霜是指若与空气接触的冷却器的表面温度比露点温度低,则空气中的水分凝结,从而作为冰的结晶而堆积于冷却器的表面部的现象。在来自储藏室中的、特别是冷藏室的返回冷气中,一般包含大量的水分。若在冷却器的表面部产生霜而成长,则在冷却器的翅片之间产生堵塞而使风路阻力增加,从而冷却性能降低。
然而,专利文献1的冰箱在最下层设置有蔬菜室,在其上层设置有冷冻室。而且,供从蔬菜室返回到冷却器的空气吹出的储藏室返回口设置在蔬菜室的顶部,供从冷冻室返回到冷却器的空气吹出的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冷冻室的背面侧的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282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冰箱中,在使蔬菜室与冷冻室的配置相反的情况下,储藏室返回口设置在蔬菜室的背面侧的壁,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冷冻室的顶部。于是,来自湿度和温度相对高的蔬菜室的返回冷气从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处流入冷却器,来自湿度和温度相对低的冷冻室的返回冷气从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下侧处流入冷却器。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在冷却器的上方来自蔬菜室的返回冷气与来自冷冻室的返回冷气混合,从而在翅片产生结霜,由于该结霜而使风路阻力增加从而冷却性能降低。另外,并不局限于蔬菜室,在设定为比冷冻室高的温度带的其他储藏室设置在冷冻室的上层的情况下,也产生上述同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比冷冻室高的温度带的储藏室设置在冷冻室的上层的情况下,也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性能的冰箱。
本发明的冰箱具备:主体部,其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其设置在比冷藏室靠下侧的位置;储藏室,其设置在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且设定为比冷冻室高的温度带,并且在背面侧具有储藏室背壁;以及冷却器,其配置在储藏室背壁与构成主体部的背面的主体背壁之间的风路上,对主体部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在主体部设置有:冷藏室返回口,其供冷藏室的空气在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储藏室返回口,其供储藏室的空气在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以及冷冻室返回口,其供冷冻室的空气在通过设置于储藏室背壁的风路而向冷却器返回时通过,冷藏室返回口以及储藏室返回口分别设置在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从冷却器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冷藏室返回口以及储藏室返回口设置在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与储藏室背壁的风路相连的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来自水分相对多的冷藏室和蔬菜室的空气从冷却器的下方流入,使来自冷冻室的空气从比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处流入。因此,即使在比冷冻室高的温度带的储藏室设置在冷冻室的上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冷却器的冷却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门侧观察图1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简略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冰箱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示出图3的冷却室及其周边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6是沿着图5的B-B线的简略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1的蔬菜室中的冷气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8是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冰箱的冷却室的周边结构的简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门侧观察图1的冰箱的主视图。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1的冰箱10的整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冰箱10的前后方向对应于x轴方向,冰箱10的左右方向对应于y轴方向,冰箱10的上下方向对应于z轴方向。即,冰箱10的前方对应于x轴正方向,冰箱10的上方对应于z轴正方向。
冰箱10具备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作为冷却对象的多个储藏室。主体部20具有冷藏室1、和设置在比冷藏室1靠下侧的冷冻室5。另外,主体部20设置在冷藏室1与冷冻室5之间,作为设定为比冷冻室5低的温度带的储藏室,具有蔬菜室4。更具体而言,作为多个储藏室,图1所例示的冰箱10具有冷藏室1、制冰室2、切换室3、蔬菜室4以及冷冻室5。
冷藏室1设置在主体部20的最上层,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冷冻室5设置在主体部20的最下层,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蔬菜室4设置在冷冻室5的上部,被设定为比冷藏温度带稍高的温度。在冷藏室1与蔬菜室4之间设置有制冰室2和切换室3。在图1的例子中,制冰室2配置在正面左侧,切换室3配置在正面右侧。
制冰室2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由自动制冰机(未图示)进行自动制造的冰积存在储冰盒2a。切换室3能够在从冷冻温度带到冷藏温度带的大范围内进行设定温度的切换。即,切换室3能够将保冷温度带切换为例如-18℃左右的冷冻温度带、例如3℃左右的冷藏温度带、例如0℃左右的冷藏温度带、例如-7℃左右的软冷冻温度带等各种温度带。
在冷藏室1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冷藏室1进行开闭的冷藏室门11。在图1中,冷藏室门11由第一门11a和第二门11b构成,成为双开式(对开式)的两个门。但是,冷藏室门11并不局限于双开式的两个门,也可以是单开式的一个门。
制冰室2、切换室3、蔬菜室4以及冷冻室5分别由抽屉式的门进行开闭。即,在制冰室2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制冰室2进行开闭的制冰室门12。在切换室3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切换室3进行开闭的切换室门13。在蔬菜室4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蔬菜室4进行开闭的蔬菜室门14。在冷冻室5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冷冻室5进行开闭的冷冻室门15。通过使固定设置在门主体的框架相对于在各储藏室的左右的内壁面上水平地形成的导轨滑动,从而这些抽屉式的门能够沿冰箱10的前后方向(进深方向)进行开闭。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简略剖视图。冰箱10的冰箱内通过冷藏室门11、制冰室门12、切换室门13、蔬菜室门14、冷冻室门15以及隔热壁21而与冰箱外即外部空气隔热。隔热壁21包括构成主体部20的背面的主体背壁22。在蔬菜室4的背面设置有作为蔬菜室4的背面侧的壁的储藏室背壁24。在本实施方式1中,储藏室背壁24形成为制冰室2、切换室3和蔬菜室4的背面侧的壁。
在冷藏室1与制冰室2和切换室3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5。在制冰室2和切换室3与蔬菜室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6。在蔬菜室4与冷冻室5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7。
另外,冰箱10具备冷却器30、循环风扇40、加热器51以及压缩机61。冷却器30例如由翅片管型热交换器构成,对从各储藏室输送的空气进行冷却。循环风扇40将由冷却器30冷却后的空气向冰箱内的各储藏室送风。由冷却器30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循环风扇40而向各储藏室送风。即,循环风扇40有助于冰箱内的温度的低温维持。由冷却器30冷却、并向各储藏室送风的空气从各储藏室再次返回到冷却器30而被冷却。即,冰箱10构成为冰箱内的空气在将冷却器30和各储藏室相连的风路中循环。
加热器51例如由辐射加热器构成,以不与冷却器30接触的状态设置在冷却器30的下方。加热器51是为了冷却器30的除霜而设置的,加热并除去附着于冷却器30的霜的除霜装置。压缩机61设置在冰箱10的背面侧的最下部。压缩机61是构成冰箱10所具有的制冷循环的一个部件,具有压缩制冷剂的作用。冷却器30和加热器51设置在储藏室背壁24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风路上。即,冷却器30和加热器51收纳在储藏室背壁24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冷却室100。在冷却室100中,空气从下方向上方流过冷却器30。在冷却室100中冷却后的空气通过管道,从设置于各储藏室的吹出口向各储藏室供给。
在冷冻室5的上方的外壁设置有冷冻室流入口5a,该冷冻室流入口5a供从冷冻室5向冷却室100流动的空气即冷冻室返回冷气C5流入。在储藏室背壁24的冷却室100侧设置有冷冻室返回口5b,该冷冻室返回口5b供冷冻室5的空气在向冷却器30返回时通过。如图3所示,冷冻室流入口5a设置在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下方。冷冻室返回口5b设置在从冷却器30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位置。冷冻室流入口5a与冷冻室返回口5b在储藏室背壁24的内部连通。
即,在冷冻室流入口5a与冷冻室返回口5b之间形成有冷冻室返回风路P5,该冷冻室返回风路P5供从冷冻室流入口5a流入且从冷冻室返回口5b吹出的冷冻室返回冷气C5流动。因此,冷冻室返回冷气C5从设置在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下方的冷冻室流入口5a流入冷冻室返回风路P5。而且,冷冻室返回冷气C5通过冷冻室返回风路P5,从位于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上方的冷冻室返回口5b吹出,并流入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上方处。
在储藏室背壁24的冷却室100侧,在比冷却器30的上端靠上方处设置有冷气送风口5c。在冷冻室5的上方的外壁,在比冷冻室流入口5a靠前方处设置有吹出口5d。冷气送风口5c与吹出口5d在储藏室背壁24的内部连通。即,在冷气送风口5c与吹出口5d之间形成有冷冻室输送风路Q5,该冷冻室输送风路Q5供从冷却室100输送至冷冻室5的冷气流动。
在对各储藏室的门(11~15)进行开闭的情况下,包含大量的水分的外部空气能够侵入各储藏室。一般地,冷藏室1与冷冻室5进行比较,由用户以高频度进行开闭。由此,从冷藏室1返回到冷却器30的空气即冷藏室返回冷气C1的水分量一般比冷冻室返回冷气C5的水分量多。因此,长时间使冰箱10进行动作,包含大量的水分量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与冷却器30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霜附着于冷却器30的表面。
图4是图1的冰箱的制冷剂回路图。如图4所示,冰箱10具备制冷剂回路60,该制冷剂回路60通过制冷剂配管60a将压缩机61、配管组62、膨胀机63以及冷却器30连接,供异丁烷等制冷剂循环。
压缩机61对制冷剂进行隔热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6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设置于冰箱箱体的隔热壁21中埋设的配管组62流动,在配管组62内散热而成为液体制冷剂。然后,从配管组62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毛细管等膨胀机63进行膨胀而成为低温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在膨胀机63中膨胀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在通过冷却器30时,与来自冰箱内的各储藏室的返回空气C进行热交换。向冷却器30流入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在与返回空气C的热交换时,吸收返回空气C的热而成为气体,返回到压缩机61。由冷却器30吸热而温度降低的空气通过循环风扇40而被输送至冰箱内。这样,冰箱10的制冷剂回路60进行使冰箱内的空气循环而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另外,返回空气C中包含冷藏室返回冷气C1、储藏室返回冷气C4以及冷冻室返回冷气C5
图5是示出图3的冷却室及其周边的构造的简略图。即,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冷却器30及其周边结构的图。另外,图6是沿着图5的B-B线的简略剖视图。参照图5和图6,具体地说明关于冷却器30和风路的结构。如上述的那样,冷却室100是储藏室背壁24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空间,收容循环风扇40、冷却器30以及加热器51。
如图5所示,在主体部20,在冷却室100的一个侧面侧形成有供冷藏室返回冷气C1通过的冷藏室返回风路P1。而且,在主体部20设置有供冷藏室1的空气在向冷却器30返回时通过的冷藏室返回口1b。冷藏室返回口1b设置在冷却室100的左右方向的一个侧面中的、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即,冷藏室返回冷气C1是从冷藏室返回口1b吹出的空气,从下方朝向上方通过冷却器30。
另外,在主体部20设置有供蔬菜室4的空气在向冷却器30返回时通过的储藏室返回口4b。储藏室返回口4b设置在冷却室10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个侧面中的、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从储藏室返回口4b吹出的空气即储藏室返回冷气C4也从下方朝向上方通过冷却器30。
另一方面,如上述的那样,冷冻室返回口5b设置在从冷却器30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位置。因此,从冷冻室返回口5b吹出的冷冻室返回冷气C5向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上侧处流入,并从此处朝向上方通过冷却器30。即,根据冷却室100能够抑制水分相对多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与温度相对低的冷冻室返回冷气C5混合,因此能够抑制在冷却器30上的结霜。因此,能够抑制因冷却器30的结霜引起的风路阻力的增加,因而能够提高冷却器30的冷却性能。
另外,冷藏室返回口1b设置在主体部20的一方的侧面侧,储藏室返回口4b设置在主体部20的另一方的侧面侧。即,储藏室返回口4b设置在主体部20的与冷藏室返回口1b相反的侧面侧。因此,能够使由于冷藏室返回冷气C1中包含的水分引起的结霜集中于冷却器30的左右中的一方,使由于储藏室返回冷气C4中包含的水分引起的结霜集中于冷却器30的左右中的另一方。由此,能够防止冷却器30的结霜的偏差。在图5的例子中,能够使由于冷藏室返回冷气C1引起的结霜集中在y轴正侧,使由于储藏室返回冷气C4中包含的水分引起的结霜集中在y轴负侧。
冷却器30具有将一个或者多个传热管33沿上下方向配置多列而成的配管部35。在图6所例示的配管部35中,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三个传热管33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有8列。配管部35具有形成为U字状的多个连结管34。即,在配管部35中,多个传热管33沿着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各个方向排列,上下相邻的两个传热管33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通过连结管34而连结。由此如图5所示,形成连成一体的配管部35。
另外,冷却器30具有将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张翅片31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多层而成的翅片组32。翅片组32是将供一列或者两列的传热管33贯通的多张翅片31沿上下方向配置多层而得的。在图5和图6中,例示出将供一列传热管33、即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三个传热管33贯通的多张翅片31沿着上下方向配置8层而成的翅片组32。
在翅片组32中,在各层中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张翅片31分别以使翅片31彼此的间隔即翅片间距恒定的方式层积。在冷却器30中通过使翅片31与翅片31的间隔恒定,而扩大传热面积,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1中,翅片组32的下方的翅片间距比上方的翅片间距宽。即,翅片组32的下侧的层的翅片间距比上侧的层的翅片间距宽。本实施方式1的翅片组32存在两种翅片间距,下侧的至少一层的翅片间距相对较宽。
图5所例示的翅片组32的下侧两层的翅片间距比上侧六层的翅片间距宽。即,如图5所示,翅片组32由在冷却器30的上侧的区域Ra配置的上侧翅片组32a和在冷却器30的下侧的区域Rb配置的下侧翅片组32b构成。而且上侧翅片组32a所包含的翅片31彼此的间隔比下侧翅片组32b所包含的翅片31彼此的间隔宽。
如果像上述那样调整翅片31彼此的间隔,则即使包含大量水分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向冷却器30的下方流入,也在冷却器30的下方,缓和由于结霜引起的翅片31间的堵塞。因此,能够抑制风路阻力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冷冻室返回口5b与翅片组32中的、翅片间距相对窄的上侧翅片组32a的下方对置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冷却器30的下方的结霜,并且确保供冷冻室返回冷气C5通过的冷却器30内的区域,因此能够实现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此外,作为除霜装置,冰箱10除了具有加热器51,例如还具有由软线加热器构成的、与冷却器30的翅片31紧贴地设置的多个传热加热器52。传热加热器52分别配置在冷却器30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传热加热器52被***冷却器30的翅片31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间等与翅片31紧贴,主要通过热传导来加热翅片31。
由此,冰箱10通过使加热器51和传热加热器52同时发热,能够使附着于冷却器30的霜融化。但是冰箱10并不局限于使加热器51和传热加热器52同时发热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冷却器30的结霜的状态等,使加热器51和传热加热器52中的任意一方发热。
在图6的例子中,在上侧翅片组32a中,相对于冷却器30的前侧和后侧双方,按照每两层、即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两张翅片31与两张翅片31之间配置有传热加热器52。另外,在下侧翅片组32b中,相对于冷却器30的前侧和后侧双方,按照每一层、即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翅片31与翅片31之间配置有传热加热器52。但是传热加热器52的配置间隔并不局限于图6的例子,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也可以将冷却器30的前侧的传热加热器52的位置与冷却器30的后侧的传热加热器52的位置错开。此外,传热加热器52也可以配置在冷却器30的前侧和后侧中的任意一方。
然而,在除霜时,从冷却器30滴下的水有可能落到加热器51。因此,在加热器51的上部、即冷却器30与加热器51之间配置有加热器顶盖51a。通过设置加热器顶盖51a,能够防止从冷却器30滴下的水直接地落到加热器51的情况。从冷却器30滴下的水由冷却室100的下部的接水盘55接受,并从排水槽56排出。
储藏室背壁24由隔热件24a和真空隔热件24b构成。即,冷冻室返回风路P5是由储藏室背壁24内的隔热件24a覆盖的风路。如图6所示,冷冻室返回冷气C5从冷冻室流入口5a流入,通过冷冻室返回风路P5,从冷冻室返回口5b向冷却器30流入,在冷却器30中从下方向上方流动,通过循环风扇40而输送到各部分。
在冷冻室返回风路P5形成有间隙5n,使得在风路内产生的霜等融化时产生的水滴下而落到接水盘55。若间隙5n较大,则冷冻室返回冷气C5从间隙5n向冷却室100流入。而且,在冷却器30的下方,水分相对多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与温度相对低的冷冻室返回冷气C5混合,有可能在冷却器30产生结霜。
因此,本实施方式1的冰箱10在间隙5n的部分设置有与储藏室背壁24分体的部件即金属制的冷气隔板70。冰箱10通过冷气隔板70而减小间隙5n,从而抑制冷冻室返回冷气C5向冷却室100的流入。
然而,冷气隔板70配置于供加热器51所产生的热传递的部位。关于这方面,冰箱10通过使冷气隔板70的材质为金属,从而实现抑制由于加热器51的加热而引起的变形等。另外,冷气隔板70为金属制,由于容易传递热,因而霜等容易融化。因此,冷气隔板70即使在结霜的情况下,也通过来自加热器51的热而迅速地除霜。
如图6所示,分隔板27是将隔热件27a和真空隔热件27b层叠而形成的。分隔板25和分隔板26与分隔板27同样地构成。主体背壁22是在隔热件22a上层叠真空隔热件22b而形成的。
图7是示出图1的蔬菜室中的冷气的流动的说明图。参照图7对蔬菜室4中的冷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储藏室背壁24,在上方的前表面或者上方的侧面设置有供在冷却室100中冷却后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4c。另外,在图7中例示出吹出口4c设置于储藏室背壁24的上方的前表面的情况。另外,在储藏室背壁24的下方的侧面设置有使蔬菜室4内的空气返回到冷却室100的储藏室返回口4a。即,在蔬菜室4中,从储藏室背壁24的吹出口4c吹出冷气,蔬菜室4内的空气被冷却到设定温度。而且,在蔬菜室4内冷却后的空气作为储藏室返回冷气C4,从储藏室返回口4a返回到冷却室100。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1的冰箱10的冷藏室返回口1b和储藏室返回口4b设置在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与储藏室背壁24的风路相连的冷冻室返回口5b设置在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从冷藏室返回口1b和储藏室返回口4b吹出的冷气从下方朝向上方通过冷却器30。另外,从冷冻室返回口5b吹出的冷气流入比冷却器30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并从此处朝向上方通过冷却器30。由此,即使在蔬菜室4设置于冷冻室5的上层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分相对多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与温度相对低的冷冻室返回冷气C5混合。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冷却器30的结霜引起的风路阻力的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冷藏室返回口1b设置在主体部20的一方侧面侧,储藏室返回口4b设置在主体部20的另一方的侧面侧。即,冷藏室返回冷气C1通过冷藏室返回风路P1,从冷藏室返回口1b向冷却器30流入。另外,储藏室返回冷气C4从位于冷却室100的与冷藏室返回口1b相反侧的侧面的储藏室返回口4a向冷却器30流入。而且,冷藏室返回冷气C1与储藏室返回冷气C4从冷却器30的下方向上方流动,通过循环风扇40而输送至各储藏室。由此,能够将冷却器30的基于冷藏室返回冷气C1的结霜位置和基于储藏室返回冷气C4的结霜位置分开,因此能够防止冷却器30的结霜的偏差,能够使冷气平衡良好地流入冷却器30。
然而,专利文献1的冷却器构成为:在高度方向上,下方的翅片间距比上方的翅片间距窄,由此促进集中在下方部分的构思,防止在上方部分的翅片的结霜。然而,专利文献1的冰箱在偏向冷却器的下方部分结霜的情况下,在下方部分产生由结霜引起的堵塞,对于流入下方部分的空气的风路阻力增加。另外,专利文献1的冰箱通过在冷却器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的至少一方形成旁通风路,即使在冷却器的下方部分产生由于结霜引起的堵塞,也向冷却器的上方部分输送冷气。但专利文献1的冰箱由于因结霜引起的堵塞,冷却器的下方部分的风路阻力增加,因此必须扩大旁通风路。由此,从下方输送到冷却器的空气中的大部分向旁通风路流入,不能充分地进行与冷却器的热交换,存在导致冷却性能的降低的课题。
关于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1中关于冷却器30的翅片间距,下方的翅片间距比上方的翅片间距宽。因此,冷却器30的下侧不容易受到结霜的影响。即,即使在冷却器30的下方产生比较多的霜,在冷却器30的下方,也缓和由于结霜引起的翅片31间的堵塞,因此能够抑制风路阻力的增加。而且,翅片组32的下侧的至少1层的翅片间距相对宽,因此,即使由于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而在冷却器30产生结霜,也能够确保冷却器30的下方的风路。
在此,在冰箱10中,水分相对多的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向冷却器30的下方流入,因此相比于冷却器30的上侧,在下侧产生大量的结霜。关于这方面,在冰箱10中,加热器51设置在储藏室背壁24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风路上的冷却器30的下方。因此,根据冰箱10,通过使加热器51发热,能够优先地除去冷却器30的下方的霜,能够进一步抑制风路阻力的增加。
此外,冰箱10具有与翅片31紧贴地设置的、对翅片31加热的传热加热器52。由此在冰箱10中,通过使加热器51和传热加热器52中的至少一方发热,能够将附着于冷却器30的霜高效地融化。
另外,在冷冻室返回风路P5的至少比冷却器30靠下方处设置有冷气隔板70,该冷气隔板70阻碍冷冻室返回冷气C5向冷却器30的下方的流入。因此能够减小间隙5n,抑制冷冻室返回冷气C5向冷却室100流入。另外,冷气隔板70为金属制。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加热器51的加热引起的冷气隔板70的变形等。另外,通过金属的良好的热传导率,即使在霜附着于冷气隔板70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除去所附着的霜。
实施方式2.
图8是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冰箱的冷却室的周边结构的简略剖视图。本实施方式2的冰箱的整体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于同等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2的冰箱10形成有旁通风路80,该旁通风路80设置于主体背壁22和储藏室背壁24中的至少一方,供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通过。
在图8中例示出旁通风路80形成在冷却器30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情况。即,冰箱10在主体背壁22的与冷却器30对置的位置具有局部设置的槽即旁通槽81。由此冷却器30与主体背壁22之间的间隙扩大,确保旁通风路80。
更具体而言,旁通槽81由下方倾斜面81a、平坦面81b以及上方倾斜面81c构成。下方倾斜面81a设置在与冷却器30的下端对置的位置,形成为从前方朝向后方倾斜。平坦面81b设置在比下方倾斜面81a靠上方处,沿着冷却器30的后方的侧面形成。上方倾斜面81c设置在比平坦面81b靠上方且比冷却器30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形成为从后方朝向前方倾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2的冰箱10通过设置旁通槽81而形成旁通风路80。由此,即使由于在冷却器30的下方的结霜而在翅片31间引起堵塞,风路阻力增加,冷藏室返回冷气C1和储藏室返回冷气C4也能够通过旁通风路80,因此能够防止冷却性能的降低。
在此,在图8中例示出旁通槽81设置于主体背壁22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旁通槽81可以设置于储藏室背壁24,也可以设置于主体背壁22与储藏室背壁24双方。即,旁通风路80也可以设置于主体背壁22和储藏室背壁24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冰箱中的优选的具体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些方式。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出冰箱10具有五个储藏室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多个储藏室,冰箱10也可以仅具有冷藏室1、蔬菜室4和冷冻室5。另外,冰箱10也可以不设置制冰室2和切换室3中的至少一个而构成。此外,冰箱10可以具有四个储藏室,也可以具有六个以上的储藏室。在该情况下,冷藏室1、蔬菜室4和冷冻室5以外的储藏室的结构和配置能够进行各种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设置在冷藏室1与冷冻室5之间的、设定为比冷冻室5低的温度带的储藏室,例示出蔬菜室4,但不限于此。即,设置在冷藏室1与冷冻室5之间的、设定为比冷冻室5低的温度带的储藏室也可以是按照蔬菜的收纳以外的用途使用的储藏室。
在图6和图8中,例示出供1列的传热管33贯通的多张翅片31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了多层而成的翅片组32,但不限于此。翅片组32可以是供1列的传热管33贯通的多张翅片31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多层而成的。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出翅片组32的翅片间距为两种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翅片组32的翅片间距也可以是三种以上。在该情况下,翅片间距可以随着向下侧的层而变宽。例如,在翅片组32的翅片间距存在三种的情况下,可以是下侧的层的翅片间距最宽,上侧的层的翅片间距最窄。除此之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出配管部35由多个传热管33和多个连结管34构成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配管部35可以是将多个传热管33和多个连结管34一体地形成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冷藏室;1b…冷藏室返回口;2…制冰室;2a…储冰盒;3…切换室;4…蔬菜室;4a…储藏室返回口;4b…储藏室返回口;4c…吹出口;5…冷冻室;5a…冷冻室流入口;5b…冷冻室返回口;5c…冷气送风口;5d…吹出口;5n…间隙;10…冰箱;11…冷藏室门;11a…第一门;11b…第二门;12…制冰室门;13…切换室门;14…蔬菜室门;15…冷冻室门;20…主体部;21…隔热壁;22…主体背壁;22a…隔热件;22b…真空隔热件;24…储藏室背壁;24a…隔热件;24b…真空隔热件;25…分隔板;26…分隔板;27…分隔板;27a…隔热件;27b…真空隔热件;30…冷却器;31…翅片;32…翅片组;32a…上侧翅片组;32b…下侧翅片组;33…传热管;34…连结管;35…配管部;40…循环风扇;51…加热器;51a…加热器顶盖;52…传热加热器;55…接水盘;56…排水槽;60…制冷剂回路;60a…制冷剂配管;61…压缩机;62…配管组;63…膨胀机;70…冷气隔板;80…旁通风路;81…旁通槽;81a…下方倾斜面;81b…平坦面;81c…上方倾斜面;100…冷却室;C…返回空气;C1…冷藏室返回冷气;C4…储藏室返回冷气;C5…冷冻室返回冷气;P1…冷藏室返回风路;P5…冷冻室返回风路;Q5…冷冻室输送风路;Ra、Rb…区域。

Claims (11)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其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其设置在比所述冷藏室靠下侧的位置;储藏室,其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之间且设定为比所述冷冻室高的温度带,并且在背面侧具有储藏室背壁;以及
冷却器,其配置在所述储藏室背壁与构成所述主体部的背面的主体背壁之间的风路上,对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
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
冷藏室返回口,其供所述冷藏室的空气在向所述冷却器返回时通过;
储藏室返回口,其供所述储藏室的空气在向所述冷却器返回时通过;以及
冷冻室返回口,其供所述冷冻室的空气在通过设置于所述储藏室背壁的风路而向所述冷却器返回时通过,
所述冷藏室返回口以及所述储藏室返回口分别设置在比所述冷却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所述冷冻室返回口设置在从所述冷却器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返回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方的侧面侧,
所述储藏室返回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方的侧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具有翅片组,该翅片组是将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多张翅片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多层而成的,
在所述翅片组中,对于各层的所述翅片彼此的间隔亦即翅片间距而言,下侧的层的翅片间距比上侧的层的翅片间距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具有:
配管部,其是将一根或多根传热管沿上下方向配置多列而成的;以及
翅片组,其是将供一列或两列所述传热管贯通的多张翅片沿上下方向配置多层而成的,
在所述翅片组中,对于各层的所述翅片彼此的间隔亦即翅片间距而言,下侧的层的翅片间距比上侧的层的翅片间距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组的多张所述翅片彼此的间隔存在两种,
下侧的至少一层的所述翅片间距相对而言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室返回口以与所述翅片组中的、所述翅片间距相对而言窄的部分的下方对置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有传热加热器,其与所述翅片紧贴地设置,对所述翅片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藏室背壁与所述主体背壁之间的风路上的所述冷却器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器的除霜用的加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有冷气隔板,其设置于在所述冷冻室的上方的冷冻室流入口与所述冷冻室返回口之间形成的冷冻室返回风路的、至少比所述冷却器靠下方的位置,以阻碍从所述冷冻室返回口吹出的空气亦即冷冻室返回冷气向所述冷却器的下方流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隔板为金属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藏室背壁以及所述主体背壁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旁通风路,该旁通风路供从所述冷藏室返回口吹出的空气亦即冷藏室返回冷气和从所述储藏室返回口吹出的空气亦即储藏室返回冷气通过。
CN201880090881.7A 2018-03-13 2018-03-13 冰箱 Pending CN1118864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9732 WO2019175965A1 (ja) 2018-03-13 2018-03-13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461A true CN111886461A (zh) 2020-11-03

Family

ID=6790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0881.7A Pending CN111886461A (zh) 2018-03-13 2018-03-13 冰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175965A1 (zh)
CN (1) CN111886461A (zh)
AU (1) AU2018413231B9 (zh)
SG (1) SG11202008753UA (zh)
TW (1) TWI722397B (zh)
WO (1) WO20191759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5630B (zh) * 2019-02-26 2020-03-06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0954A (ja) * 1997-02-06 1998-08-21 Fujitsu General Ltd 電気冷蔵庫
CN1212355A (zh) * 1997-09-25 1999-03-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2006153358A (ja) * 2004-11-30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8202823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11127850A (ja) * 2009-12-18 2011-06-30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6403454A (zh) * 2015-07-31 2017-02-15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0350B2 (ja) * 1998-01-30 2003-05-26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2195729A (ja) * 2000-12-28 2002-07-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6121076B1 (ja) * 2015-06-30 2017-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0954A (ja) * 1997-02-06 1998-08-21 Fujitsu General Ltd 電気冷蔵庫
CN1212355A (zh) * 1997-09-25 1999-03-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2006153358A (ja) * 2004-11-30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8202823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11127850A (ja) * 2009-12-18 2011-06-30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6403454A (zh) * 2015-07-31 2017-02-15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75965A1 (ja) 2020-12-17
TWI722397B (zh) 2021-03-21
AU2018413231A1 (en) 2020-09-03
AU2018413231B2 (en) 2021-10-21
SG11202008753UA (en) 2020-10-29
TW201938970A (zh) 2019-10-01
WO2019175965A1 (ja) 2019-09-19
AU2018413231B9 (en)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9624B1 (ko) 냉장고
CN110411070B (zh) 蒸发单元和具有蒸发单元的冰箱
CN112781301B (zh) 冰箱
WO2021047549A1 (zh) 冰箱
TWI716636B (zh) 冰箱
JP5847198B2 (ja) 冷蔵庫
WO2015029409A1 (ja) 冷蔵庫
CN112113382A (zh) 冷凝器改进的冰箱
JP2000018800A (ja) 冷蔵庫の蒸発皿の構造
JP6023986B2 (ja) 冷蔵庫
CN111886461A (zh) 冰箱
CN205980523U (zh) 冰箱
JP6678542B2 (ja) 冷蔵庫
JP2018048799A (ja) 冷蔵庫
JP6940424B2 (ja) 冷蔵庫
CN112113381A (zh) 蒸发器异形的冰箱
TWI658245B (zh) refrigerator
WO2023063165A1 (ja) 冷蔵庫
JP4203662B2 (ja) 冷蔵庫
JP6697040B2 (ja) 冷蔵庫
WO2020008970A1 (ja) 冷蔵庫
JP6145640B2 (ja) 冷蔵庫
JPH1194438A (ja) 冷蔵庫
CN107830676A (zh) 冰箱
JP2001147068A (ja) 電気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9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