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405A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7405A
CN111727405A CN201980013606.XA CN201980013606A CN111727405A CN 111727405 A CN111727405 A CN 111727405A CN 201980013606 A CN201980013606 A CN 201980013606A CN 111727405 A CN111727405 A CN 111727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ke correction
driving device
lens driving
ois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6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7405B (zh
Inventor
小沼真祐
大坂智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67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5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透镜驱动装置具备:抖动校正固定部;抖动校正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摆动;抖动校正用支承部,其以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间隔开的状态支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以及驱动源,其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摆动。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一者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另一者具有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平坦部。突出部和所述平坦部在抖动校正时相对地滑动。突出部能够沿所述光轴方向弹性移位。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抖动校正用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终端中搭载有小型的照相机模块。在这样的照相机模块中,应用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以下称作“AF功能”,AF:Auto Focus(自动对焦))和抖动校正功能(以下称作“OIS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的透镜驱动装置,该自动对焦功能是自动地进行拍摄被摄体时的调焦的功能,该抖动校正功能是光学校正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而减轻图像的模糊的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2)。
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用于使透镜部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自动对焦用驱动部(以下称作“AF用驱动部”)和用于使透镜部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摆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部(以下称作“OIS用驱动部”)。在专利文献1、2中,在AF用驱动部和OIS用驱动部应用了音圈马达(VCM)。
OIS用驱动部具备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摆动的抖动校正可动部(以下称作“OIS可动部”)。OIS可动部借助抖动校正用支承部(以下称作“OIS用支承部”)支承于抖动校正固定部(以下称作“OIS固定部”)。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由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吊线(日文:サスペンションワイヤー)来构成OIS用支承部,OIS可动部被保持为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OIS固定部间隔开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0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777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实现智能电话等照相机搭载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对透镜驱动装置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与此相伴,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线支承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谋求了吊线的细线化、将吊线固定的构件(以下,称作“线固定构件”)的薄壁化。
然而,随着吊线的细线化、线固定构件的薄壁化的发展,它们的刚性降低,因此存在以下忧虑:由于透镜驱动装置的姿势的变化、对焦时的透镜的移位等,OIS可动部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移位或相对于光轴倾斜而使AF功能、OIS功能的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具备:抖动校正固定部;抖动校正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摆动;抖动校正用支承部,其以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间隔开的状态支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以及驱动源,其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摆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一者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另一者具有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平坦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平坦部在抖动校正时相对地滑动,所述突出部能够沿所述光轴方向弹性移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模块具备:上述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部,其安装于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以及拍摄部,其对通过所述透镜部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拍摄。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搭载装置,其是信息设备或输送设备,该照相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搭载装置具备:上述照相机模块;以及图像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照相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搭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模块的智能电话的图。
图2是照相机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照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OIS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OIS可动部的剖视图。
图8是OIS可动部的仰视图。
图9是OIS固定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OIS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11A、图11B是表示突出部与平坦部的接触状态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突出部的移位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突出部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突出部的又一个例子的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悬臂梁式的突出部的图。
图16A、图16B是表示作为搭载车载用照相机模块的照相机搭载装置的汽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图1B是表示搭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模块A的智能电话M(照相机搭载装置)的图。图1A是智能电话M的主视图,图1B是智能电话M的后视图。
智能电话M例如搭载照相机模块A作为背面摄像机OC。照相机模块A具备AF功能和OIS功能,能够自动地进行对被摄体拍摄时的调焦,并且能够光学校正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而拍摄出不模糊的图像。
图2是照相机模块A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照相机模块A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正交坐标系(X,Y,Z)来进行说明。后述的图中,也用共同的正交坐标系(X,Y,Z)进行表示。
以在用智能电话M进行实际拍摄的情况下,X方向成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Y方向成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Z方向成为前后方向的方式搭载照相机模块A。即,Z方向是光轴方向,图中上侧是光轴方向受光侧,下侧是光轴方向成像侧。另外,将与Z轴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称作“光轴正交方向”,将XY面称作“光轴正交面”。
如图2、图3所示,照相机模块A具备实现AF功能和OIS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1、将透镜收容于圆筒形状的透镜筒而成的透镜部2、对通过透镜部2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拍摄的拍摄部(省略图示)、以及覆盖整体的罩3等。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透镜部2。
罩3是从光轴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的有盖四方筒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罩3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形状。罩3在光轴方向受光侧的面(以下,称作“上表面”)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3a。透镜部2从开口3a面向外部。罩3例如通过粘接固定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OIS固定部20的底座21(参照图9)。
拍摄部(省略图示)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光轴方向成像侧。拍摄部(省略图示)例如具有图像传感器基板和安装于图像传感器基板的拍摄元件。拍摄元件例如由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型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构成。拍摄元件对通过透镜部2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拍摄。透镜驱动装置1搭载于图像传感器基板(省略图示),并与其机械连接且电连接。进行透镜驱动装置1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既可以设于图像传感器基板,也可以设于搭载照相机模块A的照相机搭载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智能电话M)。
图4、图5是透镜驱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上方立体图,图5是下方立体图。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OIS可动部10、OIS固定部20以及OIS用支承部30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的驱动源由音圈马达(VCM)构成。
OIS可动部10具有构成OIS用音圈马达的驱动用磁铁122(OIS用磁铁,参照图6),是抖动校正时在光轴正交面内摆动的部分。OIS固定部20具有构成OIS用音圈马达的OIS用线圈221(参照图9),是借助OIS用支承部30支承OIS可动部10的部分。即,透镜驱动装置1的OIS用驱动部采用动磁式。OIS可动部10包含具有AF可动部11和AF固定部12(参照图6)的AF用驱动部。
OIS可动部10相对于OIS固定部20间隔开地配置于光轴方向受光侧,并通过OIS用支承部30与OIS固定部20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OIS用支承部30由沿着光轴方向延伸的4根吊线构成(以下称作“吊线30”)。此外,OIS用支承部也可以由吊线30以外的构件构成。
吊线30的一端(光轴方向受光侧的端部、上端)固定于OIS可动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AF用支承部13(参照图6)),吊线30的另一端(光轴方向成像侧的端部)固定于OIS固定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底座21(参照图9))。OIS可动部10被吊线30支承为能够在光轴正交面内摆动。4根吊线30中的两根吊线30用作向AF用线圈112供电的供电路径。
图6是OIS可动部1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OIS可动部10的剖视图。图8是OIS可动部10的仰视图(从光轴方向成像侧观察的图)。在图7中,示出了通过透镜驱动装置1的中心的沿着X方向或Y方向剖切的半剖面。
如图6~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OIS可动部10具备AF可动部11、AF固定部12、以及AF用支承部13、14等。AF可动部11相对于AF固定部12间隔开地配置于径向内侧,并通过AF用支承部13、14与AF固定部12连结。
AF可动部11具有构成AF用音圈马达的AF用线圈112,是调焦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部分。AF固定部12具有构成AF用音圈马达的驱动用磁铁122(AF用磁铁),是借助AF用支承部13、14支承AF可动部11的部分。即,透镜驱动装置1的AF用驱动部采用动圈式。
AF可动部11相对于AF固定部12间隔开地配置,并通过AF用支承部13、14与AF固定部12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AF可动部11相对于AF固定部12在径向上间隔开地配置。AF用支承部13是相对于AF固定部12在光轴方向受光侧(上侧)支承AF可动部11的上侧弹性支承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AF用支承部13由两个板簧131、132构成(以下,称作“上弹簧131、132”)。AF用支承部14是相对于AF固定部12在光轴方向成像侧(下侧)支承AF可动部11的下侧弹性支承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AF用支承部14由两个板簧141、142构成(以下,称作“下弹簧141、1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OIS可动部10在光轴方向成像侧具备滑动部15,该滑动部15以与OIS固定部20部分地接触的方式配置,并在抖动校正时与OIS固定部20相对地滑动。
如图6~图8所示,在OIS可动部10中,AF可动部11具有透镜保持件111和AF用线圈112。
透镜保持件111是保持透镜部2(参照图2)的构件。透镜保持件111具有筒状的透镜收容部111a以及从透镜收容部111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上侧凸缘111b和下侧凸缘111c。即,透镜保持件111具有绕线筒(日文:ボビン)构造。上侧凸缘111b和下侧凸缘111c在俯视时具有大致八边形形状。
在由上侧凸缘111b和下侧凸缘111c夹着的部分(以下称作“线圈卷绕部”)卷绕AF用线圈112。线圈卷绕部(省略附图标记)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正八边形形状。由此,在直接卷绕AF用线圈112时作用于线圈卷绕部的载荷均匀,另外,线圈卷绕部的强度也相对于中心大致均匀,因此能够防止透镜收容部111a的开口的变形,能够保持真圆度。
透镜部(参照图2)例如通过粘接固定于透镜收容部111a。优选的是,透镜收容部111a在内周面具有涂敷粘接剂的槽(省略图示)。在将透镜部2通过螺纹接合安装于透镜收容部111a的方法中,支承OIS可动部10的吊线30有可能受到损伤。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透镜部2通过粘接固定于透镜收容部111a的内周面,因此能够防止在安装透镜部2时吊线30受到损伤。另外,在透镜收容部111a的内周面具有槽的情况下,由该槽保持适量的粘接剂,因此透镜保持件111与透镜部2之间的粘接强度提高。
透镜保持件111在透镜收容部111a的上部外周缘具有用于固定AF用支承部13的上弹簧固定部111d。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弹簧固定部111d在X方向上相对地设置。另外,透镜保持件111在下侧凸缘111c的光轴方向成像侧的面(以下,称作“下表面”或“底面”)具有用于固定AF用支承部14的下弹簧固定部111e。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弹簧固定部111e在Y方向上相对地设置。
另外,透镜保持件111具有捆绑AF用线圈112的端部的捆绑部(省略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保持件111由包含聚芳酯(PAR)或PAR合金的成型材料形成,该PAR合金是将包含PAR的多种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特别是,所述PAR合金优选是包含PAR和聚碳酸酯(PC)的聚合物合金(PAR/PC)。由此,与以往的成型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相比,熔合强度得到提高,因此即使使透镜保持件111薄壁化,也能够确保韧性和耐冲击性。因而,能够减小透镜驱动装置1的外形尺寸,能够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此外,透镜保持件111也可以由液晶聚合物等形成。
另外,优选的是,通过多点浇口的注射成型来形成透镜保持件111。在该情况下,优选浇口直径为0.3mm以上。由此,成型时的流动性较好,因此即使在将PAR或PAR合金用作成型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薄壁成型,另外,能够防止缩痕(日文:ヒケ)的产生。
包含PAR或PAR合金的成型材料具有导电性,特别是,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9Ω·cm~1011Ω·cm。例如,能够通过在现有的PAR或PAR合金中混入碳纳米管来容易地赋予导电性。此时,能够通过调整碳纳米管的含量来赋予适当的导电性。由此,能够抑制透镜保持件111的带电,因此能够防止静电的产生。
AF用线圈112是在调焦时被通电的空芯线圈,被卷绕在透镜保持件111的线圈卷绕部(省略附图标记)的外周面上。AF用线圈112的两端分别被捆绑于透镜保持件111的捆绑部(省略图示)。借助AF用支承部13(上弹簧131、132)或AF用支承部14(下弹簧141、142)向AF用线圈112通电。AF用线圈112的通电电流由设置于图像传感器基板的驱动控制部控制。
如图6~图8所示,在OIS可动部10中,AF固定部12具有磁铁保持件121和驱动用磁铁122。
磁铁保持件121是保持驱动用磁铁122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保持件121由在俯视时具有大致八边形形状的框体构成。磁铁保持件121具有将与透镜保持件111相对应的部分切除而成的开口121a。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保持件121在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的内周面具有保持驱动用磁铁122的磁铁保持部121b。磁铁保持部121b的内表面成为与驱动用磁铁122粘接的粘接面。
磁铁保持部121b的粘接面与光轴方向平行,且光轴方向成像侧的端部(光轴方向上的OIS固定部20侧的端部)是开放的。其原因在于,驱动用磁铁122还被用作OIS用磁铁,从磁性方面考虑,优选的是,与配置于OIS固定部20的OIS用线圈221(图9参照)之间没有夹杂物。也就是说,驱动用磁铁122并非通过磁铁保持部121b的形状以在物理上不能脱落的方式固定,而是仅利用粘接剂的粘接力固定。
磁铁保持件121的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的外周面被呈直线状切除。在该部分配置吊线30。此外,在磁铁保持件121中,配置吊线30的部分也可以以向径向内侧呈圆弧状凹陷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在不增大透镜驱动装置1的外形的情况下,避免在OIS可动部10摆动之际吊线30和磁铁保持件121干扰。
磁铁保持件121在上表面具有用于固定AF用支承部13的上弹簧固定部121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铁保持件121的上表面的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弹簧固定部121d。磁铁保持件121在下表面具有用于固定AF用支承部14的下弹簧固定部(省略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弹簧固定部121d同样地,在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弹簧固定部(省略图示)。上弹簧固定部121d的角部形成为比供AF用支承部13安装的面向光轴方向成像侧凹陷,从而在安装了AF用支承部13时形成有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保持件121由液晶聚合物形成。磁铁保持件121也可以与透镜保持件111同样地,由包含PAR或PAR合金的成型材料形成,但优选由耐热性优异的液晶聚合物形成。由于磁铁保持件121具有高耐热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AF用支承部13、14等的焊接(日文:半田付け)。例如通过使用模具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磁铁保持件121。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122由4个矩形柱状的磁铁构成。驱动用磁铁122在俯视时具有大致等腰梯形形状。由此,能够有效利用磁铁保持件121的角部的空间(磁铁保持部121b)。以形成沿径向横穿AF用线圈112的磁场的方式对驱动用磁铁122进行磁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122的内周侧被磁化为N极,驱动用磁铁122的外周侧被磁化为S极。另外,驱动用磁铁122的表面被Ni镀层等金属膜覆盖,谋求了耐腐蚀性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122通过粘接固定于磁铁保持件121的磁铁保持部121b。对于粘接剂,例如使用环氧树脂系的热固化型粘接剂或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驱动用磁铁122的与磁铁保持部121b相接触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除了在内侧暴露的面以外的侧面和上表面)成为粘接面。
由驱动用磁铁122和AF用线圈112构成AF用音圈马达。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122兼用作AF用磁铁和OIS用磁铁。此外,也可以在驱动用磁铁122的周面设置磁轭。
如图6~图8所示,在OIS可动部10中,AF用支承部13(上弹簧131、132)相对于AF固定部12(磁铁保持件121)在光轴方向受光侧对AF可动部11(透镜保持件111)进行弹性支承。上弹簧131、132由例如钛铜、镍铜、不锈钢等形成。
上弹簧131、132作为整体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即与磁铁保持件121相同的形状。上弹簧131、132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磁铁保持件121上。上弹簧131、132例如是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
上弹簧131、132分别具有固定于透镜保持件111的透镜保持件固定部131a、132a、固定于磁铁保持件121的磁铁保持件固定部131b、132b、以及将透镜保持件固定部131a、132a和磁铁保持件固定部131b、132b连结起来的臂部131c、132c。臂部131c、132c弯曲地形成,在AF可动部11沿光轴方向移动时弹性变形。
另外,上弹簧131、132分别具有与吊线30连接的线连接部131d、132d。线连接部131d、132d借助呈曲折状延伸的连接部131e、132e与磁铁保持件固定部131b、132b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弹簧131、132与透镜保持件111的捆绑部(省略图示)电连接,经由上弹簧131、132向AF用线圈112通电。
如图6~图8所示,在OIS可动部10中,AF用支承部14(下弹簧141、142)相对于AF固定部12(磁铁保持件121)在光轴方向成像侧对AF可动部11(透镜保持件111)进行弹性支承。下弹簧141、142由例如钛铜、镍铜、不锈钢等形成。
下弹簧141、142作为整体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即与磁铁保持件121相同的形状。下弹簧141、142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磁铁保持件121上。下弹簧141、142例如是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
下弹簧141、142分别具有固定于透镜保持件111的透镜保持件固定部141a、142a、固定于磁铁保持件121的磁铁保持件固定部141b、142b、以及将透镜保持件固定部141a、142a和磁铁保持件固定部141b、142b连结起来的臂部141c、142c。臂部141c、142c弯曲地形成,在AF可动部11沿光轴方向移动时弹性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8所示,在OIS可动部10中,滑动部15由保持构件151、间隔件152以及球体153构成。滑动部15配置于OIS可动部10的最靠光轴方向成像侧的位置,且与OIS固定部20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球体153相当于本发明的突出部。即,球体153向光轴方向成像侧突出,且与OIS固定部20的滑动板23(参照图9,平坦部)抵接。通过应用球体153作为突出部,从而与滑动板23点接触而接触面积较小,因此,能够确保抖动校正时的滑动性。此外,球体153在抖动校正时在滑动板23上滑动,而不是滚动。
保持构件151是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粘接于间隔件152。保持构件151例如由聚碳酸酯(PC)等树脂材料形成。
保持构件151具有厚壁部151b和薄壁部151a。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151的四边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为薄壁部151a。保持构件151在薄壁部151a的底面侧具有收容球体153的球体收容部151c。球体收容部151c在中央具有与球体153的形状相对应的凹陷(省略附图标记)。在该凹陷配置球体153。
薄壁部151a比厚壁部151b薄,形成为能够在光轴方向上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壁部151a的上表面凹陷地形成,在受到光轴方向的力时,向光轴方向受光侧挠曲而释放应力。即,在滑动部15中,保持构件151具有两端支承式的梁构造。并且,在作为梁部的薄壁部151a配置有作为突出部的球体153。薄壁部151a的上表面的凹陷优选大于在保持构件151与滑动板23之间形成的间隙(参照图12A)。
间隔件152是与保持构件151同样地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并粘接于磁铁保持件121的底面。间隔件152例如是由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刚体。
球体153由例如氧化锆等金属材料形成。球体153配置于保持构件151的球体收容部151c。球体153介于OIS可动部10与OIS固定部20之间。在OIS可动部10和OIS固定部20通过吊线30连结起来时,球体153成为被相对于OIS固定部20(滑动板23)施力的状态。由此,球体153与OIS固定部20可靠地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OIS可动部10由4个球体153支承。由此,相对于OIS固定部20,OIS可动部10被以稳定的姿势保持。此外,从使OIS可动部10的姿势稳定的观点出发,球体153(突出部)优选为3个以上、即OIS可动部10在3点以上得到支承。
图9是OIS固定部20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OIS固定部20的俯视图。
如图9、图10所示,OIS固定部20具备底座21、线圈基板22、以及滑动板23等。
底座21是支承线圈基板22和滑动板23的支承构件。底座21是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构件,且在中央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21a。在底座21埋入有端子配件211。端子配件211例如通过嵌件成型来与底座21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配件211从底座21的四角暴露。端子配件211焊接于线圈基板22的供电端子(省略图示)和吊线30,并与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透镜保持件111同样地,底座21由包含聚芳酯(PAR)或PAR合金(例如PAR/PC)的成型材料形成,该PAR合金是将含有PAR的多种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由此,熔合强度得到提高,因此即使使底座21薄壁化,也能够确保韧性和耐冲击性。因而,能够减小透镜驱动装置1的外形尺寸,能够谋求小型化和低背化。
另外,优选的是,通过多点浇口的注射成型来形成底座21。在该情况下,浇口径优选为0.3mm以上。由此,成型时的流动性较好,因此,即使在将PAR或PAR合金用作成型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薄壁成型,另外,能够防止缩痕的产生。
包含PAR或PAR合金的成型材料具有导电性,特别是,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9Ω·cm~1011Ω·cm。例如,能够通过在现有的PAR或PAR合金中混入碳纳米管来赋予导电性。此时,能够通过调整碳纳米管的含量来赋予适当的导电性。由此,能够抑制底座21的带电,因此,能够防止静电的产生。
底座21在开口21a的周缘具有供线圈基板22配置的线圈基板固定部21b和供滑动板23配置的滑动板固定部21c。线圈基板固定部21b以比滑动板固定部21c凹陷的方式形成于滑动板固定部21c的内周侧。配置于滑动板固定部21c的滑动板23的上表面位于比配置于线圈基板固定部21b的线圈基板22的上表面靠光轴方向受光侧的位置。由此,在线圈基板22与OIS可动部10(保持构件151)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
如图9、图10所示,在OIS固定部20中,线圈基板22是与底座21同样地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基板,在中央具有圆形的开口22a。线圈基板22例如是将包含导体层和绝缘层(省略图示)的单位层多层层叠而成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在线圈基板22,例如一体地形成了OIS用线圈221、外部端子(省略图示)、以及包含将外部端子和OIS用线圈221连接起来的电源线的导体图案(省略图示)。
在OIS固定部20中,与保持构件151同样地,滑动板23是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滑动板23例如由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板23相当于本发明的平坦部。即,滑动板23的上表面(滑动面)是平坦面,且与球体153抵接。滑动板23的四边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23a成为与球体153抵接的抵接部。滑动板23的宽度能够与OIS可动部10的摆动范围相应地适当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滑动板23的滑动面实施了低摩擦处理。对于低摩擦处理,例如,能够应用使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分散的镀Ni处理。由此,能够降低球体153在滑动板23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确保抖动校正时的滑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1、线圈基板22以及滑动板23通过具有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而粘接起来。通过利用粘接来使底座21、线圈基板22以及滑动板23一体化,从而OIS固定部20的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因此,能够在确保所期望的耐下落冲击性的同时使底座21、线圈基板22以及滑动板23薄壁化。
透镜驱动装置1中,吊线30的一端分别与上弹簧131、132的线连接部131d、132d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吊线30的另一端与底座21的端子配件211(从四角的缺口部暴露的部分)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当OIS可动部10和OIS固定部20通过吊线30连结起来时,球体153成为被相对于OIS固定部20(滑动板23)施力的状态。
此外,透镜驱动装置1也可以具备对AF可动部11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Z位置检测部和/或对OIS可动部10的光轴正交面内的位置进行检测的XY位置检测部。例如,Z位置检测部和XY位置检测部分别能够由位置检测用磁铁和霍尔元件构成。霍尔元件与位置检测用磁铁相对地配置。
在Z位置检测部的情况下,例如,在AF可动部11(例如透镜保持件111)配置检测用磁铁,在AF固定部12(例如磁铁保持件121)配置霍尔元件。当AF可动部11沿光轴方向移动时,基于位置检测用磁铁的磁场发生变化。通过利用霍尔元件来检测该磁场的变化,从而检测AF可动部11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此外,也可以是,在AF固定部12配置内置有霍尔元件的控制IC,利用控制IC来控制AF用线圈112的通电电流。
XY位置检测部具有两组位置检测用磁铁和霍尔元件。作为位置检测用磁铁,也可以利用驱动用磁铁122。在XY位置检测部的情况下,例如,在OIS可动部10(例如磁铁保持件121)配置检测用磁铁,在OIS固定部20(例如线圈基板22)配置霍尔元件。当OIS可动部10在光轴正交面内移动时,基于位置检测用磁铁的磁场发生变化。通过利用两个霍尔元件来检测该磁场的变化,从而检测OIS可动部10的光轴正交面内的位置。
通过基于霍尔输出来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响应性能提高,因此,能够谋求AF动作或OIS动作的高速化。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进行抖动校正的情况下,向OIS用线圈221通电。具体而言,在OIS用驱动部中,基于来自抖动检测部(图示省略,例如陀螺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OIS用线圈221的通电电流,使得照相机模块A的抖动被抵消。
当向OIS用线圈221通电时,通过驱动用磁铁122的磁场与在OIS用线圈221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互作用,在OIS用线圈221产生洛仑兹力(弗莱明左手定则)。洛仑兹力的方向是在OIS用线圈221的长边部分上分别与磁场方向(Z方向)和电流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OIS用线圈221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作用于驱动用磁铁122。该反作用力成为OIS用音圈马达的驱动力,从而具有驱动用磁铁122的OIS可动部10在XY平面内摆动而进行抖动校正。此时,球体153在滑动板23上滑动。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进行自动调焦的情况下,向AF用线圈112通电。当向AF用线圈112通电时,通过驱动用磁铁122的磁场与在AF用线圈112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互作用,从而在AF用线圈112产生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是分别与磁场方向和在AF用线圈112中流动的电流方向正交的方向(Z方向)。由于驱动用磁铁122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作用于AF用线圈112。该反作用力成为AF用音圈马达的驱动力,从而具有AF用线圈112的AF可动部11沿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调焦。
此外,在不进行调焦的未通电时,AF可动部11通过上弹簧131、132和下弹簧141、142,成为被吊在无限远位置与微距位置之间的状态(中立点)。即,在OIS可动部10中,AF可动部11(透镜保持件111)被上弹簧131、132和下弹簧141、142弹性支承为,能够以相对于AF固定部12(磁铁保持件121)定位了的状态向Z方向两侧移位。
图11A、图11B是表示球体153(突出部)与滑动板23(平坦部)的接触状态的图。图11A示出了穿过保持构件151的一边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剖面。图11B放大表示了图11A的虚线部。
如图11A、图11B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由于球体153被朝向OIS固定部20施力,因此,球体153和滑动板23抵接。由于球体153比保持构件151的底面向光轴方向成像侧突出,因此,在保持构件151的底面与滑动板2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若在抖动校正时OIS可动部10在光轴正交面内摆动,则球体153在滑动板23上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滑动板23的表面实施了低摩擦处理。另外,成为球体153和滑动板23抵接的构造,接触面积极小。因而,虽然OIS可动部10与OIS固定部20部分地抵接,但不妨碍OIS可动部10的摆动。
在此,如图12A所示,当因下落冲击而光轴方向的力作用于透镜驱动装置1时,力集中于球体153。与此相伴,保持构件151的薄壁部151a挠曲,球体153向光轴方向受光侧移位(参照图12B)。另一方面,当释放了光轴方向的力后,球体153返回原来的状态(参照图12A)。即,球体153能够在光轴方向上弹性移位。
如此,由于下落冲击引起的光轴方向的力被滑动部15吸收,因此,向吊线30、AF用支承部13、14等传递的力变小。因而,能够防止透镜驱动装置1因下落冲击而发生破损,能够谋求吊线30的细径化、AF用支承部13、14的薄壁化。
如此,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OIS固定部20(抖动校正固定部);OIS可动部10(抖动校正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摆动;吊线30(抖动校正用支承部),其以使OIS可动部10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OIS固定部20间隔开的状态支承OIS可动部10;以及音圈马达(驱动源),其使OIS可动部10摆动。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OIS可动部10(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一者)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球体153(突出部)。OIS固定部(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另一者)具有与球体153抵接的滑动板23(平坦部)。球体153和滑动板23在抖动校正时相对地滑动。并且,球体153能够在光轴方向上弹性移位。
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球体153介于OIS可动部10与OIS固定部20之间,OIS可动部10被球体153支承,因此,OIS可动部10被以稳定的姿势保持。由此,即使随着吊线30的细线化、AF用支承部13、14(线固定构件)的薄壁化,它们的刚性降低,也能够防止OIS可动部10在光轴正交面内移位或相对于光轴倾斜而使AF功能、OIS功能的性能降低的情况。
另外,由于球体153被保持为能够弹性移位,下落冲击时作用的力被滑动部15吸收,因此,也能够防止透镜驱动装置1的构成构件发生破损。
因而,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能够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来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人做出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持构件151挠曲而吸收下落冲击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在球体153沿光轴方向移位时发挥恢复力的施力构件介于保持构件151与球体153之间。例如,作为施力构件,也可以设置板簧154(参照图13)。板簧154的两端通过保持构件151固定,因此,当从球体153受到光轴方向的力时会挠曲。
另外,作为施力构件,也可以配置螺旋压缩弹簧。在应用螺旋压缩弹簧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51与间隔件152之间也可以没有间隙。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保持构件151具有两端支承式的梁构造的情况,但如图14所示,也可以应用悬臂式的梁构造。在该情况下,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保持构件151(参照图15A),也可以由一个构件构成保持构件151(参照图15B)。
另外,也可以在保持构件151一体地形成突出部。在该情况下,突出部的顶端部分(与滑动板23抵接的部分)优选为球面形状。由此,与配置有球体153的情况同样地,能够确保OIS可动部10的滑动性。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省略滑动板23,使底座21或线圈基板22的一部分作为平坦部发挥功能。但是,平坦部优选为金属等刚体,因此相对于底座21和线圈基板22独立地设置为宜。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OIS可动部10设置突出部且在OIS固定部20设置平坦部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在OIS可动部10设置平坦部,在OIS固定部20设置突出部。并且,也可以是,不仅对平坦部实施低摩擦处理,对突出部也实施低摩擦处理。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具备照相机模块A的照相机搭载装置的一个例子,列举作为带照相机的便携式终端的智能电话M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照相机模块和对由照相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的照相机搭载装置。照相机搭载装置包含信息设备和输送设备。信息设备例如包含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终端、便携式游戏机、web摄像机、以及带照相机的车载装置(例如后方监视器装置、行车记录仪装置)。另外,输送设备例如包含汽车。
图16A、图16B是表示作为搭载车载用照相机模块VC(Vehicle Camera:车载摄像机)的照相机搭载装置的汽车V的图。图16A是汽车V的主视图,图16B是汽车V的后方立体图。汽车V搭载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照相机模块A作为车载用照相机模块VC。如图16A、图16B所示,车载用照相机模块VC例如朝向前方地安装于前挡风玻璃,或者朝向后方地安装于尾门。该车载用照相机模块VC被使用为后方监视器用、行车记录仪用、避免碰撞控制用、自动驾驶控制用等。
另外,AF用线圈、AF用磁铁、OIS用线圈、以及OIS用磁铁的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例如,兼用作AF用磁铁和OIS用磁铁的驱动用磁铁也可以具有长方体形状,且以磁化方向与径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于AF用线圈的周围。另外,也可以将扁平形状的AF用线圈以线圈面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透镜部的周围,且以使磁化方向与AF用线圈的线圈面交叉的方式配置长方体形状的驱动用磁铁。
在实施方式中,对于在具有OIS功能和AF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驱动用磁铁兼用作AF用磁铁和OIS用磁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分别设置AF用磁铁和OIS用磁铁。另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仅具有OIS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并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具备VCM以外的驱动源(例如超声波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对透镜部2配置于OIS可动部10、拍摄部配置于OIS固定部20,并具有通过使透镜部2相对于拍摄部摆动来进行抖动校正的、所谓的光学式抖动校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透镜部配置于OIS固定部、拍摄部配置于OIS可动部,并具有通过使拍摄部相对于透镜部摆动来进行抖动校正的、所谓的传感器移位式抖动校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发明点均为例示,而不应认作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其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进行的所有的变更。
2018年3月7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40489的日本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入本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透镜驱动装置;2、透镜部;3、罩;10、OIS可动部(抖动校正可动部);11、AF可动部;12、AF固定部;13、14、AF用支承部;15、滑动部;20、OIS固定部(抖动校正固定部);21、底座;22、线圈基板;23、滑动板(平坦部);30、OIS用支承部;111、透镜保持件;112、AF用线圈;121、磁铁保持件;122、驱动用磁铁;151、保持构件;152、间隔件;153、球体(突出部);221、OIS用线圈;M、智能电话;A、照相机模块。

Claims (13)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具备:抖动校正固定部;抖动校正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摆动;抖动校正用支承部,其以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间隔开的状态支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以及驱动源,其使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摆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一者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另一者具有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平坦部,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平坦部在抖动校正时相对地滑动,
所述突出部能够沿所述光轴方向弹性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被相对于所述平坦部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平坦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滑动面被实施低摩擦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摩擦处理是使PTFE粒子分散的镀Ni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透镜驱动装置具备保持所述突出部的保持构件,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两端支承式的梁部或悬臂式的梁部,
所述突出部配置于所述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突出部;以及
施力构件,其介于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突出部之间,
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突出部沿光轴方向移位时发挥恢复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是以两端支承式或悬臂式安装于所述保持构件的板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是螺旋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具有球面形状,且与所述平坦部点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由球体构件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具备:
抖动校正用磁铁,其配置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任一者;以及
抖动校正用线圈,其配置于所述抖动校正固定部和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中的另一者。
12.一种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照相机模块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所述透镜部,其安装于所述抖动校正可动部;以及
拍摄部,其对通过所述透镜部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拍摄。
13.一种照相机搭载装置,其是信息设备或输送设备,该照相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照相机搭载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相机模块;以及
图像处理部,其对由所述照相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CN201980013606.XA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Active CN111727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6718.3A CN114545706A (zh)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0489 2018-03-07
JP2018040489A JP7096484B2 (ja) 2018-03-07 2018-03-07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PCT/JP2019/008316 WO2019172163A1 (ja) 2018-03-07 2019-03-04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6718.3A Division CN114545706A (zh)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405A true CN111727405A (zh) 2020-09-29
CN111727405B CN111727405B (zh) 2022-03-11

Family

ID=6784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6718.3A Withdrawn CN114545706A (zh)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CN201980013606.XA Active CN111727405B (zh)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6718.3A Withdrawn CN114545706A (zh) 2018-03-07 2019-03-0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96484B2 (zh)
CN (2) CN114545706A (zh)
TW (1) TWI802659B (zh)
WO (1) WO20191721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700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755779A (zh) * 2020-12-25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056B (zh) * 2021-03-04 2022-11-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光学防抖模块、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N115473974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感光芯片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JP2023057711A (ja) * 2021-10-12 2023-04-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1207A (ja) * 2004-09-22 2006-04-06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707874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ォーカス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5011301A (ja) * 2013-07-02 2015-0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04129306U (zh) * 2013-10-22 2015-01-2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7049343A (ja) * 2015-08-31 2017-03-0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85448A (ja) 2008-09-29 2010-04-15 Nidec Copal Corp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JP5465500B2 (ja) * 2008-10-20 2014-04-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における振れ補正制御方法
US8817116B2 (en) * 2011-10-28 2014-08-26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JP2015034912A (ja) * 2013-08-09 2015-02-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6492654B2 (ja) * 2014-12-26 2019-04-0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6742824B2 (ja) * 2015-07-14 2020-08-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1207A (ja) * 2004-09-22 2006-04-06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707874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ォーカス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5011301A (ja) * 2013-07-02 2015-0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04129306U (zh) * 2013-10-22 2015-01-2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7049343A (ja) * 2015-08-31 2017-03-0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700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355700B (zh) * 2020-09-30 2024-04-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755779A (zh) * 2020-12-25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55779B (zh) * 2020-12-25 2024-05-2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8906A (ja) 2019-09-19
WO2019172163A1 (ja) 2019-09-12
CN114545706A (zh) 2022-05-27
JP7096484B2 (ja) 2022-07-06
TW201939115A (zh) 2019-10-01
CN111727405B (zh) 2022-03-11
TWI802659B (zh) 202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7405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照相机搭载装置
US11402651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9143725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5494680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0119016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9143723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WO2018135423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9143526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7430313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3841070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9212864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6679513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US20240223876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JP726951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2859281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US20230221574A1 (en) Sensor shifting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sensor shifting actuator
JP7352105B2 (ja) 光学アクチュエー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737256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