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3817B -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3817B
CN111683817B CN201980012114.9A CN201980012114A CN111683817B CN 111683817 B CN111683817 B CN 111683817B CN 201980012114 A CN201980012114 A CN 201980012114A CN 111683817 B CN111683817 B CN 111683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ibbon
light
light receiving
output signal
receiv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21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3817A (zh
Inventor
冲藤春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83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3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3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3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6Alarms, indicators, or feed-disabling devices responsible to material breakage or exhaus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16Multicolou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精度判定墨带颜色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及方法和具备颜色判定装置的印刷装置。颜色判定装置控制部(1)控制发光元件(30)发光输出,接收透过墨带(61)的叠印层(OP)的来自发光元件(30)光的受光元件(31R)(31G)(31B)中任一特定受光元件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特定受光元件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时,求出并存储特定受光元件输出信号和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受光元件输出信号之比。控制部(1)基于该比修正对接收从发光元件(30)发出并透过墨带(61)的光的受光元件(31R)(31G)(31B)各自输出信号的特定受光元件外的受光元件输出信号,基于修正后的输出信号和特定受光元件输出信号判定墨带颜色。

Description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涂布在墨带上的墨转印至印刷介质上并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用于该印刷装置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以及墨带颜色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热敏头加热墨带以将涂布在墨带上的墨转印至印刷介质上并进行印刷的热转印型的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印刷装置中,设置有判定墨带的颜色的颜色判定部。该颜色判定部具备发出红色光的发光元件、发出绿色光的发光元件、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经由墨带接收从这三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至少一个受光元件、以及基于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检测墨带的颜色及无色透明的部分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将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预先测定并存储的颜色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检测墨带的颜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002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假设例如存在多个用于上述颜色判定部的受光元件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如果印刷装置的使用环境、所使用的墨带的特性或从发光元件到受光元件的光路等发生变化,则多个受光元件的输出可能产生偏差。如果存在这样的偏差,则有可能错误地检测墨带的颜色。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墨带的颜色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及方法和具备该颜色判定装置的印刷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多个受光元件,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分别接收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颜色判定部,所述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发光控制部,所述发光控制部在所述颜色判定部进行的所述判定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运算部,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到达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运算部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所述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所述墨带颜色判定装置;能够装拆所述墨带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热敏头。
本发明的墨带颜色判定方法具备:颜色判定步骤,基于分别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发光控制步骤,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运算步骤,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墨带的颜色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及方法和具备该颜色判定装置的印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的详细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容纳于图1所示的墨盒60中的墨带61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发光接收单元3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部1的功能块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由控制部1进行的校正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由控制部1进行的印刷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中的发光接收单元3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热转印型打印机100具备主体部10和容纳墨带61并以装拆自如的方式构成于主体部10的墨盒60。
主体部10具备:统一控制整体的控制部1、用于进行墨带61的放卷及卷取的墨带驱动机构2、用于判定墨带61的颜色的发光接收单元3、用于输送作为印刷介质例如塑料卡40(参照图2)的卡输送机构4以及用于将墨带61的墨层转印至塑料卡40的热敏头5。
控制部1包括执行程序并进行处理的各种处理器、RAM(Ram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作为各种处理器,包括执行程序并进行各种处理的通用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s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该专用电路是具有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为了执行特定的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更具体地说,这些各种处理器的构造是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电路。控制部1可以由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的组合或CPU和FPGA的组合)构成。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的详细结构例的图。热转印型打印机100具备两个输送辊41、与这两个输送辊41各自相对配置的夹送辊42以及与位于两个夹送辊42之间的热敏头5相对配置的压印辊43作为图1所示的卡输送机构4。输送辊41由图1所示的控制部1的控制驱动。
另外,热转印型打印机100具备用于驱动安装于主体部10的墨盒60所包括的放卷盘63的放卷用辊21和用于驱动安装于主体部10的墨盒60所包括的卷取盘64的卷取用辊22作为图1所示的墨带驱动机构2。如图2所示,在墨盒60安装于主体部10的状态下,墨带61配置于热敏头5和压印辊43之间。放卷用辊21及卷取用辊22通过图1所示的控制部1的控制来驱动。
如图2所示,主体部10的发光接收单元3在墨带61从墨带61的放卷盘63侧朝向热敏头5穿过的路线的中途与墨带61的表面中与热敏头5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相对配置。在隔着墨带61与发光接收单元3相对的位置配置有后述的棱镜62。该棱镜62内置于墨盒60中。
(墨带的结构)
图3是表示容纳于图1所示的墨盒60中的墨带61的结构的图。在图3的例子中,墨带61除了黄色墨水层Y、品红色墨水层M、青色墨水层C、黑色墨水层(黑色层)K之外,还包括保护感光面的叠印层OP,这五个层在长边方向上重复地排列而构成。在墨带61中,图3中的左侧是卷取盘64侧,图3中的右侧是放卷盘63侧。
叠印层OP是能够透过红色(R)波长范围(第一波长范围)的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G)波长范围(第二波长范围)的光(以下,称为G光)以及蓝色(B)波长范围(第三波长范围)的光(以下,称为B光)的层,为对可见范围的光透明的层。即,将叠印层OP算为无色透明的一个颜色,墨带61总共由五个颜色的墨层构成。叠印层OP构成透明层。
(发光接收单元的结构)
图4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发光接收单元3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光接收单元3具备发光元件30、驱动发光元件30的驱动器30d、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受光元件31B、AD转换器32R、AD转换器32G以及AD转换器32B。此外,为了检测图3所示的墨带61的五色墨层的边界,沿着墨带6的输送方向设置有两个发光接收单元3。
发光元件30发出包含R光、G光、B光的光,具体地说,发出白色光,由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发光元件30的驱动器30d根据图1所示的控制部1的指示驱动发光元件30。发光元件30调节光的发出方向,以使发出的白色光穿过墨带61入射至棱镜62。
设置于墨盒60内的棱镜62是用于使从发光元件30发出并透过墨带61的光穿过墨带61入射至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的光学部件。此外,也可以使用反射镜代替棱镜62。
受光元件31R对R光具有灵敏度,并输出对应于所接收的R光的光量的信号。受光元件31R例如由对R光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或对可视区域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与透过R光的滤色器组合成的部件等构成。受光元件31R的输出信号通过AD转换器32R进行数字转换并输入到控制部1。
受光元件31G对G光具有灵敏度,并输出对应于所接收的G光的光量的信号。受光元件31G例如由对G光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或对可视区域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与透过G光的滤色器组合成的部件等构成。受光元件31G的输出信号通过AD转换器32G进行数字转换并输入到控制部1。
受光元件31B对B光具有灵敏度,并输出对应于所接收的B光的光量的信号。受光元件31B例如由对B光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或对可视区域具有灵敏度的光敏二极管与透过B光的滤色器组合成的部件等构成。受光元件31B的输出信号通过AD转换器32B进行数字转换并输入到控制部1。
从发光元件30发出的白色光透过墨带61之后入射至棱镜62,在此被反射后返回墨带61,透过墨带61,入射至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这样,发光接收单元3构成为在墨盒60安装于主体部10的状态下,从发光元件30发出的白色光两次透过墨带61之后,入射至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
即使光透过的墨层的种类相同,在从发光元件30发出规定量的光的状态下分别从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输出的输出信号的电平也会因墨盒60中的棱镜62的个体差异、安装位置的公差、或者墨带61的个体差异、种类的差异等而不恒定。因此,在热转印型打印机100中,除了将墨带61的墨层通过热敏头5转印于塑料卡40上并进行印刷的印刷模式之外,还搭载有用于进行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调节的校正模式。热转印型打印机100通过校正模式进行校正后,进入印刷模式。该校正例如在更换墨盒60时或进行初始化操作时等执行。
(控制部的功能块)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部1的功能块的图。控制部1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ROM的程序并与各部协作,作为发光控制部11、运算部12、颜色判定部13及驱动部14发挥作用。由作为这些发光控制部11、运算部12、颜色判定部13及驱动部14发挥作用的控制部1和发光接收单元3构成墨带颜色判定装置。
在印刷模式和校正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中,发光控制部11都进行发光元件30的发光控制。
颜色判定部13是在印刷模式中有效的功能,通过发光控制部11的控制,基于从发光元件30发出光的状态下的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各自的输出信号(由AD转换器32R、AD转换器32G及AD转换器32B进行的数字转换后的值,下同),判定墨带61的颜色(位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
驱动部14是在校正模式中有效的功能,通过发光控制部11的控制,基于在从发光元件30发出光的状态下获得的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各自的输出信号,判定在位于放卷盘63侧的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带61的层是否是黑色墨水层K。而且,驱动部14在判定为黑色墨水层K之后发送墨带61,直至判定为在位于放卷盘63侧的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带61的层不是黑色墨水层K为止。而且,驱动部14在判定为位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带61的层不是黑色墨水层K的时刻,发送规定量的墨带61,在这种状态下,使墨带驱动机构2停止。通过这样的处理,叠印层OP移动到两个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
在通过这样的驱动部14的控制,叠印层OP被配置在发光接收单元3的上方的状态下,发光控制部11控制发光元件30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接收透过叠印层OP的来自发光元件30的光的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
运算部12是在校正模式中有效的功能,在上述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上述的规定值的状态下,分别求出该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两个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比并将其存储到ROM。
(校正模式的动作说明)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由控制部1进行的校正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发光控制部11向驱动器30d发出指示,从发光元件30发出光(步骤S11)。此时的发光元件30的发光输出被设定为预定的第一发光输出。通过步骤S11的处理,从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两次透过墨带61,入射至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分别来自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1。
接下来,驱动部14获取分别来自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信号(步骤S12),基于这三个输出信号,判定黑色墨水层K是否位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步骤S13)。
在黑色墨水层K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状态下,来自发光元件30的光几乎不入射至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中的每一个。因此,例如,驱动部14判断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各自的输出信号是否为预定的极小的阈值以下,在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是黑色墨水层K。
此外,步骤S13的处理在未进行受光元件31R、受光元件31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调节的状态下执行。但是,对于受光元件的输出非常小的黑色墨水层K,即使在不进行输出调节的状态下,也能够充分地进行该判定。
在步骤S13中判定为不是黑色墨水层K的情况下(步骤S13:否),驱动部14控制墨带驱动机构2,进行墨带61的发送(步骤S14)。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11。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是黑色墨水层K的情况下(步骤S13:是),驱动部14控制墨带驱动机构2,如上所述,将墨带61发送至判定为不是黑色墨水层K的位置,获得叠印层OP位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状态(步骤S15)。在步骤S15中,驱动部14将墨带61发送到判定为不是黑色墨水层K的位置后,进行墨带61的发送,直至叠印层OP位于两个发光接收单元3的上方的状态为止。
在步骤S15之后,发光控制部11对驱动器30d发出指示,从发光元件30发出光(步骤S16)。此时的发光元件30的发光输出例如被设定为上述的第一发光输出。接下来,发光控制部11取得受光元件31R的输出信号(以下,称为信号Sr)、受光元件31G的输出信号(以下,称为信号S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信号(以下,称为信号Sb)。
发光控制部11选择在步骤S17中取得的信号Sr、信号Sg、信号Sb中最大的信号,判定所选择的信号是否达到预定的规定值(步骤S18)。以下,设定在步骤S17中取得的信号Sr、信号Sg、信号Sb中的信号Sb为最大的信号进行说明。在步骤S18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1对驱动器30d发出指示,增加发光元件30的发光输出(步骤S19),之后,将处理返回步骤S16。
在步骤S18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运算部12将信号Sr、信号Sg、信号Sb中的最大信号即信号Sb设为基准值,通过以下的等式(1)求出信号Sr相对于该基准值的比BRr。另外,运算部12通过以下的等式(2)求出信号Sg相对于该基准值的比BGr。而且,运算部12将这些比BRr和比BGr存储于ROM(步骤S20)。通过以上的动作,校正模式结束。
比BRr=Sr/Sb(1)
比BGr=Sg/Sb(2)
(印刷模式的动作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由控制部1进行的印刷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当图6的步骤S18的判定为“是”时,发光控制部11以指示给驱动器30d的发光输出从发光元件30发出光(步骤S21)。
接下来,颜色判定部13取得受光元件31R的输出信号(信号Sr)、受光元件31G的输出信号(信号Sg)及受光元件31B的输出信号(信号Sb)(步骤S22)。然后,颜色判定部13基于在校正模式中存储于ROM的比BRr,例如按照以下的等式(3)修正所取得的信号Sr。另外,颜色判定部13基于在校正模式中存储于ROM的比BGr,例如按照以下的等式(4)修正所取得的信号Sg(步骤S23)。
修正后的信号Sr=信号Sr×(1/BRr)(3)
修正后的信号Sg=信号Sg×(1/BGr)(4)
接下来,颜色判定部13判定修正后的信号Sr是否为与受光元件31B对应的基准值Bref的0.5倍以上,且修正后的信号Sg是否为基准值Bref的0.5倍以上,且信号Sb是否为基准值Bref的0.5倍以上(步骤S24)。基准值Bref的0.5倍构成阈值。
基准值Bref被设定为校正模式的步骤S18的判定为“是”时的信号Sb的值。
在步骤S2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颜色判定部13判定为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是叠印层OP(步骤S25)。另一方面,在步骤S2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颜色判定部13判定修正后的信号Sr是否为基准值Bref的0.1倍以下,且修正后的信号Sg是否为基准值Bref的0.1倍以下,且信号Sb是否为基准值Bref的0.1倍以下(步骤S26)。基准值Bref的0.1倍构成阈值。
在步骤S26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颜色判定部13判定为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是黑色墨水层K(步骤S27)。另一方面,在步骤S26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颜色判定部13判定修正后的信号Sr、修正后的信号Sg以及信号Sb中信号Sb是否为最小(步骤S28)。
颜色判定部13在判定为信号Sb为最小的情况下(步骤S28:是),判定为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是黄色墨水层Y(步骤S29)。另一方面,颜色判定部13在判定为信号Sb不是最小的情况下(步骤S28:否),判定修正后的信号Sr、修正后的信号Sg以及信号Sb中信号Sg是否为最小(步骤S30)。
颜色判定部13在判定为信号Sg为最小的情况下(步骤S30:是),判定为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是品红色墨水层M(步骤S31)。另一方面,颜色判定部13在判定为信号Sg不是最小的情况下(步骤S30:否),判定为处于发光接收单元3上方的墨层的种类是青色墨水层C(步骤S32)。
(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型打印机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热转印型打印机100,在校正模式中,比BRr和比BGr被存储于ROM,在颜色判定部13进行颜色判定时,通过该比BRr来修正受光元件31R的输出信号,且通过该比BGr来修正受光元件31G的输出信号,基于修正后的信号进行颜色判定。因此,即使在受光元件31R、31G、31B的输出特性因墨盒60中包括的棱镜62的个体差异或安装公差、墨带61的个体差异或种类不同、或使用热转印型打印机100的场所的气温等而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补偿该偏差,并且高精度地进行墨带61的颜色判定。
热转印型打印机100是从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两次透过墨带61之后到达受光元件的结构。因此,容易产生该光的路径的偏差或墨带61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受光元件的输出特性的变化。因此,上述的信号的修正特别有效。另外,由于是棱镜62或反射镜内置在墨盒60中的结构,所以如果更换墨盒60,则受光元件的输出特性容易发生变化。因此,上述的信号的修正特别有效。
另外,根据热转印型打印机100,在校正模式中,能够使叠印层OP自动且准确地移动到发光接收单元3的上方。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校正处理。另外,由于自动进行移动,所以例如不需要人们手动进行墨带61的发送之后开始校正处理等作业,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如图7所示,根据热转印型打印机100,通过修正后的信号Sr、Sg及信号Sb与阈值的比较来判定叠印层OP和黑色墨水层K,在既不是叠印层OP也不是黑色墨水层K的情况下,能够仅通过修正后的信号Sr、Sg与信号Sb的大小关系的判断来判别黄色墨水层Y、品红色墨水层M、青色墨水层C。因此,能够减轻颜色判定所需要的控制部1的处理负荷。
(变形例)
如图8所示,发光接收单元3也可以是受光元件31R、31G、31B配置在墨带61的一面侧,发光元件30配置在墨带61的另一面侧的结构。即使是这种结构,受光元件31R、31G、31B的输出特性也可能因墨带61的个体差异或种类的差等而产生变化,因此,上述的信号的修正是有效的。另外,到目前为止所说明的热转印型打印机100是具有三个受光元件的结构,但也可以根据墨带61中包括的颜色的数量,使用两个或四个以上的受光元件进行墨带61的颜色判定。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驱动部14使叠印层OP自动移动到发光接收单元3的上方,但也可以设为该动作通过手动来进行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以下事项:
(1)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多个受光元件,分别接收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发光控制部,在所述颜色判定部进行的所述判定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运算部,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到达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所述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根据(1)的结构,通过由运算部求出的比来修正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输出信号判定墨带的颜色。因此,不容易受到印刷装置的装置结构或使用环境带来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墨带的颜色判定。
(2)
在(1)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中,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两次透过所述墨带的光。
由于受光元件的输出特性容易因墨带的不同等而产生变化,所以根据(2)的结构,颜色判定精度的提高效果特别明显。
(3)
在(2)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中,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受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墨带的一面侧,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所述墨带的光反射至所述墨带的光学部件配置于所述墨带的另一面侧。
由于受光元件的输出特性容易因墨带或光学部件的不同等而产生变化,所以根据(3)的结构,颜色判定精度的提高效果特别明显。此外,因为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配置于墨带的一面侧,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装置,并且墨带(盒)的处理变得容易。
(4)
在(3)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中,所述光学部件内置于容纳所述墨带的盒中。
由于受光元件的输出特性容易因盒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根据(4)的结构,颜色判定精度的提高效果特别明显。
(5)
在(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中,具备驱动部,其基于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的状态下获得的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中包含的黑色层,判定为所述黑色层之后,发送所述墨带直到判定为不是所述黑色层为止,并使所述透明层移动到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能够入射的位置。
根据(5)的结构,由于能够使透明层自动且准确地移动到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能够入射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修正精度。另外,即使在印刷装置的使用中,也能够在任意时刻实施修正。
(6)
在(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中,所述颜色判定部通过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及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阈值的比较,判定透过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墨带的层是所述透明层和黑色层中的哪一个,在既不是所述透明层也不是所述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墨带的层的颜色。
根据(6)的结构,由于在既不是透明层也不是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修正后的输出信号和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墨带层的颜色,所以能够减少颜色判定所需的运算量。另外,不容易受到装置结构或使用环境等的影响。
(7)
印刷装置具备:(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能够装拆所述墨带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热敏头。
根据(7)的结构,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墨带的颜色,所以能够提高印刷质量。
(8)
墨带颜色判定方法具备:颜色判定步骤,基于分别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发光控制步骤,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运算步骤,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9)
在(8)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方法中,具备驱动步骤,在所述发光控制步骤之前基于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的状态下获得的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中包含的黑色层,判定为所述黑色层之后,发送所述墨带直到判定为不是所述黑色层为止,并使所述透明层移动到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能够入射的位置。
(10)
在(8)或(9)所记载的墨带颜色判定方法中,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通过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及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阈值的比较,判定透过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墨带的层是所述透明层和黑色层中的哪一个,在既不是所述透明层也不是所述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墨带层的颜色。
标号说明
100…热转印型打印机;1…控制部;11…发光控制部;12…运算部;13…颜色判定部;14…驱动部;2…墨带驱动机构;21…放卷用辊;22…卷取用辊;3…发光接收单元;30…发光元件;30d…驱动器;31R、31G、31B…受光元件;32R、32G、32B…AD转换器;4…卡输送机构;…40…塑料卡;41…输送辊;42…夹送辊;43…压印辊;5…热敏头;10…主体部;60…墨盒;62…棱镜;63…放卷盘;64…卷取盘;61…墨带;K…黑色墨水层;OP…叠印层;Y…黄色墨水层;M…品红色墨水层;C…青色墨水层。

Claims (11)

1.一种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光元件;
多个受光元件,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分别接收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
颜色判定部,所述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发光控制部,所述发光控制部在所述颜色判定部进行的所述判定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
运算部,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运算部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
所述颜色判定部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两次透过所述墨带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受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墨带的一面侧,
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所述墨带的光反射至所述墨带的光学部件配置于所述墨带的另一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内置于容纳所述墨带的盒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基于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的状态下获得的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中包含的黑色层,判定为所述黑色层之后,发送所述墨带直到判定为不是所述黑色层为止,并使所述透明层移动到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能够入射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色判定部通过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及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阈值的比较,判定透过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墨带的层是所述透明层和黑色层中的哪一个,在既不是所述透明层也不是所述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墨带的层的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色判定部通过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及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阈值的比较,判定透过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墨带的层是所述透明层和所述黑色层中的哪一个,在既不是所述透明层也不是所述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墨带的层的颜色。
8.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装置;
能够装拆所述墨带的主体部;以及
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热敏头。
9.一种墨带颜色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颜色判定步骤,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基于分别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并透过墨带的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发光控制步骤,所述发光控制步骤中,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以使作为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规定值,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接收透过所述墨带中的能够透过所述多个波长范围的光的透明层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以及
运算步骤,所述运算步骤中,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达到所述规定值的状态下,求出并存储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之比,
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基于所述比来修正所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所述特定受光元件以外的所述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的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步骤,所述驱动步骤中,在所述发光控制步骤之前基于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的状态下获得的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述墨带中包含的黑色层,判定为所述黑色层之后,发送所述墨带直到判定为不是所述黑色层为止,并使所述透明层移动到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能够入射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墨带颜色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颜色判定步骤中,通过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及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阈值的比较,判定透过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墨带的层是所述透明层和黑色层中的哪一个,在既不是所述透明层也不是所述黑色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修正后的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特定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墨带层的颜色。
CN201980012114.9A 2018-02-09 2019-02-01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Active CN111683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2417 2018-02-09
JP2018022417A JP7011482B2 (ja) 2018-02-09 2018-02-09 インクリボンの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インクリボンの色判定方法
PCT/JP2019/003621 WO2019155991A1 (ja) 2018-02-09 2019-02-01 インクリボンの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インクリボンの色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3817A CN111683817A (zh) 2020-09-18
CN111683817B true CN111683817B (zh) 2022-02-11

Family

ID=67549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2114.9A Active CN111683817B (zh) 2018-02-09 2019-02-01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1482B2 (zh)
CN (1) CN111683817B (zh)
WO (1) WO2019155991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0186A (ja) * 1989-11-07 1991-06-26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色判別装置
JPH07285253A (ja) * 1994-02-22 1995-10-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ンクシート及びカラー熱転写プリント装置
JPH0890886A (ja) * 1994-09-26 1996-04-09 Casio Comput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検知装置
JP2000343735A (ja) * 1999-06-04 2000-12-12 Noritsu Koki Co Ltd 熱昇華型プリンタ
JP2002002045A (ja) * 2000-04-20 2002-01-08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の色検出センサ及び色検出方法
JP2007144693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プリント用紙、昇華型熱転写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ト制御方法
JP2009051154A (ja) * 2007-08-29 2009-03-12 Nidec Sankyo Corp 熱転写印刷装置
CN103171310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碳带颜色识别方法、多色碳带定位方法及热打印机
CN104369530A (zh) * 2013-07-31 2015-02-25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和印刷装置
CN105313479A (zh) * 2014-07-18 2016-02-10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9595A (ja) * 1982-06-01 1983-12-06 Ricoh Co Ltd 熱転写形カラ−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ラ−検知方式
JP3200237B2 (ja) * 1992-06-09 2001-08-20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欠陥ドナー検出方法
US7223031B2 (en) 2003-09-12 2007-05-29 Fargo Electronics, Inc. Print ribbon panel color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0186A (ja) * 1989-11-07 1991-06-26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色判別装置
JPH07285253A (ja) * 1994-02-22 1995-10-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ンクシート及びカラー熱転写プリント装置
US5781219A (en) * 1994-02-22 1998-07-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k sheet and thermal transfer type color printer
JPH0890886A (ja) * 1994-09-26 1996-04-09 Casio Comput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検知装置
JP2000343735A (ja) * 1999-06-04 2000-12-12 Noritsu Koki Co Ltd 熱昇華型プリンタ
JP2002002045A (ja) * 2000-04-20 2002-01-08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の色検出センサ及び色検出方法
JP2007144693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プリント用紙、昇華型熱転写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ト制御方法
JP2009051154A (ja) * 2007-08-29 2009-03-12 Nidec Sankyo Corp 熱転写印刷装置
CN103171310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碳带颜色识别方法、多色碳带定位方法及热打印机
CN104369530A (zh) * 2013-07-31 2015-02-25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和印刷装置
CN105313479A (zh) * 2014-07-18 2016-02-10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36945A (ja) 2019-08-22
JP7011482B2 (ja) 2022-01-26
WO2019155991A1 (ja) 2019-08-15
CN111683817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9523B (zh)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US10247609B2 (en) Spectrometry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pectrometry method
JP4944321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261774A1 (en) Color irregularity detect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lor irregularity detecting method
EP306767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irtiness detection method
US90204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measurement image
US10473527B2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method
US9578183B2 (en) Color measurement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lor chart, and color measurement method
US10306110B2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0674042B2 (en) Wavelength variable interference filter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wavelength variable interference filter
CN112859560A (zh) 边缘位置检测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504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measurement image
US80750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or optimizing the optical contrast response of multiple colors
CN111683817B (zh) 墨带颜色判定装置、印刷装置、墨带的颜色判定方法
US6594014B2 (en) Color detecting sensor and method for ink ribbon
US10076919B2 (en) Spectrometry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pectrometry method
JP47137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491095B2 (ja) 端部位置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76168A (ja) カラ−プリンタ装置
JP201209875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161501A1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画質補正方法
US2023013788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459488B2 (ja) 印刷装置
JP2014190796A (ja) 測色機、プリンター
JP2015203621A (ja) 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