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4545A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4545A
CN111554545A CN201910982667.9A CN201910982667A CN111554545A CN 111554545 A CN111554545 A CN 111554545A CN 201910982667 A CN201910982667 A CN 201910982667A CN 111554545 A CN111554545 A CN 111554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relay
contact
temperature
system mai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26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bar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baru Corp filed Critical Subar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54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4Cutting off the power supply under fault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1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conjoint, e.g. additiv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3/00Time or time-programme switches providing a choice of time-intervals for executing one or more switching actions and automatically terminating their operations after the programme is completed
    • H01H43/02Details
    • H01H43/026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20Inrush current reduction, i.e. avoiding high currents when connecting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2047/025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with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thermal influences, e.g. change in resistivity of the coil or being adapted to high temper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26C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6Temperature sensit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H01H47/325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switching regul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减小触点的增大的电阻值。开关***(1)具有:***主继电器(第1***主继电器(14)以及第2***主继电器(16)),其将触点(64)接通从而使得电池(10)和车载仪器(12)电连接,将触点(64)断开从而将电池(10)与车载仪器(12)之间电切断;温度检测部(第1温度检测部(30)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其对***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42),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或者温度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的情况下,该控制部(42)在规定定时反复使***主继电器进行触点(64)的通断。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池和车载仪器的电连接进行切换的开关***。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逆变器等车载仪器经由接触器(继电器)而与高电压的电池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12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继电器的触点会存在因触点间的接触电阻产生的电阻值。如果在触点间产生电弧放电、或者因常年使用而导致继电器老化,则有时触点的电阻值会增大。如果触点的电阻值增大,则因在触点间流动的电流而触点发热,触点的温度升高。如果触点的温度变得过高,则触点间有可能产生熔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触点的增大的电阻值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开关***具有:***主继电器,其将触点接通而使得电池和车载仪器电连接,将触点断开而将电池和车载仪器之间电切断;温度检测部,其对***主继电器的触点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在***主继电器的触点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或者温度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该控制部在规定定时反复使***主继电器进行触点的通断。
另外,控制部可以基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而决定触点的通断的反复次数。
另外,***主继电器可以具有:第1***主继电器,其与电池的第1电极连接;以及第2***主继电器,其与电池的第2电极连接,控制部可以在使第1***主继电器以及第2***主继电器的一者反复进行触点的通断的情况下将另一者维持为断开状态。
另外,还可以具有电阻器、以及与电阻器串联连接的预充电继电器,电阻器以及预充电继电器与***主继电器并联连接,控制部在在规定定时反复执行触点的通断之前使预充电继电器接通。
另外,控制部可以在反复进行触点的通断的期间中将预充电继电器维持为接通状态。
另外,规定定时可以是对应用开关***的车辆进行了点火器断开时、或者电池的充电完毕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触点的增大的电阻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第1***主继电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通断次数和触点的电阻值的关系的图。
图4是对行驶时的控制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温度判定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对电阻值恢复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对充电时的控制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阻值恢复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标号的说明
1 开关***
2 车辆
10 电池
12 车载仪器
14 第1***主继电器
16 第2***主继电器
18 预充电继电器
30 第1温度检测部
32 第2温度检测部
34 电阻器
42 控制部
64 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数值等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的示例而已,除了特别声明的情况以外,并未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将重复的说明省略,另外,将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的要素的图示省略。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1的结构的概略图。在图1中,由实线表示电连接,由虚线箭头表示控制信号的流动方向。开关***1应用于车辆2。车辆2例如是以电机(省略图示)为驱动源的电动汽车。此外,车辆2也可以是与电机并行设置有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结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无关联的结构、处理而将说明省略。
开关***1包含电池10、车载仪器12、第1***主继电器14、第2***主继电器16、预充电继电器18、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电流检测部26、电容器28、第1温度检测部30、第2温度检测部32、电阻器34、电容器36、充电器38、启动开关40、控制部42。
下面,对第1***主继电器14以及第2***主继电器16进行统称,有时简称为***主继电器。另外,有时将第1温度检测部30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统称为温度检测部。
电池10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利用从后述的充电器38供给的电力对电池10进行充电(蓄电)。另外,电池10在车辆2的加速时等对电机供给电力。电池10对电机供给电力,因此电压变为较高的电压(例如200V等)。另外,电机可以在车辆2的减速时等作为发电机而起作用,将发电所得的电力向电池10供给。
车载仪器12与电池10连接,与电池10之间进行电力的授受。车载仪器12例如是将电池10的直流电力变换为所需频率的交流电力而向电机供给的驱动用的逆变器。此外,车载仪器12并不局限于驱动用的逆变器。例如,车载仪器12也可以是生成用于向车室内送出冷风或者暖风的压缩介质的空气压缩机等。
第1***主继电器14、第2***主继电器16、预充电继电器18、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第1***主继电器14的结构进行说明,将其他继电器的说明省略。
图2是表示第1***主继电器14的结构的概略图。第1***主继电器14包含壳体50、第1固定触点52、第2固定触点54、可动触点56、电磁线圈58、第1端子60、第2端子62。有时将第1固定触点52、第2固定触点54以及可动触点56统称为触点64。
壳体50形成为中空的箱状。第1固定触点52、第2固定触点54、可动触点56、电磁线圈58收容于壳体50内。第1固定触点52、第2固定触点54以及可动触点56由金属构成。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在相互隔离的状态下固定于壳体50。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的形状在图2中表示为球状,但并不局限于球状,例如也可以是平板状。
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在壳体50外露出。第1端子60与第1固定触点52连结,第2端子62与第2固定触点54连结。
可动触点56例如以平板状形成。可动触点56从第1固定触点52延伸至第2固定触点54。可动触点56配置为与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相对。可动触点56能够在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的相对方向上移动。
如果对电磁线圈58施加电压而使得电流流动,则在周围产生磁场,作为电磁体起作用。可动触点56在电流未在电磁线圈58流动的状态下与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隔离。在该情况下,将第1固定触点52与可动触点56之间、以及第2固定触点54与可动触点56之间电切断(变为断开状态)。即,将第1固定触点52与第2固定触点54之间电切断。
如果大于或等于规定电流的电流在电磁线圈58流动,则电磁线圈58对可动触点56进行吸引。于是,可动触点56朝向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移动,与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接触。在该情况下,第1固定触点52与可动触点56之间、以及第2固定触点54与可动触点56之间电连接(变为接通状态)。即,第1固定触点52与第2固定触点54之间电连接。
这样,第1***主继电器14是以电磁方式对触点64进行通断(开闭)的常开的继电器开关(具体而言为接触器等)。此外,第2***主继电器16等其他继电器也同样地起作用。
返回至图1,第1***主继电器14的一端(例如第1端子60)经由电流检测部26而与电池10的第1电极70连接。第1电极70例如为正极。电流检测部26对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进行检测。第1***主继电器14的另一端(例如第2端子62)与车载仪器12连接。
第2***主继电器16的一端(例如第1端子60)与电池10的第2电极72连接。第2电极72例如为负极。第2***主继电器16的另一端(例如第2端子62)与车载仪器12连接。
即,***主继电器将触点64接通(闭合)而使得电池10和车载仪器12电连接。另外,***主继电器将触点64断开(打开)而将电池10与车载仪器12之间电切断。
此外,电池10并不局限于第1电极70为正极、且第2电极72为负极的方式,也可以第1电极70为负极、且第2电极72为正极。
电容器28的一个电极与将第1***主继电器14和车载仪器12连结的线连接。电容器28的另一个电极与将第2***主继电器16和车载仪器12连结的线连接。换言之,电容器28与车载仪器12并联连接。电容器28使得车载仪器12的电池10侧端的电压变得平滑。
第1温度检测部30例如设置于第1***主继电器14的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中的任一者。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通过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而对第1***主继电器14的电连接进行切换的触点64的温度。
此外,第1温度检测部30并不局限于设置于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的方式,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1***主继电器14的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即,第1温度检测部30只要能够对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的温度进行检测即可。另外,并不局限于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自身的温度,第1温度检测部30也可以对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
第2温度检测部32例如设置于第2***主继电器16的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中的任一者。第2温度检测部32检测通过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而对第2***主继电器16的电连接进行切换的触点64的温度。
此外,第2温度检测部32并不局限于设置于第1端子60以及第2端子62的方式,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2***主继电器16的第1固定触点52以及第2固定触点54。即,第2温度检测部32只要能够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的温度进行检测即可。另外,并不局限于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自身的温度,第2温度检测部32也可以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
另外,在开关***1中设置有第1温度检测部30和第2温度检测部32这两者。然而,在开关***1中,只要至少设置有第1温度检测部30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中的任一者即可,并不局限于设置两者的方式。
电阻器34的一端与第2***主继电器16的电池10侧端连接。电阻器34的另一端与预充电继电器18的一端连接。预充电继电器18的另一端与第2***主继电器16的车载仪器12侧端连接。即,电阻器34和预充电继电器18串联连接,形成串联单元74。另外,串联单元74与第2***主继电器16并联连接。
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的一端与第1***主继电器14的电池10侧端连接。换言之,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的一端经由电流检测部26而与电池10的第1电极70连接。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的另一端与充电器38连接。
第2充电主继电器22的一端与第2***主继电器16的电池10侧端连接。换言之,第2充电主继电器22的一端与电池10的第2电极72连接。第2充电主继电器22的另一端与充电器38连接。
电容器36的一个电极与将第1充电主继电器20和充电器38连结的线连接。电容器36的另一极与将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和充电器38连结的线连接。换言之,电容器36与充电器38并联连接。电容器36使得充电器38的电池10侧端(输出端)的电压变得平滑。
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的一端与电阻器34的预充电继电器18侧端(电阻器34和预充电继电器18的连接节点)连接。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的另一端与第2充电主继电器22的充电器38侧端连接。即,电阻器34和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串联连接,形成串联单元76。串联单元76与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并联连接。
在电容器28的充电(预充电)时以及电容器36的充电(预充电)时利用电阻器34。电阻器34具有用于限制电容器28、36的预充电时的浪涌电流的规定的电阻值。根据电池10的电压、电容器28的预充电时间、电容器36的预充电时间等而设定电阻器34的电阻值。
第1***主继电器14、第2***主继电器16、预充电继电器18、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第1温度检测部30、第2温度检测部32以及电阻器34收容于接线盒78。接线盒78由耐久性较高的容器形成。因此,即使车辆2产生碰撞事故等,收容于接线盒78的***主继电器等也维持安全的状态。
充电器38从车辆2的外部接收电力,将接收到的电力通过第1充电主继电器20以及第2充电主继电器22而向电池10供给。充电器38例如连接有充电座的充电插头,经由该充电插头而接受电力的供给。另外,充电器38也可以在车辆2的停止过程中或者行驶过程中,从设置于路面的供电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接受电力的供给。
充电器38将请求从外部充电的充电请求信号向控制部42发送。例如,在未与充电插头连接时、或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接受供电的区域不存在车辆2时,充电器38将充电请求信号“断开”向控制部发送。另一方面,在充电插头连接时、或车辆2进入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接受供电的区域时,充电器38发送充电请求信号“接通”。
启动开关40接受由车辆2的搭乘者执行的点火器接通(IG-ON)操作以及点火器断开(IG-OFF)操作。如果执行IG-ON操作,则启动开关40将表示点火器接通的IG-ON信号向控制部42发送。另外,如果执行IG-OFF操作,则启动开关40将表示点火器断开的IG-OFF信号向控制部42发送。
控制部42由包含中央处理装置(CPU)、储存有程序的ROM、作为工作区域的RAM等在内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控制部42基于IG-ON信号、IG-OFF信号以及充电请求信号等而对各继电器(第1***主继电器14、第2***主继电器16、预充电继电器18、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的通断(开闭)进行控制。
但是,如果***主继电器的触点64间产生电弧放电、或者***主继电器因常年使用而老化,则有时***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表面变得粗糙。
例如,***主继电器变为接通状态,通过***主继电器而使得电流在电池10与车载仪器12之间流动。在该状态下,如果逆变器(车载仪器12)产生异常,则即使电流在***主继电器流动,控制部42也使得***主继电器断开。如果***主继电器在电流流动的状态下断开(瞬断),则有时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如果产生电弧放电,则有时在触点64的表面形成局部的电弧痕迹。电弧痕迹例如为微米级的微小的凹部。触点64的表面因电弧放电而在局部变为高温,变为高温的表面材料略微蒸发而形成电弧痕迹。
蒸发的触点64的材料例如为微米级的微粒。蒸发后的触点64的材料在触点64之间扩散,扩展附着于触点64(例如,形成有电弧痕迹的触点64的相反侧的触点64)的表面。于是,与这样的附着物的附着相应地,触点64的表面在局部凸出。换言之,该附着物使得触点64的接触面在局部凸出。如果产生电弧放电,则由此使得触点64的表面变得粗糙。
另外,如果持续使用***主继电器,则有时因在***主继电器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热疲劳等而使得触点64的表面在局部变形。如果***主继电器因常年使用而老化,则由此使得触点64的表面变得粗糙。
如果触点64的表面变得粗糙,则有时因触点64之间的接触电阻而使得电阻值增大。例如,触点64彼此经由使得接触面凸出的附着物而接触,因此触点64的电阻值增大。
如果触点64的电阻值增大,则因触点64之间流动的电流而使得触点64发热,触点64的温度升高。如上所述,电池10的电压为高电压,因此在***主继电器流动的电流较大。因此,在***主继电器中,特别是触点64的温度容易升高。
如果触点64的温度变得过高,则有可能导致触点64之间产生熔接。如果触点64之间产生熔接,则无法将电池10和车载仪器12之间电切断。另外,如果触点64之间产生熔接,则必须对该***主继电器进行更换修理。
因此,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即,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电阻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电阻值的情况下),开关***1的控制部42在规定定时(timing)使***主继电器反复执行对触点64的通断。
具体而言,控制部42获取由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出的温度、以及由第2温度检测部32检测出的温度。在基于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以及基于第2温度检测部32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的任一者或者两者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控制部42判断为***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规定升高量例如设定为30℃等,在100A的电流在触点64流动了10秒钟时基于第1温度检测部30的温度从60℃升高至90℃的情况下判断为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但并不局限于该例子。
另外,在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未准确地检测出***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因此,控制部42基于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稳定的情况下的***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而进行关于***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
具体而言,控制部42在整个规定期间内连续地获取由电流检测部26检测出的电流值。控制部42判断基于电流检测部26的电流值在整个规定期间内是否稳定。规定期间例如设定为10秒等,但并不局限于该例子。控制部42导出获取到的规定期间内的电流值的平均值,针对各时刻的电流值而导出以平均值为中心的电流值的偏差。如果电流值的偏差在整个规定期间内处于规定偏差以内,则控制部42判断为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稳定。另一方面,在电流值的偏差在规定期间内一次也未超过规定偏差的情况下,控制部42判断为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
此外,在控制部42判断为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进行关于***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
在电流在***主继电器流动的状态下进行这种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具体而言,在车辆2处于IG-ON状态中(能够行驶的状态中)、以及通过充电器38对电池10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进行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而且,如果判断为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则控制部42在规定定时使***主继电器反复执行对触点64的通断。
在车辆2的IG-ON状态下进行了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的情况下,规定定时为车辆2的IG-OFF时。另外,在充电过程中进行了触点64的温度的判断的情况下,规定定时为充电完毕时。此外,规定定时并不局限于IG-OFF时以及充电完毕时,例如可以是由用户指示时。
控制部42基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而决定***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次数。下面,将***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次数称为通断次数。通断次数在接通以及断开分别执行1次的1个周期中设为1次。
控制部42例如基于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中的较高的温度(升高量),决定通断次数。控制部42参照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与通断次数建立关联的表,决定通断次数。此外,控制部42可以利用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与通断次数建立关联的关系式而直接导出通断次数。
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和通断次数,例如以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越高则通断次数越增大的方式建立关联。另外,通断次数可以相对于温度成正比地增大,也可以以2次函数的方式而增大。
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频率例如设定为2Hz~3Hz,但并不局限于该例子。另外,例如在10~1000次之间基于温度而决定通断次数,但并不局限于该例子。
此外,通断次数并不局限于基于***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而决定的方式,例如可以预先设定。
控制部42以根据温度而决定的通断次数、或者预先设定的通断次数而对第1***主继电器14以及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分别反复地进行通断。
此外,控制部42可以以基于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出的温度的通断次数,对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进行通断,并可以以基于第2温度检测部32检测出的温度的通断次数,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进行通断。
如果反复对***主继电器的触点64进行通断,则增大的触点64的电阻值减小。例如,因电弧放电使得附着物附着于触点64的表面而导致电阻值增大。如果反复对触点64进行通断,则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具体而言,第1固定触点52和可动触点56相互叩击,第2固定触点54和可动触点56相互叩击。于是,触点64的表面的附着物在触点64之间被压扁而形成为扁平状。如果附着物被压扁,则附着物和触点64的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即,通过反复对触点64进行通断而能够使触点64的表面变得平整。
另外,即使在触点64的表面在局部变形等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反复对触点64进行通断而使得触点64的表面变得平整。
如果触点64的表面变得平整,则触点的电阻值减小。触点64的电阻值减小是指增大的电阻值恢复。下面,有时将反复对***主继电器的触点64进行通断简称为***主继电器的通断。
在***主继电器的通断时,控制部42在使得第2***主继电器16断开的状态下,反复对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进行通断。在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结束之后,控制部42在使得第1***主继电器14断开的状态下,反复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进行通断。
此外,与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相比,控制部42可以先进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即,控制部42使得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定时和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定时不同。
如果使得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的定时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的定时不重叠,则不对电池10和车载仪器12(电容器28)进行通电便能够对第1***主继电器14以及第2***主继电器16进行通断。其结果,在***主继电器的通断期间中,能够抑制电弧放电的产生。
图3是表示通断次数和触点64的电阻值的关系的图。在图3中,圆圈符号A1表示第1样品的实验结果,四边形符号A2表示第2样品的实验结果。另外,实线B1是利用最小二乘法等对圆圈符号A1的数据进行近似所得的线,点划线B2是表示利用最小二乘法等对四边形符号A2的数进行近似的线。
如图3中的实线B1以及点划线B2所示,通过对***主继电器进行通断而能够减小触点64的电阻值。另外,在图3中,反复进行接近3万次的通断。然而,实际上,至少通过反复进行多次通断而能够减小触点64的电阻值。
图4是对行驶时的控制部42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第1***主继电器14、第2***主继电器16、预充电继电器18、第1充电主继电器20、第2充电主继电器22、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断开状态。
控制部42判断是否从启动开关40接收到IG-ON信号(S100)。在未接收到IG-ON信号的情况下(S100中为NO),控制部42等待至接收到IG-ON信号为止。
在接收到IG-ON信号的情况下(S100中为YES),控制部42在第2***主继电器16断开的状态下使得第1***主继电器14以及预充电继电器18接通,而进行电容器28的预充电(S110)。
如果电容器28的预充电完毕,则电容器28的电压变为与电池10的电压相同的程度。如果电容器28的预充电完毕,则控制部42使第2***主继电器16接通,使得预充电继电器18断开,由此使得车载仪器12和电池10实现电连接(S120)。由此,车辆2变为能够行驶的状态。
然后,控制部42判断是否从启动开关40接收到IG-OFF信号(S130)。
在未接收到IG-OFF信号的情况下(S130中为NO),控制部42进行关于***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而判定的温度判定控制(S140)。后文中对温度判定控制S140的流程进行叙述。控制部42在进行了温度判定控制之后返回至步骤S130的处理,判断是否接收到IG-OFF信号。
在接收到IG-OFF信号的情况下(S130中为YES),控制部42使第1***主继电器14以及第2***主继电器16断开,使电容器28放电(S150)。
然后,控制部42判断温度标志是否置于ON(S160)。温度标志表示***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在温度判定控制中,在判断为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温度标志置于ON。温度标志直至置于OFF为止而维持ON状态。
在温度标志未置于ON的情况下(S160中为NO),控制部42结束图4中的一系列处理。另一方面,在温度标志置于ON的情况下(S160中为YES),控制部42开始包含***主继电器的通断在内的电阻值恢复控制(S170),结束图4中的一系列处理。后文中对电阻值恢复控制的流程进行叙述。
图5是对温度判定控制S140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控制部42判断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是否稳定(S200)。在车辆2的停止过程中,电机的负荷容易变化,因此有时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也不稳定。然而,例如,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等,有时电机的负荷的变化较小、且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稳定。
在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S200中为NO),控制部42结束图5中的一系列处理。即,控制部42返回至图4中的步骤S130的处理。
在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稳定的情况下(S200中为YES),控制部42获取***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S210)。具体而言,控制部42从第1温度检测部30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获取温度。
然后,控制部42判断***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S220)。即,控制部42判断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稳定且电流在规定期间(例如10秒)内流动时的触点64的温度的升高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此外,控制部42也可以在判断输入输出电流之前获取升高前的基准温度。
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并未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S220中为NO),控制部42结束图5中的一系列处理。
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S220中为YES),控制部42将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从第1温度检测部30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32获取的温度)存储于寄存器等(S230)。
接下来,控制部42将温度标志置于ON(S240),结束图5中的一系列处理。如果温度标志置于ON,则在车辆2的IG-OFF时进行电阻值恢复控制。
图6是对电阻值恢复控制S170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控制部42基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而决定***主继电器的通断次数(S300)。具体而言,控制部42利用图5中的步骤S230中存储的温度而决定通断次数。此外,在存储的温度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控制部42利用存储的温度中的最高温度决定通断次数。
然后,在第2***主继电器16断开的状态下,控制部42与步骤S300中决定的通断次数相应地对第1***主继电器14的触点64进行通断(S310)。如果通断次数达到步骤S300中决定的通断次数,则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动作完毕。
在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S310)完毕之后,在第1***主继电器14断开的状态下,控制部42与步骤S300中决定的通断次数相应地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进行通断(S320)。如果通断次数达到步骤S300中决定的通断次数,则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动作完毕。
在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S320)完毕之后,控制部42将温度标志置于OFF(S330),结束图6中的一系列处理。
如果进行图6的电阻值恢复控制,则触点64的电阻值减小,与执行电阻值恢复控制之前相比,此后的***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降低。由此,在开关***1中,能够避免***主继电器的触点64之间的熔接。另外,在开关***1中,还能够避免***主继电器的更换修理。
此外,即使进行***主继电器的通断,有时触点64的电阻值也不会减小。在该情况下,在进行***主继电器的通断之后进行IG-ON时(下一次的行驶周期时),有时***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会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于是,在接下来的IG-OFF时,再次执行电阻值恢复控制。在开关***1中,这样横跨多个行驶周期而进行***主继电器的通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小触点64的电阻值。
不仅可以在IG-OFF时执行电阻值恢复控制,也可以在基于充电器38的充电完毕之后执行电阻值恢复控制。因此,下面对充电时进行说明。
图7是对充电时的控制部42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控制部42判断充电请求信号是否接通(S400)。在充电请求信号未接通的情况下(S400中为NO),控制部42等待至充电请求信号接通为止。
在充电请求信号接通的情况下(S400中为YES),控制部42进行步骤S410以后的处理。首先,在第2充电主继电器22断开的状态下,控制部42使得第1充电主继电器20以及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接通而进行电容器36的预充电(S410)。
如果电容器36的预充电完毕,则电容器36的电压变为与电池10的电压等同的程度。如果电容器36的预充电完毕,则控制部42使得第2充电主继电器22接通,使得充电预充电继电器24断开,由此使充电器38和电池10电连接(S420)。由此,车辆2处于能够充电的状态。
控制部42使充电器38开始对电池10的充电(S430)。然后,控制部42判断充电是否完毕(S440)。具体而言,在电池10的SOC(State of Charge)大于或等于规定SOC的情况下,控制部42判断为充电完毕。规定SOC例如设定为95%等,但并不局限于该例子。
在充电未完毕的情况下(S440中为NO),控制部42执行温度判定控制(S140)。在温度判定控制中,执行与图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同样的处理。
控制部42在执行温度判定控制之后返回至步骤S440的处理,判断充电是否完毕。即,在温度判定控制中,在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S200中为NO)、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并未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S220中为NO)、以及温度标志置于ON之后(S240),控制部42返回至步骤S440的处理。
此外,在通过充电器38的充电时,对电池10供给电流值大致恒定的电力。因此,充电时的电池10的输入输出电流与行驶时相比更容易变得稳定。即,在充电时,与行驶时相比,容易执行温度判定控制。
在充电完毕的情况下(S440中为YES),控制部42使得第1充电主继电器20以及第2充电主继电器22断开,使充电器38侧的电容器36放电(S450)。
然后,控制部42判断温度标志是否置于ON(S460)。在温度标志未置于ON的情况下(S460中为NO),控制部42结束图7中的一系列处理。
在温度标志置于ON的情况下(S460中为YES),控制部42开始电阻值恢复控制(S170),结束图7中的一系列处理。在电阻值恢复控制中,执行与图6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同样的处理。
如上,在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在***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反复在规定定时对***主继电器的触点64进行通断。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能够使得***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表面平整。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能够减小触点64的增大的电阻值。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控制部42基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而决定触点64的通断的反复次数。触点64的温度越高,触点64的电阻值越高,触点64的表面越粗糙。触点64的温度越高,即,触点64的表面越粗糙,控制部42越增多通断次数,从而能够使触点64的表面变得平整。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能够更可靠地减小电阻值。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控制部42在车辆2的IG-OFF时、或者电池10的充电完毕时对***主继电器进行通断。即,在电流未在***主继电器流动的状态下,控制部42反复对***主继电器的触点64进行通断。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在***主继电器的通断期间中,能够抑制触点64产生电弧放电。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按顺序进行了第1***主继电器14的通断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然而,也可以在使得第1***主继电器14以及预充电继电器18接通的状态下进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
图8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阻值恢复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8的流程图在取代步骤S310以及步骤S320而具有步骤S510~S540这一点上与图6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步骤进行详细叙述,对于同样的步骤,将说明省略。
在决定了通断次数之后(S300),控制部42在第2***主继电器16断开的状态下使得第1***主继电器14以及预充电继电器18接通(S510)。即,控制部42经由电阻器34而对电池10和电容器28进行通电。于是,经由电阻器34而对电容器28进行预充电。
然后,控制部42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520)。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520中为NO),控制部42等待至经过了规定时间为止。这样等待规定时间的经过是为了通过电容器28的预充电而使得电池10侧的电位与车载仪器12侧的电位的电位差相对于第2***主继电器16而减小。
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520中为YES),控制部42与步骤S300中决定的通断次数相应地,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进行通断(S530)。在反复进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的通断期间中,控制部将第1***主继电器14以及预充电继电器18维持为接通状态。即,在两侧的电位差相对于第2***主继电器16而极低的状态下,控制部42能够持续进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因此,即使通过将第2***主继电器16接通而将电池10和车载仪器12连接,电容器28的浪涌电流也得到抑制。
如果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动作完毕,则***主继电器维持为断开状态。然后,控制部42使得预充电继电器18断开(S540)。然后,控制部42使得温度标志置于OFF(S330),结束图8中的一系列处理。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执行了图4中的温度判定控制(S140)之后省略步骤S130的处理而进行步骤S150以后的处理。即,可以在IG-ON状态下进行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在该情况下,在第2***主继电器16的通断动作完毕之后,将第2***主继电器16维持为接通状态。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图4中的步骤S150的处理而进行步骤S160以后的处理。即,可以不使电容器28暂时放电而将预充电继电器18接通,由此省略放电所花费的时间。
如上,在第2实施方式中,反复对第2***主继电器16的触点64进行通断,因此能够减小触点64的增大的电阻值。
另外,如第2实施方式所示,即使在***主继电器的通电状态下也可以执行电阻值恢复控制(即,***主继电器的通断)。即使***主继电器处于通电状态,通过使得两侧的电位差相对于***主继电器变得极低,也能够抑制在***主继电器的通断期间中触点64产生电弧放电。
如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改例,应当理解这些变更例或者修改例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2在触点64的温度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进行***主继电器的通断。然而,控制部42也可以在触点64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在规定定时反复使***主继电器进行触点64的通断。具体而言,在由第1温度检测部30检测出的温度以及由第2温度检测部32检测出的温度的至少一者或者两者例如大于或等于100度的情况下,控制部42在规定定时反复使***主继电器进行触点64的通断。
另外,与通常时(例如IG-ON时等)的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强度相比,控制部42可以使得***主继电器的通断期间中的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强度更强。具体而言,与通常时对***主继电器的电磁线圈58施加的电压相比,控制部42可以使得通断期间中对***主继电器的电磁线圈58施加的电压更高。例如,在通常时,可以对电磁线圈58保持原样地施加电压低于电池10的电压的辅助电池的电压,在通断期间中,可以使辅助电池的电压升高并施加于电磁线圈58。
如果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强度增强,则例如触点64的表面的附着物等容易压扁,触点64的表面提前变得平整。因此,在该方式中,能够减小***主继电器的通断次数,能够进一步提前减小电阻值。
另外,与通常时的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速度相比,控制部42可以使通断期间中的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速度加快。例如,与通常时施加于电磁线圈58的电压波形的升起相比,控制部42可以使得通断期间中施加于电磁线圈58的电压波形陡峭地升起。
如果触点64彼此相互叩击的速度加快,则例如触点64的表面的附着物等更容易压扁,触点64的表面提前变得平整。因此,在该方式中,能够减小***主继电器的通断次数,能够进一步提前减小电阻值。
另外,控制部42可以在通断期间中使得接通时的速度比断开时的速度更快。例如,控制部42可以在通断期间中使得施加于电磁线圈58的电压波形比下降时更陡峭地升起。触点64彼此隔离的断开时的动作无助于将触点64的表面的附着物等压扁。即,在开关***1中,即使断开时的速度较慢,也能够减小触点64的电阻值。因此,在该方式中,能够高效地减小***主继电器的触点64的电阻值。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对电池和车载仪器的电连接进行切换的开关***。

Claims (9)

1.一种开关***,其具有:
***主继电器,其将触点接通从而使得电池和车载仪器电连接,将所述触点断开从而将所述电池和所述车载仪器之间电切断;
温度检测部,其对所述***主继电器的所述触点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主继电器的所述触点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或者温度的升高量大于或等于规定升高量的情况下,该控制部在规定定时反复使所述***主继电器进行所述触点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而决定所述触点的通断的反复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主继电器具有:第1***主继电器,其与所述电池的第1电极连接;以及第2***主继电器,其与所述电池的第2电极连接,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第1***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2***主继电器中的一者反复进行所述触点的通断的情况下,将另一者维持为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开关***还具有:
电阻器;以及
预充电继电器,其与所述电阻器串联连接,
所述电阻器以及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与所述***主继电器并联连接,
所述控制部在在所述规定定时反复执行所述触点的通断之前使所述预充电继电器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反复进行所述触点的通断的期间中将所述预充电继电器维持为接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规定定时是对应用所述开关***的车辆进行了点火器断开时、或者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毕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规定定时是对应用所述开关***的车辆进行了点火器断开时、或者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毕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规定定时是对应用所述开关***的车辆进行了点火器断开时、或者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毕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规定定时是对应用所述开关***的车辆进行了点火器断开时、或者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毕时。
CN201910982667.9A 2019-02-08 2019-10-16 开关*** Pending CN111554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1787A JP7096778B2 (ja) 2019-02-08 2019-02-08 スイッチシステム
JP2019-021787 2019-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545A true CN111554545A (zh) 2020-08-18

Family

ID=7194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2667.9A Pending CN111554545A (zh) 2019-02-08 2019-10-16 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7644B2 (zh)
JP (1) JP7096778B2 (zh)
CN (1) CN1115545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77065A (ko) * 2019-12-16 2021-06-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pra 열화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의 pra 열화 제어 방법
JP7348234B2 (ja) * 2021-06-23 2023-09-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載システムおよび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JP2023077872A (ja) * 2021-11-25 2023-06-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供給ユニット
WO2024089787A1 (ja) * 2022-10-26 2024-05-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用電源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2495A (ja) * 1998-12-14 2000-06-30 Komatsu Ltd 接点開閉器の故障予防装置
US6347024B1 (en) * 1997-12-23 2002-02-12 Crouzet Automatismes Hybrid power relay
CN1681059A (zh) * 2004-04-05 2005-10-12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接点腐蚀防止装置
CN1768407A (zh) * 2003-03-31 2006-05-03 Neclamilion能源株式会社 用于检测继电器触点的熔接的方法和装置
JP2007165406A (ja) * 2005-12-09 2007-06-28 Nissan Motor Co Ltd 電磁リレーの凍結解除装置及び凍結解除方法
JP2007276552A (ja) * 2006-04-04 2007-10-25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086136A (ja) * 2006-09-28 2008-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ンタクタ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とコンタクタをクリーニングする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3033742A (zh) * 2011-10-05 2013-04-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高电压电池***的继电器熔断检测技术
CN103097177A (zh) * 2010-07-09 2013-05-08 株式会社V-Ens 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45269A (zh) * 2013-08-02 2015-02-1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源电路异常检测方法
CN104350570A (zh) * 2012-12-18 2015-02-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电源继电器控制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6374552A (zh) * 2015-07-20 2017-02-01 Ls 产电株式会社 电池断开单元
CN106960765A (zh) * 2015-10-27 2017-07-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装置
CN107017098A (zh) * 2017-06-20 2017-08-04 明光市三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清洁装置
CN107785209A (zh) * 2017-11-23 2018-03-09 四川大能科技有限公司 继电器触点去氧化模块及方法
CN207190807U (zh) * 2017-05-18 2018-04-06 深圳市瀚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高压回路熔接检测装置和***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5582A (ja) * 1997-12-22 1999-07-09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負荷駆動回路
JP2002163968A (ja) 2000-11-27 2002-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直流駆動用電磁リレーの酸化膜除去方法
JP5274046B2 (ja) 2008-02-21 2013-08-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JP5408316B1 (ja) * 2012-09-11 2014-02-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電磁継電器制御方法
JP6394631B2 (ja) * 2016-03-22 2018-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2563477B1 (ko) * 2018-04-26 2023-08-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릴레이 온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7024B1 (en) * 1997-12-23 2002-02-12 Crouzet Automatismes Hybrid power relay
JP2000182495A (ja) * 1998-12-14 2000-06-30 Komatsu Ltd 接点開閉器の故障予防装置
CN1768407A (zh) * 2003-03-31 2006-05-03 Neclamilion能源株式会社 用于检测继电器触点的熔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681059A (zh) * 2004-04-05 2005-10-12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接点腐蚀防止装置
JP2007165406A (ja) * 2005-12-09 2007-06-28 Nissan Motor Co Ltd 電磁リレーの凍結解除装置及び凍結解除方法
JP2007276552A (ja) * 2006-04-04 2007-10-25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086136A (ja) * 2006-09-28 2008-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ンタクタ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とコンタクタをクリーニングする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3097177A (zh) * 2010-07-09 2013-05-08 株式会社V-Ens 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33742A (zh) * 2011-10-05 2013-04-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高电压电池***的继电器熔断检测技术
CN104350570A (zh) * 2012-12-18 2015-02-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电源继电器控制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345269A (zh) * 2013-08-02 2015-02-1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源电路异常检测方法
CN106374552A (zh) * 2015-07-20 2017-02-01 Ls 产电株式会社 电池断开单元
CN106960765A (zh) * 2015-10-27 2017-07-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装置
CN207190807U (zh) * 2017-05-18 2018-04-06 深圳市瀚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高压回路熔接检测装置和***
CN107017098A (zh) * 2017-06-20 2017-08-04 明光市三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清洁装置
CN107785209A (zh) * 2017-11-23 2018-03-09 四川大能科技有限公司 继电器触点去氧化模块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58706A1 (en) 2020-08-13
US11257644B2 (en) 2022-02-22
JP2020129490A (ja) 2020-08-27
JP7096778B2 (ja)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4545A (zh) 开关***
JP5575506B2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及びこ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KR102311510B1 (ko) 배터리 팩
CA2647732C (en) Solid state pre-charge module
JP4086807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20100127663A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relays
US20070139005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688592B (zh) 具有高压电池和联接装置的***、机动车及运行联接装置的方法
EP2509186B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3102101A (ja) 電気自動車用電源制御装置
US20230021766A1 (en) Contact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battery system providing the same method thereof
JP2009038925A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US11804723B2 (en) Relay switch device for turning on/off high current of battery pack
JP2006238509A (ja) 電動車輌の制御装置、電動車輌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US11824382B2 (en)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KR101795319B1 (ko) 차량의 고전압 시스템의 퓨즈 단선 검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65129B2 (en) Vehicle having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isplay displaying a cruising distance of the vehicle
JP2020096480A (ja) 突入電流制限システム
JP2018153014A (ja) 自動車
JP6361491B2 (ja) 電源制御装置
US11361913B2 (en) Power accumulation system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7227483B (zh) 纯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纯电动汽车和存储介质
US11999264B2 (en) Contact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battery system providing method
US20220149639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tactor
US20240010072A1 (en) Relay switching control device, relay switch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