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517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517A
CN111465517A CN201880079810.7A CN201880079810A CN111465517A CN 111465517 A CN111465517 A CN 111465517A CN 201880079810 A CN201880079810 A CN 201880079810A CN 111465517 A CN111465517 A CN 111465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attern region
star
protrusions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98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5517B (zh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65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5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60C2011/136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with protrusions extending from the groove bott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轮胎具有:装饰部,其形成于轮胎侧部(轮胎外表面),具有基底面;以及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在该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突起,该突起自装饰部的基底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突出高度突出,在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中,突起的从与基底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互不相同。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外表面形成有微细的突起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在轮胎的侧部形成微细的突起而形成具有对比度的花纹区域的操作。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2/131089号中公开了利用在整个花纹区域形成的多个突起在轮胎的侧部呈现较大的对比度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轮胎的侧部的装饰部具有形成有突起的一个区域。通过利用突起控制光的反射,从而该一个区域的亮度与使光原封不动地反射的其他区域的亮度相比降低。但是,仅是形成有突起的一个区域整体降低相同的亮度的话,轮胎的形成有突起的装饰部的显现范围会受限。
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扩大轮胎的具有形成有突起的区域的装饰部的显现范围。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轮胎具有:装饰部,其形成于轮胎外表面,具有基底面;以及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在该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突起,该突起自所述装饰部的所述基底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突出高度突出,在所述第一花纹区域和所述第二花纹区域中,所述突起的从与所述基底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互不相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扩大轮胎的具有形成有突起的区域的装饰部的显现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装饰部的外观(日文:見え方)的一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装饰部的外观的另一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表示形成于第一花纹区域的突起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第一花纹区域的突起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突起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形成于第二花纹区域的肋状突起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设于胎面的槽的装饰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一例。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C表示轮胎周向,箭头R表示轮胎径向,箭头W表示轮胎宽度方向。
如图1、图2所示,在作为轮胎10的外表面的一例的轮胎侧部12形成有装饰部14。装饰部14在从轮胎10的轴向观察时呈例如圆弧状,配置于轮胎周向上的任意的位置。并且,装饰部14具有基底面40(图4)。基底面40相对于未形成突起等的其他的区域18凹陷,该其他的区域18是轮胎侧部12的除装饰部14之外的区域。该基底面40构成装饰部14的底面,并且在从轮胎周向观察时呈向轮胎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凸出的弯曲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底面40相对于其他的区域18凹陷0.4〔mm〕。
并且,在装饰部14形成有与其他的区域18相比亮度较低的、看起来是黑色的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第一花纹区域21的亮度和第二花纹区域22的亮度例如彼此相同。
而且,形成于装饰部14的第二花纹区域22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装饰部14,利用第一花纹区域21显示字母的例如A~H的文字。此外,能够在第一花纹区域21显现出任意的文字、图形、记号、花纹等。第一花纹区域21配置于第二花纹区域22的范围内。换言之,第一花纹区域21与第二花纹区域22邻接,并且被第二花纹区域22包围。
另外,通过在用于成形轮胎10的铸模(模具)中的、与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对应的部分设置凹凸,从而形成该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此外,从在车辆安装有轮胎10的状态下的视觉感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配置于比轮胎最大宽度部(轮胎侧部之间的直线距离最大的部分)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部位。
在第一花纹区域21,在第二花纹区域22形成有作为突起的一例的肋状突起52(图5)。
(第一花纹区域21)
在第一花纹区域21,作为自基底面40突出的多个突起的一例形成有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图3、图4)。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径向上交替地配置。
〔第一星号突起34〕
如图4所示,第一星号突起34包括在从与基底面40正交的方向(轮胎10(图1、图2)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从作为基点的中心O1向各不相同的方向伸出的第一伸出部35A-1、35A-2、第二伸出部35B-1、35B-2及第三伸出部35C-1、35C-2。以下,将上述的6条伸出部统称为“伸出部34E”。而且,由一个伸出部34E和另一个伸出部34E(除了从中心O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伸出的伸出部相互间之外)构成在中心O1弯曲的线形状。
第一伸出部35A-1和第一伸出部35A-2从中心O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伸出,由第一伸出部35A-1和第一伸出部35A-2构成呈直线状连续的形状。第一伸出部35A-1从中心O1向轮胎径向的外侧延伸,第一伸出部35A-2从中心O1向轮胎径向的内侧延伸。而且,第一伸出部35A-1和第一伸出部35A-2设为相同的长度。以下,将第一伸出部35A-1和第一伸出部35A-2统称为“第一伸出部35A”。
第二伸出部35B-1和第二伸出部35B-2从中心O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伸出,由第二伸出部35B-1和第二伸出部35B-2构成呈直线状连续的形状。第二伸出部35B-1和第二伸出部35B-2以其轮胎周向的一侧(图中左侧)的端部位于比另一侧(图中右侧)的端部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第二伸出部35B-1从中心O1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第二伸出部35B-2从中心O1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而且,第二伸出部35B-1比第二伸出部35B-2长。并且,第二伸出部35B-2的顶端侧的部分向轮胎径向的内侧弯曲。以下,将第二伸出部35B-1和第二伸出部35B-2统称为“第二伸出部35B”。
第三伸出部35C-1和第三伸出部35C-2从中心O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伸出,由第三伸出部35C-1和第三伸出部35C-2构成呈直线状连续的形状。第三伸出部35C-1和第三伸出部35C-2以其轮胎周向的一侧(图中左侧)的端部位于比另一侧(图中右侧)的端部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第三伸出部35C-1从中心O1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第三伸出部35C-2从中心O1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而且,第三伸出部35C-1比第三伸出部35C-2短。以下,将第三伸出部35C-1和第三伸出部35C-2统称为“第三伸出部35C”。
6条伸出部34E与相邻的伸出部34E分别形成60°的角度。换言之,第一星号突起34成为6条伸出部34E从中心O1呈放射状伸出的形状。
如图5所示,第一星号突起34的伸出部34E的、与伸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设为具有平坦的顶面34C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状。也就是说,第一星号突起34具有顶面34C和一对侧面34D。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34C的宽度(图中W1)设为0.02〔mm〕,第一星号突起34的顶角(图中D)设为26〔度〕。此外,第一星号突起34的高度(图中H)设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预先确定的一个值。在突起的高度(突出高度)小于0.1〔mm〕的情况下,难以成形突起,而且有可能无法减弱入射的光,将亮度降低到看起来是黑色的程度。并且,通过将突起的高度设为1.0〔mm〕以下,从而减小突起的部分的刚度与突起的周边的部分的刚度之差,抑制局部的应力集中。
另外,作为一例,能够使用株式会社基恩士的One shot 3D轮廓测量仪VR-3000系列测量本实施方式的突起的高度和后述的突起的间隔(间距)等尺寸。
〔第二星号突起36〕
如图4所示,第二星号突起36设为与第一星号突起34相同的形状。具体地讲,第二星号突起36在从与基底面4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是这样的形状,即:使第一星号突起34以中心O1为中心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进而将以中心O1为中心地旋转90〔度〕后的第一星号突起34的上下翻转而成的形状。
将第二星号突起36的、与第一星号突起34的第一伸出部35A-1、35A-2、第二伸出部35B-1、35B-2、第三伸出部35C-1、35C-2及中心O1对应的部分称为第一伸出部37A-1、37A-2、第二伸出部37B-1、37B-2、第三伸出部37C-1、37C-2及中心O2。以下,将前述的6条伸出部统称为“伸出部36E”。
此外,将第二星号突起36的、与第一星号突起34的顶面34C对应的部分称为顶面36C。并且,将第二星号突起36的、与第一星号突起34的侧面34D对应的部分称为侧面36D(参照图5)。
〔其他〕
如图2(C)所示,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径向上交替地配置,占满整个第一花纹区域21。
如图4所示,第一星号突起34的第一伸出部35A-1、35A-2各自的顶端分别***于与其在轮胎径向上相邻的第二星号突起36的第二伸出部37B-1和第三伸出部37C-2之间、第二伸出部37B-2和第三伸出部37C-1之间。此外,第二星号突起36的第一伸出部37A-1、37A-2各自的顶端分别***于与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星号突起34的第二伸出部35B-1和第三伸出部35C-2之间、第二伸出部35B-2和第三伸出部35C-1之间。
并且,第一星号突起34的第三伸出部35C-1的顶端和配置于比第一星号突起34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部位的第二星号突起36的第二伸出部37B-1的顶端连结。由此,形成连结部34A。并且,第一星号突起34的第二伸出部35B-1的顶端和配置于比第一星号突起34靠轮胎周向的一侧的部位的第二星号突起36的第三伸出部37C-1的顶端连结。由此,形成连结部34B。
在该结构中,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从轮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借助连结部34A、34B呈阶梯状互相连结。
此外,在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的、中心O1和中心O2之间的间隔(以下是“间隔P”)设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预先确定的一个值。在间隔P小于0.1〔mm〕的情况下,难以成形突起。并且,在间隔P大于1.0〔mm〕时,有可能无法减弱入射的光,将亮度降低到看起来是黑色的程度。
在此,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看起来是黑色的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是利用日本电色工业(株)的简易型分光色差计(NF333)测量的亮度L*的值例如小于10的区域。亮度L*的范围是0~100,越接近0,看起来越像黑色,越接近100,看起来越像白色。在轮胎侧部12的除装饰部14之外的其他的区域18,亮度L*的值例如大于20。
(第二花纹区域22)
如图5所示,图1、图2所示的第二花纹区域22包括多个作为突起的一例的肋状突起52。肋状突起52在从与装饰部14的基底面4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形成为例如字母V形并且互相连结,在轮胎周向上形成锯齿状。此外,锯齿状的肋状突起52在轮胎径向上以间隔P形成有多个。肋状突起52的截面形状、相邻的肋状突起52中的一个肋状突起52的中心和另一个肋状突起52的中心之间的间隔P与图5所示的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这两者的截面形状和间隔P相同。
另外,也可以是,使肋状突起5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星号突起34等的截面形状不同。此外,肋状突起52不必呈字母V形连结,也可以是,肋状突起52的直线要素互相独立地配置。
并且,第一花纹区域21的第一星号突起34的、各伸出部的局部或全部的伸出方向与第二花纹区域22的肋状突起52的直线要素的方向不同。
(作用、效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作用效果。
在轮胎侧部12的装饰部14,向形成于第一花纹区域21的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入射的光照射于图5所示的侧面34D、36D。而且,入射的光在相面对的侧面34D、36D之间反复反射的同时减弱,之后向外侧反射。
此外,形成于轮胎侧部12的装饰部14的第二花纹区域22。向肋状突起52入射的光也同样在相面对的侧面之间(未图示)反复反射的同时减弱,之后向外侧反射。
并且,在轮胎侧部12的未形成突起的其他的区域18,入射到其他的区域18的光被构成其他的区域18的外表面向外侧反射。
在此,形成于第一花纹区域21的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之间的间隔P、形成于第二花纹区域22的肋状突起52之间的间隔P分别设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预先确定的一个值。上述的低亮度区域与未形成突起的其他的区域18相比亮度降低。此外,在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突起的从与基底面40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互不相同,因此即使亮度相同,也能够通过光的入射角度变化而使第一花纹区域21或第二花纹区域22看起来犹如浮现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锯齿状的多个肋状突起52构成人字形状,交替地形成与光的入射角正交的面和与光的入射角平行的面。由此,能够在装饰部14显现出条纹状的明暗(图1、图2)。
通过将第一花纹区域21的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设为与肋状突起52不同的结构,并与具有肋状突起52的第二花纹区域22组合起来,从而能够由反射率的差异实现图形显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文字的第一花纹区域21自作为背景的第二花纹区域22浮现出来。如图1、图2所示,其外观根据观察轮胎10的装饰部14的角度而变化。这样,能够扩大轮胎10中的具有形成有突起的区域的装饰部14的显现范围。
此外,在图4中,第一星号突起34的各伸出部34E向不同的方向伸出,第二星号突起36的各伸出部36E向不同的方向伸出。由此,即使在改变视角地观察装饰部14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外观不同的状况。
此外,第一星号突起34包括6条伸出部34E,该6条伸出部34E分别向不同的方向伸出并且在中心O1连结。第二星号突起36包括6条伸出部36E,该6条伸出部36E分别向不同的方向伸出并且在中心O2连结。因而,第一星号突起34、第二星号突起36均难以倒塌,能够提高各个第一星号突起34、第二星号突起36的耐久性。
此外,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借助连结部34A、34B呈阶梯状连结。由此,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借助连结部34A、34B互相支承,抑制了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的倒塌,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第2实施方式>
在图7中,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30的装饰部14形成于轮胎30的胎面32。具体地讲,在轮胎30的胎面32,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42、44在轮胎宽度方向(图中箭头W)上分开地形成。周向槽42设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周向槽44分别设于周向槽4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装饰部14形成于作为轮胎外表面的一例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槽42。在该装饰部14,多个作为第一花纹区域的一例的第一花纹区域21和多个第二花纹区域22在例如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通过这样在周向槽44设置装饰部14,从而能够扩大胎面32的显现范围。
另外,也可以是,除了第一花纹区域21和第二花纹区域22之外还设置花纹区域(未图示)。此外,各花纹区域的配置是任意的,也可以在例如轮胎宽度方向、与轮胎宽度方向交叉的倾斜方向上排列各花纹区域。
第一花纹区域21的细部结构和第二花纹区域22的细部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现其他的各种实施方式,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互相连结,但也可以是不互相连结的结构。此外,在第一花纹区域21设置第一星号突起34和第二星号突起36,在第二花纹区域22设置肋状突起52,但也可以使突起的种类相反。此外,突起也可以是除第一星号突起34、第二星号突起36、肋状突起52之外的形状。
通过参照,将2017年12月11日提出了申请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2017-237174号的公开整体编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全部文献、发明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以各文献、发明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的通过参照编入的情况与各自具体且分开记载的情况相同的程度地通过参照编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4)

1.一种轮胎,其中,
该轮胎具有:
装饰部,其形成于轮胎外表面,具有基底面;以及
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在该第一花纹区域和第二花纹区域,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突起,该突起自所述装饰部的所述基底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突出高度突出,
在所述第一花纹区域和所述第二花纹区域中,所述突起的从与所述基底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突起互相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一花纹区域中,所述突起形成为包含伸出部,该伸出部在从与所述基底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从基点向多个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二花纹区域中,所述突起在从与所述基底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构成锯齿状的肋状突起,
所述肋状突起以所述间隔形成有多个。
CN201880079810.7A 2017-12-11 2018-11-30 轮胎 Active CN111465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7174 2017-12-11
JP2017237174A JP7087248B2 (ja) 2017-12-11 2017-12-11 タイヤ
PCT/JP2018/044301 WO2019116937A1 (ja) 2017-12-11 2018-11-30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517A true CN111465517A (zh) 2020-07-28
CN111465517B CN111465517B (zh) 2022-06-03

Family

ID=6682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9810.7A Active CN111465517B (zh) 2017-12-11 2018-11-30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91557A1 (zh)
EP (1) EP3725560B1 (zh)
JP (1) JP7087248B2 (zh)
CN (1) CN111465517B (zh)
WO (1) WO2019116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2014474A1 (zh) * 2020-07-13 2022-01-20
JP2024086390A (ja) * 2022-12-16 2024-06-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1668A1 (en) * 1993-02-16 1994-08-24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Tyre for motor-vehicle wheels exhibiting a surface-worked annular strap at the sidewalls thereof
JP2007083933A (ja) * 2005-09-22 2007-04-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612440A (zh) * 2009-11-19 2012-07-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218803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30032265A1 (en) * 2011-08-03 2013-02-07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2014133453A (ja) * 2013-01-09 2014-07-2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185560A (zh) * 2012-02-24 2014-12-0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WO2014199731A1 (ja) * 2013-06-14 2014-12-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22851A1 (fr) * 2014-06-30 2016-01-01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FR3023508A1 (fr) * 2014-07-11 2016-01-15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WO2016182079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6182076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6327534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块的轮胎内壁纹理识别方法
CN106536221A (zh) * 2014-07-11 2017-03-22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包含多个灰度水平的标志的轮胎
JP2017132297A (ja) * 2016-01-25 2017-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7131091A1 (ja) * 2016-01-28 2017-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2218A (ja) * 1995-04-11 1996-10-29 Bridgestone Corp リム・ガードを備えた偏平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253815B1 (en) * 1998-08-14 2001-07-03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s S.A. Design pattern for a tire
JP2002524329A (ja) * 1998-09-02 2002-08-06 ザ・グッドイヤー・タイヤ・アンド・ラバー・カンパニー タイヤサイドウォール
US20020174928A1 (en) * 2001-05-25 2002-11-28 Ratliff Billy Joe Tire sidewall
US20100000638A1 (en) 2008-07-03 2010-01-07 Scott Smith Tire having a sidewall with enhanced indicia
FR2973286B1 (fr) 2011-03-31 2013-08-16 Michelin Soc Tech Motif de pneumatique a fort contraste
JP5652376B2 (ja) * 2011-11-15 2015-01-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55504A (ja) * 2015-02-26 2016-09-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79794B2 (ja) 2015-05-14 2019-09-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1668A1 (en) * 1993-02-16 1994-08-24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Tyre for motor-vehicle wheels exhibiting a surface-worked annular strap at the sidewalls thereof
JP2007083933A (ja) * 2005-09-22 2007-04-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612440A (zh) * 2009-11-19 2012-07-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218803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30032265A1 (en) * 2011-08-03 2013-02-07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4185560A (zh) * 2012-02-24 2014-12-0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14133453A (ja) * 2013-01-09 2014-07-2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4199731A1 (ja) * 2013-06-14 2014-12-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22851A1 (fr) * 2014-06-30 2016-01-01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FR3023508A1 (fr) * 2014-07-11 2016-01-15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CN106536221A (zh) * 2014-07-11 2017-03-22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包含多个灰度水平的标志的轮胎
WO2016182079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6182076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7132297A (ja) * 2016-01-25 2017-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7131091A1 (ja) * 2016-01-28 2017-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6327534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块的轮胎内壁纹理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桂莲等: "激光清洗轮胎模具新工艺", 《特种橡胶制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5560A4 (en) 2021-07-28
WO2019116937A1 (ja) 2019-06-20
JP7087248B2 (ja) 2022-06-21
EP3725560A1 (en) 2020-10-21
EP3725560B1 (en) 2023-02-15
CN111465517B (zh) 2022-06-03
JP2019104334A (ja) 2019-06-27
US20200391557A1 (en)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5518B (zh) 轮胎
CN111448081A (zh) 轮胎
CN111479708B (zh) 轮胎
EP3409509B1 (en) Tire
US20180141390A1 (en) Tire
CN111465517B (zh) 轮胎
WO2019111856A1 (ja) タイヤ
JP6411949B2 (ja) タイヤ
JP2016215698A (ja) タイヤ
CN111465514A (zh) 轮胎
JP6495733B2 (ja) タイヤ
US10730353B2 (en) Tire
JP2016215706A (ja) タイヤ
JP6549413B2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