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5382B -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5382B
CN111355382B CN201811584911.8A CN201811584911A CN111355382B CN 111355382 B CN111355382 B CN 111355382B CN 201811584911 A CN201811584911 A CN 201811584911A CN 111355382 B CN111355382 B CN 111355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hift
current
buck
resonant converter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49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5382A (zh
Inventor
孙伟锋
任博文
张凌云
杨涛
刘琦
钱钦松
时龙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CSMC Technologies Fab2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CSMC Technologies Fab2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SMC Technologies Fab2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849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5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5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5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所述控制***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采样模块,用于对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进行采样;PID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相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表中与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本发明拟合公式只涉及一次项,复杂度低,在不同工况下均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相移,保证变换器以最高效率模态工作。

Description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更宽的变换器电压输入范围,Buck-Boost(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被研发出来。该变换器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场合,通过功率管的共用变换器减少了功率管的使用数量,缩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进行控制时,存在一个对应于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达到最高点时的相移Phase。控制时使用的相移Phase若过小,会导致前级电感的电流过大,增大导通损耗;若相移Phase过大,则不存在足够大的负电流以实现功率管的软开关,会增大功率管的开关损耗,同样会降低变换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且消耗的运算资源少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采样模块,连接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于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进行采样;PID计算模块,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相移计算模块,连接所述采样模块和存储器,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所述对应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所述对应表中与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的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其中k3为所述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与所述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所述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所述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连接所述PID计算模块和相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模块包括输入电压采样电阻、输出电压采样电阻及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所述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用于与负载串联形成负载支路,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阻用于与所述负载支路并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模块还包括采样放大隔离电路,所述采样放大隔离电路包括第一采样芯片、第二采样芯片及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采样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阻,所述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采样芯片的输出端、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出端及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PID计算模块和相移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采样放大隔离电路采样得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集成有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述PID计算模块、所述相移计算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及所述存储器的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栅驱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功率管的栅极、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LLC拓扑的功率管的栅极、以及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的栅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驱动器是氮化镓驱动器。
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所述对应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所述对应表中与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的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其中k3为所述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与所述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所述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所述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监测负载输出电流,若所述负载输出电流保持稳定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保持当前状态工作,否则返回所述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得到偏差值Verr;计算输出电压的偏差微分值
Figure BDA0001918852590000031
根据所述输出电压的偏差微分值计算所述占空比。
上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采用查表+拟合的方案,且拟合公式只涉及输入电压的一次项和负载输出电流的一次项,复杂度低,计算量少,因此运算速度快,消耗的运算资源少,在不同工况下均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相移,保证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以最高效率模态工作。且采用PID计算模块调节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的整体结构方框图;
图2是一实施例中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不同工况下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效率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图3是一实施例中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下列步骤:
S310,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下文也简称为BBLLC谐振变换器。该最佳相移值对应表可以通过测试得到,下文将会通过一个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表1为不同输入电压Vin、负载输出电流Io下效率最高时的最佳相移值Phase。该表仅作为一个示例,因此表中只示出部分数据。
Figure BDA0001918852590000051
表1S320,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连接BB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采样模块,对BB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进行采样。
考虑采样模块存在自身误差,可以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并采样多次取平均值加以滤波。
S330,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是通过PID计算模块计算占空比D。具体可以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得到偏差值Verr,继而得到偏差积分值∫Verr,偏差微分值
Figure BDA0001918852590000052
之后使用与偏差值Verr相乘的比例系数Kp,与偏差积分值∫Verr相乘的积分系数Ki以及与偏差微分值
Figure BDA0001918852590000053
相乘的微分系数Kd,可以计算出占空比D,以调整BBLLC谐振变换器的增益。
S340,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Vin和负载输出电流Io,结合查表和拟合得到相移设置值Phase。
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步骤S310得到的对应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对应表中与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以下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
Phase=k1*ΔVin+k2*ΔIo+k3 (1)
其中,k3为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当前的输入电压与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可以理解的,k1、k2、k3的值可以根据对应表拟合得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设定固定相移,然后使用PID计算模块,令输出电压Vo稳定后,记录此时BB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经过多次测试后,可得到当前工况下的最佳相移Phase。之后将Vin,Io,Phase记录绘制成表,存入微控制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40是将输入电压Vin和负载输出电流Io四舍五入取整后查表。
下表2是一种传统的相移拟合方式的Phase表达式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公式(1)的Phase表达式比较,可以看到形如公式(1)的Phase表达式复杂度更低。
Figure BDA0001918852590000061
表2S350,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占空比D和相移设置值Phase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
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相移设置值Phase和占空比D输出对应的方波信号,从而保证BBLLC谐振变换器按照最高效率的模态工作。
上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查表+拟合的方案,且拟合公式只涉及输入电压的一次项和负载输出电流的一次项,复杂度低,计算量少,因此运算速度快,消耗的运算资源少,在不同工况下均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相移,保证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以最高效率模态工作,可以优化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且采用PID计算模块调节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灵敏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50之后还包括:监测负载输出电流,若负载输出电流保持稳定则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保持当前状态工作(即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输出保持不变),否则返回步骤S320。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一个阈值范围,负载输出电流的波动不超出该范围则认为保持了稳定。负载输出电流保持稳定时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保持当前状态工作,可以节省***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式(1)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从对应表中找出与当前的输入电压Vin和负载输出电流Io相邻的四个Phase数据(如果Vin或Io在表中则只用找两个Phase数据),并假定相移Phase与ΔVin,ΔIo成线性关系。
(a)k1的求解:选取负载输出电流Io相同、输入电压Vin不同的两个Phase数据,将两个Phase数据的差值除以输入电压Vin的差值,即为k1
(b)k2的求解:选取输入电压Vin相同、负载输出电流Io不同的两个Phase数据,将两个Phase数据的差值除以负载输出电流Io的差值,即为k2
例如:当前输入电压Vin是352V,负载输出电流Io是24A,可从表1中选取与之相邻的四个相移数据,即输入电压Vin是340V时,负载输出电流Io分别是20A和30A的Phase数据,即405和375;以及Vin是360V时,Io分别是20A和30A的Phase数据,即435和395。如(b)所述,Vin是340V时,k2是-3;Vin是360V时,k2是-4;由于已假设k2在340V至360V区间内线性变化,可以计算出Vin是352V时,k2是-3.6。同理,选取Io是20A时,Vin分别是340V和360V的Phase数据,如(a)所述,可算出k1是1.5。以输入电压340V,负载电流20A的Phase作为基准点,则k3为405。因此,Phase可表示为:Phase=1.5ΔVin-3.6ΔIo+405,当Vin是352V,Io是24A时,Phase可取408.6。
图4是不同工况下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效率优化图。矩形点线是相移Phase使用本发明的方式的变换器效率,菱形点线是相移Phase使用拟合方式确定的变换器效率,三角形点线是相移Phase使用查表法确定的变换器的效率。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保证变换器在不同工况下都以最高效率模态下进行工作;拟合的方式也基本可以保证变换器的高效率工作,但是表达式过于复杂;而查表法只有部分情况下保证效率达到最高,当相移Phase不能在表中查到数据时,变换器的效率会略有下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参见图1,控制***100包括采样模块10、PID计算模块20、相移计算模块30、PWM模块40及存储器90。
存储器90用于存储BBLLC谐振变换器200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例如存储前文中的表1。
采样模块20连接BBLLC谐振变换器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于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进行采样。
PID计算模块30连接采样模块20用于根据采样模块20采集到的当前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D,并输出给脉冲宽度调制模块40。该目标电压可以为一个预设值。
相移计算模块30连接采样模块10和存储器90,用于根据采样模块20采集到的当前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存储器90中的所述对应表,若表中有与当前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Phase输出给PWM模块40;若表中没有与当前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对应表中与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的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其中k3为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当前的输入电压与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
脉冲宽度调制模块40连接PID计算模块20和相移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占空比D和相移设置值Phase对BBLLC谐振变换器200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参见图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脉冲宽度调制模块40是对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S1、S2,LLC拓扑的开关管S3、S4,同步整流管Q1、Q2进行控制。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样模块10(图2未标示)包括输入电压采样电阻R1、R2,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R4,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与负载串联形成负载支路(负载等效为一个负载电阻RL),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R4与负载支路并联。输入电压采样电阻R1、R2串联。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样模块10还包括采样放大隔离电路12。采样放大隔离电路12包括第一采样芯片、第二采样芯片及运算放大器。BBLLC谐振变换器200的输入电压被输入电压采样电阻R1、R2分压给第一采样芯片采样,输入电压采样电阻R2一端连接输入地端。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连接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R4。BBLLC谐振变换器200的输出端的负载电阻RL和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分压采样,负载电阻RL和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的连接端为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端,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s的另一端连接输出地端。第二采样芯片通过连接在BBLLC谐振变换器20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R4分压采样,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4的一端连接输出地端。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100还包括AD模块(模数转换模块)。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采样芯片的输出端、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出端及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采样芯片、第二采样芯片及运算放大器将采样到的信号进行隔离放大后传输给AD模块。AD模块的输出端连接PID计算模块和相移(Phase)计算模块,用于将采样放大隔离电路采样得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PWM模块40(图2中未标示)为HRPWM(高分辨率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且AD模块、PID计算模块、Phase计算模块及HRPWM模块均集成在微控制器(MCU)中。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100还包括栅驱动器50。栅驱动器50的输入端连接HRPWM模块的输出端,栅驱动器50的输出端连接升降压拓扑的功率管S1、S2的栅极、LLC拓扑的功率管S3、S4的栅极、以及同步整流管Q1、Q2的栅极。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栅驱动器50是GaN(氮化镓)驱动器。
可以理解的,控制***100可以配合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采样之前需要进行初始化,包括各模块初始化、时钟初始化,相关参数初始化。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是微控制器的时钟初始化,GPIO引脚初始化,多通道ADC初始化,并配置DMA模式用于输出AD采样数据的传输,以及用于产生HRPWM的高精度定时器的初始化,PID计算模块的主要参数例如比例参数Kp,积分参数Ki,微分参数Kd的初始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
采样模块,连接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于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进行采样;
PID计算模块,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
相移计算模块,连接所述采样模块和存储器,用于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所述对应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所述对应表中与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的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其中k3为所述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与所述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所述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所述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
脉冲宽度调制模块,连接所述PID计算模块和相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包括输入电压采样电阻、输出电压采样电阻及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所述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用于与负载串联形成负载支路,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阻用于与所述负载支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还包括采样放大隔离电路,所述采样放大隔离电路包括第一采样芯片、第二采样芯片及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采样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阻,所述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输出电流采样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采样芯片的输出端、第二采样芯片的输出端及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ID计算模块和相移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采样放大隔离电路采样得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转换成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有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述PID计算模块、所述相移计算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及所述存储器的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栅驱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栅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功率管的栅极、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LLC拓扑的功率管的栅极、以及所述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的栅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驱动器是氮化镓驱动器。
8.一种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在各输入电压和各负载输出电流下的最佳相移值对应表;
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
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
根据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查询所述对应表,若表中有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作为相移设置值;若表中无对应的最佳相移值,则以所述对应表中与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邻近的最佳相移值作为基准点,通过Phase=k1*ΔVin+k2*ΔIo+k3的拟合公式计算出相移设置值Phase,其中k3为所述基准点的最佳相移值,ΔVin为所述当前的输入电压与所述基准点的输入电压的差值,ΔIo为所述当前的负载输出电流与所述基准点的负载输出电流的差值,k1和k2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系数;
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相移设置值对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升降压拓扑的开关管、LLC拓扑的开关管以及副边侧的同步整流管进行驱动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监测负载输出电流,若所述负载输出电流保持稳定则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保持当前状态工作,否则返回所述获取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输出电流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计算占空比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值得到偏差值Verr;
计算输出电压的偏差微分值
Figure FDA0003102288840000031
根据所述输出电压的偏差微分值计算所述占空比。
CN201811584911.8A 2018-12-24 2018-12-24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Active CN111355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4911.8A CN111355382B (zh) 2018-12-24 2018-12-24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4911.8A CN111355382B (zh) 2018-12-24 2018-12-24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382A CN111355382A (zh) 2020-06-30
CN111355382B true CN111355382B (zh) 2021-08-24

Family

ID=7119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4911.8A Active CN111355382B (zh) 2018-12-24 2018-12-24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5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462B (zh) * 2020-08-27 2021-10-15 东南大学 一种Buck-Boost LLC两级变换器的能量反馈的轻载控制方法
CN112798845A (zh) * 2020-12-29 2021-05-1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动化采样方法和***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240A (zh) * 2008-04-25 2008-09-10 浙江大学 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全数字频率变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US7622820B1 (en) * 2007-03-16 2009-11-24 Aleksandar Prodic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SMPS) with auto-tuning using limit-cycle oscillation response evaluation
JP2012120294A (ja) * 2010-11-30 2012-06-21 Daihen Corp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3078492A (zh) * 2011-10-26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650116A (zh) * 2016-03-28 2016-06-08 浙江大学 基于pwm信号移相控制的低成本自传感电磁轴承
CN106451450A (zh) * 2016-11-17 2017-02-22 东北电力大学 并联svg(h桥级联)高次谐波环流程度评估方法
CN107070258A (zh) * 2017-05-22 2017-08-1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及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9004830A (zh) * 2018-07-09 2018-12-1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电源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2027B (en) * 2004-03-08 2007-04-11 Raytheon Systems Ltd Secondary radar message decoding
JP2006191746A (ja) * 2005-01-06 2006-07-20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US9425693B2 (en) * 2011-10-03 2016-08-23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power DC/DC conversion using voltage converter cell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2820B1 (en) * 2007-03-16 2009-11-24 Aleksandar Prodic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SMPS) with auto-tuning using limit-cycle oscillation response evaluation
CN101262240A (zh) * 2008-04-25 2008-09-10 浙江大学 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全数字频率变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12120294A (ja) * 2010-11-30 2012-06-21 Daihen Corp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3078492A (zh) * 2011-10-26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650116A (zh) * 2016-03-28 2016-06-08 浙江大学 基于pwm信号移相控制的低成本自传感电磁轴承
CN106451450A (zh) * 2016-11-17 2017-02-22 东北电力大学 并联svg(h桥级联)高次谐波环流程度评估方法
CN107070258A (zh) * 2017-05-22 2017-08-1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及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9004830A (zh) * 2018-07-09 2018-12-1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电源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Phase-shift Double Full-bridge (PSDB) Converter with Three Shared Leading-legs;Junjie Zhu等;《2018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IPEC-Niigata 2018 -ECCE Asia)》;20181025;第3145-3150页 *
双向隔离型DC-DC 变换器的双移相优化控制;王毅等20170831;《电机与控制学报》;20170831;第21卷(第8期);第53-6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382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1060B2 (en)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US8829879B2 (en) Inductor current measurement for DC to DC converters
JP5502970B2 (ja) バックブースト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CN1929274B (zh) 用于dc-dc转换器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TWI438602B (zh) 最大功率點追蹤控制器、最大功率點追蹤系統和最大功率點追蹤方法
JP5014714B2 (ja) 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及び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制御回路
CN111355382B (zh) 升降压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及方法
CN108512422B (zh) 一种固定导通时间控制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
US8659281B2 (en) Buck converter
WO2020010874A1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电源控制方法
JP2007252137A (ja) 非絶縁降圧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2013537033A (ja) ブリッジトポロジーを用いるスイッチドモード電力コンバータのためのスイッチング方法
US10126792B2 (en) Power converter load current control
CN107086784B (zh) 一种buck电路拓扑
CN105141114A (zh) 恒定导通时长控制的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JP2003319645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4953829B (zh) 一种应用于buck变换器的准定频峰值电流控制方法
CN109753103B (zh) 一种用于能量收集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CN102263505A (zh) 一种用于dc-dc转换器的平均电感电流的控制电路
CN104410275A (zh) 恒定导通时间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误差消除电路
CN111541385B (zh) 一种快速动态响应控制的电流断续模式Buck PFC变换器
CN109494982A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模式切换电路及开关电源芯片
CN102075088B (zh) 一种开关电压转换器和线性稳压器级联的方法
US20150023071A1 (en) Voltage converter circuit and voltage converter controller and parameter sett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707857B (zh) 一种高精度的升降压转换器输出电流采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