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6998B -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6998B
CN111296998B CN201911273957.2A CN201911273957A CN111296998B CN 111296998 B CN111296998 B CN 111296998B CN 201911273957 A CN201911273957 A CN 201911273957A CN 111296998 B CN111296998 B CN 111296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main body
edge portion
fastener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3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6998A (zh
Inventor
池口祥人
明和正树
中村由香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9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6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6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6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44B19/346Woven stringer ta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44B19/343Knitted stringer tap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21/08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8Stringers arranged side-by-side when fastened, e.g. at least partially superposed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12Interlocking member in the shape of a continuous helix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2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24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solubl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3Fasteners
    • D10B2501/0631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拉链链牙带和拉链,需要从没有提高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中区分出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拉链带(5)包括设有拉链链牙(6)的第1侧缘部(51)、位于与第1侧缘部(51)相反的一侧的第2侧缘部(52)以及设于第1侧缘部(51)和第2侧缘部(52)之间的带主体部(53)。第1侧缘部(51)含有形成于1个以上的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第2侧缘部(52)不含链式编织线。带主体部(53)含有形成于M个以上的纵行的M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M表示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3以上的自然数。在带主体部(53)与第2侧缘部(52)之间具有线密度差。

Description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方案,即,从该文献的图3和图6的对比可知,使纵行W13的链式编织线熔融,来提高拉链带的伸缩性或柔软性。另外,该文献公开了如下方案,即,在带主体部11a的第4纵行W4~第6纵行W6设置加强用链式编织线,来提高相对于拉头的凸缘部的接触的耐性(参照该文献的0064段)。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方案,即,将识别线织入布带,来区分拉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0741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119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从没有提高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中区分出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在相对于伸缩性或柔软性提高了的拉链带的带主体部导入链式编织组织时,拉链带的伸缩性或柔软性会下降。因而,除了仅限于与拉头的凸缘部接触的部位将链式编织组织局部地导入拉链带的情况之外,通常不会对应该具有提高后的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导入链式编织组织。本申请的发明者与这种以往技术相反地想到了本发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拉链链牙带具有:
编制的拉链带;以及
拉链链牙,其安装于所述拉链带,其中,
所述拉链带包括设有所述拉链链牙的第1侧缘部、位于与所述第1侧缘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侧缘部以及设于所述第1侧缘部和第2侧缘部之间的带主体部,
所述第1侧缘部包含形成于1个以上的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所述第2侧缘部不含链式编织线,所述带主体部包含形成于M个以上的纵行的M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所述M表示所述拉链带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3以上的自然数,
在所述带主体部与所述第2侧缘部之间具有线密度差。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M表示所述拉链带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2以上的自然数。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带主体部所含的全部纵行中含有链式编织线。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侧缘部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比所述第1侧缘部和所述带主体部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少。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侧缘部和所述带主体部包含同一种类的编织线。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侧缘部和所述带主体部包含1根以上的特里科经编线。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侧缘部、所述带主体部以及所述第2侧缘部包含1根以上的经缎线。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侧缘部具有形成于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每隔1个横列地配置的纵行和比该纵行更远离所述带主体部的位置的经缎线的线圈。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侧缘部、所述带主体部以及所述第2侧缘部包含以跨多个纵行的摆动幅度进行摆动的1根以上的***线。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带主体部所含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与所述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所述第2侧缘部和所述带主体部的分界相邻的纵行中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与所述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带主体部形成有与线的选择性的去除相应的图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拉链具有:
一对拉链链牙带;以及
拉头,其开闭一对拉链链牙带,其中,
各拉链链牙带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牙带,
所述拉头具有:基板;柱部,其设于基板;左右的壁部,其设于基板的左右的侧缘部;以及左右的上板,其从左右的壁部的上部朝向柱部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在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带主体部与不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第2侧缘部之间产生线密度差,能够获得与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相关的标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拉链的概略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拉链的概略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用单点划线示意地表示拉链的拉头。
图3是拉头的概略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拉链带的概略的编织组织的图,相对于第2侧缘部编入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和水溶性的特里科经编线。
图5是表示去除水溶性线之后的拉链带的概略的编织组织的图,在第2侧缘部的离带主体部最远的纵行中,经缎线的线圈和不存在编织线的空间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
图6是表示去除第2侧缘部所含的3个纵行的3根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之后的拉链带的概略的编织组织的图,在第2侧缘部的离带主体部最远的纵行中,经缎线的线圈和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
图7是表示拉链带的编织组织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参考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拉链带的第2侧缘部和带主体部的相邻部分的编织线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拉链带的第2侧缘部和带主体部的相邻部分的编织线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带主体部的链式编织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的情形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将第2侧缘部和带主体部的分界夹在中间的2个纵行中,形成线圈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的情形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侧缘部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的情形的图。
图13是表示带主体部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及带主体部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的情形的图。
图14是表示选择性地去除带主体部的经缎线的情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5、拉链带;6、拉链链牙;7、拉链链牙带;8、拉头;9、拉链;51、第1侧缘部;52、第2侧缘部;53、带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4来说明各种非限定的实施方式。关于某个实施方式所记述的某个特征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而是理解为,通用于本申请的未图示或未说明的其他各种实施方式。因而,从某个实施方式中提取的某个特征被理解为,不是必须与从该实施方式中提取的其他特征组合。参照附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明的记述,为了作图方便,存在简化的情况。
如图1所示,拉链9具有左右一对拉链链牙带7和开闭左右一对拉链链牙带7的拉头8。各拉链链牙带7具有拉链带5和安装于拉链带5的拉链链牙6。通过拉头8向前行进,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闭合,另外,左右的拉链链牙6卡合。通过拉头8向后行进,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打开,另外,左右的拉链链牙6成为非卡合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根据拉头8的移动的方向来理解。左右方向根据通过拉头8开闭的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或左右的拉链链牙6的方向来理解。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拉链带5包含设有拉链链牙6的第1侧缘部51、在拉链带5的宽度方向和/或横列方向上位于与第1侧缘部51相反的一侧的第2侧缘部52以及在拉链带5的宽度方向和/或横列方向上设于第1侧缘部51与第2侧缘部52之间的带主体部53。像后述那样,拉链带5包含编织组织,更明确地说,拉链带5包含经编组织,能够抑制拉链带5沿纵行方向过度地伸缩。此外,原则上,拉链带5的纵行方向与拉链9的前后方向一致。拉链带5的横列方向与拉链9的左右方向一致。
拉链链牙6为螺旋状链牙,利用缝线缝制于第1侧缘部51。也能够设想与拉链带5的编结一起将螺旋状链牙组装入拉链带5的编织组织的情形。当然,也能够设想拉链链牙6为树脂或金属制链牙的情形。
拉链9为隐形拉链,但并不限制于此。拉链带5的第1侧缘部51在带主体部53的下方折回而配置于带主体部53的下方。第1侧缘部51与带主体部53之间的间隙作为后述的拉头8的上板84的通路发挥功能。
带主体部53具有上表面53a和下表面53b,第1侧缘部51具有上表面51a和下表面51b。由于第1侧缘部51的折回,第1侧缘部51的上表面51a与带主体部53的下表面53b具有连续性。换言之,第1侧缘部51的上表面51a和带主体部53的下表面53b包含于拉链带5的下表面。由于第1侧缘部51的折回,第1侧缘部51的下表面51b与带主体部53的上表面53a具有连续性。拉链链牙6缝制于第1侧缘部51的下表面51b。拉链链牙6的卡合头部61设为比安装有该拉链链牙6的拉链带5的折回部59在左右方向上突出。在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闭合时,各拉链带5的折回部59并不是必须像图2中示意地表示的那样相接触。
拉头8为树脂制或金属制或陶瓷制,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和图3所示,拉头8包含基板81、设于基板81的柱部82、设于基板的左右的侧缘部的左右的壁部83以及从左右的壁部83的上部朝向柱部82延伸的左右的上板84。柱部82设于基板81的左右中央。在柱部82的左右设有左右一对前口86。在相对于该左右一对前口86在前后方向上相反的一侧设有一个后口87。利用柱部82和左右的壁部83形成字母Y字状的链牙通路。经由左右的前口86进入拉头8内的左右的拉链链牙6在通过柱部82之后彼此卡合。经由后口87在拉头8内行进的、卡合着的左右的拉链链牙6在通过柱部82时,彼此成为非卡合的状态。
在从上表面观察拉头8时可知,利用拉头8的柱部82和左右的上板84形成有用于左右的拉链带5的字母Y字状的带通路。如图4和图5所示,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带主体部53的位于拉链带5的第1侧缘部51的附近的部分、明确而言在折回部59导入有链式编织组织。能够抑制因带主体部53的折回部59与拉头8的上板84之间的接触或摩擦导致带主体部53磨损。此外,在拉头8的柱部82的上部设有拉片安装部85。
设想将拉链带5沿弯曲线缝制于布料。在该情况下,表示对布料缝制拉链带5的缝制位置的虚线L1(参照图1)弯曲,其结果是,与虚线L1平行地延伸的第2侧缘部52也弯曲。在第2侧缘部52没有伸缩性的情况下,在拉链带5或布料产生褶皱。因而,为了符合这样的用途,期待对拉链带5赋予伸缩性或柔软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从非伸缩性或低柔软性的拉链带中区分出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若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与非伸缩性或低柔软性的拉链带产生混淆,则导致上述那样的褶皱的产生,损害了缝制有拉链9的产品例如缝制后的女性用连衣裙的外观。此外,作为非伸缩性或低柔软性的一个例子的拉链带在第2侧缘部52含有链式编织组织。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后述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第1侧缘部51包含形成于1个以上的纵行的1个以上的链式编织线,第2侧缘部52不包含链式编织线,带主体部53包含形成于M个以上的纵行的1个以上的链式编织线。在此,M表示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3以上的自然数。并且,在带主体部53与第2侧缘部52之间具有线密度差。在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带主体部53与不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第2侧缘部52之间产生线密度差,能够获得与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相关的标识。能够促进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5与没有提高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的区别。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带主体部53与第2侧缘部52之间具有能够视觉辨识的线密度差。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M表示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2以上的自然数。
图4是表示拉链带5的概略的编织组织的图,对第2侧缘部52编入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和水溶性的特里科经编线。此外,水溶性的线也可以是除了特里科经编线之外的线。图5是表示去除水溶性线之后的拉链带的概略的编织组织的图。如图4所示,拉链带5由经编组织构成。经编组织包含链式编织组织、特里科经编组织以及经缎组织。换言之,在经编组织中编结有链式编织线、特里科经编线以及经缎线。
拉链带5总计具有13个纵行W1~W13。第1侧缘部51包含纵行W1、纵行W2、纵行W3。第2侧缘部52包含纵行W12、纵行W13。带主体部53包含纵行W4、纵行W5、纵行W6、纵行W7、纵行W8、纵行W9、纵行W10、纵行W11。此外,第1侧缘部51、第2侧缘部52、带主体部53各自的纵行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第1侧缘部51、第2侧缘部52以及带主体部53均包含链式编织组织(链式编织线)、特里科经编组织(特里科经编线)以及经缎组织(经缎线)。不过,从图4、图5的对比可知,第2侧缘部52的链式编织线和特里科经编线在编结拉链带5之后被去除。因而,第2侧缘部52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变得比第1侧缘部51和带主体部53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少。
如图7所示,链式编织线55以沿1个纵行在每个横列形成线圈的方式编织,形成链式编织组织。链式编织组织由1根以上或多根链式编织线形成。特里科经编线56一边在相邻的纵行交替地形成线圈,一边沿纵行方向编织,形成特里科经编组织。特里科经编组织由1根以上或多根特里科经编线形成。经缎线57一边在将多个纵行夹在中间的不同的纵行交替地形成线圈,一边沿纵行方向编织,形成经缎组织。经缎组织由1根以上或多根经缎线形成。
作为经缎线57的追加或代替,能够采用不形成线圈的***线58。***线58不形成线圈,而是以跨多个纵行的摆动幅度进行摆动,***到其他编织组织(特里科经编组织和/或链式编织组织)中。
图4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所含的2根链式编织线在编结拉链带5之后被去除。作为一个方法,可以考虑采用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例如,图4所示的拉链带5在编结拉链带5之后,在染色工序中浸渍于染色液。这时,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在染色液的液体中溶解。此外,能够采用其他各种事后去除链式编织线的方法。
图4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所含的1个特里科经编线在编结拉链带5之后被去除。作为一个方法,可以考虑采用水溶性的特里科经编线。图4所示的拉链带5在编结拉链带5之后,在染色工序中浸渍于染色液。这时,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水溶性的特里科经编线在染色液的液体中溶解。此外,能够采用其他各种事后去除特里科经编线的方法。图4所示的拉链带5的其他线为非水溶性的线。非水溶性线和水溶性线都能够在市场上购入。
图4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中的2根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和1根特里科经编线被去除之后,获得图5所示的拉链带5。在第2侧缘部52的离带主体部53最远的纵行W13中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经缎线的线圈和不存在编织线的空间。形成于第2侧缘部52的纵行W12、纵行W13的经缎线的线圈是在将多个纵行夹在中间的不同的纵行中交替地形成的线圈的一方,另一方的线圈在带主体部53中形成。在第2侧缘部52的不同的纵行W12、纵行W13中,经缎线的线圈和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形成于第2侧缘部52的纵行W12的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是在相邻的纵行中交替地形成的线圈的一方,另一方的线圈在带主体部53中形成。在纵行W12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和经缎线的线圈,其中,该纵行W12与第2侧缘部52的离带主体部53最远的纵行W13相邻。在比纵行W12更远离带主体部53的位置形成有经缎线的线圈,在纵行W12中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每隔1个横列地配置。另外,在纵行W12的未配置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的横列中每隔1个横列地形成经缎线的线圈。并不是必须如图5所示那样,第2侧缘部52由纵行W12、纵行W13这两个纵行形成,也能够设想第2侧缘部52包含追加的纵行的情形。
图5所示的拉链带5的带主体部53包含形成于8个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更明确地说,其包含形成于8个纵行的8根链式编织线。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为13。另一方面,带主体部53所含的纵行的数量为8。满足8>(13/3)。并且,满足8>(13/2)。一方面,带主体部53包含链式编织组织,线密度较大。另一方面,第2侧缘部52不含链式编织线,线密度较低。第2侧缘部52与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差能够视觉辨识,能够获得与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相关的标识。
如开头所述,在相对于拉链带5(尤其是带主体部53)导入链式编织线时,拉链带5的伸缩性或柔软性会下降。在本申请发明中,新发现了如下情形,即,与这样的以往技术相反地,相对于拉链带5的带主体部53导入链式编织线,由此能够获得由第2侧缘部52与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差产生的拉链带5的种类的标识。由于在第2侧缘部52不存在链式编织线,因此,能够获得拉链带5所需的充分的程度的伸缩性或柔软性。因而,在沿弯曲线对布料缝制拉链带5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拉链带5或布料产生褶皱。
若拉链带5的伸缩性或柔软性过大,则在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的开闭时,左右的拉链链牙6有可能不会顺畅地卡合。若拉链带5过度柔软,则闭合状态下的左右的拉链链牙带7的横向拉伸强度有可能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很好地兼顾带主体部53的硬度和第2侧缘部52的柔软度,不仅能够抑制褶皱的产生,还能够促进拉链链牙6的顺畅的卡合和确保必要的充分的横向拉伸强度。
与图5不同,图6表示编入到纵行W11~纵行W13的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被去除之后的拉链带5。如图6所示,第2侧缘部52包含纵行W11~纵行W13这3个纵行。在第2侧缘部52中的离带主体部53最远的纵行W13中,经缎线的线圈和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在该情况下,形成于第2侧缘部52的纵行W11、纵行W12、纵行W13的经缎线的线圈也是在将多个纵行夹在中间的不同的纵行中交替地形成的线圈的一方,另一方的线圈在带主体部53中形成。另外,形成于第2侧缘部52的纵行W12、纵行W13的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是在相邻的纵行中交替地形成的线圈的一方,另一方的线圈也在第2侧缘部52中形成。形成于纵行W11的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的另一方的线圈在带主体部53中形成。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相邻部分的编织线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相邻部分的编织线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与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之间存在差异。明确地说,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比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小。除了去除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链式编织线之外,也去除特里科经编线,从而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变得更小。其结果是,第2侧缘部52与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差变得更大。
线密度由线的总体积占单位空间之比来表示,或者由拉链带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线的根数或重量来表示。作为追加或代替,线密度由拉链带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透光率来表示。线密度和透光率具有相关性,与线密度的减少相应地,透光率增加。因而,能够基于透光率来确定线密度。
在将图8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缝制于布料的情况下,若缝在纵行W12的外侧而缝线穿过纵行W13的经缎线的线圈之间的间隙,则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无法缝制于布料。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去除在纵行W12、纵行W13交替地形成线圈的特里科经编线。不过,在第2侧缘部52存在经缎线的线圈和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交替地设置的纵行W12,在将纵行W12的内侧设为缝制位置的情况下,纵行W12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
与图8同样地,在图9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与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之间存在差异。明确地说,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比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小。与图8的拉链带5相比,图9的拉链带5除了没有去除第2侧缘部52的链式编织线之外,也没有去除特里科经编线,在第2侧缘部52中具有更大的线密度。然而,该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仍然比导入有链式编织组织的带主体部53的线密度小。
在将图9所示的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缝制于布料的情况下,在缝于纵行W12的外侧而缝线穿过纵行W13的情况下拉链带5的第2侧缘部52也能够缝制于布料。与图8不同,其原因在于,未去除在纵行W12、纵行W13交替地形成线圈的特里科经编线。在该情况下,纵行W12、纵行W13都能够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此外,也设想第2侧缘部52不缝制于布料例如衣服的里布料的情形。
从上述的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缘部51包含形成于1个以上的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第2侧缘部52不包含链式编织线,带主体部53包含形成于M个以上的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在此,M表示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3以上的自然数。并且,在带主体部53与第2侧缘部52之间存在线密度差。在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带主体部53与不存在链式编织组织的第2侧缘部52之间产生线密度差,能够获得与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5相关的标识。能够促进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5与没有提高伸缩性或柔软性的拉链带的区别。
另外,在本公开的拉链带5中,能够避免现有的针织机的状态变更的必要性,或者能够降低其程度。在图4所示的编织组织的拉链带中,在全部纵行W1~W13编织链式编织线(不过,在纵行W12、纵行W13编结水溶性的链式编织线)。若变更针织机的状态,使得在几个纵行不编结链式编织线,则在使针织机恢复为原来的状态的情况下,产生无法忽视的作业负担,例如产生使线穿过针织机的复杂的机构的作业负担。在本公开的拉链带5中,在全部纵行W1~W13编织链式编织线,能够避免这样的针织机的状态变更的必要性。此外,若与第2侧缘部52中的链式编织线同样地,带主体部53的链式编织线采用水溶性线,则结果导致无法容许的成本的增加。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带主体部53所含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在线密度比第2侧缘部52的线密度大的带主体部53中,选择性地使1根以上的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其他线的颜色相比较发生改变。能够获得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第2侧缘部52的追加的标识和/或对布料缝制拉链带5的缝制位置的标识。
带主体部53包含多根链式编织线、多根特里科经编线以及多根经缎线。改变从链式编织线、特里科经编线以及经缎线中选择的1根以上的线的颜色。设想针对链式编织线和特里科经编线这两者改变2根以上的线的颜色的情形,针对特里科经编线和经缎线这两者改变2根以上的线的颜色的情形,针对链式编织线和经缎线这两者改变2根以上的线的颜色的情形,针对链式编织线、特里科经编线、经缎线的全部改变3根以上的线的颜色的情形。
在图10中,与第2侧缘部52相邻的带主体部53的纵行W10的链式编织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的其他编织线的颜色不同。例如,纵行W10的链式编织线的颜色为黄色,其他纵行W4~W9的链式编织线的颜色为黑色。拉链带5所含的全部特里科经编线和经缎线的颜色为黑色。在由于存在链式编织线而线密度较大的、底色为黑色的带主体部53中,能够在视觉上容易地确定黄色的链式编织线。纵行W10的黄色的链式编织线成为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第2侧缘部52的标识和/或对布料缝制拉链带5的缝制位置的标识。此外,拉链带5的底色典型地为黑色,但也能够是除此之外的颜色,例如红色、蓝色。
作为选择性地改变链式编织线的颜色的替代,也设想选择性地改变第2侧缘部52与带主体部53的分界附近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的情形。在纵行W10、纵行W11或纵行W9、纵行W10交替地形成线圈并沿纵行方向编结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和/或带主体部53中的其他编织线的颜色不同。
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下,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相邻的纵行W10中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在图10中,该线被加粗画出)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明确地说,图10的纵行W10的链式编织线的颜色被选择性地改变。图10的纵行W10的链式编织线成为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或者恰当的缝制位置的标识。作为一个例子,如上所述,拉链带5的底色为黑色,纵行W10的链式编织线为黄色。此外,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位于纵行W10、纵行W11之间。
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相邻的纵行W10、纵行W11中的至少一根线(在图11中,该线被加粗画出)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在图11的纵行W10、纵行W11交替地形成线圈并沿纵行方向编结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被选择性地改变。图11的纵行W10、纵行W11的特里科经编线成为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即恰当的缝制位置的标识。作为一个例子,如上所述,拉链带5的底色为黑色,纵行W10、纵行11的特里科经编线为黄色。
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与图11同样地,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相邻的纵行W11中的至少一根线(由粗线画出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的线的颜色不同。粗线的特里科经编线以在纵行W11和纵行W12交替地形成线圈的方式沿纵行方向编结。
在图13所示的情况下,与图11和图12同样地,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相邻的纵行W10中的至少一根线(由粗线画出的特里科经编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粗线的特里科经编线以在纵行W9和纵行W10交替地形成线圈的方式沿纵行方向编结。设想图10~图13所示的例子的各种组合。作为链式编织线和特里科经编线的替代,也设想改变经缎线或***线的颜色的情形。
也设想如下的情形,即,选择性地改变以跨第2侧缘部52和带主体部53的分界的方式编织的经缎线或***线的颜色。作为一个例子,在纵行W9和纵行W12交替地形成线圈并沿纵行方向编结的经缎线的颜色与第2侧缘部52和/或带主体部53中的其他编织线的颜色不同。此外,作为使编织线的颜色不同的方法,不仅有使用不同的颜色的织前染色线的方法,而且具有如下方法,即,使用与其他编织线不同的材质的线(例如相对于聚酯的线而言使用尼龙的线)、使用即使是相同材质的线但是不同的加工方法的线,从而改变染色时的染色情况。
图14表示选择性地去除带主体部13的经缎线的情形。在图14中,用虚线示出被选择性地去除的经缎线。如图14所示,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带主体部53形成有与线的选择性地去除相应的图案。能够获得提高了伸缩性或柔软性的第2侧缘部52的追加的标识和/或对布料缝制拉链带5的缝制位置的标识。与第2侧缘部52中的链式编织线的去除同样地,设想使用水溶性的线作为应该被去除的经缎线的情形。在带主体部53中应该被去除的线并不限于经缎线,也能够是链式编织线或特里科经编线。也能够去除链式编织线、特里科经编线以及经缎线的任意的组合。
根据上述的指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加入到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用于参考,不应以限定性地解释权利要求的目的作为参照。

Claims (13)

1.一种拉链链牙带,该拉链链牙带(7)具有:
编制的拉链带(5);以及
拉链链牙(6),其安装于所述拉链带(5),其中,
所述拉链带(5)包括设有所述拉链链牙(6)的第1侧缘部(51)、位于与所述第1侧缘部(51)相反的一侧的第2侧缘部(52)以及设于所述第1侧缘部(51)和第2侧缘部(52)之间的带主体部(53),
所述第1侧缘部(51)包含形成于1个以上的纵行的1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所述第2侧缘部(52)不含链式编织线,所述带主体部(53)包含形成于M个以上的纵行的M根以上的链式编织线,所述M表示所述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3以上的自然数,
在所述带主体部(53)与所述第2侧缘部(52)之间具有能够视觉辨识的线密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M表示所述拉链带(5)所含的纵行的全部数量的1/2以上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在所述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全部纵行中含有链式编织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2侧缘部(52)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比所述第1侧缘部(51)和所述带主体部(53)所含的编织组织的种类的数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1侧缘部(51)和所述带主体部(53)包含同一种类的编织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1侧缘部(51)和所述带主体部(53)包含1根以上的特里科经编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1侧缘部(51)、所述带主体部(53)以及所述第2侧缘部(52)包含1根以上的经缎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2侧缘部(52)具有形成于特里科经编线的线圈沿纵行方向每隔1个横列地配置的纵行(W12)和比该纵行(W12)更远离所述带主体部(53)的位置的经缎线的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第1侧缘部(51)、所述带主体部(53)以及所述第2侧缘部(52)包含以跨多个纵行的摆动幅度进行摆动的1根以上的***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所述带主体部(53)所含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与所述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至少局部地包含于与所述第2侧缘部(52)和所述带主体部(53)的分界相邻的纵行中的至少一根线的颜色与所述第2侧缘部(52)及带主体部(53)所含的其他线的颜色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其中,
在所述带主体部(53)形成有与线的选择性的去除相应的图案。
13.一种拉链,该拉链(9)具有:
一对拉链链牙带(7);以及
拉头(8),其开闭一对拉链链牙带(7),其中,
各拉链链牙带(7)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链牙带(7),
所述拉头(8)具有:基板(81);柱部(82),其设于基板(81);左右的壁部(83),其设于基板的左右的侧缘部;以及左右的上板(84),其从左右的壁部(83)的上部朝向柱部(82)延伸。
CN201911273957.2A 2018-12-12 2019-12-12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Active CN111296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2865A JP7306819B2 (ja) 2018-12-12 2018-12-12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18-232865 2018-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6998A CN111296998A (zh) 2020-06-19
CN111296998B true CN111296998B (zh) 2023-01-10

Family

ID=68847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3957.2A Active CN111296998B (zh) 2018-12-12 2019-12-12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3509B2 (zh)
EP (1) EP3666109B1 (zh)
JP (1) JP7306819B2 (zh)
CN (1) CN111296998B (zh)
ES (1) ES2927391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30892A (ja) * 2020-08-07 2022-02-18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カバー部材
US20240074548A1 (en) * 2021-02-04 2024-03-07 Ykk Corporation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astener string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1913A (ja) * 2000-02-02 2001-08-07 Nippon Dam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846558A (zh) * 2005-03-25 2006-10-18 Ykk株式会社 织入拉链
CN101044927A (zh) * 2006-03-31 2007-10-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和牙链
CN103082590A (zh) * 2009-07-13 2013-05-08 Ykk株式会社 编织拉链牙链带
CN105901843A (zh) * 2015-02-25 2016-08-3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CN108236164A (zh) * 2016-12-27 2018-07-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及拉链牙链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2644A (fr) * 1971-12-21 1973-03-30 Yoshida Kogyo Kk Fermeture a curseur dissimulee
JPS5435769Y2 (zh) * 1974-09-25 1979-10-30
JP3464140B2 (ja) * 1998-03-20 2003-11-0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経編テープ
JP4387124B2 (ja) * 2003-05-30 2009-1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と同テープを使った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US7293434B2 (en) * 2003-06-02 2007-11-13 Ykk Corporation Knitted/wove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CN101938924B (zh) 2008-04-15 2011-12-21 Ykk株式会社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WO2011007411A1 (ja) 2009-07-13 2011-01-20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JP5615929B2 (ja) 2010-09-29 2014-10-29 Ykk株式会社 編物製テープを備えた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1913A (ja) * 2000-02-02 2001-08-07 Nippon Dam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846558A (zh) * 2005-03-25 2006-10-18 Ykk株式会社 织入拉链
CN101044927A (zh) * 2006-03-31 2007-10-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和牙链
CN103082590A (zh) * 2009-07-13 2013-05-08 Ykk株式会社 编织拉链牙链带
CN105901843A (zh) * 2015-02-25 2016-08-3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CN108236164A (zh) * 2016-12-27 2018-07-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及拉链牙链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2829A (ja) 2020-06-18
CN111296998A (zh) 2020-06-19
JP7306819B2 (ja) 2023-07-11
US10993509B2 (en) 2021-05-04
EP3666109A1 (en) 2020-06-17
ES2927391T3 (es) 2022-11-04
EP3666109B1 (en) 2022-06-29
US20200187603A1 (en)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917B (zh) 附有拉鏈之製品及鏈齒構件、以及附有拉鏈之製品之製造方法
CN111296998B (zh)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US6330892B1 (en) Woven slide fastener belt with differently constructed attaching and body regions
TWI292700B (en) Knitted-in slide fastener
KR20130043228A (ko) 파스너 스트링거 및 슬라이드 파스너
EP0018412A1 (en) Adhesive tape made of warp knitted fabric
KR100529697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경편테이프
CZ20022208A3 (cs) Způsob výroby pásu,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a pás
CN109475207B (zh) 编织拉链链牙带
TWI403284B (zh) Woven into the chain
CN10805653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TWI411409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hain
JP7496003B2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CN114554902B (zh) 编织拉链牙链带、拉链链条及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制造方法
CN112654272B (zh) 拉链牙链带及拉链
US9648927B2 (en) Warp-knitted tape of zipper
TWI639397B (zh) 拉鏈鏈帶
JP2022030892A (ja)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カバー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