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924B -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 Google Patents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8924B
CN101938924B CN2008801262610A CN200880126261A CN101938924B CN 101938924 B CN101938924 B CN 101938924B CN 2008801262610 A CN2008801262610 A CN 2008801262610A CN 200880126261 A CN200880126261 A CN 200880126261A CN 101938924 B CN101938924 B CN 101938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yarn
chain
wale
yarn
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62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8924A (zh
Inventor
猪原俊孝
池口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38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8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52Secu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while making the latter
    • A44B19/56Secu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while making the latter while knitting the stringer tap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3Fasteners
    • D10B2501/0631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10、20、30、40)在链牙安装部(2b、2b′)上具有编织到最外侧的线圈纵行(W1)中的链状编织纱(17)、和至少两根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并且还具有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该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通过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形成了与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相邻的线圈纵行(W1、W4)中的、在拉链链牙啮合头部(4a、4a′)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该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折回。由此,能够切实地加强在链牙啮合头部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将该线圈纵行和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拉近而提高针脚密度,从而能够使编织物的形态稳定。而且,在构成链牙安装部的线圈纵行之间,经编织纱彼此不重合,因此该链牙安装部不会变得体积庞大。

Description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拉链用的拉链牙链带,在编结由经编组织构成的拉链带的同时,将连续状的拉链链牙列编织并固定在形成于拉链带的一侧缘部上的链牙安装部上。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过许多种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在该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中,在通过经编组织编结拉链带的同时,一边将连续状拉链链牙列通过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固定在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上,一边连续地编织。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6331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拉链牙链带中,为了避免在其编结时针的折损,并使拉链链牙列在尺寸方面稳定且将其牢固地安装,而具有以下这样的经编织纱:该经编织纱通过针编弧与形成了与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的基底经编织纱交织,且不以针编弧与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交织。
参照图9对该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51进行具体说明,该拉链牙链带51具有通过经编结而得到的拉链带52、和编织到在该拉链带52的长度方向的一例缘部上形成的链牙安装部52a上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53。另外,所述拉链带52的基底组织由基底特里科编织纱61、基底链状编织纱62、以及基底纬***纱63编结。
所述链牙安装部52a由三个线圈纵行W1~W3构成。在该链牙安装部52a的最外侧形成的线圈纵行W1中,编织有基底链状编织纱62、基底纬***纱63、加强用的经编织纱65、以及经***纱66。另外,在第二列和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编织有将拉链链牙列53的腿部通过针编弧紧固固定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所述基底纬***纱63、加强用的经编织纱65、以及经***纱66,而没有编织构成基底组织的基底特里科编织纱61以及基底链状编织纱62。
特别是,在图9所示的拉链牙链带51中,作为编织到链牙安装部52a中的加强用的经编织纱65,而使用跨过第一列线圈纵行W1和第二列线圈纵行W2编织的两根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和跨过第三列线圈纵行W3和第四列线圈纵行W4编织的一根第二经编织纱65b总计三根经编织纱65。
两根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以互相错开一个线圈横列的方式,跨过第一列线圈纵行W1和第二列线圈纵行W2以Z字状编织。该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在第一列线圈纵行W1处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62交织,但在第二列线圈纵行W2处不制作针编弧,不以针编弧与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交织。
另外,一根第二经编织纱65b以Z字状编织到第三列线圈纵行W3和第四列线圈纵行W4中,并在第四列线圈纵行W4处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62交织,但在第三列线圈纵行W3处不制作针编弧,不以针编弧与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交织。
在具有这样的经编组织的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51中,虽然在第一列及第四列线圈纵行W1、W4中,基底链状编织纱62与经编织纱65以针编弧彼此交织,但在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与经编织纱65不以针编弧彼此交织。
由此,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的所有的针编弧和经编织纱65的针编弧不会在同一个针处同时形成,不会给固定用链状编织纱64的编结针带来过多的负担。另外,由于针编弧的形成被切实地进行,因此能够获得链牙安装部52a上的拉链带部分致密、且拉链链牙列53被稳定牢固地安装的效果。
然而,在编织拉链中还谋求使拉链链牙列的链牙之间的节距稳定从而确保良好的啮合强度,并且,即使在链牙列处于啮合状态时受到向上方的上冲或弯折等,也不容易发生啮合分离。
另外,编织拉链上的链牙安装部的啮合头部侧因拉链的开闭或与其他部件接触等而容易受到摩擦,因此,有时会切断构成基底组织的编织纱。若像这样链牙安装部的啮合头部侧的编织纱被切断,则存在链牙安装部绽线而不能稳定地维持其形态,导致啮合强度降低的问题。
对此,图9所示的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51如前所述,两根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以Z字状编织到第一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1、W2中,并且,在线圈纵行W1的各线圈横列上形成有基底链状编织纱62和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的两个针编弧。由此,链牙安装部的啮合头部侧的线圈纵行、即在链牙安装部52a的最外侧形成的线圈纵行W1被加强,因此,拉链链牙列53的链牙之间的节距稳定,并且,即使啮合状态的链牙列53受到向上方的上冲或弯折等,也很难发生啮合分离。
而且,由于在线圈纵行W1的各线圈横列上形成两个针编弧,因此,即使基底链状编织纱62及经编织纱65中的一方例如因摩擦而被切断,也能够通过另一方的编织纱稳定地维持链牙安装部52a的形态,因此不会导致啮合强度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3315号公报
图9所示的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51如前所述,为了对在链牙安装部52a的最外侧形成的线圈纵行W 1进行加强,而跨过第一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1、W2以Z字状编织两根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因此,在第一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1、W2之间形成有两根第一经编织纱65a-1、65a-2互相交叉并重合的部分。
若像这样在第一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1、W2之间,经编织纱65a-1、65a-2彼此重合,则该重合的部分会变得体积庞大,链牙安装部52a的厚度增大。其结果是,当在该拉链牙链带51上安装拉头而制作编织拉链时,链牙安装部52a与拉头之间的摩擦变大,因此存在容易在链牙安装部52a上产生毛刺的问题。
另外,由于链牙安装部52a与拉头之间的摩擦变大,因此,在使拉头滑动时,编织到链牙安装部52a中的各编织纱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其结果是,存在不能够稳定地维持链牙安装部52a的形态,导致啮合强度降低的问题。
而且,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51中,为了对第一列线圈纵行W1进行加强,需要增大编织到链牙安装部52a中的编织纱的使用量,并增加编织机的导纱器,因此结果是还存在导致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使链牙安装部变体积庞大的情况下,使在拉链链牙的啮合头部侧形成的线圈纵行(例如,在链牙安装部的最靠带端缘侧形成的线圈纵行)得到了加强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基本结构是,以由经编织纱构成的基底组织编结而成,经编组织具有带主体部和在该带主体部的一侧缘跨过多个线圈纵行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在由所述经编组织构成的经编拉链带的所述链牙安装部上,在编结所述拉链带的同时编织连续状拉链链牙列,所述链牙安装部作为基底组织的构成编织纱而具有编织到最靠带端缘侧的线圈纵行中的链状编织纱、和至少两根固定用链状编织纱,通过由所述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将各拉链链牙的腿部紧固,从而固定并编织所述连续状拉链链牙列,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经编织纱,所述第一经编织纱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形成了与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在拉链链牙的啮合头部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所述第一经编织纱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折回。
优选地,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具有第二经编织纱,所述第二经编织纱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形成了与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在与所述啮合头部侧相反的一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所述第二经编织纱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折回,所述第一经编织纱和所述第二经编织纱以使以纬纱形式***的线圈横列错开的方式编织。
另外,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所述第一经编织纱和/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被编织成,在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距离该第一经编织纱和/或第二经编织纱所交织的线圈纵行最远的线圈纵行的针脚处折回。
再有,优选地,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具有纬***纱,该纬***纱以跨过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和与编织有该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相邻的两个以上线圈纵行的方式走纱。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中,链牙安装部作为基底组织的构成编织纱而具有编织到配置在最外侧的线圈纵行中的链状编织纱、和至少两根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另外,该链牙安装部具有第一经编织纱,该第一经编织纱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形成了与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在拉链链牙的啮合头部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该第一经编织纱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在拉链链牙啮合头部侧配置的所述线圈纵行(例如,在链牙安装部的最靠带端缘侧配置的线圈纵行)中,基底链状编织纱的针编弧与第一经编织纱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经编织纱的针编弧而切实地加强在该拉链链牙啮合头部侧配置的线圈纵行。
而且,第一经编织纱与在拉链链牙啮合头部侧配置的线圈纵行交织,并以纬纱形式***到链牙安装部的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并折回。因此,能够将这些线圈纵行互相拉近而提高针脚密度,从而能够强化编织物的形态且使其稳定。而且,在拉链链牙啮合头部侧的线圈纵行与第一经编织纱进行纬纱***的线圈纵行的各线圈纵行之间,不会形成该第一经编织纱与其他编织纱互相交叉并重合的部分。
因此,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不会使链牙安装部因线圈纵行间的编织纱彼此重合而变得体积庞大,在使用该拉链牙链带制作编织拉链时,能够减少在链牙安装部与拉头之间产生的摩擦。
因此,即使使用该编织拉链,也能够防止在链牙安装部上产生毛刺,并能够防止链牙安装部的构成编织纱发生偏移,从而能够使链牙安装部的形态稳定。而且,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在对拉链链牙啮合头部侧的线圈纵行进行加强的同时,例如与所述专利文献1相比还能够减少编织纱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第二经编织纱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形成了与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在与啮合头部侧相反的一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第二经编织纱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第二经编织纱与第一经编织纱以进行纬纱***的线圈横列错开的方式编织。
因此,能够在不使链牙安装部变得体积庞大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经编织纱的针编弧对隔着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与啮合头部侧的线圈纵行相比配置在相反侧的线圈纵行进行加强,并且能够将该线圈纵行与第二经编织纱进行纬纱***的线圈纵行拉近而提高针脚密度,从而能够强化编织物的形态且使其稳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所述第一经编织纱和/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被编织成,在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中的、距离该第一经编织纱和/或第二经编织纱所交织的线圈纵行最远的线圈纵行的针脚处折回,由此,能够将构成链牙安装部的多个线圈纵行拉近而使链牙安装部的形态进一步稳定,因此能够将连续状的拉链链牙列稳定地固定在该链牙安装部上。
而且,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具有纬***纱,该纬***纱以跨过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和与编织有该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中的、相邻的两个以上线圈纵行的方式走纱。由此,能够进一步强化链牙安装部的形态,使其进一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图2是表示该拉链牙链带中的每条构成编织纱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该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编织拉链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该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编织拉链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图7是表示该拉链牙链带中的每条构成编织纱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2′拉链带
2a、2a′带主体部
2b、2b′链牙安装部
2c′U字状折回部
3、3′拉链链牙列
4、4′拉链链牙
4a、4a′啮合头部
4b  上下腿部
6、6′拉头
10拉链牙链带
11第一经编织纱
12第二经编织纱
13基底特里科编织纱
14第一基底纬***纱
15基底链状编织纱
17基底链状编织纱
18固定用链状编织纱
19编织拉链
20拉链牙链带
21第一经编织纱
22第二经编织纱
29暗编织拉链
30拉链牙链带
31第一经编织纱
32第二经编织纱
34第二基底纬***纱
40拉链牙链带
41第一经编织纱
44第三基底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图2是表示该拉链牙链带中的每条构成编织纱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该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编织拉链的截面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是使用具有两列针床的经编机经编而成的,具有经编拉链带2和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其中,所述经编拉链带2由经编组织构成,该经编组织具有带主体部2a和在该带主体部2a的一侧缘跨过三列线圈纵行W1~W3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2b,所述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是在该拉链带2编织成的同时被编织到该拉链带2的链牙安装部2b上的。
所述带主体部2a的基底组织是将所有线圈纵行W4~Wn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的单经编组织,如图1及图2所示,基底特里科编织纱13(1-2/1-0)和跨过四个线圈纵行之间并以Z字状***的第一基底纬***纱14(0-0/4-4)在带主体部2a的所有线圈纵行W4~Wn的范围内编织,并且基底链状编织纱15(1-0/0-1)分别编织到从与链牙安装部2b相邻的第四列到第七列的各线圈纵行W4~W7中。而且,在第四列的线圈纵行W4中,后述的第二经编织纱12的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在各个线圈横列处交织。
所述链牙安装部2b由单经编组织构成,在该单经编组织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即,最靠带端缘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通过前针经编而成。
该链牙安装部2b具有:编织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中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1-0/0-1);分别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的各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1-0/0-1);以及后述的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11、12。
此外,编织到链牙安装部2b上的拉链链牙列3是通过使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每隔一个线圈横列地在同一线圈横列内横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各个拉链链牙4以其啮合头部4a从带端缘部突出的状态依次形成而以连续状构成的。
另外,该拉链链牙列3是通过将各拉链链牙4的上下腿部4b***到形成线圈纵行W2、W3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针编弧和沉降弧之间,并将该上下腿部4b在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针编弧处紧固,从而被编织的。
这里,本实施例1中的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以下面的方法编织:即,该第一经编织纱11以针编弧与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以纬纱形式***到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且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对该第一经编织纱11的走纱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首先,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在第一列线圈纵行W1中形成针编弧并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7的针编弧交织。接着,该第一经编织纱11以在与形成了其针编弧的线圈横列相同的线圈横列处与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沉降弧交叉的方式走纱,并在第三列线圈纵行W3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形成针编弧的针脚处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进而,以与编织到第三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3、W2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沉降弧交叉的方式走纱,由此返回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下一个线圈横列。
之后,该第一经编织纱11在返回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线圈横列处形成针编弧,并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7的针编弧交织,进一步向其下一个线圈横列移动。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走纱,从而将第一经编织纱11在线圈纵行W1~W3的范围内编织。
另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以下面的方式编织:即,该第二经编织纱12以针编弧与构成带主体部2a的第四列线圈纵行W4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5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以纬纱形式***到第三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3、W2中,且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对该第二经编织纱12的走纱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首先,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在第四列线圈纵行W4中形成针编弧并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接着,该第二经编织纱12以在与形成了其针编弧的线圈横列相同的线圈横列处、与编织到第三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3、W2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沉降弧交叉的方式走纱,并在第二列线圈纵行W2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形成针编弧的针脚处、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进而,以与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沉降弧交叉的方式走纱,由此返回到第四列线圈纵行W4的下一个线圈横列。
之后,该第二经编织纱12在返回到第四列线圈纵行W4的线圈横列处形成针编弧,并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进一步向下一个线圈横列移动。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走纱,从而将第二经编织纱12在线圈纵行W2~W4的范围内编织。
该情况下,在线圈纵行W1~W3的范围内编织的第一经编织纱11与在线圈纵行W2~W4的范围内编织的第二经编织纱12以使以纬纱的形式***的线圈横列互相错开的方式编织。也就是说,在第一经编织纱11进行纬纱***的线圈横列中,没有进行第二经编织纱12的纬纱***,在其下一个线圈横列中,进行第二经编织纱12的纬纱***,而没有进行第一经编织纱11的纬纱***。由此,在线圈纵行W1~W4的各线圈纵行之间,第一经编织纱11与第二经编织纱12不会互相重合。
因此,编织有这样的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11、12的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形成为,在链牙安装部2b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在所有的线圈横列处被第一经编织纱11的针编弧加强,在带主体部2a中,与链牙安装部2b相邻地配置8 的第四列线圈纵行W4被第二经编织纱12的针编弧加强。
因此,如图3所示,当在该拉链牙链带10上穿插拉头6而制造编织拉链19时,能够使拉链链牙列3的链牙4之间的节距稳定,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啮合强度。而且,当链牙列3处于啮合状态时,即使该链牙列3受到向上方的上冲或弯折等,也很难在链牙列3上发生啮合分离。
而且,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在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以纬纱形式***有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11、12,因此线圈纵行W1~W4被互相拉近。因此,能够提高线圈纵行W1~W4的针脚密度,并且能够强化链牙安装部2b的形态且使其稳定。
而且,在线圈纵行W1~W4的各线圈纵行之间,第一经编织纱11与第二经编织纱12不互相重合,因此能够在链牙安装部2b不会变得体积庞大的情况下以较薄的壁厚形成该链牙安装部2b。因此,在制造编织拉链19时,能够减少在链牙安装部2b与拉头6之间产生的摩擦。
其结果是,即使在编织拉链19的使用过程中反复滑动拉头6,也能够防止链牙安装部2b上产生毛刺,并且能够防止链牙安装部2b的构成编织纱发生位置偏移,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链牙安装部2b的形态。
再有,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是使用像上述那样具有两列针床的经编机编结而成的,但由于其由单经编组织编结而成,因此,能够维持与例如使用具有一列针床的经编机对单经编组织的拉链牙链带进行经编的情况相同的生产率。
而且,在对第一列线圈纵行W1进行加强时,与所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往的拉链牙链带相比,能够减少编织纱的使用量。因此,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大幅削减。
因此,在本实施例1的拉链牙链带10的构成纱条中,可以使用全部由聚酯的复丝构成的变形丝(textured yarn)或者具有实施变形加工前的形态的扁平丝(flat yarn)中的任一个。例如,可以在所述基底特里科编织纱13中使用变形丝或扁平丝中的任一个,并将其粗细设定为110~167T(分特、decitex)。
另外,在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17和第四列至第七列线圈纵行W4~W7的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15中使用110~167T的扁平丝,在所述第一基底纬***纱14中使用110~167T的变形丝。而且,在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中使用220~330T的扁平丝,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11、12中使用167~220T的扁平丝。特别地,优选在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11、12中使用比基底组织的构成纱条粗的纱条。
此外,在该实施例1中,可以在包括构成拉链链牙列3的合成树脂制的单丝在内的、拉链牙链带10所使用的所有的经编织纱中使用聚酯制的构成纱条。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聚酰胺类或聚丙烯类等的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其他纱条。
再有,作为拉链链牙列3以外的构成纱条,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合成树脂制的纱条,也可以使用醋酸酯制的纱条、或木棉、羊毛等的天然纤维纱条。另外,这些方面在以下所述的其他实施例中也是同样的。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暗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该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编织拉链的截面的剖视图。
从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中的每条构成编织纱的编织组织除了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21、22以外,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构成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编织组织的基底编织纱,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即,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是使用具有两列针床的经编机经编而成的,该拉链牙链带20的拉链带2′具有带主体部2a′和在该带主体部2a′的一例缘跨过三列线圈纵行W1~W3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2b′。
在所述带主体部2a′上,基底特里科编织纱13和第一基底纬***纱14编织到所有线圈纵行W4~Wn中,并且,基底链状编织纱15编织到从第四列到第七列的各线圈纵行W4~W7中。而且,在第四列线圈纵行W4中,第一经编织纱21的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
所述链牙安装部2b′具有:编织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中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各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以及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21、22。
本实施例2中的所述第一经编织纱21以下面的方式编织:该第一经编织纱21以针编弧与在与编织有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相邻的线圈纵行W1、W4中的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配置的线圈纵行W4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跨过第三列及第二列线圈纵行W3、W2以纬纱形式***,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另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22以下面的方式编织:该第二经编织纱22以针编弧与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跨过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以纬纱形式***,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该情况下,在线圈纵行W2~W4的范围内编织的第一经编织纱21和在线圈纵行W1~W3的范围内编织的第二经编织纱22以进行纬纱***的线圈横列互相错开的方式编织。由此,在线圈纵行W 1~W4的各线圈纵行之间,第一经编织纱21与第二经编织纱22不互相重合。
此外,编织到该链牙安装部2b′上的拉链链牙列3′是通过使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每隔一个线圈横列地在同一线圈横列内横向往复运动,从而依次形成各个拉链链牙4′而构成的,但由于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用于隐形拉链,因此拉链链牙列3′是以啮合头部4a′从链牙安装部2b′与带主体部2a′的边界部向带主体部2a′侧突出的状态被编织的。
另外,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如图5所示,是通过在使链牙安装部2b′沿所述边界部向带主体部2a′侧折回并使拉链链牙列3′的啮合头部4a′从该折回的U字状折回部2c′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进行热固化处理,从而被固定在该形态的。而且,通过在实施了热固化处理的该拉链牙链带20上穿插拉头6′,从而制造出暗编织拉链29。
如上所述,编织有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21、22的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形成为,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四列线圈纵行W4被第一经编织纱21的针编弧加强,并且,配置在带端缘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被第二经编织纱22的针编弧加强。
因此,如图5所示,在使用本实施例2的拉链牙链带20制造暗编织拉链29时,该暗编织拉链29能够获得与所述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而且,该暗编织拉链29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即,当使拉头6′滑动而闭合暗编织拉链29时,拉链牙链带20的U字状折回部2c′彼此接触,从而能够隐蔽拉链链牙4,使其不会从与该拉链链牙4的安装侧相反的外表面侧被看到。
实施例3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图7是表示该拉链牙链带中的每条构成编织纱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此外,在本实施例3及后述的实施例4中,对于构成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编织组织的基底编织纱,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本实施例3的拉链牙链带30是使用具有两列针床的经编机经编而成的。另外,该拉链牙链带30具有经编拉链带2和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其中,所述经编拉链带2具有带主体部2a和在该带主体部2a的一侧缘跨过三列线圈纵行W1~W3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2b,所述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在拉链带2编织成的同时被编织到该链牙安装部2b上。
所述带主体部2a的基底组织是所有的线圈纵行W4~Wn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的单经编组织,编织有基底特里科编织纱13、第一基底纬***纱14和基底链状编织纱15。而且,在第四列线圈纵行W4中,后述的第二经编织纱32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
所述链牙安装部2b由单经编组织构成,在该单经编组织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通过前针经编而成。
该链牙安装部2b具有:编织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中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各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31、32;以及跨过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并以Z字状***的第二基底纬***纱34(0-0/2-2)。
所述第一经编织纱31以下面的方式编织:该第一经编织纱31以针编弧与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且,以纬纱形式***到与该线圈纵行W1相邻的第二列线圈纵行W2中,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另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32以下面的方式编织:该第二经编织纱32以针编弧与相邻于链牙安装部2b的带主体部2a的线圈纵行W4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5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且,以纬纱形式***到与该线圈纵行W4相邻的第三列线圈纵行W3中,以不制作针编弧的方式折回。
该情况下,第一经编织纱31和第二经编织纱32以进行纬纱***的线圈横列互相错开的方式编织。由此,能够使第二基底纬***纱34在不与第一经编织纱31及第二经编织纱32重合的情况下跨过线圈纵行W2、W3而***。
这样,本实施例3的拉链牙链带30形成为,在链牙安装部2b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被第一经编织纱31的针编弧加强,并且,在带主体部2a中,与链牙安装部2b相邻地配置第四列线圈纵行W4被第二经编织纱32的针编弧加强。
因此,在使用该拉链牙链带30制造编织拉链时,与所述实施例1一样,能够使拉链链牙列3的链牙4之间的节距稳定,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啮合强度,另外,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链牙列3受到上冲或弯折等,也很难在该链牙列3上发生啮合分离。
再有,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牙链带30中,第一经编织纱31以纬纱形式***到第二列线圈纵行W2中,第一列线圈纵行W1和第二列线圈纵行W2被拉近,并且,第二经编织纱32以纬纱形式***到第三列线圈纵行W3中,第三列线圈纵行W3和第四列线圈纵行W4被拉近。
再有,第二基底纬***纱34以纬纱形式***到第二列线圈纵行W2和第三列线圈纵行W3中,这些线圈纵行W2、W3被互相拉近。由此,由于线圈纵行W1~W4被互相拉近,因此能够提高针脚密度,并且能够强化链牙安装部2b的形态且使其稳定。
而且,在线圈纵行W1~W4的各线圈纵行之间,第一经编织纱31与第二基底纬***纱34不互相重合,另外,第二经编织纱32与第二基底纬***纱34也不互相重合。因此,能够在链牙安装部2b不会变得体积庞大的情况下较薄地形成该链牙安装部2b。因此,在制造所述编织拉链时,能够减少在链牙安装部2b与拉头之间产生的摩擦。
此外,本实施例3的拉链牙链带30在不改变拉链带2的经编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在使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向带主体部2a侧突出的状态下编织链牙列,也能够作为所述实施例2那样的隐形拉链的拉链牙链带来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牙链带30中,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经编织纱31、32中使用167~220T的扁平丝,在所述第二基底纬***纱34中使用110~167T的变形丝。
实施例4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的整体的经编组织的组织图。
本实施例4的拉链牙链带40也是使用具有两列针床的经编机经编而成的。另外,该拉链牙链带40具有经编拉链带2和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其中,所述经编拉链带2具有带主体部2a和在该带主体部2a的一侧缘跨过三列线圈纵行W1~W3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2b,所述合成树脂制的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在拉链带2编织成的同时被编织到该链牙安装部2b上。
所述带主体部2a由其全部的线圈纵行W4~Wn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的单经编组织构成,并具有编织到线圈纵行W4~Wn中的基底特里科编织纱13、编织到线圈纵行W4~Wn中的第一基底纬***纱14、以及编织到线圈纵行W4~W7中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5。此外,在本实施例4中,在与链牙安装部2b相邻的带主体部2a的线圈纵行W4中,不编织在所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使用的第二经编织纱12、32。
所述链牙安装部2b由单经编组织构成,在该单经编组织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通过后针经编而成,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仅通过前针经编而成。
该链牙安装部2b具有:编织到第一列线圈纵行W1中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编织到第二列及第三列各线圈纵行W2、W3中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以及以针编弧与第一列线圈纵行W1的基底链状编织纱17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并跨过线圈纵行W2、W3以纬纱形式***而编织的第一经编织纱41。
而且,在本实施例4的拉链牙链带40中,第三基底纬***纱44(0-0/4-4)跨过从第一列线圈纵行W1到第四列线圈纵行W4的四列线圈纵行之间并以Z字状***。此外,在本实施例4中,在该第三基底纬***纱44中使用110~167T的变形丝。
因此,本实施例4的拉链牙链带40形成为,在链牙安装部2b中,配置在拉链链牙4的啮合头部4a侧的第一列线圈纵行W1被第一经编织纱41的针编弧加强。因此,在使用该拉链牙链带40制造编织拉链时,能够使拉链链牙列3的链牙之间的节距稳定,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啮合强度。另外,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链牙列受到上冲或弯折等,也很难在该链牙列上发生啮合分离。
再有,在本实施例4的拉链牙链带40中,第一经编织纱41以纬纱形式***到第二列及第三列线圈纵行W2、W3中,并且,第三基底纬***纱44跨过第一列线圈纵行W1至第四列线圈纵行W4以纬纱形式***。由此,线圈纵行W1~W4被互相拉近,能够提高针脚密度,并且能够强化链牙安装部2b的形态且使其稳定。
而且,在线圈纵行W1~W4的各线圈纵行之间,由于第一经编织纱41与第三基底纬***纱44不互相重合,因此能够在链牙安装部2b不会变得体积庞大的情况下较薄地形成该链牙安装部2b。因此,在制造所述编织拉链时,能够减少在链牙安装部2b与拉头之间产生的摩擦。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分别编织到链牙安装部的两个线圈纵行中。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增加构成链牙安装部的线圈纵行的数量,并将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分别编织到链牙安装部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线圈纵行中,从而固定拉链链牙。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一和/或第二经编织纱以在距离与基底组织以针编弧交织的线圈纵行最远的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针脚处折回的方式走纱而进行编织。

Claims (4)

1.一种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10、20、30、40),以由经编织纱构成的基底组织编结而成,经编组织具有带主体部(2a、2a′)和在该带主体部(2a、2a′)的一侧缘跨过多个线圈纵行(W1、W2、W3)而形成的链牙安装部(2b、2b′),在由所述经编组织构成的经编拉链带(2、2′)的所述链牙安装部(2b、2b′)上,在编结所述拉链带(2、2′)的同时编织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3′),所述链牙安装部(2b、2b′)作为基底组织的构成编织纱而具有编织到配置在最外侧的线圈纵行(W1)中的链状编织纱(17)、和至少两根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通过由所述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将各拉链链牙(4、4′)的腿部(4b)紧固,从而固定并编织所述连续状拉链链牙列(3、3′),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形成了与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相邻的线圈纵行(W1、W4)中的、在拉链链牙(4、4′)的啮合头部(4a、4a′)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折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经编织纱(12、22、32),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22、32)以针编弧与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的针编弧在各线圈横列处交织,该基底链状编织纱(15、17)形成了与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相邻的线圈纵行(W1、W4)中的、在与所述啮合头部(4a、4a′)侧相反的一侧配置的线圈纵行,并且,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22、32)以纬纱形式***到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中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并折回,
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21、31)和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22、32)以使以纬纱形式***的线圈横列错开的方式编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和/或所述第二经编织纱(12、22、32)被编织成,在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中的、距离该第一经编织纱(11、21、31、41)和/或第二经编织纱(12、22、32)所交织的线圈纵行最远的线圈纵行的针脚处折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具有纬***纱(34、44),该纬***纱(34、44)以跨过编织有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W2、W3)和与编织有该固定用链状编织纱(18)的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W1、W4)中的、相邻的两个以上线圈纵行的方式走纱。
CN2008801262610A 2008-04-15 2008-04-15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Active CN101938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57326 WO2009128140A1 (ja) 2008-04-15 2008-04-15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8924A CN101938924A (zh) 2011-01-05
CN101938924B true CN101938924B (zh) 2011-12-21

Family

ID=4119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62610A Active CN101938924B (zh) 2008-04-15 2008-04-15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8924B (zh)
TW (1) TW201012411A (zh)
WO (1) WO2009128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0650B2 (en) 2011-07-19 2016-12-06 Ykk Corporation Knitted fastener stringer
JP7306819B2 (ja) * 2018-12-12 2023-07-11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21074992A1 (ja) * 2019-10-16 2021-04-22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277A (zh) * 1997-12-26 1999-09-15 Ykk株式会社 针织拉链
JP2005230040A (ja) * 2004-02-17 2005-09-02 Ykk Corp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8828B2 (ja) * 1994-06-23 2003-04-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552947B2 (ja) * 1999-04-30 2004-08-11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277A (zh) * 1997-12-26 1999-09-15 Ykk株式会社 针织拉链
JP2005230040A (ja) * 2004-02-17 2005-09-02 Ykk Corp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2411A (en) 2010-04-01
CN101938924A (zh) 2011-01-05
WO2009128140A1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3742B1 (ko) 편성 면파스너
KR970008149B1 (ko) 니트 슬라이드 파스너
KR890003510Y1 (ko) 경편성 테이프
CN100569136C (zh) 织入拉链
JP200435108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と同テープを使った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JP4731378B2 (ja) ファスナーテープ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JP3552947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1632144A1 (en) Braiding/weaving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KR19990063408A (ko) 편직 슬라이드 파스너
KR100214893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날실 편성 테이프
JP3407162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GB1584472A (en) Sliding clasp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1938924B (zh)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TW200417335A (en) Warp knitted tape for slide fastener
JPH08308613A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11409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hain
EP1264558B1 (en) Knit-in slide fastener
JPH105010A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2686124B (zh) 编织拉链
JP3338997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4142276A (en) Warp-knit slide-fastener stringer half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7191499B2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JP3338996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22168239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KR100761572B1 (ko) 편직입 숨김 슬라이드 고정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