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805A - 线束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束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805A
CN111295805A CN201880066355.7A CN201880066355A CN111295805A CN 111295805 A CN111295805 A CN 111295805A CN 201880066355 A CN201880066355 A CN 201880066355A CN 111295805 A CN111295805 A CN 111295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eripheral surface
terminal
conductor
seal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63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务
平井宏树
曾根康介
佐波俊和
竹田康人
池田吉孝
小原一仁
丸山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95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H01B7/2825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using a water impermeable she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 H02G15/043Cable-end sealings with end caps, e.g. sleeve closed at one end
    • H02G15/046Cable-end sealings with end caps, e.g. sleeve closed at one end with bores or protruding portions allowing passage of cabl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线束部件,其能够防止液体从电线的导体间向连接器壳体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渗透,且能够使制造时的作业性及生产率提高。线束部件(1)具备:连接器壳体(7);多个连接器端子(2),其配置于连接器壳体(7);多条电线(3),其与连接器端子(2)电连接;以及密封构件(5),其配置于在各连接器端子(2)形成的安装部(24)与连接器壳体(7)之间的间隙。安装部(24)的外周面和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连接器壳体(7)的内周面相互密合。在连接器端子(2)形成有阻止液体的渗透的阻止渗透部(251)。

Description

线束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条电线经由连接器端子配置于连接器壳体的线束部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于机动车等的各种电子机器中,为了进行与控制装置的布线而使用线束部件。线束部件通过多条电线、与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端子、以及配置有各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壳体构成,所述多条电线由绞线形成。在使用线束部件进行布线的电子机器中有暴露于油、水等液体中的电子机器。在该情况下,已知有如下情况:在液体与电线中的与电子机器连接的端部接触时,该液体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由于毛细管现象而渗透到电线的导体间(线材间)。
并且,从电线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渗透到导体间的液体可能渗透到电线的相反侧的端部,而进一步经由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壳体向控制装置内侵入。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如下处理:在电线的控制装置侧的端部形成由多个线材(导体)构成的芯线露出而成的芯线露出部,在芯线露出部的线材间填充止水剂,利用防水片将填充有该止水剂的芯线露出部覆盖。并且,利用止水剂使得液体不渗透到设置于电线端部的连接器端子,由此防止液体向控制装置的侵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2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形成芯线露出部,需要将电线的中间位置上的绝缘包覆层剥离。由于一边在电线的端部残留绝缘包覆层一边进行该剥离,因此作业性差。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芯线露出部的线材间进行止水剂的填充后,需要进行使该止水剂固化、并进一步利用防水片将填充有止水剂的芯线露出部覆盖的作业。因此,用于制造线束部件的工时较多,生产率差。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通过提供以下线束部件而得到:能够防止液体从电线的导体间向连接器壳体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渗透,且能够使制造时的作业性及生产率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在于线束部件,其具备:
连接器壳体;
多个连接器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
多条电线,其与多个所述连接器端子各自电连接;以及
密封构件,其配置于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所述电线中的实心状的导体部或者中继导体形成的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中继导体由一个导体构成,对所述连接器端子和所述电线进行中继。
发明效果
在所述一方式的线束部件中,在连接器端子、电线中的实心状的导体部或者对连接器端子和电线进行中继的中继导体形成有安装部。并且,安装部与绞线等被捆扎的多个导体不同,通过作为一个整体的材料形成。
由此,即使电线是绞线等具有多个导体的电线,也能够防止由于毛细管现象向该导体间渗透的油、水等液体渗透到安装部的内部。另外,在电线是单芯线等具有一根导体的电线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毛细管现象,向导体与将导体包覆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间隙渗透的液体渗透到安装部的内部。因此,可防止液体渗透到连接器端子的内部及对方侧连接器,且可防止液体向布线有对方侧连接器或者装配有对方侧连接器的控制装置等侵入。
另外,连接器端子和电线的导体部的电连接能够通过敛紧(压接)、焊接、软钎焊等各种构成来进行。另外,在安装部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配置密封构件的工序数较少。因此,进行电连接及密封构件的配置的作业性提高,另外,制造线束部件的生产率也提高。
所以,根据所述一方式的线束部件,能够防止液体从电线的导体间向连接器壳体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渗透,且能够使制造时的作业性及生产率提高。
此外,线束部件能够在机动车等中用于进行电气布线。另外,将配置于连接器壳体前的连接器端子、电线、密封构件等组装而得到的结构称为带端子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线束部件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线束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使用于线束部件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带端子电线的剖视说明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电线的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使用于线束部件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带端子电线的剖视说明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带端子电线的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使用于线束部件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带端子电线的剖视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带端子电线的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线束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线束部件的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使用于线束部件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到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其他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上述的线束部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线束部件能够大体划分为下面的三个方式。
在第1方式的线束部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在所述连接器端子中的所述安装部或者位于比所述安装部靠向所述电线与所述连接器端子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部位形成有阻止渗透部,所述阻止渗透部阻止液体的渗透,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在第2方式的线束部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导体部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由阻止液体的渗透的实心状的材料形成,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在第3方式的线束部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中继导体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在各方式的线束部件中,通过安装部形成于连接器端子、电线的导体部或者中继导体,从而在密封构件配置于安装部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时,不会形成使液体能够渗透到安装部与密封构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安装部的外周面和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另外,不会形成使液体能够渗透到密封构件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在各方式的线束部件中,电线也可以由绞线等被捆扎的多个导体构成。并且,在油、水等液体从线束部件中的电线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向电线的导体间渗透时,该液体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位于电线的连接器端子侧的端部的导体部渗透。此时,在第1方式的线束部件中,通过在连接器端子形成有阻止渗透部,从而渗透到导体部的液体不能通过连接器端子的内部。另外,在第2、第3方式的线束部件中,通过形成有安装部,从而渗透到导体部的液体不能通过连接器端子的内部。
另外,在第2方式的线束部件中,电线也可以由单芯线等一根导体构成。在该情况下,液体不会渗透到电线的导体内。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液体渗透到电线的导体与将导体覆盖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情况下,通过作为安装部的导体部,该液体不能通过连接器端子的内部。
此外,在第1方式的线束部件中,阻止渗透部也可以形成于安装部的内侧,还可以位于比安装部的内侧靠向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一侧。另外,在第1方式的线束部件中,电线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安装部的内侧。
另外,在各方式的线束部件中,被阻止渗透部或者安装部阻止的向连接器端子的内部渗透的液体、或者渗透到导体部的液体可能沿着连接器端子的外周面或者密封构件的外周面渗透到连接器壳体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此时,通过安装部的外周面和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从而液体不能渗透到对方侧连接器。由此,可防止液体从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壳体向布线有对方侧连接器的控制装置等侵入。
参照附图对上述的线束部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及图3所示,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具备连接器壳体7、多个连接器端子2、多条电线3、密封构件5。连接器壳体7安装于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多个连接器端子2排列地配置于连接器壳体7。多条电线3各自与多个连接器端子2各自电连接。密封构件5配置于在各连接器端子2形成的安装部24与连接器壳体7之间的间隙。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连接器端子2中的位于比安装部24靠向电线3与连接器端子2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部位形成有阻止渗透部251,阻止渗透部251阻止液体的渗透。安装部24的外周面和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连接器壳体7的内周面相互密合。另外,密封构件5将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安装部2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封闭。
以下,对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进行详细说明。
(线束部件1)
为了将在四轮机动车、二轮机动车等机动车中使用的致动器、传感器等电子机器布线到控制电子机器的控制装置而使用线束部件1。在连接器壳体7装配有由连接器端子2及电线3构成的多条带端子电线10。
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用于将作为搭载于机动车的电子机器的自动变速器连接到作为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在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用于进行自动变速的控制动作的油(液压油)。线束部件1中的各电线3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连接到自动变速器的阀体。该各电线3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浸渍于油内。阀体对自动变速器的液压回路中的动作进行控制,分别具有多个作为致动器的电磁阀、和通过对电磁阀通电及切断通电而滑动的滑阀。
(连接器壳体7)
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器壳体7配置于自动变速器等,安装于对方侧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设置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器壳体7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连接器壳体7具有主体部73、从主体部73突出的装配用的凸缘部74、以及设置于凸缘部74的装配孔741。
另外,在连接器壳体7的主体部73安装有:密封件(O形环)731A,其用于在连接器壳体7和对方侧连接器连接时进行连接器壳体7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密封;和密封件(O形环)731B,其用于在连接器壳体7和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连接时进行连接器壳体7和自动变速器的壳体的密封。
在连接器壳体7横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孔71,各连接器端子2***保持于多个***孔71。在对方侧连接器设置有与各连接器端子2连接的导体销。在***孔71的顶端部形成有锥形引导部711,锥形引导部711引导对方侧连接器的导体销。通过形成有锥形引导部711的端壁部712,可防止配置于***孔71的连接器端子2向对方侧连接器侧脱离。
此外,配置于连接器壳体7的各连接器端子2也可以经由对方侧连接器及电线3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另外,连接器壳体7及对方侧连接器也能够作为用于将阀体和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中继连接器使用。
(电线3)
如图4及图5所示,电线3由被捆扎的多个导体31整体绞合而成的绞线形成。在多个导体31整体的外周设置有由绝缘性橡胶、树脂等形成的绝缘包覆层32。电线3的与连接器端子2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绝缘包覆层32被除去,在该端部形成有多个导体31露出于外周而成的导体部310。此外,所述多个导体31的露出是指:在将电线3看作单体时,多个导体31形成电线3的最外周部。另外,所谓导体部310是指从绝缘包覆层32的端部突出的导体31的部分。
(连接器端子2)
如图4所示,连接器端子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连接器端子2通过经折弯加工的板金形成。连接器端子2具有***孔20,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导体销***到***孔20,连接器端子2作为阴端子发挥功能。此外,也可以将连接器端子2形成为导体销等阳端子,并在对方侧连接器设置供阳端子***的阴端子。
另外,如图3所示,连接器端子2敛紧于导体部310及电线3的绝缘包覆层32的外周。具体地讲,在连接器端子2形成有:第1端子连接部21,其与导体部310的顶端部的外周连接;和第2端子连接部22,其与第1端子连接部21邻接,并与电线3的绝缘包覆层32的外周连接。本方式的第1端子连接部21及第2端子连接部22形成为敛紧部(压接部)。第2端子连接部22形成为将电线3的绝缘包覆层32从周向的两侧包住的形状。
通过连接器端子2直接敛紧于电线3的导体部310及绝缘包覆层32,能够将线束部件1中的部件的种类设为连接器壳体7、电线3、连接器端子2以及密封构件5这四种。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部件1的制造及部件管理。
在第1端子连接部21的内周中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陷入部211,陷入部211陷入导体部310的顶端部的外周。本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形成为敛紧(压接)于导体部310的敛紧端子(压接端子)。连接器端子2除了进行敛紧以外,也可以设为进行焊接、软钎焊等接合到导体部310的构成。
如图4及图5所示,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在连接器端子2的长度方向L的一部分处形成为筒状。安装部24通过作为一个整体的材料形成。连接器端子2通过经折弯加工的板金形成,安装部24形成为板金中的卷绕成筒状的筒状部23。在连接器端子2形成有:***部位201,其形成有***孔20,用于***导体销;和收纳部位202,其形成有配置孔25。收纳部位202形成为筒状部23。
本方式的阻止渗透部251形成为配置孔25中的底部251,配置孔25配置有电线3的导体部310。阻止渗透部251和底部251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底部251的配置孔25阻止渗透到导体部310的液体通过连接器端子2的内部。配置孔25在筒状部23的内侧从第1端子连接部21的内侧连续地形成到安装部24的内侧。另外,本方式的配置孔25形成到比安装部24的内侧位置进一步靠近***孔20的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配置孔25的底部251由通过使筒状部23的一部分变形并封闭而成的封闭部(中间变细部)26形成。通过使形成连接器端子2的板金变形,能够容易地形成封闭部26。由***孔20形成的空间和由配置孔25形成的空间被封闭部26分离。筒状部23中的板金的端面对接的部位、及形成有封闭部26的部位之间的间隙通过焊接、软钎焊等被填埋,以使得蓄积于配置孔25的液体***漏。
封闭部26通过使具有圆形截面的筒状部23的一部分变形(压扁)为具有扁平形状截面的部位而形成。通过形成筒状部23的板金的原料彼此相互对接,且该原料彼此之间的间隙通过焊接、软钎焊等被金属材料填埋,从而形成封闭部26。
在进行将板金卷绕成筒状的加工时,板金的端面彼此对接。在该相互对接的端面彼此之间有时形成间隙。在该情况下,进行用于消除间隙的焊接、软钎焊等加工。
如图5所示,在筒状部23的一部分的外周形成有安装部24,密封构件5安装于安装部24。安装部24的外周面使用成型模具成型为具有圆形截面的成型面(圆柱面),以使得与密封构件5的内周密合。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安装部24的外周面能够比筒状部23中的位于安装部24的长度方向L的两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缩小。通过安装部24的外周面比周围的外周面缩小,能够进行安装于安装部24的密封构件5相对于连接器端子2的长度方向L的定位。
如图4所示,在本方式中,配置孔25的孔壁部252位于安装部24的内侧,配置孔25的底部251位于比安装部24的内侧靠向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一侧。有底的配置孔25防止进入到连接器端子2的内部的液体向比安装部24靠对方侧连接器(***部位201)的一侧渗透。
有底的配置孔25只要能阻止进入到安装部24的内侧的液体向连接器端子2的***孔20(或者对方侧连接器)通过,无论形成为什么样的形状都可以。例如,也可以在筒状部23的内侧(配置孔25内)配置由橡胶、树脂、金属等构成的填孔构件而形成配置孔25的底部251。另外,配置孔25的底部251也可以位于安装部24的内侧。另外,导体部310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配置孔25内。
另外,筒状部23、封闭部26以及安装部24也能够通过使用上述的板金的加工方法以外的方法而形成。例如,筒状部23及安装部24也能够通过进行卷压加工等而形成。
(密封构件5)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在多个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的各自分别安装有本方式的密封构件5,并且在连接器壳体7的多个***孔71的各自分别配置有本方式的密封构件5。并且,各个密封构件5与多个安装部24各自的外周面及多个***孔71各自的内周面密合。
密封构件5形成为能弹性变形的橡胶、树脂等材料的成形物。密封构件5具有将***孔71封闭的密封部51。密封部51设置于密封构件5的全周,与连接器壳体7的***孔71的全周接触。在密封构件5的中心部形成有中心孔52,安装部24***到中心孔52。密封构件5的密封部51的外径在带端子电线10的长度方向L的整体上最大。连接器端子2的与长度方向(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小于密封部51的外径。
(制造方法)
线束部件1能够按照如下方法制造(组装)。
连接器端子2通过进行板金的折弯、成形、焊接等而形成为具有***孔20、各端子连接部21、22、安装部24、有底的配置孔25等的形状。
另外,将电线3的连接器端子2侧的端部的绝缘包覆层32除去,并使该端部的多个导体31露出而形成为导体部310。接着,在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的外周安装密封构件5。此时,使密封构件5弹性变形而扩径,将该密封构件5安装于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
接着,将导体部310的顶端部向连接器端子2的第1端子连接部21的内侧配置,并且将电线3的端部的绝缘包覆层32向第2端子连接部22的内侧配置。然后,使用工具等使各端子连接部21、22变形,将第1端子连接部21敛紧于导体部310的顶端部的外周,并且将第2端子连接部22敛紧于电线3的绝缘包覆层32的外周。由此,在电线3的端部形成配置有连接器端子2及密封构件5的带端子电线10。该带端子电线10根据连接器壳体7中的***孔71的数量而形成有多根。
接着,在连接器壳体7的多个***孔71中分别***带端子电线10的连接器端子2及密封构件5。此时,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被封闭。另外,通过密封构件5被***孔71压缩,从而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安装部24的外周面更密合。如此,可制造多条带端子电线10装配于连接器壳体7的线束部件1。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对连接器端子2的形状下功夫,通过使用连接器端子2、及安装于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上的密封构件5,从而防止液体从电线3向连接器壳体7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渗透。
线束部件1中的电线3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与阀体中的电磁阀连接,该端部浸渍于作为使用于阀体的液体的油内。另外,在作为液体的油从线束部件1中的电线3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渗透到电线3的导体31间时,该油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位于电线3的连接器端子2侧的端部的导体部310渗透。此时,通过在安装部24的内侧形成具有底部251的配置孔25,从而渗透到导体部310的油不会朝向***孔20通过连接器端子2的内部。该油蓄积于配置孔25内。
蓄积于配置孔25内的油或者渗透到导体部310的油可能沿着连接器端子2的外表面而渗透到连接器壳体7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此时,如图4所示,通过使用安装于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上的密封构件5,将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安装部2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封闭,从而油不能渗透到对方侧连接器。由此,可防止液体从连接器端子2及连接器壳体7向布线有对方侧连接器的电子控制单元侵入。
另外,连接器端子2和电线3的电连接能够通过连接器端子2的各端子连接部21、22的敛紧而进行。另外,密封构件5能够通过弹性变形而安装于连接器端子2的安装部24的外周,从而密封构件5容易安装到安装部24的外周。密封构件5的安装能够通过一个工序进行,其工序数较少。因此,进行电连接及安装的作业性提高,另外,制造线束部件1的生产率也提高。
所以,根据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能够防止液体从电线3的导体31间向连接器壳体7所安装的对方侧连接器渗透,且能够提高制造时的作业性及生产率。
使用线束部件1的电子机器除了自动变速器以外,也能够设为利用油、水等液体的各种机器。渗透到线束部件1中的各电线3的导体31间的液体例如也可以是冷却剂(冷却液)等油以外的各种液体。
另外,在油、水等液体从外部施加于连接器壳体7或者线束部件1的情况下,密封构件5也能够防止该液体经由连接器端子2向对方侧连接器渗透。在该情况下,在密封构件5的内周及外周都可以阻止液体经由连接器端子2向对方侧连接器侵入。
另外,油等液体可能不仅渗透到导体31间,而且也渗透到多个导体31与绝缘包覆层32之间。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连接器端子2及密封构件5的线束部件1的构成,防止渗透到多个导体31与绝缘包覆层32之间的液体经由连接器端子2渗透到对方侧连接器。
<实施方式2>
如图6~图8所示,本方式示出如下情况:密封构件5配置于电线3的导体部310的安装部33和连接器壳体7之间的间隙。
本方式的安装部33作为电线3的导体部310的一部分由阻止液体渗透的实心状的材料形成。本方式的电线3是单芯线,由一根实心状的导体31和将导体31包覆的绝缘包覆层32构成。安装部33作为形成导体部310的导体31的一部分而形成。导体部310是从绝缘包覆层32的端部突出的导体31的部分。
密封构件5安装于导体部310中的安装部33的外周,并且配置于***孔71。密封构件5将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导体部31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封闭。并且,安装部33的外周面和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连接器壳体7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如图6及图8所示,在连接器端子2形成有:第1端子连接部21,其与导体部310的顶端部的外周连接;和第2端子连接部22,其与第1端子连接部21邻接,并与密封构件5的外周连接。在第1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形成有陷入部211,陷入部211陷入到导体部310的顶端部的外周。此外,连接器端子2也可以设为通过进行焊接、软钎焊等而与导体部310接合的构成。
另外,密封构件5具有:密封部51,其用于将***孔71封闭;中心孔52,其供安装部33***;以及连接外周部53,其外周与设置于连接器端子2的第2端子连接部22连接。
另外,也能够取代设为单芯线的电线3,而设为具有被捆扎的多个导体31的绞线的电线3,并在电线3的导体部310的长度方向L的一部分通过成形而形成实心状的安装部33。该安装部33由将导体部310中的多个导体31间填埋并且将导体部310的整体覆盖的导电性材料形成。
更具体地讲,能够对导体部310的长度方向L的一部分或者整体进行将安装部33成形的加工,安装部33具有用于安装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圆柱面)。并且,安装部33的外周面的成形能够通过成型模具对涂布有导电性材料的导体部310的部位进行夹持而进行。
此外,也能够取代使用导电性材料,而使用绝缘性材料形成电线3。在该情况下,因为导体部310中的多个导体31具有导电性,所以即使导体31以外的部分是绝缘性材料也不会造成阻碍。另外,在该情况下,安装部33仅形成于导体部310中的安装有密封构件5的部位,在导体部310中的连接器端子2所连接的顶端部使多个导体31露出。
(作用效果)
在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通过电线3使用单芯线,从而油不易从线束部件1中的电线3的电子机器侧的端部渗透到电线3的内部。但是,有可能该油进入到导体31和绝缘包覆层32之间的间隙,并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电线3的连接器端子2侧的端部渗透。
当向导体31和绝缘包覆层32之间的间隙渗透的油到达导体部310时,该油可能沿着导体部310的外周渗透到连接器端子2。此时,如图7所示,通过使用密封构件5将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导体部31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封闭,从而油不能渗透到密封构件5的内周侧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侧中的任一方。因此,油不能经由连接器端子2渗透到对方侧连接器。由此,可防止液体从连接器端子2及连接器壳体7向电子控制单元侵入。
关于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的其他的构成、作用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构成要素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实施方式3>
如图9~图11所示,本方式示出如下情况:密封构件5配置于中继导体4的安装部44与连接器壳体7之间的间隙。
中继导体4对连接器端子2和电线3的导体部310的电连接进行中继。中继导体4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个导体。中继导体4具有:安装轴部41,其安装有连接器端子2及密封构件5;和导体连接部42,其与电线3的中继导体4侧的端部连接。安装部44形成为安装轴部41的长度方向L的一部分。
另外,中继导体4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实心状的轴构件。在安装轴部41的外周形成有向安装轴部41的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43,以使得在其与导体连接部42之间的长度方向L保持密封构件5。导体连接部42作为闭筒形成为有底的圆筒形状。在导体连接部42形成有沿着中继导体4的轴方向的有底的配置孔421,以使得配置电线3的端部。中继导体4与单芯线同样由一个导体形成,因此液体不会渗透到其内部。
另外,本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的第1端子连接部21及第2端子连接部22连接到中继导体4的外周。在第1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形成有陷入部211,陷入部211陷入到中继导体4的外周。
(作用效果)
在本方式中,当油由于毛细管现象而渗透到电线3中的多个导体31间时,该油到达中继导体4的导体连接部42。此时,因为中继导体4由一个导体形成,所以在其内部没有形成间隙。并且,已到达导体连接部42的油不会渗透到实心状的安装部44的内部。因此,已到达导体连接部42的油可能向中继导体4的外周渗透,并沿着中继导体4的外周渗透到连接器端子2。
此时,如图10所示,通过使用密封构件5将密封构件5的内周面和中继导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和***孔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封闭,从而油不能渗透到密封构件5的内周侧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侧中的任一方。因此,油不能经由连接器端子2渗透到对方侧连接器。由此,可防止液体从连接器端子2及连接器壳体7向电子控制单元侵入。
关于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的其他的构成、作用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构成要素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实施方式4>
如图12~图14所示,本方式示出如下情况:对连接器壳体7配置有一个密封构件5,且对多个带端子电线10的中继导体4的安装部44共同使用密封构件5。在本方式中,示出在密封构件5配置中继导体4的安装部44的情况。除此之外,配置于密封构件5的安装部也可以为设置于多个带端子电线10的连接器端子2上的安装部24或者设置于多个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3的导体部310上的安装部33。
如图12及图14所示,在本方式的连接器壳体7设置有多个***孔71和与多个***孔71整体连通的连通孔72,在多个***孔71中分别***有多个连接器端子2的各个连接器端子2。连通孔72形成为供密封构件5配置的较大的孔。另外,本方式的密封构件5具有多个密封配置孔54,在多个密封配置孔54中分别配置有多个安装部44。
密封构件5配置于形成于连接器壳体7的连通孔72。在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形成有外周密封部55,外周密封部55与连通孔72接触而弹性变形。另外,在密封构件5的密封配置孔54形成有内周密封部541,内周密封部541与安装部44的外周面接触而弹性变形。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形。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也可以形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
另外,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连接器壳体7的连通孔72中除了密封构件5之外还配置有栓构件8,栓构件8用于按压密封构件5而防止密封构件5从连通孔72脱离。在栓构件8形成有供多根电线3等配置的配置孔81。多个配置孔81形成于与密封构件5中的多个密封配置孔54及连接器壳体7的***孔71连通的位置。在栓构件8的外周形成有卡止突起82,卡止突起82与在连接器壳体7的主体部73形成的钩挂孔732卡止。
如图14所示,本方式的中继导体4形成为轴形状。中继导体4由截面积朝向其轴方向大致固定的实心的圆棒形成。另外,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具备连接端子45,连接端子45用于进行中继导体4和电线3的连接(连结)。中继导体4和电线3通过将连接端子45敛紧而连接。在本方式中,通过使用连接端子45,从而中继导体4能够设为圆棒等简单的形状。
(制造方法)
在制造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时,首先,将连接器端子2和电线3连接而形成多个带端子电线10。接着,使各带端子电线10的连接器端子2插通于栓构件8的各配置孔81及密封构件5的各密封配置孔54。此时,能够利用连接器端子2使内周密封部541弹性变形而使密封配置孔54扩径。并且,各中继导体4中的安装部44配置于各密封配置孔54内,内周密封部541与各安装部44接触。
接着,将配置有多个带端子电线10的密封构件5及栓构件8配置于连接器壳体7的连通孔72内。此时,利用连通孔72使外周密封部55弹性变形,密封构件5被压入到连通孔72内。并且,在密封构件5及栓构件8配置于连通孔72内时,在密封构件5的径向(与电线3的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作用有压缩力,密封构件5的外周面上的外周密封部55和连通孔72的内周面相互密合。另外,各安装部44的外周面和各密封配置孔54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如此,密封构件5的各密封配置孔54的内周密封部541和各安装部4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及密封构件5的外周密封部55和连通孔7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S2被封闭。并且,制造出多条带端子电线10装配于连接器壳体7的线束部件1。
在本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3相同,可得到通过密封构件5及安装部44防止液体从连接器端子2及连接器壳体7向电子控制单元侵入的效果。另外,使用于线束部件1的在连接器端子2连接有电线3的带端子电线10也可以设为实施方式1~3所示的任一个。
关于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的其他的构成、作用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3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3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构成要素也与实施方式1~3的情况相同。
<实施方式5>
如图15~图23所示,本方式示出如下情况:线束部件1具备连接端子6,连接端子6用于进行中继导体4和电线3的连接(连结),本方式对连接端子6进一步下功夫。
本方式的连接端子6具有与轴形状的中继导体4连接的第1连接部61、和与电线3的端部的导体部310连接的第2连接部62。中继导体4和电线3通过连接端子6连结。另外,在从第2连接部62向电线3侧延长的位置形成有与电线3的绝缘包覆层32连接的第3连接部63。在本方式中,通过使用连接端子6,从而能够利用单纯形状的圆棒形成中继导体4。
如图15所示,在本方式的连接端子6形成有突起部65,突起部65与连接器壳体7的***孔71抵接。突起部65能够与***孔71抵接而将连接端子6支承于***孔71内。突起部65从连接端子6中的第1连接部61与第2连接部62之间的位置向连接端子6的外方突出地形成。所谓外方是指与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的外方、换句话讲为***孔71的径向的外方。另外,突起部65通过使形成连接端子6的板金的一部分向两侧延长而形成。此外,所谓长度方向L是指中继导体4及连接端子6延伸的方向。
此外,在将线束部件1的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到***孔71时,也可以在突起部65与***孔71之间留有一些余隙(间隙)。在该情况下,在使用线束部件1时,突起部65由于振动等与***孔71抵接。
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的带端子电线10通过密封构件5的密封部51和连接端子6的突起部65支承于连接器壳体7的***孔71。由此,能够使带端子电线10相对于连接器壳体7不易振动。因此,特别是能够使得在中继导体4中的邻近密封构件5的连接端子6侧的端部的部位401不易发生损伤。
另外,突起部65能够形成为与***孔71内抵接的各种形状。在使用连接端子6的情况下,与不使用连接端子6的情况相比,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变长。因此,为了使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不易由于传递到带端子电线10的振动而振动,设置突起部65是有效的。
突起部65能够设置于在长度方向L尽量离开密封构件5的位置、例如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中间部位或者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基端侧部位。所谓基端侧部位是指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上的离电线3近的一侧的部位。
另外,突起部65能够形成为能弹性变形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突起部65抵接于***孔71时,能够从突起部65向***孔71产生基于弹性变形的弹簧力。突起部65能够在将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向***孔71***时弹性变形。并且,能够维持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向***孔71***的容易度,通过使突起部65产生弹簧力,而使得突起部65更可靠地抵接于***孔71。
如图16及图17所示,突起部65A也能够利用在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中间部位形成的沿着长度方向L的一个或者多个狭缝(切口)651,而设为在狭缝651的两侧形成的多个带状部652。带状部652以长度方向L的两端支承于连接端子6的主体部的两端固定梁的状态形成。在该情况下,使带状部652的长度方向L的中间部位向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的外方鼓起,在该中间部位形成突起顶点部653,从而带状部652能够弹性变形。突起顶点部653能够通过使带状部652折弯而形成。另外,各带状部652的突起顶点部653向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的外方最突出而与***孔71抵接。
图16及图17所示的多个带状部652形成于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和与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的单侧这三个部位。并且,三个部位的带状部652全部通过突起顶点部653的形成而能弹性变形。除此以外,能弹性变形的带状部652例如能够仅形成于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也能够仅形成于高度方向的单侧。
另外,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多个带状部652彼此之间能够形成不构成突起部65A的加强用带状部654。加强用带状部654能够与长度方向L平行地形成。加强用带状部654能够在围绕连接端子6的沿着长度方向L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形成于带状部652彼此之间。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带状部652中的任一个设为不构成突起部65A的加强用带状部654。
通过在连接端子6形成有狭缝651,有可能连接端子6的电阻值升高,并且连接端子6的强度降低。因此,通过在连接端子6与带状部652一起也形成加强用带状部654,能够将连接端子6的电阻值维持得低,并且能够将连接端子6的强度尽量维持得高。
另外,如图20及图21所示,通过在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基端部,切开在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基端形成的一个或者多个切口655,也能够形成多个突起部65B。多个突起部65B能够向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折弯而形成。多个突起部65B通过具有一端被连接端子6的主体部支承的悬臂梁的形状而能够弹性变形。
在该情况下,在将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到***孔71之际,当突起部65B的顶端部与***孔71抵接时,该突起部65B的顶端部能够弹性变形。并且,能够从突起部65B向***孔71作用弹簧力。另外,突起部65B的形成数量能够设为仅一个,也能够设为两个以上。在图20及图21中示出形成有三个突起部65B的情况。
另外,如图22及图23所示,突起部65C也能够通过在连接端子6的长度方向L的中间部位利用狭缝(切口)656将连接端子6的一部分切开,而以长度方向L的一端支承于连接端子6的主体部的悬臂梁的状态形成。在该情况下,在突起部65C的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形成导通部657,导通部657构成连接端子6的主体部。
在该情况下,突起部65C也能够弹性变形,并能产生弹簧力而与***孔71抵接。另外,突起部65C为了使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向***孔71的***容易进行,而从长度方向L的顶端侧(连接器端子2侧)朝向基端侧(电线3侧)从连接端子6的主体部倾斜地突出。
此外,突起部65、65A、65B、65C不仅能够弹性变形,也可以几乎不弹性变形。在该情况下,使得在将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部分***到***孔71时,在突起部65与***孔71之间形成有一些余隙。换句话讲,突起部不仅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弹簧特性,也能够不具有弹簧特性。
在本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4所示的密封构件5相同,也可以对多个带端子电线10的中继导体4的安装部44共同使用密封构件5。关于本方式的线束部件1中的其他的构成、作用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4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4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构成要素也与实施方式1~4的情况相同。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一步构成不同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例等。

Claims (10)

1.一种线束部件,具备:
连接器壳体;
多个连接器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
多条电线,其与多个所述连接器端子各自电连接;以及
密封构件,其配置于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所述电线中的实心状的导体部或者中继导体形成的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中继导体由一个导体构成,对所述连接器端子和所述电线进行中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连接器端子中的所述安装部或者位于比所述安装部靠向所述电线与所述连接器端子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部位形成有阻止渗透部,所述阻止渗透部阻止液体的渗透,
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导体部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安装部由阻止液体的渗透的实心状的材料形成,
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中继导体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壳体设置有多个***孔,在多个所述***孔分别***有多个所述连接器端子的各个连接器端子,
在多个所述安装部的各自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构件,并且在多个所述***孔的各自分别配置有所述密封构件,且各个所述密封构件与多个所述安装部各自的外周面和多个所述***孔各自的内周面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壳体设置有多个***孔和与多个所述***孔连通的连通孔,在多个所述***孔分别***有多个所述连接器端子的各个连接器端子,
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多个密封配置孔,在多个所述密封配置孔分别配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部的各个安装部,
多个所述安装部各自的外周面和多个所述密封配置孔各自的内周面相互密合、且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连通孔的内周面相互密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电线具有被捆扎的多个导体和将多个所述导体包覆的绝缘包覆层,
所述安装部呈筒状地形成于所述连接器端子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
所述阻止渗透部形成为配置孔的底部,所述配置孔配置有所述电线的导体部,并包括所述安装部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通过经折弯加工的板金形成,
所述安装部形成为所述板金中的卷绕成筒状的筒状部,
所述配置孔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底部由通过使所述筒状部的一部分变形而成的封闭部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电线由单芯线构成,所述单芯线具有一根导体和将所述导体包覆的绝缘包覆层,
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单芯线中的从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端部突出的所述导体的部分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部件,其中,所述中继导体形成为轴形状,
所述中继导体和所述电线通过连接端子连结,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与所述中继导体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第2连接部,
在所述连接端子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孔抵接。
CN201880066355.7A 2017-10-25 2018-10-24 线束部件 Pending CN111295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6583 2017-10-25
JP2017206583 2017-10-25
PCT/JP2018/039552 WO2019082941A1 (ja) 2017-10-25 2018-10-24 ハーネス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805A true CN111295805A (zh) 2020-06-16

Family

ID=6624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355.7A Pending CN111295805A (zh) 2017-10-25 2018-10-24 线束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54944A1 (zh)
JP (1) JPWO2019082941A1 (zh)
CN (1) CN111295805A (zh)
DE (1) DE112018004959T5 (zh)
WO (1) WO20190829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4189B2 (ja) * 2020-04-27 2024-01-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付き電線及び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2021182475A (ja) * 2020-05-18 2021-11-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2002431A (ja) * 2020-06-19 2022-01-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弾性止水部材
JP7218072B2 (ja) * 2020-12-16 2023-0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3370A (ja) * 1998-12-02 2000-06-23 Togami Electric Mfg Co Ltd 碍子及び碍子の内部に配設される中心導体及びそれらを使用した口出部の接続構造体及び口出部の接続方法
US20060063412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iquid intrus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JP2008505465A (ja) * 2004-07-05 2008-02-21 タイ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プ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ウツンク 接続構造及びコンタクトピン
US20080045066A1 (en) * 2004-10-16 2008-02-21 Hirschman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Gmbh Seal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Ffc), Fpc and Other Flat Cables With and Without Round Conductors
JP2009277556A (ja) * 2008-05-15 2009-11-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止水構造
CN105075018A (zh) * 2013-02-22 2015-11-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端子连结带、压接端子的制造方法、电线压接装置及电线压接方法
CN205429263U (zh) * 2014-11-20 2016-08-0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插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5003A (ja) * 1997-06-03 1998-12-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子部品内蔵コネクタ
JP2005346940A (ja) * 2004-05-31 2005-12-15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構造
JP2008282673A (ja) * 2007-05-10 2008-11-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電線、該端子付電線を用いたコネクタおよび前記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320809B2 (ja) * 2008-05-08 2013-10-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止水構造および止水部の形成方法
JP2012059438A (ja) * 2010-09-07 2012-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JP5601107B2 (ja) * 2010-09-10 2014-10-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78105B2 (ja) * 2011-02-14 2014-08-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JP2014031060A (ja) * 2012-08-02 2014-02-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4107196A (ja) * 2012-11-29 2014-06-0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JP6182355B2 (ja) * 2013-05-10 2017-08-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着接続構造体、コネクタ、及び圧着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036641B2 (ja) * 2013-10-25 2016-11-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食剤、端子付き被覆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267996B2 (ja) * 2014-02-27 2018-0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3370A (ja) * 1998-12-02 2000-06-23 Togami Electric Mfg Co Ltd 碍子及び碍子の内部に配設される中心導体及びそれらを使用した口出部の接続構造体及び口出部の接続方法
JP2008505465A (ja) * 2004-07-05 2008-02-21 タイ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プ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ウツンク 接続構造及びコンタクトピン
US20060063412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iquid intrus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US20080045066A1 (en) * 2004-10-16 2008-02-21 Hirschman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Gmbh Seal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Ffc), Fpc and Other Flat Cables With and Without Round Conductors
JP2009277556A (ja) * 2008-05-15 2009-11-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止水構造
CN105075018A (zh) * 2013-02-22 2015-11-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端子连结带、压接端子的制造方法、电线压接装置及电线压接方法
CN205429263U (zh) * 2014-11-20 2016-08-0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插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54944A1 (en) 2020-08-13
JPWO2019082941A1 (ja) 2020-11-12
DE112018004959T5 (de) 2020-07-30
WO2019082941A1 (ja)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5805A (zh) 线束部件
CN109546368B (zh) 带端子电线
JP5727525B2 (ja) 壁貫通型の密閉電気接続部の製造装置
JP5426202B2 (ja) コネクタ
US5532436A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d holding cable sealing components into an outlet
US20160014844A1 (en) Electric heater with plug contact
CN111052517B (zh) 带端子的电线
JP6968415B2 (ja) コネクタ
CN111384628B (zh) 连接器
JP4783042B2 (ja) シールド固定部
US20220045446A1 (en) Harness component
EP2763242A1 (en)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6236873A (ja) 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及び該端子金具
WO2018186158A1 (ja) 導電部材
JP2010170706A (ja) コネクタ
US20130140082A1 (en)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977768B2 (ja) 複数種の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
US20220069488A1 (en) Harness component
JP2006294514A (ja) シールド金具及び該シールド金具を備えたシールド構造
US6149460A (en) RF plug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RF plug connection system
WO2021215230A1 (ja) 端子付電線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US20230163509A1 (en) Connector-equipped wire and connector housing
JP4813973B2 (ja) 接続部材
JP4856256B2 (ja) 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
DE20018787U1 (de) Kabeleinführ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