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4417A -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4417A
CN111194417A CN201980004888.7A CN201980004888A CN111194417A CN 111194417 A CN111194417 A CN 111194417A CN 201980004888 A CN201980004888 A CN 201980004888A CN 111194417 A CN111194417 A CN 111194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lded article
transmitting portion
valu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48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佐大辅
林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94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7/00Combined visual and audible advertising or displaying, e.g. for public address
    • G09F27/008Sun shades, shades, hoods or louvres on electronic displays to minimise the effect of direct sun light on the disp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778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article consisting of a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porous, brittle
    • B29C45/14811Multilaye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1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dashboards
    • B60Q3/14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dashboards lighting through the surface to be illuminat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6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55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75Displays, monitors, TV-sets, computer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62Household appli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 G02B2027/0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comprising devices for attenuating parasitic image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成型品具备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显示部的光透过的透光部。在透光部的与显示部呈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由此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

Description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仪表板中使用的部件等,使用了成型品。成型品例如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使光固化树脂材料固化的方法而制造。
成型品例如有时与平板显示器(FPD)、仪表类等各种显示装置(以下,简称为显示装置)重叠地配置。在该情况下,成型品例如以被覆显示装置且能够从外部识别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的方式具备使来自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的透光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4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具备透光部的成型品中,存在下述情况:由于外部光照射至透光部的表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变得难以识别。例如在成型品容易暴露于外部光的用途中,这样的问题变得较为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使来自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的透光部的成型品中,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成型品具备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前述显示部的光透过的透光部,在前述透光部的与前述显示部呈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由此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成型品的透光部的与前述显示部呈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从而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也称为无眩光(non-glare)特性或防眩性。),因此当外部光照射至透光部的表面时,外部光在透光部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因此,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前述透光部的前述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可以设定为0.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另外,前述透光部的前述表面的平均峰谷间隔(Sm)可以设定为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另外,前述透光部的前述表面的平均倾斜角(θa)可以设定为0.001°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的值。另外,前述透光部的前述表面的雾度值可以设定为0.5%以上且95%以下的范围的值。
如此,通过将透光部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平均峰谷间隔、平均倾斜角、及雾度值中的至少任一者设定为规定值,从而能够增强在透光部的表面处使外部光漫反射的效果。因此,在通过于透光部的表面形成凹凸而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的情况下,能够对该表面赋予良好的防眩特性。
前述透光部的最大厚度尺寸可以设定为0.2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如此,即使在透光部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一定程度的大范围的值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前述透光部的前述表面的偏度(Ssk)的绝对值可以设定为3以下的值、并且峰度(Sku)设定为10以下的值。
如此,若将透光部的表面的偏度和峰度分别设定为规定值,则在通过于透光部的表面形成凹凸而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时,能够以高精度形成凹凸。另外,在从原模、母模的表面向透光部的表面转印凹凸的情况下,能够将具有良好防眩特性的原模或母材的表面形状容易地转印至透光部的表面。
另外,前述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沿前述显示部的表面并排设置的多个像素,前述透光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设定为3以上且25以下的范围的值。
在透光部的表面存在凹凸的情况下,来自显示部的光因该凹凸而折射,或者通过由该凹凸所带来的透镜效果而使得显示部的像素放大而被看到,由此在透光部的表面产生眩光,有时看不清楚图像。
此处,透光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透光部表面上的显示部亮点的不均程度。因此,前述标准偏差成为能够对透光部表面的眩光定量地评价的客观指标。因此,通过将前述标准偏差的值设定为3以上且25以下的范围的值,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并且能够防止因透光部表面的眩光而看不清楚图像。
至少前述透光部可以为膜嵌入成型部。如此,通过以膜嵌入成型部的形式形成透光部,从而能够对透光部的表面高效地赋予防眩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骤:模制(日文:型取り)步骤,对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前述表面进行模制,由此形成母模;被覆步骤,在前述母模的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和固化步骤,通过使在前述母模的前述表面被覆的前述未固化材料固化,从而形成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前述显示部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前述母模的前述表面的形状。
根据上述方法,对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前述表面进行模制从而形成母模,并在该母模的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较容易地制造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在表面转印有原模的表面形状。通过将如此制造的成型品以具有防眩特性的透光部的表面位于显示装置的与显示部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能够获得上述的成型品的效果。
在前述被覆步骤中,可以将前述母模配置于模具的内部,将在一面形成有包含前述未固化材料的涂层的层叠构件以使前述涂层被覆于前述母模的前述表面的方式与前述母模重叠地配置,在该状态下,从前述层叠构件的与前述母模侧相反的一侧,向前述模具的内部注射热塑性树脂,从而使前述热塑性树脂与前述层叠构件一体地成型。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使热塑性树脂与前述层叠构件一体地成型,从而能够高效地制造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通过在表面转印有母模的表面形状的涂层而对表面赋予防眩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骤:被覆步骤,于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前述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和固化步骤,通过使在前述原模的前述表面被覆的前述未固化材料固化,从而形成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前述显示部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前述原模的前述表面的形状。
根据上述方法,于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前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较容易地制造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在表面转印有原模的表面形状。特别地,由于能够以不使用母模的方式从原模直接得到成型品,因此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制造成型品。
另外,通过将如此制造的成型品以具有防眩特性的透光部的表面位于显示装置的与显示部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能够获得上述的成型品的效果。
作为前述原模,可以使用膜构件。如此,通过使用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膜构件作为原模,从而使得原模的操作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成型品。
可以使用包含多种树脂成分、且具有通过前述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而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的前述膜构件。通过使用这样的膜构件作为原模,从而能够以高精度将基于共连续相结构的凹凸转印至成型品的透光部的表面。
因此,能够对成型品的透光部的表面的雾度值进行适当设定而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并且在使用具有沿显示部的表面并排设置的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透光部的眩光而看不清楚图像。
可以使用包含基体树脂、和分散于基体树脂中的多个微粒的前述膜构件。如此,通过使用借助多个微粒而在表面形成凹凸的膜构件作为原模,从而能够在成型品的透光部的表面高精度且容易地形成凹凸。
前述未固化材料可以包含热固性树脂材料。另外,前述未固化材料可以包含光固化树脂材料。如此,通过使用包含热固化树脂材料或光固化树脂材料的未固化材料,从而容易进行固化步骤,能够较快速地制造成型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使来自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的透光部的成型品中,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外观图。
[图2]为图1的透光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透光部的截面图。
[图4]为图1的成型品的制造流程图。
[图5](a)~(d)为表示图1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图6]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原模的涂层的图。
[图7]为眩光检查机的概略图。
[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流程图。
[图9](a)~(c)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外观图。
[图11]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成型品]
图1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1的外观图。图2为图1的透光部1b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透光部1b的截面图。作为一例,图1所示的成型品1为汽车的仪表板中使用的部件。作为一例,成型品1为树脂成型品。本实施方式中,成型品1为使用模具来形成形状的树脂制品。另外,成型品1构成为刚性体。
如图1及2所示,成型品1具备多个开口部1a、透光部1b、及框状部1c。开口部1a配置于成型品1的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在开口部1a的内部,各种开关、空调的送风口以在车内露出的方式配置。
透光部1b设置于成型品1的驾驶员座椅侧。透光部1b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显示部2a的光透过。显示装置2以隔着成型品1将显示部2a朝向车内侧的方式配置。作为一例,显示部2a作为仪表盘发挥功能。透光部1b以驾驶员能够识别的方式透射出显示部2a的显示内容。
如图2所示,作为一例,透光部1b在正视下形成为矩形状。显示部2a具有沿着显示部2a的表面并排设置的多个像素。显示部2a通过所述多个像素而使行进速度等各种信息朝向驾驶员显示。透光部1b的周缘由框状部1c包围。
此处,在透光部1b的与显示部2a呈相反侧的表面(以下,简称为透光部1b的表面。),形成有微小的凹凸。与此相对,框状部1c的与显示部2a呈相反侧的表面(以下,简称为框状部1c的表面。)平滑地形成。如此,成型品1中,在透光部1b和框状部1c,表面形状不同。另外,通过平滑地形成框状部1c的表面,从而对成型品1进行装饰处理。
作为一例,框状部1c被着色。框状部1c也可以为透明。另外,作为一例,透光部1b与框状部1c一体地形成。由此,透光部1b的表面与成型品1的同透光部1b相邻的表面(此处为框状部1c的表面)平滑地连续。本实施方式中,透光部1b的表面与成型品1的同透光部1b相邻的表面无缝地连接。
如此,通过使透光部1b的表面与成型品1的同透光部1b相邻的表面平滑地连续,从而提高成型品1的透光部1b和其周缘区域的外观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部1b和框状部1c也可以在分开地构成后连结。另外,成型品1的透光部1b及框状部1d、与成型品1的其他部分可以分开地构成。在该情况下,透光部1b及框状部1d构成为与成型品1分开的独立成型品。另外,成型品1的透光部1b、与成型品1的其他部分可以分开地构成。在该情况下,透光部1b构成为与成型品1分开的独立成型品。
如图3所示,透光部1b具有基体构件3和层叠构件4。透光部1b通过下述方式形成: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侧起,依次层叠基体构件3和层叠构件4。
基体构件3为形成成型品1的主体的构件。作为一例,基体构件3通过将热塑性树脂注射成型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成型品1为将基体构件3和层叠构件4进行一体成型而得到的膜嵌入成型体。成型品1中,至少透光部1b构成为膜嵌入成型部。
基体构件3的与透光部1b重叠的区域为透明。基体构件3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举出聚烯烃、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缩醛、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砜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氟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这些之中,从透明性及强度的均衡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环状聚烯烃、聚亚烷基芳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双酚A型聚碳酸酯、纤维素酯等。
另外,基体构件3也可以由热固性树脂构成。在该情况下,作为热固性树脂,例如,可举出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脲醛树脂、苯并胍胺树脂、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树脂、聚氨酯等。这些热固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这些之中,从透明性及强度的均衡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有机硅树脂、聚氨酯。
另外,基体构件3也可以由光固化树脂构成。在该情况下,作为光固化树脂,例如,可举出光固化聚酯、光固化丙烯酸系树脂、光固化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光固化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光固化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这些之中,从透明性及强度的均衡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光固化丙烯酸系树脂、光固化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层叠构件4为透明,具有粘接层5、基材层6、及防眩层7。层叠构件4通过下述方式形成: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侧起,依次层叠粘接层5、基材层6、及防眩层7。
粘接层5将层叠构件4粘接于基体构件3。基材层6支承防眩层7。作为基材层6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任一种。作为一例,基材层6由单一的膜构成。基材层6也可以由层叠多张膜而得到的膜层叠体构成。
防眩层7为透光部1b的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呈相反侧的最外表面层。即,防眩层7的与基材层6侧呈相反侧的表面7a为透光部1b的表面。防眩层7的表面7a具有后述的防眩特性。作为一例,防眩层7由光固化树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防眩层7也可以由与基体构件3同样的材料构成。
另外,在不使用粘接层5也能够将基材层6粘接于基体构件3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粘接层5。另外,在基材层6的基体构件3侧,也可以配置与防眩层7不同的光固化树脂层等层。
透光部1b具有至少0.4mm以上的厚度尺寸。作为一例,透光部1b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0.4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即,透光部1b通过具有0.4mm以上的最大厚度尺寸,从而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的方式形成。关于该最大厚度尺寸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1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
透光部1b通过在表面形成有凹凸,从而使得该表面具有防眩特性。与框状部1c的表面相比,透光部1b的表面抑制了外部光的反射。由此,经由透光部1b而观察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时的视觉辨认性提高。具体而言,显示部2a的表面通过进行下述的各设定从而具有防眩特性。
即,透光部1b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设定为0.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关于该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02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04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透光部1b的表面的平均峰谷间隔(Sm)设定为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该平均峰谷间隔(Sm)表示凹凸的平均周期。就平均峰谷间隔(Sm)而言,对JIS B 0601(1994年版)中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一部分沿其平均线方向按基准长度相应地进行抽选,在该抽选的部分中,求出与1个峰的峰顶及同其相邻的1个谷的谷底之间对应的平均线的长度之和,由此表示多个凹凸的间隔的算术平均值。关于该平均峰谷间隔(Sm)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5μm以上且3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10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平均倾斜角(θa)设定为0.001°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的值。关于该平均倾斜角(θa)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1°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1°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平均峰谷间隔(Sm)、及平均倾斜角(θa)由JIS B 0601(1994年版)所定义。平均倾斜角(θa)为由θa=tan-1Δa定义的值。
Δa是由粗糙度曲线(JIS B 0601所规定)中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与凹部的最低点之差(高度h)的总和(h1+h2+h3+···+hn)除以粗糙度曲线的基准长度L而得到的值。即,Δa由式Δa=(h1+h2+h3+···+hn)/L表示。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雾度值设定为0.5%以上且95%以下的范围的值。关于该雾度值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5%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5%以上且50.0%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设定为10nm以上且20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处,算术平均粗糙度(Sa)表示多个点相对于表面的平均面而言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
关于该算术平均粗糙度(Sa)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2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40nm以上且10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另一例中,作为算术平均粗糙度(Sa)的值,更优选4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尤其进一步优选70nm以上且150nm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均方根高度(Sq)设定为5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处,均方根高度(Sq)相当于距平均面的距离的标准偏差的参数。
关于该均方根高度(Sq)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6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70nm以上且200nm以下(尤其为80nm以上且150nm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偏度(Ssk)的绝对值设定为3以下的值,并且峰度(Sku)设定为10以下的值。
此处,偏度(Ssk)为对表面的高度分布的对称性(偏斜度)进行评价的指标,表示以规定的平均线为中心时的峰部与谷部的对称性。通过将偏度(Ssk)的绝对值设定为3以下的值,能够使用后述的原模20和母模25来良好地形成透光部1b的表面。
关于该偏度(Ssk)的绝对值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2.5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2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1以下的值。另一例中,作为偏度(Ssk)的绝对值的值,更优选0.5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3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1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峰度(Sku)为对表面的高度分布的锐度(尖锐度)进行评价的指标。通过将峰度(Sku)设定为10以下的值,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具有高的防眩特性和抑制眩光的效果的透光部1b的成型品1。另外,能够防止操作时在原模20及母模25中产生微小的裂纹,从而能够适当地制造成型品1。
关于该峰度(Sku)的绝对值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1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5以上且8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2以上且6以下(尤其为3以上且5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透光部1b的表面的全光线透过率设定为7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的值。作为该全光线透过率的值,更优选8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9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由使用了宽度为0.5mm的光学狭缝的映像性测量仪测得的透射图像鲜明度设定为4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处,透射图像鲜明度为对从透光部1b透过的光的模糊、变形进行定量化的标准。作为由使用了宽度为0.5mm的光学狭缝的映像性测量仪测得的前述透射图像鲜明度的值,更优选60以上且95%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7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的值。
如上所述,在成型品1中,透光部1b的表面具有防眩特性,因此当外部光照射至透光部1b的表面时,外部光在透光部1b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经由透光部1b来显示的显示装置2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另外,由于成型品1本身的表面具有防眩特性,因此例如,无需在制造后的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贴附具有防眩特性的膜等其他构件。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成型品1的表面赋予防眩特性。另外,能够避免下述情况:因配置与成型品1不同的构件而在成型品1的表面产生阶差,在该阶差处积留垃圾等异物,或者产生外观上的问题。
另外,成型品1在一部分区域具备透光部1b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对成型品1的透光部1b以外的区域另行地进行涂装等表面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成型品1的外观品质提高。
另外,成型品1中,通过将透光部1b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平均峰谷间隔(Sm)、平均倾斜角(θa)、及雾度值中的至少任一者设定为规定值,从而能够增强在透光部1b的表面处使外部光漫反射的效果。因此,在通过于透光部1b的表面形成凹凸而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的情况下,能够对该表面赋予良好的防眩特性。
另外,成型品1中,透光部1b的最大厚度尺寸为0.4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如此,即使在透光部1b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一定程度的大范围的值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经由透过部1b来显示的显示装置2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
另外,成型品1中,由于将透光部1b的表面的偏度(Ssk)和峰度(Sku)各自设定为规定值,因此,在通过于透光部1b的表面形成凹凸来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时,能够以高精度形成凹凸。另外,在将凹凸从后述的原模20、母模25的表面向透光部1b的表面转印时,能够容易地将具有良好防眩特性的原模20或母模25的表面形状转印至透光部1b的表面。
另外,成型品1中,透光部1b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设定为3以上且25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处,透光部1b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透光部1b的表面上的显示部2a的亮点的不均程度。因此,前述标准偏差成为能够对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定量地评价的客观指标。因此,通过将前述标准偏差的值设定为3以上且25以下的范围的值,从而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1b来显示的显示装置2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并且能够防止因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而看不清楚图像。
此处,关于前述标准偏差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3以上且15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3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3以上且8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就成型品1而言,至少透光部1b为膜嵌入成型部。如此,通过使透光部1b形成为膜嵌入成型部,从而能够高效地对透光部1b的表面赋予防眩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部1b的表面所具有的防眩特性例如可以使用透光部1b、试验片(其为对透光部1b的表面形状进行模制而制作的)、并通过规定的测定装置来测定。
具体而言,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平均峰谷间隔(Sm)、及平均倾斜角(θa)可使用接触式表面粗糙度计(东京精密(株)制,SURFCOM 570A)进行测定。
另外,偏度(Ssk)、峰度(Sku)、算术平均高度(Sa)、及均方根高度(Sq)可按照ISO25178、使用扫描型白色干涉显微镜((株)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制,VertScan)来测定。
另外,雾度值及全光线透过率可按照JIS K7105、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株)制,NDH-5000W)来测定。另外,透射图像鲜明度可按照JIS K7105、使用映像性测量仪(SugaTest Instruments Co.,Ltd.制,ICM-1T)来测定。
另外,透光部1b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例如可以使用透光部1b、试验片(其为对透光部1b的表面形状进行模制而制作的)、通过后述的眩光检查机10来测定。
另外,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中可设置触摸面板装置。在该情况下,透光部1b的表面可以为对触摸面板装置的操作输入进行接收的操作输入面。通过使透光部1b的表面具有防眩特性,从而与操作输入画面平滑的情况相比,驾驶员操作触摸面板装置时的滑动(swipe)性提高,能够良好地操作触摸面板装置。
[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图4为图1的成型品1的制造流程图。图5(a)~(c)为示出图1的成型品1的制造方法的图。图5中,示出制造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情况。
如图4所示,成型品1的制造方法具有模制步骤S1、被覆步骤S2、固化步骤S3、及取出步骤S4。在模制步骤S1中,对通过在表面22a形成凹凸而使得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的表面22a进行模制,由此形成母模25。在被覆步骤S2中,在形成的母模25的表面25a被覆未固化材料(参见图5(a))。
在固化步骤S3中,通过使在母模25的表面25a被覆的未固化材料8固化,从而形成具备透光部1b的成型品1,所述透光部1b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显示部2a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母模25的表面25a的形状。在取出步骤S4中,将成型品1从规定的模25~27中取出(参见图5(c))。
此处,在第1实施方式的被覆步骤S2中,将母模25配置于第1模具26的内部,将在一面形成有包含未固化材料8的涂层9的层叠构件28以使涂层9被覆于母模25的表面25a的方式与母模25重叠地配置,在该状态下,从层叠构件28的与母模25侧相反的一侧,向第1模具26的内部注射热塑性树脂30,从而使热塑性树脂30与层叠构件28一体地成型。
具体而言,操作者首先准备在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关于该原模20,作为一例,使用在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膜构件。该膜构件具有基材层23、和在基材层23的一面形成的涂层22。
涂层22具有微细的凹凸结构。作为一例,如后文详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涂层22包含多种树脂成分,且具有微细的凹凸结构,所述微细的凹凸结构包含通过前述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而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涂层22的与基材层23侧呈相反侧的表面成为原模20的表面22a。对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赋予的防眩特性由该原模的表面22a的形状设定。
接着,操作者通过对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进行模制从而制作母模25。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电铸造(电铸)法来制作母模25。具体而言,通过在原模20的表面22a形成作为一例的金属薄膜,从而对表面22a赋予导电性。然后,将原模20浸渍于镀液中,利用电镀处理在原模20的表面22a形成镀膜。
镀膜的膜厚尺寸成为规定值(作为一例,为10μm以上且30mm以下的范围的值)后,将原模20从镀液中取出(图5(a)),并从原模20拆下镀膜。由此进行了模制步骤S1,对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进行模制而成的镀膜作为母模25被得到。
根据电铸造法,将在镀液中电解的金属离子电沉积于原模20的表面,由此能够以高精度(例如1μm以下的精度)复制出具有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的母模25。需要说明的是,原模20的表面22a具有导电性时,直接对表面22a进行电镀来形成母模25,而不在原模20的表面22a形成金属薄膜。
另外,操作者准备作为成型品1的材料的未固化材料8。具体而言,未固化材料8为防眩层7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未固化材料8,使用包含光固化树脂材料且具有适度流动性的材料。作为一例,未固化材料8包含对防眩层7的硬度作出贡献的第1成分、和对防眩层7的柔软性作出贡献的第2成分。
作为第1成分,例如,可举出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丙烯酸酯的物质。作为第1成分,例如,可以使用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NK OLIGOUA-1100H。
作为第2成分,例如,可举出包含(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丙烯酸酯单体、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聚合物型丙烯酸酯的物质。作为第2成分,例如,可以使用DIC(株)制UNIDICERS-830、DIC(株)制UNIDIC ERS-524、及NATOCO(株)制UV CLEAR IMH-002中的至少任一者。
接着,操作者制作层叠构件28,其在基材层6的一面配置粘接层5,并在基材层6的另一面配置包含未固化材料8的涂层9。该层叠构件28相当于用于将透光部1b进行膜嵌入成型的膜构件(作为赋形膜构件的基础的构件)。
另外,操作者在第1模具26的内部配置母模25(图5(b))。此时,将对原模20的表面22a进行模制而成的母模25的表面25a朝向第1模具26的内部空间而配置。操作者在第1模具26的内部配置层叠构件28。此时,以使层叠构件28中配置的涂层9(未固化材料8)被覆于母模25的表面25a的方式,配置层叠构件28。由此,进行被覆步骤S2。
接着,操作者将第2模具27与第1模具26组合来进行配置(图5(c))。在该状态下,将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30以与层叠构件28接触的方式注射至模具26、27的内部。由此,通过模具26、27而将热塑性树脂30成型。热塑性树脂30冷却而固化,由此形成基体构件3。
基体构件3通过层叠构件28的粘接层5与层叠构件28粘接。另外,虽未图示,但成型品1的除透光部1b以外的部分通过基体构件3在模具26、27内的内部注射成型而形成。
接着,操作者将基体构件3与层叠构件28一同从模具26、27的内部取出。此时,在层叠构件28的涂层9(未固化材料8)的表面转印有母模25的表面25a的形状。此处,由于层叠构件28的涂层9(未固化材料8)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因此即使将层叠构件28的涂层9(未固化材料8)从母模25拆下,涂层9(未固化材料8)的表面形状变样的可能性也小。
操作者使层叠构件28的未固化材料8固化。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通过对层叠构件28的未固化材料8进行紫外线照射而使其固化(图5(d))。层叠构件28的未固化材料8固化而形成防眩层7,由此制造成型品1。由此,进行固化步骤S3和取出步骤S4。根据以上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具备下述透光部1b的成型品1,所述透光部1b具有相对于原模20的表面形状而言成为正型图案的表面形状。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对通过在表面22a形成凹凸而使得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的表面22a进行模制,从而形成母模25,在该母模25的表面25a被覆未固化材料8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较容易地制造具备在表面转印有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的透光部1b的成型品1。将如此制造的成型品1以具有防眩特性的透光部1b的表面位于显示装置2的与显示部2a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能够获得上述的成型品1的效果。
另外,作为原模20,可以使用膜构件。即,通过使用在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膜构件作为原模20,从而使得原模20的操作变容易,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成型品1。
另外,在被覆步骤S2中,通过将热塑性树脂30与层叠构件28一体地成型,从而能够高效地制造具备通过涂层9(其表面转印有母模25的表面25a的形状)而对表面赋予了防眩特性的透光部1b的成型品1。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原模20,使用下述膜构件,所述膜构件包含多种树脂成分,并具有通过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而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通过使用这样的膜构件作为原模20,从而能够以高精度将基于共连续相结构的凹凸转印至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
因此,能够对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的雾度值进行适当设定而对该表面赋予防眩特性,并且在使用具有沿显示部2a的表面并排设置的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2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而看不清楚图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中,未固化材料8包含热固性树脂材料。此时的固化步骤S3中,通过用加热器加热未固化材料8而使其固化。
如此,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包含热固化树脂或光固化树脂的未固化材料8,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化步骤,能够较快速地制造成型品。
需要说明的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对利用电铸造法来形成母模25的方法进行了示例,但母模25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母模25的形成方法也可以包括利用有机硅树脂等将原模20的表面22a模制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在将基体构件3和层叠构件28配置于模具26、27的内部的状态下使未固化材料8固化。此时,在未固化材料8包含光固化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在例如从第1模具26拆下了第2模具27的状态下,通过从基体构件3侧朝向未固化材料8进行光照射,从而使未固化材料8固化。
[原模的涂层]
以下,对原模20所具有的涂层22详细地进行说明。作为一例,涂层22的与基材层23呈相反侧的表面(原模20的表面22a)具有与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同样的防眩特性。另外,涂层22也作为保护基材层23的硬涂(HC)层发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原模20的表面22a也可以具有与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稍微不同的防眩特性。在该情况下,例如,涂层22的表面22a的偏度(Ssk)的绝对值可以设定成相对于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及母模25的表面25a)的偏度(Ssk)的绝对值而言为0.5倍以上且2.0倍以下的范围的值。
作为一例,涂层22通过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结构而在表面22a上形成多个细长状凸部。细长状凸部支化,以紧密状态形成共连续相结构。涂层22通过多个细长状凸部、和位于相邻的细长状凸部间的凹部来呈现防眩特性。涂层22的表面22a因细长状凸部以大致网眼状形成而具有网眼状结构、换言之具有连续或部分缺失的不规则的多个环状结构。
具体而言,涂层22的表面22a每1mm2存在1个以上的具有规定长度尺寸的细长状凸部。本实施方式中,该细长状凸部的长度尺寸设定为100μm以上的值。关于该细长状凸部的长度尺寸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200μm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500μm以上的值。
此处所谓的合计长度尺寸,是指在连续的细长状凸部中,将支化形成的各分枝的长度尺寸进行合计而得到的总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存在多个细长状凸部,但当表面22a的整面具有共连续相结构的情况下,有时该表面22a的细长状凸部的数量也为1。
在由细长状凸部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中,具有相同程度的直径的网眼以不规则形状排列。本实施方式中,共连续相结构所具有的网眼的平均直径(共连续相结构的网眼为椭圆形、长方形等各向异性形状的情况下,为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设定为1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关于该平均直径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2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另外,在其他例中,作为该平均直径的值,更优选1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3μm以上且3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俯视表面22a时的细长状凸部的形状为在一部分以上处具有曲线部分的带状。本实施方式中,细长状凸部的平均宽度设定为0.1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关于细长状凸部的平均宽度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1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尤其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其他例中,作为细长状凸部的平均宽度的值,更优选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1.0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1.0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需要说明的是,平均宽度过大时,可能发生眩光、文字模糊,过小时,防眩特性可能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细长状凸部的平均高度设定为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关于细长状凸部的平均高度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0.07μm以上且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0.09μm以上且3μm以下(尤其为0.1μm以上且2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本实施方式中,表面22a的细长状凸部的占有面积设定为表面22a的总表面积的10%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的值。关于表面22a的细长状凸部的占有面积的值,作为一例,更优选表面22a的总表面积的30%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的值,进一步优选表面22a的总表面积的50%以上且小于100%(尤其为70%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的值。需要说明的是,细长状凸部间的面积过小时,防眩特性可能容易降低,过大时,可能发生眩光、文字模糊。
此处,表面22a的细长状凸部的尺寸、形状(有无支化等)、及面积可基于用显微镜照片观察到的二维形状来进行测定及评价。另外,上述的平均值、平均宽度、及平均高度各自为对在表面22a的任意10个以上的位置处测定的测定值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值。
涂层22的表面22a通过形成共连续相结构,从而防止了形成透镜状(海岛状)的凸部。在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转印有这样的涂层22的表面22a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细长状凸部可以互相独立,也可以相连接。涂层22的相分离结构及共连续相结构通过下述方式形成:使用规定的原料溶液,从液相进行亚稳相分解(湿式亚稳相分解)。关于涂层22的表面形状及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可参见日本专利第6190581号公报的记载。
此处,涂层22所包含的多种树脂成分只要能够相分离即可,从得到形成有细长状凸部且具有高耐擦伤性的涂层22的观点考虑,优选包含聚合物及固化性树脂。
作为涂层22所包含的聚合物,可示例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示例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酸乙烯酯系树脂、乙烯基醚系树脂、含卤素树脂、烯烃系树脂(包括脂环式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聚砜等)、聚苯醚系树脂(2,6-二甲苯酚的聚合物等)、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类、纤维素醚类等)、有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等)、橡胶或弹性体(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等)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作为聚合物,也可示例具有参与固化反应的官能团、或与固化性化合物反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在主链或侧链具有官能团。
作为前述官能团,可示例缩合性基团、反应性基团(例如,羟基、酸酐基、羧基、氨基或亚氨基、环氧基、缩水甘油基、异氰酸酯基等)、聚合性基团(例如,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烯丙基等C2-6链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等C2-6炔基、亚乙烯基等C2-6亚烯基、或具有这些聚合性基团的基团((甲基)丙烯酰基等)等)等。这些官能团中,优选聚合性基团。
另外,涂层22中可包含多种聚合物。这些各聚合物可以因从液相的亚稳相分解而能够相分离,也可以彼此不相容。多种聚合物中包含的第1聚合物与第2聚合物的组合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加工温度附近彼此不相容的聚合物。
例如,在第1聚合物为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的情况下,作为第2聚合物,可示例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纤维素酯类)、(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脂环式烯烃系树脂(以降冰片烯为单体的聚合物等)、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C2-4亚烷基芳酯系共聚酯等)等。
另外,例如,在第1聚合物为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纤维素酯类)的情况下,作为第2聚合物,可示例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以降冰片烯为单体的聚合物等)、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C2-4亚烷基芳酯系共聚酯等)等。
多种聚合物中可至少包含纤维素酯类(例如,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纤维素C2-4烷基羧酸酯类)。
此处,涂层22的相分离结构通过下述方式而得以固定:在制造涂层22时,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紫外线或电子束等)、热等,使多种树脂成分中包含的固化性树脂的前体固化。另外,通过这样的固化性树脂,对涂层22赋予耐擦伤性及耐久性。
从得到涂层22的耐擦伤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多种聚合物中包含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为在侧链具有能够与固化性树脂前体反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形成相分离结构的聚合物,除上述彼此不相容的两种聚合物以外,还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其他聚合物。第1聚合物的重量M1与第2聚合物的重量M2的重量比M1/M2、及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适当设定。
作为固化性树脂前体,可示例:具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紫外线或电子束等)、热等而反应的官能团、并通过该官能团发生固化或交联而形成树脂(尤其是固化树脂或交联树脂)的固化性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示例热固性化合物或热固性树脂(具有环氧基、聚合性基团、异氰酸酯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硅烷醇基等的低分子量化合物(例如,环氧基系树脂、不饱和聚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等))、因紫外线、电子束等而固化的光固化(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光固化单体、低聚物等紫外线固化性化合物等)等。
作为优选的固化性树脂前体,可示例通过紫外线、电子束等而在短时间内固化的光固化化合物。其中,特别是紫外线固化性化合物是实用的。为了使耐擦伤性等耐性提高,光固化化合物优选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优选为2~15,进一步优选为4~10左右)的聚合性不饱和键。具体而言,光固化化合物优选为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多官能性单体。
固化性树脂前体中也可以包含与其种类相对应的固化剂。例如,在热固性树脂前体中,可包含胺类、多元羧酸类等的固化剂,在光固化树脂前体中,可以包含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示例惯用的成分,例如苯乙酮类或苯丙酮类、苯偶酰类、苯偶姻类、二苯甲酮类、噻吨酮类、酰基氧化膦类等。
另外,固化性树脂前体中也可以包含固化促进剂。例如光固化树脂前体中,可以包含光固化促进剂,例如叔胺类(二烷基氨基苯甲酸酯等)、膦系光聚合促进剂等。
涂层22的制造工序中,将成为涂层22的原料的溶液中包含的聚合物和固化性树脂前体中的至少两种成分以在加工温度附近会互相发生相分离的组合而使用。作为发生相分离的组合,例如,可举出:(a)使多种聚合物彼此互不相容且发生相分离的组合;(b)使聚合物和固化性树脂前体不相容且发生相分离的组合;或(c)使多种固化性树脂前体彼此互不相容且发生相分离的组合等。这些组合中,通常可举出(a)多种聚合物彼此的组合、(b)聚合物与固化性树脂前体的组合,尤其优选(a)多种聚合物彼此的组合。
涂层22也可以包含分散的多个微粒(填料)。微粒可以为有机系微粒及无机系微粒中的任意,多个微粒可以包含多种微粒。
作为有机系微粒,可示例交联丙烯酸系粒子、交联苯乙烯粒子。另外,作为无机系微粒,可示例二氧化硅粒子及氧化铝粒子。微粒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设定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该平均粒径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平均粒径为库尔特计数法中的50%体积平均粒径(以下提及的平均粒径也同样。)。微粒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中空的。微粒的平均粒径过小时,难以获得透光部1b的防眩特性,过大时,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可能增大,因此需注意。
另外,由于在涂层22的表面22a上通过共连续相结构(其由前述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形成)而形成了凹凸,因此,涂层22无需包含例如粒径超过3μm的微粒。
涂层22中,可以在不损害光学特性的范围内包含惯用的添加剂,例如有机或无机粒子、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高分子、填充剂、交联剂、偶联剂、着色剂、阻燃剂、润滑剂、蜡、防腐剂、粘度调节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等。
[原模的涂层的变形例]
图6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原模120的涂层122的图。作为一例,原模120为膜构件。图6将原模120的涂层122局部地进行图示。如图6所示,涂层122包含基体树脂123、和在基体树脂123中分散的多个微粒124。
微粒124形成为正球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实质上的球状、椭圆体状。另外,微粒124形成为实心,但也可以形成为中空。微粒124形成为中空的情况下,微粒的中空部中可以填充空气或其他气体。涂层122中,多个微粒124可以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分散,也可以分散有多个微粒124聚集而形成的多个二次粒子。
微粒124的平均粒径设定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微粒124的平均粒径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另外,微粒124的粒径的偏差越小越好,例如,涂层122中包含的微粒的粒径分布中,优选涂层122中包含的微粒的50重量%以上的平均粒径控制为2.0μm以内的偏差。
如此,利用粒径较均匀地一致且平均粒径被设定为上述范围的微粒124,在涂层122的表面形成均匀且适度的凹凸。由此,能够在确保透光部1b的防眩特性的同时抑制眩光。
涂层122中的基体树脂123的重量与多个微粒124的总重量之比可以适当设定。本实施方式中,涂层122的基体树脂123的重量G1、与涂层122中包含的多个微粒124的总重量G2之比G2/G1设定为0.02以上且0.40以下的范围的值。比G2/G1优选为0.02以上且0.30以下的范围的值,更优选为0.03以上且0.20以下的范围的值。
基体树脂123中分散的微粒124可以为无机系及有机系中的任意,优选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作为有机系微粒,可示例塑料珠。作为塑料珠,可示例苯乙烯珠(折射率1.59)、三聚氰胺珠(折射率1.57)、丙烯酸珠(acrylic bead)(折射率1.49)、丙烯酸-苯乙烯珠(折射率1.54)、聚碳酸酯珠、聚乙烯珠等。
苯乙烯珠可以为交联苯乙烯珠,丙烯酸珠可以为交联丙烯酸珠。塑料珠优选在表面具有疏水基团。作为这样的塑料珠,可示例苯乙烯珠。
作为基体树脂123,可示例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光固化树脂、通过涂布时所添加的溶剂的干燥而固化的溶剂干燥型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
作为光固化树脂,可示例:具有丙烯酸酯系官能团的树脂,例如较低分子量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预聚物、反应性稀释剂。
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可示例:单官能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以及多官能单体,如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光固化树脂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示例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米氏苯甲酰苯甲酸酯(Michler’s benzoylbenzoate)、α-戊基肟酯、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噻吨酮类。此外,也优选在光固化树脂中混合使用光敏化剂。作为光敏化剂,可示例正丁胺、三乙胺、聚正丁基膦等。
作为溶剂干燥型树脂,可示例已知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该热塑性树脂,可示例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乙烯基醚系树脂、含卤素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有机硅系树脂、及橡胶或弹性体等。作为溶剂干燥型树脂,优选在有机溶剂中可溶、且尤其是成型性、制膜性、透明性、及耐候性优异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溶剂干燥型树脂,可示例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等)。
此处,在原模120中的基材层的材料包含三乙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溶剂干燥型树脂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示例纤维素系树脂。该纤维素系树脂可示例硝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酰基丁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通过使用纤维素系树脂作为溶剂干燥型树脂,从而能够使基材层与涂层122良好地密合。
此外,作为溶剂干燥型树脂,另外还可示例乙烯基系树脂、缩醛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等。
作为热固性树脂,可示例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胍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醇酸树脂、三聚氰胺-尿素共缩合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等。使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并用交联剂、聚合引发剂等固化剂、聚合促进剂、溶剂、及粘度调节剂等中的至少任一种。
如此,使用通过多个微粒124而在表面形成凹凸的膜构件作为原模120,由此能够在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表面高精度且容易地形成凹凸。
[眩光检查机]
图7为眩光检查机10的概略图。眩光检查机10是对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进行评价的装置。图7中,对将包含成型品1的透光部1b的部分切出并进行配置的情况示意性地进行图示。
如图7所示,眩光检查机10具备壳体19、拍摄装置12、保持部13、拍摄装置用支架14、显示装置用支架15、及图像处理装置17。作为市售的眩光检查机10,例如,可举出KOMATSU NTC(株)制“膜眩光检查机”。
壳体19具有用于通过拍摄装置12对透光部1b的表面进行拍摄的暗室。壳体19内收纳有:拍摄装置12、保持部13、拍摄装置用支架14、及显示装置用支架15、及测定用的显示装置16。
作为一例,拍摄装置12为具有透镜18和拍摄元件的面阵相机。拍摄装置12对在透光部1b的表面显示的、显示装置16的显示部的图像进行拍摄。拍摄装置12与图像处理装置17连接。拍摄装置12以使得透镜18与透光部1b相对的方式保持于保持部13。由拍摄装置12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被发送至图像处理装置17。
保持部13沿上下方向延伸,下端固定于拍摄装置用支架14,同时保持拍摄装置12。保持部13以可通过使拍摄装置12沿与显示装置16垂直的方向相对移动而改变透光部1b的表面与透镜18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方式保持拍摄装置12。
显示装置16在使透光部1b的表面与拍摄装置12相对的状态下与透光部1b重叠地载置于显示装置用支架15的上表面。作为一例,显示装置16为分辨率441ppi的智能手机(此处为三星电子公司制Galaxy S4)。显示装置用支架15以使得透光部1b的表面与拍摄装置12相对且成为水平面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使显示装置16沿与拍摄装置12垂直的方向相对移动。
眩光检查机10中,通过调节拍摄装置12与透光部1b的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对拍摄装置12的拍摄元件的每单位像素(例如1像素)所拍摄的、在透光部1b的表面显示出的图像的像素尺寸进行调节。
图像处理装置17进行由拍摄装置12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处理装置17根据由拍摄装置12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求出透光部1b表面的亮度的标准偏差。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7具备:将由拍摄装置12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输入的输入部;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和将经图像处理部处理得到的结果输出至监视装置或印字装置等的输出部等。
作为用拍摄装置12对在透光部1b的表面显示出的、显示装置16的图像进行拍摄时的拍摄元件的每单位像素(例如1像素)所拍摄的图像的像素尺寸的调节方法,除了改变拍摄装置12与透光部1b的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方法外,在拍摄装置12所具备的透镜18为变焦镜头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改变拍摄装置12的焦点距离的方法。
[眩光评价方法]
接下来,对使用了眩光检查机10的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评价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中,为方便起见,使显示装置16的显示部预先以单色(作为一例,为绿色)均匀地发光而显示。
操作者进行下述调节步骤:对经由透光部1b而被拍摄装置12的拍摄元件的每单位像素所拍摄的显示装置16的像素尺寸进行调节。调节步骤中,根据拍摄装置12的拍摄元件的有效像素数,将拍摄装置12与透光部1b的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调节至下述程度:使得在拍摄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没有由像素导致的亮线,或者即使有由像素导致的亮线、也不会对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的评价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拍摄装置12与透光部1b之间的相对距离而言,优选考虑透光部1b的使用方式(例如,使用者的眼睛与透光部1b的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而设定。
进行了调节步骤后,进行下述设定步骤:对评价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的测定区域进行设定。设定步骤中,测定区域例如根据透光部1b的面积等而适当地设定。
进行了调节步骤后,进行利用拍摄装置12对透光部1b的测定区域进行拍摄的拍摄步骤。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被输入至图像处理装置17。
在拍摄步骤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7进行使用图像数据求出透光部1b的测定区域中的亮度不均的运算步骤。该运算步骤中,亮度不均作为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而被数值化。
此处,透光部1b的亮度不均越大,则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越大。由此,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的值越小,则可定量地评价为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越小。
另外,由于在调节步骤中调节至透光部1b的亮线不会对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的评价造成影响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由亮线导致的亮度不均,能够准确地进行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的评价。通过经由上述各步骤,从而能够求出透光部1b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并根据该值来评价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难以将透光部1b配置于眩光检查机10的壳体19内等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透明树脂材料等对透光部1b的表面形状进行模制从而制作试验片,并对该试验片表面的眩光进行评价,由此对透光部1b表面的眩光进行评价。以下,关于第2实施方式,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流程图。图9的(a)~(c)为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的图。如图8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具有被覆步骤S11、固化步骤S12、及取出步骤S13。
在被覆步骤S11中,于通过在表面22a形成凹凸而使得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的表面22a被覆未固化材料。在固化步骤S12中,通过使在原模20的表面22a被覆的未固化材料固化,从而形成具备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所述透光部11b与显示装置2的显示部2a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显示部2a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在取出步骤S13中,将成型品11从规定的模20、26、27中取出。
具体而言,操作者首先准备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原模20,并配置于第1模具26的内部。此时,将原模20的表面22a朝向第1模具26的内部空间而配置(图9(a))。
接着,操作者使第2模具27与第1模具26组合而进行配置。在该状态下,将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未固化材料)30以与原模20接触的方式注射至模具26、27的内部。用模具26、27将热塑性树脂30成型(图9(b))。热塑性树脂30冷却而固化,由此形成具备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
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了被覆步骤S11,即,于通过在表面22a形成凹凸而使得表面22a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的表面22a被覆热塑性树脂30。另外,进行了固化步骤S12,即,通过使在原模20的表面22a被覆的热塑性树脂30固化,从而形成具备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
接着,操作者将成型品11从模具26、27的内部取出。此时,在被覆了原模20的表面22a的、成型品11的表面11e上,转印有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
操作者将原模20从成型品11的表面11e剥离而除去(图9(c))。由此,进行了从模20、26、27取出成型品11的取出步骤S13。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可得到具备下述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所述透光部11b具有相对于原模20的表面形状而言成为负型图案的表面形状。
如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通过在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20的表面22a被覆未固化材料并使其固化,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制造具备下述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所述透光部11b在表面转印有原模20的表面22a的形状。特别地,能够从原模20直接地得到成型品11而不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使用母模25、层叠构件28,因此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制造成型品11。
另外,通过将如此制造的成型品11以具有防眩特性的透过部11b的表面位于显示装置2的与显示部2a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的成型品1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母模25来代替原模20。母模25以其表面25a朝向第1模具26的内部空间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可得到具备下述透光部11b的成型品11,所述透光部11b具有相对于原模20的表面形状而言成为正型图案的表面形状。
(第3实施方式)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21的外观图。如图10所示,成型品21为汽车门的内侧部件(侧面板)。成型品21具有透光部21b。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于透光部21b。该显示部作为将汽车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后方进行投射的监视器发挥功能。即,显示部代替以往的后视镜。
透光部21b的周缘由框状部21c包围。透光部21b的表面与框状部21c的表面平滑地连续。换言之,透光部21b的表面与成型品1的同透光部21b相邻的表面(框状部21c的表面)无缝地连接。
在这样的成型品21中,透光部21b的表面也具有防眩特性,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当外部光照射至透过部21b的表面时,经由透光部21b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另外,通过使透光部21b的表面与成型品1的同透光部21b相邻的表面平滑地连续,从而能够提高成型品21的透光部21b及其周缘区域的外观品质。
(第4实施方式)
图11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型品31的外观图。如图11所示,成型品31为家电制品的部件(作为一例,为冰箱门),具备在其一部分区域配置的透光部31b。在该成型品31的内部配置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于透光部31b。
在这样的成型品31中,透光部31b的表面也具有防眩特性,因此,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当外部光照射至透光部31b的表面时,经由透光部31b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成型品31为冰箱的部件时,可以使冰箱的壳体具备透光部31b。
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其构成及方法进行变更、追加、或删除。也可以通过喷砂处理而在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表面上形成凹凸。
另外,成型品只要具有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的透光部即可,没有限定。成型品配置于汽车中的情况下,成型品可以为仪表板的部件、门的内侧部件、及副仪表板等的部件。另外,成型品只要在至少一部分区域具有透光部即可,例如,也可以在成型品整体中形成透光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下述优异效果:在具备使来自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的透光部的成型品中,能够防止经由透光部来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因外部光而看不清楚。因此,将本发明广泛地应用于能够发挥该效果的意义的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时是有益的。
附图标记说明
S1 模制步骤
S2、S11 被覆步骤
S3、S12 固化步骤
1、11、21、31 成型品
1b、11b、21b、31b 透光部
2 显示装置
2a 显示部
8、30 未固化材料
20、120 原模
25 母模
26 第1模具(模具)
27 第2模具(模具)
28 层叠构件
123 基体树脂
124 微粒

Claims (17)

1.成型品,其具备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透过,
在所述透光部的与所述显示部呈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由此使得所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所述表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设定为0.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所述表面的平均峰谷间隔设定为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所述表面的平均倾斜角设定为0.001°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的值。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所述表面的雾度值设定为0.5%以上且95%以下的范围的值。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0.2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范围的值。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透光部的所述表面的偏度的绝对值设定为3以下的值,并且峰度设定为10以下的值。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沿所述显示部的表面并排设置的多个像素,
所述透光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设定为3以上且25以下的范围的值。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其中,至少所述透光部为膜嵌入成型部。
10.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
模制步骤,对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所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所述表面进行模制,由此形成母模;
被覆步骤,在所述母模的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和
固化步骤,通过使在所述母模的所述表面被覆的所述未固化材料固化,从而形成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所述母模的所述表面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被覆步骤中,将所述母模配置于模具的内部,将在一面形成有包含所述未固化材料的涂层的层叠构件以使所述涂层被覆于所述母模的所述表面的方式与所述母模重叠地配置,在该状态下,从所述层叠构件的与所述母模侧相反的一侧,向所述模具的内部注射热塑性树脂,从而使所述热塑性树脂与所述层叠构件一体地成型。
12.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
被覆步骤,于通过在表面形成凹凸而使得所述表面具有防眩特性的原模的所述表面被覆未固化材料;和
固化步骤,通过使在所述原模的所述表面被覆的所述未固化材料固化,从而形成具备下述透光部的成型品,所述透光部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重叠地配置而使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透过、并且在表面转印有所述原模的所述表面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原模,使用在一面具有防眩特性的膜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包含多种树脂成分、且具有通过所述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而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的所述膜构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包含基体树脂、和分散于基体树脂中的多个微粒的所述膜构件。
16.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未固化材料包含热固性树脂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未固化材料包含光固化树脂材料。
CN201980004888.7A 2018-01-29 2019-01-17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1944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2795 2018-01-29
JP2018012795A JP6837018B2 (ja) 2018-01-29 2018-01-29 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CT/JP2019/001300 WO2019146494A1 (ja) 2018-01-29 2019-01-17 成形品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4417A true CN111194417A (zh) 2020-05-22

Family

ID=6739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4888.7A Pending CN111194417A (zh) 2018-01-29 2019-01-17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7526B2 (zh)
JP (1) JP6837018B2 (zh)
CN (1) CN111194417A (zh)
DE (1) DE112019000576T5 (zh)
WO (1) WO20191464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2976A1 (en) * 2019-12-20 2022-10-20 Lg Chem, Ltd. Film
JP6839319B1 (ja) 2020-05-12 2021-03-03 Nissha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20240044571A1 (en) * 2022-08-05 2024-02-08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3332A (ja) * 1996-01-16 1997-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性フィルム
JP2005227407A (ja) * 2004-02-10 2005-08-25 Daicel Chem Ind Ltd 防眩シート
CN101430457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16199A (zh) * 2011-09-30 2013-05-22 惠和株式会社 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
WO2017203916A1 (ja) * 2016-05-27 2017-11-30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31737A1 (fr) * 1994-05-18 1995-11-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m anti-reflechissant
TW200702179A (en) * 2005-03-30 2007-01-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Glare-proofing optical laminate
JP5103824B2 (ja) * 2006-08-18 2012-1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M388651U (en) * 2010-03-18 2010-09-11 Day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troreflective apparatus
CN102963055B (zh) * 2012-11-06 2015-10-28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膜制备工艺
JP6585342B2 (ja) * 2014-11-19 2019-10-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15812A (ja) * 2015-06-29 2017-01-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シート
JP2017109350A (ja) * 2015-12-15 2017-06-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KR102456592B1 (ko) * 2016-06-28 2022-10-19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장식 및 디스플레이 커버 적용(application)을 위한 커브드(curved) 몰딩된(molded) 플라스틱 표면에 대한 얇은 강화된 유리의 적층(laminating)
CN110869821B (zh) * 2017-08-04 2021-12-21 株式会社大赛璐 防眩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3332A (ja) * 1996-01-16 1997-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性フィルム
JP2005227407A (ja) * 2004-02-10 2005-08-25 Daicel Chem Ind Ltd 防眩シート
CN101430457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16199A (zh) * 2011-09-30 2013-05-22 惠和株式会社 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
WO2017203916A1 (ja) * 2016-05-27 2017-11-30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7018B2 (ja) 2021-03-03
US11747526B2 (en) 2023-09-05
US20210199860A1 (en) 2021-07-01
DE112019000576T5 (de) 2020-10-08
JP2019132901A (ja) 2019-08-08
WO2019146494A1 (ja)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1794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CN111194417A (zh) 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110709734B (zh) 防眩膜
JP4390578B2 (ja) 防眩シート
JP6743305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I594148B (z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molded article, and laminated film
JP6745411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CN110720058B (zh) 防眩膜
KR2018013120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
CN101034165A (zh) 防反射结构、防反射模制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汽车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