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8197B - 油烟捕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烟捕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197B
CN110998197B CN201880051630.8A CN201880051630A CN110998197B CN 110998197 B CN110998197 B CN 110998197B CN 201880051630 A CN201880051630 A CN 201880051630A CN 110998197 B CN110998197 B CN 110998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bsorbing mat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sound absorbing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6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8197A (zh
Inventor
阿部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8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8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其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油烟捕集装置具备马达(30)、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31)而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20)及在内部包含风扇的风扇罩(10),风扇罩具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排出空气的排出口(12)及与吸入口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3),隔着连通口在与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具备吸音材料(40),连通口使风扇与吸音材料在空间上连通,连通口的外缘(E)设置成位于与风扇的外径(L)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风扇的外径更靠内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油烟捕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在油烟捕集装置的内部实施了消音对策的油烟捕集装置,以使抽油烟机等油烟捕集装置的送风机(风扇)中产生的声音不会传到室内。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抽油烟机,其包括将四面和下表面开口并在内部设置有送风机的箱体状的排烟罩主体、设置成覆盖排烟罩主体前表面的前排烟罩及内标面贴附吸音材料且在底部附近的圆筒部具有抽吸口,并将开口侧端部与送风机抽吸口连通连接的有底筒状的消音筒。该抽油烟机在送风机的抽吸口具备内侧贴有吸音材料的消音筒,从送风机产生的声音通过吸音材料被吸音的同时在消音筒的内部传播,由此声音传播到抽油烟机外部时声音已被衰减,因此不会令室内的人感到不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3-052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抽油烟机中,由于将消音筒设置于送风机的抽吸口,因此通风阻力增大,抽油烟机的吸气或排气性能变差,有可能产生因设置有消音筒而导致的新的噪音。并且,由于送风机的抽吸口成为含油分的空气的流路,因此存在容易被油污染,需要经常进行清洁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其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其具备马达、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而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及在内部包含风扇的风扇罩,风扇罩具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排出空气的排出口及与吸入口相对设置的连通口,隔着连通口在与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具备吸音材料,连通口使风扇与吸音材料在空间上连通,连通口的外缘设置成位于与风扇的外径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风扇的外径更靠内侧的位置。
据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通过设置使风扇与吸音材料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吸音材料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而且,特征可以在于,在与连通口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吸音材料。
据此,通过在与连通口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吸音材料,声音从连通口扩散传播,因此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
而且,特征还可以在于,风扇具有与旋转轴连接的动力传递板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的周围的多个叶片,动力传递板具有与多个叶片连接的环部、与旋转轴连接的中心部、设置于中心部与环部之间的辐条部以及被环部、中心部及辐条部包围的多个动力传递板开口部。
据此,通过在动力传递板设置开口部,声音变得容易传播到连通口而能够更加吸音。
而且,特征还可以在于,动力传递板在旋转轴方向上设置于比风扇的中央位置更靠连通口侧的位置。
据此,通过将动力传递板设置于比风扇的中央位置更靠连通口侧的位置,在排出空气时动力传递板不会成为阻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排气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并且,动力传递板与吸音材料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对在动力传递板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吸音。
而且,特征还可以在于,将马达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位于比风扇的最靠近连通口侧的部分更远离吸入口的位置。
据此,通过将马达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位于比风扇的最靠近连通口侧的部分更远离吸入口的位置,在排出空气时马达不会成为阻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排气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并且,由于马达与吸音材料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对在马达产生的声音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而且,特征还可以在于,具有比吸音材料更远离吸入口的位置的第2空间,第2空间是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空间。
据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在与连通口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第2空间,使未能用吸音材料完全吸收的声音传播到壳体内部,由此未能完全吸收的声音会通过在壳体内的反射而被吸音,从而能够防止传播到油烟捕集装置外。
而且,特征还可以在于,第2空间是封闭空间。
据此,由于第2空间被封闭,因此传播到第2空间的噪音不易逃出第2空间外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其不会使排气性能及清洁性降低而抑制在风扇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六视图。图1的(A)是顶视图,图1的(B)是主视图,图1的(C)是底视图,图1的(D)是右侧视图,图1的(E)是后视图,图1的(F)是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2的(A)是图1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2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3的(A)是图1所示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3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4的(A)是图1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4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5的(A)是图1所示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5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六视图。图6的(A)是顶视图,图6的(B)是主视图,图6的(C)是底视图,图6的(D)是右侧视图,图6的(E)是后视图,图6的(F)是左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7的(A)是图6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7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剖面图,图8的(A)是图6所示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8的(B)是吸音材料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九视图,图9的(A)是顶视图、图9的(B)是主视图、图9的(C)是底视图、图9的(D)是右侧视图、图9的(E)是左侧视图、图9的(F)是从右斜上观察的立体图、图9的(G)是从右斜下观察的立体图、图9的(H)是从左斜上观察的立体图、图9的(I)是从左斜下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图9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抽油烟机的图9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图3,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设置于抽油烟机1的油烟捕集装置进行说明。抽油烟机1设置于烹饪工具(未图示)的周围,捕集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或油烟等,并经由连接有风管连接部6的风管(未图示)向户外排气。抽油烟机1具备具有风管连接部6的主体2、与主体2的上表面连接且在内部具有马达30的一部分和吸音材料40的壳体50、用于捕集水蒸气或油烟等的在内表面具有上方凹状的内板4的薄型排烟罩部3、用于在与内板4之间整流空气的整流板5。排烟罩部3与主体2连结以使在设置于内板4的抽吸口7连通。
油烟捕集装置设置于主体2和壳体50的内部。油烟捕集装置具备马达30、安装于马达30的旋转轴31且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20、在内部包含风扇20的风扇罩10。马达30设置于在本实施例的油烟捕集装置的室内设置的抽油烟机1,因此优选交流马达,但并无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能够在户外等使用的直流马达。风扇20是高静压的多叶片风扇(siroccofan),在本实施例中,从位于下方的抽吸口7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形成朝向水平方向的排气流。风扇20具有与马达30的旋转轴31连接的动力传递板21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21的周围的多个叶片。
风扇罩10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排出从吸入口11吸入的空气的排出口12、与吸入口11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3。若马达30通电,位于风扇罩10的内部的风扇20旋转,则从位于整流板5与内板4之间的间隙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该空气经由在内板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的抽吸口7从吸入口11被吸入风扇罩10内部。吸入风扇罩10内的空气中包含的油分碰撞或附着在风扇20的叶片22而从空气中去除。去除了油分的空气沿风扇20的离心方向(水平方向)形成排气流,从排出口12排出。通过风扇20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流路)是在吸入口11沿从下向上的方向被吸入,从该处变成离心方向的水平方向,并从排出口12排出的流动(流路)。
连通口13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上表面,以使与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下表面的吸入口11相对。在连通口13的下侧配置有风扇20,在连通口13的上侧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另外,马达30安装于风扇罩10的上表面,在距马达30的主体下方1/3高度附近通过设置成横跨连通口13的马达安装夹具32支撑。如仅示于B-B剖面(图3的(B)),马达安装夹具32呈能够支撑马达30的程度的带状。将连通口13的外缘E设置成位于与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更靠内侧即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通口13的上侧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配置成马达30的主体进入风扇20的内部。然而,如本实施例,通过将马达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位于比风扇20的最靠近连通口13侧的部分P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在排出空气时马达30不会成为阻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排气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并且,由于马达30与吸音材料40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对在马达30产生的声音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吸音材料40隔着连通口13,设置于与吸入口11相反的一侧且马达安装夹具32的下表面,即在比马达安装夹具32更靠连通口13侧的位置设置成大致覆盖壳体50的内部。通过如此设置吸音材料40,连通口13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在空间上连通。即,成为声音产生源的风扇20的叶片22与吸音材料40成为经由连通口13在空间上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连通口13位于比风扇20更靠马达30侧(上侧)的位置,因此位于比这种连通口13更靠上侧的位置而不在上述空气的流路上且配置于不流入空气的壳体50内的吸音材料40由于不存在于上述空气的流路上,因此配置于含油烟等的空气不进入的位置。吸音材料40例如是指吸音部件或吸音共鸣部件,作为非限定性例子,可举出由玻璃棉、石棉、金属纤维等构成的纤维状吸音部件或由聚氨酯泡沫、三聚氰胺泡沫、粉末烧结等构成的多孔质吸音部件或由有孔板、亥姆霍兹型吸音器、侧枝消音器等干涉型消音器等构成的利用空间内声音的干涉的部件等。
如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为了使声音容易传播而设置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13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40,吸音材料40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20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并且,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即,连通口13设置于横穿马达30的旋转轴31的位置,吸音材料40位于距马达30的主体下方1/3左右的高度,因此横跨壳体50的内表面,设置有马达30的主体高度1/3左右的第1空间S1。如此,通过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假设在吸音材料40与连通口13之间存在遮挡声音传播的障碍物,由于声音从连通口13扩散传播,因此也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另外,吸音材料40可层叠多片来设置。此时,优选在吸音材料40与吸音材料40之间设置间隙(空间)。并且,吸音材料40的边缘优选位于比连通口13的外缘E更靠外侧(远离旋转轴31的一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对从连通口13传播到风扇罩10外部的声音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并且,油烟捕集装置以形成位于比吸音材料40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即位于上方且在吸音材料40的两端与第1空间S1连通的第2空间S2的方式具备壳体50。如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40在与连通口13相反的一侧设置局部与第1空间S1连通的第2空间S2,第2空间可以是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空间。“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表示在吸音材料的背面有空间,在吸音材料背面存在包围的空间以通过入射到空间内的声音反射而互相干涉来衰减声音。据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在与连通口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第2空间,使未能用吸音材料完全吸收的声音传播到壳体内部,由此未能完全吸收的声音会通过在壳体内的反射而被吸音,从而能够防止传播到油烟捕集装置外。另外,吸音材料在与壳体之间、吸音材料与马达之间具有间隙,第2空间为不封闭的空间,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生成间隙,第2空间也可以是封闭的空间。据此,由于第2空间被封闭,因此传播到第2空间的声音不易逃出第2空间外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并且,风扇20具有与旋转轴31连接的动力传递板21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21的周围的多个叶片22,动力传递板21具有形成于动力传递板21的最外周且与多个叶片22连接的环部211、实际上与旋转轴31连接的中心部212、设置于中心部212和环部211之间的辐条部213以及被环部211、中心部212基辐条部213包围的多个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14。例如,若辐条部213是3个,则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14也是3个,若辐条部213是4个,则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14也是4个。辐条部213需要用于从中心部212向环部211传递马达30的旋转驱动力的强度,但为了提高动力传递板21上的开口率,优选辐条部213的宽度狭窄以不会使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14的总面积变小。如此,通过在动力传递板21设置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14,风扇20的声音变得容易向连通口13传播,变得能够更加吸音。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板21在旋转轴31的方向上位于风扇20的最靠近连通口13侧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比风扇20的中央位置更靠近连通口13侧的位置。如此,通过将动力传递板21设置于比风扇20的中央位置更靠连通口13侧的位置,在排出空气时动力传递板21不会成为阻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排气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并且,动力传递板21与吸音材料40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在动力传递板21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吸音。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参考图4~图5,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设置于抽油烟机1’的油烟捕集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重复记载,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抽油烟机1’具备具有风管连接部6的主体2、与主体2的上表面连接且在内部具有马达30的一部分的壳体50、用于捕集水蒸气或油烟等的在内表面具有上方凹状的内板4的薄型排烟罩部3、用于在与内板4之间整流空气的整流板5。
油烟捕集装置设置于主体2和壳体50的内部。油烟捕集装置具备马达30、安装于马达30的旋转轴31且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20、在内部包含风扇20的风扇罩10。风扇20是高静压的多叶片风扇(sirocco fan),在本实施例中,从位于下方的抽吸口7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形成朝向水平方向的排气流。风扇20具有与马达30的旋转轴31连接的动力传递板21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21的周围的多个叶片。
风扇罩10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排出从吸入口11吸入的空气的排出口12、与吸入口11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3。若马达30通电,位于风扇罩10的内部的风扇20旋转,则从位于整流板5与内板4之间的间隙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该空气经由在内板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的抽吸口7从吸入口11被吸入风扇罩10内部。吸入风扇罩10内的空气中包含的油分碰撞或附着在风扇20的叶片22而从空气中去除。去除了油分的空气沿风扇20的离心方向(水平方向)形成排气流,从排出口12排出。通过风扇20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流路)是在吸入口11沿从下向上的方向被吸入,从该处变成离心方向的水平方向,并从排出口12排出的流动(流路)。
连通口13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上表面,以使与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下表面的吸入口11相对。在连通口13的下侧配置有风扇20,在连通口13的上侧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将连通口13的外缘E设置成位于与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更靠内侧即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
吸音材料40’隔着连通口13设置于与吸入口11相反的一侧且与壳体50的连接部附近的主体2的内表面侧,并以比壳体50更大的范围设置。通过如此设置吸音材料40’,连通口13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在空间上连通。即,成为声音产生源的风扇20的叶片22与吸音材料40’成为经由连通口13在空间上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连通口13位于比风扇20更靠马达30侧(上侧)的位置,因此位于比这样的连通口13更靠上侧的位置而不在上述空气的流路上的吸音材料40’配置于不位于上述空气的流路上的位置。
如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为了使声音容易传播而设置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13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40’,吸音材料40’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20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并且,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即,吸音材料40’设置于主体2的内表面侧,因此在连通口13与吸音材料40’之间设置有第1空间S1。如此,通过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S1吸音材料40’,声音从连通口13扩散传播,因此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并且,吸音材料40’的边缘优选位于比连通口13的外缘E更靠外侧(远离旋转轴31的一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对从连通口13传播到风扇罩10外部的声音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并且,油烟捕集装置以形成位于比吸音材料40’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即位于上方而封闭的第2空间S2的方式具备壳体50。如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40’在与连通口13相反的一侧设置封闭的第2空间S2,使未能用吸音材料40’完全吸收的声音传播到壳体50的内部,由此未能完全吸收的声音会通过在壳体50内的反射而被吸音,从而能够防止传播到油烟捕集装置外。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6~图8,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设置于抽油烟机1A的油烟捕集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重复记载,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抽油烟机1A具备具有风管连接部6且在内部具备油烟捕集装置的主体2A、用于捕集水蒸气或油烟等的在内表面具有上方凹状的内板4的薄型的排烟罩部3、用于在与内板4之间整流空气的整流板5。排烟罩部3与主体2A连结以使在设置于内板4的抽吸口7连通。
油烟捕集装置设置于主体2A的内部。油烟捕集装置具备马达30、安装于马达30的旋转轴31且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20、在内部包含风扇20的风扇罩10。风扇20是高静压的多叶片风扇(sirocco fan),在本实施例中,从位于下方的抽吸口7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形成朝向水平方向的排气流。风扇20具有与马达30的旋转轴31连接的动力传递板21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21的周围的多个叶片。
风扇罩10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排出从吸入口11吸入的空气的排出口12、与吸入口11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3。若马达30通电,位于风扇罩10的内部的风扇20旋转,则从位于整流板5与内板4之间的间隙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该空气经由在内板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的抽吸口7从吸入口11被吸入风扇罩10内部。吸入风扇罩10内的空气中包含的油分碰撞或附着在风扇20的叶片22而从空气中去除。去除了油分的空气沿风扇20的离心方向(水平方向)形成排气流,从排出口12排出。通过风扇20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流路)是在吸入口11沿从下向上的方向被吸入,从该处变成离心方向的水平方向,并从排出口12排出的流动(流路)。
连通口13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上表面,以使与设置于风扇罩10的下表面的吸入口11相对。在连通口13的下侧配置有风扇20,在连通口13的上侧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将连通口13的外缘E设置成位于与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由风扇20的外径L形成的边缘更靠内侧即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通口13的上侧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配置成马达30的主体进入风扇20的内部。然而,如本实施例,通过将马达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位于比风扇20的最靠近连通口13侧的部分P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在排出空气时马达30不会成为阻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排气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并且,由于马达30与吸音材料40A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对在马达30产生的声音更有效地进行吸音。
吸音材料40A隔着连通口13,设置于与吸入口11相反的一侧且以横穿马达30的主体的方式具备成大致覆盖主体2A的内部。通过如此设置吸音材料40A,连通口13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A在空间上连通。即,成为声音产生源的风扇20的叶片22与吸音材料40A成为经由连通口13在空间上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连通口13位于比风扇20更靠马达30侧(上侧)的位置,因此位于比这种连通口13更靠上侧的位置而不在上述空气的流路上且配置于不流入空气的主体2A内的吸音材料40A由于不存于上述空气的流路上,因此配置于含油烟等的空气不进入的位置。
如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为了使声音容易传播而设置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A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13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40A,吸音材料40A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20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并且,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A。即,连通口13设置于横穿马达30的旋转轴31的位置,吸音材料40A设置成横穿马达30的主体,因此横跨主体2A的内表面的设置有马达30的主体高度1/3左右的第1空间S1。如此,通过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S1吸音材料40A,声音从连通口13扩散传播,因此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
并且,油烟捕集装置以形成位于比吸音材料40A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即位于上方而封闭的第2空间S2的方式在主体2A的内部配置吸音材料40A。如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40A在与连通口13相反的一侧设置封闭的第2空间S2,使未能用吸音材料40A完全吸收的声音传播到主体2A的内部,由此未能完全吸收的声音会通过在主体2A内的反射而被吸音,从而能够防止传播到油烟捕集装置外。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9~图10,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设置于抽油烟机1B的油烟捕集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重复记载,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抽油烟机1B具备具有风管连接部6且在内部具备油烟捕集装置的主体2B、用于捕集水蒸气或油烟等的在内表面具有上方凹状的内板4的薄型的排烟罩部3、用于在与内板4之间整流空气的整流板5。排烟罩部3与主体2B连结以使在设置于内板4的抽吸口7连通。
油烟捕集装置设置于主体2B的内部。油烟捕集装置具备马达30、安装于马达30的旋转轴31且使空气产生流动的风扇20、在内部包含风扇20的风扇罩10B。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地,将马达30设置成旋转轴31变成水平方向。风扇20是高静压的多叶片风扇(siroccofan),在本实施例中,从位于下方的抽吸口7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形成朝向垂直方向的排气流。风扇20具有与马达30的旋转轴31连接的动力传递板21和设置于动力传递板21的周围的多个叶片。
风扇罩10B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排出从吸入口11吸入的空气的排出口、与吸入口11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3。若马达30通电,位于风扇罩10B的内部的风扇20旋转,则从位于整流板5与内板4之间的间隙抽吸含油烟等的空气。该空气经由在内板4的大致中央部开口的抽吸口7及烟道8从沿大致垂直的方向开口的吸入口11被吸入风扇罩10B内部。吸入风扇罩10B内的空气中包含的油分碰撞或附着在风扇20的叶片22而从空气中去除。去除了油分的空气沿风扇20的离心方向(垂直方向)形成排气流,从排出口排出。通过风扇20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流路)是在吸入口11沿从正面侧向背面侧的方向(图10的图示中为从左至右的方向)被吸入,从该处变成离心方向的垂直方向,并排出口排出的流动(流路)。
将连通口13设置于风扇罩10B的背面侧的面,以使设置于风扇罩10B的正面侧的面与吸入口11相对。在连通口13的正面侧配置有风扇20,在连通口13的背面配置有马达30的主体,马达30的旋转轴31配置成横穿连通口13。将连通口13的外缘设置成位于与由风扇20的外径形成的边缘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由风扇20的外径形成的边缘更靠内侧即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
吸音材料40B隔着连通口13,设置于与吸入口11相反的一侧且与主体2B的背面侧的整个内表面接触。通过如此设置吸音材料40B,连通口13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B在空间上连通。即,成为声音产生源的风扇20的叶片22与吸音材料40B成为经由连通口13在空间上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连通口13位于比风扇20更靠马达30侧(背面侧)的位置,因此位于比这种连通口13更靠背面侧的位置而不在上述空气的流路上且配置于不流入空气的主体2B内,配置成与背面侧的内表面接触的吸音材料40B由于不存于上述空气的流路上,因此配置于含油烟等的空气不进入的位置。
如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为了使声音容易传播而设置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B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13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40B,吸音材料40B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20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并且,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B。即,连通口13设置于横穿马达30的旋转轴31的位置,吸音材料40B配置成与主体2B的背面侧的整个内表面接触,因此横跨比连通口13更靠背面侧的主体2B的内表面设置有第1空间S1。如此,通过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S1吸音材料40B,声音从连通口13扩散传播,因此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
<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参考图11,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设置于抽油烟机1B’的油烟捕集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重复记载,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除了以下所述的主体2B中的吸音材料40B’的配置以外,抽油烟机1B’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相同。
吸音材料40B’隔着连通口13,设置于与吸入口11相反的一侧且主体2B的背面侧,并以不与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通过如此设置吸音材料40B’,连通口13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B’在空间上连通。即,成为声音产生源的风扇20的叶片22与吸音材料40B’成为经由连通口13在空间上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连通口13位于比风扇20更靠马达30侧(背面侧)的位置,因此位于比这种连通口13更靠上侧的位置而不在上述空气的流路上且配置于不流入空气的主体2B内的吸音材料40B’由于不存于上述空气的流路上,因此配置于含油烟等的空气不进入的位置。
如此,能够提供如下油烟捕集装置:为了使声音容易传播而设置使风扇20与吸音材料40B’在空间上连通的连通口13并且在含油分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外设置吸音材料40B’,吸音材料40B’不会被污染且也不会成为空气流动的阻力,因此不会降低吸排气性能及清洁性而抑制在风扇20产生的噪音传至室内。
并且,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S1设置吸音材料40B’。即,连通口13设置于横穿马达30的旋转轴31的位置,吸音材料40B’配置于主体2B的背面侧且与马达30的背面靠近配置,因此横跨比连通口13更靠背面侧的主体2B的马达30的主体的宽度设置有第1空间S1。如此,通过在与连通口13之间隔着第1空间设置S1吸音材料40B’,声音从连通口13扩散传播,因此能够以更广的面积吸音,从而能够有效吸音。
并且,油烟捕集装置以形成位于比吸音材料40B’更远离吸入口11的位置即位于背面侧而封闭的第2空间S2的方式在主体2B的内部配置吸音材料40B’。如此,通过隔着吸音材料40B’在与连通口13相反的一侧设置封闭的第2空间S2,使未能用吸音材料40B’完全吸收的声音传播到主体2B的内部,由此未能完全吸收的声音会通过在主体2B内的反射而被吸音,从而能够防止传播到油烟捕集装置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2空间S2被封闭,但也可以是局部与第1空间S1连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例,能够进行基于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各项中记载的内容的范围内的构成的实施。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目的的范围内,能够对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追加在数量、其他详细的构成上的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油烟捕集装置全部为抽油烟机所具备的油烟捕集装置,但也可以设置于在餐桌上方设置的电灯中。
附图标记说明
1-抽油烟机,2-主体,3-排烟罩部,4-内板,5-整流板,6-风管连接部,7-抽吸口,8-烟道,10-风扇罩,11-吸入口,12-排出口,13-连通口,20-风扇,21-动力传递板,211-环部,212-中心部,213-辐条部,214-动力传递板开口部,22-叶片,30-马达,31-旋转轴,32-马达安装夹具,40-吸音材料,50-壳体,S1-第1空间,S2-第2空间,E-连通口的外缘,L-风扇的外径,P-风扇的最靠近连通口侧的部分。

Claims (7)

1.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其具备:
马达;
风扇,其安装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使空气产生流动;及
风扇罩,在内部包含所述风扇,
所述油烟捕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罩具有:
吸入所述空气的吸入口;
排出所述空气的排出口;及
与所述吸入口相对设置的、不在通过所述风扇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即流路的流路上的连通口,
隔着所述连通口,在与所述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具备吸音材料,
所述连通口使所述风扇与所述吸音材料在空间上连通,
所述连通口的外缘设置成位于与所述风扇的外径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风扇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材料与所述连通口之间隔着第1空间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具有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动力传递板和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板的周围的多个叶片,
所述动力传递板具有与所述多个叶片连接的环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中心部、设置于所述中心部与所述环部之间的辐条部以及被所述环部、所述中心部及所述辐条部包围的多个动力传递板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板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风扇的中央位置靠所述连通口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位于比所述风扇的最靠近所述连通口侧的部分更远离所述吸入口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位于比所述吸音材料更远离所述吸入口的位置的第2空间,该第2空间是为了衰减声音而包围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空间是封闭的空间。
CN201880051630.8A 2017-08-10 2018-07-31 油烟捕集装置 Active CN110998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5495A JP6640155B2 (ja) 2017-08-10 2017-08-10 油煙捕集装置
JP2017-155495 2017-08-10
PCT/JP2018/028583 WO2019031299A1 (ja) 2017-08-10 2018-07-31 油煙捕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197A CN110998197A (zh) 2020-04-10
CN110998197B true CN110998197B (zh) 2021-08-17

Family

ID=65272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630.8A Active CN110998197B (zh) 2017-08-10 2018-07-31 油烟捕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40155B2 (zh)
CN (1) CN110998197B (zh)
MY (1) MY190831A (zh)
SG (1) SG11202000854SA (zh)
WO (1) WO201903129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6893A (ja) * 1991-10-18 1993-04-27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換気扇
JPH06300338A (ja) * 1993-04-19 1994-10-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レンジフード
JP2007093136A (ja) * 2005-09-29 2007-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ジフード
WO2008053867A1 (fr) * 2006-11-02 2008-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Ventilateur centrifuge
CN205878476U (zh) * 2016-07-29 2017-01-11 普康能源机械(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进风隔音房及其进风通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5235A (ja) * 1989-04-14 1990-11-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扇の防音装置
DE102009027170A1 (de) * 2009-06-24 2010-12-30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xternes Gebläse für Dunstabzug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6893A (ja) * 1991-10-18 1993-04-27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換気扇
JPH06300338A (ja) * 1993-04-19 1994-10-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レンジフード
JP2007093136A (ja) * 2005-09-29 2007-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ジフード
WO2008053867A1 (fr) * 2006-11-02 2008-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Ventilateur centrifuge
CN205878476U (zh) * 2016-07-29 2017-01-11 普康能源机械(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进风隔音房及其进风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35515A (ja) 2019-03-07
CN110998197A (zh) 2020-04-10
WO2019031299A1 (ja) 2019-02-14
MY190831A (en) 2022-05-12
SG11202000854SA (en) 2020-02-27
JP6640155B2 (ja)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9076B1 (en) Fume extractor hood with a muffler unit
JP3012729B2 (ja) 真空掃除機
JP5775975B2 (ja) 排気グリル
JP3101116B2 (ja) 排気装置
EP2699849B1 (en) Fumes suction and/or filtering hood, in particular for a household kitchen unit
JP5899399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998197B (zh) 油烟捕集装置
JP3693521B2 (ja) 消音型給気口
KR101985797B1 (ko) 환기 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한 환기 시스템
JP7020618B2 (ja) 油煙捕集装置
CN210717744U (zh) 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安装结构
CN211424499U (zh) 油烟机机体及油烟机
JP6405533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115053099A (zh) 抽油烟设备、用于安装的***以及用于抽油烟设备的装配套件
JP3227493B2 (ja) 騒音と気流分離型消音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低騒音型設備装置
JP3356482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1298733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JPH0754753Y2 (ja) 消音型換気グリル
CN220250099U (zh) 吸油烟机及其围板组件
CN210951468U (zh) 集烟罩及油烟机
JPH07334163A (ja) 騒音低減装置
CN210951444U (zh) 一种具有风道消音结构的油烟机
JP3309480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JP6511639B2 (ja) 送風装置
JP2001038127A (ja) ファン付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84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