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530B - 装饰构造 - Google Patents

装饰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530B
CN110949530B CN201910893184.1A CN201910893184A CN110949530B CN 110949530 B CN110949530 B CN 110949530B CN 201910893184 A CN201910893184 A CN 201910893184A CN 110949530 B CN110949530 B CN 110949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pillar
protruding portion
operating lever
decorativ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31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530A (zh
Inventor
岛贯银四郎
松本忠典
安积弘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误动作的杆装置的装饰构造。本发明的装饰构造(C)具有作为杆装置的行李箱开启器(2),该行李箱开启器(2)具有在中柱装饰件(1)的下部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面对车内侧的操作杆(21),所述操作杆(21)能够绕着设于后方的轴部向上方转动地设置,装饰构造(C)还具有在所述操作杆(21)的前方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着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2)。

Description

装饰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装饰构造,其中,行李箱开启器的操作杆配置于下纵梁装饰件,该下纵梁装饰件形成前方车门开口部的下端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行李箱开启器的操作杆配置于下纵梁装饰件上所形成的沿前后方向长的箱状凹部。
该凹部向前侧和上侧开口,操作杆经由这些开口而面对车内侧。并且,该车辆的驾驶员通过握持并拉起该操作杆而使操作杆绕着设于操作杆的后部的轴部转动来打开行李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40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当考虑这种行李箱开启器的操作杆的操作性时,希望其与车门开口部的下端缘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相比,向成为落座于前座的驾驶员的侧部的中柱靠近地配置。
但是,对于向中柱靠近配置的操作杆,担心三点式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织带会发生干涉。
即,当驾驶员解除舌片与带扣的卡合时,织带会经由中柱的上部侧而向收紧器卷绕。此时,一端在中柱的下部由锚固螺栓所固定并且从该一端侧向舌片延伸的织带有时会经由上述凹部的前侧开口而将操作杆钩挂。并且,与织带钩挂的操作杆会以被拉起而出乎意料地打开行李箱的方式误动作。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误动作的杆装置的装饰构造。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装饰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杆装置,该杆装置具有在中柱装饰件的下部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面对车内侧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能够绕着设于后方的轴部向上方转动地设置,所述装饰构造还具有在所述操作杆的前方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着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误动作的杆装置的装饰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是从图1的箭头方向II看到的装饰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方向III看到的构成行李箱开启器(杆装置)的操作杆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IV-IV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的作用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中柱装饰件
2 行李箱开启器(杆装置)
3 底板面
5 织带
6 舌片
7 锚固螺栓
8 下纵梁装饰件
10 收纳部
10c1 穿插孔
10a 前壁
10b 侧壁
10c 后壁
11 中柱装饰件主体
11a 中柱装饰件主体的直线部
12 突出部
12a 突出部的前缘
12b 突出部的棱线(上端缘)
12c 突出部的纵壁
21 行李箱开启器的操作杆
22b1 操作杆的最下端
22 操作杆的握持部
22a 握持部主体
22b 握持部的下垂壁
22c 握持部的手指扣拉面
23 操作杆的臂部
24 操作杆的轴部
C 装饰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此外,以下的附图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
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表示从车内斜上方朝下看到的车辆右侧的中柱装饰件1的下部的靠前周边的样子。图2是从图1的箭头方向II看到的装饰构造C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此外,为了便于制图,图1以及图2省略了前侧座椅的记载。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C具有中柱装饰件1、和设在该中柱装饰件1的下部的行李箱开启器2的操作杆21。
此外,行李箱开启器2相当于专利技术方案中所称的“杆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中柱装饰件1设想了从车内侧(图1的纸面近前侧)覆盖中柱(图示省略)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板状的立体成型品。
图1中,省略了中柱装饰件1的整体的侧面形状,但中柱装饰件1以与上述中柱的侧面形状大概对应的方式,从上方朝向下方一边逐渐扩大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一边延伸。另外,中柱装饰件1的下部在侧视下,一边描绘向下方凹进的平缓弧形一边延伸并与下纵梁装饰件8连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下纵梁装饰件8设想了在车身的两侧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下纵梁的车内侧覆盖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板状的立体成型品。
另外,在图1中仅描绘了配置于中柱装饰件1的前侧的下纵梁装饰件8,省略了配置于后侧的下纵梁装饰件的图示。
关于中柱装饰件1的未图示的下部后侧部分,一边描绘向下方凹进的平缓弧形一边延伸并与后侧的下纵梁装饰件(省略图示)连接。
即,中柱装饰件1越趋向下部,越会一边描绘平缓弧形一边末端扩展,其下部的上缘在成为大致水平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下纵梁装饰件8连接。
这种中柱装饰件1主要由中柱装饰件主体11、和随后具体说明的突出部12构成。
中柱装饰件主体11在除去后述的突出部12之外占据了中柱装饰件1的几乎全部部分。
在这种中柱装饰件主体11上,形成有后述的操作杆21(握持部22)的收纳部10,该操作杆21通过与突出部12共同作用而构成行李箱开启器2。
该收纳部10形成于中柱装饰件主体11的下部的靠前侧。
如图2所示,收纳部10是通过使中柱装饰件主体11的车内侧壁面局部地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图2的右侧)凹陷而形成的。
因此,收纳部10被后壁10c、侧壁10b、由突出部12规定的前壁10a包围而形成。顺便来讲,该收纳部10向上方(图2的纸面近前侧)和车宽方向内侧(图2的左侧)开放。另外,收纳部10的底壁由车辆的底板面3构成。
图2中,附图标记10c1是操作杆21的臂部23的穿插孔。该穿插孔10c1形成于收纳部10的后壁10c。
接着,在说明中柱装饰件1中的突出部12之前,来说明行李箱开启器2。
图3是从图2的箭头方向III看到的行李箱开启器2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IV-IV剖视图。此外,图1的IV-IV截面一致于包括沿车宽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突出部12的棱线12b(将突出部12的前后方向(对于图4纸面的垂直方向)中的最高点在车宽方向上连结的线)在内的垂直面。
如图3所示,行李箱开启器2的构成主要具有操作杆21、和与该操作杆21连接的其与未图示的行李箱锁闭部之间的连结导线。
操作杆21具有握持部22和臂部23。
握持部22在图3的侧视下呈大致直角梯形形状。
握持部22具有握持部主体22a和下垂壁22b。
握持部主体22a由在下表面具有驾驶员手指的手指扣拉面22c的块体形成。此外,在图3中,附图标记24为操作杆21的轴部。
并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指扣拉面22c与突出部12的棱线12b(上端缘)相比配置于上方。
如图4所示,握持部22的下垂壁22b由在握持部主体22a的车宽方向内侧(图4的左侧)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端角缘下垂的大致板体形成。
顺便来讲,握持部22的下垂壁22b形成操作杆21的下部,并规定了下垂壁22b的最下端22b1。
如图3所示,臂部23由与握持部主体22a的后端部连接的、在侧视下为大致U字状的板体形成。该臂部23从与握持部主体22a连接的前端,边以向下方凸出的方式描绘大致U字边向后方延伸。具体地,如图2所示,臂部23经由在收纳部10的后壁10c上形成的穿插孔10c1而向中柱装饰件1的里侧(与车室内相反一侧)延伸。
返回图3,臂部23的后端被轴支承。由此,操作杆21能够绕着轴部24向上方转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臂部23的轴部24设想了设在未图示的中柱的恰当部位,但臂部23的轴支承部并不限定于此。
这种行李箱开启器2构成为,当操作杆21绕着轴部24向上方转动时,通过规定的连杆机构牵引上述的连结导线。并且,由操作杆21牵引的该连结导线解除行李箱锁闭部的锁闭,由此打开行李箱。
接着,说明中柱装饰件1的突出部12(参照图2)。
如图2所示,突出部12在操作杆21的前方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着内侧突出。具体地,突出部12从中柱装饰件主体11向车宽方向内侧(图2的左侧)突出。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2设想了与中柱装饰件主体11一体成型。
为了使中柱装饰件主体11形成收纳部10,突出部12以填充使车内侧壁面局部地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凹陷的凹陷部分中的前侧部分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突出部12如上所述地与中柱装饰件主体11共同作用来形成收纳部10。
这种突出部12在图2所示的俯视下,从作为其与中柱装饰件主体11之间的接合部的基端部侧,越朝着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前端部,越逐渐变得前端细窄。
另外,突出部12在图2所示的俯视下,前缘12a以从前方越趋向后方、越向车宽方向的内侧逐渐位移的方式弯曲。具体地,突出部12以使从在下纵梁装饰件8的延长线上延伸的中柱装饰件主体11的直线部11a开始的突出部12的立起描绘平缓弧形的方式弯曲。即,突出部12的立起以向后方成为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突出部12的前缘12a描绘出在趋向突出部12的前端部12d的中途迎来变曲点而向前方成为凸状的弧形。即,突出部12的前缘12a在图2所示的俯视下,在从突出部12的立起到前端部12d的范围内描绘出平缓的倒S字弧形。
另外,如图4所示,在从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时,在突出部12的前后方向上最高的棱线12b以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图4的右侧)趋向车宽方向内侧(图4的左侧),而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该棱线12b规定了专利技术方案中所称的“突出部的上端缘”。
并且,在从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时,构成操作杆21的下垂壁22b的下部中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突出部的棱线12b(上端缘)相比位于下方。
换言之,在从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时,构成操作杆21的下垂壁22b的下部与突出部12重叠。
另外,突出部12的靠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急剧地减少高度而形成纵壁12c。即,通过该纵壁12c的最内侧端规定了突出部12的最内侧端。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对操作杆21构成的握持部22与突出部12的最内侧端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图4的右侧)。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C所起到的作用效果。
以往的行李箱开启器(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如上所述地当考虑驾驶员的操作性而向中柱靠近地配置时,担心座椅安全带的织带会与行李箱开启器的操作杆钩挂而出乎意料地打开行李箱,这样地导致误动作。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C的作用说明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C不同于以往的行李箱开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柱装饰件1具有在行李箱开启器2的操作杆21的前方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2。
在这种装饰构造C中,当驾驶员解除舌片6与带扣(省略图示)的卡合时,在图5中,虚拟线(双点划线)所示的织带5经由中柱装饰件1的上部而被拉回。此时,在通过锚固螺栓7固定在中柱的下部的端部与舌片6之间延伸的织带5会向着操作杆21接近。
并且,在不存在相当于突出部12的部件的、以往的行李箱开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若织带5***作杆21钩挂,则以使操作杆21被拉起而出乎意料地打开行李箱的方式误动作。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构造C,通过配置于操作杆21的前方的突出部12,能够防止织带5对于操作杆21的钩挂。由此,装饰构造C能够防止出乎意料地打开行李箱的误动作。
另外,如图4所示,在从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时,操作杆21与突出部12的车宽方向的最内侧端相比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另外,操作杆21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突出部12的棱线12b(上端缘)相比位于下方。换言之,在从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时,对操作杆21构成的下垂壁22b的下部与突出部12重叠。
根据这种装饰构造C,突出部12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织带5嵌入至操作杆21的下方。
另外,突出部12与中柱装饰件主体11一体成型。
根据这种装饰构造C,与中柱装饰件主体11和突出部12分体的构造相比,能够削减部件点数、制造工时以及制造成本。
另外,如图2所示,突出部12在突出部12的俯视下,前缘以从前方越趋向后方、越向车宽方向的内侧逐渐位移的方式弯曲。
这样地前缘弯曲的突出部12会将如上所述地要向着操作杆21接近的织带5向着从操作杆21离开的车宽方向内侧引导。由此,装饰构造C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织带5对于操作杆21的钩挂。
另外,如图4所示,握持部22的手指扣拉面22c与突出部12的棱线12b(上端缘)相比配置于上方。
根据这种装饰构造C,驾驶员能够将手指中的大拇指按压至突出部12的棱线12b(上端缘)附近,同时将其他手指钩挂于手指扣拉面22c来进行操作杆21的拉起操作。由此,装饰构造C与不具有突出部12的以往的行李箱开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相比,操作杆21的操作性进一步变好。
另外,如图4所示,握持部22具有在下表面形成有手指扣拉面22c的握持部主体22a、和从该握持部主体22a向下方延伸的下垂壁22b。
根据这种装饰构造C,不用变更与上述的连结导线(图示省略)等关联的臂部23、握持部主体22a等的预先设计的位置(布局),通过在握持部主体22a设置下垂壁22b,就能够实现握持部22的下部与突出部12的上述重叠。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中柱装饰件主体11和突出部12一体成型的方案,本发明并不排除将相互分体的中柱装饰件主体11和突出部12彼此接合的方案。作为中柱装饰件主体11与突出部12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粘结、熔接、紧固、嵌入等公知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突出部12从中柱装饰件主体11突出的装饰构造C,但本发明也能够构成为,突出部12向配置于中柱装饰件1的前侧的下纵梁装饰件8的中柱装饰件1靠近地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4所示的突出部12的前面观察下,握持部22的手指扣拉面22c与突出部12的棱线12b(上端缘)相比位于上方的方案,但也可以构成为,手指扣拉面22c与棱线12b(上端缘)相比位于下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杆装置而具有行李箱开启器2的装饰构造C,但本发明当然能够适用于具有油箱开启器等其他杆装置的构造。

Claims (7)

1.一种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杆装置,该杆装置具有在中柱装饰件的下部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面对车内侧的操作杆,
所述操作杆能够绕着设于后方的轴部向上方转动地设置,
所述中柱装饰件具有中柱装饰件主体和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操作杆的前方从所述中柱装饰件主体向着车宽方向内侧局部突出,
并且座椅安全带的织带的端部固定于所述中柱装饰件主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突出部的前面观察时,所述操作杆与所述突出部的车宽方向的最内侧端相比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并且
所述操作杆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缘相比位于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突出部的前面观察时,所述操作杆的下部与所述突出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中柱装饰件主体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在俯视下,前缘以从前方越趋向后方、越向车宽方向的内侧逐渐位移的方式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具有握持部,该握持部具有供驾驶员的手指扣拉的手指扣拉面,
所述手指扣拉面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缘相比配置于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具有:在下表面形成有所述手指扣拉面的握持部主体;和
从所述握持部主体向下方延伸的下垂壁。
CN201910893184.1A 2018-09-26 2019-09-20 装饰构造 Active CN110949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0106 2018-09-26
JP2018180106A JP7065003B2 (ja) 2018-09-26 2018-09-26 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30A CN110949530A (zh) 2020-04-03
CN110949530B true CN110949530B (zh) 2022-07-08

Family

ID=6997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3184.1A Active CN110949530B (zh) 2018-09-26 2019-09-20 装饰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65003B2 (zh)
CN (1) CN11094953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3958U (zh) * 1985-12-20 1987-07-02
JPH0966777A (ja) * 1995-08-30 1997-03-1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US5927794A (en) * 1995-12-09 1999-07-27 Dr. Ing. H.C.F. Porsche Ag Operating device for unlocking at least one swivellable lid of a vehicle, particularly a motor vehicle
DE102007062227A1 (de) * 2007-12-21 2009-06-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Fahrzeugtür mit Fahrzeugtüröffner
JP2015182580A (ja) * 2014-03-24 2015-10-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構造
CN205344759U (zh) * 2016-01-05 2016-06-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柱饰板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6564U (zh) * 1986-09-12 1988-03-29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3958U (zh) * 1985-12-20 1987-07-02
JPH0966777A (ja) * 1995-08-30 1997-03-1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US5927794A (en) * 1995-12-09 1999-07-27 Dr. Ing. H.C.F. Porsche Ag Operating device for unlocking at least one swivellable lid of a vehicle, particularly a motor vehicle
DE102007062227A1 (de) * 2007-12-21 2009-06-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Fahrzeugtür mit Fahrzeugtüröffner
JP2015182580A (ja) * 2014-03-24 2015-10-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構造
CN205344759U (zh) * 2016-01-05 2016-06-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柱饰板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5003B2 (ja) 2022-05-11
CN110949530A (zh) 2020-04-03
JP2020050083A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98156B1 (en) Child seat lock device
JP2005280635A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
CN110949530B (zh) 装饰构造
CN109383406B (zh) 车门装饰件结构
JP6217710B2 (ja) 電線ガイド装置及びスライドドア用電線ガイドモジュール
US20090145041A1 (en) Door for the vehicle
JP5235524B2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取付構造
JP3810340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5149726B2 (ja)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5954232B2 (ja) 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JP2000192918A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クリップ取付座
JP5421754B2 (ja) 車両用内装構造
JP5429598B2 (ja) 内装部品の合わせ部構造
JP2009070602A (ja) 開閉体のオープンスイッチ構造
JP6090244B2 (ja) 車両のレバーブーツ取付構造
JP6010448B2 (ja) カウルサイドトリムとスカッフプレートとの合わせ部の構造
CN108454529B (zh) 交通工具用内饰件
JP5592343B2 (ja) 車両用蓋の開閉ロック装置
JP2007112424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収納構造
US20240246496A1 (en) Resin-molded article
JP5150271B2 (ja) 車体構造
JP2013112053A (ja) 車体側部構造
WO2021199148A1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
JP3118209U (ja) マット用クリップ
JP5771069B2 (ja) ドアトリ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