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9939A -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9939A
CN110849939A CN201910934932.6A CN201910934932A CN110849939A CN 110849939 A CN110849939 A CN 110849939A CN 201910934932 A CN201910934932 A CN 201910934932A CN 110849939 A CN110849939 A CN 110849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doped zno
zno material
zno
zin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4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宇
黄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349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9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absorption of a fluid;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reaction with a flui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the fluid
    • G01N27/125Composition of the body, e.g. the composition of its sensitive lay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将锌源与水混合,搅拌直至锌源溶解,之后加入碱源和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得到澄清溶液;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金源或者可溶性钯源,将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微波反应仪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洗涤、干燥及退火,得到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本发明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直接将Au或者Pd掺杂到ZnO材料中,制备操作容易,过程简单。与普通物理掺杂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掺杂剂分散的更均匀,合成出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可以实现在分子层面上接触。本发明中的基于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的丙酮传感器对低浓度的丙酮展现出较好的气敏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血糖检测和监测的主要方法是有创伤的,即通过针刺指尖或静脉抽血。有的患者甚至一天需要扎七次手指来获得血数据,这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与此同时常年使用测试试纸更使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最近研究显示呼气中的丙酮可以作为监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物。但目前呼气中丙酮的检测手段多为大型仪器如色谱、质谱、光谱仪等,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且价格昂贵,给检测带来了许多不便。
目前,用于检测丙酮的ZnO传感器已经被研究报道出来,但这些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检测浓度高、抗湿性差、响应-恢复速度慢等缺点,不适合作为呼气标志物传感器。一些研究学者已经证明贵金属Au、 Pd的掺杂能够有效提高ZnO丙酮气敏性能,但实现对超低浓度(几个-几十 ppb)丙酮、低温、高选择、可抗湿、快速检测的研究仍是挑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检测浓度高、抗湿性差、响应-恢复速度慢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锌源与水混合,搅拌直至锌源溶解,之后加入碱源和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得到澄清溶液;
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金源或者可溶性钯源,将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微波反应仪中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洗涤、干燥及退火,得到Au或Pd掺杂的 ZnO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80℃;和/或反应的时间为 30~60min。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的温度为400~550℃;和/或退火的时间为2~5h。
进一步地,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金源的摩尔比为1:22~44:0~0.077;或者
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钯源的摩尔比为1:22~44:0~0.088。
进一步地,所述锌源选自醋酸锌、氯化锌和硝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碱源选自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金源为氯金酸、硝酸金、氯化金、乙酸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钯源为硝酸钯、氯化钯、硫酸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其中,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以所述掺杂的ZnO材料为基准,所述Au占所述掺杂的ZnO 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6%;或者
所述Pd占所述掺杂的ZnO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7%。
一种丙酮传感器,包括陶瓷管,其中,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杂的ZnO材料;和/或
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本发明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直接将Au或者Pd掺杂到ZnO 材料中,制备操作容易,过程简单。与普通物理掺杂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掺杂剂分散的更均匀,合成出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可以实现在分子层面上接触。本发明中的基于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的丙酮传感器对低浓度的丙酮展现出较好的气敏特性,其具有低的工作温度、高的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5ppb-100ppm)、优异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所提供的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b-e)分别为未掺杂ZnO的扫描电镜图、透射电镜图、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及选区电子衍射图,f)为Pd/ZnO透射电镜图,(g-i)分别为 Au/ZnO的透射电镜图、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及选区电子衍射图,(j-k)分别为Au/ZnO及Pd/ZnO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图2:a)为实施例所提供的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材料在不同工作温度下对100ppm丙酮气体的灵敏度曲线,b)为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c)为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对于不同浓度丙酮气体的灵敏度(低浓度),d)为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 对于不同浓度丙酮气体的灵敏度(高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0、将锌源与水混合,搅拌直至锌源溶解,之后加入碱源和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得到澄清溶液;
S20、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金源或者可溶性钯源,将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微波反应仪中进行反应;
S30、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洗涤、干燥及退火,得到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
现有技术中,一般先合成金属氧化物,然后再把掺杂剂通过浸渍的物理方法加入到氧化物中。本实施例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直接将Au或者Pd 掺杂到ZnO材料中,制备操作容易,过程简单。与普通物理掺杂相比,采用本实施例方法掺杂剂分散的更均匀,合成出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可以实现在分子层面上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基于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的丙酮传感器对低浓度的丙酮展现出较好的气敏特性,其具有低的工作温度、高的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5ppb-100ppm)、优异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速度。
贵金属(Au和Pd))掺杂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数量,还可以催化和活化气体反应。除此之外,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合成的掺杂的ZnO材料颗粒尺寸小(纳米级),且具有多孔结构,提高了气体的渗透效率及与材料的接触面积。因此通过加入不同贵金属可以增强传感器对于丙酮的敏感特性,这为制作超低浓度(ppb)丙酮传感器提供新途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金源的摩尔比为 1.:22~44:0~0.077;或者
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钯源的摩尔比为1:22~44:0~0.088。极少量的贵金属掺杂可以避免贵金属覆盖ZnO活性位点,不利于气敏特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包括:将锌源倒入烧杯,加入蒸馏水,搅拌直至锌源颗粒完全溶解,之后加入碱源,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得到澄清溶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锌源选自醋酸锌、氯化锌和硝酸锌等易溶于水的锌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源选自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等中的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金源或者可溶性钯源,将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微波反应器中,设置好微波反应器的温度,在该高温下反应一段时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金源为氯金酸、硝酸金、氯化金、乙酸金等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钯源为硝酸钯、氯化钯、硫酸钯等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80℃。在该温度范围下保证了ZnO晶化需要的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60min。在该时间范围下保证了ZnO晶化完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0包括:反应结束后,冷却、取出洗涤、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得到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的温度为400~550℃。目的是烧除材料中的有机成分,并避免在太高温度下二次结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5h。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其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掺杂的ZnO材料为基准,所述Au占所述掺杂的ZnO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6%;或者
所述Pd占所述掺杂的ZnO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7%。少量的贵金属掺杂可以避免贵金属覆盖ZnO活性位点,不利于气敏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丙酮传感器,包括陶瓷管,其中,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杂的ZnO材料;和/或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管可以为旁热式Al2O3管。本实施例掺杂的ZnO 材料制成糊状涂在陶瓷管上,两端有一对Au电极,管中间***镍铬合金线圈,提供测试元件的工作温度,将器件及加热丝焊接到六脚底座上,红外灯下干燥后老化。材料的气敏特性测试在北京艾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CGS-8型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中进行,测试条件为相对湿度25%±5%。气敏元件的灵敏度定义为S=Rg/Ra(氧化性气体),S=Ra/Rg(还原性气体)。Rg和Ra分别为气敏元件在待测气体中和空气中的电阻值。气敏元件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达到总电阻变化的90%所需要的时间分别定义为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与传统的糖尿病诊断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呼气中丙酮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伤、周期短、能连续监测等优点。且目前呼气标志物的检测手段多为大型仪器,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且价格昂贵,给检测带来了许多不便。本实施例的基于半导体传感器的便携式呼气检测仪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便携等优点,不仅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的临床化验和诊断,也可以用于家庭内健康状态跟踪和疾病预查,具有更大发展潜力。
2、现有技术中,一般先合成金属氧化物,然后再把掺杂剂通过浸渍的物理方法加入到氧化物中。本实施例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直接将Au或者Pd 掺杂到ZnO材料中。制备操作容易,过程简单。与普通物理掺杂相比,采用本实施例方法掺杂剂分散的更均匀,合成出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可以实现在分子层面上接触。
3、传统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虽然对丙酮气体具有一定的响应,但是它们往往对低浓度的丙酮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工作温度高、抗湿性差。本实施例中的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则对低浓度的丙酮具有低的工作温度、高的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5ppb-100ppm)、优异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速度。相比于现有的丙酮传感器,本实施例丙酮传感器展现出更好的气敏特性,其性能符合用于检测呼气标志物传感器的要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Au/ZnO(Au掺杂的ZnO)材料合成:
首先将1.0g醋酸锌倒入烧杯,加入15ml蒸馏水,搅拌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再称取8.5g氢氧化钾加入上述溶液,然后倒入100ml无水乙醇,搅拌和超声直至溶液澄清,然后向溶液中加入0.18mM的10-2mol/L氯金酸溶液。最后将澄清溶液转移到微波反应器中,将微波反应仪设置到160℃下反应60min,冷却样品,取出洗涤、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450℃退火3h,得到产物,命名为Au/ZnO。样品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能谱分析。
器件制作和气敏测试:
气体传感器件使用旁热式Al2O3管状器件。取少量已制备的样品,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至浆糊状,然后涂在陶瓷管上。两端有一对与Pt导线相连接的Au电极,管中间***镍铬合金线圈,提供测试元件的工作温度,将器件及加热丝焊接到六脚底座上,红外灯下干燥10min,100℃老化12h。器件特性测试在北京艾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GS-8型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中进行,实验条件为相对湿度65%±5%。气敏元件的灵敏度定义为S=Rg/Ra(氧化性气体),S=Ra/Rg(还原性气体)。Rg和Ra分别为元件在待测气体中和空气中的电阻值。气敏元件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达到总电阻变化的 90%所需要的时间分别定义为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入0.25mM的10-2mol/L硝酸钯溶液,得到产物,命名为Pd/ZnO(Pd掺杂的ZnO)。
图1a为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掺杂ZnO的各衍射峰位与纤锌矿ZnO的XRD标准卡片(JCPDS 36-1451)相吻合。Au/ZnO的38.17°、44.39°和64.68°三个衍射峰与Au 标准卡片JCPDS 04-0784相符,说明Au已经成功掺入了ZnO中。Pd/ZnO 中Pd的衍射峰则与JCPDS 46-1043卡片吻合。但是Pd的衍射峰明显比Au 的弱,这可能由于金属Au颗粒主要分散在ZnO表面,而大部分Pd掺杂进入了ZnO骨架。图1b-i显示的是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材料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及选区电子衍射图。从中可以看到 ZnO纳米棒直径约为50nm,长约200nm,结晶度很高,且为单晶结构。掺杂 Au和Pd后,多孔结构出现在纳米棒中。一些Au颗粒生长在Au/ZnO材料表面,而在Pd/ZnO中几乎见不到Pd颗粒,这与XRD分析的结果相一致。除此之外,图1j-k显示的是Au/ZnO及Pd/ZnO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从图中可以分析出,Au和Pd元素都很好的掺入到ZnO,Au/ZnO中Au为金属颗粒, Pd/ZnO中Pd以Pd2+进入ZnO骨架中。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材料在不同工作温度下对100ppm丙酮气体的灵敏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以这三种材料为丙酮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是150℃,在此温度下Au/ZnO及 Pd/ZnO和未掺杂ZnO对100ppm丙酮气体的灵敏度分别为97、63和24。
图2b为三个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加入 Au和Pd可以显著的提高ZnO对于丙酮气体的选择性。
图2c-d为Au/ZnO及Pd/ZnO和未掺杂ZnO对于不同浓度丙酮气体的灵敏度。可以看出Au/ZnO及Pd/Zn传感器对于丙酮的检测下限为5ppb,对于 100ppm丙酮依然没有出现检测饱和的现象。除此之外,Au/ZnO及Pd/ZnO 的信号响应时间分别小于10s和15s。根据文献报道,人呼气中丙酮的浓度在50ppb-5ppm之间。因此Au/ZnO及Pd/ZnO传感器完全可以用来快速检测糖尿病呼气标志物丙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采用一步微波水热法合成的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颗粒尺寸小(纳米级),且具有多孔结构,提高了气体的渗透效率及与材料的接触面积。除此之外贵金属Au和Pd的加入显著增加了ZnO对于丙酮的气敏特性,包括低的工作温度、高的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5ppb-100ppm)、优异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速度,这为制作糖尿病呼气检测用丙酮传感器提供了新途径。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锌源与水混合,搅拌直至锌源溶解,之后加入碱源和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得到澄清溶液;
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金源或者可溶性钯源,将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微波反应仪中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洗涤、干燥及退火,得到Au或Pd掺杂的ZnO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80℃;和/或反应的时间为3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400~550℃;和/或退火的时间为2~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金源的摩尔比为1:22~44:0~0.077;或者
锌源、碱源与可溶性钯源的摩尔比为1:22~44:0~0.08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源选自醋酸锌、氯化锌和硝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碱源选自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金源为氯金酸、硝酸金、氯化金、乙酸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钯源为硝酸钯、氯化钯、硫酸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掺杂的ZnO材料为基准,所述Au占所述掺杂的ZnO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6%;或者
所述Pd占所述掺杂的ZnO材料的质量百分比0%~7%。
10.一种丙酮传感器,包括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杂的ZnO材料;和/或
所述陶瓷管表面涂覆有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掺杂的ZnO材料。
CN201910934932.6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Pending CN110849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4932.6A CN110849939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4932.6A CN110849939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939A true CN110849939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59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4932.6A Pending CN110849939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99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704A (zh) * 2020-12-04 2021-04-27 安徽大学 一种Au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ZnO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678A (zh) * 2014-04-29 2016-10-12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光电应用的具有高电导率和高吸收的新型小分子/低聚物的合成
US2017000327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complex nanofibers including nanoparticle catalyst functionalized by nano-catalyst included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as sensor and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557140A (zh) * 2018-11-08 2019-04-02 深圳大学 一种N3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乙醇传感器
CN110044969A (zh) * 2019-03-19 2019-07-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负载Au纳米粒子的棒状Zn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丙酮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CN110143608A (zh) * 2019-04-24 2019-08-20 启东纳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型高孔隙率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678A (zh) * 2014-04-29 2016-10-12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光电应用的具有高电导率和高吸收的新型小分子/低聚物的合成
US2017000327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complex nanofibers including nanoparticle catalyst functionalized by nano-catalyst included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as sensor and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557140A (zh) * 2018-11-08 2019-04-02 深圳大学 一种N3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乙醇传感器
CN110044969A (zh) * 2019-03-19 2019-07-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负载Au纳米粒子的棒状Zn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丙酮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CN110143608A (zh) * 2019-04-24 2019-08-20 启东纳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型高孔隙率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YU HUANG 等: "Enhanced acetone-sensing properties to ppb detection level using Au/Pddoped ZnO nanorod",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704A (zh) * 2020-12-04 2021-04-27 安徽大学 一种Au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ZnO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0675B2 (en) Sensor composition for acetone detection in breath
US11199535B2 (en) Metal oxide based sensors for sens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gases prepared by a flame based process
CN106587134B (zh) 贵金属掺杂的花状Cu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气敏元件的方法
Ahmadipour et al. Detection of breath acetone by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based gas sensors: A review
WO2018082585A1 (zh) 一种多孔氧化锌纳米片负载高分散纳米贵金属复合气敏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6770485B (zh) 一种导电内核敏感层及分子筛除湿层的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Bai et al. Enhanced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PtCu octahedral alloy nanocrystals decorated SnO2 nanoclusters
CN108732214A (zh) 基于PdO@In2O3复合物纳米敏感材料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53548A (zh) Pd掺杂SnO2氧化物半导体CO传感器制备与应用
CN109613100A (zh) 基于三维蛋白石结构SnO2-ZnO复合物纳米敏感材料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9939A (zh) 一种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丙酮传感器
CN112014445A (zh) 一种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Sun et al. Moisture-resisting acetone sensor based on MOF-derived ZnO-NiO nanocomposites
Aroutiounian Non-Invasive Metal Oxide Sensors on Exhaled Aceton
Zhuang et al. A dimethyl disulfide gas sensor based on nanosized Pt-loaded tetrakaidecahedral α-Fe2O3 nanocrystals
Rydosz Nanosensors for exhaled breath monitoring as a possible tool for noninvasive diabetes detection
CN109975327B (zh) 肺癌早期诊断用微波呼吸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47439A (zh) 一种Pt负载的In2O3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异戊二烯传感器
CN111974434B (zh)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棒上沉积硫化镍颗粒负载碳三氮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87659B (zh) 一种基于Pt修饰的MoO3纳米线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KR102535469B1 (ko) 아세톤 감지 센서
CN112362701A (zh) 一种基于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的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正戊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1813A (zh) 一种基于管状SnO2阵列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16534892A (zh) 丙酮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丙酮气体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15290708A (zh) 一种基于锌掺杂和银担载的p型氧化铁的丙酮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