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6411A -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6411A
CN110836411A CN201810944956.5A CN201810944956A CN110836411A CN 110836411 A CN110836411 A CN 110836411A CN 201810944956 A CN201810944956 A CN 201810944956A CN 110836411 A CN110836411 A CN 110836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er ring
cavity
heat shiel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4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丽莎
朱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49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6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6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6Protective guards, e.g.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heated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罩体,所述罩体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所述罩体为双层并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在形成所述环形腔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空腔的出气孔,所述罩体在外侧壁或底壁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空腔的进气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该燃气灶能利用设置在隔热罩上的分隔件能独立地对内、外环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有效避免内环二次空气过剩,而外环二次空气不足的二次空气不合理分配现象,通过该分隔件将二次空气进行强制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尤其适合具有两环火的外环火盖,该分隔件的设置一方面能避免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二次空气相互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鼓风式家用燃气燃气灶燃烧器,包括风机和燃烧器,但仅局限于对燃烧过程中的一次空气进行有限补充,不能有效地补给二次空气,二次空气补给完全依靠燃烧器外部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受到整个燃气灶的结构影响,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烟气中CO超标,热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如一专利号为ZL201120141967.3(授权公告号为202109479U)其公开了一种鼓风式家用燃气燃气灶燃烧器,包括控制器,风机和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炉座、分火器、空气分配器、燃气分配器、导管、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分火器上有燃烧火孔和二次空气通孔,通过接在风机出口两条空气管道,一条接在炉头喷嘴安装处,补给给一次空气,另一条接在炉头上部,补给二次空气,这样就直接控制燃气燃烧过程中一次空气系数和二次空气的分布保证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性。但该燃气灶燃烧器的二次空气是较均匀地分配至分火器上,仅适用于完全预混燃烧的燃烧器,但其热负荷小,难以满足我国烹饪要求,而现有大气式燃气灶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一般为0.4-0.7,预混的空气达不到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加上各种因素,需要一定的二次空气补充,并且,为了降低CO的排放,二次空气补充应尽可能的充分。目前,燃气灶燃烧器补充空气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侧进气和下进气的方式,侧进风的方式即在混气室的侧部开侧向进风口,外部空气通过该侧向进风口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下进气的方式即在基座底座开下进风口,燃气灶下方的空气通过该下进风口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其中,虽然侧进风的方式具有进气阻力小,进气量大的优点,但是,现有侧进气的燃烧器还是存在有问题如:由于燃烧热气流的引射作用,内、外火盖均会通过混气室侧向进风口卷吸二次空气,内环热负荷小,一次空气系数较外环高,因此卷吸的二次空气往往过剩,而外环火盖的中环火孔的二次空气卷吸却不足,为了合理分配二次空气,同时实现内、外环的充分燃烧,还需作进一步的改进。
另一方面,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聚能圈是包围设置在燃烧器***的节能部件,对于应用有聚能圈的燃气灶来说,由于受到聚能圈的阻挡,因而向燃烧器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会进一步受到影响,此外,应用有聚能圈的燃气灶,其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均为侧向进风,虽然在流经聚能圈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时二次空气能被预热,但由于预热面小的原因而造成二次空气的预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向燃烧器提供经预热的侧向二次空气的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向燃烧器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顺畅并足量的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使经灶用隔热罩侧进风的二次空气能合理分配的燃气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所述罩体为双层并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在形成所述环形腔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空腔的出气孔,所述罩体在外侧壁或底壁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空腔的进气孔。
为了能确保灶用隔热罩向燃烧器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顺畅并足量,所述进气孔与外部的供气部连接。优选地该供气部可以为鼓风机。
为了能够对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的出火区域对应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所述罩体的内侧壁具有环形内台阶,所述的出气孔包括有上下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其中上排的第一出气孔位于该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所述下排的第二出气孔位于该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其中第一出气孔更针对性地对外环火盖的出火区域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二出气孔更针对性地对内环火盖的出火区域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
为了该灶用隔热罩能更好地盛装溢液,所述台阶的上表面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盛液区域。
为了防止内、外火盖均会通过隔热罩的侧向二次补气通道卷吸二次空气,所述盛液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能将所述盛液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隔件所隔成的空间能针对性地为燃烧器的侧向二次补气通道补气,分隔件隔开的第一出气孔能更好地为外环火盖的出火孔对应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
从安装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有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罩体空腔的间隙。
为了能对二次空气有定向导流作用,减少了二次空气对外环火焰的供给阻力,使二次空气供给得更迅速,所述第一壁面于所述两块侧板间的顶部端面向上凸出,所述顶部端面向所述罩体底部的上表面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为了能对内外均具有出火孔的外环火盖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所述顶部端面在邻近所述环形腔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空腔相流体连通的第三出气孔。第三出气孔更针对性地对外环火盖的内出火区域进行补充。
为了能够使得罩体的出气口流出二次空气能够被有效预热,所述罩体的空腔内还设有竖向的环状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缘与所述罩体底部的下表面具有间隙,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和位于外侧的预热腔,所述预热腔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通道,所述预热通道的入气口直接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并且所述预热通道邻近所述间隙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孔相流体连通的出气口。而为了增大预热通道与预热腔的接触面积,预热通道呈螺旋盘状。
为了能缓冲从预热腔中流出的二次空气,所述出气腔的底部较所述罩体底部的下表面更为凸出,所述出气孔则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气腔中。
为了更好地实现隔热罩能平稳地搁置在燃气灶面板上的盛液盘,所述罩体底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垫脚,所述垫脚的底部所处的平面低于所述出气腔的底部所处的平面。
为了方便支撑锅具,所述罩体顶部周边上固定有锅支脚。
本发明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面板以及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
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
外环火盖,也设置在基座之上,位于内环火盖的***,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所述基座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环形腔围住所述燃烧器而搁置在燃气灶面板上,所述罩体盛液区域的分隔件与所述的二次补气通道逐一对齐设置。
针对具有两环火的外环火盖特殊性,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环状的本体和覆盖其上的主盖板,所述本体包括同心设置的中环区和外环区;
所述中环区上开设有连通外环混气室、并沿着圆周方向间隔成型的主火孔;在所述外环区上沿所述本体的同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中环区的缺口,所述缺口同样与所述分隔件逐一对齐设置,各所述凸台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主火槽,所述第二出气孔经所述二次补气通道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的外壁区域,所述第三出气孔经所述缺口连通所述中环区的主火孔,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外环区的主火槽。由于外环火盖的中环区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可以通过位于分隔件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通过相邻凸台之间的缺口向中环区的外侧补充二次空气,以确保中环的燃烧充分;通过位于分隔件两竖向侧板外的第一出气孔向外环火盖的外环区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而通过位于分隔件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二出气孔通过二次补气通道向内环火盖的中央混气室的外壁区域补充二次空气。
为了方便定位主盖板,所述本体的中环区具有内环部和外环部两部分,所述内环部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环部的顶端,所述主火孔轴向贯穿所述内环部的顶面,所述主盖板则位于该外环部上并且内侧边缘与所述内环部外侧相抵,所述主盖板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凸台的主火槽配合分别形成侧火孔。
为了外环火盖的侧火孔不易离焰,各所述凸台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稳焰槽,所述稳焰槽与所述主火槽间隔设置,所述主盖板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凸台的稳焰槽配合分别形成稳焰孔,并且所述主盖板的外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侧火孔以及稳焰孔上方的防水檐。
为了对外环火盖更好地供气,所述本体中连接所述中环区和外环区之间的水平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的中心燃气通道、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外环燃气通道,所述中心燃气通道与中心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连通。
为了从供气部提供的空气进入隔热罩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分流出一部分进入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以为燃烧器提供经预热后一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为此,本发明提供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所述供气部位于所述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之外,所述预热通道还开设有与进气孔间隔开的第一分流口,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分流口对应的第二分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心引射管和/或外环引射管的入气口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隔热罩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隔热罩空腔的进气孔,使得外界空气进入隔热罩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分流出为燃烧器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隔热罩的燃气灶,该燃气灶能利用设置在隔热罩上的分隔件能独立地对内、外环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有效避免内环二次空气过剩,而外环二次空气不足的二次空气不合理分配现象,通过该分隔件将二次空气进行强制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尤其适合具有两环火的外环火盖,该分隔件的设置一方面能避免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二次空气相互影响,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针对外环火盖两环火之靠近内环的一环火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具有定位准确,提高燃气燃烧效率,同时分隔件能回收利用混气室的热量,进一步地预热二次空气,有助于提高燃烧器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灶用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热罩放置于燃气灶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环火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灶用隔热罩非现有技术中的隔热罩,其能与外部的供气部8如鼓风机连接,使得从供气部8提供的空气进入隔热罩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分流出为燃烧器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具体地包括有环形的罩体1,罩体1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10,罩体1为双层并具有空腔11,罩体1在形成环形腔10的内侧壁101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环形腔10与空腔11的出气孔,罩体1在外侧壁102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空腔11的进气孔(图中未显示),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底壁103上。为了能够对燃烧器的内环火盖6和外环火盖7的出火区域对应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罩体1的内侧壁具有环形内台阶14,出气孔包括有上下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孔121和第二出气孔131,其中上排的第一出气孔121位于该台阶14之上的第一壁面12,下排的第二出气孔131位于该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13,其中第一出气孔121更针对性地对外环火盖7的出火区域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二出气孔131更针对性地对内环火盖6的出火区域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而为了该灶用隔热罩能更好地盛装溢液,台阶14的上表面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盛液区域141。
为了防止内、外火盖均会通过混气室侧向二次补气通道51卷吸二次空气,盛液区域14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分隔件2,分隔件2能将盛液区域141分隔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中,分隔件2所隔成的空间能针对性地通过侧向二次补气通道51向内环火盖6的出火区域补气,分隔件2隔开的第一出气孔121能更好地为外环火盖7的出火区域对应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从安装简便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分隔件2包括有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具有连通环形腔10与罩体1空腔11的间隙17。而为了能使分隔件2所隔成的空间能对二次空气有定向导流作用,减少了二次空气对外环火焰的供给阻力,使二次空气供给得更迅速,第一壁面12于两块侧板间的顶部端面123向上凸出,顶部端面123向罩体1底部的上表面15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本发明的重点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具有内环火盖6和外环火盖7,外环火盖7一般仅具有一环火,而针对外环火盖7具有两环火的情况而言,外环火盖7两环火中靠近内环的一环火的二次空气的补充则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本隔热罩第一壁面12的顶部端面123在邻近环形腔10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空腔11相流体连通的第三出气孔1231,该第三出气孔1231能为具有两环火外环火盖7的特殊结构中靠近内环的一环火进行针对性地二次空气的补充。另外,为了能够使得罩体1的出气口31流出二次空气能够被有效预热,罩体1的空腔11内还设有竖向的环状隔板111,隔板111的下端缘与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具有间隙17,隔板111将空腔11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111和位于外侧的预热腔112,预热腔112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通道3,预热通道3的入气口直接与进气孔相连通,并且预热通道3邻近间隙17开设有与进气孔相流体连通的出气口31,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预热通道3与预热腔112的接触面积,预热通道3呈螺旋盘状,而为了能缓冲从预热腔112中流出的二次空气,出气腔111的底部较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更为凸出,出气孔则对应地设置在出气腔111中,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隔热罩能平稳地搁置在燃气灶面板4的盛液盘20上,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设置有垫脚161,垫脚161的底部所处的平面略低于出气腔111的底部所处的平面,而为了方便支撑锅具,罩体1顶部周边上固定有锅支脚18。
如图3所示,为该隔热罩放置于燃气灶上的示意图,该燃气灶包括燃气灶面板4以及燃烧器,其中燃烧器包括有基座5、设置在基座5之上的内环火盖6,该内环火盖6与基座5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61、同样也设置在基座5之上的外环火盖7,该外环火盖7位于内环火盖6的***,并且与基座5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71,中央混气室61和外环混气室71之间形成补气腔70;基座5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补气腔70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51;隔热罩的环形腔10围住燃烧器而搁置在燃气灶面板4上,罩体1盛液区域141的分隔件2的两竖向侧板所隔成的空间与二次补气通道51逐一对齐设置,这样分隔件2所隔成的空间能针对性地通过侧向二次补气通道51向内环火盖6的出火区域补气,分隔件2隔开的第一出气孔121能更好地为外环火盖7的出火区域对应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外环火盖7也相应地相对特殊,外环火盖7包括环状的本体72和覆盖其上的主盖板73,本体72包括同心设置的中环区721和外环区722;中环区721上开设有连通外环混气室71、并沿着圆周方向间隔成型的主火孔7211;在外环区722上沿所述本体72的同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72表面的凸台7221,相邻凸台7221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中环区721的缺口7222,缺口7222同样与分隔件2逐一对齐设置,各凸台7221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主火槽7223,第二出气孔131经二次补气通道51连通中央混气室61的外壁区域,第三出气孔1231经缺口7222连通中环区721的主火孔7211,第一出气孔121连通外环区722的主火槽7223。本体72的中环区721具有内环部7212和外环部7213两部分,内环部7212的顶端高出外环部7213的顶端,主火孔7211轴向贯穿内环部7212的顶面,主盖板73则位于该外环部7213上并且内侧边缘731与内环部7212外侧相抵,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与凸台7221的主火槽7223配合分别形成侧火孔,为了更好地出火,各凸台7221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稳焰槽7224,稳焰槽7224与主火槽7223间隔设置,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与凸台7221的稳焰槽7224配合分别形成稳焰孔,此主火槽7223与稳焰槽7224各自的间隙17形成的出口大小决定了侧火和稳焰火的大小,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决定出口大小,同时主火槽7223与稳焰槽7224的开槽深度可以不同,能自身形成较好补充二次空气的间隙17,并且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向下延伸形成遮挡在侧火孔以及稳焰孔上方的防水檐,因燃气经过防水檐的撞击最后流出燃烧,气流速度低,也起到很好的稳焰作用。
由于外环火盖7的中环区721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可以通过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一出气孔121和第三出气孔1231通过相邻凸台7221之间的缺口7222向中环区721的外侧补充二次空气,以确保中环的燃烧充分;通过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外的第一出气孔121向外环火盖7的外环区722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而通过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二出气孔131通过二次补气通道51向内环火盖6的中央混气室61的外壁区域补充二次空气。为了对外环火盖7更好地供气,本体72中连接中环区721和外环区722之间的水平连接部72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7231。基座5上设有连通中央混气室61的中心燃气通道52、连通外环混气室71的外环燃气通道53,中心燃气通道52与中心引射管521连通,外环燃气通道53与外环引射管531连通。最后,为了从供气部8提供的空气进入隔热罩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分流出一部分进入中心引射管521和外环引射管531以为燃烧器提供经预热后一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还包括有位于中心引射管521和外环引射管531之外的供气部8,供气部8与进气孔相连通,预热通道3还开设有与进气孔间隔开的第一分流口(图中未显示),罩体1上开设有与第一分流口对应的第二分流口(图中未显示),第二分流口通过第一管道81与中心引射管521以及通过第二管道82与外环引射管531的入气口端相连通。
具体过程如下,位于燃气灶面板4下方的供气部8如鼓风机工作时,先进入设置在隔热罩预热腔112内的预热通道3后,经隔热罩预热通道3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中心引射管521和外环引射管531的入气口端,以便为燃烧器提供经预热后一次空气,预混后的一次空气与燃气经分配后从外环燃气通道53进入外环火盖7的主火孔7211、侧火孔以及稳焰孔流出,另一路燃气从中央燃气通道进入内环火盖6的外环壁形成有腔体中,并进而从内环火盖6上的内环火孔流出,而进入预热通道3的空气经预热后从出气腔111的出气孔流出,其中,隔热罩的环形腔10围住燃烧器而搁置在燃气灶面板4上,并利用盛液区域141的分隔件2与燃烧器的二次补气通道51逐一对齐设置,这样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一出气孔121和第三出气孔1231通过相邻凸台7221之间的缺口7222向中环区721的外侧补充二次空气,以确保中环的燃烧充分;通过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外的第一出气孔121向外环火盖7的外环区722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而通过位于分隔件2两竖向侧板内的第二出气孔131通过二次补气通道51向内环火盖6的中央混气室61的外壁区域补充二次空气,独立的补气通道能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补给给内环的二次空气产生卷吸作用,避免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二次空气相互影响。

Claims (19)

1.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10),所述罩体(1)为双层并具有空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在形成所述环形腔(10)的内侧壁(101)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腔(10)与所述空腔(11)的出气孔,所述罩体(1)在外侧壁(102)或底壁(103)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空腔(11)的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与外部的供气部(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内侧壁具有环形内台阶(14),所述的出气孔包括有上下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孔(121)和第二出气孔(131),其中上排的第一出气孔(121)位于该台阶(14)之上的第一壁面(12),所述下排的第二出气孔(131)位于该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4)的上表面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盛液区域(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区域(14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2),所述分隔件(2)能将所述盛液区域(141)分隔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包括有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环形腔(10)与所述罩体(1)空腔(11)的间隙(17)。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12)于所述两块侧板间的顶部端面(123)向上凸出,所述顶部端面(123)向所述罩体(1)底部的上表面(15)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端面(123)在邻近所述环形腔(10)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空腔(11)相流体连通的第三出气孔(12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空腔(11)内还设有竖向的环状隔板(111),所述隔板(111)的下端缘与所述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具有间隙(17),所述隔板(111)将所述空腔(11)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111)和位于外侧的预热腔(112),所述预热腔(112)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通道(3),所述预热通道(3)的入气口直接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并且所述预热通道(3)邻近所述间隙(17)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孔相流体连通的出气口(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111)的底部较所述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更为凸出,所述出气孔则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气腔(11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16)设置有垫脚(161),所述垫脚(161)的底部所处的平面低于所述出气腔(111)的底部所处的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顶部周边上固定有锅支脚(18)。
13.一种应用有上述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面板(4)以及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5);
内环火盖(6),设置在基座(5)之上,并且与基座(5)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61);
外环火盖(7),也设置在基座(5)之上,位于内环火盖(6)的***,并且与基座(5)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71);所述中央混气室(61)和外环混气室(71)之间形成补气腔(70);所述基座(5)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70)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51);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环形腔(10)围住所述燃烧器而搁置在燃气灶面板(4)上,所述罩体(1)盛液区域(141)的分隔件(2)与所述的二次补气通道(51)逐一对齐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7)包括环状的本体(72)和覆盖其上的主盖板(73),所述本体(72)包括同心设置的中环区(721)和外环区(722);
所述中环区(721)上开设有连通外环混气室(71)、并沿着圆周方向间隔成型的主火孔(7211);在所述外环区(722)上沿所述本体(72)的同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72)表面的凸台(7221),相邻凸台(7221)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中环区(721)的缺口(7222),所述缺口(7222)同样与所述分隔件(2)逐一对齐设置,各所述凸台(7221)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主火槽(7223),所述第二出气孔(131)经所述二次补气通道(51)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61)的外壁区域,所述第三出气孔(1231)经所述缺口(7222)连通所述中环区(721)的主火孔(7221),所述第一出气孔(121)连通所述外环区(722)的主火槽(722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72)的中环区(721)具有内环部(7212)和外环部(7213)两部分,所述内环部(7212)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环部(7213)的顶端,所述主火孔(7211)轴向贯穿所述内环部(7212)的顶面,所述主盖板(73)则位于该外环部(7213)上并且内侧边缘(731)与所述内环部(7212)外侧相抵,所述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与所述凸台(7221)的主火槽(7223)配合分别形成侧火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台(7221)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成型有径向的稳焰槽(7224),所述稳焰槽(7224)与所述主火槽(7223)间隔设置,所述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与所述凸台(7221)的稳焰槽(7224)配合分别形成稳焰孔,并且所述主盖板(73)的外侧边缘(732)向下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侧火孔以及稳焰孔上方的防水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72)中连接所述中环区(721)和外环区(722)之间的水平连接部(72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7231)。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上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61)的中心燃气通道(52)、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71)的外环燃气通道(53),所述中心燃气通道(52)与中心引射管(521)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53)与外环引射管(531)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8)位于所述中心引射管(521)和外环引射管(531)之外,所述预热通道(3)还开设有与进气孔间隔开的第一分流口,所述罩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分流口对应的第二分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心引射管(521)和/或外环引射管(531)的入气口端相连通。
CN201810944956.5A 2018-08-19 2018-08-19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Pending CN110836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4956.5A CN110836411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4956.5A CN110836411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6411A true CN110836411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4956.5A Pending CN110836411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641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8179A (zh) * 2020-06-18 2020-09-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
CN111911926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CN113494709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4709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1678179A (zh) * 2020-06-18 2020-09-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
CN111911926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CN111911926B (zh) * 2020-09-04 2021-12-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0786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10836411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2664981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11964054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CN210861084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11256129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1256119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121034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111351039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25612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182261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196412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1121026A (zh) 一种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上进风燃烧器和灶具
CN111121027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14791376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15523470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11720822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121033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18480667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8895403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8328143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848688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09944322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