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2707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2707A
CN110832707A CN201880044060.XA CN201880044060A CN110832707A CN 110832707 A CN110832707 A CN 110832707A CN 201880044060 A CN201880044060 A CN 201880044060A CN 110832707 A CN110832707 A CN 110832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topper
rear direction
portion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4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安一
中泽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32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2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端子、止动件和插孔绝缘件。止动件分别安装于端子,与端子一起收纳于插孔绝缘件的收纳部。在止动件设置有被锁定部和支承被锁定部的锁定弹簧部。在插孔绝缘件形成有锁定部和操作部。锁定部在止动件收纳于收纳部的状态下,位于被锁定部的后方,限制止动件的向后方的移动。操作部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上可操作。当操作部***作时,使被锁定部沿规定方向移动,解除锁定部对被锁定部的限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绝缘件的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接触件安装于绝缘件的连接器中,存在为了进行接触件的更换、替换而构成为能够从绝缘件卸下接触件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
参照图33,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包括分别安装于线缆98的多个接触件92和安装于接触件92的绝缘件94。此外,参照图34,绝缘件94具有外壳940、多个锁定环944、按压块948和卡止解除部件950。在外壳940形成有分别收纳接触件92(参照图33)的多个空腔942。
如图35所示,锁定环944配置于各个空腔942内。按压块948固定于外壳940的后部,由此锁定环944固定于外壳940的空腔942内。卡止解除部件950经由按压块948安装于外壳940。卡止解除部件95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按压块948即相对于外壳940能够相对移动。
如图35所示,在接触件92安装于绝缘件94的状态下,锁定环944的矛形锁止片(lance/锁扣)946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接触件92的卡止突起920的后方。由此,接触件92相对于绝缘件94向后方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在该状态下,当使卡止解除部件950相对于外壳940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时,根据图35能够理解,卡止解除部件950推压矛形锁止片946而使其扩展。由此,矛形锁止片946对接触件92的限制得以解除。结果,能够将接触件92向绝缘件94的后方抽出。这样,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中能够从绝缘件94卸下接触件92。
另外,专利文献1并没有明确对象侧连接器的结构。但是,根据连接器90的形状推测的话,在对象侧接触件的前端部与保持对象侧接触件的对象侧绝缘件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隙。这意味着对象侧连接器不具有用于使人的手指不会触摸到对象侧接触件的防止触电构造。即,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完全没有考虑与具有防止触电构造的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和自身的防止触电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9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中,为了将接触件92从绝缘件94卸下,必须向与卸下接触件92的方向(后方)相反的方向(前方)使卡止解除部件950移动。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中,存在接触件92的卸下操作困难的问题。该问题在绝缘件94安装于设备的安装板的状态下特别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将安装于绝缘件的接触件(端子)从绝缘件卸下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线缆的连接器,
其具有多个端子、多个止动件和插孔绝缘件,
所述端子分别具有圆筒部和线缆安装部,
所述线缆安装部为能够安装于所述线缆的部位,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圆筒部的后方,
所述止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端子,
在所述止动件分别设置有被锁定部和锁定弹簧部,
所述被锁定部支承于所述锁定弹簧部,
所述锁定弹簧部能够弹性变形,
在所述插孔绝缘件形成有多个收纳部、多个锁定部和多个操作部,
所述收纳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端子一起分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
所述收纳部的前端部开放,并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圆筒部的前方,
所述锁定部在所述止动件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被锁定部的后方,且分别限制所述止动件向后方的移动,
所述操作部在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上可操作,当***作时,使所述被锁定部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分别解除所述锁定部对所述被锁定部的限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操作部能够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上操作。由此,能够更容易地从插孔绝缘件卸下端子。
通过参照附图的下述最佳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正确理解本发明的目的,而且能够更完整地理解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与安装板的一部分一起表示的立体图。连接器固定于安装板。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分别与线缆连接。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没有嵌合。
图2是将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与安装板的一部分一起表示的另一立体图。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彼此嵌合。
图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连接器中所含的插孔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插孔接触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的插孔接触件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图4的插孔接触件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连接器中所含的止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止动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止动件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止动件的立体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连接器中所含的插孔绝缘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插孔绝缘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2的插孔绝缘件的侧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2的插孔绝缘件的正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插孔绝缘件的背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2的插孔绝缘件的立体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对象侧连接器中所含的插脚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插脚接触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8的插脚接触件的侧面图。
图21是表示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对象侧连接器中所含的插脚绝缘件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21的插脚绝缘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21的插脚绝缘件的平面图。
图24是表示图21的插脚绝缘件的立体截面图。
图25是表示图6的插孔接触件安装于线缆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26是表示图11的止动件安装于图25的插孔接触件的状态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20的插脚接触件安装于线缆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28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图2的连接器组装体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30是将图28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所含的连接器与安装板一起表示的部分纵截面图。包括插孔接触件的侧面图、止动件的纵截面图和插孔绝缘件的纵截面图。
图31是表示图28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所含的对象侧连接器的部分纵截面图。包括插脚接触件的侧面图和插脚绝缘件的纵截面图。
图32是表示图29的连接器组装体的部分纵截面图。包括插孔接触件和插脚接触件的侧面图以及插孔绝缘件、止动件、插脚绝缘件和安装板的纵截面图。
图33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表示图33的连接器中所含的绝缘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图33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变形、多种方式实现,作为其一例,下面详细说明附图所示的特定的实施方式。附图和实施方式并不会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处公开的特定的方式,在发明申请保护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形例、同等结构、代替例也包括于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分别安装于两根线缆80的端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也可以分别安装于一根多芯线缆的端部。
根据图1和图2能够理解,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能够沿前后方向(嵌合方向)彼此嵌合和彼此分离。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彼此嵌合而构成连接器组装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是X方向。-X方向是前方,+X方向是后方。
参照图3,连接器10具有多个插孔接触件(端子)100、多个止动件200和插孔绝缘件300。另一方面,对象侧连接器50具有多个插脚接触件500和插脚绝缘件600。本实施方式中,插孔接触件100的数量、止动件200的数量和插脚接触件50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连接器10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插孔接触件100。此时,连接器10具有与插孔接触件100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止动件200。此外,对象侧连接器50具有与插孔接触件100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插脚接触件500。
参照图4至图6,插孔接触件100具有圆筒部110和接续圆筒部110的线缆安装部130。圆筒部1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圆筒部110规定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径向。圆筒部11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线缆安装部130靠前方的位置。换言之,线缆安装部13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圆筒部110靠后方的位置。圆筒部110是在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时,容纳插脚接触件500(参照图29或图32)的一部分的部位。线缆安装部130是安装线缆80(参照图3)的部位。详细而言,线缆安装部130如图25所示,是压接于线缆80的芯线810的部位。但是,线缆安装部130也可以用压接以外的方法,例如通过焊接安装于线缆80的芯线810。插孔接触件100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
如图4至图7所示,在圆筒部110设置有多个触点支承部112、多个卡止弹簧(簧片)118、多个卡止突起120和多个引导部122。触点支承部112在圆筒部11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卡止弹簧118、卡止突起120和引导部122也同样。此外,引导部122、触点支承部112、卡止弹簧118和卡止突起120在前后方向上按该顺序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支承部112的数量、卡止弹簧118的数量、卡止突起120的数量和引导部122的数量分别为3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触点支承部112、卡止弹簧118、卡止突起120和引导部122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即可。
如图4至图6所示,触点支承部112形成为单臂梁状。详细地说,触点支承部112在前后方向上从圆筒部110的中央部向前方倾斜地延伸,且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从圆筒部110向内侧突出。触点支承部112支承触点114(参照图7),且能够弹性变形。即,触点支承部112对触点114以其至少在圆筒部110的径向可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触点114形成为触点支承部112的一部分。
如图4至图6所示,卡止弹簧118形成为单臂梁状。详细地说,卡止弹簧118在前后方向上从圆筒部110的中央部向后方倾斜地延伸,且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从圆筒部110向外侧突出。卡止弹簧118能够弹性变形。卡止弹簧11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触点支承部11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如图4至图6所示,卡止突起12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卡止弹簧118的后方,且与卡止弹簧118隔开距离。换言之,卡止突起120位于靠近圆筒部110的后端126的位置。接续于圆筒部110的后端126的线缆安装部13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卡止突起120靠后方的位置。卡止突起120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中具有弧状的形状,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从圆筒部110向外侧突出。
根据图4至图6的图能够理解,引导部122在前后方向上从圆筒部110的前端124的附近向后方倾斜地延伸,且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从圆筒部110向内侧突出。根据图7能够理解,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引导部122的突出量比触点支承部112的突出量少。引导部122在插脚接触件500(参照图28和图29)***插孔接触件100时,引导插脚接触件500,防止插脚接触件500碰到触点支承部112的前端116(参照图4和图6)。由此,能够防止触点支承部112的翘曲。
参照图8至图10,止动件200使用绝缘树脂形成为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件20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止动件200具有圆筒形的前部210和大致圆筒形的后部220。后部220的径向的尺寸比前部210的径向的尺寸大。参照图11,止动件200具有连续地贯通前部210和后部220的容纳部240。容纳部240部分地容纳插孔接触件100(参照图26),由此,止动件200安装于插孔接触件100。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止动件200的后部220设置有至少一个被锁定部222和至少一个锁定弹簧部228。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锁定部222的数量和锁定弹簧部228的数量分别为2个。锁定弹簧部228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端支承弹簧(簧片)。通过使锁定弹簧部228为两端支承弹簧,能够防止像使用单侧支承弹簧(悬臂簧)时那样由于前端勾挂于某些物体而以翻起的方式变形或破损。被锁定部22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锁定弹簧部228的中央部。特别是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锁定部222在上下方向上从锁定弹簧部228向外侧突出。锁定弹簧部228能够弹性变形,对被锁定部222以其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Z方向为上方,-Z方向为下方。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止动件200的后部220的周向上,在各锁定弹簧部228的两侧设置有侧部突起232。换言之,各锁定弹簧部228在后部220的周向上位于一对侧部突起232之间。侧部突起232向后部220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后部220的周向上,在锁定弹簧部228与侧部突起232的各个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隔。侧部突起232能够不妨碍锁定弹簧部228的正常动作地保护锁定弹簧部228。详细而言,侧部突起232与被锁定部222、锁定弹簧部228一起,或者代替被锁定部222、锁定弹簧部228,承受难以预料的外力,防止锁定弹簧部228的过度变形。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止动件200的后部220的后端部,形成有两对旋转防止突起230。旋转防止突起230分别与侧部突起232连结。旋转防止突起230从止动件200的后部220向上下方向突出。详细而言,在上下方向上,旋转防止突起230比侧部突起232更向外侧突出。在后部220的周向上,锁定弹簧部228的一端位于各对旋转防止突起230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旋转防止突起230至少有1个即可。此外,旋转防止突起230可以在后部220的周向上与锁定弹簧部228隔开间隔。
根据图11能够理解,在止动件200的前部210形成有被卡止部212。详细而言,被卡止部212是位于止动件200的前端214,沿止动件200的内周遍及全周地形成的突出部。被卡止部212的内径比除了卡止弹簧118和卡止突起120的插孔接触件100(参照图30)的圆筒部110的外径稍大。换言之,被卡止部212的内径设定为允许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的通过,但阻止卡止突起120的通过。
参照图12至图14和图17,插孔绝缘件300具有前部310和接续于前部310的后部340。前部31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后部34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部310的后方。后部340具有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圆筒部342彼此平行地配置并连结的形状。插孔绝缘件300使用绝缘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图12、图15和图17能够理解,插孔绝缘件300的前部310具有2个内筒部312和外筒部318。外筒部318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内,包围内筒部312的周围。在内筒部312与外筒部318之间形成有被***部328。两个内筒部312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在横向上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是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筒部312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多个隙缝314。隙缝314与后述的插脚绝缘件600的内部突起614(参照图22)对应。详细而言,隙缝314在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时,至少部分地容纳内部突起614。根据图17能够理解,内筒部312在其后端部与外筒部318连结。此外,如图12和图17所示,在外筒部318的侧壁形成有引导槽320和嵌合锁定部322。
如图17所示,内筒部312与后部340的圆筒部342连通。换言之,内筒部312和圆筒部342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插孔收纳部(收纳部)370。即,在插孔绝缘件300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插孔收纳部370。插孔收纳部370收纳止动件200(参照图30)和插孔接触件100(参照图30)。
如图12、图15和图17所示,在内筒部312的前端部,形成有阻止插孔接触件100(参照图30)向前方移动的接触件阻挡部316。接触件阻挡部316是向内筒部312的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接触件阻挡部316沿内筒部312的内周遍及整周地形成。接触件阻挡部316的内径即内筒部312的前端部的内径比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的外径小。由此,能够防止收纳在插孔收纳部370的插孔接触件100向前方移动。换言之,内筒部312的前端部在前后方向上总是位于比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靠前方的位置(参照图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筒部312的前端部形成为由电气用品安全法规定的试验手指不与插孔接触件100接触。即,连接器10具有防止触电构造。内筒部312的前端部向前方开放,允许插脚接触件500(参照图28和图29)***插孔接触件100(参照图28和图29)。
如图12至图17所示,在外筒部318设置有凸缘部324和固定钩326。凸缘部324和固定钩326作为固定于设备(未图示)的安装板70(参照图30)的固定部而起作用。换言之,在外筒部318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设备的安装板70的固定部。
如图12、图13和图17所示,在插孔绝缘件300的后部340形成有多个开口344。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344在各圆筒部342的上下各形成有一个。开口344的形状在从上方或下方看插孔绝缘件300时为矩形。即,各开口344由四个边缘部所规定。在四个边缘部中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方的前缘部348设置有操作部352。操作部352被四个边缘部包围。换言之,四个边缘部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面中,构成包围操作部352的周围的包围部346。此外,四个边缘部中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后方的后缘部350,如后所述作为锁定部而起作用。这样,在插孔绝缘件300形成有多个操作部352、分别包围操作部352的多个包围部346和多个锁定部350。
根据图12、图13和图17能够理解,操作部352具有操作突部354和操作弹簧部356。操作弹簧部356是从前缘部348向后方延伸的单侧支承弹簧(悬臂簧)。操作弹簧部356能够弹性变形,以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操作突部354。由此,操作部352能够在规定方向上进行操作,当***作时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方向是包括上下方向成分的方向。如图14所示,操作突部354在没有***作的状态下,在规定方向或上下方向上从包围部346向外侧稍突出。换言之,操作突部354在圆筒部342的径向上向外侧稍微突出。但是,操作突部354也可以不从包围部346突出。通过使操作突部354的从包围部346的突出量较小,不仅能够进行操作部352的向规定方向的操作,并且能够防止操作部352勾挂于其它物体以翻起的方式变形或破损。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352具有操作突部354和操作弹簧部356,但也可以仅由操作弹簧部356构成。
如图13、图16和图17所示,在插孔绝缘件300的后部340的各圆筒部342,在其内壁形成有一对浅槽部360。一对浅槽部360位于圆筒部342的内壁的上部和下部。浅槽部360向上下方向外侧凹陷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各浅槽部360内,与其对应的操作部352部分地露出。各浅槽部360与止动件200(参照图8)的一个锁定弹簧部228和位于其两侧的侧部突起232对应。各浅槽部360具有在连接器10和对象侧连接器50彼此嵌合时,能够容纳锁定弹簧部228和位于其两侧的侧部突起232的大小。
如图12至图14和图17所示,在插孔绝缘件300的后部340的后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凹陷的多个凹部358。凹部35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浅槽部360的后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58有四个。详细而言,凹部358分别形成在各圆筒部342的上下后端。凹部358分别对应于旋转防止突起230(参照图28或图29)的各对。
根据图3和图25能够理解,插孔接触件100向线缆80的安装通过将线缆安装部130压接于线缆80的芯线810而进行。结果,根据图26能够理解,在沿前后方向看时,线缆安装部130的尺寸比线缆80的尺寸小。由此,线缆安装部130与线缆80的端部能够一起容纳在止动件200的容纳部240内。
根据图3和图26能够理解,止动件200向插孔接触件100的安装通过将插孔接触件100从止动件200的后方***止动件200而进行。如图26所示,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的前端124穿过止动件20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止动件200的前端214靠前方的位置。如前所述,止动件200的被卡止部212以防止插孔接触件100的卡止弹簧118和卡止突起120的通过的方式形成。但是,卡止弹簧118在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卡止弹簧118与被卡止部212接触时会弹性变形,其能够越过被卡止部212而向前方移动。卡止弹簧118当向被卡止部212的前方移动时,利用其恢复力而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卡止弹簧11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止动件200的前方。另一方面,卡止突起120与被卡止部212抵接。卡止突起120不能够弹性变形,插孔接触件100相对于止动件200的向前方的相对移动被限制。这样,止动件200安装于插孔接触件100。在止动件200安装于插孔接触件100的状态下,当想要相对于止动件200使插孔接触件100向后方移动时,卡止弹簧118与被卡止部212碰撞。结果,插孔接触件100相对于止动件200向后方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另外,如果使用工具(未图示),在圆筒部110的径向上,使卡止弹簧118向内侧弹性变形,则能够将止动件200从插孔接触件100卸下。
如图26所示,在止动件200安装于插孔接触件100的状态下,插孔接触件100的线缆安装部130位于止动件200的容纳部240内,线缆80的端部也位于止动件200的容纳部240内。止动件200的被卡止部21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卡止弹簧118与卡止突起120之间的位置,插孔接触件100相对于止动件200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止动件200不限制以沿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插孔接触件100的旋转。因此,插孔接触件100只要是不与线缆80连接的状态,就能够以沿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地自由旋转。换言之,插孔接触件100可旋转地保持于止动件200。
根据图3和图30能够理解,安装于插孔接触件100的止动件200从插孔绝缘件300的后方***插孔收纳部370(参照图17)。此时,旋转防止突起230成为表示止动件200的上下的标志。此外,根据图8和图13能够理解,止动件200的侧部突起232和插孔绝缘件300的浅槽部360作为进行止动件200的周向定位的定位机构而起作用。即,浅槽部360当容纳锁定弹簧部228和位于其两侧的侧部突起232时,限制以沿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止动件200的旋转。锁定弹簧部228位于侧部突起232之间,使得不会与插孔绝缘件300直接接触。
根据图30能够理解,与止动件200一起收纳于插孔收纳部370(参照图17)的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的前端124,到达插孔绝缘件300的内筒部312的前端附近时,与接触件阻挡部316碰撞。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接触件阻挡部316的内径比插孔接触件100的圆筒部110的外径小。这样,插孔接触件100和止动件200的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向前方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
如图30所示,止动件200在插孔绝缘件300的后部340收纳于插孔收纳部370(参照图17)。插孔收纳部370具有阻止被锁定部222的进入的形状和大小,但被锁定部222能够利用锁定弹簧部228的弹性变形而进入到插孔收纳部370的内部。被锁定部222的前表面224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使得容易进入插孔收纳部370。进入了插孔收纳部370的内部的被锁定部222在前后方向上向锁定部350的前方移动时,利用锁定弹簧部228的恢复力,至少部分进入开口344(参照图17)内。结果,被锁定部22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锁定部350的前方。换言之,锁定部35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被锁定部222的后方。被锁定部222的后表面226与前后方向正交。因此,当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使止动件200向后方相对移动时,被锁定部222与锁定部350碰撞。换言之,锁定部350限制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的止动件200向后方的相对移动。其结果,止动件200能够维持在收纳于插孔绝缘件300的插孔收纳部370内的状态。
根据图30能够理解,在止动件200收纳于插孔收纳部370(参照图17)的状态中,操作部352的操作突部354位于被锁定部222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突部354位于被锁定部222的斜前方,而且在止动件200的径向上位于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352局部地与被锁定部222的前表面224接触,但操作部352也可以不与被锁定部222接触。操作部352只要处于通过对操作突部354在规定方向上进行操作,就能够使锁定弹簧部228发生弹性变形的位置即可。
根据图30能够理解,当对操作突部354即操作部352在规定方向上进行操作,在止动件200的径向上,使被锁定部222向锁定部350的内侧移动时,锁定部350对被锁定部222的限制解除。在限制解除了的状态下,当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使止动件200向后方相对移动时,能够将止动件200和插孔接触件100从插孔收纳部370(参照图17)抽出。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插孔接触件100和插孔绝缘件300的组合上添加止动件200的简单的结构,不需要使用工具,就能够将插孔接触件100与止动件200一起从插孔绝缘件300卸下。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352的操作方向是与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因此,能够作为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来进行操作部352的操作和插孔接触件100的抽出。由此,在插孔绝缘件300固定于设备的安装板70,操作部352位于设备的内侧的状况下,也能够从插孔绝缘件300容易地卸下插孔接触件100。
如图28至图30所示,在止动件200保持于插孔绝缘件300的状态下,凹部358分别容纳一对旋转防止突起230。旋转防止突起230和凹部358作为限制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的止动件200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而起作用。详细而言,当止动件200要以沿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地旋转时,在圆筒部342的周向上,旋转防止突起230与凹部358的边缘部碰撞,使得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的止动件200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这样,止动件200以不能够旋转的方式***孔绝缘件300保持。另一方面,插孔接触件100仍然能够相对于止动件200相对旋转。即,插孔接触件100相对于插孔绝缘件300还能够相对旋转。
参照图18至图20,插脚接触件500具有接触部510、被保持部520和线缆安装部530。接触部510具有圆筒形的前部512和圆锥形的后部514。被保持部52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接触部510的前方。被保持部520的形状为大致圆筒形。被保持部520的外径比接触部510的外径大。在被保持部520形成有被卡止弹簧522和被卡止突起524。被卡止弹簧522在前后方向上从被保持部520的后端部向前方倾斜地延伸,且在被保持部520的径向上,从被保持部520向外侧突出。被卡止突起52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被卡止弹簧522的前方,且与被卡止弹簧522隔开间隔。被卡止突起524在被保持部520的径向上从被保持部520向外侧突出。线缆安装部53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被保持部520的前方。如图27所示,线缆安装部530是压接于线缆80的芯线810的部位。插脚接触件500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
参照图21至图24,插脚绝缘件600具有***部610、主体部620和基部630。***部610具有将两个圆筒612在横向上平行地排列连结而成的形状。***部610形成为能够***插孔绝缘件300的被***部328(参照图17)。在本实施方式中,***部610形成为在保持着插脚接触件500(参照图31)的状态下,电气用品安全法所规定的试验手指不会与插脚接触件500接触。即,对象侧连接器50具有防止触电构造。详细而言,在圆筒612的内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内部突起61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圆筒612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内侧突出的一对内部突起614和向横向内侧突出的一对内部突起614。内部突起614缩小圆筒612的实际内径,使得手指难以***到其中,从而能够防止触电。
如图21至图24所示,主体部62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部610的前方。主体部620也具有将两个圆筒622在横向上平行地排列连结而成的形状。根据图24能够理解,在主体部620的各圆筒622形成有卡止部624。卡止部624是沿圆筒622的内周遍及整周地形成的突出部。主体部620的各圆筒622的外径比***部610的各圆筒612的外径小。如图21至图24所示,基部63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620的前方。基部630具有两个圆筒632和形成在其周围的多个翼片634。插脚绝缘件600使用绝缘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图24能够理解,插脚绝缘件600具有贯通***部610、主体部620和基部630的多个插脚收纳部640。在本实施方式中,插脚收纳部640的数量为两个。此外,如图21至图24所示,在插脚绝缘件600的横向外侧设置有嵌合被锁定部650。嵌合被锁定部650具有嵌合被锁定突起652和支承嵌合被锁定突起652的嵌合被锁定弹簧部654。嵌合被锁定弹簧部654是以从***部610到基部630的方式形成的两端支承弹簧(簧片)。嵌合被锁定弹簧部654能够弹性变形,对嵌合被锁定突起652以其在横向可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根据图3和图27能够理解,插脚接触件500安装于线缆80的端部。如图27所示,插脚接触件500向线缆80的安装通过将线缆安装部530压接于线缆80的芯线810而进行。结果,根据图28和图29能够理解,沿前后方向看时,线缆安装部530的尺寸比线缆80的尺寸小。
根据图3和图31能够理解,插脚接触件500向插脚绝缘件600的安装,通过将插脚接触件500从插脚绝缘件600的前方***插脚收纳部640而进行。此处,形成于主体部620的卡止部624以阻止被卡止弹簧522和被卡止突起524的通过的方式形成。根据图31能够理解,被卡止弹簧522与卡止部624接触时发生弹性变形,在前后方向上能够向卡止部624的后方移动。被卡止弹簧522一旦向卡止部624的后方移动则利用其恢复力而回到原来的状态。另一方面,被卡止突起524与卡止部624碰撞,在前后方向上不能够向卡止部624的后方移动。这样,卡止部624在前后方向位于被卡止弹簧522与被卡止突起524之间。结果,相对于插脚绝缘件600的插脚接触件500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被卡止部624限制。这样,被保持部520***脚绝缘件600的主体部620所保持。插脚绝缘件600不阻止以沿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插脚接触件500的旋转。即,插脚接触件500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插脚绝缘件600。
根据图28能够理解,连接器10与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时,***部610***被***部328,嵌合被锁定部650被引导槽320引导。此外,***部610的内部突起614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内筒部312的隙缝314。由此,根据图28和图29能够理解,嵌合被锁定突起652被嵌合锁定部322锁定。嵌合锁定部322在前后方向上限制嵌合被锁定突起652的向前方的移动。这样,连接器10与对象侧连接器50的嵌合状态被锁定。当对嵌合被锁定弹簧部654的一部分在横向上向内侧推压,使嵌合被锁定突起652向内侧移动时,嵌合锁定部322对嵌合被锁定突起652的锁定解除。在该状态下,连接器10与对象侧连接器50能够彼此分离。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地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插孔接触件100和插孔绝缘件300的组合的基础上添加止动件200的例子,但也可以在插脚接触件500和插脚绝缘件600的组合的基础上添加止动件200。
本发明基于2017年7月14日对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37900号,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本说明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确,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使实施方式变形,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 连接器
100 插孔接触件(端子)
110 圆筒部
112 触点支承部
114 触点
116 前端
118 卡止弹簧
120 卡止突起
122 引导部
124 前端
126 后端
130 线缆安装部
200 止动件
210 前部
212 被卡止部
214 前端
220 后部
222 被锁定部
224 前表面
226 后表面
228 锁定弹簧部
230 旋转防止突起
232 侧部突起
240 容纳部
300 插孔绝缘件
310 前部
312 内筒部
314 隙缝
316 接触件阻挡部
318 外筒部
320 引导槽
322 嵌合锁定部
324 凸缘部
326 固定钩
328 被***部
340 后部
342 圆筒部
344 开口
346 包围部
348 前缘部
350 后缘部(锁定部)
352 操作部
354 操作突部
356 操作弹簧部
358 凹部
360 浅槽部
370 插孔收纳部(收纳部)
50 对象侧连接器
500 插脚接触件
510 接触部
512 前部
514 后部
520 被保持部
522 被卡止弹簧
524 被卡止突起
530 线缆安装部
600 插脚绝缘件
610 ***部
612 圆筒
614 内部突起
620 主体部
622 圆筒
624 卡止部
630 基部
632 圆筒
634 翼片
640 插脚收纳部
650 嵌合被锁定部
652 嵌合被锁定突起
654 嵌合被锁定弹簧部
70 安装板
80 线缆
810 芯线

Claims (8)

1.一种能够安装于线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端子、多个止动件和插孔绝缘件,
所述端子分别具有圆筒部和线缆安装部,
所述线缆安装部为能够安装于所述线缆的部位,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圆筒部的后方,
所述止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端子,
在所述止动件分别设置有被锁定部和锁定弹簧部,
所述被锁定部支承于所述锁定弹簧部,
所述锁定弹簧部能够弹性变形,
在所述插孔绝缘件形成有多个收纳部、多个锁定部和多个操作部,
所述收纳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端子一起分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
所述收纳部的前端部开放,并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圆筒部的前方,
所述锁定部在所述止动件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被锁定部的后方,且分别限制所述止动件向后方的移动,
所述操作部在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上可操作,当***作时,使所述被锁定部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分别解除所述锁定部对所述被锁定部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分别设置有卡止弹簧和卡止突起,
所述卡止弹簧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上从所述圆筒部向外侧突出,
所述卡止突起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止弹簧的后方且与所述卡止弹簧的后方隔开间隔,
所述卡止突起在所述径向上从所述圆筒部向外侧突出,
所述线缆安装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止突起的后方,
所述止动件分别形成有被卡止部,
在所述止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端子的状态下,所述被卡止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止弹簧与所述卡止突起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弹簧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止动件的前方,
所述被卡止部位于所述止动件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件各自的形状为筒状,
所述被卡止部沿所述止动件的内周遍及整周地形成,
所述端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保持于所述止动件,
所述止动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插孔绝缘件。
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弹簧部是两端支承的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前端部的内径比所述圆筒部的外径小。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操作突部和支承所述操作突部的操作弹簧部,
在所述插孔绝缘件形成有包围部,
所述操作部被所述包围部所包围,
所述操作突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从所述包围部向外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孔绝缘件设置有能够固定于设备的安装板的固定部,
在将所述插孔绝缘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设备的内侧。
CN201880044060.XA 2017-07-14 2018-05-21 连接器 Pending CN110832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7900A JP6386138B1 (ja) 2017-07-14 2017-07-14 コネクタ
JP2017-137900 2017-07-14
PCT/JP2018/019534 WO2019012809A1 (ja) 2017-07-14 2018-05-2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2707A true CN110832707A (zh) 2020-02-21

Family

ID=6344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4060.XA Pending CN110832707A (zh) 2017-07-14 2018-05-2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3386B2 (zh)
EP (1) EP3637558B1 (zh)
JP (1) JP6386138B1 (zh)
CN (1) CN110832707A (zh)
WO (1) WO2019012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5265B2 (ja) * 2018-06-15 2020-1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JP7146845B2 (ja) * 2020-06-01 2022-10-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14625501U (zh) * 2021-03-19 2021-11-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6664A1 (de) * 1984-08-06 1986-02-13 Amp Inc., Harrisburg, Pa.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zweiteiligem gehaeuse
US5059142A (en) * 1989-12-27 1991-10-22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conductor detaining mechanism
US5240424A (en) * 1990-03-08 1993-08-31 Daiichi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al connector
GB2308928A (en) * 1996-01-05 1997-07-09 Whitaker Corp Seal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49472A (en) * 1998-09-10 2000-11-21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erminal
GB0213104D0 (en) * 2001-06-07 2002-07-17 Yazaki Corp Connector
CN1612415A (zh) * 2003-10-30 2005-05-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保持器的电缆连接器
JP3168192U (ja) * 2011-03-22 2011-06-02 劉泱汝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437457A (zh) * 2010-08-06 2012-05-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548209A (zh) * 2011-05-19 2014-01-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CN204156216U (zh) * 2014-09-18 2015-02-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7159B2 (ja) * 1995-11-09 2000-05-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005302398A (ja) 2004-04-08 2005-10-27 D D K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4358258B2 (ja) 2007-05-29 2009-11-0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046395B2 (ja) 2008-08-20 2012-10-10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303348B2 (ja) 2009-04-28 2013-10-02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構造及び該ロック構造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JP6605333B2 (ja) * 2016-01-05 2019-11-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384494B2 (ja) 2016-02-01 2018-09-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6664A1 (de) * 1984-08-06 1986-02-13 Amp Inc., Harrisburg, Pa.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zweiteiligem gehaeuse
US5059142A (en) * 1989-12-27 1991-10-22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conductor detaining mechanism
US5240424A (en) * 1990-03-08 1993-08-31 Daiichi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al connector
GB2308928A (en) * 1996-01-05 1997-07-09 Whitaker Corp Seal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49472A (en) * 1998-09-10 2000-11-21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erminal
GB0213104D0 (en) * 2001-06-07 2002-07-17 Yazaki Corp Connector
CN1612415A (zh) * 2003-10-30 2005-05-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保持器的电缆连接器
CN102437457A (zh) * 2010-08-06 2012-05-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3168192U (ja) * 2011-03-22 2011-06-02 劉泱汝 電気コネクタ
CN103548209A (zh) * 2011-05-19 2014-01-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CN204156216U (zh) * 2014-09-18 2015-02-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7558A1 (en) 2020-04-15
US20200144758A1 (en) 2020-05-07
US11063386B2 (en) 2021-07-13
JP6386138B1 (ja) 2018-09-05
JP2019021460A (ja) 2019-02-07
EP3637558B1 (en) 2021-03-24
EP3637558A4 (en) 2020-06-03
WO2019012809A1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2107B1 (en) Squib connection device
EP281924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moveable terminal stabilizer
EP3229321B1 (en) Power source connector device
CN110832708B (zh) 带有端子对准板和辅助锁检测的电连接器
JP2010262294A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10832707A (zh) 连接器
JP6190245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
US10665989B2 (en) Connector including a catching portion that catches an elastic locking portion of a mating connector, and an unlocking member to release the elastic locking portion
JP2020035550A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10739573A (zh) 电连接器
EP3107154A1 (en) Latch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KR20170070997A (ko) 커넥터의 록킹 구조 및 커넥터
JP2020087580A (ja) コネクタ
CN110809839B (zh) 连接器
CN215070740U (zh) 连接器组件
CN114586243B (zh) 连接器
EP3460922B1 (en) Connector
CN107925194B (zh) 接触件承载器
CN108701924B (zh) 连接器
CN116057788A (zh) 屏蔽连接器
US20220059962A1 (en) Connector
CN116349094A (zh) 连接器
JP2023115589A (ja) コネクタ
CN117897868A (zh) 接头连接器
CN115882260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