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0501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0501A
CN110780501A CN201911207045.5A CN201911207045A CN110780501A CN 110780501 A CN110780501 A CN 110780501A CN 201911207045 A CN201911207045 A CN 201911207045A CN 110780501 A CN110780501 A CN 110780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sub
winding
display panel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70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0501B (zh
Inventor
彭超
崔锐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70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0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0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0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模组预留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模组预留区,显示区包围第一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内包括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一者与栅极信号线电连接,另一者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通过将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分别设置两个金属层,且这两个金属层之间间隔的绝缘层厚度较厚,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避免耦合电容影响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进而实现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
随着显示技术在智能穿戴以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对电子产品的设计方面不断的追求用户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越来越追求更好的视觉体验,高屏占比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目前的方案中,可以根据器件的形状,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通孔,以提高屏占比,但是此方案中,由于通过位于显示区内,则位于显示区两侧的信号线需要通过在通孔周围设置的绕线来实现电连接,通孔周围绕线密集,绕线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分别设置两个金属层,且这两个金属层之间间隔的绝缘层厚度较厚,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避免耦合电容影响显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模组预留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模组预留区,显示区包围第一非显示区;
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条扫描信号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扫描信号线包括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中:一者为栅极信号线,另一者为发光控制信号线;
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半围绕模组预留区的多个绕线部,多个绕线部包括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第一扫描信号线通过第一绕线部电连接,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第二扫描信号线通过第二绕线部电连接;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和至少一个晶体管;
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电容金属层位于栅极金属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电容的一个极板位于电容金属层,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1;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电容金属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2,d1<d2;
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且沿第二方向上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相邻,设置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且第一绕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其中,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一者与栅极扫描线电连接,另一者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能够保证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大于d1,也即,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小于将相邻的两条绕线分别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产生的耦合电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非显示区中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对应的绕线部膜层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图;
图5为栅极扫描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的一种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切线B-B'位置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切线C-C'位置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图。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模组预留区Q、第一非显示区BA1和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A1包围模组预留区Q,显示区AA包围第一非显示区BA1;其中,模组预留区Q可以为显示面板上的通孔,在组装成显示装置时,设置显示装置中的图像采集装置和/或发声装置位于模组预留区Q。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模组预留区Q的形状不做限定,模组预留区Q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求进行选择,图1中仅做示意性表示。由于模组预留区Q位于显示区的内部,第一非显示区BA1包围模组预留区Q,在第一非显示区BA1内可以设置相应的走线,从而保证模组预留区Q周围的显示区能够正常的显示。
显示区AA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多条扫描信号线S,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扫描信号线S包括第一扫描信号线S1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2,第一扫描信号线S1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2中:一者为栅极信号线,另一者为发光控制信号线。
第一非显示区BA1包括半围绕模组预留区Q的多个绕线部R,多个绕线部R包括相邻的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模组预留区Q两侧的两条第一扫描信号线S1通过第一绕线部R1电连接,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模组预留区Q两侧的两条第二扫描信号线S2通过第二绕线部R2电连接;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和至少一个晶体管;像素电路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中的示意,如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中示出了7个晶体管(T1至T7)和1个电容C,还示出了栅极信号输入端(Scan1和Scan2)和发光信号输入端Emit,数据信号端Data、正极电源端PVDD、负极电源端PVEE、复位信号端Ref。其中,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栅极信号线与栅极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驱动像素显示时用于向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入栅极扫描信号,在显示面板中栅极扫描线与面板中移位寄存器相应电连接,通过移位寄存器向栅极扫描线提供电压信号。栅极信号输入端Scan1和栅极信号输入端Scan2分别各自连接一条栅极扫描线,这两条栅极扫描线分别连接两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一个;发光控制信号线与发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驱动像素显示时用于向发光信号输入端输入发光控制信号。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电容金属层M2位于栅极金属层M1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晶体管T的栅极g位于栅极金属层M1,图中还示出了晶体管T的有源层w,其中,图中晶体管仅以顶栅结构进行示意。晶体管T还包括源极s和漏极d,源极s和漏极d位于源漏金属层。电容C的一个极板B1位于电容金属层M2,另一个极板B2位于栅极金属层M1,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J1的厚度为d1。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电容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第三金属层M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位于电容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第三金属层可以为源漏金属层,或者也可以为源漏金属层之上的一个金属层。图3仅以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进行示意,源极s和漏极d位于第三金属层M3,源漏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有绝缘层J2,绝缘层J2的厚度为d2,也即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2,d1<d2。
可选的,第三金属层可以为源漏金属层之上的一个金属层。如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源漏金属层,晶体管T的源极s和漏极d位于源漏金属层,第三金属层M3位于源漏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源漏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有绝缘层J2,在源漏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M3之间的有绝缘层J3,也即,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包括绝缘层J2和绝缘层J3,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2为绝缘层J2和绝缘层J3的厚度之和。图4中标示出的第三金属层M3仅为了说明第三金属层M2与电容金属层M2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绕线部R1至少部分位于栅极金属层M1或者电容金属层M2,第二绕线部R2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且沿第二方向y上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所在的膜层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部R1全部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绕线部全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部R1全部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二绕线部全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部分第一绕线部R1位于栅极金属层M1,部分第二绕线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且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部分第一绕线部R1位于电容金属层M2,部分第二绕线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且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可以采用相同材料制作。通常在显示面板的扇出区,也即面板的下边框位置处的布线区,在布线区内包括多条由驱动芯片引出的连接到显示区的信号线。可以设置这些信号线采用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两层金属层来制作,设置相邻的两条信号线分别位于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能够有利于减少相邻的两条信号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减少扇出区占据的空间,同时设置栅极金属层M1和电容金属层M2可以采用相同材料制作,有利于降低扇出区内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
基于此,应用在显示区内设置模组预留区的方案中,需要在模组预留区周围设置绕线,来实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扫描信号线之间的电连接。模组预留区周围设置的绕线和模组预留区共同构成显示区内部的非显示区。为了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以提升显示效果,将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绕线采用两层金属来制作,从而能够减小相邻的两条绕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减小多条绕线占据的空间,从而减小显示区内部的非显示区的大小。在正常的显示区内,扫描信号线位于栅极金属层,应用在扫描信号线进行绕线的方案中,将扫描信号线在围绕模组预留区设置的绕线(也即本申请中绕线部)采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共两层金属来制作,从而减小绕线占据的空间。
在显示面板中像素电容的两个极板通常分别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然后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厚度较薄,两个极板的面积不需要设置的过大,就能够保证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容值足够大,来满足像素电路对像素电容的需求。根据电容定律,为了保证具有一定的电容值,在增大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厚度的情况下,也需要相应的增大两个极板的面积,这样会导致像素电路占据的空间变大,不利于面板中的布线设计。将扫描信号线的围绕模组预留区的绕线采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两层金属来制作,由于在同一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包括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栅极扫描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在显示区内扫描信号线Sn、Sn+1、Sn+2、Sn+3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列,其中,Sn和Sn+2为栅极扫描信号线,Sn+1和Sn+3为发光控制信号线,由时序图可以看出相邻的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在扫描时序上也是相邻的,则相邻的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之间的距离较近的话非常容易造成较大的耦合电容,而且,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上通常提供固定的脉冲信号,则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的时序是固定的,通过驱动芯片调整时序来补充耦合电容分别对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上信号的影响,设计难度非常大。而如果将传递栅极扫描信号的绕线和传递发光控制信号的绕线分别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那么在递栅极扫描信号的绕线和传递发光控制信号的绕线之间会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而影响像素的发光,可能会导致显示异常。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对模组预留区周围的绕线(本申请绕线部)进行设计,以减小相邻的两条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相邻,设置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且第一绕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其中,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一者与栅极扫描线电连接,另一者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能够保证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大于d1,也即,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小于将相邻的两条绕线分别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产生的耦合电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非显示区中栅极扫描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对应的绕线部膜层设置,在不增加额外膜层的情况下,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如图3示意的,当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时,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位于源漏金属层,显示区内的数据线也会设置在源漏金属层。显示区内的扫描信号线通常位于栅极金属层M1,显示区内的复位信号线通常设置在电容金属层M2,其中,复位信号线与像素电路中的复位信号端Ref电连接,在驱动像素发光时,复位信号线为像素电路提供复位信号。也即在各个金属层之间都会设置有金属线,为了减小不同层之间的金属线之间的耦合电容,通常会设置源漏金属层(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金属层M3)与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大于d1。将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金属层,且第一绕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如图4示意的,第三金属层M3位于源漏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时,与图3实施例说明的原理相同,源漏金属层与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J2的厚度大于d1,第三金属层M3与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厚度d2为绝缘层J2的厚度与绝缘层J3的厚度的加和,d2大于d1。则将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金属层,且第一绕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分别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电连接的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中:一者为栅极信号线,另一者为发光控制信号线。可选的,在显示区AA内,栅极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均位于栅极金属层M1。则栅极信号线或者与发光控制信号线在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绕线部进行连接时,当绕线部与扫描信号线连接的部位不位于栅极金属层时,则需要制作相应的过孔实现绕线部与扫描信号线的电连接。以第二扫描信号线与第二绕线部的连接为例,当第二绕线部全部位于第三金属层时,则需要在第三金属层和栅极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上制作过孔,实现第二绕线部与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显示区AA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多条数据信号线D,数据信号线D包括第一数据信号线D1;多个绕线部包括第三绕线部R3,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模组预留区Q两侧的两条第一数据信号线D1通过第三绕线部R3电连接;第一绕线部R1和至少部分的第三绕线部R3:一者位于栅极金属层M1,另一者位于电容金属层M2。该实施例包括的实施方式有:第一绕线部R1位于栅极金属层M1,至少部分的第三绕线部R3位于电容金属层M2;至少部分的第三绕线部R3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一绕线部R1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一绕线部R1位于栅极金属层M1,全部的第三绕线部R3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一绕线部R1位于电容金属层M2,全部的第三绕线部位于栅极金属层M1。
该实施方式中,栅极金属层M1、电容金属层M2以及第三金属层M3的相对位置可以参考上述图3或者图4中的说明。将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金属层,且第一绕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进一步的,通过对连接数据信号线的绕线部和连接扫描信号线的绕线部,进行合理膜层设计,在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连接数据线的第三绕线部时,设置第三绕线部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均位于不同的膜层,能够保证第三绕线部在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交叠的位置(可参考图6中示意出了区域G),能够绝缘交叠,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绕线部全部位于栅极金属层,第二绕线部全部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三绕线部位于电容金属层。进一步的,可以设置与数据信号线相应电连接的所有的绕线部均位于电容金属层,采用同一个金属层来制作,有利于降低数据信号线上的电阻差异。通常情况下,显示区内的数据信号线位于源漏金属层,可以在电容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上制作过孔,以实现数据信号线与绕线部的电连接,将过孔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保证不影响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上述图6所示,数据信号线还包括第二数据信号线D2,多个绕线部包括与第三绕线部R3相邻的第四绕线部R4,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模组预留区Q两侧的两条第二数据信号线D2通过第四绕线部R4电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且沿第一方向x上第三绕线部R3和第四绕线部R4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电容金属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第四金属层,第四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至少部分的第四绕线部位于第四金属层。该实施例中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均是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通过设置与第三绕线部相邻的第四绕线部位的至少部分位于第四金属层,第四绕线部和第三绕线部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的层。与位于第四金属层的部分第四绕线部相邻的第三绕线部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层、或者位于栅极金属层、或者也可以位于电容金属层,不论该部分第三绕线部位于哪个膜层,均能保证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d1,则相邻的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小。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在第一非显示区绕线的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比较小,且相邻的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小,能够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绕线部位于栅极金属层、第二绕线部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三绕线部位于电容金属层、第四绕线部位于第四金属层。可选的,与第一绕线部电连接的为栅极扫描线,与第二绕线部电连接的为发光控制信号线,可以将所有的与栅极扫描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均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将所有的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均设置在第三金属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绕线部位于电容金属层、第二绕线部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三绕线部位于栅极金属层、第四绕线部位于第四金属层。可选的,与第一绕线部电连接的为发光控制信号线,与第二绕线部电连接的为栅极扫描线,可以将所有的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均设置在栅极金属层,将所有的与栅极扫描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均设置在第三金属层。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为源漏金属层,第四金属层位于第三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的一侧。参考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位于第三金属层M3。至少部分的第四绕线部R4位于第四金属层M4。源漏金属层(也即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有绝缘层J2,绝缘层J2的厚度为d2,d1<d2。在第四金属层M4和第三金属层M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J4,第四金属层M4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包括绝缘层J2和绝缘层J4,所以,d3为绝缘层J2的厚度和绝缘层J4的厚度的加和,d2<d3。由于d1<d2,则d1<d3。
可选的,第四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也即源漏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J4可以为有机绝缘层,由于有机绝缘层与无机绝缘层的制作工艺不同,有机绝缘层的厚度通常要比无机绝缘层的厚度大很多。应用在可弯折的显示面板中,可以将弯折区域的部分无机绝缘层挖掉,采用该有机绝缘层来填充无机绝缘层的挖槽,有机材料的柔韧性大于无机材料,采用有机材料制作的有机绝缘层能够提升弯折区域的弯折性能。
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四金属层位于第三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之间,可选的,第四金属层为源漏金属层。继续参考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第四金属层M4为源漏金属层,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位于第四金属层M4,至少部分的第四绕线部R4位于第四金属层M4。源漏金属层(也即第四金属层M4)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J2,绝缘层J2的厚度为d3,d1<d3,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金属层M3和源漏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J3,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包括绝缘层J2和绝缘层J3。该实施方式中,d1<d2<d3。可选的,该实施例中,在第三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也即第四金属层M4)之间的绝缘层J3可以为有机绝缘层,能够提升可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三绕线部R3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部Z1和第二子部Z2,第四绕线部R4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子部Z3和第四子部Z4,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部Z1和第三子部Z3相邻,第二子部Z2和第四子部Z4相邻。
如图10所示的,第一子部Z1和第四子部Z4均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子部Z2和第三子部Z3均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一子部Z1和第二子部Z2通过过孔O1相连接,第三子部Z3和第四子部Z4通过过孔O2相连接。该实施例中以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进行示意。图中示意的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设置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子部,且两条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的膜层,不相邻的部分位于同一膜层,能够降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从而降低分别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之上压降差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子部Z1和第四子部Z4均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子部Z2和第三子部Z3均位于第四金属层M4,能够实现降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该实施例中,第四金属层M4的位置可以参考上述图8对应的实施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子部Z1和第四子部Z4均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二子部Z2和第三子部Z3均位于第四金属层M4,能够实现降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该实施例中,第四金属层M4的位置可以参考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子部Z1和第四子部Z4均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二子部Z2和第三子部Z3均位于第四金属层M4,能够实现降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该实施例中,第四金属层M4的位置可以参考上述图8对应的实施例说明。
进一步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绕线部R1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子部Z5和第六子部Z6,第二绕线部R2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七子部Z7和第八子部Z8,沿第二方向y上,第五子部Z5和第七子部Z7相邻,第六子部Z6和第八子部Z8相邻;第五子部Z5和第八子部Z8位于同一层,且与第一子部Z1位于不同层;第六子部Z6和第七子部Z7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则第五子部Z5和第六子部Z6需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相连接,同时,第七子部Z7和第八子部Z8需要通过相应的绝缘层上的过孔相连接。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均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子部,且两条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的膜层,不相邻的部分位于同一膜层。该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进一步的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的电阻差异,同时保证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大于d1,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11所示的,在第一显示区内设置有多条绕线部中,设置的相邻的第三绕线部R3和第四绕线部R4之间间隔有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且相邻的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之间间隔有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该实施方式能够增加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时也能增加第三绕线部R3和第四绕线部R4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小分别与栅极扫描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相邻的两条绕线部的间隔距离,从而进一步的降低相邻两条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同时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相邻的两条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明显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可选的,当第一子部Z1位于栅极金属层M1时,第五子部Z5和第八子部Z8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二子部Z2和第三子部Z3均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六子部Z6和第七子部Z7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该实施方式相当于显示面板中至少包括四个金属层,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均分别在两个金属层中换线来平衡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电阻差异。同时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均分别在另外的两个金属层中换线来平衡第三绕线部和第四绕线部之间的电阻差异。绕线部的膜层设置遵照此原理,在此不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赘述。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2为图1中切线B-B'位置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绕线部R1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第九子部Z9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十子部Z10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需要通过过孔O3相连接实现并联连接,可选的,可以设置多个过孔O3。第二绕线部R2的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M3,图中仅以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进行示意。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的位置也可以参考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并联连接后的电阻值小于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任意一个的电阻值,第一绕线部R1设置并联连接的两个子部,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R1上的电阻,从而平衡第一绕线部R1和第二绕线部R2上的阻值差异。
在一种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所示,扫描信号线还包括第三扫描信号线S3;绕线部还包括第五绕线部R5,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模组预留区Q两侧的两条第三扫描信号线S3通过第五绕线部R5电连接;图13为图1中切线C-C'位置处截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第一绕线部R1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第九子部位Z9于栅极金属层M1,第十子部Z10位于电容金属层M2。第二绕线部R2全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电容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第四金属层M4,第四金属层M4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第五绕线部位于第四金属层M4。图13仅以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电容金属层M2的一侧进行示意。可选的,第三金属层M3为源漏金属层。对于膜层位置、及相邻两个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厚度的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进行理解。
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设置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包括第一绕线部、第二绕线部和第三绕线部,其中,第二绕线部和第三绕线部分别位于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可选的,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第一绕线部包括并联连接的两个子部,并联连接后,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的电阻,从而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第二绕线部以及第三绕线部之间的电阻差异。同时在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三种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将绕线部分散设置在多个金属层中,能够进一步减小总的绕线部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窄化。同时相邻的第一绕线部、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大于d1,有利于减小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耦合电容,改善耦合电容对显示的影响。
可选的,第四金属层M4也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层M3和电容金属层M之间,该种实施例中金属层的膜层位置关系、及相邻两个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可以参考上述图8对应的说明,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第一绕线部R1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第一绕线部还包括第十一子部Z11,第九子部Z9和第十子部Z10并联之后、再与第十一子部Z11串联;如图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电容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第四金属层M4,第四金属层M4和电容金属层M2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图14以第四金属层位于第三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的一侧进行示意,该实施例中对于膜层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可以参考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说明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图中以第九子部Z9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十子部Z10和第十一子部Z11同时位于电容金属层M2进行示意。
可选的,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的制作材料相同,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的制作材料相同。由栅极金属层制作的单位长度和单位宽度的金属线的电阻大于由第三金属层制作的单位长度和单位宽度的金属线的电阻。在第一绕线部中,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电阻小于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中任意一个的电阻,然后再与第十一子部串联补偿一部分电阻,从而降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电阻差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十子部和第十一子部同时位于栅极金属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十子部和第十一子部:一者位于栅极金属层,另一者位于电容金属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均包括金属钼层;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可以采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来制作面板扇出区的连接驱动芯片和显示区的信号线,采用两层金属来制作能够减小扇出区布线占据的空间,同时采用制作材料相同的金属层来制作,能够降低扇出区内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金属钛层、金属铝层和第二金属钛层。金属铝层的厚度要大于第一金属钛层的厚度,且大于第二金属钛层的厚度,第三金属层的厚度要大于栅极金属层的厚度。栅极金属层制得的单位长度和单位宽度的金属线的电阻大于第三金属层制得的单位长度和单位宽度的金属线的电阻。
该实施例可以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进行结合。下面以图13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线部中,第九子部位于栅极金属层,第十子部位于电容金属层,则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的电阻均比较大,将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并联连接之后,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的电阻。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金属层,从而能够降低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之间的阻值差异。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在显示面板制作时,能够降低制作材料选择的复杂度,并且设置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在对各种绕线部所在的膜层进行设计时,能够通过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中任意一层搭配栅极金属层或者电容金属层,从而降低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之间的阻值差异,或者降低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绕线部之间的阻值差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模组预留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模组预留区,所述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条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扫描信号线包括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中:一者为栅极信号线,另一者为发光控制信号线;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半围绕所述模组预留区的多个绕线部,多个所述绕线部包括相邻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绕线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绕线部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和至少一个晶体管;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所述电容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电容的一个极板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1;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2,d1<d2;
所述第一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或者所述电容金属层,所述第二绕线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包括第一数据信号线;
多个所述绕线部包括第三绕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三绕线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绕线部和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绕线部:一者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另一者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线还包括第二数据信号线,多个所述绕线部包括与所述第三绕线部相邻的第四绕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通过所述第四绕线部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
至少部分的所述第四绕线部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绕线部和所述第四绕线部中相邻的部分位于不同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绕线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四绕线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子部和第四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相邻,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四子部相邻;
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四子部均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或者所述电容金属层,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均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所述第二绕线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七子部和第八子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五子部和所述第七子部相邻,所述第六子部和所述第八子部相邻;
所述第五子部和所述第八子部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第一子部位于不同层;所述第六子部和所述第七子部均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所述第九子部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十子部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绕线部全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
所述扫描信号线还包括第三扫描信号线;
所述绕线部还包括第五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模组预留区两侧的两条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五绕线部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
所述第五绕线部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所述第一绕线部还包括第十一子部,所述第九子部和第十子部并联之后、再与所述第十一子部串联;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3,d1<d3;
所述第九子部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
所述第十子部和所述第十一子部同时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或者所述电容金属层;或者,所述第十子部和所述第十一子部:一者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另一者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信号线和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均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电容金属层均包括金属钼层;
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金属钛层、金属铝层和第二金属钛层。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5、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四金属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1207045.5A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80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7045.5A CN11078050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7045.5A CN11078050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501A true CN110780501A (zh) 2020-02-11
CN110780501B CN110780501B (zh) 2022-04-19

Family

ID=6939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7045.5A Active CN11078050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0501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896A (zh) * 2020-02-14 2020-05-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074A (zh) * 2020-02-25 2020-06-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26563A (zh) * 2020-03-05 2020-06-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402716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9985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613658A (zh) * 2020-06-02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14876A (zh) * 2020-12-18 2021-04-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1203469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68231A (zh) * 2021-09-18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571567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57508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87878A1 (en) * 2020-02-18 2022-06-16 Google Llc Reducing hole bezel region in displays
CN115346443A (zh) * 2022-09-06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472087A (zh) * 2022-09-06 2022-12-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199097A4 (en) * 2020-09-02 2024-0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507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027797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206666A (zh) * 2016-08-29 2016-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39345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689196A (zh) * 2017-09-05 2018-02-13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及其布线方法
CN10887845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5443A (zh) * 2018-12-25 2019-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507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027797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206666A (zh) * 2016-08-29 2016-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39345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689196A (zh) * 2017-09-05 2018-02-13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及其布线方法
CN10887845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5443A (zh) * 2018-12-25 2019-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896A (zh) * 2020-02-14 2020-05-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09896B (zh) * 2020-02-14 2022-11-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94920B2 (en) 2020-02-18 2024-05-28 Google Llc Reducing hole bezel region in displays
US11687126B2 (en) * 2020-02-18 2023-06-27 Google Llc Reducing hole bezel region in displays
US20220187878A1 (en) * 2020-02-18 2022-06-16 Google Llc Reducing hole bezel region in displays
CN111312074A (zh) * 2020-02-25 2020-06-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26563A (zh) * 2020-03-05 2020-06-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402716B (zh) * 2020-03-27 2022-02-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190240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02716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2004398B2 (en) 2020-04-08 2024-06-0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203469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244228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21244285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13658A (zh) * 2020-06-02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9985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599852B (zh) * 2020-06-02 2023-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EP4199097A4 (en) * 2020-09-02 2024-0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2057508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14876B (zh) * 2020-12-18 2024-02-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614876A (zh) * 2020-12-18 2021-04-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571567B (zh) * 2021-07-26 2024-01-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71567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040117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31B (zh) * 2021-09-18 2022-01-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31A (zh) * 2021-09-18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5472087A (zh) * 2022-09-06 2022-12-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46443A (zh) * 2022-09-06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46443B (zh) * 2022-09-06 2024-01-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501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050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24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888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2444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90265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1094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7982219B2 (en) Pixel array
CN1131785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07139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399305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156057A1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CN210516730U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712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9033709A1 (zh)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与显示面板
CN1121306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64996A (zh) 显示装置和包括其的多屏幕显示装置
CN111952343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WO2022088030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7895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87310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87845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60491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41027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KR20220157932A (ko) Oled 표시 장치용 리드 배열 구조 및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