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0306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0306B
CN110620306B CN201910480352.4A CN201910480352A CN110620306B CN 110620306 B CN110620306 B CN 110620306B CN 201910480352 A CN201910480352 A CN 201910480352A CN 110620306 B CN110620306 B CN 110620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terminal
connector
lanc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03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0306A (zh
Inventor
和田光司
正田进也
胜本早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20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0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形成有用于将连接器端子卡定于矛形部的端子卡定部和通过辅具解除该端子卡定部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的辅具抵接部,能够不损害矛形部的强度及相对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能力而使矛形部低矮化。连接器(10)包括壳体(220),壳体具备:收容孔(221),其供长条形的连接器端子(100)沿一个方向***并收容该连接器端子;和矛形部(229),其沿着形成收容孔的壁面(221A、221B)中的一个壁面朝向连接器端子的***方向(X)呈悬臂状地突出到收容孔内,矛形部具备:端子卡定部(293),其在末端部具有与***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293A);和辅具抵接部(294),其从端子卡定部的与***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朝向***方向进一步延伸。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具有将***连接器壳体内的连接器端子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卡定并且将连接器端子容易地释放的矛形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连接器,其具备能够将***到连接器壳体内的连接器端子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卡定的矛形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在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收容连接器端子的收容孔和位于接近该收容孔的位置并卡定连接器端子的卡定单元(矛形部)。矛形部包括具有规定厚度且宽度窄的板状片以及在其表面以规定高度形成的卡定爪,该卡定爪与形成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部卡定,防止了连接器端子脱落。在从卡定部解除卡定爪的情况下,在矛形部的末端与连接器端子之间***辅具,使矛形部向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08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中,为了从连接器端子解除矛形部而被***辅具的辅具抵接部位于卡定爪整体的上方或下方,结果是必须增大矛形部的厚度。此外,若减小矛形部的厚度,则可能导致卡定爪的与连接器端子卡定的卡定量变小、或矛形部的强度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形成有用于将连接器端子卡定于矛形部的端子卡定部及利用辅具解除该端子卡定部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的辅具抵接部的连接器中,不损害矛形部的强度以及相对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能力而使矛形部低矮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备:收容孔,其供长条形的连接器端子沿一个方向***并收容该连接器端子;以及矛形部,其沿着形成所述收容孔的壁面中的一个壁面朝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方向呈悬臂状地突出到所述收容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矛形部具备:端子卡定部,其在末端部具有与所述***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以及辅具抵接部,其从该端子卡定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朝向所述***方向进一步延伸。
根据上述方面,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矛形部为这样的形状:所述辅具抵接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位于比所述端子卡定部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远离所述连接器端子的位置。
根据上述方面,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辅具抵接部形成为从所述***方向上的末端部朝向所述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具有规定角度的楔形。
本发明的第4方面是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长条形的连接器端子,其具有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平面和在该平面上朝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起;以及
壳体,其具备:收容孔,其供所述连接器端子沿一个方向***并收容该连接器端子;以及矛形部,其沿着壁面朝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方向呈悬臂状地突出到所述收容孔内,所述壁面是形成所述收容孔的壁面中的一个壁面,且与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平面对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矛形部具备:端子卡定部,其在末端部具有与所述***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以及辅具抵接部,其从该端子卡定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侧朝向所述***方向进一步突出,
当所述连接器端子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时,所述端子卡定部卡定所述卡定突起,阻止所述连接器端子向***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辅具抵接部通过被辅具向远离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平面的方向按压,从而解除所述端子卡定部与所述卡定突起之间的卡定。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能够不损害矛形部的强度和相对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能力而实现低矮化(低厚度化)。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2方面,容易通过辅具操作辅具抵接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3方面,辅具容易***辅具抵接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4方面,能够不损害矛形部的强度和相对于连接器端子的卡定能力而实现低矮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中,(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0的连接器端子100的立体图,(B)是(A)中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俯视图,(C)是从左侧观察(A)中的连接器端子100时的左视图,(D)是(A)中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仰视图,(E)是(A)中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主视图,(F)是沿(E)中的IIF-IIF线的剖视图。
图3中,(A)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壳体200的立体图,(B)是以X-Z平面剖切(A)中的壳体200时的剖视图,(C)是以X-Z平面剖切(A)中的壳体200并从左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中,(A)是图3的(B)的IV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的(B)是图3的(C)的IV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中,(A)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保持器300的立体图,(B)是(A)中的保持器300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防水密封件400的立体图。
图7中,(A)是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局部***盒部收容路221中时的与图3的(C)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VII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中,(A)是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完全***盒部收容路221中时的与图3的(C)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VIII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中,(A)是将专用辅具500***间隙S时的与图8的(A)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9的(B)是图9的(A)的IX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中,(A)是将工具600***间隙S的状态下的与图8的(A)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10的(B)是图10的(A)的X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之间设置有保护壁221P的情况下的、壳体200的放大剖视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连接器;
100:连接器端子;
110:盒部;
111:顶板;
112:底板;
112a:下表面;
112b:上表面;
113:左侧板;
114:右侧板;
115:触头***孔;
116:卡定突起;
117:接触片;
118:后端面;
119:上表面开口;
120:压接部;
121:包覆部把持部;
122:导体把持部;
122a:底板;
122b:把持片;
130:过渡部;
132:左侧面;
133:右侧面;
180:导线;
190:导线用防水密封件;
200:壳体;
210:基部;
211:压接部收容路;
212:后端面;
213:端子***开口;
220:芯体;
221:盒部收容路;
221A:顶板;
221B:侧板;
221C:底面;
221L:下侧盒部收容路;
221P:保护壁;
221U:上侧盒部收容路;
222:前端面;
223:阳端子***开口;
224:芯体上侧面;
224a:卡定槽;
224b:卡定槽;
224c:下表面;
225:芯体下侧面;
225a:卡定槽;
225b:卡定槽;
225c:上表面;
226:工具***开口;
228:主体收容部;
229:矛形部;
230:外壳;
231:外壳上侧面;
231a:下表面;
232:外壳底面;
232a:上表面;
233:外壳左侧面;
234:外壳右侧面;
240:对方连接器***槽;
241:槽最深部;
250:保持器***槽;
291:矛形部基部;
291A:基部下表面;
291B:基部上表面;
292:悬臂状部;
292A:楔面;
292B:悬臂下表面;
293:端子卡定部;
293A:抵接面;
293B:楔面;
293C:卡定部下表面;
294:辅具抵接部;
294A:辅具抵接部下表面;
294B:楔面;
300:保持器;
310:主体部;
311:左侧端部;
312:右侧端部;
313:盒部用开口;
313a、313b、313c:盒部用开口;
314:过渡部用开口;
314a、314b、314c:过渡部用开口;
316:下表面;
317:盒部用凹部;
319:前表面;
320:上部臂;
321:上部臂下表面;
322:上部卡定突起;
330:下部臂;
331:下部臂上表面;
332:下部卡定突起;
400:防水密封件;
405:开口;
410:外表面;
411:凸状部;
420:内表面;
421:槽状部;
500:专用辅具;
510:握持部;
520:中间部;
530:工作部;
531:底面;
532:辅具楔面;
600:工具;
610:握持部;
620:轴部;
630:刀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连接器10的一例进行说明,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该连接器,应当也同样适用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其他方式的连接器。
图1是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连接器10具备连接器端子100、壳体200、保持器300和防水密封件40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接器端子100延伸的方向、即、将连接器端子100***壳体200的方向称为***方向X,将与***方向X垂直并在图1中朝向纸面里侧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与***方向X及宽度方向Y双方垂直的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来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方向X相反的方向、即拔出连接器端子100的方向称为拔出方向。进而,在向拔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即,在从与连接器10连接的对方连接器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图1中从纸面右侧观察的情况下),将上侧视为上方,将下侧视为下方,将左侧视为左方(图1的纸面近前方向),将右侧(图1的纸面里侧方向)视为右方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对连接器端子100进行说明。另外,图2的(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0的连接器端子100的立体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俯视图,图2的(C)是从左侧观察图2的(A)的连接器端子100时的左视图,图2的(D)是图2的(A)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仰视图,图2的(E)是图2的(A)的连接器端子100的主视图,图2的(F)是沿图2的(E)中的IIF-IIF线的剖视图。
连接器端子100是将一张金属平板冲切后弯折而形成的。连接器端子100具有:盒部110,其用于将对方连接器的触头(未图示)容纳在内部,截面外形形状至少在一部分为上下非对称形状;压接部120,其把持导线180;以及过渡部130,其连接盒部110与压接部120,截面形状比盒部110的截面形状小(或高度低)。另外,这些压接部120和过渡部130形成在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方向后部。
盒部110包括顶板111、底板112、左侧板113以及右侧板114,这些顶板111、底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形成筒状且箱型的形状,在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对方连接器的触头的触头***孔115。该盒部110的与***方向X或拔出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的截面形状是高度为Hbox的大致长方形。而且,在构成盒部110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板111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定突起116。
相对地,与设置有卡定突起116的面对置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底板112的下表面112a为平坦的形状。因此,盒部110的至少形成有卡定突起116的部位的截面外形形状为上下非对称形状。此处,将从底板112的下表面112a到卡定突起116的末端为止的高度设为Hprotrusion。而且,在盒部110的顶板111上的、卡定突起116的***方向X的后方,形成有在拔出方向上细长的上表面开口119。上表面开口119的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至少比后述的矛形部229的端子卡定部293的宽度大。
在底板112的上表面112b,在触头***孔115的内部形成有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接触片117。该接触片117在对方连接器的触头被***触头***孔115内时,与对方连接器的触头的下表面接触,能够进行电连接。
压接部120具有把持导线180的包覆部的包覆部把持部121和把持导线180的导体部分的导体把持部1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线180的包覆部的周围安装有导线用防水密封件190,包覆部把持部121以包围该导线用防水密封件190的周围的方式被压接。导体把持部122具备底板122a和从底板122a在左右两侧向上方延伸的把持片122b、122c。导线180的导体部分通过将把持片122b、122c朝向底板122a压紧而被压接在把持片122b、122c与底板122a之间,形成电连接。
过渡部130连接盒部110和压接部120。过渡部130具备底板112(与盒部110的底板112连续)、从底板112的左侧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左侧面132、以及从底板112的右侧立起设置的右侧面133。过渡部130的底板112进一步与压接部120的导体把持部122的底板122a连续。此外,过渡部130的左侧面132与盒部110的左侧板113连续,过渡部130的右侧面133与盒部110的右侧板114连续。另外,过渡部130的左侧面132及右侧面133的高度形成为比盒部110的左侧板113及右侧板114的高度低。由此,过渡部130的截面形状比盒部110的截面形状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低矮状)。此外,在盒部110的左侧板113的未与过渡部130的左侧面132连接的后端部分、盒部110的右侧板114的未与过渡部130的右侧面133连接的后端部分、以及盒部110的顶板111的后端部分构成后端面118。
接着,参照图3、图4对壳体200进行说明。图3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壳体200的立体图,图3的(B)是以X-Z平面剖切图3的(A)的壳体200时的剖视图,图3的(C)是以X-Z平面剖切图3的(A)的壳体200并从左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此外,图4的(A)是图3的(B)中的IV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的(B)是图3的(C)中的IV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的(A)~图3的(C)所示,壳体200具有:基部210,其为在***方向X上具有规定长度且在高度方向Z及宽度方向Y上比较大的长方体形状;芯体220,其从该基部210向***方向X前方延伸;以及外壳230,其从基部210的外缘部分朝向***方向X前方以包围芯体220的周围的方式延伸。外壳230包括外壳上侧面231、外壳底面232、外壳左侧面233以及外壳右侧面234,它们与基部210直接连接,相对于此,外壳230与芯体220彼此不直接连接,而是经由基部210进行连接。此外,在外壳230与芯体220之间,以包围芯体220的方式,形成用于收容对方连接器(未示出)的壳体的对方连接器***槽240,直到到达基部210,从而隔开了外壳230与芯体220。
在壳体200的基部210及与基部210连接的芯体220的***方向X上的后部,在后述的保持器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100的压接部120的、沿***方向X延伸的压接部收容路211。该压接部收容路211与后述的盒部收容路形成为同一直线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在宽度方向Y上为3个、在高度方向Z上为2个的、共计6个压接部收容路211。另外,这些压接部收容路211在宽度方向Y上的数量、高度方向Z上的数量并不限定于该例,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各个压接部收容路211在与Y-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截面形状是能够收容连接器端子100的压接部120及安装于此处的导线用防水密封件190的形状及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比导线用防水密封件190的外径稍小的圆形。基部210的X方向后表面形成后端面212,压接部收容路211到达后端面212的部位形成用于将连接器端子100***到压接部收容路211中的端子***开口213。
在芯体220上,在X方向上的前部分,在与压接部收容路211相同的直线上,形成有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多个盒部收容路2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以下说明中,将位于高度方向Z上侧的盒部收容路221称为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将位于高度方向Z下侧的盒部收容路221称为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在对两者进行统称的情况下仅称为盒部收容路221。各个盒部收容路221的与Y-Z平面平行的面上的截面形状是能够收容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高度方向Z上的大小比宽度方向Y上的大小稍大的大致长方形。
芯体220的***方向X的前表面成为前端面222。盒部收容路221到达前端面222而形成阳端子***开口223。该阳端子***开口223是大小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由顶板111、底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各个阳端子***开口223的上侧形成有工具***开口226。而且,在各个盒部收容路221中设置有矛形部229,矛形部229从形成盒部收容路221的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即顶板221A和/或侧板221B沿着该顶板221A或侧板221B向前方呈悬臂状斜着突出到盒部收容路221内。
设置于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的矛形部229与盒部收容路221U的顶板221A连接,设置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的矛形部229与盒部收容路221L的侧板221B连接。各个矛形部229具备:矛形部基部291,其与顶板221A和/或侧板221B连接;悬臂状部292,其从矛形部基部291朝向***方向在盒部收容路221内延伸设置;端子卡定部293,其形成于悬臂状部292的末端部,具有与拔出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293A;以及辅具抵接部294,其从该端子卡定部293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Y上的一侧超过抵接面293A而朝向***方向X进一步延伸。
矛形部基部291在高度方向Z上具有规定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高度方向Z上设置有两个盒部收容路221,形成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内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下表面291A与形成在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内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上表面291B对置,在它们之间,能够收容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底板112的下表面112a到卡定突起116的末端为止的高度Hprotrusion。另一方面,形成在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内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下表面291A与盒部收容路221的底面221C对置,在它们之间能够收容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底板112的下表面112a到卡定突起116的末端为止的高度Hprotrusion。
在矛形部229的悬臂状部292设置有从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下表面291A的末端部朝向***方向X向斜下方倾斜的第1楔面292A、和从该第1楔面292A的末端部沿水平方向朝向***方向X延伸的悬臂下表面292B。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中从位于下侧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上表面291B到位于上侧的矛形部229的悬臂下表面292B为止的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以及在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中从底面221C到位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内的矛状件229的悬臂下表面292B为止的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大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且小于从盒部110的底板112的下表面112a到卡定突起116的末端为止的高度Hprotrusion。
而且,在矛形部229的端子卡定部293,除了上述的抵接面293A之外,还设置有从悬臂状部292的悬臂下表面292B的末端部朝向***方向X向斜下方倾斜的第2楔面293B、和从该第2楔面293B的末端部沿水平方向朝向***方向X延伸的卡定部下表面293C。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中从下侧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上表面291B到上侧的矛形部229的卡定部下表面293C为止的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以及在下侧的盒部收容路221L中从底面221C到下侧的矛形部229的卡定部下表面293C为止的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大致等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
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与拔出方向大致垂直,但只要是能够阻止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向拔出方向移动的角度,可以采用任意角度。抵接面293A的高度与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的高度大致相同或比卡定突起116的高度大。
如上所述,辅具抵接部294从端子卡定部293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超过抵接面293A而朝向***方向X进一步延伸。在辅具抵接部294设置有: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以及第3楔面294B,其从***方向X的末端部朝向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的末端部向斜下方以规定角度倾斜。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是接近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顶板111的端面,但形成于比上述卡定部下表面293C远离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顶板111的位置。
保持器***槽250形成在壳体200的外壳230的外壳左侧面233的***方向X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为在高度方向Z上较长。保持器***槽250朝向与压接部收容路211及盒部收容路22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宽度方向Y延伸,贯通外壳左侧面233侧的对方连接器***槽240,贯通芯体左侧面、芯体220内部的压接部收容路211及盒部收容路221、及芯体右侧面,到达外壳右侧面234侧的对方连接器***槽240,以隔开上述的盒部收容路221与压接部收容路211的方式,形成为与盒部收容路221及压接部收容路211的延伸方向垂直。另外,芯体220的芯体左侧面和芯体右侧面被保持器***槽250贯通,与此相对,芯体220的芯体上侧面224和芯体下侧面225未被保持器***槽250贯通,而是连续地到达基部210。另外,在芯体220中,内部的压接部收容路211及盒部收容路221被保持器***槽250贯通的部分形成了收容后述的保持器300的主体部的主体收容部228。
另外,在芯体上侧面224形成有第1卡定槽224a、第2卡定槽224b。同样,在芯体下侧面225形成有第1卡定槽225a、第2卡定槽225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定槽224a、225a形成在接近形成有保持器***槽250的外壳左侧面233的一侧、即接近芯体左侧面的一侧,第2卡定槽224b、225b形成在远离外壳左侧面233的一侧、即接近芯体右侧面的一侧。
接着,参照图5对保持器300进行说明。图5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保持器300的立体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保持器300的主视图。保持器300被***到上述的保持器***槽250,采取后述的临时卡定位置和正式卡定位置。保持器300具备:主体部310,其在宽度方向Y上较长;上部臂320,其从主体部310的宽度方向Y的左侧端部311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并接着向宽度方向Y(右方)延伸;以及下部臂330,其从主体部310的宽度方向Y的左侧端部31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接着向宽度方向Y(右方)延伸。
在保持器300被***壳体200的保持器***槽250且主体部310被***芯体220的主体收容部228中时,上部臂320位于芯体220的芯体上侧面224与外壳230的外壳上侧面231的下表面231a之间。另外,此时,下部臂330位于芯体220的芯体下侧面225与外壳230的外壳底面232的上表面232a之间。
在保持器300的上部臂320的上部臂下表面321上设置有向高度方向Z的下方突出的上部卡定突起322。另外,在下部臂330的下部臂上表面331上设置有向高度方向Z的上方突出的下部卡定突起332。上部卡定突起322卡定于芯体上侧面224的第1卡定槽224a和第2卡定槽224b中的任一个。另一方面,下部卡定突起332卡定于芯体下侧面225的第1卡定槽225a和第2卡定槽225b中的任一个。
主体部310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宽度)形成为这样的长度:在处于主体部310从保持器***槽250***壳体200的芯体220的主体收容部228中、上部臂320的上部卡定突起322与芯体上侧面224的第1卡定槽224a卡定、下部臂330的下部卡定突起332与芯体下侧面225的第1卡定槽225a卡定的“临时卡定位置”时,主体部310的右侧端部312与芯体右侧面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对齐。
主体部310在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为这样的高度:比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到芯体上侧面224的主体收容部228的下表面224c之间的高度小,且小的量是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130的高度的量。
在主体部310中分别形成有多个盒部用开口313和过渡部用开口314,在保持器300位于保持器***槽250内的预先确定的位置(临时卡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能够贯插于盒部用开口313中,过渡部用开口314与盒部用开口313在宽度方向上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中,朝向保持器的***方向(宽度方向Y)形成有盒部用开口313和过渡部用开口314,盒部用开口313和过渡部用开口314与形成在上述壳体200的基部210和芯体220的、保持器***方向(宽度方向Y)上的盒部收容路221及压接部收容路211的数量相同,各个盒部用开口313与用于收容相邻的其他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130的过渡部用开口连通。
具体而言,与组装于连接器10的连接器端子100在宽度方向Y上的数量相同数量、即三个盒部用开口313(313a、313b、313c)和三个过渡部用开口314(314a、314b、314c)沿着宽度方向Y形成在同一直线上。另外,各个盒部用开口313形成在这样的位置:当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从保持器***槽250***芯体220的主体收容部228中且保持器300位于临时卡定位置时,与芯体220的盒部收容路221在***方向X上处于同一直线上。
收容一个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用开口313及过渡部用开口314与收容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其他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用开口313及过渡部用开口314连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盒部用开口313a与该开口收容的端子相同的端子用的过渡部用开口314a连通,过渡部用开口314a与收容相邻的其他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用开口313b连通,盒部用开口313b与收容相同的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用开口314b连通,该过渡部用开口314b与收容相邻的另一个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用开口313c连通,该盒部用开口313c与收容相同的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用开口314c连通。
各个盒部用开口313为这样的形状:在欲将连接器端子100从保持器300的盒部用开口313贯插至壳体200的盒部收容路221中时,在连接器端子100成为从适当的位置以连接器端子100的***轴线(***方向X)为中心旋转的状态时阻止该贯插。例如,盒部用开口313的形状为与上下非对称形状的盒部110的截面外形形状对应的形状(或者与左右非对称形状的盒的截面外形形状对应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盒部用开口313的高度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相同或比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稍大的大致长方形,其底边为平坦形状,与此相对,形成为上侧边在其中央部具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的形状。
另外,各个过渡部用开口314在与保持器300的***方向(宽度方向Y)垂直的方向上的大小(高度方向Z上的大小)形成得小于盒部用开口313的大小。具体而言,过渡部用开口314的高度为这样的高度:小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且大于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130的高度。
而且,在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下表面316,在宽度方向Y上与上述的盒部用开口313a~313c处于同一位置的位置上形成有盒部用凹部317a~317c(以下统称为盒部用凹部317)。各个盒部用凹部317与上述的盒部用开口313的上侧部分形状大致相同,成为具有与盒部用开口313的上侧边对应的上侧边和该上侧边在其中央部具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的形状。
此处,在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从保持器***槽250***芯体220的主体收容部228中且保持器300位于临时卡定位置时,保持器的下部臂330位于芯体220的芯体下侧面225与外壳230的外壳底面232的上表面232a之间,因此主体部310的下表面成为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对置的状态。此时,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到盒部用凹部317的上侧边为止的高度与上述的盒部用开口313的高度大致相等,而且,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到盒部用凹部317的凹陷部为止的高度与从上述的盒部用开口313的底边到凹陷部313X为止的高度大致相等。另外,在上述临时卡定位置处,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到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下表面316为止的高度与上述的过渡部用开口314的高度大致相等。
接着,参照图6对防水密封件400进行说明。另外,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防水密封件400的立体图。防水密封件400的外形形成为与构成壳体200的外壳230的外壳上侧面231、外壳底面232、外壳左侧面233、外壳右侧面234的内壁接触且能够防水的形状,在防水密封件400的内部具有供壳体200的芯体220贯插的开口405。防水密封件40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而且,在防水密封件400的外表面410,沿着与***方向X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形成有多个凸状部411。此外,在防水密封件400的内表面420,沿着与***方向X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形成有多个槽状部421。在组装连接器10时,防水密封件400被***壳体200的对方连接器***槽240的槽最深部241。
接着,对连接器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首先,将防水密封件400向与***方向X相反的方向、即拔出方向***对方连接器***槽240,将防水密封件400配置在槽最深部241。此时,通过形成在防水密封件400的内表面420上的多个槽状部421,使防水密封件400与芯体220的周围紧密接触。
接着,将保持器300***壳体200的保持器***槽250中。于是,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进入芯体220的主体收容部228中。此外,保持器300的上部臂320***壳体200的外壳上侧面231的下表面231a与芯体220的芯体上侧面224之间。而且,保持器300的下部臂330***壳体200的外壳底面232的上表面232a与芯体220的芯体下侧面225之间。在将保持器300***保持器***槽250并使其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时,保持器300的上部臂320的上部卡定突起322卡定于在芯体220的芯体上侧面224上形成的第1卡定槽224a中,保持器300的下部臂330的下部卡定突起332卡定于在芯体220的芯体下侧面225上形成的第1卡定槽225a中。此时,保持器300位于临时卡定位置。
在处于该临时卡定位置时,形成于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盒部用开口313及盒部用凹部317在***方向X上位置与壳体200的压接部收容路211及盒部收容路221对齐在一条直线上。
在处于该临时卡定位置时,将导线180与压接部120压接连接的连接器端子100从壳体200的基部210的端子***开口213***压接部收容路211中。压接部收容路211的形状为比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外形大的圆形,因此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不受妨碍地通过压接部收容路211而到达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盒部用开口313或盒部用凹部317,保持器300的盒部用开口313允许盒部110向***方向X进入。当使连接器端子100进一步沿***方向X移动时,盒部110被***芯体220的盒部收容路221。即,连接器端子100从压接部收容路211经过盒部用开口313或盒部用凹部317被***盒部收容路221中。
此处,参照图7对连接器端子100被局部地***盒部收容路221中的状态进行说明。图7的(A)是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局部地***盒部收容路221中时的与图3的(C)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7的(B)是图7的(A)中的VII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7的(A)、图7的(B)中,位于上侧的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形成于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下表面291A与形成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的基部上表面291B之间。此时,在盒部110的顶板111与基部下表面291A之间存在比卡定突起116的高度稍大的空间,盒部110能够沿***方向X移动。
当盒部110随着连接器端子100在***方向X的移动而进一步沿***方向X移动时,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与矛形部229的悬臂状部292的第1楔面292A滑动接触,同时将矛形部229的悬臂状部292向高度方向Z上方顶起。此时,矛形部229的悬臂状部292以矛形部基部291为支点向上方回旋。当使盒部110进一步沿***方向X移动时,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依次与悬臂状部292的悬臂下表面292B、端子卡定部293的第2楔面293B、卡定部下表面293C滑动接触,在此期间,矛形部229作为整体维持以矛形部基部291为支点被向上方抬起的状态。
接着,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一边与端子卡定部293的卡定部下表面293C滑动接触一边沿***方向X移动,当到达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时,卡定突起116与卡定部下表面293C不再接触,如图8所示,矛形部229以矛形部基部291为支点向下方回旋,恢复到最初的形状。另外,图8的(A)是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完全***盒部收容路221中时的与图3的(C)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8的(B)是图8的(A)中的VIII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的(A)、图8的(B)所示,当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完全***到盒部收容路221中时,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触头***孔115位于芯体220的阳端子***开口223的***方向X的正后方侧(紧挨着)。进而,卡定突起116的***方向X上的后表面侧与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卡定,阻止了盒部110向拔出方向移动。此外,矛形部229的端子卡定部293的下侧的一部分***盒部110的顶板111的上表面开口119,结果是可靠地阻止了盒部110向拔出方向移动。
另外,此时,辅具抵接部294在卡定突起116的宽度方向Y上的一侧超过卡定突起116而沿***方向X延伸。在辅具抵接部294的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下方形成有规定的间隙S。
如图8的(A)、图8的(B)所示,当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被完全***盒部收容路221中时,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130位于保持器300的盒部用开口313的下部及盒部用凹部317的下方部分。由此,能够使保持器300进一步沿宽度方向Y移动。另一方面,在盒部110未完全收容于盒部收容路221中的情况下,盒部110的左侧板113存在于盒部用开口313及盒部用凹部317内,此时即使欲使保持器300沿宽度方向Y移动,也会通过盒部110的左侧板113阻止宽度方向Y上的移动。由此,能够进行连接器端子100的半***的检测,即能够检测到连接器端子100未完全收容于盒部收容路221中的情况。
如上所述,当将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完全***盒部收容路221中时,保持器300能够沿宽度方向Y移动。当使保持器300进一步向宽度方向Y移动时,保持器300的上部臂320的上部卡定突起322从形成于芯体220的芯体上侧面224上的第1卡定槽224a脱离而向宽度方向Y移动,与第2卡定槽224b卡定。同样地,保持器300的下部臂330的下部卡定突起332从形成于芯体220的芯体下侧面225上的第1卡定槽225a脱离而向宽度方向Y移动,与第2卡定槽225b卡定。此时,保持器300处于正式卡定位置。
此时,过渡部用开口314的高度比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小,因此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前表面319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后端面118接触。此外,从芯体下侧面225的上表面225c到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与盒部用凹部317相邻的下表面316为止的高度比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高度Hbox小,因此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前表面319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后端面118接触。即,当保持器300位于正式卡定位置时,连接器端子100的过渡部130收容于保持器300的过渡部用开口314中,因此即使在该状态下欲将连接器端子100向拔出方向拔出,通过盒部110的后端面118与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前表面319的抵接,阻止了盒部110向后方移动,成为不能拔出该盒部110的状态。由此,防止了连接器端子100从壳体200脱落。
接着,对将连接器端子100从壳体200卸下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保持器300从正式卡定位置移动到临时卡定位置。于是,保持器300的主体部310的盒部用开口313及盒部用凹部317在***方向X上位置与壳体200的压接部收容路211及盒部收容路221对齐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在该时刻,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仍然卡定于矛形部229的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因此不能将连接器端子100向拔出方向拔出。
因此,如图9、图10所示,使用辅具或工具将矛形部229向上方抬起,解除卡定突起116与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之间的卡定。另外,图9的(A)是将专用辅具500***间隙S时的与图8的(A)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9的(B)是图9的(A)中的IXB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0的(A)是将一般的工具600***间隙S的状态的与图8的(A)对应的剖视立体图,图10的(B)是图10的(A)中的XB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9的(A)所示,专用辅具500具备长条的握持部510、从握持部的末端突出的中间部520、以及从中间部520的末端突出的工作部530。中间部520为截面形状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矩形形状,高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上述的壳体200的工具***开口226的高度或宽度大,该中间部520形成为不能***工具***开口226中的大小。工作部530的高度及宽度形成为能够***上述的工具***开口226中的大小。工作部530的长度比从工具***开口226到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的长度长。在工作部530的末端形成有相对于工作部530的底面531呈锐角倾斜的辅具楔面532。
将该专用辅具500的工作部530***壳体200的工具***开口226中,使其向拔出方向移动。于是,工作部530的辅具楔面532与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的第3楔面294B抵接。若在该状态下使专用辅具500进一步向拔出方向移动,则通过辅具楔面532向拔出方向的移动,辅具抵接部294的第3楔面294B沿着辅具楔面532被向上方推动,结果为,矛形部229以矛形部基部291为支点向高度方向Z上的上方回旋。
而且,卡定部下表面293C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上表面开口119释放,进而,在高度方向Z上被向上方抬起到比卡定突起116相对高的位置。由此,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相对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的卡定被解除,成为能够将连接器端子100向拔出方向拔出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10即使不使用专用辅具500,而如图10的(A)、图10的(B)所示,使用扁头螺丝刀等一般的工具600,也能够解除矛形部229的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与连接器端子100的卡定突起116之间的卡定。工具600具有握持部610、从握持部610的末端突出的轴部620、以及在轴部620的末端形成的厚度薄的平板状的刀尖630。
与图9的(A)、图9的(B)的专用辅具的情况相同,将工具600的刀尖630从壳体200的工具***开口226***盒部收容路221中。之后,使刀尖630向拔出方向移动,在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顶板111与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的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之间的间隙S中***刀尖630,使刀尖630向上方移动。于是,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被向上方抬起,矛形部229整体以矛形部基部291为支点向高度方向Z上的上方回旋。结果为,卡定部下表面293C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上表面开口119释放,进而,被向上方抬起到在高度方向Z上比卡定突起116相对高的位置。由此,端子卡定部293的抵接面293A相对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的卡定突起116的卡定被解除,成为能够将连接器端子100向拔出方向拔出的状态。
根据上述连接器10,在从工具或辅具的***方向观察时,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与用于卡定形成于连接器端子100的盒部110上的卡定突起116的端子卡定部293相比位于近前侧,因此容易使工具或辅具到达辅具抵接部294,操作性提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没有将壳体200的上侧的盒部收容路221U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之间隔开的壁面,而仅有从侧板221B向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突出的矛状件229存在于上下的盒部收容路221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如图11所示,可以构成为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之间存在从侧板221B向宽度方向Y突出的保护壁221P。另外,图11是在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之间设置有保护壁221P的情况下的壳体200的放大剖视立体图。
保护壁221P形成为在从上侧盒部收容路U的阳端子***开口223的正下方到设置于下侧盒部收容路L内的矛形部229的矛形部基部291,将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与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局部地隔开。另外,保护壁221P也可以以将上侧盒部收容路221U和下侧盒部收容路221L完全隔开的方式将侧板221B之间完全连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形成有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的一侧的侧板221B仅突出规定宽度的结构。
根据图11所示的结构,在图10的(A)、图10的(B)所示的工具600从工具***开口226***矛形部229的辅具抵接部294的辅具抵接部下表面294A与盒部110的顶板111之间且矛形部229被向上方顶起时,辅具抵接部294的上表面与该保护壁221P的下表面接触,能够防止矛形部229过度向上方挠曲而发生应力集中或矛形部229破损。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备:收容孔,其供长条形的连接器端子沿一个方向***并收容该连接器端子;以及矛形部,其沿着形成所述收容孔的壁面中的一个壁面朝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方向呈悬臂状地突出到所述收容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矛形部具备:端子卡定部,其在末端部具有与所述***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以及辅具抵接部,其从该端子卡定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超过所述抵接面而朝向所述***方向进一步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矛形部为这样的形状:所述辅具抵接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位于比所述端子卡定部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远离所述连接器端子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具抵接部形成为从所述***方向上的末端部朝向所述高度方向上的接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面具有规定角度的楔形。
4.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长条形的连接器端子,其具有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平面和在该平面上朝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起;以及
壳体,其具备:收容孔,其供所述连接器端子沿一个方向***并收容该连接器端子;以及矛形部,其沿着壁面朝向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方向呈悬臂状地突出到所述收容孔内,所述壁面是形成所述收容孔的壁面中的一个壁面,且与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平面对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矛形部具备:端子卡定部,其在末端部具有与所述***方向大致垂直的抵接面;以及辅具抵接部,其从该端子卡定部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侧超过所述抵接面而朝向所述***方向进一步突出,
当所述连接器端子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时,所述端子卡定部卡定所述卡定突起,阻止所述连接器端子向***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辅具抵接部通过被辅具向远离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所述平面的方向按压,从而解除所述端子卡定部与所述卡定突起之间的卡定。
CN201910480352.4A 2018-06-18 2019-06-04 连接器 Active CN110620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5225A JP7007724B2 (ja) 2018-06-18 2018-06-18 コネクタ
JP2018-115225 2018-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306A CN110620306A (zh) 2019-12-27
CN110620306B true CN110620306B (zh) 2022-04-12

Family

ID=6892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352.4A Active CN110620306B (zh) 2018-06-18 2019-06-0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7724B2 (zh)
CN (1) CN11062030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4062A (ja) * 1998-01-21 1999-08-06 Yazaki Corp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JP2003243078A (ja) * 2002-02-15 2003-08-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KR20090022964A (ko) * 2007-08-31 2009-03-04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CN101682138A (zh) * 2007-05-15 2010-03-24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437457A (zh) * 2010-08-06 2012-05-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27311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夹具及连接器
CN103460514A (zh) * 2011-03-30 2013-12-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固定端矛杆的连接器壳体以及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移除夹具
CN103531931A (zh) * 2012-07-02 2014-01-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端子
KR20140011817A (ko) * 2012-07-20 2014-01-29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CN103650250A (zh) * 2011-07-08 2014-03-19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093Y2 (ja) * 1980-12-27 1984-05-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1155810A (ja) * 1999-11-29 2001-06-08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2002313472A (ja) * 2001-04-16 2002-10-2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095446B2 (ja) * 2008-03-05 2012-1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1054535A (ja) * 2009-09-04 2011-03-17 Yazaki Corp 端子係合解除治具及び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2011076974A (ja) * 2009-10-01 2011-04-14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985797B2 (ja) * 2011-05-13 2016-09-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JP5754412B2 (ja) * 2012-04-26 2015-07-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48342B2 (ja) * 2013-08-09 2016-12-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R3040553B1 (fr) * 2015-08-31 2022-08-12 Delphi In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Connecteur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n tel connecteur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4062A (ja) * 1998-01-21 1999-08-06 Yazaki Corp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US6165011A (en) * 1998-01-21 2000-12-26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retaining connector
JP2003243078A (ja) * 2002-02-15 2003-08-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1682138A (zh) * 2007-05-15 2010-03-24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KR20090022964A (ko) * 2007-08-31 2009-03-04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CN102437457A (zh) * 2010-08-06 2012-05-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60514A (zh) * 2011-03-30 2013-12-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固定端矛杆的连接器壳体以及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移除夹具
CN103650250A (zh) * 2011-07-08 2014-03-19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3427311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夹具及连接器
JP2013246965A (ja) * 2012-05-25 2013-12-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治具及びコネクタ
CN103531931A (zh) * 2012-07-02 2014-01-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端子
KR20140011817A (ko) * 2012-07-20 2014-01-29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20288A (ja) 2019-12-26
CN110620306A (zh) 2019-12-27
JP7007724B2 (ja)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24690B2 (ja) コネクタ
US7118426B2 (en) Connector with reinforced retainer mount hole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EP1863135B1 (en) A connector and an unlocking jig therefor
JP5900684B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425316B2 (ja) 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868522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コネクタ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ハウジング
EP0963009A1 (en)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r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and a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4355969A (ja) コネクタ
EP1134847B1 (en) Connector
CN110620306B (zh) 连接器
CN111092318B (zh) 端子以及连接电线与端子的方法
JP4254482B2 (ja) コネクタ
JP4606743B2 (ja) 圧接型コンタクト、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および電線付きコネクタ、ならびに電線付き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H10247545A (ja) 圧接コネクタ
JP2000252001A (ja) 合体コネクタ
WO2023157613A1 (ja) コネクタ
CN111146613B (zh) 端子,将电线连接到端子的方法,以及夹具
JP7444025B2 (ja) コネクタ
CN114628937B (zh) 连接器
CN114122790B (zh) 连接器
US12046848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and a mounting member
WO2023218946A1 (ja) コネクタ
CN118073886A (zh) 连接器
CN117321860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