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052B - 乘员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员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052B
CN110431052B CN201880017846.2A CN201880017846A CN110431052B CN 110431052 B CN110431052 B CN 110431052B CN 201880017846 A CN201880017846 A CN 201880017846A CN 110431052 B CN110431052 B CN 110431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occupant protection
airbag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1052A (zh
Inventor
小林优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1043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1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0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the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defining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b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021/2642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mbustion chambers or sub-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气囊展开初期的阶段能够快速且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的侧面气囊装置以及具有该侧面气囊装置的乘员保护装置。【解决手段】本发明的侧面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其对气囊供给膨胀气体。气囊具有:第一腔室,其对充气机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其在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并且,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此时,从车辆侧方观察时,第二腔室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形成于比第一腔室的后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通过在车辆的座椅侧部展开而对乘员进行保护的侧面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对乘员进行保护,众所周知在车辆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气囊。
气囊例如有下述各种方式:从汽车的方向盘的中心附近膨胀而对驾驶者进行保护的所谓驾驶者用气囊;在汽车的窗的内侧向下方向展开而在车辆横方向的冲击或侧翻、翻倒事故时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帘式气囊;在车辆横方向的冲击时为了对乘员进行保护而在乘员的侧部(座椅的侧部)展开的侧面气囊;等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侧面气囊装置。
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侧面气囊装置具有主气囊和辅助气囊。
并且,在主气囊之前,使辅助气囊膨胀展开,从而在早期对乘员进行约束。
除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提出了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其中,除了主气囊以外,还具有辅助气囊。
在这样的侧面气囊装置中,设置区域中的制约较大,因此装置的紧凑化的要求增强。
另外,要求通过展开速度的提高、展开行为、展开形状的稳定化带来适当的乘员保护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023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能够快速且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的侧面气囊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有助于装置的紧凑化的侧面气囊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适用于下述乘员保护装置,该乘员保护装置具有:车辆座椅,其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以及侧面气囊装置,其收纳于该座椅中。
这里,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在车宽度方向侧部(端部)向车辆行进方向(车辆前方)膨出的侧面支持部。
在所述侧面支持部的内部配置有侧面框架部,该侧面框架部具有从上方观察水平剖面时沿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框架侧壁部。
所述侧面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其对所述气囊供给膨胀气体。
所述气囊具有:第一腔室,其对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其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所述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
此时,从车辆侧方观察时,所述第二腔室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形成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后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座椅的中心侧(乘员侧),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座椅的横方向外侧(门侧、中控台侧)。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气囊装置在动作初期的阶段,在侧面支持部的外侧展开第一腔室。
此时,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与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因此在框架侧壁部接收到第一腔室展开时的反作用力的状态下切实有效地展开。
然后,第二腔室展开而快速地约束乘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此时,第二腔室的框架侧的面成为被该框架侧壁部和已经开始展开的第一腔室这双方或仅被第一腔室支承的形状,框架侧壁部与第一腔室这双方或第一腔室接收第二腔室展开时的反作用力。
因此,在乘员侵入第二腔室时,能够利用框架侧壁部接收来自乘员的压力,能够将乘员向座椅中心方向切实有效地约束。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能够设置成对所述框架侧壁部进行夹持。
通过这样构成,第一腔室在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切实有效地展开,第二腔室在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切实有效地展开,因此容易控制各腔室的展开位置。
所述第二腔室可以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与所述框架侧壁部不重叠的方式展开。
在该情况下,相比于与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情况,第二腔室的展开位置向前方移动,因此具有容易在前方扩展气囊整体的形状的优点。
优选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二腔室。
通过第一内部通气孔的存在,能够向气囊整体中快速地填充膨胀气体。
能够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构成为一个腔室。
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构成气囊的面板的数量,整体的面板构造简化。
能够将所述第二腔室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和后方腔室部分,在该划分部分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内部通气孔。
能够使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这样,靠近乘员的一侧的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向前突出,从而例如也能够对以前弓的状态坐下的乘员进行约束,能够扩大乘员的约束范围。
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反的一侧,还能够具有与该第一腔室连结的第三腔室。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利用一个腔室对较宽的范围进行保护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把握气囊的展开行为,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气囊的展开形状、展开姿势。
这里,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第三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三腔室。
在该情况下,从第一腔室分支的膨胀气体分别送入至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因此有助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快速展开。
另外,能够构成为使所述第三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作为气囊整体的展开形状来看时,能够比较容易地扩大前后方向的宽度。
另外,能够将所述第三腔室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和后方腔室部分,在该划分部分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内部通气孔。
这样,还能够扩大前后方向的宽度。
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前方,还能够具有与该第二腔室的侧面连结的第四腔室。
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第五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膨胀气体依次流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并依次膨胀展开,因此在较早的阶段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腔室快速地对乘员进行约束,并且能够通过第四腔室确保较宽的约束范围。
或者,也能够在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第六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另外,能够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外侧将所述第四腔室的后方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第二腔室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所述第一腔室作为向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引导件发挥功能。
能够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外侧将所述第四腔室的后方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第一腔室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所述第一腔室作为向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引导件进行设置。
还能够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的车宽度方向连结的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按照袋中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的内部。
这里,所述第四腔室能够设置成位于所述侧面框架部的前侧。
另外,优选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第五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能够构成为使所述第四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这里,能够构成为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连结。
能够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部分形成向后方突出而膨胀展开的突出膨胀部。
这里,优选形成为如下的配置: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突出膨胀部从侧方观察时不与所述充气机重叠。
通常第二腔室的后方部分与安装充气机的空间重叠,因此需要配置成第二腔室的后端部位于比充气机靠前方的位置。
但是,通过形成如上所述的突出膨胀部,能够使第二腔室延伸至比充气机(螺柱螺栓)靠后方的位置。
于是,能够使第二腔室与侧面框架充分交叠,在膨胀展开时能够利用来自侧面框架的反作用力,能够进行行为、姿势稳定的展开。
在构成所述气囊的各腔室中,能够在最前方的腔室的前端设置将膨胀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外部通气孔。
还能够具有背带,该背带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后方侧连结的前端部,能够构成为使所述背带的后端部与所述侧面框架或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安装于所述侧面框架的螺柱螺栓连结。
或者,能够在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膨胀区域的后方形成非膨胀区域,能够构成为该非膨胀区域与所述侧面框架或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安装于所述侧面框架的螺柱螺栓连结。
在该情况下,能够控制第二腔室的前后方向的展开行为、展开形状、展开姿势。
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侧面气囊除了向座椅的门侧(外侧)展开的类型以外,还包含向座椅的车辆中心侧展开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向座椅的车辆中心侧展开的类型的侧面气囊例如被称为远侧气囊、前部中央气囊、后部中央气囊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所使用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外观形状的立体图,省略了气囊单元的图示。
图2是示出作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发挥功能的内部构造体 (座椅框架)的立体图,省略了气囊单元的图示。
图3是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概略侧视图,示出从车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收纳有气囊单元的状态的情况。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与图3的A1-A1 方向的剖面的一部分对应。
图5是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概略侧视图,示出从车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气囊展开的状态的情况。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1(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2(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5(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6(A) 、 (B) 是平面地示出图15所示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示出构成气囊的面板的配置、形状。
图17(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8(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图19(A) 、 (B) 是平面地示出图18所示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示出构成气囊的面板的配置、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搭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面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所显示的“前”是指车辆的前方(行进方向),“后”是指车辆的后方(与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内”是指车宽度方向的内侧(乘员侧),“外”是指车宽度方向外侧(门面板侧)。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所使用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外观形状的立体图,省略了气囊装置(20)的图示。
图2是示出作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发挥功能的内部构造体 (座椅框架)的立体图,这里也省略了气囊装置(20)的图示。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概略侧视图,示出从车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在车辆用座椅的靠近门的侧面(靠近侧面)收纳有气囊装置20的状态的情况。
本发明是下述乘员保护装置,该乘员保护装置具有车辆座椅以及收纳于该座椅中的侧面气囊装置(20)。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作为部位观察时,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乘员坐下的部分的座垫2;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1;以及与座椅靠背1的上端连结的头靠3。
在座椅靠背1的内部设置有形成座椅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1f,在其表面和周围设置有由聚氨酯发泡材料等构成的垫,该垫的表面被皮革、织物等表皮14覆盖。
在座垫2的底侧配置有座位框架2f,在其上表面和周围设置有由聚氨酯发泡材料等构成的垫,该垫的表面被皮革、织物等表皮14(图4)覆盖。
座椅框架2f和座椅靠背框架1f借助倾斜机构4连结。
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f呈框状包含:左右分开而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框架10;将该侧面框架10的上端部连结的上部框架;以及将下端部连结的下部框架。
在头靠框架的外侧设置垫部件,从而构成头靠3。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与图3的A1-A1 方向的剖面的一部分对应。
图5是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概略侧视图,示出从车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气囊展开的状态的情况。
侧面框架10由树脂或金属形成,如图4所示,可以为L字剖面形状或コ字剖面形状。
侧面框架10具有从上方观察水平剖面时沿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框架侧壁部10a。
并且,在该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固定有气囊模块(侧面气囊装置)20。
如图4所示,座椅靠背1具有在车宽度方向侧部(端部)向车辆行进方向(车辆前方)膨出的侧面支持部12。
在侧面支持部12的内部,在未配置聚氨酯垫16的间隙中收纳侧面气囊装置20。
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座椅靠背1的表皮14的接缝18、22、24织入内侧并通过缝制而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前方的接缝18在气囊展开时开裂。
另外,在侧面支持部12形成有起点区域26,该起点区域26作为通过第二腔室(C2)的膨胀而使侧面支持部12向乘员侧弯曲时的起点。
作为起点区域26,可以为切口、凹部或薄壁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起点区域26可以仅形成于侧面支持部12内部的聚氨酯16部分。
另外,也可以省略起点区域26。
气囊34被织物制的柔软的罩20a覆盖。
气囊34例如除了呈波纹状折叠或成卷(“折叠”中也包含成卷)以外,还可以适当采用最适的压缩方法。
在图4中,符号25表示门饰。
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在将气囊34折叠的收纳状态下,为了保持膨胀展开时的位置关系,使收纳有充气机30的第一腔室(C1)侧位于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使与该第一腔室(C1)连结的第二腔室(C2)配置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
如图5所示,气囊34具有:朝向侧面支持部12的前方展开的第一腔室 C1;在第一腔室C1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的第二腔室C2。
第二腔室C2使侧面支持部12的至少前侧部分14朝向乘员侧突出变形。
另外,第二腔室C2配置在侧面支持部12的下方(参照图5),通过该第二腔室C2的展开,侧面支持部12与乘员的腰部接触、按压。
通过对靠近人类身体中心的腰部进行按压,可提高在事故发生初期阶段对乘员的约束性能。
第二腔室C2的容量设定得比第一腔室C1的容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调节第二腔室C2的形状和容量而使第二腔室C2 仅在侧面支持部12的内部展开。
换言之,展开的第二腔室C2可以不探出至比裂开的侧面支持部12的前端部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另外,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的展开行为能够通过气囊的折叠方式、折叠的气囊34的配置、充气机30的气体喷射方向的设定、第一腔室C1 与第二腔室C2之间的气体流动的方向等进行调整。
符号、记号的说明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按照规定的规则标记参照符号,因此先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对于构成气囊的腔室,大致沿着膨胀气体的流动为C1~C6,但也存在并不与一部分气体的流动一致的部分。
另外,在将一个腔室分割成前后的情况下,在前方的腔室部分标记“F”,在后方的腔室部分标记“R”。
例如,在将第二腔室C2分割成前后两部分的情况下,使前方的腔室部分为“C2F”,使后方的腔室部分为“C2R”。
对于设置于各腔室间的内部通气孔,使用连结的腔室的序号,例如对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内部通气孔,标记为“V1-2”。
其他部分也按照同样的规则。
对于将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气孔,未标记在所设置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统一使用符号“VF”。
对于沿着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前后方向的腔室端部位置,在前方的端部标记“f”,在后方的端部标记“r”。
并且,在f、r的后面标记与腔室的序号(C2等)对应的序号(2)。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实施例之间,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但有时对即使不相同但类似的结构要素也标记相同的符号。
第一实施例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气机30收纳于第一腔室C1的内部。
充气机30例如能够使用圆柱状的气缸类型的充气机。
上下一对螺柱螺栓32从充气机30的外周部朝向车宽度方向内侧突出。
这些螺柱螺栓32通过螺母安装(紧固固定于)侧面框架10。
在充气机30形成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气体喷出口,从该气体喷出口呈放射状喷出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对气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扩散器。
在该充气机30上电连接有搭载于车辆的气囊控制用ECU(未图示)。
在该气囊控制用ECU上电连接有对侧面冲突进行检测的卫星传感器。
能够构成为在气囊控制ECU根据来自该卫星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侧面冲突时,使充气机30进行动作。
在第一腔室C1与第二腔室C2之间形成有通气孔V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C2的前端部f2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前端部 f1靠前方的位置。
膨胀气体的流动如虚线的箭头所示,从第一腔室C1经由通气孔V1-2而流动至第二腔室C2,然后从形成于第二腔室C2的前端部的外部通气孔VF 排出。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例,在气囊装置的动作初期的阶段,在侧面支持部的外侧展开第一腔室C1。
此时,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与框架侧壁部10a重叠的方式展开,因此在框架侧壁部10a接收到第一腔室C1展开时的反作用力的状态下切实有效地展开。
然后,第二腔室C2展开而快速地约束乘员P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此时,第二腔室C2的框架侧的面成为被该框架侧壁部和已经开始展开的第一腔室这双方支承的形状,框架侧壁部10a与第一腔室C1这双方接收第二腔室展开时的反作用力。
因此,在乘员P侵入第二腔室C2时,能够利用框架侧壁部10a接收来自乘员P的压力,能够将乘员P向座椅中心方向切实有效地约束。
第二实施例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仅在于设置于第二腔室C2的后端部的背带(带状部件)36。
背带36将第二腔室C2的后端部与螺柱螺栓32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背带36的后端部与侧面框架10连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控制第二腔室C2的前后方向的展开行为、展开形状、展开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以及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能够代替背带36而采用其他连结构造。
例如,能够在第二腔室C2的所述膨胀区域的后方形成非膨胀区域,能够构成为该非膨胀区域与侧面框架10或用于将充气机30安装于侧面框架 10的螺柱螺栓32连结。
第三实施例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是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例,不同点在于将第二腔室C2划分成前后,形成前方腔室部分C2F和后方腔室部分C2R。
在这些前方腔室部分C2F与后方腔室部分C2R的边界部分配置有分区面板P2,在一部分形成有通气孔V2。
根据本实施例,除了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效果以外,通过将第二腔室C2分割成前方腔室部分C2F和后方腔室部分C2R,从而容易扩大第二腔室C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
第四实施例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 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腔室C1的与第二腔室C2相反的一侧(外侧) 还具有与该第一腔室C1连结的第三腔室C3。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利用一个腔室对较宽的范围进行保护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把握气囊的展开行为,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气囊的展开形状、展开姿势。
在第一腔室C1与第三腔室C3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通气孔V1-3,以便使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气体流入至第三腔室C3。
因此,从第一腔室C1分支的膨胀气体分别送入至第二腔室C2和第三腔室C3,因此有助于第二腔室C2和第三腔室C3快速展开。
第三腔室C3的前端部分位于比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因此作为气囊整体的展开形状来看时,能够比较容易地扩大前后方向的宽度。
第五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是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改进例,结构几乎相同。
不同点在于,通过分区面板P6将第三腔室C3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C3F 和后方腔室部分C3R,在该分区面板P6设置有通气孔V3。
根据本实施例,除了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效果以外,通过将第三腔室C3 分割成前方腔室部分C3F和后方腔室部分C3R,从而容易扩大第三腔室C3 的前后方向的宽度。
第六实施例
图11(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A)图和(B)图所示的例子均基于同样的构思而构成,但第四腔室C4 的配置、构造不同。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靠前方的位置且也几乎不与框架侧壁部 10a重叠的方式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与第一腔室C1的前端部和第二腔室C2的侧面连结的第四腔室C4。
并且,在第二腔室C2与第四腔室C4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通气孔V2-4,以便使第二腔室C2内部的气体流入至第四腔室C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C1与第四腔室C4彼此完全分离。
在(A)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位于侧面框架10的外侧,在第一腔室C1的前方且在第二腔室C2的外侧展开。
另一方面,在(B)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在第一腔室的前方且在侧面框架10的前方展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C2的前方。
通过采用(B)图所示的构造,具有气体能够顺畅地从第一腔室C1经由第二腔室C2而到达第四腔室C4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膨胀气体依次流动至第一腔室C1、第二腔室C2、第四腔室C4,并依次膨胀展开。
因此能够在较早的阶段通过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快速地对乘员 P进行约束,并且能够通过第四腔室C4确保较宽的约束范围。
第七实施例
图12(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A)图和(B)图所示的例子均基于同样的构思而构成,但第四腔室C4 的配置、构造不同。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前方部分不与第一腔室 C1重叠且与框架侧壁部10a重叠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的最大特征在于,在框架侧壁部10a的外侧还具有对第一腔室C1进行收纳的第四腔室C4。
通过第四腔室C4的存在,能够使第一腔室C1的容量比较小,容易将从充气机30释放的气体导向期望的方向,提高气体的整流效果。
将第四腔室C4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C4F和后方腔室部分C4R,在该划分部分设置有内部通气孔V4。
另外,在第一腔室C1与第二腔室C2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通气孔V1-2,在第二腔室C2与第四腔室C4的后方腔室部分C4R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通气孔V2-4。
并且,从充气机释放的气体依次流动至第一腔室C1、第二腔室C2、第四腔室C4的后方腔室部分C4R、第四腔室C4的前方腔室部分C4F。
在(A)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C4F、C4R)位于侧面框架10 的外侧,在第一腔室C1的前方且在第二腔室C2的外侧展开。
另一方面,在(B)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特别是C4F)在第一腔室的前方且在侧面框架10的前方展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C2的前方。
通过采用(B)图所示的构造,具有气体能够顺畅地从第一腔室C1经由第二腔室C2而到达第四腔室C4等优点。
第八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不与第一腔室C1的后方部分重叠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的最大特征在于将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构成为一个腔室。
通过将一个腔室折叠而对框架侧壁部10a进行夹持。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减少构成气囊34的面板的数量,整体的面板构造简化。
气囊34还具有与第一腔室C1的外侧连结的第三腔室C3,在第一腔室 C1与第三腔室C3之间设置有内部通气孔V1-3。
在本实施例中,从充气机30释放的气体通过第一腔室C1的内部,在框架侧壁部10a的前端附近分支到第二腔室C2侧和第三腔室C3侧。
第九实施例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不与第一腔室C1的后方部分重叠的方式展开。
本实施例是上述的第八实施例的改进例,结构几乎相同。
不同点在于,将第三腔室C3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C3F和后方腔室部分 C3R,在该划分部分设置有内部通气孔V3。
第十实施例
图15(A)、(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A)图和(B)图所示的例子均基于同样的构思而构成,但第四腔室C4 的配置、构造不同。
图16是平面地示出图15所示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示出构成气囊的面板的配置、形状。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34,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30,其对气囊34供给膨胀气体。
气囊34具有:第一腔室C1,其对充气机30进行收纳,在框架侧壁部 10a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C2,其在框架侧壁部10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并且,第一腔室C1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后方部分与框架侧壁部10a 重叠的方式展开。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C2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r2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位于比第一腔室C1的后端部分r1略靠前方的位置,但大致延伸至螺柱螺栓32 的位置。
本实施例是上述的第九实施例的改进例,结构几乎相同。
不同点在于,在第二腔室C2的后方形成有突出膨胀部C2P。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腔室C2的突出膨胀部C2P,当然也能够应用于上述的第一至第九实施例。
如图16(B)所示,突出膨胀部C2P分成位于螺柱螺栓32用的两个孔 32U、32L的上方的部分C2PU以及下方的部分C2PL。
并且,按照避开螺柱螺栓32用的孔32U、32L的位置、即安装充气机 30的位置的方式,形成有突出膨胀部C2PU、C2PL。
位于这两个突出膨胀部C2PU、C2PL之间的是非膨胀区域136,该非膨胀区域136紧固固定于螺柱螺栓32。
需要说明的是,非膨胀区域136与上述的其他实施例的背带36发挥同样的功能。
即,通过使非膨胀区域136与螺柱螺栓32连结固定,能够控制第二腔室C2的前后方向的展开行为、展开形状、展开姿势。
在图15(A)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C4F、C4R)位于侧面框架10的外侧,在第一腔室C1的前方且在第二腔室C2的外侧展开。
另一方面,在图15(B)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特别是C4F) 在第一腔室的前方且在侧面框架10的前方展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C2的前方。
通过采用(B)图所示的构造,具有气体能够顺畅地从第一腔室C1经由第二腔室C2而到达第四腔室C4等优点。
(第十一实施例)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A)图和(B)图所示的例子均基于同样的构思而构成,但第四腔室C4 的配置、构造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例共通的部分较多,因此为了容易理解,以与第六实施例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在第四腔室C4与第一腔室C1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孔V1-4,以便使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气体流入至第四腔室 C4。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图11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所存在的第二腔室C2与第四腔室C4的边界部分的通气孔V2-4。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膨胀气体从第一腔室C1流动至第二腔室C2和第四腔室C4,因此第二腔室C2和第四腔室C4大致同时膨胀展开。
因此,具有第四腔室(主腔室)C4和第二腔室(预推腔室)C2可大致同时对乘员进行保护的优点。
例如即使在乘员P较浅地坐在座椅的座面前端侧而无法充分进行基于第二腔室C2的约束的状况下,也能够通过第四腔室C4在冲突初期的阶段快速且切实有效地约束乘员P4。
在(A)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C4F、C4R)相对于侧面框架 10的框架侧壁部10a位于外侧,在第一腔室C1的前方且在第二腔室C2的外侧展开。
另一方面,在(B)图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特别是C4F)在第一腔室的前方且在侧面框架10的框架侧壁部10a的前方展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C2的前方。
第十二实施例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概略图,与图3的A2-A2方向的剖面对应。
(A)图和(B)图所示的例子均基于同样的构思而构成,但第四腔室C4 的配置、构造不同。
图19是平面地示出图18所示的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示出构成气囊的面板的配置、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15所示的第十实施例共通的部分较多,因此为了容易理解,以与第十实施例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
与第十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展开状态的气囊时,第二腔室C2不与侧面框架10的框架侧壁部10a重叠。
在框架侧壁部10a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车辆的内侧(车宽度方向内侧) 突出的前方壁部210,第二腔室C2的后端部分与该前方壁部210抵接而进行支承。
另外,除了第四腔室C4以外,第一腔室C1还以所谓袋中袋的方式设置成包围充气机30。
参照图19(B),第二腔室C2的后缘部的特定的范围200按照沿着侧面框架10的侧壁部10a的光滑膨胀的前缘形状的方式弯曲而成型。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第二腔室C2按照与侧壁部10a的前缘密合的方式展开,能够在该密合的区域得到反作用力,除了第二腔室C2的展开形状稳定以外,能够快速且切实有效地进行向前方的展开。
在图18(A)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C4F、C4R)位于侧面框架 10的外侧,在第一腔室C1的前方且在第二腔室C2的外侧展开。
另一方面,在图18(B)所示的例子中,第四腔室C4(特别是C4F)在第一腔室的前方且在侧面框架10的前方展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C2的前方。
通过采用(B)图所示的构造,具有气体能够顺畅地从第一腔室C1经由第二腔室C2而到达第四腔室C4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解释)
将本发明与上述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可对本公开进行更多的等价的变更和变形。
因此,可认为本发明的上述例示实施方式仅为例示目的,并不具有限定性。
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化。
例如,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接近侧面的侧面气囊重点进行了叙述,但也能够用于远侧气囊(车辆用座椅中远离车辆门一侧的面)、小机动性等超小型车辆等中只有单座的车辆(包括具有或不具有门且一列仅有一个座位的车辆)。

Claims (29)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车辆座椅,其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以及侧面气囊装置,其收纳于所述座椅中,所述乘员保护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在车宽度方向侧部向车辆行进方向膨出的侧面支持部,
在所述侧面支持部的内部配置有侧面框架部,所述侧面框架部具有从上方观察水平剖面时沿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框架侧壁部,
所述侧面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其对所述气囊供给膨胀气体,
所述气囊具有:第一腔室,其对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其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所述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
从车辆侧方观察时,所述第二腔室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形成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后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2.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车辆座椅,其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以及侧面气囊装置,其收纳于所述座椅中,所述乘员保护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在车宽度方向侧部向车辆行进方向膨出的侧面支持部,
在所述侧面支持部的内部配置有侧面框架部,所述侧面框架部具有从上方观察水平剖面时沿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框架侧壁部,
所述侧面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其对所述气囊供给膨胀气体,
所述气囊具有:第一腔室,其对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其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所述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
从车辆侧方观察时,所述第二腔室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形成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后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乘员保护装置还具有背带,所述背带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后方侧连结的前端部,
构成为使所述背带的后端部与所述侧面框架或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安装于所述侧面框架的螺柱螺栓连结。
3.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具有:车辆座椅,其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以及侧面气囊装置,其收纳于所述座椅中,所述乘员保护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在车宽度方向侧部向车辆行进方向膨出的侧面支持部,
在所述侧面支持部的内部配置有侧面框架部,所述侧面框架部具有从上方观察水平剖面时沿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框架侧壁部,
所述侧面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而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充气机,其对所述气囊供给膨胀气体,
所述气囊具有:第一腔室,其对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腔室,其在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展开,
所述第一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框架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展开,
从车辆侧方观察时,所述第二腔室的膨胀区域的后端部分形成于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后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膨胀区域的后方形成有非膨胀区域,所述非膨胀区域与所述侧面框架或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安装于所述侧面框架的螺柱螺栓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成对所述框架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部分形成有向后方突出而膨胀展开的突出膨胀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如下的配置: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突出膨胀部从侧方观察时不与所述充气机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按照从车辆侧方观察时与所述框架侧壁部不重叠的方式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二腔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构成为一个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和后方腔室部分,
在所述划分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内部通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反的一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结的第三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三腔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和后方腔室部分,
在所述划分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内部通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保护装置还具有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前方,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连结。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保护装置还具有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侧面框架部的前侧,与所述第二腔室连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五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六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外侧将所述第四腔室的后方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第二腔室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所述第一腔室作为向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引导件进行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面框架的外侧将所述第四腔室的后方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第一腔室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所述第一腔室作为向所述第二腔室的气体引导件进行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保护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的车宽度方向连结的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按照袋中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的内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设置成位于所述侧面框架部的前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五内部通气孔,以便使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所述第四腔室。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的前端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部分靠前方的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连结。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划分成前方腔室部分和后方腔室部分,
在所述划分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六内部通气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边界部分、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的所述后方腔室部分的边界部分分别形成有通气孔,
所述膨胀气体依次流动至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四腔室的后方部分、所述第四腔室的前方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的最前部设置有将膨胀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外部通气孔。
29.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其装备在权利要求1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中。
CN201880017846.2A 2017-03-30 2018-02-05 乘员保护装置 Active CN110431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6756 2017-03-30
JP2017-066756 2017-03-30
JP2017136590 2017-07-12
JP2017-136590 2017-07-12
PCT/JP2018/003876 WO2018179850A1 (ja) 2017-03-30 2018-02-05 乗員保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052A CN110431052A (zh) 2019-11-08
CN110431052B true CN110431052B (zh) 2022-01-28

Family

ID=63675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846.2A Active CN110431052B (zh) 2017-03-30 2018-02-05 乘员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5724B2 (zh)
EP (1) EP3604047B1 (zh)
JP (1) JP6748294B2 (zh)
KR (1) KR102257441B1 (zh)
CN (1) CN110431052B (zh)
WO (1) WO2018179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2221B1 (en) * 2018-06-19 2023-04-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therewith
US11731576B2 (en) * 2018-10-24 2023-08-2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WO2020129386A1 (ja) * 2018-12-21 2020-06-2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00163B2 (ja) * 2019-02-09 2022-07-12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9116586A1 (de) * 2019-06-19 2020-12-24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modul, Fahrzeugsitz mit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
US11130463B2 (en) * 2020-01-14 2021-09-28 Autoliv Asp, Inc. Forked far-side airbag assembly
CN115003560B (zh) * 2020-02-16 2023-04-28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US11958429B2 (en) * 2020-04-09 2024-04-1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JP7341116B2 (ja) * 2020-11-27 2023-09-0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21109956A1 (de) 2021-04-20 2022-10-20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baugruppe sowie Fahrzeugsitz mit Gassackbaugrupp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3494A (ja) * 2007-07-19 2009-02-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0133280A1 (en) * 2009-05-16 2010-11-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unit, vehicle seat and motor vehicle
JP2013233863A (ja) * 2012-05-09 2013-11-21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502062A (zh) * 2012-04-17 2014-01-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WO2015045613A1 (ja) * 2013-09-27 2015-04-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7048A (en) * 2003-01-10 2004-07-14 Autoliv Dev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airbag
JP4400495B2 (ja) 2004-05-27 2010-01-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9033181B3 (de) * 2009-07-13 2010-12-3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 Seitengassackeinrichtung und Sicherheitseinrichtung
DE102010027401B4 (de) 2010-07-15 2022-05-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eitengassack mit seitlicher Abstützung
KR101233336B1 (ko) 2010-11-03 2013-02-14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팔걸이와 좌석 사이에 구속되는 중앙 사이드 에어백
KR101283698B1 (ko) * 2011-03-29 2013-07-05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사이드 에어백
JP6107749B2 (ja) * 2014-06-23 2017-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52266B2 (ja) * 2014-10-27 2016-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6354044B2 (ja) * 2015-04-27 2018-07-1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323438B2 (ja) * 2015-12-16 2018-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428666B2 (ja) * 2016-02-10 2018-1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646146B2 (ja) 2016-06-01 2020-02-1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保護装置
DE102016122167A1 (de) 2016-11-17 2018-05-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 mit einer Gassackeinheit und Gassackeinheit, welche zum Gebrauch in einem Fahrzeugsitz angepasst ist
JP6658585B2 (ja) * 2017-02-03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919383B2 (ja) * 2017-07-18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EP3663140B1 (en) * 2017-08-01 202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JP6848762B2 (ja) * 2017-08-09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56482B2 (ja) * 2017-09-20 2021-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3494A (ja) * 2007-07-19 2009-02-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0133280A1 (en) * 2009-05-16 2010-11-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unit, vehicle seat and motor vehicle
CN103502062A (zh) * 2012-04-17 2014-01-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JP2013233863A (ja) * 2012-05-09 2013-11-21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5045613A1 (ja) * 2013-09-27 2015-04-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4047A1 (en) 2020-02-05
KR20200012832A (ko) 2020-02-05
EP3604047B1 (en) 2021-11-03
EP3604047A4 (en) 2020-11-04
US20210162942A1 (en) 2021-06-03
KR102257441B1 (ko) 2021-05-31
JPWO2018179850A1 (ja) 2019-11-07
CN110431052A (zh) 2019-11-08
US11235724B2 (en) 2022-02-01
JP6748294B2 (ja) 2020-08-26
WO2018179850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052B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09153362B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07848483B (zh) 驾乘人员保护装置
CN107640119B (zh) 车辆乘员约束装置
EP3960553B1 (en)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US11833990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ide airbag device
EP3663140B1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109866729B (zh) 后座侧气囊装置
US11267433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same
US11358555B2 (en)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