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9564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9564A
CN110319564A CN201910733663.7A CN201910733663A CN110319564A CN 110319564 A CN110319564 A CN 110319564A CN 201910733663 A CN201910733663 A CN 201910733663A CN 110319564 A CN110319564 A CN 110319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lieve heat
wind deflector
conditioner
hea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36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杰
刘奇伟
翟富兴
姬安生
王少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36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9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9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导风板,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散风组件与导风板设于空调出风口相对的两侧并分别相对于空调本体可转动;控制器,与散风组件及导风板电连接,并分别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实现定向出风以及实现广角出风。一部分气流经散风组件吹出,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一方面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较为固定,因此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空调器“正面”朝向的位置会被冷风直吹而感到寒冷,而其他位置却会因为无法感受到送风而不够凉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导风板,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散风组件与导风板设于空调出风口相对的两侧并分别相对于空调本体可转动;控制器,与散风组件及导风板电连接,并分别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风板和散风组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转动,相对的导风板和散风组件限定出一个可引导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引流通道。控制器与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电连接,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和开口大小。
其中,通过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可以详细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实现定向出风,同时通过调整引流通道的开口大小,可以实现广角出风,使得房间内温度更加平均。进一步地,散风组件上设置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气流在经空调出风口吹出后,一部分被引流通道引导至预定的方向,另一部分经散风组件吹出,经散风组件吹出的气流会被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打散,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一方面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通讯接口,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触发控制器分别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通讯接口,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接收控制指令,根据不同的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具体为调节空调器送风的方向和送风的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中的定向送风指令,并根据定向送风指令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引流通道沿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目标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时,代表用户希望空调器能够向目标位置定向送风,此时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一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二目标角度,以将由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构成的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与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进而实现了针对目标方向的定向送风。
其中,控制器可分别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中的任一者,或同时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70°至200°。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精准地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实现定向送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中的广角送风指令,并根据广角送风指令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且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则代表用户希望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以提高送风范围,此时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三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此时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该喇叭口结构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即增大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夹角,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对应增加,实现广角送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也即在广角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80°。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10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以使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进而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实现广角送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板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板上设置有通孔,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部分可以通过该通孔,并在该通孔的作用下形成多股方向不同的气流,以使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被打散分散,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本体的底部设有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连接于空调本***于空调出风口的前侧边缘的位置,导风板连接于空调本***于空调出风口的后侧边缘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出风口设置于空调本体的底部,散风组件连接于空调本***于空调出风口的前侧边缘的位置,导风板连接于空调本***于空调出风口的后侧边缘的位置。在空调器工作过程中,经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首先吹向导风板,部分气流可通过导风板上设置的通孔,形成多方向的小气流吹出,部分吹向散风组件,吹向散风组件部分的气流被散风组件上的散风结构打散后扩散流动,其余部分的气流经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的引导后,经引流通道的开口定向吹出或以广角的形式发散吹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风板和散风组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转动,相对的导风板和散风组件限定出一个可引导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引流通道。空调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和开口大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定向送风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导风板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引流通道沿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目标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定向送风指令时,代表用户希望空调器能够向目标位置定向送风,此时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一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二目标角度,以将由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构成的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与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进而实现了针对目标方向的定向送风。
其中,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70°至200°。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精准地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实现定向送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广角送风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导风板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且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则代表用户希望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以提高送风范围,此时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三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此时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该喇叭口结构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即增大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夹角,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对应增加,实现广角送风。
其中,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也即在广角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80°。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10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以使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进而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实现广角送风。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结构图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图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再一个结构图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空调本体,22空调出风口,4导风板,6散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2,空调本体2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22;导风板4,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空调出风口22;散风组件6,散风组件6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散风组件6与导风板4设于空调出风口22相对的两侧并分别相对于空调本体2可转动;控制器,与散风组件6及导风板4电连接,并分别控制散风组件6和导风板4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均可以相对于空调本体2转动,相对的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限定出一个可引导空调出风口22的出风方向的引流通道。控制器与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电连接,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和开口大小。
其中,通过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可以详细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实现定向出风,同时通过调整引流通道的开口大小,可以实现广角出风,使得房间内温度更加平均。进一步地,散风组件6上设置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气流在经空调出风口22吹出后,一部分被引流通道引导至预定的方向,另一部分经散风组件6吹出,经散风组件6吹出的气流会被散风组件6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打散,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一方面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房间内温度更加平均,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导风板4与空调器的外壳相匹配,在关闭空调出风口22时,导风板4覆盖于空调出风口22处,并嵌入空调器的外壳上预留的凹槽,在关闭空调出风口22后,空调本体2与导风板4呈现一体式外观。
空调本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散风组件6的容纳腔,在空调器停机时,导风板4关闭空调出风口22,同时散风组件6嵌入容纳腔内。在散风组件6嵌入容纳腔后,空调本体2与散风组件6呈现一体式外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通讯接口,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触发控制器分别控制散风组件6和导风板4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通讯接口,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接收控制指令,根据不同的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6和导风板4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具体为调节空调器送风的方向和送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中的定向送风指令,并根据定向送风指令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4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6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6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空调出风口22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引流通道沿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目标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时,代表用户希望空调器能够向目标位置定向送风,此时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4转动至第一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6转动至第二目标角度,以将由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构成的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与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进而实现了针对目标方向的定向送风。
其中,控制器可分别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中的任一者,或同时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
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导风板4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70°至200°。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6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旋转对应的角度,可精准地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实现定向送风。
如图2和图3所示,定向送风指令可指定多个送风方向。举例来说,在导风板4关闭出风口,且散风组件6嵌入容纳腔的情况下,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A,定向送风指令A对应目标方向A,对应的,驱动导风板4顺时针旋转至60°,散风组件6顺时针旋转至90°。
在导风板4关闭出风口,且散风组件6嵌入容纳腔的情况下,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B,定向送风指令B对应目标方向B,对应的,驱动导风板4顺时针旋转至120°,散风组件6顺时针旋转至180°。
可以理解的时,定向送风指令不仅包括上述举例的两种情况,用户可自由设置多种定向送风指令,实现对不同目标位置的定向送风。
进一步地,第一目标角度和第二目标角度相匹配,在根据定向送风指令改变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时,导风板4和散风结构之间的夹角角度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中的广角送风指令,并根据广角送风指令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4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6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6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与空调出风口22连通,且沿远离空调出风口22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则代表用户希望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以提高送风范围,此时触发控制器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4转动至第三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6转动至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此时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6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该喇叭口结构沿远离空调出风口22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即增大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之间的夹角,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对应增加,实现广角送风。
其中,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也即在广角送风模式下,导风板4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80°。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6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10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旋转对应的角度,可以使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6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进而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实现广角送风。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当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时,散风组件6旋转至60°位置,导风板4旋转至120°位置,此时引流通道的“出口”扩大,空调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增加。
广角送风指令还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送风角度,比如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B时,散风组件6旋转至50°位置,导风板4旋转至130°位置,进一步增加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广角送风指令可以包括多种出风角度,用户可自由设置多种广角送风指令,实现不同角度范围的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风板4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该实施例中,导风板4上设置有通孔,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气流部分可以通过该通孔,并在该通孔的作用下形成多股方向不同的气流,以使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风被打散分散,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空调本体2的底部设有空调出风口22,散风组件6连接于空调本体2位于空调出风口22的前侧边缘的位置,导风板4连接于空调本体2位于空调出风口22的后侧边缘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22设置于空调本体2的底部,散风组件6连接于空调本体2位于空调出风口22的前侧边缘的位置,导风板4连接于空调本体2位于空调出风口22的后侧边缘的位置。在空调器工作过程中,经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气流首先吹向导风板4,部分气流可通过导风板4上设置的通孔,形成多方向的小气流吹出,部分吹向散风组件6,吹向散风组件6部分的气流被散风组件6上的散风结构打散后扩散流动,其余部分的气流经导风板4和散风组件6的引导后,经引流通道的开口定向吹出或以广角的形式发散吹出。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2,接收控制指令;
S504,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风板和散风组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转动,相对的导风板和散风组件限定出一个可引导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引流通道。空调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引流通道的朝向和开口大小。
其中,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气流在经空调出风口吹出后,一部分被引流通道引导至预定的方向,另一部分经散风组件吹出,经散风组件吹出的气流会被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打散,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一方面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房间内温度更加平均,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602,接收定向送风指令;
S604,控制导风板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导风板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引流通道沿与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目标方向。
具体地,当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定向送风指令时,代表用户希望空调器能够向目标位置定向送风,此时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一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二目标角度,以将由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构成的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与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进而实现了针对目标方向的定向送风。
其中,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70°至200°。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精准地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实现定向送风。
可选地,定向送风指令可指定多个送风方向。
举例来说,在导风板关闭出风口,且散风组件嵌入容纳腔的情况下,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A,定向送风指令A对应目标方向A,对应的,驱动导风板顺时针旋转至60°,散风组件顺时针旋转至90°。
在导风板关闭出风口,且散风组件嵌入容纳腔的情况下,接收到定向送风指令B,定向送风指令B对应目标方向B,对应的,驱动导风板顺时针旋转至120°,散风组件顺时针旋转至180°。
可以理解的时,定向送风指令不仅包括上述举例的两种情况,用户可自由设置多种定向送风指令,实现对不同目标位置的定向送风。
进一步地,第一目标角度和第二目标角度相匹配,在根据定向送风指令改变引流通道的开口方向时,导风板和散风结构之间的夹角角度不变。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702,接收广角送风指令;
S704,控制导风板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导风板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散风组件至与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导风板与散风组件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且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具体地,如果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则代表用户希望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以提高送风范围,此时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转动,具体地,控制导风板转动至第三目标角度,同时控制散风组件转动至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此时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该喇叭口结构沿远离空调出风口的方向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即增大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夹角,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对应增加,实现广角送风。
其中,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也即在广角送风模式下,导风板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40°至80°。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也即在定向送风模式下,散风组件可被控制器控制的转动范围为100°至140°。通过控制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旋转对应的角度,可以使导风板与散风组件限定出喇叭口结构,进而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实现广角送风。
举例来说,当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时,散风组件旋转至60°位置,导风板旋转至120°位置,此时引流通道的“出口”扩大,空调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增加。
广角送风指令还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送风角度,比如接收到广角送风指令B时,散风组件旋转至50°位置,导风板旋转至130°位置,进一步增加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广角送风指令可以包括多种出风角度,用户可自由设置多种广角送风指令,实现不同角度范围的送风。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
导风板,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空调出风口;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导风板设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相对的两侧并分别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转动;
控制器,与所述散风组件及所述导风板电连接,并分别控制所述散风组件和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触发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散风组件和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定向送风指令,并根据所述定向送风指令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导风板至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所述散风组件至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所述引流通道沿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目标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70°至200°,所述第二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14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讯接口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广角送风指令,并根据所述广角送风指令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导风板至与所述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所述散风组件至与所述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所述喇叭口结构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且沿远离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方向所述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至80°,所述第四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0°至14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本体的底部设有所述空调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连接于所述空调本***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前侧边缘的位置,所述导风板连接于所述空调本***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后侧边缘的位置。
9.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为定向送风指令,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导风板至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一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所述散风组件至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角度,使得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且间隔地布置以合围出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通道,且使得所述引流通道沿与所述定向送风指令对应的目标方向延伸,以适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目标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为广角送风指令,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导风板至与所述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角度,以及控制所述散风组件至与所述广角送风指令对应的第四目标角度,使得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相对并合围限定出喇叭口结构,所述喇叭口结构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且沿远离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方向所述喇叭口结构的开口逐渐增大。
12.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1910733663.7A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319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663.7A CN110319564A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663.7A CN110319564A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564A true CN110319564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5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3663.7A Pending CN110319564A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95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915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779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5091082A (zh) * 2014-04-16 2015-11-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挂壁式空调器及送风控制方法
CN105135519A (zh) * 2015-08-07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205579920U (zh) * 2016-04-15 2016-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结构
CN107166532A (zh) * 2017-06-09 2017-09-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5859A (zh) * 2017-12-11 2018-06-0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8907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489022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57072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779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5091082A (zh) * 2014-04-16 2015-11-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挂壁式空调器及送风控制方法
CN105135519A (zh) * 2015-08-07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205579920U (zh) * 2016-04-15 2016-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结构
CN107166532A (zh) * 2017-06-09 2017-09-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5859A (zh) * 2017-12-11 2018-06-0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9022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8907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057072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915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8062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US10081225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slotted mode cam
US11085651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319565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4107333B2 (ja) 天井設置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510571A (ja) ドラムフラップ
CN107131564A (zh) 导流装置和空调器
KR101896897B1 (ko) 차량용 공기조화장치의 공기조절 시스템
CN11031956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1571304A (zh) 通风装置
KR100747305B1 (ko) 외기 모드시 내기가 유입되는 자동차 공기 조화기용 내외기
CN110145851A (zh) 空调器
CN10966827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02267204A (ja) 除湿装置
WO2017175669A1 (ja) 空調機
CN104723835A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CN108954506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0804231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87157A (zh) 风道阀芯、风道节流阀及风道、车用空调***和车辆
CN107328068B (zh) 导流装置和空调器
CN105180287A (zh)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KR101150468B1 (ko) 지게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
CN205403096U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205119242U (zh)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
JP2009085449A (ja)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