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3823A -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3823A
CN110173823A CN201910472129.5A CN201910472129A CN110173823A CN 110173823 A CN110173823 A CN 110173823A CN 201910472129 A CN201910472129 A CN 201910472129A CN 110173823 A CN110173823 A CN 110173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defrost
air conditioner
hea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21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3823B (zh
Inventor
徐振坤
唐亚林
杜顺开
蔡志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21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3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3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31Low ambi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根据获取到的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四通阀维持导通方向不变,以及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处于低温高湿环境的室外换热器容易结霜,当前的解决方案为化霜时进行四通阀的换向,转为制冷循环运行,达到室外机除霜的目的,但会影响对房间的制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中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回气端;由第一冷媒管路连接的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所述室内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三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以及所述控制阀电连接,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四通阀保持导通方向不变、控制所述打开控制阀以使所述旁通管路导通、以及控制调节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至指定开度。
其中,在制冷模式中,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端排向四通阀,由四通阀流向室外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中,冷媒从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然后从室外换热器流向四通阀,并返回压缩机的回气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节流装置包括阀座以及通过励磁控制往返移动的阀针,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阀针配合的节流孔,以由所述阀针与所述节流孔限定出冷媒的流通面积,其中,从第一开度至所述第二开度,所述流通面积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增加,自所述第二开度起,所述流通面积根据第二速率增加,所述第二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具有两种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通面积的增加速率,以在检测到室外换热器出现结霜现象时,将第一速率调节至第二速率,以快速将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导入室外换热器中,由于此时冷媒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能够实现四通阀不换向时的化霜操作。
其中,第二开度对应的冷媒流量与第一开度对应的冷媒流量之间的比值在[3.34,10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旁通管路,与设置有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设置;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导通或截止;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与设置有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旁通管路,并在旁通管路上设置控制阀,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导通,结合对节流装置的控制,以减小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压差,并且通过第一旁通管理导通,使室内换热器侧的高温冷媒能够快速流至室外换热器,进而通过高温冷媒散热实现化霜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冷媒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管路上,和/或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用于在化霜模式中开启,以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行加热和/或对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行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端设置冷媒加热装置,以提升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制热模式下对室内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化霜效果。
通过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提升化霜时吸气干度,缓解压缩机回液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电辅热组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化霜模式中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
另外,在化霜模式下,由于室内换热器的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因此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开启电辅热组件,能够弥补化霜模式下对室内制热能力的不足,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由单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单排换热管构造室外换热器,减小暴露于室外的表面积,因此能够降低化霜的难度,以保证在四通阀维持与制热模式相同的流通方向时进行化霜操作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由多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其中,多排换热管可以包括室2.6排、双排,1.6排,1.5排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室内风机,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其中,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风机降速,并根据防冷风规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即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在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室内风机开启会向室内吹冷风,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室内风机的设置防冷风控制规则,即在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才开启室内风机,并且室内风机的转速与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成正比,以达到较好的制热效果。
另外,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止运行,以防止室外换热器的热量向室外扩散,以得到良好的化霜效果。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体表冷热感应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所述控制阀为电磁截止阀。
另外,在节流装置不经过控制器控制的情况下,节流装置还可以为毛细管,节流阀,自保持节流阀,热力膨胀阀等节流元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双向电磁截止阀,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其中,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四通阀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常闭单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或常闭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有利于改善执行化霜操作时的液击风险。
另外,单向电磁截止阀由于断电的情况下具有单相截止功能,因此在制冷模式下,不需要控制上电,因此制备成本更低,而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结合,能够实现流量控制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调器,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根据获取到的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四通阀维持导通方向不变,以及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其中,所述工况参数包括温度工况参数和/或时间工况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则继续采集所述工况参数,以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继续检测是否有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根据工况参数确定当前室外换热器存在结霜的风险,即进入结霜检测阶段,此时通过确定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以在结霜检测阶段继续检测实时的工况参数,以在工况参数与化霜开启条件或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一个实现匹配时,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一方面,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能够对进入化霜模式的时间点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利于防止除霜模式的持续时间过长,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外换热器两侧的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靠近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靠近四通阀设置,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制热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使对应的第一旁通管路截止;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打开,使对应的第二旁通管路导通,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下,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以使对应的第一旁通管路截止,通过调节并联管路上的第一节流装置,实现制热功能,控制第二电磁截止阀开启,以使对应的第二旁通管路导通,以保证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冷媒流通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打开,使所述第一旁旁通管路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的一侧,通过与设置有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旁通管路,并在旁通管路上设置控制阀,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导通,结合对节流装置的控制,以减小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压差,并且通过第一旁通管理导通,使室内换热器侧的高温冷媒能够快速流至室外换热器,进而通过高温冷媒散热实现化霜效果。
在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连接的一侧,通过采用常闭单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或常闭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有利于改善执行化霜操作时的液击风险。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确定室外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对应的第一目标开度与第二目标开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一目标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二目标开度。
其中,温度区间中的温度值越低,对应节流装置的开度越大。
其中,通过对第一节流装置的控制,能够实现制热模式下的化霜效果,通过对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能够降低化霜过程中,压缩机遭受液击的概率,从而提升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若检测到室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室内风机,并且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与所述室内管温之间为正相关;以及控制所述室外风机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即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在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室内风机开启会向室内吹冷风,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室内风机的设置防冷风控制规则,即在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才开启室内风机,并且室内风机的转速与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成正比,以达到较好的制热效果。
另外,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止运行,以防止室外换热器的热量向室外扩散,以得到良好的化霜效果。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体表冷热感应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
另外,在化霜模式下,由于室内换热器的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因此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开启电辅热组件,能够弥补化霜模式下对室内制热能力的不足,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冷媒加热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端设置冷媒加热装置,以提升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制热模式下对室内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化霜效果。
通过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提升化霜时吸气干度,缓解压缩机回液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包括: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检测到房间温度进入第一温度阈值区间;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检测到室外温度进入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分别确定与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在根据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开启化霜操作前,检测到采集到的工况参数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则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与房间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第二温度阈值区间与室外温度对应,若检测到房间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并且室外温度处于任一第二温度阈值区间时,表明有结霜风险,即进入结霜检测阶段,若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此时通过确定与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以在结霜检测阶段继续检测实时的工况参数,以在工况参数与化霜开启条件或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一个实现匹配时,指定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在与化霜开启条件匹配时,则直接进入化霜模式,在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时,则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保证向室内的加热效果,一方面,在检测到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开启化霜操作之前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能够对进入化霜模式的时间点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利于减小化霜操作的开启时长,防止影响用户对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与房间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第二温度阈值区间与室外温度对应,若检测到房间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并且室外温度处于任一第二温度阈值区间时,表明有结霜风险,即进入结霜检测阶段,若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此时通过确定与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以在结霜检测阶段继续检测实时的工况参数,以在工况参数与化霜开启条件或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一个实现匹配时,指定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在与化霜开启条件匹配时,则直接进入化霜模式,在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时,则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保证向室内的加热效果,一方面,在检测到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开启化霜操作之前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能够对进入化霜模式的时间点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利于减小化霜操作的开启时长,防止影响用户对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还包括:在所述结霜检测阶段,若检测到室外管温的变化量,和/或室内管温与房间温度之间的温差的变化量满足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则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在执行化霜操作过程中,继续采集工况参数,若检测到所述工况参数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则由所述化霜模式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其中,所述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大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
其中,变化量绝对阈值为绝对值,在将变化率阈值视为一个绝对值时(即变化量绝对阈值),则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大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实际上,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室外管温处于下降状态,因此其实际的变化量为一个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阈值小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的限定,使开启电辅热的条件更易达到,化霜开启条件相对来说更难达到,因此可以满足在化霜之间开启电辅热,向室内辅助加热的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检测室内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所述室内管温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继续处于开启状态,直至所述室内管温上升至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化霜完毕后通过检测室内管温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继续开启电辅热组件,以解决化霜完成后室内换热器供热升温慢的问题。
第二温度阈值表示该室内换热器管温无法提供良好的制热出风效果,可以根据使用经验值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一旁通管路截止;若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若所述二电磁截止阀为双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双向电磁截止阀上电,以使所述第二旁通管路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的联合控制,实现制冷模式的独立运行,以及制热模式与化霜模式的兼顾运行。
其中,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四通阀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方向。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本发明第二方案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器以及适用于该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对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能够降低化霜过程中,压缩机遭受液击的概率,从而提升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2)通过对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的联合控制,实现制冷模式的独立运行,以及制热模式与化霜模式的兼顾运行。
(3)通过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和/或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改善解决结霜未进入化霜制热效果持续降低,化霜阶段从室内吸热与制热效果低,化霜完成以后制热效果上升缓慢等三不同阶段的热能不足的问题。
(4)通过设置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提升化霜时吸气干度,缓解压缩机回液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5)通过设置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提高排气温度,进而提升化霜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2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运行控制方法使用的空调器可以具有以下部件,包括:压缩机102、四通阀104、室外风机106、室外换热器108、室内换热器110、室内风机112、以及第一节流装置114,其中第一节流装置114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冷媒管路上。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节流装置114为流量可多级调节的节流装置,并包括阀座1416以及通过励磁控制往返移动的阀针1414,所述阀座1416上开设有与所述阀针1414配合的节流孔1418,以由所述阀针与所述节流孔限定出冷媒的流通面积,其中,从第一开度至所述第二开度,所述流通面积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增加,自所述第二开度起,所述流通面积根据第二速率增加,所述第二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速率。
如图2所示,第一节流装置114还包括以下结构:弹簧1402、定子线圈1404,转子磁铁1406,阀针转动套筒1408,定位圈1410与进出铜管712。
阀针1414可以由锥体结构1422与圆台结构1420构造形成,其中圆台母线为直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两种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通面积的增加速率,以在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8出现结霜现象时,将第一速率调节至第二速率,以快速将室内换热器110中的冷媒导入室外换热器108中,由于此时冷媒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能够实现四通阀104不换向时的化霜操作。
其中,第二开度对应的冷媒流量与第一开度对应的冷媒流量之间的比值在[3.34,100]之间。
可选地,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有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
可选地,室外换热器108与四通阀104之间连接有第二冷媒管路,第二冷媒管路上设置第二节流装置118。
可选地,与第二冷媒管路并联有第一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
可选地,第一控制阀116为双向电磁截止阀,第二控制阀120为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
具体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2;四通阀104,所述四通阀104中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02的排气端与回气端;由第一冷媒管路连接的室外换热器108与室内换热器110,所述室外换热器108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04的第三接口,所述室内换热器110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三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04的第四接口;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以及所述控制阀电连接,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四通阀104保持导通方向不变、控制所述打开控制阀以使所述旁通管路导通、以及控制调节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至指定开度。
其中,在制冷模式中,冷媒从压缩机102的排气端排向四通阀104,由四通阀104流向室外换热器108,在制热模式中,冷媒从室内换热器110流向室外换热器108,然后从室外换热器108流向四通阀104,并返回压缩机102的回气端。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旁通管路,与设置有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设置;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导通或截止;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与设置有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旁通管路,并在旁通管路上设置控制阀,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导通,结合对节流装置的控制,以减小室内换热器110与室外换热器108之间的压差,并且通过第一旁通管理导通,使室内换热器110侧的高温冷媒能够快速流至室外换热器108,进而通过高温冷媒散热实现化霜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加热装置124,包括至少三种设置方式:
如图5所示,冷媒加热装置124B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
如图4所示,冷媒加热装置124A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如图6所示,冷媒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冷媒加热装置124用于在化霜模式中开启,以对所述压缩机102排出的冷媒进行加热和/或对返回所述压缩机102的冷媒进行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缩机102的排气端设置冷媒加热装置124,以提升压缩机102排出的冷媒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制热模式下对室内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自室内换热器110流向室外换热器108的冷媒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化霜效果。
通过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冷媒加热装置124,能够提升化霜时吸气干度,缓解压缩机102回液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如图3所示,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电辅热组件122,与所述室内换热器110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化霜模式中开启,以对所述室内换热器110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122,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
另外,在化霜模式下,由于室内换热器110的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108,因此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开启电辅热组件122,能够弥补化霜模式下对室内制热能力的不足,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108由单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图7至图14示出了设置有由单排换热管形成的室外换热器108的空调器结构。
如图7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
如图8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9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A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如图10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B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
如图11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如图12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A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13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B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14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冷媒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单排换热管构造室外换热器108,减小暴露于室外的表面积,因此能够降低化霜的难度,以保证在四通阀104维持与制热模式相同的流通方向时进行化霜操作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108由多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其中,多排换热管可以包括室2.6排、双排,1.6排,1.5排等。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106,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08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室内风机112,与所述室内换热器11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其中,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风机106降速,并根据防冷风规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112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即检测到室内换热器110的管温在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室内风机112开启会向室内吹冷风,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室内风机112的设置防冷风控制规则,即在室内换热器110的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才开启室内风机112,并且室内风机112的转速与室内换热器110的管温成正比,以达到较好的制热效果。
另外,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室外风机106降速或停止运行,以防止室外换热器108的热量向室外扩散,以得到良好的化霜效果。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体表冷热感应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所述控制阀为电磁截止阀。
另外,在节流装置不经过控制器控制的情况下,节流装置还可以为毛细管,节流阀,自保持节流阀,热力膨胀阀等节流元器件。
图15至图22示出了室外换热器两侧的回路上均设置有旁通流路的空调器结构,其中室外换热器108可以为多排换热管式的换热器,也可以为单排换热管式的换热器。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14,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118;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双向电磁截止阀116,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单向电磁截止阀120或双向电磁截止阀120,其中,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四通阀104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8方向。
如图15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
如图16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17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A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如图18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B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
如图19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
如图20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A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21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B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如图22所示,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4,与第一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16,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18,与第二换热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0,冷媒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104之间的管路上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室内侧还设置有电辅热组件12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常闭单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或常闭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有利于改善执行化霜操作时的液击风险。
另外,单向电磁截止阀由于断电的情况下具有单相截止功能,因此在制冷模式下,不需要控制上电,因此制备成本更低,而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结合,能够实现流量控制的功能。
如图2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302: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根据获取到的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
步骤2306,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四通阀维持导通方向不变,以及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其中,工况参数包括温度工况参数和/或时间工况参数。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则继续采集所述工况参数,以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继续检测是否有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若根据工况参数确定当前室外换热器存在结霜的风险,即进入结霜检测阶段,此时通过确定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以在结霜检测阶段继续检测实时的工况参数,以在工况参数与化霜开启条件或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一个实现匹配时,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一方面,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能够对进入化霜模式的时间点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利于防止除霜模式的持续时间过长,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外换热器两侧的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靠近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靠近四通阀设置,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制热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使对应的第一旁通管路截止;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打开,使对应的第二旁通管路导通,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
在该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下,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以使对应的第一旁通管路截止,通过调节并联管路上的第一节流装置,实现制热功能,控制第二电磁截止阀开启,以使对应的第二旁通管路导通,以保证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冷媒流通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打开,使所述第一旁旁通管路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截止。
在该实施例中,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的一侧,通过与设置有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旁通管路,并在旁通管路上设置控制阀,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导通,结合对节流装置的控制,以减小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压差,并且通过第一旁通管理导通,使室内换热器侧的高温冷媒能够快速流至室外换热器,进而通过高温冷媒散热实现化霜效果。
在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连接的一侧,通过采用常闭单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或常闭双向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有利于改善执行化霜操作时的液击风险。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确定室外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对应的第一目标开度与第二目标开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一目标开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二目标开度。
其中,温度区间中的温度值越低,对应节流装置的开度越大。
其中,通过对第一节流装置的控制,能够实现制热模式下的化霜效果,通过对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能够降低化霜过程中,压缩机遭受液击的概率,从而提升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若检测到室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室内风机,并且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与所述室内管温之间为正相关;以及控制所述室外风机降速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即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在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室内风机开启会向室内吹冷风,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室内风机的设置防冷风控制规则,即在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才开启室内风机,并且室内风机的转速与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成正比,以达到较好的制热效果。
另外,在执行化霜操作时,通过控制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止运行,以防止室外换热器的热量向室外扩散,以得到良好的化霜效果。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体表冷热感应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存在结霜风险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存在结霜风险的工况下的制热效果,进而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房间制热效果。
另外,在化霜模式下,由于室内换热器的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因此导致影响制热效果,通过开启电辅热组件,能够弥补化霜模式下对室内制热能力的不足,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冷媒加热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端设置冷媒加热装置,以提升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制热模式下对室内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化霜效果。
通过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冷媒加热装置,能够提升化霜时吸气干度,缓解压缩机回液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包括: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检测到房间温度进入第一温度阈值区间;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检测到室外温度进入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分别确定与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在根据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开启化霜操作前,检测到采集到的工况参数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则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预设与房间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第二温度阈值区间与室外温度对应,若检测到房间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并且室外温度处于任一第二温度阈值区间时,表明有结霜风险,即进入结霜检测阶段,若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此时通过确定与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以在结霜检测阶段继续检测实时的工况参数,以在工况参数与化霜开启条件或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一个实现匹配时,指定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在与化霜开启条件匹配时,则直接进入化霜模式,在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时,则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保证向室内的加热效果,一方面,在检测到出现结霜现象,但霜层厚度未达到需要化霜的程度但是未达到化霜条件的阶段,由于结霜的限制导致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因此可以先开启电辅热组件,以提升开启化霜操作之前的制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能够对进入化霜模式的时间点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利于减小化霜操作的开启时长,防止影响用户对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还包括:在所述结霜检测阶段,若检测到室外管温的变化量,和/或室内管温与房间温度之间的温差的变化量满足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则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
还包括:在执行化霜操作过程中,继续采集工况参数,若检测到所述工况参数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则由所述化霜模式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其中,所述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大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
其中,变化量绝对阈值为绝对值,在将变化率阈值视为一个绝对值时(即变化量绝对阈值),则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大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实际上,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室外管温处于下降状态,因此其实际的变化量为一个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阈值小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的限定,使开启电辅热的条件更易达到,化霜开启条件相对来说更难达到,因此可以满足在化霜之间开启电辅热,向室内辅助加热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检测室内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所述室内管温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继续处于开启状态,直至所述室内管温上升至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化霜完毕后通过检测室内管温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继续开启电辅热组件,以解决化霜完成后室内换热器供热升温慢的问题。
第二温度阈值表示该室内换热器管温无法提供良好的制热出风效果,可以根据使用经验值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一旁通管路截止;若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若所述二电磁截止阀为双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双向电磁截止阀上电,以使所述第二旁通管路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的联合控制,实现制冷模式的独立运行,以及制热模式与化霜模式的兼顾运行。
其中,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四通阀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方向。
如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402,控制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四通阀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断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上电),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若设置,则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室外风机与压缩机启动运行,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运行;
步骤2404,持续检测房间温度、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室外温度,以确定是否从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
步骤2406,若切换至化霜模式,四通阀仍保持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上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控制增大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设置,根据化霜模式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机,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调节、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与冷媒加热装置;
步骤2408,在化霜模式中持续检测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化霜时长,若满足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化霜模式,并继续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502,控制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四通阀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断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上电),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若设置,则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室外风机与压缩机启动运行,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运行;
步骤2504,持续检测房间温度、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室外温度,以确定是否从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
步骤2506,若切换至化霜模式,四通阀仍保持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上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控制增大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设置,根据化霜模式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机,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调节、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与冷媒加热装置;
步骤2508,在化霜模式中持续检测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化霜时长,若满足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化霜模式,并继续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在返回制热模式后,检测室内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若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继续开启电辅热组件。
如图2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602,控制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四通阀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断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上电),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若设置,则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到制热模式的开度),室外风机与压缩机启动运行,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运行;
步骤2604,持续检测房间温度、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室外温度,以确定是否在制热模式下开启电辅热组件;
步骤2606,若开启电辅热组件,持续检测房间温度、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室外温度,以根据室外管温的变化率和/或室内管温的变化率确定是否从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
步骤2608,若切换至化霜模式,四通阀仍保持上电,第一双向截止阀上电(若设置,则第二双向截止阀或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控制增大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设置,根据化霜模式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室外风机降速或停机,室内风机根据防冷风规则调节、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与冷媒加热装置;
步骤2610,在化霜模式中持续检测室内管温、室外管温与化霜时长,若满足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化霜模式,并继续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在返回制热模式后,检测室内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若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继续开启电辅热组件。
如图2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702,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控制四通阀断电,以改变冷媒流向,第一双向截止阀断电(若设置,第二双向截止阀上电或单向截止阀断电),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到制冷模式的开度,室外风机、室内风机与压缩机启动运行。
如图28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280,该装置包括:存储器2804和处理器2802;存储器2804,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2802,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28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中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回气端;
由第一冷媒管路连接的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所述室内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三冷媒管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以及所述控制阀电连接,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四通阀保持导通方向不变、控制所述打开控制阀以使所述旁通管路导通、以及控制调节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至指定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包括阀座以及通过励磁控制往返移动的阀针,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阀针配合的节流孔,以由所述阀针与所述节流孔限定出冷媒的流通面积,
其中,从第一开度至所述第二开度,所述流通面积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增加,自所述第二开度起,所述流通面积根据第二速率增加,所述第二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管路,与设置有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并联设置;
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导通或截止;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媒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气端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管路上,和/或设置于所述回气端对应的气液分离器上,用于在化霜模式中开启,以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行加热和/或对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辅热组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化霜模式中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换热器由单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换热器由多排换热管构造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外风机,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室内风机,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风机降速,并根据防冷风规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阀为电磁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双向电磁截止阀,与所述第二冷媒管路并联的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
其中,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四通阀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方向。
1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根据获取到的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
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四通阀维持导通方向不变,以及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则继续采集所述工况参数,以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继续检测是否有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外换热器两侧的第一电磁截止阀与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靠近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靠近四通阀设置,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制热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使对应的第一旁通管路截止;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打开,使对应的第二旁通管路导通,
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或双向电磁截止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打开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控制阀以使对应的旁通管路导通,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打开,使所述第一旁旁通管路导通;
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截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化霜模式中,确定室外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
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对应的第一目标开度与第二目标开度;
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一目标开度;
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调节至所述第二目标开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化霜模式中,若检测到室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室内风机,并且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与所述室内管温之间为正相关;以及
控制所述室外风机降速运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化霜模式中,控制开启冷媒加热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检测到房间温度进入第一温度阈值区间;
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阈值区间;
检测到室外温度进入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分别确定与任一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区间对应的化霜开启条件与辅助加热开启条件;
在根据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开启化霜操作前,检测到采集到的工况参数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匹配,则控制开启电辅热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确定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化霜模式或在所述制热模式中开启电辅热组件,具体还包括:
在所述结霜检测阶段,若检测到室外管温的变化量,和/或室内管温与房间温度之间的温差的变化量满足所述化霜开启条件,则切换至所述化霜模式,
其中,所述化霜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大于所述辅助加热开启条件中的室外管温的变化量绝对阈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化霜操作过程中,继续采集工况参数,若检测到所述工况参数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则由所述化霜模式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检测室内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内管温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继续处于开启状态,直至所述室内管温上升至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一旁通管路截止;
若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为单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单向电磁截止阀断电,若所述二电磁截止阀为双向电磁截止阀,则控制所述双向电磁截止阀上电,以使所述第二旁通管路导通。
24.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
2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72129.5A 2019-05-31 2019-05-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73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129.5A CN110173823B (zh) 2019-05-31 2019-05-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129.5A CN110173823B (zh) 2019-05-31 2019-05-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823A true CN110173823A (zh) 2019-08-27
CN110173823B CN110173823B (zh) 2021-06-29

Family

ID=6769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2129.5A Active CN110173823B (zh) 2019-05-31 2019-05-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382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236A (zh) * 2019-09-12 2019-12-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49020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型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43714A (zh) * 2019-12-31 2020-04-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除霜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637A (zh) * 2020-04-07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热泵空调器
CN111503822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1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5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150382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1503820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3959017A (zh) * 2021-10-13 2022-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加热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1175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23228A (zh) * 2022-05-25 2022-08-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
WO2023178999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除霜制热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5544A (zh) * 2023-11-20 2023-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4101143A (zh) * 2014-06-24 2014-10-1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66255A (zh) * 2015-09-01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
CN205065908U (zh) * 2015-09-01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
JP2016080330A (ja) * 2014-10-22 2016-05-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088041A (zh) * 2017-12-06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辐射空调、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4101143A (zh) * 2014-06-24 2014-10-1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80330A (ja) * 2014-10-22 2016-05-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066255A (zh) * 2015-09-01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
CN205065908U (zh) * 2015-09-01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
CN108088041A (zh) * 2017-12-06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辐射空调、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236A (zh) * 2019-09-12 2019-12-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236B (zh) * 2019-09-12 2022-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49020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型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43714A (zh) * 2019-12-31 2020-04-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除霜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637A (zh) * 2020-04-07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热泵空调器
CN111503820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1503821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1B (zh) * 2020-04-29 2021-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2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503825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3959017B (zh) * 2021-10-13 2023-0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59017A (zh) * 2021-10-13 2022-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加热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78999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除霜制热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1175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23228A (zh) * 2022-05-25 2022-08-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
CN114923228B (zh) * 2022-05-25 2023-10-3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
CN117255544A (zh) * 2023-11-20 2023-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7255544B (zh) * 2023-11-20 2024-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823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3823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3822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07680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34915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72916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5422B (zh)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5352032B (zh) 温湿度调控空调机组
CN203533802U (zh) 空调***
CN106705304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CN103411340B (zh) 室外换热装置及其除霜方法
CN104729029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00436A (zh)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22768B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91505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3383157A (zh) 热泵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2114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5912A (zh) 多联机***及其防冷媒偏流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4729163A (zh) 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8626841A (zh)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615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4596000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044096A (zh) 制冷***、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92426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71548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