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990B - 接触装置和接触*** - Google Patents

接触装置和接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8990B
CN110088990B CN201780078598.8A CN201780078598A CN110088990B CN 110088990 B CN110088990 B CN 110088990B CN 201780078598 A CN201780078598 A CN 201780078598A CN 110088990 B CN110088990 B CN 110088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using
recess
contact device
recep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5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8990A (zh
Inventor
L.阮努
O.德克洛特
C.施勒特林格
W.米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riority to CN2021106960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25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one or more pieces being of resilient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装置和接触***,其中该接触装置至少具有接触元件、内部壳体、外部壳体、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该外部壳体界定第一内部空间,该内部壳体界定第二内部空间,其中该内部壳体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内部空间中,其中该接触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二内部空间中,其中该第一密封元件布置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并将第一内部空间与接触装置的环境密封隔离,其中该第二密封元件布置在接触元件和内部壳体之间,并将第二内部空间与接触装置的环境密封隔离。

Description

接触装置和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装置和接触***。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接触装置的密封接触***的许多不同配置,接触装置的内部空间与接触***的环境密封隔开。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改进的接触装置和改进的接触***。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装置和接触***解决。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已经认识到,可以通过以下接触装置提供改进的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至少包括接触元件、内部壳体、外部壳体、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外部壳体界定第一内部空间。内部壳体界定第二内部空间。内部壳体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内部空间中。接触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二内部空间中。第一密封元件布置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并且将第一内部空间与接触装置的环境密封隔离。第二密封元件布置在接触元件和内部壳体之间。第二密封元件将第二内部空间与接触装置的环境密封隔离。
该配置具有以下优点:接触装置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将内部空间与环境密封隔离。此外,接触装置具有特别少量的部件并且特别容易组装。此外,可以使用简单形成的机床进行自动化组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内部壳体在外周表面处具有第一密封容座。第一密封元件布置在第一密封容座中。第一密封容座在面向外部壳体的一侧敞开。外部壳体布置在第一密封容座的外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内部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第一壳体部分在纵向方向上紧靠第二壳体部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在纵向方向上偏离第一壳体部分布置。第一壳体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形成为宽于第二壳体部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布置在第二壳体部分处。第一密封容座在第一纵向侧由具有第一侧表面的第一腹板界定,且在第二纵向侧由具有第二侧表面的第二腹板界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第二密封容座,其中第二密封元件布置在第二密封容座中,其中第二密封元件具有凹口,其中接触元件通过凹口接合。第二密封容座在背离外部壳体的一侧敞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容座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一纵向侧由内部壳的第一肩部界定且在第二纵向侧由外部壳的第三侧表面界定。第二密封容座在横向方向上由内部壳体的内部第一外周表面界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侧表面布置在外部壳体的凸起处。外部壳体在外部壳体的凸起和内部第二外周表面之间包括容座。内部壳体接合在容座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部壳体具有第三肩部。第三肩部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之间,第三肩部具有止动表面,该止动表面布置在面向第一密封元件的纵向侧。止动表面形成为限定另一接触装置相对于接触装置的端部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接触固定装置,该接触固定装置具有销、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第一凹陷布置在内部壳体中。接触元件在外侧具有固定部分,其中固定部分具有第二凹陷。接触元件处的第二凹布置为在纵向方向上陷与第一凹陷重叠。销接合在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中,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将内部壳体连接到接触元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装置具有接触固定装置,其中接触固定装置布置在第一内部空间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的端面搁置在内部壳体上,其中接触元件在外侧包括固定部分,固定部分具有第二凹陷和轴环,其中轴环在纵向侧界定第二凹陷,其中接触固定装置具有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以及具有接合部分的销,其中第三凹陷和接合部分彼此紧靠地布置,其中内部壳体部分地界定第四凹陷,其中接合部分接合在第二凹陷和第四凹陷中,其中轴环接合在第三凹陷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部壳体具有第一支承表面,且内部壳体具有第二支承表面。另外,接触装置包括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形成为推动支承表面使其彼此抵靠。优选地,张紧装置布置在内部壳体的外侧,并按压第二支承表面抵靠第一支承表面。有利地,支承表面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之间。张紧装置优选地形成为增厚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导轨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引导容座,导轨和引导容座彼此接合。引导容座布置在外部壳体的内侧,且导轨布置在内部壳体的外侧。替代地或附加地,引导容座也可以布置在内部壳体的外侧,且导轨也可以布置在外部壳体的内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装置具有编码装置,编码装置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编码轨,编码轨布置在外部壳体的外侧,编码轨形成为接合在另一接触装置的编码容座中,且在纵向方向上引导另一接触装置,并防止接触装置的极性反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密封插塞,所述密封插塞部分地具有与接触元件相同的外轮廓,所述密封插塞将第二内部空间与环境密封隔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具有接触装置和另一接触装置,接触装置如上所述地形成,另一接触装置具有外部壳体,另一接触装置的外部壳体部分地界定第一内部空间,另一接触装置的外部壳体包括壳体接合部分,壳体接合部分接合在接触装置的外部壳体中,壳体接合部分布置在接触装置的第一密封元件和外部壳体之间。另一接触装置优选地如上所述地形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固定装置布置在接触装置的内部壳体和另一接触装置的内部壳体之间,所述接触固定装置形成为在接触装置的内部壳体和另一接触装置的内部壳体之间固定预定距离。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接触***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接触***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穿过图1和2中所示的接触***的透视纵向剖面图;
图4示出了穿过接触***的图3中所示的纵向剖面图的第一断面图;
图5示出了穿过图4中所示的接触***的沿着图4中所示的剖面A-A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穿过图4中所示的接触***的沿着图4中所示的剖面B-B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穿过接触***的图3中所示的纵向剖面图的第二断面图;以及
图8示出了穿过图7中所示的接触***的沿着图7中所示的剖面C-C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附图中,参考坐标系5。坐标系5例如形成为右手三面体并且具有x轴、y轴和z轴。x轴在纵向方向上延伸。y轴在横向方向上延伸,z轴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当然,坐标系5也可以不同地形成。
图1示出了接触***10的透视图。
接触***10形成为在第一电导体15和第二电导体20之间提供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电导体15和第二电导体20具有多个导体股线25、30,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导体股线25、30形成为同轴导体,具有例如,第一电导体和与第一电导体同轴布置的第二电导体。在该实施例中,例如,电导体15、20分别具有四个导体股线25、30。当然,也可以提供不同数量的导体股线25、30,它们通过接触***10彼此电连接。导体股线25、30也可以不同地形成,并且例如仅包括一个电导体。
接触***10具有第一接触装置35和第二接触装置40。第一接触装置35连接到第一电导体15。第二接触装置40连接到第二电导体20。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接触***10的分解图。
第一接触装置35至少具有第一接触元件45、内部壳体50、外部壳体55、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此外,例如,第一接触装置35具有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
除了图7和图8中提到的小偏差之外,第二接触装置40在其结构特征中形成为与第一接触装置35基本相同,并且具有第二接触元件345、内部壳体51、外部壳体56、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此外,例如,第二接触装置40具有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第二接触装置40和第一接触装置35的几何构型是协调的。
图3示出了穿过图1中所示的接触***10的透视纵向剖面图。
第一接触元件45形成为第一同轴接触元件,并且例如具有第一插头触头70和第一套管触头7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插头触头70与第一套管触头75同轴布置。当然,也可以设想第一接触元件45也不同地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分别为每个第一导体股线25提供第一接触元件45,第一接触元件45电连接到第一导体股线25。相应地,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分别提供四个第一接触元件45,它们以相等的间隔例如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两个第一接触元件45分别布置在共同的xy平面中。当然,也可以设想第一接触元件45也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
此外,第二接触装置40具有用于每个第二导体股线30的第二接触元件345,而不是第一接触元件45。第二接触元件345与第一接触元件45类似地形成。第二接触元件345具有第二套管触头350和第二插头触头355。第二套管触头350与第二插头触头355同轴布置。第二套管触头350和第一插头触头70彼此接合。第二插头触头355接合在第一套管触头75中。结果,保证了第一接触元件45和第二接触元件345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在组装状态下,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接合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和第一密封元件60之间的外侧。
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具有壳体接合部分76。壳体接合部分76接合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0中。外部壳体55、56界定第一内部空间80。内部壳体50、51布置在第一内部空间80中。内部壳体50、51界定第二内部空间105。
第一接触装置35的第一密封元件60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之间,并且将第一内部空间80与环境245密封隔离。第二接触装置40的第一密封元件60布置在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和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之间,并且将第一内部空间80与环境245密封隔离。两个接触装置35、40的第二密封元件65将相应的接触元件45、345处的第二内部空间105以及内部壳体50、51与环境245可靠地密封隔离。
图4以穿过接触***10的图3中所示的纵向剖面图的第一断面图示出了第一接触装置35。为清楚起见,在下面的图中,部分地示出了密封插塞46、346而不是接触元件45、345。密封插塞46、346和接触元件45、345具有基本相同的外部几何形状。在下文中针对接触元件45、345描述的特征也适用于密封插塞46、346,除了密封插塞46、346不提供电连接并且不彼此接合。密封插塞46、346将接触装置35、40与环境245封闭隔开,并将第二内部空间105与环境245密封隔离。密封插塞46、346以塑料作为其材料。
例如,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基本上具有矩形截面。此外,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在第一纵向端具有第一开口90,在第二纵向端具有第二开口95。第一开口90对应于接触元件45、345的连接部分100的外部几何构型形成。连接部分100在一侧连接到相关的电导体15、20,并在另一侧连接到接触元件45、345的固定部分120。固定部分120布置在接触元件45、345的外侧。此外,连接部分100通过第一开口90接合。第二开口95与第一开口90相对地布置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第二开口95中,外部壳体56接合在第二接触装置40中。
第二内部空间105具有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
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以腔室状方式形成。接触元件45、345的固定部分120布置在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中。例如,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形成为圆柱形。在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中的内部壳体50的第三开口125处,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在面向第一开口90的一侧敞开。第一接触元件45通过第三开口125接合。
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在横向方向上形成为宽于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使得在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处,多个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可以在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的纵向侧敞开。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在纵向方向上在与第一内部空间部分110相对的一侧具有第四开口130,在该第四开口处,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类似地敞开。第二接触元件345通过第四开口130接合。
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在第一外周表面135处具有第一密封容座140。第一密封容座140朝向接触装置35、40的外部壳体55、56向外敞开,并且优选地在纵向剖面中具有矩形截面。第一密封容座140围绕内部壳体50周向布置。第一密封元件60布置在第一密封容座140中。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在第一密封元件60的水平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外侧,且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布置在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的外侧。
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具有第一壳体部分145、第二壳体部分150、第一腹板155和第二腹板156。
第一壳体部分145和第二壳体部分150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壳体部分145在纵向方向上紧靠第二壳体部分150。第一壳体部分145在横向方向上形成为宽于第二壳体部分150。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肩部表面161的第一肩部160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145和第二壳体部分150之间的过渡处。例如,肩部表面161在yz平面中延伸。
第一腹板155和第二腹板156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肩部160并且相对于第一壳体部分145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腹板156布置在第一肩部160和第一腹板155之间的第二壳体部分150的外侧。此外,第一腹板155布置在第二壳体部分150的外侧。
在实施例中,第一腹板155和第二腹板156沿周向地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第一外周表面135处。当然,第一腹板155和/或第二腹板156也可具有中断。
例如,第一腹板155形成为在横向方向上比第二腹板156短。当然,第一腹板155也可以形成为比第二腹板156宽或宽度相同。
第一腹板155在第一纵向侧以第一侧表面165界定第一密封容座140,且第二腹板156在第二纵向侧以第二侧表面170界定第一密封容座140。例如,在实施例中,第一侧表面165和第二侧表面170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例如,垂直于第一密封容座140中的第一外周表面135。此外,第一侧表面165和第二侧表面170各自在yz平面中延伸。此外,第一密封容座140在横向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由第二壳体部分150的第一外周表面135界定。在外侧,第一密封容座140由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界定。
接触装置35、40还具有第二密封容座175。第二密封元件65布置在第二密封容座175中。第二密封容座175在外侧由第一壳体部分145的第一内周表面180界定。第二密封容座175的第一纵向端由第一肩部160界定。
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以分层方式形成,并具有第二肩部185和第三肩部190。此外,外部壳体55具有第一外部壳体部分205、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和第三外部壳体部分215。第二肩部185布置在第一外部壳体部分205和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之间。第三肩部190布置在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和第三外部壳体部分215之间。
第一外部壳体部分205具有比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小的横向延伸。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具有比第三外部壳体部分215短的横向延伸。
第三肩部190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肩部185偏移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肩部185抵靠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第一开口90。凸起195在面向第二密封容座175的纵向侧设置在第二肩部185处。第三侧表面200布置在凸起195处。凸起195在横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第一肩部160的水平处。第三侧表面200优选地平行于肩部表面161对齐。第三侧表面200界定第二密封容座175的第二纵向端。
容座220在第二肩部185处设置在凸起195和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之间。容座220在外侧由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的第二内周表面206界定,并且在内侧由凸起195界定。容座220在纵向方向上由第二肩部185界定。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组装状态下,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第一壳体部分145的端面在背离第一外部壳体部分205的一侧接合在容座220中。
第三肩部19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之间。例如,第三肩部190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二腹板156的水平处。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肩部190具有止动表面225。止动表面225布置在纵向侧,该纵向侧面向第三肩部190的第一密封元件60。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的端面226抵靠第一接触装置35的止动表面225搁置。
为了保证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在***状态下相对于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轴向位置,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可以附加地包括第一支承表面265,且内部壳体50可包括第二支承表面270和张紧装置27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承表面265和第二支承表面270圆锥形地对齐和/或朝x轴倾斜地行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支承表面265、270,相对于x轴的几度的低倾角就足够了。在实施例中,支承表面265、270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之间。为了形成张紧装置275,内部壳体50在第二壳体部分150的外侧具有增厚部280。在这种情况下,增厚部28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二腹板156和第一肩部160之间。例如,增厚部280将第二腹板156连接到第一肩部160。第二支承表面270布置在张紧装置275的外侧。
在将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中时,张紧装置275通过支承表面265、270的倾斜对齐在横向方向上弹性张紧。在端部位置中,张紧装置275利用预拉力FS在横向方向上将第二支承表面270向外压到第一支承表面265上,从而确保不希望的抽出,例如,在接触***10的情况下,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从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释放。此外,张紧装置275保证了第一接触装置35的快速组装选择。此外,张紧装置275和支承表面265、270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之间的布置保证了第二密封元件65可以将第二内部空间105与环境245可靠地密封隔离,且第一密封元件60可以将第一内部空间80与环境245可靠地密封隔离。
图5示出了接触***10的沿着图4中所示的剖面A-A的截面图。
在实施例中,密封元件60、65优选地由弹性体制成。第二密封元件65分别具有用于每个接触元件45、345的凹口230。选择凹口230以对应于连接部分100的几何构型,连接部分100被引导通过凹口230。
此外,第一密封元件60可以在凹口230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唇235,以便在第二内部空间105的接触元件45、345处实现可靠的密封。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唇240也设置在第二密封元件65的第二外周表面236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密封唇240搁置在第二密封容座175中的第一内周表面180上。结果,第二内部空间105可靠地与接触***10的环境245密封隔离。
例如,第一接触装置35还具有引导装置250。引导装置250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轨255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引导容座260。导轨255和引导容座260彼此接合。引导容座260布置在例如第二壳体部分150的外侧。导轨255布置在第二外部壳体部分210的内侧。引导装置250确保了,在将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时,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不是倾斜的,并且可以***直到其端部位置,该端部位置通过将第一壳体部分145接合在容座220中而固定。当然,引导容座260也可以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内侧,并且导轨255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外侧。
图6示出了穿过图4中所示的接触***10的沿着图4中所示的剖面B-B的截面图。
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包括第一销290和第一凹陷295。此外,周边圆周的凹槽形第二凹陷310布置在第一接触元件45的固定部分120的外侧。
第一凹陷295布置在内部壳体50中。在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分别为每个xy平面提供第一接触元件45。通过两个相应的xy平面(它们在z方向上与第一接触元件45偏移地布置),第一接触装置35相应地具有两个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它们在z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
第一销290具有第一保持部分300和第一接合部分305。第一保持部分300形成为在横向方向上宽于第一凹陷295和第一接合部分305。第一接合部分305至少部分地对应于第一凹陷295和第二凹陷310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二接合部分330,使得第一接合部分305从第一保持部分300渐缩到第一接合部分305的自由端。优选地,第一接合部分305的外轮廓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为在圆形路径上行进。第一接合部分305通过第一凹陷295和第二凹陷310接合,并因此将第一接触元件45固定在内部壳体50中。
这里特别有利的是,例如,第一销290具有T形构型,使得第一接合部分305可以接合在在两个不同的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中并排相邻布置的两个接触元件45、345中,并且同时牢固地附接在第一凹陷295中以防止倾斜。
此外,有利的是,第一保持部分300形成为在横向方向上宽于第一凹陷295,以便因此防止第一销290滑入第一凹陷295。
另外,可以提供编码装置311,编码装置311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编码轨312和编码容座313,编码轨312例如布置在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的外侧。编码容座313例如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内侧。编码轨道312形成为接合在编码容座313中并引导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编码轨312和编码容座313布置成使得第二接触装置40仅可以在单个位置并入第一接触装置35中。例如,这可以通过编码轨312和编码容座313的几何形状或者通过外部壳体55、56处的编码装置311的偏心布置来保证。
图7示出了图1至3中所示的接触***10的第二断面图。
第二接触装置40基本上形成为图1至图6中描述的第一接触装置35的变体。通过减损(derogation),在第二接触装置40处提供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而不是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同样,两个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它们在z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每个都作为示例提供,用于固定第二接触元件345。
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之间。
为了避免第二接触装置40从第一接触装置35意外释放,接触***10附加地具有闩锁装置365。闩锁装置365例如具有闩锁夹370和闩锁凸耳375,闩锁夹370设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处,闩锁凸耳375设置在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处,闩锁凸耳375在组装状态下接合在闩锁夹370的闩锁容座380中,以防止第二接触装置40从第一接触装置35意外释放。
图8示出了沿着图7中所示的剖面C-C穿过第二接触装置40的截面图。
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与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类似地形成,并且具有第二销327(其具有第二保持部分326)、第二接合部分330和第三凹陷335,以及第四凹陷320。第四凹陷320由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共同界定。
第二接合部分330连接到第二保持部分326。第二保持部分326布置在第二接合部分330的外侧。第二接合部分330布置成在纵向方向上紧靠第三凹陷335。
此外,在固定部分120处,第二接触元件345具有轴环340,其在第二接触元件345处界定第二凹陷310。轴环340布置在第二接触元件345的固定部分120的自由端处,并且在第二接触元件345的外周方向上周向地形成。
固定部分120的轴环340接合在第二销327的第三凹陷335中。第二接合部分330接合在第二接触元件345的第二凹陷310中并且在第四凹陷320中。
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通过闩锁连接385连接到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闩锁连接385具有弹簧部分390,弹簧部分390在固定端处附接到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的内侧。弹簧部分390在yz平面中延伸。彼此相对布置的两个弹簧部分390优选地设置在共同的yz平面中,其中第二销327布置在弹簧部分390之间。
弹簧部分390优选地在面向第二销327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五凹陷395。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在第二保持部分326的第四侧表面400处具有另一个闩锁凸耳405。另外的闩锁凸耳405对应于第五凹陷395形成。为了组装,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在横向方向上从外侧横向地压入弹簧部分390之间,使得第二接合部分330接合在第二凹陷310和第四凹陷320中。此外,第一接合部分305接合在第三凹陷335中。此外,另一个锁定凸耳405锁定在第五凹陷395中并将第二销327固定在第四凹陷320中。
通过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第一接触装置35的第一内部壳体50与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之间的预定距离也可以固定,并且第二接触元件的位置也可以固定,并且第二接触元件345在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中的位置可以同时固定。
上述接触***10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形成特别紧凑的接触***10,其将第一内部空间80和第二内部空间105与接触***10的环境245可靠地密封隔离。以这种方式,保证了接触元件45、345在电接触区域中的可靠的防腐蚀。此外,由此,保证了接触***10的可靠性和长久的耐用性。
借助于与引导装置250连接的密封元件60、65的偏移布置,在第二接触装置40***第一接触装置35时,避免了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相对于第一接触装置35的倾斜。因此,在适用的情况下,可靠地避免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对密封元件60、65的损坏或对密封元件60、65的压坏,从而避免从内部空间80、105的可能的泄漏。通过密封元件60、65的偏移布置也保证了接触***10的可靠的多次***和释放以及可靠的不可渗透性。
第一接触装置35和第二接触装置40可以特别容易地组装。这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外部壳体55在第一电导体15上滑动来组装第一接触装置35来实现。
在第二组装步骤中,密封元件60、65***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相应的相关的密封容座140、175中。
随后,在第三组装步骤中,第一接触元件45***相应的相关的第二内部空间部分115中。
在第四组装步骤中,组装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其中第一销290被引入第一凹陷295,直到第一保持部分300搁置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外侧,并且第一接合部分305接合在第一接触元件45的第二凹陷310中。结果,第一接触元件45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于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位置被可靠地固定。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将第一销290***第一凹陷295中时,第一销290被夹紧在第一凹陷295中。
在第五组装步骤中,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上滑动,直到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的第一壳体部分145接合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的容座220中并且支撑表面265、270被张紧装置275张紧。
此外,通过将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叠加在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上,可以可靠地避免第一销290从第一凹陷295的不希望的释放。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第一保持部分300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a基本上对应于第二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0和外部壳体56之间的距离a1。
第二接触装置40的组装基本上与第一接触装置35的组装相同地进行。通过减损,在第四组装步骤中,不是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而是如图8中所述的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其被组装和闩锁。
在接触***10的整体组装期间,第二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的壳体接合部分76***第一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第一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之间,使得第一密封元件60搁置在壳体接合部分76的内侧并密封隔离第一内部空间80。此外,接触元件45、345彼此接合并形成电接触。
应注意,图1至8中描述的接触***10的配置是示例性的。当然,也可以设想接触***10与上述不同地形成。还可以设想的是,可以省去各个特征或者可以提供附加特征,但所述特征不会改变接触***10的功能中的任何内容。

Claims (15)

1.一种接触装置(35,40),
至少具有接触元件(45)、内部壳体(50,51)、外部壳体(55,56)、第一密封元件(60)和第二密封元件(65),
其中所述外部壳体(55,56)界定第一内部空间(80),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界定第二内部空间(105),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空间(80)中,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345)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内部空间(105)中,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60)布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和所述外部壳体(55,56)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内部空间(80)与所述接触装置(35,40)的环境(245)密封隔离,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65)布置在所述接触元件(45,345)和所述内部壳体(50,51)之间,并将所述第二内部空间(105)与所述接触装置(35,40)的环境(245)密封隔离,
其中所述外部壳体(55,56)具有第一支承表面(265),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具有第二支承表面(270),
其中设置有张紧装置(275),
其中所述张紧装置(275)形成为按压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表面(265,270)使其彼此抵靠,
其中所述张紧装置(275)布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的外侧,并按压所述第二支承表面(270)抵靠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在外周表面(135)处具有第一密封容座(140),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60)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容座(140)中,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容座(140)在面向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一侧敞开,
其中所述外部壳体(55,56)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容座(14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具有第一壳体部分(145)、第二壳体部分(150)、第一腹板(155)和第二腹板(156),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45)在纵向方向上紧靠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50),
其中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155,156)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45)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45)在横向方向上形成为宽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50),
其中所述第一腹板(155)和所述第二腹板(156)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50)处,
其中所述第一腹板(155)和所述第二腹板(156)界定所述第一密封容座(140),所述第一腹板在第一纵向侧具有第一侧表面(165),所述第二腹板在第二纵向侧具有第二侧表面(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容座(175),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65)布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容座(175)中,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容座(175)在背离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一侧敞开,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65)具有凹口(230),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通过所述凹口(230)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容座(175)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一纵向侧由所述内部壳体(50,51)的第一肩部(160)界定且在第二纵向侧由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第三侧表面(200)界定,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容座(175)在横向方向上由所述内部壳体(50,51)的内部第一外周表面(180)界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第三侧表面(200)布置在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凸起(195)处,
其中所述外部壳体(55,56)在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凸起(195)和内部第二外周表面(206)之间包括容座(220),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接合在所述容座(2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外部壳体(55,56)具有第三肩部(190),
其中所述第三肩部(19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60)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65)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肩部(190)具有止动表面(225),
其中所述止动表面(225)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一密封元件(60)的纵向侧,
其中所述止动表面(225)形成为限定另一接触装置(40)相对于所述接触装置(35)的端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设置有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固定装置(285)具有销(290)、第一凹陷(295)和第二凹陷(310),
其中所述第一凹陷(295)布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中,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在外侧包括固定部分(120),
其中所述固定部分(120)具有第二凹陷(310),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处的第二凹陷(310)布置为在纵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凹陷(295)重叠,
其中所述销(290)接合在所述第一凹陷(295)和所述第二凹陷(310)中,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将所述内部壳体(50,51)连接到所述接触元件(4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具有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布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空间(80)中,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的端面搁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上,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在外侧包括固定部分(120),
其中所述固定部分(120)具有第二凹陷(310)和轴环(340),
其中所述轴环(340)在纵向侧界定所述第二凹陷(310),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具有第三凹陷(335)和第四凹陷(320)以及带有接合部分(330)的销(327),
其中所述第三凹陷(335)和所述接合部分(330)彼此紧靠地布置,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50,51)部分地界定所述第四凹陷(320),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305)接合在所述第二凹陷(310)和所述第四凹陷(320)中,
其中所述轴环(340)接合在所述第三凹陷(33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65)和所述第二支承表面(27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60)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65)之间,
其中所述张紧装置(275)形成为增厚部(28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具有引导装置(250),
其中所述引导装置(250)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导轨(255)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引导容座(260),
其中所述导轨(255)和所述引导容座(260)彼此接合,
其中所述引导容座(260)布置在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内侧,且所述导轨(255)布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的外侧,
和/或
其中所述引导容座(260)布置在所述内部壳体(50,51)的外侧,且所述导轨(255)布置在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具有编码装置(311),
其中所述编码装置(311)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编码轨(312),
其中所述编码轨(312)布置在所述外部壳体(55,56)的外侧,
其中所述编码轨(312)形成为接合在另一接触装置(40)的编码容座(313)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引导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35,40),
具有至少一个密封插塞(46,346),
其中所述密封插塞(46,346)部分地具有与所述接触元件(45,345)相同的外轮廓,
其中所述密封插塞(46,346)将所述第二内部空间(105)与环境(245)封闭开。
14.一种接触***(10),
具有接触装置(35)和另一接触装置(40),
其中所述接触装置(3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形成,
其中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包括外部壳体(56),
其中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部分地界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80),
其中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的外部壳体(56)包括壳体接合部分(76),
其中所述壳体接合部分(76)接合在所述接触装置(35)的外部壳体(55)中,
其中所述壳体接合部分(76)布置在所述接触装置(35)的第一密封元件(60)和所述外部壳体(55)之间,
其中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触***(10),
具有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布置在所述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固定装置(315)形成为在所述接触装置(35)的内部壳体(50)和所述另一接触装置(40)的内部壳体(51)之间固定预定距离。
CN201780078598.8A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Active CN110088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6030.0A CN113555724B (zh)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25029.5 2016-12-20
DE102016125029.5A DE102016125029B4 (de) 2016-12-20 2016-12-20 Kontakteinrichtung und Kontaktsystem
PCT/EP2017/083746 WO2018115085A1 (en) 2016-12-20 2017-12-20 A contact device and contact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6030.0A Division CN113555724B (zh)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990A CN110088990A (zh) 2019-08-02
CN110088990B true CN110088990B (zh) 2021-07-09

Family

ID=6095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6030.0A Active CN113555724B (zh)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CN201780078598.8A Active CN110088990B (zh)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6030.0A Active CN113555724B (zh) 2016-12-20 2017-12-20 接触装置和接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7924B2 (zh)
EP (1) EP3560045A1 (zh)
JP (2) JP6829317B2 (zh)
CN (2) CN113555724B (zh)
DE (1) DE102016125029B4 (zh)
WO (1) WO20181150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9605B2 (en) * 2016-12-20 2023-01-3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Contact device and contact system
JP7271498B2 (ja) * 2020-12-16 2023-05-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DE102021105716B4 (de) 2021-03-10 2023-11-16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Steckvorrichtung
CN116417832A (zh) * 2021-12-31 2023-07-11 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909A (en) * 1991-09-12 1993-06-29 Yazaki Corporation Demountable shield connector
US5997349A (en) * 1998-01-30 1999-12-07 Yazaki Corporation Multi-polar shielded connector and mating shielded connector
JP2000091023A (ja) * 1998-09-11 2000-03-31 Jst Mfg Co Ltd 防水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水コネクタ
EP0996199A3 (en) * 1998-10-20 2002-06-12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1211836C (zh) * 2001-07-05 2005-07-20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光刻胶层中减小图案尺寸的方法
CN101330175A (zh) * 2007-06-19 2008-12-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液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1997228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157843A (zh) * 2009-12-16 2011-08-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515774A (zh) * 2013-08-01 2014-01-15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连接安全性的连接器
CN103515775A (zh) * 2012-06-14 2014-01-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145379A (zh) * 2012-03-01 2014-11-1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防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8625B2 (ja) * 1993-11-04 1998-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5490785A (en) * 1994-10-28 1996-02-13 Alcoa Fujikura Limited Automotive splice connector
DE19532381C2 (de) * 1995-09-01 1999-11-11 Siemens Ag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Kontaktsicherungsschieber
JPH09147963A (ja) * 1995-11-24 1997-06-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防水取付構造
JP3632811B2 (ja) * 1997-09-17 2005-03-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リテーナ付きコネクタ
JP4058903B2 (ja) * 2000-12-19 2008-03-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2203637A (ja) * 2000-12-28 2002-07-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JP4020358B2 (ja) * 2001-10-01 2007-1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防油水構造
US7029327B2 (en) * 2002-02-04 2006-04-18 Andrew Corporation Watertight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transmission line connector to a signal source connector
JP2005019319A (ja) * 2003-06-27 2005-01-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4093148B2 (ja) * 2003-09-04 2008-06-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214898B2 (ja) * 2003-11-27 2009-0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6935893B1 (en) * 2004-02-11 2005-08-3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4401915B2 (ja) * 2004-09-21 2010-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液体浸入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7229303B2 (en) * 2005-01-28 2007-06-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nvironmentally sealed connector with blind mating capability
DE602006004519D1 (de) * 2005-09-14 2009-02-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Verbinder, Verbinderanordnung und Montageverfahren
US7481675B2 (en) * 2007-03-22 2009-01-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vity sealing plug
JP5082889B2 (ja) * 2008-01-29 2012-1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867042B2 (en) * 2008-03-26 2011-01-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w profile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US7695301B2 (en) * 2008-08-07 2010-04-13 Teledyne Odi, Inc. Submersible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sealing device
TW201112507A (en) * 2009-09-16 2011-04-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Dual protocol plug connector with high processability
JP5380750B2 (ja) * 2009-12-24 2014-01-0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30454A (ja) * 2011-06-22 2013-02-07 Hitachi Cable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51291A1 (de) * 2011-06-23 2012-12-27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Steckverbinder mit Kammerblock und Kontaktsicherung
JP5704021B2 (ja) * 2011-08-25 2015-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ゴム栓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JP2013048019A (ja) 2011-08-29 2013-03-07 Jst Mfg Co Ltd 防水型コネクタ
US8845361B2 (en) * 2011-11-08 2014-09-30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Explosion-proof electrical fitting
JP2013258117A (ja) 2012-06-14 2013-12-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ダミー栓
JP5931616B2 (ja) 2012-07-09 2016-06-0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防水型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シール
JP5957346B2 (ja) * 2012-09-12 2016-07-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543702B2 (en) * 2013-05-08 2017-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6065228B2 (ja) * 2013-11-27 2017-01-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209584B2 (en) * 2014-03-07 2015-12-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6150174B2 (ja) * 2014-05-16 2017-06-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80036B2 (ja) * 2014-11-19 2018-08-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5004503U (zh) * 2015-09-08 2016-01-27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推拉电连接器
JP6548036B2 (ja) * 2016-01-29 2019-07-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51248B2 (ja) * 2016-01-29 2019-07-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601242B2 (ja) * 2016-01-29 2019-11-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909A (en) * 1991-09-12 1993-06-29 Yazaki Corporation Demountable shield connector
US5997349A (en) * 1998-01-30 1999-12-07 Yazaki Corporation Multi-polar shielded connector and mating shielded connector
JP2000091023A (ja) * 1998-09-11 2000-03-31 Jst Mfg Co Ltd 防水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水コネクタ
EP0996199A3 (en) * 1998-10-20 2002-06-12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1211836C (zh) * 2001-07-05 2005-07-20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光刻胶层中减小图案尺寸的方法
CN101330175A (zh) * 2007-06-19 2008-12-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液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1997228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157843A (zh) * 2009-12-16 2011-08-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145379A (zh) * 2012-03-01 2014-11-1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防水连接器
CN103515775A (zh) * 2012-06-14 2014-01-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515774A (zh) * 2013-08-01 2014-01-15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连接安全性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990A (zh) 2019-08-02
DE102016125029A1 (de) 2018-06-21
DE102016125029B4 (de) 2019-03-14
US10847924B2 (en) 2020-11-24
JP6829317B2 (ja) 2021-02-10
JP2021073653A (ja) 2021-05-13
JP2020513670A (ja) 2020-05-14
US20190305469A1 (en) 2019-10-03
CN113555724A (zh) 2021-10-26
WO2018115085A1 (en) 2018-06-28
CN113555724B (zh) 2023-09-15
EP3560045A1 (en) 2019-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8990B (zh) 接触装置和接触***
US10230197B2 (e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PA) and plug connector arrangement having a CPA
JP6527909B2 (ja) コネクタ設置構造及び端子台
US20140106597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hamber Block And Contact Position Assurance
EP2863486B1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cable support
KR20130023148A (ko) 고무 플러그 및 방수 커넥터
US9979121B2 (en) Electrical plug-type connector part
US11139605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latch hooks
CN112600038B (zh) 连接器
JP2016035931A (ja) ロック封止を有するプラグ要素
CN110062984B (zh) 具有锁夹的插拔连接器
KR20180077036A (ko) 커버 부재, 커버 유닛 및 커넥터
EP3304654A1 (en) Seal for a housing of a plug-type connector and housing for a plug-type connector
US10637198B2 (en) Angled plug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EP3993175A1 (en) Sealed connector housing for an ang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09562B2 (en) Lever connector
US8573991B2 (en) Lever connector
US1009061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ealed snap-in locking cavity plugs
US11569605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contact system
KR102629846B1 (ko) 복수의 공간적 방향으로 접속시키기 위한 플러그 커넥터 부품
RU2557259C2 (ru) Система штекерных соединителей, фиксируемых на монтажных рельсах
CN117595000A (zh) 面板适配器和具有面板适配器的适配器组件和连接套件
WO2013115417A1 (en) Liquid-proof connector
KR20090039088A (ko)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