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616B - 一种柔性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616B
CN110049616B CN201910283417.6A CN201910283417A CN110049616B CN 110049616 B CN110049616 B CN 110049616B CN 201910283417 A CN201910283417 A CN 201910283417A CN 110049616 B CN110049616 B CN 110049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edge
notch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34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616A (zh
Inventor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34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9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柔性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一内侧边和第一外侧边,第二延伸部具有第二内侧边和第二外侧边,且第一内侧边与第二内侧边交接形成内侧交接部,第一外侧边与第二外侧边交接形成外侧交接部,内侧交接部形成有防撕裂口;第一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内侧边的第一缺口,且第一缺口的底边与防撕裂口的侧边连接;和/或,第二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内侧边的第二缺口,且第二缺口的底边与防撕裂口的另一个侧边连接。上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改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结构设计,利于增大柔性电路板本体弯折时的灵活度。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等特点。具体的,由于FPC的体积比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的体积小,可以有效降低手机的体积,增加携带上的便利性;且FPC的重量比PCB板轻,可以减少手机的重量;且FPC的厚度比PCB板薄,可以提高柔软度,加强在手机内部有限的空间内做三度空间的组装。因此,在手机开发过程中,主板与小板的连接以及其他功能性零部件与电路板的连接都是通过柔性电路板来实现导通的。
在手机产品中除了直线型的柔性电路板,也经常用到弯折的带有一定角度的柔性电路板,特别是带有垂直角度的柔性电路板,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传统的柔性电路板,该图中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主板或小板或功能性部件。标志1所示为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柔性电路板的圆弧过度处,此连接处做成圆弧过度是为了防止柔性电路板在安装或维修作业时被拉动、而导致沿标志1处产生裂纹,撕裂整个柔性电路,因此也通常被称为防撕裂口。实践证明,若标志1处为直角设计,当柔性电路板受力拉伸很容易在此处产生应力集中,产生裂纹,从而撕裂柔性电路板。
虽然,图1中标志1处设计成圆弧过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柔性电路板被撕裂的可能性,但是,将此形状的柔性电路板进行弯折的时候,柔性电路板的活动度不高。比如,点3和点4固定不动,将点2朝向点3的方向进行弯折,弯折带动的部分只能弯折到标志1圆弧处,若继续朝着点2到点3的方向进行弯折,则标志1处会由于被拉扯、造成撕裂。同理,点3和点2固定不动,点4朝向点3方向进行弯折,同样活动度不高,弯折区域有限。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活动度较高的柔性电路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上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改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结构设计,利于增大柔性电路板本体弯折时的灵活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延伸部和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内侧边和第一外侧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内侧边和第二外侧边,且所述第一内侧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交接形成内侧交接部,所述第一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外侧边交接形成外侧交接部,所述内侧交接部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背离所述外侧交接部方向的防撕裂口;
所述第一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内侧边的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内侧边的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另一个侧边连接。
上述柔性电路板中,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其中,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一内侧边和第一外侧边,第二延伸部具有第二内侧边和第二外侧边,第一内侧边与第二内侧边形成内侧交接部,第一外侧边与第二外侧边形成外侧交接部,且内侧交接部形成有防撕裂口,第一内侧边和/或第二内侧边形成有缺口。当弯折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时,以弯折第一延伸部,且第二内侧边形成有第二缺口为例:当将第一延伸部远离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延伸部方向弯折时,由于防撕裂口的开口方向朝向背离外侧交接部的方向,则弯折带动的部分最大程度可以延伸到防撕裂口处,防撕裂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灵活度;且,由于第二延伸部的第二内侧边形成有朝向第一内侧边的第二缺口,且第二缺口的底边与防撕裂口的侧边连接,则第二缺口与第二内侧边以及柔性电路板内部空间所围成的区域形成辅助撕裂口,当弯折延伸到防撕裂口处时,第二延伸部还可以进一步的翻折而不被撕裂,该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活动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一缺口,且将第二延伸部进行弯折时,第一延伸部上的辅助撕裂口同样可以增大柔性电路板的活动度。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利用防撕裂口以及辅助撕裂口增大了整个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活动度,减小了柔性电路板本体被撕裂的可能性。
因此,上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改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结构设计,利于增大柔性电路板本体弯折时的灵活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侧边形成有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二内侧边形成有第二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平行;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边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之间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边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之间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防撕裂口为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U型结构沿所述内侧交接部指向所述外侧交接部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防撕裂口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标:01-第一延伸部;02-第二延伸部;03-防撕裂口;04-第一缺口;05-第二缺口;011-第一内侧边;012-第一外侧边;013-第一缺口的底边;014-第一连接边;021-第二内侧边;022-第二外侧边;023-第二缺口的底边;024-第二连接边;031-第一侧边;032-第二侧边;033-U型底边;034-第三连接边;035-第四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柔性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延伸部01和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延伸部01的第二延伸部02,第一延伸部01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内侧边011和第一外侧边012,第二延伸部02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内侧边021和第二外侧边022,且第一内侧边011与第二内侧边021交接形成内侧交接部,第一外侧边012与第二外侧边022交接形成外侧交接部,内侧交接部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背离外侧交接部方向的防撕裂口03;
第一内侧边011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内侧边021的第一缺口04,且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连接;和/或,
第二内侧边021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内侧边011的第二缺口05,且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防撕裂口03的另一个侧边连接。
上述柔性电路板中,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延伸部01与第二延伸部02,其中,第一延伸部0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02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第一延伸部01具有第一内侧边011和第一外侧边012,第二延伸部02具有第二内侧边021和第二外侧边022,第一内侧边011与第二内侧边021形成内侧交接部,第一外侧边012与第二外侧边022形成外侧交接部,且内侧交接部形成有防撕裂口03,第一内侧边011和/或第二内侧边021形成有缺口。当弯折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时,以弯折第一延伸部01,且第二内侧边021形成有第二缺口05为例,当将第一延伸部01远离第二延伸部02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延伸部02方向弯折时,由于防撕裂口03的开口方向朝向背离外侧交接部的方向,则弯折带动的部分最大程度可以延伸到防撕裂口03处,防撕裂口03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灵活度;且,由于第二延伸部02的第二内侧边021形成有朝向第一内侧边011的第二缺口05,且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连接,则第二缺口05与第二内侧边021以及柔性电路板内部空间所围成的区域形成辅助撕裂口,当弯折延伸到防撕裂口03处时,第二延伸部02还可以进一步的翻折而不被撕裂,该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活动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延伸部01具有第一缺口04,且将第二延伸部02进行弯折时,第一延伸部01上的辅助撕裂口同样可以增大柔性电路板的活动度。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利用防撕裂口03以及辅助撕裂口增大了整个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活动度,减小了柔性电路板本体被撕裂的可能性。
因此,上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改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结构设计,利于增大柔性电路板本体弯折时的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柔性电路板本体可以仅设有第一缺口04,或者,仅设有第二缺口05,或者既设有第一缺口04又设有第二缺口05。
值得注意的是,优选设置:第一内侧边011形成有第一缺口04,且第二内侧边021形成有第二缺口05。
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电路板本体既设有第一缺口04又设有第二缺口05时,可同时增大柔性电路板本体沿第一延伸部01延伸方向以及沿第二延伸部02延伸方向的活动度,从而增大了柔性电路板本体整体的弯折灵活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下述技术方案以柔性电路板本体既设有第一缺口04又设有第二缺口05为基础进行说明(当然,柔性电路板本体仅设有第一缺口04或者第二缺口05时,可以设置下述技术方案中的对应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避免在弯折或者翻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时,由于局部区域应力集中而导致被撕裂,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设置如下技术方案中的一种:
方案一: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
方案二: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
方案三: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且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防撕裂口03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发挥辅助撕裂口的作用,优选设置: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第一内侧边011平行;和/或,
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第二内侧边021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设置: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第一内侧边011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和/或,
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第二内侧边021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
需要说明的是,当缺口的底边与内侧边之间距离过大时,不仅会影响柔性电路板本体的结构强度,而且会影响柔性电路板上的电路设计,因而优选设计缺口的底边与内侧边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样的,为了避免在弯折或者翻折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时,由于局部区域应力集中而导致被撕裂,优选设置:
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第一内侧边0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边014连接,且第一连接边014与第一内侧边011之间圆滑过渡,第一连接边014与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之间圆滑过渡;和/或,
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第二内侧边02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边024连接,且第二连接边024与第二内侧边021之间圆滑过渡,第二连接边024与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之间圆滑过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的,防撕裂口03为U型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请继续参考图3,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边031、第二侧边032以及位于第一侧边031与第二侧边032之间的U型底边033。
请继续参考图3,具体的,设置:U型结构沿内侧交接部指向外侧交接部方向延伸。
现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01为横向延伸部,第二延伸部02为纵向延伸部,且第一延伸部01具有第一缺口04、第二延伸部02具有第二缺口05、防撕裂口03为U型结构、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与第一内侧边011之间平行、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与第二内侧边021之间平行以及各边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连接,且防撕裂口03的第一侧边031与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边034圆滑过渡连接,防撕裂口03的第二侧边032与第二缺口的底边023之间通过第四连接边035圆滑过渡连接。)
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当点101和点102按住固定不动的时候,将点103朝向点102的方向进行弯折,一般的情况下,弯折延伸到第四连接边035处,可是由于设计了防撕裂口03,活动度增大,弯折带动的部分最大程度可以延伸到防撕裂口03的U型底边033处,同时第一内侧边011、第一连接边014、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以及柔性电路板本体的内部区域形成横向的辅助防撕裂口,则横向的防撕裂口03增大了横向延伸部(图3中点101和点102之间的部分)的活动度,所以当弯折延伸到防撕裂口03的U型底边033处时候,横向延伸部还可以进一步的翻折,进而增大整体的活动度。这里做进一步翻折的时候,由于柔性电路板本体的横向延伸部具有横向的辅助防撕裂口,可以发生翻折而不被撕裂。同时,各个直线段的转角处以及空间狭窄的地方进行圆弧过渡,从而避免在弯折或翻折的时候由于局部区域应力集中而导致被撕裂。
同理,点103和点102按住固定不动的时候,将点101朝向点102的方向进行弯折,最大情况下由于设计了防撕裂口03,活动度增大,弯折带动的部分最大程度可以延伸到防撕裂口03的U型底边033处,同时第一内侧边011、第一连接边014以及第一缺口的底边013以及柔性电路板本体的内部区域形成有纵向的辅助防撕裂口,则纵向的辅助防撕裂口增大了纵向延伸部(图3中点103和点102之间的部分)的活动度,所以当弯折延伸到防撕裂口03的U型底边033处的时候,纵向延伸部还可以进一步的翻折,进而增大整体的活动度。
另外,当只有点103固定不动的时候,由于有辅助防撕裂口(横向和纵向的)和防撕裂口03,同时,各个直线段的转角处以及空间狭窄的地方有圆弧过渡不会有应力集中发生,可以同时将第一延伸部01和第二延伸部02做翻折,而不会导致整个柔性电路板本体被撕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延伸部和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内侧边和第一外侧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内侧边和第二外侧边,且所述第一内侧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交接形成内侧交接部,所述第一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外侧边交接形成外侧交接部,所述内侧交接部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背离所述外侧交接部方向的防撕裂口;
所述第一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内侧边的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内侧边形成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内侧边的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另一个侧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边形成有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二内侧边形成有第二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防撕裂口的侧边之间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平行;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或等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边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内侧边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边之间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边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内侧边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底边之间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口为U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沿所述内侧交接部指向所述外侧交接部方向延伸。
CN201910283417.6A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柔性电路板 Active CN110049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3417.6A CN110049616B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柔性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3417.6A CN110049616B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柔性电路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616A CN110049616A (zh) 2019-07-23
CN110049616B true CN110049616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27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3417.6A Active CN110049616B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柔性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96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5297A (zh) * 2020-06-19 2021-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162594B (zh) * 2020-09-08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623673A (zh) * 2021-07-12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3877B1 (ko) * 2000-07-06 2007-07-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인쇄회로 필름
TW200710672A (en) * 2005-09-02 2007-03-16 Adv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Circuit connection bus cable capable of changing corresponding pins
JP5347375B2 (ja) * 2008-08-22 2013-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および配線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CN202679795U (zh) * 2012-07-17 2013-01-16 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采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616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616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
EP2046103B1 (en) Flexible printed board, electronic device equipped with it, and flexible printed board folding method
JP2008187154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H05206589A (ja) 可撓性多層回路配線基板
US8071885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12005291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引廻し構造
CN110708865A (zh) 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11648B (zh) 窄边框触屏连线方案和手机
CN11241990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00170692A1 (en) Spir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slide-type electronic device
JP3990389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005101112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CN210840213U (zh) 一种抗弯折柔性电路板
JPH0525757U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KR102392290B1 (ko) 연성인쇄회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1339126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JP2008166496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JP354493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3818351U (zh) 一种加强型防撕裂的fpc电路板
CN206835453U (zh) 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
JPH1119585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CN211531416U (zh) 一种fpc结构
JP2008098548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CN220528277U (zh) 柔性电路板和终端设备
CN213126591U (zh) 一种新结构的fp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