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640A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1640A
CN109891640A CN201780066306.9A CN201780066306A CN109891640A CN 109891640 A CN109891640 A CN 109891640A CN 201780066306 A CN201780066306 A CN 201780066306A CN 109891640 A CN109891640 A CN 109891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or
electrode
positive
exposed division
composi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63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1640B (zh
Inventor
森山利孝
衣川元贵
柳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91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1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充分抑制电极体的卷绕偏离且能抑制开路电压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带状的集电体;形成于集电体的两面的复合层;和与集电体的两面所露出的露出部接合并且从构成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当中的一端延伸出的引线。在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与露出部的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复合层,引线的位于集电体上的部分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是集电体的宽度的60%~98%。

Description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例如具备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板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构成卷绕型的电极体的正极以及负极一般具有在带状的集电体的两面形成复合层并在集电体表面所露出的露出部接合引线的结构。近年来,为了提升电池的容量、输出等电池性能,而提出具有各种结构的电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增加复合层的面积来谋求电池的高容量化,而仅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接合引线的露出部的电极。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遍及集电体的全宽来设置露出部的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68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234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仅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露出部的情况下,通常引线会偏向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被接合。由于引线的厚度比复合层的厚度厚,因此若使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极来构成卷绕型的电极体,则电极体的轴向一端侧会因引线的厚度的影响而局部地***。因此,在使用这样的电极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在比引线的接合部更靠卷外侧形成稳定的卷绕结构,易于产生电极体的卷绕偏离这样的课题。
另一方面,若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电极那样,遍及集电体的全宽地设置露出部,不偏向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地将引线与集电体接合,就难以发生上述的卷绕偏离。但是,在该情况下,例如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导电性的异物易于从位于集电体上的引线的前端侧进入到电极体内,有可能会发生因该异物引起的开路电压(OCV:open circuitvoltage)降低、内部短路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的特征在于,具备:带状的集电体;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两面的复合层;和与所述集电体的两面所露出的露出部接合并且从构成所述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当中的所述一端延伸出的引线,在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所述复合层,所述引线的位于所述集电体上的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所述集电体的宽度的60%~98%。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板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者由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构成。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能提供充分抑制了卷绕偏离且抑制了电池的开路电压(OCV)降低的卷绕型的电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卷绕型电极体的立体图。
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作为实施方式的其他一例的正极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7是作为实施方式的其他一例的正极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中,通过使集电体表面所露出的露出部在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延长,使引线的位于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成为集电体的宽度的60%以上,从而来抑制使用该电极构成的卷绕型电极体的卷绕偏离。引线从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延伸出。在图8例示的现有的电极100中,仅在集电体10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不被复合层103A、103B覆盖而使集电体表面露出的露出部102A、102B,并偏向集电体10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来接合引线104。在集电体101的宽度方向上,接合有引线104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厚,因此若使用电极100来构成卷绕型的电极体,则电极体的轴向一端侧就会局部地***,易于发生电极体的卷绕偏离。根据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由于引线不偏向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配置,因此难以发生在使用电极100的情况下会成为问题的电极体的卷绕偏离。
另一方面,在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中,不是遍及电极的全宽来设置露出部,而是在将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当中引线未延伸出的一端作为另一端时,沿着该宽度方向与露出部的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复合层。由此,可抑制导电性的异物向电极体内的侵入。
被认为引起电池的OCV降低的导电性的异物例如是可在将从卷绕型的电极体引出的引线焊接在电池壳体时产生的溅射。另外,在构成圆筒形电池的一般的卷绕型电极体中,分别从电极体的轴向一侧引出正极引线,从轴向另一侧引出负极引线。在该情况下,虽然认为溅射易于从位于集电体上的引线的前端侧侵入到电极体内,但通过在与露出部的另一端侧相邻的部分形成复合层,从而可抑制该溅射的侵入。所以,根据利用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充分抑制因溅射等导电性的异物引起的开路电压(OCV)的降低、内部短路的产生。
以下,详细说明实施方式的一例。
由于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考的附图是示意性的记载,因此各构成要素的具体的尺寸等应参酌以下的说明来判断。本说明书中“大致~”这样的用语若以大致相同为例来说明,则当然包含完全相同,还意欲包含被视作实质相同。另外,“端部”的用语的意思是对象物的端及其附近,“中央部”的用语的意思是对象物的中央及其附近。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而例示作为具备圆筒形的金属制壳体的圆筒形电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但本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并不限定于此。本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例如可以是具备方形的金属制壳体的方形电池、具备由树脂制片构成的包装体的层压电池等。
图1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截面图。图2是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电极体14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例示的那样,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14和非水电解质(未图示)。电极体14具有正极11、负极12和隔板13,且将正极11和负极12隔着隔板13以漩涡状卷绕而成。非水电解质包含非水溶媒和溶解于非水溶媒的电解质盐。非水电解质并不限定于液体电解质,也可以是利用凝胶状聚合物等的固体电解质。以下,有时将电极体14的轴向一侧称作“上”,将轴向另一侧称作“下”。
正极11具备带状的正极集电体30、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上的正极复合层35和正极引线19。正极引线19是用于将正极集电体30和正极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构件,从电极群的上端延伸出。在此,所谓电极群的意思是电极体14中除引线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体14的卷绕起始侧端部与卷绕结束侧端部的大致中间设置正极引线19。
负极12具备带状的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负极集电体50上的负极复合层55和负极引线20。负极引线20是用于将负极集电体50和负极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构件,从电极群的下端延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体14的卷绕起始侧端部和电极体14的卷绕结束侧端部分别设置负极引线20。
正极引线19以及负极引线20是与集电体以及复合层相比更有厚度的带状的导电构件。引线的厚度例如是集电体的厚度的3倍~30倍,一般是50μm~300μm。引线的构成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正极引线19由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负极引线20由以镍或铜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引线的数量、配置等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仅在电极体14的卷绕起始侧端部和卷绕结束侧端部中的一者设置负极引线20。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由壳体主体15和封口体16构成收容电极体14以及非水电解质的金属制的电池壳体。在电极体14的上下分别设有绝缘板17、18。正极引线19通过绝缘板17的贯通孔向封口体16侧延伸,焊接在作为封口体16的底板的过滤器22的下表面。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中,作为与过滤器22电连接的封口体16的顶板的帽26成为正极端子。另一方面,负极引线20均向壳体主体15的底部侧延伸,并焊接在壳体主体15的底部内面。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中,壳体主体15成为负极端子。
电极体14如上述那样具有将正极11和负极12隔着隔板13以漩涡状卷绕而成的卷绕结构。正极11、负极12以及隔板13均形成为带状,通过以漩涡状卷绕而成为在电极体14的径向上交替层叠的状态。在电极体14中,各电极的长边方向成为卷绕方向(周向),各电极的宽度方向成为轴向。
壳体主体15是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制容器。在壳体主体15与封口体16之间设有垫片27,确保电池壳体内的密闭性。壳体主体15例如具有从外侧推压侧面部而形成的支承封口体16的伸出部21。伸出部21优选沿着壳体主体15的周向以环状形成,由其上表面支承封口体16。
封口体16具有从电极体14侧起依次层叠过滤器22、下阀体23、绝缘构件24、上阀体25以及帽26的结构。构成封口体16的各构件例如具有圆板形状或环形状,除绝缘构件24以外的各构件相互电连接。下阀体23和上阀体25在各自的中央部相互连接,绝缘构件24介于各自的周缘部之间。若因异常发热而电池的内压上升,则上阀体25向帽26侧膨胀而从下阀体23离开,由此将两者的电连接阻断。若内压进一步上升,则上阀体25断裂,从帽26的开口部排出气体。
以下参考图3来详说正极11的结构。图3是正极11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如图3例示的那样,正极11具备带状的正极集电体30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的正极复合层35(参考图2)。正极复合层35包含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上的正极复合层35A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上的正极复合层35B。正极复合层35A、35B相互以大致相同的图案形成。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集电体的第1面的意思是接合引线的面,所谓第2面的意思是不接合引线的面。
正极11具有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所露出的露出部。该露出部包含设于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的露出部33A和设于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的露出部33B。进而,正极11具备正极引线19,该正极引线19与露出部33A、33B中的一者接合,并且从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31延伸出。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的露出部33A接合正极引线19。通过设置露出部33A,能将正极引线19与正极集电体30直接连接。正极引线19的位于正极集电体30上的部分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的60%~98%,详细情况后述。
正极集电体30是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的长条状的导电构件。在正极集电体30中例如使用铝等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该金属的薄膜等。适合的正极集电体30的一例是以铝或铝合金为主成分的金属的箔。正极集电体30的厚度例如是5μm~30μm。正极集电体30的表面所露出的露出部33A、33B都从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31在该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延伸,主视或后视下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
正极复合层35A、35B在正极集电体30的各面中形成在除露出部33A、33B以外的大致整个区域是适合的。在正极复合层35A、35B中例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以及粘结材料。正极11能够通过以下来制作: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碳粉末等导电材料、氟树脂粉末等粘结材料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溶剂的正极复合浆料涂布在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对涂膜进行压缩,由此来制作。正极复合层35A、35B各自的厚度例如是50μm~100μm。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能例示含有Co、Mn、Ni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是以一般式Li1+xMO2(式中,-0.2<x≤0.2,M包含Ni、Co、Mn、Al中的至少1种)表征的复合氧化物。正极复合层35A、35B的后述的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的构成成分可以相互大致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例如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构成成分的含有比率可以不同。
露出部33A是接合正极引线19的部分,是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当中未被正极复合层35A覆盖而使第1面露出的部分。露出部33B是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当中未被正极复合层35B覆盖而使第2面露出的部分。露出部33B设于正极11(正极集电体30)的厚度方向上与露出部33A重叠的范围。若在与露出部33A重叠的范围存在正极复合层35B,则有时就会例如阻碍正极引线19与露出部33A的焊接,因此也在露出部33A的相反侧设置露出部33B。露出部33A、33B重叠的范围优选至少包含正极集电体30上正极引线19所位于的范围。
露出部33A、33B可以通过在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的整个区域分别形成正极复合层35A、35B后将该复合层的一部分剥离来形成,但优选如详细情况后述的那样,通过正极复合浆料的间歇涂布来形成。在该情况下,能舍弃复合层的剥离工序,还能谋求材料成本的削减。
露出部33A、33B可以形成于正极11的长边方向端部,但优选形成于正极1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例如在距正极11的长边方向两端大致等距离的位置形成露出部33A、33B。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正极集电体30的长边方向中央部接合正极引线19,因此与在长边方向端部接合正极引线19的情况相比,可提升正极11的集电性,有助于电池的高输出化。另外,可以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存在多个露出部,并在第1面焊接多个引线。
在正极11,在正极集电体30的至少一个面,沿着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与露出部的另一端32侧相邻地形成正极复合层。通过与露出部的另一端32侧相邻地设置复合层,能减小例如通过正极引线19的焊接而形成的电极体14的下端侧的间隙,可抑制导电性的异物向电极体14内的侵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在正极集电体30的另一端32与正极引线19的前端19t之间形成正极复合层35A。进而,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在正极集电体30的另一端32与正极引线19的前端19t所对应的位置之间形成正极复合层35B。即,在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与露出部33A、33B相排列地形成正极复合层35A、35B。在此,所谓正极引线19的前端19t所对应的位置的意思是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中在正极11的厚度方向上与前端19t重叠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中,将正极复合层35A、35B当中在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与露出部33A、33B相邻地形成的部分设为第2区域37A、37B。另外,将与露出部33A以及第2区域37A相邻地形成的部分设为正极复合层35A的第1区域36A,将与露出部33B以及第2区域37B相邻地形成的部分设为正极复合层35B的第1区域36B。
焊接正极引线19的露出部33A被第1区域36A从正极集电体30的长边方向两侧所夹,被第1区域36A和第2区域37A包围除一端31以外的三个方向。第2区域37A可以不与形成于露出部33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第1区域36A相连,但优选形成为与各第1区域36A相连。另外,露出部33B以及第2区域37B分别以与露出部33A以及第2区域37A同样的图案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极集电体30的两面的另一端32侧的端部,遍及正极集电体30的全长地连续地形成正极复合层35A、35B。
正极引线19的位于正极集电体30上的部分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19如上述那样,是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W30的60%~98%,更优选是宽度W30的80%~98%,特别优选是宽度W30的80%~95%。若长度L19是该范围内,就能抑制因正极引线19的厚度引起的电极体14的卷绕偏离。
第2区域37A、37B优选沿着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37A、L37B是集电体的宽度W30的0.1%~40%,且优选形成在正极集电体30的厚度方向上不与正极引线19重叠的范围。即,第2区域37A、37B优选仅形成在正极引线19的前端19t或前端19t所对应的位置与正极集电体30的另一端32之间。在例如正极引线19的长度L19是宽度W30的80%~98%的情况下,长度L37A、L37B是宽度W30的0.1%~20%,且是0.5mm~5mm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区域37A与正极引线19的前端19t之间存在间隙。正极引线19不是遍及露出部33A的全长地配置,正极引线19的长度L19设为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W30的60%以上且不与第2区域37A接触的长度。因此,露出部33A、33B的沿着正极集电体3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33A、L33B比长度L19长。长度L33A、L33B例如可以是长度L19的1.05倍~1.5倍。长度L33B、L37B与长度L33A、L37A大致相同。另外,露出部33A、33B的宽度(沿着正极集电体3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优选在不影响正极引线19相对于露出部33A进行安装的范围中接近于正极引线19的宽度,例如使其比正极引线19的宽度稍长。
第2区域37A、37B形成为覆盖正极集电体30的另一端32,但也可以在第2区域37A、37B与另一端32之间存在集电体表面所露出的露出部。第2区域37A、37B的厚度例如是50μm~100μm,与第1区域36A、36B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可以使第2区域37A、37B的厚度比第1区域36A、36B的厚度薄。
在正极11覆盖露出部33A、33B地粘接绝缘带38A、38B。绝缘带38A粘接在正极引线19上,并且还粘接在第1区域36A以及第2区域37A上。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露出部33A和第2区域37A的整体被绝缘带38A覆盖。绝缘带38B具有与绝缘带38A大致相同的大小,覆盖露出部33B和第2区域37B的整体。绝缘带38A、38B的厚度例如是20μm~70μm。
在此,参考图4以及图5来说明具备上述结构的正极1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图5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以不同的点密度图示正极复合层45、46。如图4以及图5例示的那样,正极11通过如下方式来制造:在依次在长条状集电体40上形成正极复合层45、46后,将长条状集电体40在切断预定部X、Y切断,由此来制造正极11。正极复合层45、46形成于长条状集电体40的两面而成为正极复合层35A、35B,长条状集电体40在切断预定部X、Y被切断而成为正极集电体30。
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示例中,在长条状集电体40的两面间歇涂布正极复合浆料,在留下集电体表面所露出的露出部43、44来形成正极复合层45后,在露出部44上涂布正极复合浆料来形成正极复合层46。露出部43在长条状集电体40的宽度方向上长,在集电体的长边方向上以大致恒定的间隔存在。露出部44沿着长条状集电体40的长边方向与露出部43大致正交地形成。通过在露出部44上涂布正极复合浆料来形成正极复合层46,从而留下成为露出部33A、33B的露出部而形成成为第1区域36A、36B以及第2区域37A、37B的正极复合层。
正极11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制造:在对正极复合层45、46的涂膜进行压缩后,将形成有该复合层的长条状集电体40在切断预定部X、Y切断,由此来制造正极11。在形成正极复合层45、46时,通过以相同厚度来涂布相同的正极复合浆料,能使第1区域36A、36B以及第2区域37A、37B的构成成分、厚度等彼此大致相同。露出部43的宽度例如是5mm~10mm左右,设定得比正极引线19的宽度宽。露出部44的宽度例如是0.5mm~5mm左右,对应于第2区域37A、37B(露出部33A、33B)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而适当设定。
在图6以及图7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其他一例的正极11X、11Y(绝缘带的图示省略)。图6例示的正极11X未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侧形成第2区域37B,在这一点上与正极11不同。即,在正极11X,仅在接合有正极引线19的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的另一端32侧的端部,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与露出部33A相邻地形成正极复合层35A的第2区域37A。正极复合层35BX不具有第2区域37B,露出部33BX遍及正极集电体30的全宽地形成。
图7例示的正极11Y未在正极集电体30的第1面侧形成第2区域37A,在这一点上与正极11不同。即,在正极11Y,仅在未接合正极引线19的正极集电体30的第2面的另一端32侧的端部,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与露出部33B相邻地形成正极复合层35B的第2区域37B。正极复合层35AY不具有第2区域37A,露出部33AY遍及正极集电体30的全宽地形成。
负极12与正极11同样地具备带状的负极集电体50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50的两面的负极复合层55(参考图2)。在负极集电体50中例如使用铜等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薄膜等。作为负极复合层55中所包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只要能可逆地包藏、放出锂离子,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石墨等碳材料、Si、Sn等与锂合金化的金属、或包含它们的合金、氧化物等。在负极复合层55中,例如可以包含羧甲基纤维素(CMC)、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作为粘结材料。
负极12具备负极引线20,该负极引线20与负极集电体50的两面的一部分所分别露出的露出部(未图示)中的一者接合,并且从负极集电体5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位于电极体14的下部的一侧)延伸出。负极12比正极11大,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具有露出部。负极引线20例如一个一个地焊接在各露出部。
关于负极12,也能运用与上述的正极11同样的结构。负极引线20的位于负极集电体50上的部分的沿着负极集电体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例如是负极集电体50的宽度的60%~98%。另外,可以在负极集电体50的至少一个面,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与露出部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位于电极体14的上部的一侧)相邻地形成负极复合层55。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正极的制作]
将钴酸锂、碳粉末和氟树脂粉末以100:1:1的重量比混合,适量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来调制正极复合浆料。接下来,将该正极复合浆料间歇涂布在由厚度15μm的铝箔构成的长条状集电体的两面,用辊压机压缩涂膜以使得极板的厚度成为140μm,形成正极复合层。将在两面形成有正极复合层的长条状集电体切断成给定的电极尺寸,在集电体的一个面(第1面)的露出部焊接正极引线,由此得到正极。
对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67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90%的53.1mm。
正极复合层如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对长条状集电体的各面各经过2次、合计经过4次浆料涂布工序而形成。在第1次涂布工序中,对长条状集电体的一个面(第1面)留下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7mm宽度的露出部43和在集电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1mm宽度的露出部44来间歇涂布正极复合浆料,形成58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45。在第2次涂布工序中,在集电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露出部44上连续地涂布正极复合浆料来形成1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46。对长条状集电体的另一个面(第2面)也与第1面同样地涂布浆料,与形成于第1面上的复合层在极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地形成正极复合层45、46。
得到的正极中的露出部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是58mm,与露出部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正极复合层的第2区域的沿着该宽度方向的长度是1mm(集电体的宽度的约1.7%)。在正极,覆盖各露出部以及各第2区域的整体地粘接宽度12mm、长度63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制绝缘带。
[负极的制作]
将天然石墨粉末、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以100∶1∶1的重量比混合,适量添加水,来调制负极复合浆料。接下来,将该负极复合浆料间歇涂布在由铜箔构成的长条状集电体的两面,用辊压机压缩涂膜以使得极板的厚度成为160μm,来形成负极复合层。将在两面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长条状集电体切断成给定的电极尺寸,在露出部焊接负极引线,由此得到负极。另外,露出部分别形成在负极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在各露出部一个一个地焊接负极引线。在各露出部粘接上述聚酰亚胺制的绝缘带。
[非水电解质的调制]
将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甲乙酯(EMC)以30∶70的体积比混合。在该混合溶媒中以1mol/L的浓度溶解六氟磷酸锂(LiPF6)来调制非水电解质。
[电池的制作]
将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隔着聚乙烯制的隔板以漩涡状卷绕,制作卷绕型的电极体。将该电极体收容在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制的壳体主体,分别将正极引线的上端部焊接在封口体的底板,将负极引线的下端部焊接在壳体主体的底部内面。然后,在壳体主体中注入上述非水电解液,隔着聚丙烯制的垫片将壳体主体的开口部用封口体密封,来制作圆筒形电池。另外,在电极群的上下分别配置绝缘板。
<实施例2>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71.7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98%的57.8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实施例3>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49.3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60%的35.4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实施例4>
在长条状集电体的第2面,留下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7mm宽度的露出部43来间歇涂布正极复合浆料,形成59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实施例4的正极未在正极集电体的第2面上形成正极复合层的第2区域,在这一点上(参考图6)与实施例1的正极不同。
<实施例5>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71.7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98%的57.8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实施例6>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49.3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60%的35.4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实施例7>
在长条状集电体的第1面,留下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7mm宽度的露出部43来间歇涂布正极复合浆料,形成59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实施例7的正极未在正极集电体的第1面上形成正极复合层的第2区域,在这一点上(参考图7)与实施例1的正极不同。
<实施例8>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71.7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98%的57.8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实施例9>
作为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49.3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60%的35.4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同样,对长条状集电体的各面各经过2次、合计经过4次浆料涂布工序来形成正极复合层。其中,在第1次涂布工序中,对长条状集电体的第1面留下7mm宽度的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露出部和45mm宽度的在集电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露出部来间歇涂布正极复合浆料,形成14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在第2次涂布工序中,在集电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露出部上连续地涂布正极复合浆料来形成45mm宽度的正极复合层。对长条状集电体的第2面也与第1面同样地涂布浆料,与形成于第1面上的复合层在极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地形成正极复合层。
对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25.7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20%的11.8mm(参考图8)。露出部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是14mm。在正极,覆盖各露出部的整体地粘接宽度12mm、长度18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制绝缘带。关于其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圆筒形电池。
<比较例2>
形成正极复合层,使露出部的沿着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成为31mm,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50%的29.5mm,除此以外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另外,对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43.4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
<比较例3>
将正极引线的位于正极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当于集电体的宽度(59mm)的50%的29.5mm,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另外,对正极引线使用宽度4mm、长度49.3mm、厚度150μm的铝制引线。
<比较例4>
不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正极复合层的第2区域,遍及极板的全宽地形成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露出部,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圆筒形电池。
对上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圆筒形电池用下述的方法进行正极的卷绕偏离以及OCV的评价。
[正极的卷绕偏离评价]
用X射线确认***到电池壳体内的电极体的状态,将在正负极间存在超过给定的阈值的偏离的情况判定为有卷绕偏离。对10000个电池进行该试验,基于下述式算出卷绕偏离发生率。
卷绕偏离发生率(%)=(有卷绕偏离的电池的数量/10000)×100
[OCV评价]
在25℃的环境下,以0.3C恒电流充电到电池电压4.1V,以0.3C恒电流放电到2.5V,将这样的充放电循环进行3次,之后,在4.1V的充电状态下在45℃的环境下放置1周。求取放置前后的电池的OCV,算出其差(ΔOCV)。将ΔOCV从平均值超过3σ的电池判定为OCV不良。对10000个电池进行该试验,基于下述式算出OCV不良发生率。
OCV不良发生率(%)=(有OCV不良的电池的数量/10000)×100
[表1]
如表1所示那样,在实施例1~9的电池中,与比较例1~3的电池比较,难以发生电极体的卷绕偏离。据此可知,通过将正极引线的位于集电体上的部分的长度相对于集电体的宽度设为60%以上,不偏向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地配置引线,能抑制电极体的卷绕偏离。
进而,实施例1~9的电池与比较例4的电池比较,难以产生OCV不良。据此可知,通过在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在集电体的宽度方向上与露出部相排列地形成复合层(第2区域),能确保良好的OCV。可认为:通过形成第2区域,能抑制在将负极引线焊接在壳体主体时产生的溅射侵入到电极体内,由此能确保良好的OCV。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1 正极
12 负极
13 隔板
14 电极体
15 壳体主体
16 封口体
17、18 绝缘板
19 正极引线
20 负极引线
21 伸出部
22 过滤器
23 下阀体
24 绝缘构件
25 上阀体
26 帽
27 垫片
30 正极集电体
31 一端
32 另一端
33A、33B 露出部
35、35A、35B 正极复合层
36A、36B 第1区域
37A、37B 第2区域
38A、38B 绝缘带
40 长条状集电体
43、44 露出部
45、46 正极复合层
50 负极集电体
55 负极复合层。

Claims (8)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
带状的集电体;
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两面的复合层;和
与所述集电体的两面所露出的露出部接合并且从构成所述集电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当中的所述一端延伸出的引线,
在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有所述复合层,
所述引线的位于所述集电体上的部分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所述集电体的宽度的60%~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
在接合有所述引线的所述集电体的第1面,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有所述复合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
在未接合所述引线的所述集电体的第2面,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有所述复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
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还具备:
粘接在所述引线上的绝缘带,
所述绝缘带覆盖所述复合层当中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的部分而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
在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遍及所述集电体的全长地连续地形成有所述复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
关于所述复合层当中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露出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相邻地形成的部分,其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所述集电体的宽度的0.1%~40%,且形成于在所述集电体的厚度方向上不与所述引线重叠的范围。
7.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
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板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
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者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正极由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构成,
所述露出部形成于所述正极的长边方向中央部。
CN201780066306.9A 2016-10-26 2017-10-13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Active CN109891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9406 2016-10-26
JP2016-209406 2016-10-26
PCT/JP2017/037105 WO2018079291A1 (ja) 2016-10-26 2017-10-13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640A true CN109891640A (zh) 2019-06-14
CN109891640B CN109891640B (zh) 2022-12-06

Family

ID=6202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6306.9A Active CN109891640B (zh) 2016-10-26 2017-10-13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4927B2 (zh)
JP (1) JP7023855B2 (zh)
CN (1) CN109891640B (zh)
WO (1) WO2018079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4428B1 (ko) * 2017-11-20 2018-12-03 주식회사 리베스트 플렉서블 전지용 금속탭
CN115552688A (zh) * 2020-05-14 2022-12-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二次电池
WO2023100756A1 (ja) * 2021-11-30 2023-06-08 パナソニックエナジ-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23106060A1 (ja) * 2021-12-08 2023-06-15 パナソニック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極板、電極体及び電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1737A (ja) * 1997-02-26 1998-09-11 Fuji Film Selltec Kk 巻回電極群を備えた非水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64197A (ja) * 1990-11-30 2000-06-16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1035537A (ja) * 1998-07-10 2001-02-09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二次電池
CN1505180A (zh) * 2002-12-02 2004-06-16 ������������ʽ���� 电池
CN102187497A (zh) * 2009-05-18 2011-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12022792A (ja) * 2010-07-12 2012-02-02 Panasonic Corp 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US20120088136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Yasutaka Kogetsu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3904296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4466188A (zh) * 2014-12-25 2015-03-25 江苏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正极极片和该极片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5324882A (zh) * 2013-07-01 2016-02-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16126888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2662U (zh) 1989-01-10 1990-07-23
JP3203517B2 (ja) 1990-11-30 2001-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 池
JP2003068271A (ja) 2001-06-13 2003-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この電池に用いる正極板の製造方法
US20060093922A1 (en) * 2004-09-22 2006-05-04 Kim Cheon S Composite material tape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2006286404A (ja) * 2005-03-31 2006-10-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の正極板と負極板の組み合わせ、その正極板と負極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6302509A (ja) 2005-04-15 2006-11-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
JP2008234855A (ja) 2007-03-16 2008-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4197A (ja) * 1990-11-30 2000-06-16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H10241737A (ja) * 1997-02-26 1998-09-11 Fuji Film Selltec Kk 巻回電極群を備えた非水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35537A (ja) * 1998-07-10 2001-02-09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二次電池
CN1505180A (zh) * 2002-12-02 2004-06-16 ������������ʽ���� 电池
CN102187497A (zh) * 2009-05-18 2011-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12022792A (ja) * 2010-07-12 2012-02-02 Panasonic Corp 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US20120088136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Yasutaka Kogetsu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3904296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5324882A (zh) * 2013-07-01 2016-02-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4466188A (zh) * 2014-12-25 2015-03-25 江苏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正极极片和该极片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JP2016126888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24927B2 (en) 2021-06-01
JP7023855B2 (ja) 2022-02-22
US20190252667A1 (en) 2019-08-15
CN109891640B (zh) 2022-12-06
JPWO2018079291A1 (ja) 2019-09-12
WO2018079291A1 (ja) 2018-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349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EP2472641A1 (en) Nickel-zinc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735096B2 (ja) 非水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1014297A (ja) 捲回型電極群および電池
CN109891640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EP3813158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3506936A (zh)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JP7102348B2 (ja) 液体電解質含有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液体電解質含有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2064366A (ja) 扁平形非水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3288B2 (ja) 扁平形非水二次電池
JP3568312B2 (ja) レーザー封口電池
CN215834602U (zh)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
EP387633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4129955B2 (ja)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953422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22153675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20230073596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secondary battery
US20230080854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20220302508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8285006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09043424A (ja) 扁平形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