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8427B - 传感器搭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搭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8427B
CN109878427B CN201811277416.2A CN201811277416A CN109878427B CN 109878427 B CN109878427 B CN 109878427B CN 201811277416 A CN201811277416 A CN 201811277416A CN 109878427 B CN109878427 B CN 109878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mera
sensor
locator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74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8427A (zh
Inventor
东町直哉
伊藤宏晃
水谷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78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8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6Windows, e.g. windscre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5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搭载结构,具备:第一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第二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二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所述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且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视场角罩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车辆前方下侧处;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所述视场角罩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重叠。

Description

传感器搭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搭载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将对车辆前方的行驶环境进行拍摄的车辆搭载摄像机安装在与车厢内后视镜(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48491号公报)。
为了实现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高度的驾驶辅助,需要焦距或视场角度不同的多个摄像机。然而,在于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设置多个摄像机的情况下,为了不妨碍乘员(驾驶员)的视野等,在其设置空间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于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设置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两个传感器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其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的传感器搭载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具备:第一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第二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二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所述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且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视场角罩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车辆前方下侧处,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所述视场角罩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被配置在第一传感器的车辆前方下侧处的视场角罩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第二传感器装置重叠。因此,与视场角罩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第二传感器装置不重叠的情况相比,降低了从第二传感器装置到第一传感器装置为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实现了第一传感器装置以及第二传感器装置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内部后视镜被形成为筐体状的支承部件所支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内部后视镜被形成为筐体状的支承部件所支承。因此,与内部后视镜被例如平板状的支承部件所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对于内部后视镜的支承刚性。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二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具有对所述第一传感器进行保持的装置主体,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一起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上,所述基座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对内部后视镜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与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装置主体一起被结合固定在被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的基座部件上。因此,与支承部件和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装置主体单独地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结合固定件)的削减。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三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被收纳在所述支承部件中,并且在被收纳于所述支承部件中的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被收纳于支承部件中的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装置主体的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支承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与在该装置主体的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支承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不形成有空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乘员(驾驶员)移动内部后视镜时施加给支承部件的载荷被施加于第一传感器装置上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三或者第四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视场角罩部件与所述基座部件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视场角罩部件与基座部件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将视场角罩部件以分体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装置主体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此外,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五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基座部件被设为金属制,并且在所述视场角罩部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发热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基座部件被设为金属制,并且在视场角罩部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发热体。因此,发热体的热从视场角罩部件有效地传递至基座部件,从而提高了对于前挡风玻璃的防霜雾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为,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的传感器搭载结构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焦距不同的左右一对的摄像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第一传感器被设为焦距不同的左右一对的摄像机。因此,与第一传感器未被设为焦距不同的左右一对的摄像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对于车辆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于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设置了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两个传感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该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能够确保对于内部后视镜的支承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结合固定件)的削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能够抑制在乘员(驾驶员)移动内部后视镜时施加给支承部件的载荷被施加于第一传感器装置上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能够使相对于前挡风玻璃的防霜雾性能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能够使对于车辆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表示从车厢侧观察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传感器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为表示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时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基座部件以及副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拆下基座部件而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望远摄像机装置(locator/telephoto camera device)和壳体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摄像机(locatorcamera)以及望远摄像机(telephoto camera)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摄像机以及望远摄像机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摄像机以及望远摄像机的正视图。
图10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基座部件的改变例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从左下方向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壳体时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从右下方向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壳体时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将电子内部后视镜安装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的壳体上的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而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标记UP设为车辆上方向、将箭头标记FR设为车辆前方向、将箭头标记RH设为车辆右方向。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进行特别说明而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设为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如图1、图2所示,被搭载于车辆12上的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10的传感器单元20,被设置在作为内部后视镜(车厢内后视镜)的一个示例的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上。
如果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如图3、图4所示,传感器单元20具备通过粘接剂等而被安装在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上且车辆上方侧处的基座部件22。基座部件22通过金属板而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
此外,在基座部件22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处形成有凹部22A,在各凹部22A的底面上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并且,在各贯穿孔中,插穿有作为结合固定件的焊接螺栓96的轴部96B(参照图11、图12),各焊接螺栓96的头部96A通过焊接而被紧贴固定在贯穿孔周围的凹部22A的底面上。
此外,在基座部件22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处也形成有凹部22A,在各凹部22A的底面上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并且,在各贯穿孔中,也插穿有焊接螺栓96的轴部96B(参照图11、图12),各焊接螺栓96的头部96A通过焊接而被紧贴固定在贯穿孔周围的凹部22A的底面上。
通过这四根焊接螺栓96和四个螺母98(参照图11、图12),从而将后述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和对该***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壳体50共同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一起结合固定)。即,***望远摄像机装置30以及壳体50相对于基座部件22的结合固定位置被设为,前后左右的四个位置。
此外,在被形成于基座部件22的右前部上的凹部22A的底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形成有凹部22B,在该凹部22B的底面上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并且,在该贯穿孔中,插穿有与焊接螺栓96相比直径较小的作为结合固定件的焊接螺栓97的轴部97B(参照图11、图12),该焊接螺栓97的头部97A通过焊接而被紧贴固定在贯穿孔周围的凹部22B的底面上。
此外,在被形成于基座部件22的左前部上的凹部22A的底面的车辆前方侧处也形成有凹部22B,在该凹部22B的底面上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并且,在该贯穿孔中,也插穿有焊接螺栓97的轴部97B(参照图11、图12),该焊接螺栓97的头部97A通过焊接而被紧贴固定在贯穿孔周围的凹部22B的底面上。
通过该两根焊接螺栓97和两个螺母(省略图示),从而后述的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
而且,在基座部件22的车辆前方侧的前挡风玻璃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内表面上,通过粘接剂等而安装有与基座部件22相比较小的副基座部件24。副基座部件24通过金属板而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在其前侧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通过两侧以包括前端部的方式被切口从而形成舌部25。
在舌部25中,其根部部分以被配置在与副基座部件24的上表面24A相比为低位(车辆下方侧)的方式被屈曲形成,在该舌部25的中央处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并且,该贯穿孔中,插穿有焊接螺栓97的轴部97B(参照图2),该焊接螺栓97的头部97A通过焊接而被紧贴固定在贯穿孔周围的舌部25的上表面上。
通过该一根焊接螺栓97和一个螺母98(参照图2),从而使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前端部的中央侧被结合固定在副基座部件24上。即,立体摄像机装置60相对于副基座部件24以及基座部件22的结合固定位置被设为,前侧一处、后侧两处共计三处。
此外,在基座部件2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上,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而形成有使被设置在后述的主盖70上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爪78卡止的被卡止部26(省略右侧的卡止爪78以及被卡止部26的图)。被卡止部26被形成为车辆前方侧成为开放侧的侧面观察大致“J”字状,卡止爪78从车辆前方侧***被卡止部26并被卡止。
此外,舌部25的左右两侧的副基座部件24的前端部24B朝向车辆下方侧折弯,且在该前端部24B上也分别形成有作为使被设置在主盖70上的卡止爪79卡止的被卡止部的被卡止孔28。被卡止孔28在正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卡止爪79从车辆前方侧***至被卡止孔28并被卡止。
而且,在与被卡止部26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基座部件2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上,通过将其凸缘部(省略图示)接合(焊接)在基座部件22的下表面上,从而设置有截面帽型形状的保持部27。保持部27通过使被设置在与各部分适当连接的配线(省略图示)的中途的卡止爪(省略图示)从车辆后方侧或者车辆前方侧嵌入其中,从而对该配线进行保持。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传感器单元20具备:在装置主体30A上安装有后述的***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的作为第一传感器装置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和从车辆下方侧收纳(覆盖)***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至少下部周围(后述的电子基板40)的作为支承部件的壳体50。
***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由铝合金等的金属形成,并具有顶壁32、前壁34和侧壁36。即,在装置主体30A上,未设置有后壁以及底壁,其车辆后方侧以及车辆下方侧被开放。由此,***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成为能够从该开放侧进行安装的结构。
在顶壁32的左右两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与侧壁36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向与前壁34相比靠车辆前方侧伸出的凸缘部33。在各凸缘部33上,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而形成有用于使被设置在基座部件22上的焊接螺栓96插穿的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33A。
前壁34的下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以与该前壁34相同的宽度而向车辆前方侧伸出的伸出部38。伸出部38具有与前壁34连续的上壁38A、侧壁38B、与上壁38A以及侧壁38B连续的前壁38C(参照图6),且伸出部38的前端部与凸缘部33的前端部相比向车辆前方侧伸出。
并且,***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的状态来保持对车辆12的周边信息(位置、方向、距离等)进行检测的作为驾驶辅助用(自动驾驶用)的第一传感器的***摄像机42、和同样地作为驾驶辅助用(自动驾驶用)的第一传感器的望远摄像机44。另外,由于作为左右一对摄像机的***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对与后述的立体摄像机62不同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因此能够以使之彼此接近的方式进行配置。
如图6~图9所示,***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也包括各自的摄像机主体43、45,并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焦距)不同。即,望远摄像机44(也包括摄像机主体45)与***摄像机42(也包括摄像机主体43)相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较长。
另外,***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分别被形成为大致四角柱状。并且,***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分别通过螺纹固定等而被安装并被固定在装置主体30A的前壁34上。
如果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如图6所示,在前壁34上,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形成有用于使***摄像机42向车辆前方侧露出的露出孔34A、和用于使望远摄像机44向车辆前方侧露出的露出孔34B。并且,如图7~图9所示,在各个露出孔34A、34B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前壁34的内表面(背面)上,分别形成有供后述的螺钉94螺合的内螺纹部的螺纹孔34C(参照图8)。
另一方面,在***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的侧壁的前端部处、且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托架43A。并且,在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的侧壁的前端部处、且车辆上下方向中央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托架45A。而且,在各个托架43A、45A的中央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使螺钉94插穿的贯穿孔43B、45B。
因此,***摄像机42(摄像机主体43)以及望远摄像机44(摄像机主体45)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各自的托架43A、45A的前表面从车辆后方侧与前壁34的内表面抵接,并分别使螺钉94分别从车辆后方侧插穿至贯穿孔43B以及贯穿孔45B中并且与前壁34的各螺纹孔34C螺合,从而被安装在该前壁34上。
也就是说,***摄像机42(摄像机主体43)的托架43A与望远摄像机44(摄像机主体45)的托架45A独立地被安装在前壁34上。如果具体地进行说明,则为了使***望远摄像机装置30小型化,需要以使之彼此接近的方式进行安装。即,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的一侧(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托架43A、45A需要以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使高度位置不同)的方式进行配置。
因此,望远摄像机44与***摄像机42相比被配置在低位(车辆下方侧)处。由此,成为如下结构,即,各个托架43A、45A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错开并与前壁34的内表面抵接,且各个托架43A、45A分别通过不同的螺钉94而被结合固定(不通过共同的螺钉而被并同固定)。另外,由于***摄像机42与望远摄像机44相比被配置在高位(车辆上方侧)处,因此如图6所示那样,露出孔34A也可以以切掉顶壁32的前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而被形成。
此外,***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与共同的(一块)电子基板40电连接并***作。电子基板40被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且其周缘部通过螺纹固定等而被安装在装置主体30A的侧壁36或伸出部38上。因此,也能够将电子基板40理解为***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底壁。另外,在电子基板40的右端部(车辆宽度方向一端部)、且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处设置有用于将配线H连接在电子基板40上的连接器39(参照图6)。
此外,如图8所示,该电子基板40以朝向车辆前方下侧(以相对于水平方向为角度θ)而倾斜的前倾姿态被配置在***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车辆下方侧。并且,***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的后表面43C和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的后表面45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在此,望远摄像机4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摄像机42相比较长。因此,即使望远摄像机44与***摄像机42相比被配置为低位,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摄像机42的前端上部42A与望远摄像机44的前端上部44A也分别以接近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的方式(沿着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例如以3mm左右的基本相同的间隙D)被配置。
另外,摄像机主体45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也长于摄像机主体43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因此,托架43A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托架45A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不同(托架43A与托架45A相比被配置在车辆后方侧)。因此,在前壁34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高低差,所述高低差是因结合固定有托架43A的部分的板厚厚于结合固定有托架45A的部分的板厚而形成的(参照图8)。
而且,如图7~图9所示,在电子基板40的后端部上形成有切口部41,在所述切口部41中可容留有***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的后端下部43D和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的后端下部45D。该切口部41根据***摄像机42的摄像机主体43的后端下部43D的形状和望远摄像机44的摄像机主体45的后端下部45D的形状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
此外,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在装置主体30A的伸出部38的上壁38A上,安装有由聚丙烯(PP)等的树脂材形成的视场角罩部件(以下称为“罩部件”)46的后端部。罩部件46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前方侧并向车辆宽度方向扩展的等腰梯形形状,并且其一半以上与伸出部38的前端部相比向车辆前方侧伸出。
此外,在罩部件46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处一体地形成有卡止爪(省略图示),并且在伸出部38的上壁38A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处形成有被卡止孔(省略图示)。即,罩部件46成为,通过该卡止爪卡止嵌合于被卡止孔中,从而被安装于伸出部38的上壁38A上的结构。
而且,由于望远摄像机44与***摄像机42相比被配置在低位处,因此罩部件46以***摄像机42侧成为高位、望远摄像机44侧成为低位的方式,且以其高度在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处不同的方式被形成。即,在罩部件46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高低差部46A。
另外,罩部件4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成为不与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接触(成为非接触)的结构。并且,为了抑制或者防止透过前挡风玻璃14的光的反射(向***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映入),罩部件46例如被染色成黑色。
此外,如图2、图6所示,在罩部件46的下表面上,隔着作为隔热材料的隔热片(省略图示)而设置有作为发热体的加热器48。具体而言,在成为***摄像机42的车辆前方侧的罩部件46的右半部分的下表面和成为望远摄像机44的车辆前方侧的罩部件46的左半部分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在俯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前方侧并向车辆宽度方向扩展的等腰梯形形状的加热器48。
在各加热器48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线49,在各加热器48的左端部(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将配线(省略图示)连接在电热线49上的连接器47。另外,罩部件46并不被限定于以分体的方式被设置在***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的伸出部38上的结构,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被设为与基座部件22一体形成的结构。
即,罩部件46也可以与基座部件22一体地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在该情况下,加热器48能够不经由隔热片,而被设置(粘贴)在罩部件46的下表面上。此外,也无需在***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的伸出部38的上壁38A上形成被卡止孔。
如图2、图6、图11、图12所示,壳体50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并且具有底壁52、一体地直立设置于底壁52的周围的前壁54、后壁56、左右侧壁58。即,壳体50被形成为车辆上方侧被开放的筐体状。
并且,在左右的侧壁58的上端部上,以能够与***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的凸缘部33重叠的方式而一体地形成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凸缘部55。另外,在下文中,关于左右的侧壁58以及左右的凸缘部55,在以区分左右的方式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设为在各自的数字后标注有“L”或者“R”的符号。
在各凸缘部55上,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而形成有用于使被设置在基座部件22上的焊接螺栓96插穿的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的贯穿孔55A。也就是说,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使壳体50的凸缘部55与***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的凸缘部33重叠在一起并共同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时,凸缘部33的各贯穿孔33A和凸缘部55的各贯穿孔55A连通(参照图6)。
并且,壳体50在其凸缘部55与***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的凸缘部33重叠的状态下,对***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至少下部周围(电子基板40)进行收纳(参照图6)。另外,在被收纳于壳体50内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以及电子基板40)的外表面和壳体5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间隙)S(参照图2)。
更具体而言,在电子基板40的下表面与壳体50内的底面之间、在***摄像机42(摄像机主体43)的后表面43C以及望远摄像机44(摄像机主体45)的后表面45C与壳体50内的后表面之间、在***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的侧壁36的外表面与壳体50内的侧面之间、在伸出部38的前壁38C的前表面与壳体50内的前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空间S。
换而言之,壳体50内的底面(底壁52的内表面)以与电子基板40的下表面分离的方式被配置,壳体50内的后表面(后壁56的内表面)以与***摄像机42(摄像机主体43)的后表面以及望远摄像机44(摄像机主体45)的后表面分离的方式被配置,壳体50内的侧面(侧壁58的内表面)以与***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的侧壁36的外表面(侧面)分离的方式被配置,壳体50内的前表面(前壁54的内表面)以与伸出部38的前壁38C的前表面分离的方式被配置。
此外,如图6、图12所示,在右侧的侧壁58R以及凸缘部55R处、且在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贯穿孔55A之间,形成有用于使被设置在收纳于壳体50内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电子基板40上的连接器39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作为开口部的切口部59。
另外,被形成在壳体50上的开口部并不限定于切口部59,只要能够使连接器39突出即可,也可以为例如仅被形成在右侧的侧壁58R上的孔部(省略图示)或以包括右侧的侧壁58R和右侧的凸缘部55R的根部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而被形成的孔部(省略图示)等。
而且,从通过切口部59而被前后切断的右侧的凸缘部55R的切口部59侧(切口部59的周缘部)的下表面起,分别以跨及右侧的侧壁58R的外表面以及底壁52的外表面的方式而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加强该被切断的右侧的凸缘部55R的前后一对的肋57。并且,如图11所示,从左侧的凸缘部55L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侧的下表面起,以跨及左侧的侧壁58L的外表面的方式也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加强该左侧的凸缘部55L的肋57。
此外,如图11~图13所示,在底壁52的下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处,设置有用于对电子内部后视镜90进行安装的后视镜托架66。后视镜托架66被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短的仰视观察大致矩形平板状,并且在其前端部的下表面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用于对球接头部68进行安装的仰视观察大致矩形形状的被嵌合部67。
在被嵌合部67的至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槽部67A,并且被形成在球接头部68的上端部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嵌合部69从车辆后方侧以滑动的方式与该槽部67A嵌合。
由此,球接头部68(电子内部后视镜90)被安装于后视镜托架66上。另外,如图2所示,在球接头部68中,嵌入有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臂部件92的球体状的上端部92A,从而电子内部后视镜90经由球接头部68而被壳体50支承。
此外,图2、图3、图5所示,传感器单元20具备作为第二传感器装置的立体摄像机装置60。立体摄像机装置60具有对车辆12的周边信息(位置、方向、距离等)进行检测的左右一对的作为第二传感器的左右一对立体摄像机62,并且被配置在与壳体50(***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相比而靠车辆前方侧处。
即,以上述的方式,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前端部通过焊接螺栓97以及螺母98而被结合固定在副基座部件24上并被支承,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螺栓97以及螺母(省略图示)而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并被支承。
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罩部件46(也包括与图10所示的基座部件22一体的罩部件46)的前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与该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端部重叠(在图2中,以V表示该重叠量)。换而言之,罩部件46的前部从车辆上方侧覆盖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
由此,成为如下结构,即,壳体50的前壁54以与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装置主体60A的后壁60B(参照图2)接近的方式被配置。另外,在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装置主体60A中的立体摄像机62的车辆前方侧处,一体地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前方侧并向车辆宽度方向扩展的等腰梯形形状的视场角罩部64。
此外,如图1~图3所示,通过主盖70而从车辆下方侧覆盖了立体摄像机装置60和壳体50的前侧部分。主盖70由聚碳酸酯(PC)等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底壁72、以从该底壁72的前端部向车辆前方上侧延伸的方式将车辆下方侧弯曲成凸状的截面圆弧状的前壁74、和被设为能够收纳立体摄像机装置60和壳体50的前侧部分的高度的左右的侧壁76。
在底壁7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左右的侧壁76侧处,设置有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卡止爪78,各卡止爪78从车辆前方侧***至被形成在基座部件22上的各被卡止部26中并被卡止。此外,在前壁7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卡止爪79,各卡止爪79从车辆前方侧***至被形成在副基座部件24上的被卡止孔28中并被卡止。
也就是说,成为如下结构,即,主盖70通过各卡止爪78以及各卡止爪79分别***并卡止在被卡止部26以及被卡止孔28中,从而被安装于基座部件22以及副基座部件24上。并且,如图2中以点划线所示那样,成为主盖70的下端部(底壁72和前壁74的边界部)73不会从通过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下边缘部的乘员(驾驶员)的视线Y向车辆下方侧突出(视野被确保)的结构。
此外,如图1、图2所示,在壳体50(传感器单元20)的车辆后方侧、且车顶端缘18的车辆下方侧处,配置有具备车内灯(省略图示)等的顶置控制台16。并且,在主盖70的车辆后方侧、且顶置控制台16的车辆前方侧处,设置有覆盖主盖70与顶置控制台16之间(壳体50的剩余的后侧部分)的副盖80。
副盖80也由聚碳酸酯(PC)等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大致平板状的底壁82、和从该底壁82的后端部的左右两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延伸的左右侧壁84。底壁82的后端部以跨及整个车辆宽度方向的方式而屈曲为向车辆上方侧凸起的截面大致“L”字状,左右的侧壁84屈曲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凸起的截面大致“L”字状。
通过这样的副盖80的底壁82以及侧壁84上的屈曲形状(高低差),从而成为如下结构,即,在通过手指把持并移动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时,该手指易于进入到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上边缘部90A和副盖80的底壁82的后端部(或者侧壁84)之间的间隙中。
另外,在副盖80的底壁82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向车辆前方侧突出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爪(省略图示),该卡止爪被卡止在主盖70的后端部上。此外,副盖80的底壁82的左右两端部(与侧壁84相比靠前侧)上设置有向车辆上方侧突出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爪(省略图示),该卡止爪***到被形成在主盖70上的作为被卡止部的被卡止孔中(省略图示)并被卡止。
因此,通过首先将底壁82的前端部的卡止爪与主盖70的后端部卡止,接下来将底壁82的左右两端部的卡止爪***到主盖70的被卡止孔中并进行卡止,从而成为副盖80被安装在主盖70与顶置控制台16之间的结构。
此外,在副盖80的底壁82的前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被设置在底壁82的前端部上的卡止爪之间)处,形成有在仰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后方侧而被切口成大致半圆弧状的切口部(省略图示)。并且,在主盖70的底壁72的后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形成有在仰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前方侧而被切口成大致半圆弧状的切口部(省略图示)。
成为如下结构,即,球接头部68从由该主盖70的切口部以及副盖80的切口部形成的开口部露出。另外,在副盖80的切口部的周缘部上,也可以形成有朝向车辆下方侧突出的在仰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的被覆部86。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该被覆部86而将球接头部68从乘员(驾驶员)的视线中隐藏,因此较为优选。
接下来,在采用以上这种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10(传感器单元20)中,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望远摄像机装置30由焦距不同的***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构成。因此,与不具备***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对于车辆12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提高。此外,如图6所示,在***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车辆前方下侧的伸出部38(装置主体30A)上设置有(被染色成黑色的)罩部件46。
因此,与未在***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车辆前方下侧的伸出部38(装置主体30A)上设置有罩部件46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或者防止透过前挡风玻璃14的光的反射(向***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映入),并且能够抑制或者防止对于车辆12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的降低。
此外,在罩部件46的下表面上,隔着隔热片而设置有加热器48。因此,能够确保前挡风玻璃14的防霜雾性能。另外,如图10所示,由于当罩部件46与基座部件22一体地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时,能够将来自加热器48的热从罩部件46向基座部件22高效地传递,因此能够使前挡风玻璃14的防霜雾性能提高。
而且,当罩部件46与基座部件22一体形成时,与以分体的方式将罩部件46设置在伸出部38(装置主体30A)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用于构成***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部件数量,从而能够降低其制造成本。
此外,图2所示,在与***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望远摄像机装置30)相比靠车辆前方侧配置有左右一对的立体摄像机62(立体摄像机装置60),并且罩部件46的前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端部的车辆上方侧重叠。即,壳体50的前壁54以与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装置主体60A的后壁60B接近的方式被配置。
因此,例如与在和罩部件46的前端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配置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后壁60B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从立体摄像机装置60(立体摄像机62)的前端部到***望远摄像机装置30(***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后端部为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使传感器单元20的至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望远摄像机装置30以及立体摄像机装置60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此外,如图7~图9所示,***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以独立的方式被安装于装置主体30A的前壁34上。即,以彼此接近配置的***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以各自的托架43A、45A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将高度位置设为不同)的方式被配置,并且通过各螺钉94而被螺纹固定在装置主体30A的前壁34上。
因此,与如下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受到***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彼此位置的偏差的影响,所述情况为,通过将***摄像机42的托架43A和望远摄像机44的托架45A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处,从而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的一侧(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托架45A和托架43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并通过一根螺钉94将其共同固定并安装在装置主体30A的前壁34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防止对于车辆12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的降低。
此外,望远摄像机44与***摄像机42相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较长,且与***摄像机42被配置于低位处。因此,即使***摄像机42与望远摄像机44的长度不同,也能够以使***摄像机42与望远摄像机44这双方接近于前挡风玻璃14的内表面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或者防止对于车辆的周边信息的检测性能的降低。
此外,***摄像机42和望远摄像机44与共同的(一块)电子基板40电连接。因此,例如与在每个摄像机上设置电子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传感器单元20中的部件数量,从而能够降低传感器单元20的制造成本。
此外,***摄像机42的后表面43C与望远摄像机44的后表面45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在以前倾姿态被配置的电子基板40的后端部上,形成有容留***摄像机42的后端下部43D和望远摄像机44的后端下部45D的切口部41。因此,例如与***摄像机42的前表面和望远摄像机44的前表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相同位置处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被形成在电子基板40的后端部上的切口部41的切口量。
即,由于***摄像机42的长度较短,因此为了使其前表面与望远摄像机44的前表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处,而需要增多***摄像机42的后侧的电子基板40的切口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摄像机42的后表面43C和望远摄像机44的后表面45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处,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情况,并能够确保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省略图示)的电子基板40的面积。
此外,由于壳体50被形成为车辆上方侧被开放的筐体状,因此确保了对于电子内部后视镜90的支承刚性。并且,在该确保了支承刚性的壳体50中,收纳有***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至少包括电子基板40的下部周围。因此,能够有效地对电子基板40进行保护,并且能够实现设置***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空间的进一步的省空间化。
此外,***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与对电子内部后视镜90进行支承的壳体50一起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因此,与该装置主体30A和壳体50单独地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22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焊接螺栓96的根数(部件数量)。
此外,在被收纳于壳体50内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装置主体30A以及电子基板40)的外表面与壳体5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间隙)S(以壳体50的内表面与被收纳于壳体50内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外表面分离的方式配置)。在此,在形成有空间S的位置处,不会被传递有载荷。
因此,与不在被收纳于壳体50内的***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外表面与壳体5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S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或者防止在乘员(驾驶员)移动电子内部后视镜90时施加给壳体50的载荷经由臂部件92而施加至***望远摄像机装置30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防止***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的位置发生变动(光轴错位)的情况。
而且,在壳体50的右侧的侧壁58R以及凸缘部55R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贯穿孔55A之间形成有使被设置在电子基板40上的连接器39突出的切口部59(开口部)。
因此,与壳体50不具有使该连接器39突出的切口部(开口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配线H的处理。此外,由于无需为了安装连接器39而使例如电子基板40的一部分向壳体50外延长,因此其结果为,能够使电子基板40小型化。
此外,从被形成在右侧的凸缘部55R上的切口部59的周缘部的下表面起,以跨及右侧的侧壁58R的外表面以及底壁52的外表面的方式而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对被切口部59切断的右侧的凸缘部55R进行加强的前后一对肋57。因此,即使形成了切口部59,也能够抑制壳体50的刚性降低。
此外,如图4所示,在基座部件2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上,以如下方式设置有保持部27,即,将被设置在与各部分适当连接的配线(省略图示)的中途的卡止爪(省略图示)从车辆后方侧或者车辆前方侧嵌入到所述保持部27中,从而使配线保持在基座部件22上。因此,与保持部27和基座部件22作为独立部件而被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传感器单元20中的部件数量。
虽然在上文中基于附图而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1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搭载结构10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设计。例如,电子基板40并不限定于通过螺纹固定而被安装于装置主体30A的侧壁36或伸出部38上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望远摄像机装置30的装置主体30A的一部分(除凸缘部33之外)与壳体50接触。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从***望远摄像机装置30上产生的热向壳体50散发(能够将壳体50作为散热部件加以利用)。
此外,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并不分别限定于***摄像机42以及望远摄像机44,只要为能够对车辆12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等。而且,罩部件46并不限定于被染色成黑色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罩部件46的上表面上粘贴黑色的无纺布(省略图示)。

Claims (4)

1.一种传感器搭载结构,具备:
第一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
第二传感器装置,其具有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第二传感器,并被安装在与所述内部后视镜相比靠车辆前方上侧、且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
视场角罩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车辆前方下侧处,
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所述视场角罩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重叠,
所述内部后视镜被形成为筐体状的支承部件所支承,
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具有对所述第一传感器进行保持的装置主体,
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一起被结合固定在基座部件上,所述基座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
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被收纳在所述支承部件中,并且在被收纳于所述支承部件中的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一部分的整个外表面与所述支承部件的整个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以使所述支承部件的内表面不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搭载结构,其中,
所述视场角罩部件与所述基座部件一体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搭载结构,其中,
所述基座部件被设为金属制,并且在所述视场角罩部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发热体。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搭载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焦距不同的左右一对的摄像机。
CN201811277416.2A 2017-12-06 2018-10-30 传感器搭载结构 Active CN109878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4430 2017-12-06
JP2017234430A JP6922706B2 (ja) 2017-12-06 2017-12-06 センサー搭載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8427A CN109878427A (zh) 2019-06-14
CN109878427B true CN109878427B (zh) 2022-08-23

Family

ID=6665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7416.2A Active CN109878427B (zh) 2017-12-06 2018-10-30 传感器搭载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9430B2 (zh)
JP (1) JP6922706B2 (zh)
CN (1) CN109878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2682B2 (ja) * 2019-02-06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カメラ搭載構造
JP7313266B2 (ja) * 2019-12-18 2023-07-24 ロベルト・ボッシュ・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アダプター、レーダー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US11243082B2 (en) 2019-12-19 2022-02-08 Raytheon Company Cardan joint for inertially stabilizing a payload
US11319985B2 (en) * 2020-08-03 2022-05-03 Raytheon Company Isolation joint with spherical bearing and integral angle measurement
JP7267980B2 (ja) * 2020-10-01 2023-05-0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メラ
JP2022063471A (ja) * 2020-10-12 2022-04-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取り付け構造
US11548563B2 (en) * 2021-02-04 2023-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Wheelhouse deflecto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134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車外視認装置
CN101790033A (zh) * 2009-01-28 2010-07-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应用于该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装置
CN103661108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广东丰诺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04360015U (zh) * 2014-12-25 2015-05-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及汽车
CN205086782U (zh) * 2015-09-30 2016-03-16 南昌江铃集团梅克朗汽车镜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的防抖动连接结构
KR20160090618A (ko) * 2015-01-22 201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전방 촬영 카메라 모듈
JP2016203952A (ja) * 2015-04-28 2016-1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メラ装置
KR20170115372A (ko) * 2016-04-07 2017-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 운전 보조 장치 및 차량
JP2017206079A (ja) * 2016-05-17 2017-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4886A (en) * 1997-08-25 2000-09-26 Donnelly Corporation Modula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JP3349412B2 (ja) * 1997-09-13 2002-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搭載カメラ
WO2001064481A2 (en) * 2000-03-02 2001-09-07 Donnelly Corporation Video mirr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 accessory module
JP2003048491A (ja) * 2001-08-02 2003-02-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搭載カメラの角度調整装置
US7526103B2 (en) * 2004-04-15 2009-04-28 Donnelly Corporation Imaging system for vehicle
US8256821B2 (en) * 2004-12-15 2012-09-04 Magna Donnelly Engineering Gmbh Accessory module system for a vehicle window
JP5233583B2 (ja) * 2008-10-24 2013-07-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車載用監視装置
US8339453B2 (en) * 2010-07-14 2012-12-25 Trw Automotive U.S. Llc Apparatus for use in association with a vehicle
DE102011103302A1 (de) * 2011-06-03 2012-12-06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Kamera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US9871971B2 (en) * 2011-08-02 2018-01-16 Magma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light baffling system
JP5628778B2 (ja) * 2011-11-30 2014-11-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DE102012012501B4 (de) * 2012-06-21 2019-10-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mera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4035958A1 (en) * 2012-08-27 2014-03-06 Gentex Corporation Mirror mounting assembly
DE102012021571A1 (de) 2012-11-02 2014-05-08 Daimler Ag Halter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Bauteils an einer Glasscheibe
US20150042798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Honda Elesys Co., Ltd. In-vehicle camera
US20150042874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Nidec Elesys Corporation In-vehicle camera
US9487161B2 (en) * 2013-10-04 2016-11-08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Accessory system for a vehicle
KR101698783B1 (ko) * 2013-12-16 2017-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 카메라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
US9352692B2 (en) * 2014-03-10 2016-05-31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camera and mirror mount
KR101579098B1 (ko) * 2014-05-23 2015-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 카메라, 이를 구비한 차량 운전 보조 장치, 및 차량
JP2016085187A (ja) * 2014-10-29 2016-05-19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レーダ装置
KR101724299B1 (ko) * 2015-02-04 2017-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트리플 카메라
KR101655814B1 (ko) * 2015-02-10 201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리어뷰 미러 일체형 전방 카메라 모듈
JP6344297B2 (ja) * 2015-04-16 2018-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リント基板
JP6519355B2 (ja) 2015-06-30 2019-05-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メラ装置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JP6493087B2 (ja) * 2015-08-24 2019-04-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カメラ装置
EP3400419A2 (en) * 2016-01-05 2018-11-14 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Trained navigational system with imposed constraints
JP6589726B2 (ja) * 2016-04-06 2019-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撮影装置
EP3598074B1 (en) * 2016-06-27 2021-10-20 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Controlling host vehicle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a vehicle moving towards the host vehicle's la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134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車外視認装置
CN101790033A (zh) * 2009-01-28 2010-07-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应用于该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装置
CN103661108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广东丰诺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04360015U (zh) * 2014-12-25 2015-05-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及汽车
KR20160090618A (ko) * 2015-01-22 201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전방 촬영 카메라 모듈
JP2016203952A (ja) * 2015-04-28 2016-1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メラ装置
CN205086782U (zh) * 2015-09-30 2016-03-16 南昌江铃集团梅克朗汽车镜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的防抖动连接结构
KR20170115372A (ko) * 2016-04-07 2017-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 운전 보조 장치 및 차량
JP2017206079A (ja) * 2016-05-17 2017-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现代汽车后视镜分析与发展前景;何雍奥等;《海峡科学》;20110412(第12期);第147-1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68684A1 (en) 2019-06-06
CN109878427A (zh) 2019-06-14
JP2019099049A (ja) 2019-06-24
US11059430B2 (en) 2021-07-13
JP6922706B2 (ja) 202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427B (zh) 传感器搭载结构
CN109878428B (zh) 传感器搭载结构
CN109878417B (zh) 传感器搭载结构
JP6885315B2 (ja) センサー搭載構造
US11180089B2 (en) Camera mounting structure
JP4718243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車載用デジタルカメラ、車載カメラ付きドアミラー
US20050248863A1 (en) Outside mirror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11951908B2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or winglet for a vehicle having an electrical device attached to a housing
US10625689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 rear view camera on a vehicle
CN111332216B (zh) 传感器托架
JP6969571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218611B2 (ja) 車両用灯具、車両用灯具付き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6877820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固定構造
CN112428938A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US11738697B2 (en) Mounting part structure of external detection sensor for vehicle
JP2020117186A (ja) カメラ搭載構造
JP7492906B2 (ja) 素子装置及び視認装置
JP2020185858A (ja) 車両用視認装置
KR20120003072U (ko) 차량용 인사이드 미러 장치
CN115087564A (zh) 车载红外线投光器、车辆用周边检测装置、车辆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