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470A -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 Google Patents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470A
CN109786470A CN201910103639.5A CN201910103639A CN109786470A CN 109786470 A CN109786470 A CN 109786470A CN 201910103639 A CN201910103639 A CN 201910103639A CN 109786470 A CN109786470 A CN 109786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miconductor layer
substrate
fa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3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亮
贺家煜
胡合合
张文林
刘松
马啸尘
姚念琦
黄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3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470A/zh
Priority to US16/761,335 priority patent/US2021021778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932 priority patent/WO202015580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photosensors that control lumin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43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or surface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极和漏极,漏极或源极远离有源层的一侧设置有PIN二极管,在漏极或源极远离有源层的方向上,PIN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由此,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及其在制作氛围中均不含有氢,不会对有源层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制作本征半导体时可以作为阻挡层防止氢对有源层产生负面影响,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

Description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背景技术
由于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具有广色域、高对比度和超轻薄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OLED显示面板长时间工作在高对比度、高亮度的条件下,OLED显示面板中的各个子像素中的有机发光层的发光亮度衰退不一致,进而导致OLED显示面板发光不均匀,所以需要对OLED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目前常见的补偿方法为电学补偿和光学补偿,但是电学补偿的效果有限,不能很好的解决显示面板发光不均匀的问题;光学补偿方法是通过在子像素中设置光敏传感器(PIN二极管)感应OLED发光的强弱,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该子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根据检测光亮度的结果对子像素区域的亮度进行相应的补偿,该方法虽能较好的解决显示面板发光不均匀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其它问题,比如影响TFT特性。
因此,关于薄膜晶体管的研究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光补偿效果佳、TFT特性稳定或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的薄膜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极和漏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设置有PIN二极管,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有源层的方向上,所述PIN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由此,由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源极或漏极的第一表面上,且上述材料及其制作氛围中均不含有氢,不会对有源层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制作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时可以作为阻挡层防止氢对有源层产生负面影响,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所述本征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铟锡镓氧化物、铟镓锌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氮氧化锌、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p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铝铜、硫化镓、硫化铟、硒化镓、氮化锌、磷化锌、磷化镓、砷化锌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铝铜、硫化镓、硫化铟、硒化镓、氮化锌、磷化锌、磷化镓、砷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n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铟锡镓氧化物、铟镓锌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氮氧化锌、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本征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非晶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光层;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的表面上;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有源层、所述栅绝缘层和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氢阻挡层,所述氢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氢阻挡层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栅极电连接;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通过第三过孔与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氢阻挡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所述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光层;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的表面上;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有源层、所述栅绝缘层和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源极、所述漏极、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所述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由此,该显示背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特性良好,且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所有特征和优点。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极和漏极;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覆盖暴露的所述层间绝缘层;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层覆盖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在所述第三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覆盖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对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进行图案化,以便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PIN二极管。由此,由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及其制作氛围中均不含有氢,所以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设置和制作均不会将有源层导体化;而且先在源极或漏极的第一表面上先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在制作本征半导体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时便可以作为阻挡层防止氢对有源层产生负面影响,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此外,上述制作工艺成熟,易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层间绝缘层的步骤包括:依次形成多个层叠设置的子层间绝缘层,其中,形成相邻两个所述子层间绝缘层的功率和速度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制作薄膜晶体管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目前为了实现对OLED的光学补偿,PIN二极管包括层叠设置在源极或漏极表面上的n(或p)型掺杂的非晶硅、非晶硅、p(或n)型掺杂的非晶硅,由于沉积形成PIN二极管各层结构时气体氛围主要为SiH4和氢气,为了防止在制作PIN二极管时氢扩散到有源层进而将有源层导体化的现象,通常在源极和漏极远离衬底的一侧设置氢阻挡层,其中,氢阻挡层的材质通常与源极和漏极的材质相同。对于该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FT),发明人意外发现,氢阻挡层并不能完全阻挡氢扩散到有源层中,即在一定程度上有源层依然被氢导体化,导致有源层处于大电流的状态,严重影响TFT特性。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将设置在源极或漏极表面上的掺杂非晶硅更换为不含氢且制作氛围中也不含氢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该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而且在制作本征半导体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时可以作为阻挡层防止氢对有源层产生负面影响,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解决有源层大电流的问题,进而大大改善TFT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参照图1,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栅极40、层间绝缘层50、源极61和漏极6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漏极62或源极61(附图中均以设置在漏极62的一侧为例)远离有源层20的一侧上设置有PIN二极管70,在漏极62或源极61远离有源层20的方向上,PIN二极管7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本征半导体层72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其中,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由此,由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源极或漏极的一侧,且上述材料及其制作氛围中均不含有氢,不会对有源层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制作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时可以作为阻挡层防止氢对有源层产生负面影响,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类型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可以是顶栅结构、底栅结构、刻蚀阻导型结构或背沟道刻蚀型结构。由此,对薄膜晶体管的具体类型没有限制要求。下面均以顶栅结构为例,详细描述一下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满足TFT的使用需求,有源层20设置在衬底10的表面上;栅绝缘层30设置在有源层2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栅极40设置在栅绝缘层3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层间绝缘层50设置在衬底10的表面上,且层间绝缘层50覆盖暴露的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和栅极40;源极61和漏极62设置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通过第一过孔51与有源层20电连接;PIN二极管设置在70设置在漏极62的表面上;为了实现PIN二极管的光学补偿作用,在PIN二极管7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电极层74,PIN二极管70通过分别与漏极62和第三电极层74电连接实现其光学补偿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PIN二极管的两侧需设置电极,以满足其工作需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分别设置电极;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将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源极或漏极的表面上,以源极或漏极作为PIN二极管的一个电极,然后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再设置另一个电极(即图1中的第二电极层7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衬底、有源层、栅极、栅绝缘层、层间绝缘层、源极、漏极和第二电极层的具体材料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比如,形成衬底的具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和玻璃;形成有源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铟镓锌氧化物、非晶硅、多晶硅、六噻吩或聚噻吩等材料;形成栅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的材料分别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或有机绝缘材料;形成栅极的材料选自银、铜、铝、钼、金属合金和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源极和漏极的材料选自银、铜、铝、钼、金属合金和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第二电极层的材料选自银、铜、铝、钼、金属合金和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
现有技术中,层间绝缘层通常只是作为绝缘层,在沉积层间绝缘层的整个工艺中所设定的功率和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发明人发现,层间绝缘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氢扩散到有源层,且采用高功率、低速度沉积得到的层间绝缘层阻挡氢的效果更佳,但是这样制作工艺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由于本发明中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已经可以很好的阻挡氢扩散到有源层,所以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制作速率,层间绝缘层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子层间绝缘层,其中相邻的两个子层间绝缘层形成的功率和速度不同。在沉积形成层间绝缘层的方法中,通过高功率和低速度可以制作高质量、性能佳的层间绝缘层薄膜(高质量薄膜),通过低功率和高速度可以制作质量相对欠佳的层间绝缘层薄膜(低质量薄膜,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低质量薄膜”并非是指层间绝缘层薄膜质量很差,是指阻挡氢扩散的作用相对高质量薄膜欠佳),如此,便可以通过配合调整形成各个子层间绝缘层的高低功率和高低速度来同时满足对薄膜质量和形成速率的要求,由此得到的层间绝缘层不仅可以较好的阻挡氢的扩散,还可以缩短层间绝缘层的制作时间,进而提升薄膜晶体管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制备层间绝缘层的功率为100W~5kw,速率为其中,高功率为1.2kw~5kw(比如1.2kw、1.4kw、1.6kw、1.8kw、2kw、2.3kw、2.5kw、2.8kw、3kw、3.3kw、3.5kw、4kw、4.2kw、4.5kw、4.8kw、5kw),低功率为100W~1.2kw(比如100W、300W、500W、800W、1.0kw、1.05kw、1.1kw、1.15kw、1.2kw),高速率为(比如 ),低速率为(比如 )。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高质量薄膜和低质量薄膜层叠设置以构成层间绝缘层,即一层高质量薄膜,一层低质量薄膜,一层高质量薄膜,一层高质量薄膜,以此类推,层叠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层间绝缘层的厚度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层间绝缘层的厚度为比如由此,层间绝缘层的使用性能佳,且还可以很好的阻挡氢的扩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PIN二极管光补偿作用的原理为:光照射PIN二极管,激发了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电子和空穴在本征半导体层复合产生了光生载流子,并随着光强越大,载流子产生的电流越大,由此根据电流的大小可以精确的反应光的强弱,根据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所加的电压,从而达到控制光的强弱的作用,实现补偿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实现上述光学补偿作用,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导电,且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锡锌氧化物(ITZO)、铟锡镓氧化物(ITGO)、铟镓锌锡氧化物(IGZTO)、铟锌氧化物(IZO)、镓锌氧化物(GZO)、氮氧化锌(ZnON)、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IZO)、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Nd-IZO)、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GZO)、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Nd-GZ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p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氧化亚铜(Cu2O)、氧化铝铜(CuAl2O)、硫化镓(GaS)、硫化铟(InS)、硒化镓(GaSe)、氮化锌(ZnN)、磷化锌(ZnP)、磷化镓(GaP)、砷化锌(ZnAs)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由此,PIN二极管在有效实现其光学补偿作用的前提下,形成上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均具有很好的阻挡氢扩散的功能,进而改善使用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且当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采用上述处非晶硅之外的材料时,由于其本身和制作氛围中也均不含氢,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有源层被导体化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导电,且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氧化亚铜(Cu2O)、氧化铝铜(CuAl2O)、硫化镓(GaS)、硫化铟(InS)、硒化镓(GaSe)、氮化锌(ZnN)、磷化锌(ZnP)、磷化镓(GaP)、砷化锌(ZnA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n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锡锌氧化物(ITZO)、铟锡镓氧化物(ITGO)、铟镓锌锡氧化物(IGZTO)、铟锌氧化物(IZO)、镓锌氧化物(GZO)、氮氧化锌(ZnON)、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IZO)、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Nd-IZO)、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GZO)、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Nd-GZO)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由此,PIN二极管在有效实现其光学补偿作用的前提下,形成上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均具有很好的阻挡氢扩散的功能,进而改善使用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且当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采用上述处非晶硅之外的材料时,由于其本身和制作氛围中也均不含氢,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有源层被导体化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提高PIN二极管的光学补偿效果,形成本征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非晶硅。由此,PIN二极管的光学补偿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比如 如此,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性能较佳,电阻不会太大,不会影响光电流的大小,若厚度太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不能形成连续的薄膜,若厚度太厚,电阻会上升,易造成光电流下降;本征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比如 如此,可以形成厚度均匀的本征半导体层,且使用性能较佳;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比如 如此,可以形成厚度均匀的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且使用性能较佳。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些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10;遮光层80,遮光层80设置在衬底10的上表面上;缓冲层90,缓冲层90设置在衬底10的上表面上,且覆盖遮光层80;有源层20设置在缓冲层90远离遮光层80的表面上;栅绝缘层30,栅绝缘层30设置在有源层2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栅极40,栅极40设置在栅绝缘层3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层间绝缘层50设置在缓冲层9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和栅极40;源极61和漏极62设置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源极61和漏极62分别通过第一过孔51与有源层20电连接;第一绝缘层100,第一绝缘层100设置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覆盖源极61和漏极62;氢阻挡层110,氢阻挡层11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氢阻挡层110通过第二过孔101与栅极电连接;第一电极层112(在制备工艺中,氢阻挡层110和第一电极层112可以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第一电极层112层通过第三过孔102与漏极62或源极61电连接;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12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本征半导体层72设置在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远离衬底的表面上;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设置在本征半导体层72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层74,第二电极层74设置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120,第二绝缘层12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氢阻挡层110、第一电极层112、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本征半导体层72、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73和第二电极层74;平坦层130,平坦层130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2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三电极层140,第三电极层140设置在平坦层13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131与第二电极层74电连接;像素界定层150,像素界定层150设置在第三电极层14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在该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中,氢阻挡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层间绝缘层均可以用于阻挡氢的扩散,更好的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解决有源层大电流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10;遮光层80,遮光层80设置在衬底10的上表面上;缓冲层90,缓冲层90设置在衬底10的上表面上,且覆盖遮光层80;有源层20设置在缓冲层90远离遮光层80的表面上;栅绝缘层30,栅绝缘层30设置在有源层2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栅极40,栅极40设置在栅绝缘层3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层间绝缘层50设置在缓冲层9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和栅极40;源极61和漏极62设置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源极61和漏极62分别通过第一过孔51与有源层20电连接;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设置在漏极62或源极61远离衬底10的表面(图中以设置在漏极远离衬底的表面上为例)上;本征半导体层72设置在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设置在本征半导体层72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层74,第二电极层74设置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120,第二绝缘层120设置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源极61、漏极62、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本征半导体层72、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和第二电极层74;平坦层130,平坦层130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2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第三电极层140,第三电极层140设置在平坦层13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131与第二电极层74电连接;像素界定层150,像素界定层150设置在第三电极层14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由此,在保护有源层不被导体化的前提下,为了简化工艺,上述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不设置氢阻挡层和第一绝缘层,通过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层间绝缘层,依然可以保持较佳的阻挡作用,即依然可以解决有源层被导体化的问题,且在制备工艺上可以缩减工艺流程,节省mask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上述第二电极层、第三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平坦层、氢阻挡层、像素界定层的材料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第二电极层、第三电极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TO);形成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平坦层和像素界定层的材料分别选自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或绝缘有机材料等;形成氢阻挡层和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可以选择用于制作源极和漏极的材料。由此,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且上述各个结构的使用性能较佳。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4,上述方法包括:
S100:在衬底10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栅极40、层间绝缘层50、源极61和漏极62,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有源层之前,可进一步的包括形成遮光层80和缓冲层90的步骤,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其中,上述形成遮光层80、缓冲层90、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栅极40、层间绝缘层50、源极61和漏极62的方法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常规技术手段,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上述各个结构的形成步骤和方法:
在衬底10的一个表面上沉积遮光层薄膜,之后通过构图工艺(包括形成光刻胶、刻蚀、剥离等步骤)对遮光层薄膜图案化,得到遮光层80;在衬底10的表面上沉积缓冲层90,并覆盖遮光层80;在缓冲层9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有源层薄膜,之后通过构图工艺对有源层薄膜图案化,得到有源层20;在有源层2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栅绝缘层30,其中栅绝缘层可以是一整层,也可以是通过构图工艺得到的图案化结构;在栅绝缘层3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栅极薄膜,栅极薄膜并覆盖暴露的有源层和衬底,之后通过构图工艺对栅极薄膜图案化得到栅极40;在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层间绝缘层50,层间绝缘层50覆盖暴露的有源层20、栅绝缘层30和栅极40;通过刻蚀的方法在层间绝缘层中形成第一过孔51,第一过孔51暴露部分有源层20;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源漏极薄膜,之后通过构图工艺对源漏极薄膜图案化得到源极61和漏极62,源极61和漏极62通过第一过孔51与有源层20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前所述,层间绝缘层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氢扩散到有源层,在此基础上,为了可以提高制作速率,形成所述层间绝缘层的步骤包括:依次形成多个层叠设置的子层间绝缘层,其中,形成相邻两个所述子层间绝缘层的功率和速度不同。在沉积形成层间绝缘层的方法中,通过高功率和低速度可以制作高质量、性能佳的层间绝缘层薄膜,通过低功率和高速度可以快速制作质量相对欠佳的层间绝缘层薄膜,如此,便可以通过配合调整形成各个子层间绝缘层的高低功率和高低速度来同时满足对薄膜质量和形成速率的要求,由此得到的层间绝缘层不仅可以较好的阻挡氢的扩散,还可以缩短层间绝缘层的制作时间,进而提升薄膜晶体管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沉积的具体方法没有限制要求,可以选择物理气相沉积(比如磁控溅射),也可以选择化学气相沉积(比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在此不作限制要求。
S200:在漏极62和源极61远离衬底10的一侧形成第一半导体层75,且第一半导体层75覆盖暴露的层间绝缘层50,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和图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之前是否在源极和漏极远离衬底的一侧设置氢阻挡层,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上述两种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不设置氢阻挡层,即在源极61和漏极62的表面上直接设置第一半导体层75。虽没有氢阻挡层的设置,第一半导体层75依然可以很好的阻挡后续工艺中氢的扩散,很好的保护有源层不被导体化,即依然可以很好的解决有源层大电流的问题;且相比设置氢阻挡层的方案,该方法可以缩减两道光刻工艺,节省mask数量,进而缩减薄膜晶体管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制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在形成第一半导体层75之前,可以进步包括:在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沉积形成第一绝缘层100,第一绝缘层100覆盖源极61和漏极62;对第一绝缘层100进行刻蚀形成第二过孔101和第三过孔102,第二过孔101和第三过孔102分别暴露出栅极40的部分表面和漏极62的部分表面;在第一绝缘层10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氢阻挡层110,氢阻挡层110通过第二过孔101与栅极电连接,第一电极层112层通过第三过孔102与漏极62或源极61电连接(图8中以漏极为例);之后在氢阻挡层110和第一电极层112的表面上沉积形成第一半导体层75,且第一半导体层75覆盖暴露的第一绝缘层100表面。由此,第一绝缘层100和氢阻挡层110的设置可进一步防止氢的扩散,保护有源层不被导体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一半导体层75的具体方法也没有限制要求,可以选择物理气相沉积(比如磁控溅射),也可以选择化学气相沉积(比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在此不作限制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的材料为n型掺杂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锡锌氧化物(ITZO)、铟锡镓氧化物(ITGO)、铟镓锌锡氧化物(IGZTO)、铟锌氧化物(IZO)、镓锌氧化物(GZO)、氮氧化锌(ZnON)、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IZO)、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AlNd-IZO)、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GZO)、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AlNd-GZO)中的至少一种,或者p型掺杂的氧化亚铜(Cu2O)、氧化铝铜(CuAl2O)、硫化镓(GaS)、硫化铟(InS)、硒化镓(GaSe)、氮化锌(ZnN)、磷化锌(ZnP)、磷化镓(GaP)、砷化锌(ZnAs)中的至少一种,由于上述材料本身均不含有氢,且其制作氛围中也不含有氢,所以第一半导体层的设置不会对有源层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即不会使有源层导体化。
S300:在第一半导体层75远离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76,第三半导体层76覆盖第一半导体层75,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图9中以不设置氢阻挡层为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三半导体层76的具体方法也没有限制要求,可以选择物理气相沉积(比如磁控溅射),也可以选择化学气相沉积(比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在此不作限制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层间绝缘层和第一半导体层的设置,在制备第三半导体层时,即使在氢气氛围中采用含大量氢的非晶硅制备第三半导体层,即使长时间沉积,氢在层间绝缘层和第一半导体层分层阻挡下,也不会扩散到有源层中。
S400:在第三半导体层76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77,第二半导体层77覆盖第三半导体层76,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图10中以不设置氢阻挡层为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二半导体层77的具体方法也没有限制要求,可以选择物理气相沉积(比如磁控溅射),也可以选择化学气相沉积(比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在此不作限制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第一半导体层的设置,在制备第二半导体层时,无论采用的材料是否含氢,沉积氛围是否含氢,是否长时间沉积,氢在层间绝缘层和第一半导体层分层阻挡下,都不会扩散到有源层中。
S500:对第一半导体层75、第三半导体层76和第二半导体层77进行图案化,以便在漏极62或源极61远离衬底的表面上形成PIN二极管70,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图11中以不设置氢阻挡层为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三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具体材料灵活设定。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第三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均为非晶硅,与第一半导体材料不同,所以可以先利用干刻对第三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图案化,形成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然后再利用湿刻对第一半导体层图案化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进而得到PIN二极管。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若形成第三半导体层为非晶硅,形成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则可以分别通过湿刻、干刻、湿刻对第二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和第一半导体层分布进行图案化,得到PIN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完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进一步包括:通过构图工艺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层74;在第一绝缘层100或层间绝缘层5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沉积形成第二绝缘层120,且第二绝缘层120覆盖暴露的源极61、漏极62、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1、本征半导体层72、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73和第二电极层74;在第二绝缘层12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形成平坦层130;通过刻蚀在平坦层130的表面上形成第四过孔131,第四过孔131穿透第二绝缘层120,且暴露出第二电极层74的部分表面;通过沉积、刻蚀和剥离等步骤在平坦层130远离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三电极层140;通过沉积、刻蚀和剥离等步骤在第三电极层140远离衬底10的表面上形成像素界定层,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本身及其制作氛围中均不含有氢,所以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设置和制作均不会将有源层导体化;而且先在源极或漏极的第一表面上先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在制作本征半导体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时便可以用于防止氢向有源层扩散,防止有源层被导体化,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此外,上述制作工艺成熟,易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个结构的形成材料与前面所述的一致,再次便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由此,该显示背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特性良好,且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所有特征和优点。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常规显示面板所必备的结构或部件,比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封装薄膜等结构或部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或薄膜晶体管。由此,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佳,性能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薄膜晶体管或显示面板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或显示面板,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常规显示装置所必备的结构或部件,以手机为例,除了前面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或显示面板,还包括玻璃盖板、壳体、CPU处理器、指纹模组、音频模组、触控模组等结构或部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极和漏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的远离所述有源层一侧设置有PIN二极管,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有源层的方向上,所述PIN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砷化物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所述本征半导体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铟锡镓氧化物、铟镓锌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氮氧化锌、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p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铝铜、硫化镓、硫化铟、硒化镓、氮化锌、磷化锌、磷化镓、砷化锌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材料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铝铜、硫化镓、硫化铟、硒化镓、氮化锌、磷化锌、磷化镓、砷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为n型导电,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材料选自铟镓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铟锡镓氧化物、铟镓锌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氮氧化锌、铝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铟锌氧化物、铝掺杂的镓锌氧化物、铝钕掺杂的镓锌氧化物和非晶硅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本征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非晶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光层;
所述有源层设置在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的表面上;
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有源层、所述栅绝缘层和所述栅极;
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
氢阻挡层,所述氢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氢阻挡层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栅极电连接;
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通过第三过孔与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氢阻挡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所述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光层;
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的表面上;
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有源层、所述栅绝缘层和所述栅极;
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本征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覆盖暴露的所述源极、所述漏极、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所述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并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
8.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
9.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极和漏极;
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覆盖暴露的所述层间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层覆盖所述第一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三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覆盖所述第三半导体层;
对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进行图案化,以便在所述漏极或所述源极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PIN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层间绝缘层的步骤包括:
依次形成多个层叠设置的子层间绝缘层,其中,形成相邻两个所述子层间绝缘层的功率和速度不同。
CN201910103639.5A 2019-02-01 2019-02-01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Pending CN109786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639.5A CN109786470A (zh) 2019-02-01 2019-02-01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US16/761,335 US20210217784A1 (en) 2019-02-01 2019-11-21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PCT/CN2019/119932 WO2020155801A1 (zh) 2019-02-01 2019-11-21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639.5A CN109786470A (zh) 2019-02-01 2019-02-01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470A true CN109786470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3639.5A Pending CN109786470A (zh) 2019-02-01 2019-02-01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7784A1 (zh)
CN (1) CN109786470A (zh)
WO (1) WO202015580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3616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430386A (zh) * 2020-04-01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探测器、显示基板及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WO2020155801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599879A (zh) * 2020-06-11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Pin感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165360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59610A (zh) * 2020-10-09 2021-0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289531B2 (en) * 2019-11-13 2022-03-29 Beijing Boe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on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hoto detection device
CN114551619A (zh) * 2021-11-09 2022-05-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414A (zh) * 2020-03-31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758366A (zh) 2021-01-12 2022-07-1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1610A (ja) * 2007-03-29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ォト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38260A (zh) * 2011-04-15 2012-10-1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二极管、光感测组件及光电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10388734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244383A (zh) * 2015-10-19 2016-01-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传感器
CN108766989A (zh) * 2018-06-01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传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4078B1 (ko) * 2012-03-30 2018-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리페어 방법
CN104009067A (zh) * 2014-06-16 2014-08-27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66342B (zh) * 2017-03-31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63112B (zh) * 2018-07-19 2020-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5582B (zh) * 2018-08-02 2022-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9786470A (zh) * 2019-02-01 2019-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1610A (ja) * 2007-03-29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ォト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38260A (zh) * 2011-04-15 2012-10-1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二极管、光感测组件及光电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10388734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244383A (zh) * 2015-10-19 2016-01-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传感器
CN108766989A (zh) * 2018-06-01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传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显示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801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US11289531B2 (en) * 2019-11-13 2022-03-29 Beijing Boe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on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hoto detection device
US11508786B2 (en) 2019-11-28 2022-11-22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isplay backpla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993616B (zh) * 2019-11-28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993616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430386A (zh) * 2020-04-01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探测器、显示基板及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CN111430386B (zh) * 2020-04-01 2023-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探测器、显示基板及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US11894398B2 (en) 2020-04-01 2024-02-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hotodetector,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otodetector
CN111599879A (zh) * 2020-06-11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Pin感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165360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602B (zh) * 2020-06-17 2023-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59610A (zh) * 2020-10-09 2021-0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259610B (zh) * 2020-10-09 2024-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4551619A (zh) * 2021-11-09 2022-05-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CN114551619B (zh) * 2021-11-09 2023-12-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5801A1 (zh) 2020-08-06
US20210217784A1 (en)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6470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WO2019071725A1 (zh) 顶栅自对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tft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89345A (zh) Tft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02623B (zh) 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TWI294192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oled) with black matrix
CN104362179B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67870B (zh) 双栅极氧化物半导体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CN103762247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JP2015095657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駆動バックプレ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81520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07265054U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7632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128963A (zh) 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724837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11522A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214476B1 (en) Pixel structure
CN109524419A (zh) 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2651343A (zh) 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303569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in film solar battery
CN10930094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9883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16257A (zh) 显示面板背板结构、其制备方法及顶发射型显示面板
CN10593203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7837A (zh) 一种互补型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07251229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