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5869B -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5869B
CN109715869B CN201780058031.4A CN201780058031A CN109715869B CN 109715869 B CN109715869 B CN 109715869B CN 201780058031 A CN201780058031 A CN 201780058031A CN 109715869 B CN109715869 B CN 109715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mer alloy
polyester
styrene
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80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5869A (zh
Inventor
鹿野秀和
长尾优志
望月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715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5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4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olefi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06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olefin as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2Applications used for fi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纤维直径CV%为0.1~2.5%,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1000nm。本发明提供下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其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并且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被抑制,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能够以纤维结构体的形式合适地使用。

Description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合金纤维。更详细而言,涉及下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其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并且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被抑制,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能够以纤维结构体的形式合适地使用。
背景技术
聚烯烃的轻质性、耐磨耗性、保温性、防水性等优异,聚酯的耐热性、力学特性、染色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异,因此聚烯烃、聚酯作为纤维、膜等成型品的原料均被广泛利用。
基于异种聚合物的复合的聚合物合金能够发挥出各聚合物的优点并弥补缺点,因此是在开发新型材料方面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复合的聚合物彼此的相容性低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获得由聚合物合金带来的改善效果,而且引起力学特性降低、耐磨耗性降低等问题。因此,就相容性低的聚合物彼此的聚合物合金而言,需要提高相容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丙烯的聚合物合金的无纺布。
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下述成型体:为了提高相容性,在脂肪族聚酯与聚烯烃的聚合物合金中添加酸或含环氧基的聚烯烃作为增容剂(compatibilizer),所述成型体的耐冲击性、弯曲弹性模量等物性均衡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518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77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虽然能够得到基于熔喷的无纺布,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丙烯的相容性低,因此在制成长纤维时,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大,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低,观察到显著的染色不均,品相差。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虽然可容易地得到基于注射成型的成型体,但脂肪族聚酯与聚烯烃的相容性不充分,因此通过熔融纺纱得到的纤维的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大,力学特性、耐磨耗性、染色不均需要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下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并且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被抑制,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能够以纤维结构体的形式合适地使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本发明的课题可通过下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得到解决,所述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特征在于,包含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纤维直径CV%为0.1~2.5%,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1000nm。
另外,优选相对于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合计100重量份而言含有0.1~30.0重量份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
此外,可优选采用下述方案: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含有15.0~45.0重量份的苯乙烯嵌段(C1),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中,乙烯嵌段(C2)与丁烯嵌段(C3)的重量比率(C2/C3)为0.1~1.0,且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具有选自酸酐基、氨基及亚氨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
优选的是,上述聚酯(B)的主要构成成分为二羧酸成分(B1)和二醇成分(B2),且为选自脂肪族二羧酸(B1-1)、脂环族二羧酸(B1-2)、芳香族二羧酸(B1-3)中的至少一种的二羧酸成分(B1)、和选自脂肪族二醇(B2-1)、脂环族二醇(B2-2)、芳香族二醇(B2-3)中的至少一种的二醇成分(B2)。另外,也可优选采用下述方案:上述聚酯(B)的主要构成成分为选自脂肪族羟基羧酸、脂环族羟基羧酸、芳香族羟基羧酸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上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包含以聚烯烃(A)为海成分、以聚酯(B)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
另外,可优选采用特征在于在至少一部分中使用上述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结构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下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其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并且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被抑制,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就由本发明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而言,通过制成纤维结构体,从而能够合适地用于以往使用聚烯烃系纤维、聚酯系纤维的用途中的尤其要求品相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为包含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纤维直径CV%为0.1~2.5%,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1000nm。
如背景技术所记载,聚烯烃的轻质性、耐磨耗性、保温性、防水性等优异,聚酯的耐热性、力学特性、染色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异。因此,通过聚烯烃(A)与聚酯(B)的复合而得到的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兼备聚烯烃、聚酯各自的优点。本申请的发明人针对作为以往课题的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提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作为增容剂的情况下,相容性飞跃性地提高。结果,能够得到复丝的单纱间的纤维直径的不均小、并且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小的聚合物合金纤维,成功实现力学特性及耐磨耗性的提高、及染色不均的抑制。
本发明中的聚合物合金纤维是指岛成分不连续地分散存在的纤维。此处,所谓岛成分不连续,是指下述状态:岛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具有适度长度而存在,该长度为数十nm~数十万nm,在同一单丝内的任意间隔中,与纤维轴垂直的截面即纤维横截面中的海岛结构的形状不同。本发明中的岛成分的不连续性可通过实施例记载的方法确认。在岛成分不连续地分散存在的情况下,能够使海岛界面的比界面积充分地大,因此能够抑制界面剥离,能够得到力学特性及耐磨耗性优异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另外,由于界面剥离被抑制,因此在进行染色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界面剥离引起的散射光的增加所伴随的显色性降低,能够得到鲜明且有深度的显色。根据上述内容,本发明中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在本质上不同于1个岛在纤维轴向上连续且形成为相同形状的芯鞘复合纤维、多个岛在纤维轴向上连续且形成为相同形状的海岛复合纤维。该聚合物合金纤维可通过例如在熔融纺纱完成以前的任意阶段由聚合物合金组合物(其是将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进行混炼而形成的)进行成型而得到。
作为本发明中的聚烯烃(A),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甲基戊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其中,聚丙烯的成型加工性良好、力学特性优异,故优选,聚甲基戊烯的熔点高、耐热性优异,并且在聚烯烃中比重最低,轻质性优异,故优选。在衣料用途中,可尤其优选采用聚丙烯。
本发明中,聚烯烃(A)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与其他α-烯烃形成的共聚物。其他α-烯烃(以下,有时也简称为α-烯烃)可以共聚有一种或两种以上。
α-烯烃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α-烯烃的分子链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作为α-烯烃的具体例,可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3-乙基-1-己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α-烯烃的共聚率优选为20mol%以下。α-烯烃的共聚率为20mol%以下时,可得到力学特性、耐热性良好的聚合物合金纤维,故优选。α-烯烃的共聚率更优选为15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ol%以下。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聚酯(B)的主要构成成分为二羧酸成分(B1)和二醇成分(B2),且为选自脂肪族二羧酸(B1-1)、脂环族二羧酸(B1-2)、芳香族二羧酸(B1-3)中的至少一种的二羧酸成分(B1)、和选自脂肪族二醇(B2-1)、脂环族二醇(B2-2)、芳香族二醇(B2-3)中的至少一种的二醇成分(B2)。或者,优选本发明的聚酯(B)的主要构成成分为选自脂肪族羟基羧酸、脂环族羟基羧酸、芳香族羟基羧酸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就芳香族二羧酸(B1-3)、芳香族二醇(B2-3)、芳香族羟基羧酸而言,通过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苯乙烯嵌段(C1)的芳香环的相互作用,使得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提高,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力学特性、耐磨耗性变得良好,因此可优选采用。
作为本发明中的脂肪族二羧酸(B1-1)的具体例,可举出丙二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衣康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11-十一烷二甲酸、1,12-十二烷二甲酸、1,14-十四烷二甲酸、1,18-十八烷二甲酸、二聚酸等,作为脂环族二羧酸(B1-2)的具体例,可举出1,2-环己烷二甲酸、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十氢化萘-2,6-二甲酸等,作为芳香族二羧酸(B1-3)的具体例,可举出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2’-联苯二甲酸、3,3’-联苯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蒽二甲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作为脂肪族二醇(B2-1)的具体例,可举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新戊二醇等,作为脂环族二醇(B2-2)的具体例,可举出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螺环二醇、异山梨醇等,作为芳香族二醇(B2-3)的具体例,可举出邻苯二酚、萘二醇、双酚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此外,作为脂肪族羟基羧酸的具体例,可举出乳酸、乙醇酸、α-羟基异丁酸、β-羟基异丁酸、羟基特戊酸等,作为芳香族羟基羧酸的具体例,可举出水杨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扁桃酸、阿卓乳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作为本发明中的聚酯(B)的具体例,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癸二酸乙二醇酯、聚癸二酸丙二醇酯、聚癸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醇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本发明涉及的聚酯(B)可以共聚有其他共聚成分,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上述所示的脂肪族二羧酸(B1-1)、脂环族二羧酸(B1-2)、芳香族二羧酸(B1-3)、脂肪族二醇(B2-1)、脂环族二醇(B2-2)、芳香族二醇(B2-3)、脂肪族羟基羧酸、脂环族羟基羧酸、芳香族羟基羧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其中,就芳香族二羧酸(B1-3)、芳香族二醇(B2-3)、芳香族羟基羧酸而言,通过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苯乙烯嵌段(C1)的芳香环的相互作用,使得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提高,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力学特性、耐磨耗性变得良好,因此可优选采用。这些共聚成分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就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而言,在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合计100重量份中,可适当选择聚烯烃(A)及聚酯(B)的含量。在聚烯烃(A)的含量多于聚酯(B)的情况下,形成以聚烯烃(A)为海成分、以聚酯(B)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在聚酯(B)的含量多于聚烯烃(A)的情况下,形成以聚酯(B)为海成分、以聚烯烃(A)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由于聚烯烃(A)的耐磨耗性优于聚酯(B),因此从耐磨耗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以聚烯烃(A)为海成分、以聚酯(B)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含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与聚烯烃(A)及聚酯(B)这两者的亲和性高,因此作为增容剂发挥功能。因此,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提高,能够控制分散状态、提高分散性,此外,聚烯烃(A)与聚酯(B)的界面粘接性提高。另外,在通过熔融纺纱形成海岛结构时,在喷嘴正下方产生被称为巴罗斯(Barus)的鼓起,纤维的细化变形变得不稳定,但通过含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从而能够使由巴罗斯引起的鼓起减小,与此相伴的断纱的抑制等制纱操作性能够得以改善。另外,能够得到纤维长度方向的纤维直径、纤度的不均小、复丝的单纱间的均匀性及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的高品相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中,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分别存在于聚烯烃(A)与聚酯(B)的界面、以及仅包含聚烯烃(A)的区域、仅包含聚酯(B)的区域,但通过大量存在于两成分间的界面,能够发挥出上述效果。
本发明中,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优选含有15.0~45.0重量份的苯乙烯嵌段(C1)。苯乙烯嵌段(C1)的含量为15.0重量份以上时,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强度、伸长率等力学特性高,因此在向纤维施加拉伸等外力时,存在于海岛界面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有助于强度、伸长率等力学特性,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力学特性变得良好,因此优选。苯乙烯嵌段(C1)的含量更优选为20.0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苯乙烯嵌段(C1)的含量为45.0重量份以下时,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柔软,因此在向纤维施加磨耗等外力、在海岛界面产生应变时,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变形追随应变,不易产生界面剥离,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耐磨耗性变得良好,因此优选。苯乙烯嵌段(C1)的含量更优选为40.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涉及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中,乙烯嵌段(C2)与丁烯嵌段(C3)的重量比率(C2/C3)优选为0.1~1.0。重量比率(C2/C3)为0.1以上时,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柔软,因此在向纤维施加磨耗等外力、在海岛界面产生应变时,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变形追随应变,不易产生界面剥离,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耐磨耗性变得良好,因此优选。重量比率(C2/C3)更优选为0.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上。另一方面,重量比率(C2/C3)为1.0以下时,与聚烯烃(A)的亲和性高,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变得良好,能够得到纤维直径、纤度的不均小、复丝的单纱间的均匀性及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的高品相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因此优选。重量比率(C2/C3)更优选为0.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
本发明涉及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优选具有选自酸酐基、羧基、羟基、环氧基、氨基及亚氨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与聚酯(B)的亲和性高,并且可与聚酯(B)反应,因此聚烯烃(A)与聚酯(B)的界面粘接性变得更加牢固,力学特性、耐磨耗性变得更加良好,因此优选,此外,聚烯烃(A)与聚酯(B)的相容性也提高,能够得到纤维直径、纤度的不均小、复丝的单纱间的均匀性及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的高品相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因此优选。其中,氨基、亚氨基与聚酯(B)的反应性高,因此优选,尤其优选氨基。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优选相对于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合计100重量份而言含有0.1~30.0重量份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含量为0.1重量份以上时,可获得聚烯烃(A)与聚酯(B)的增容效果,因此岛成分的分散径变小,断纱的抑制等制纱操作性能够得以改善,并且能够得到纤度不均小、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的高品相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故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含量更优选为0.3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含量为30.0重量份以下时,能够维持来自构成聚合物合金纤维的聚烯烃(A)、聚酯(B)的纤维特性、外观、手感,故优选。另外,能够抑制由过量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导致的制纱操作性的不稳定化,故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含量更优选为20.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重量份以下,尤其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可以加入附属添加物来进行各种改性。作为附属添加剂的具体例,可举出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荧光增白剂、脱模剂、抗菌剂、成核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防着色剂、调节剂、消光剂、消泡剂、防腐剂、胶凝剂、胶乳、填料、油墨、着色剂、染料、颜料、香料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这些附属添加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作为复丝的纤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用途、要求的特性而适当选择,优选为10~3000dtex。本发明中的所谓纤度,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为10dtex以上时,不仅断纱少、工序通过性良好,而且使用时较少发生起毛、耐久性优异,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更优选为30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dtex以上。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为3000dtex以下时,不会损害纤维及纤维结构体的柔软性,因此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更优选为2500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dtex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用途、要求的特性进行适当选择,优选为0.5~20dtex。本发明中的所谓单丝纤度,是指将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纤度除以单丝数而得到的值。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5dtex以上时,不仅断纱少、工序通过性良好,而且使用时较少发生起毛、耐久性优异,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度更优选为0.6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dtex以上。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度为20dtex以下时,不会损害纤维及纤维结构体的柔软性,因此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单丝纤度更优选为15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dtex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用途、要求的特性进行适当选择,但从力学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6.0cN/dtex。本发明中的所谓强度,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为1.0cN/dtex以上时,使用时较少发生起毛、耐久性优异,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更优选为1.5cN/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cN/dtex以上。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为6.0cN/dtex以下时,不会损害纤维及纤维结构体的柔软性,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伸长率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用途、要求的特性进行适当选择,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60%。本发明中的所谓伸长率,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伸长率为10%以上时,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的耐磨耗性变得良好,使用时较少发生起毛,耐久性变得良好,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伸长率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伸长率为60%以下时,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的尺寸稳定性变得良好,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伸长率更优选为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变动值U%(hi)优选为0.1~1.5%。本发明中的所谓纤度变动值U%(hi),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纤度变动值U%(hi)是复丝的纤维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均的指标,纤度变动值U%(hi)越小,表示纤维的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均越小。从工序通过性、品相的观点考虑,纤度变动值U%(hi)越小越优选,但就可制造的范围而言,下限为0.1%。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变动值U%(hi)为1.5%以下时,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不易发生起毛、断纱,另外,在染色时不易产生染色不均、染色条纹等缺点,能够得到高品相的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度变动值U%(hi)更优选为1.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尤其优选为0.8%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直径CV%为0.1~2.5%。本发明中,所谓纤维直径CV%,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纤维直径CV%为复丝的单纱间的纤维直径的不均的指标,纤维直径CV%越小,表示单纱间的纤维直径的不均越小。从工序通过性、品相的观点考虑,纤维直径CV%越小越优选,但就可制造的范围而言,下限为0.1%。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直径CV%为2.5%以下时,单纱间的纤维直径的均匀性优异,不易发生起毛、断纱,另外,在染色时不易产生染色不均、染色条纹等缺点,能够得到高品相的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直径CV%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尤其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1000nm。本发明中,所谓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从制纱性、工序通过性、力学特性、耐磨耗性等观点考虑,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越小越优选,但在相容性低的聚烯烃(A)与聚酯(B)的聚合物合金纤维中,就可制造的范围而言,下限为1nm。另一方面,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000nm以下时,能够使海岛界面的比界面积大,因此能够抑制界面剥离、由其引起的磨耗,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并且在进行染色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界面剥离引起的散射光的增加所伴随的显色性降低。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优选为700nm以下,更优选为500nm以下,尤其优选为300nm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CV%优选为1~50%。本发明中,所谓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CV%,是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分散径CV%为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的不均的指标,分散径CV%越小,表示岛成分的分散径的不均越小。从制纱性、工序通过性、力学特性、耐磨耗性等观点考虑,分散径CV%越小越优选,但就可制造的范围而言,下限为1%。另一方面,若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分散径CV%为50%以下,则在向纤维施加外力时的局部应力集中被抑制,因此不易产生界面剥离,耐磨耗性变得良好,能够得到高品相的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故优选。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分散径CV%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尤其优选为20%以下。
就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而言,关于纤维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用途、要求的特性进行适当选择,可以是正圆状的圆形截面,也可以是非圆形截面。作为非圆形截面的具体例,可举出多叶形、多边形、扁平形、椭圆形、C字形、H字形、S字形、T字形、W字形、X字形、Y字形、田字形、井字形、中空形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就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而言,关于纤维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单丝、复丝、短纤维等任意形态。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可与通常的纤维同样地实施假捻、捻纱等加工,对于机织工程、针织工程也可与通常的纤维同样地处理。
包含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结构体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按照已知的方法制成机织物、针织物、绒头布帛、无纺布、纺织纱、填充棉等。另外,包含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纤维结构体可以是任意的机织组织或针织组织,可优选采用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或者它们的变化机织物、经编、纬编、圆编、花边网眼组织或这些的变化针织物等。
就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而言,在制成纤维结构体时可通过交叉机织、交叉针织等与其他纤维组合,也可在与其他纤维制成混纤纱后制成纤维结构体。
接着,以下示出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制造方法,可采用已知的熔融纺纱方法、拉伸方法、假捻加工方法。
本发明中,优选在进行熔融纺纱前使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干燥,预先使含水率为0.3重量%以下。含水率为0.3重量%以下时,在熔融纺纱时不会因水分而发泡,能够稳定地进行纺纱,故优选。另外,能够抑制纺纱时的水解,能够抑制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力学特性降低、色调的恶化,故优选。含水率更优选为0.2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以下。
进行聚合物合金型纺纱的情况下,作为从喷丝头排出并制成纤维纱条的方法,可举出以下所示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第一例,可举出下述方法:事先使用挤出机等对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进行熔融混炼并进行复合化得到屑片,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后,将已干燥的屑片供给至熔融纺纱机进行熔融,用计量泵进行计量;随后,在纺纱部件区(block)中导入至经加热的纺纱组件,在纺纱组件内过滤熔融聚合物后,从喷丝头排出,制成纤维纱条。作为第二例,可举出下述方法:根据需要将屑片干燥,以屑片的状态将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混合后,将经混合的屑片供给至熔融纺纱机进行熔融,用计量泵进行计量;随后,在纺纱部件区中导入至经加热的纺纱组件,在纺纱组件内过滤熔融聚合物后,从喷丝头排出,制成纤维纱条。
从喷丝头排出的纤维纱条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固化,由第一导丝辊(godetroller)牵引,介由第二导丝辊在络纱机中卷绕,制成卷绕纱。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制纱操作性、生产率、纤维的力学特性,可根据需要在喷丝头下部设置长度为2~50cm的加热筒、保温筒。另外,可使用加油装置向纤维纱条加油,也可使用交织装置向纤维纱条赋予交织。
熔融纺纱中的纺纱温度可根据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熔点、耐热性等适当选择,优选为220~320℃。纺纱温度为220℃以上时,由纺纱喷嘴排出的纤维纱条的伸长粘度充分地降低,因此排出稳定,并且,纺纱张力不会变得过高,能够抑制断纱,故优选。纺纱温度更优选为2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另一方面,纺纱温度为320℃以下时,能够抑制纺纱时的热分解,并能够抑制得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力学特性的降低、着色,故优选。纺纱温度更优选为3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0℃以下。
熔融纺纱中的纺纱速度可根据聚烯烃(A)与聚酯(B)的复合比率、纺纱温度等适当选择,优选为500~6000m/分钟。纺纱速度为500m/分钟以上时,行进纱条稳定,能够抑制断纱,故优选。双工序法的情况下的纺纱速度更优选为1000m/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0m/分钟以上。另一方面,纺纱速度为6000m/分钟以下时,可通过抑制纺纱张力而进行没有断纱、稳定的纺纱,故优选。双工序法的情况下的纺纱速度更优选为4500m/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0m/分钟以下。另外,关于单工序法(不进行暂时卷绕,而是同时进行纺纱和拉伸)的情况下的纺纱速度,优选低速辊为500~5000m/分钟、高速辊为2500~6000m/分钟。低速辊及高速辊为上述的范围内时,行进纱条稳定,并且能够抑制断纱,能够进行稳定的纺纱,故优选。关于单工序法的情况下的纺纱速度,更优选低速辊为1000~4500m/分钟、高速辊为3500~5500m/分钟,进一步优选低速辊为1500~4000m/分钟、高速辊为4000~5000m/分钟。
利用单工序法或双工序法进行拉伸时,也可利用一步拉伸法或两步以上的多步拉伸法中的任意方法。作为拉伸中的加热方法,只要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对行进纱条进行加热的装置则不受特别限定。作为加热方法的具体例,可举出加热辊、热销、热板、温水、热水等液体浴、热空气、蒸汽等气体浴、激光等,但不限于这些。这些加热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用多种。作为加热方法,从控制加热温度、对行进纱条进行均匀加热、装置不会变得复杂的观点考虑,可优选采用与加热辊的接触、与热销的接触、与热板的接触、在液体浴中的浸渍。
实施拉伸时的拉伸温度可根据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熔点、拉伸后的纤维的强度、伸长率等适当选择,优选为20~150℃。拉伸温度为20℃以上时,供给至拉伸的纱条得以充分进行预热,拉伸时的热变形变得均匀,能够抑制起毛、纤度不均的发生,可得到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均染性优异的高品相的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故优选。拉伸温度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另一方面,拉伸温度为150℃以下时,能够抑制同与加热辊的接触相伴随的纤维之间的熔接、热分解,工序通过性、品相良好,故优选。另外,纤维相对于拉伸辊的滑动性变得良好,因此,能够抑制断纱、实施稳定的拉伸,故优选。拉伸温度更优选为1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下。另外,也可根据需要实施60~150℃的热定型。
实施拉伸时的拉伸倍率可根据拉伸前的纤维的伸长率、拉伸后的纤维的强度、伸长率等适当选择,优选为1.02~7.0倍。拉伸倍率为1.02倍以上时,可通过拉伸提高纤维的强度、伸长率等力学特性,故优选。拉伸倍率更优选为1.2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倍以上。另一方面,拉伸倍率为7.0倍以下时,可抑制拉伸时的断纱,实施稳定的拉伸,故优选。拉伸倍率更优选为6.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倍以下。
实施拉伸时的拉伸速度可根据拉伸方法是否为单工序法或双工序法中的任意方法等适当选择。单工序法时,上述纺纱速度的高速辊速度相当于拉伸速度。利用双工序法进行拉伸时的拉伸速度优选为30~1000m/分钟。拉伸速度为30m/分钟以上时,行进纱条稳定,能够抑制断纱,故优选。利用双工序法进行拉伸时的拉伸速度更优选为50m/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m/分钟以上。另一方面,拉伸速度为1000m/分钟以下时,可抑制拉伸时的断纱,能够实施稳定的拉伸,故优选。利用双工序法进行拉伸时的拉伸速度更优选为900m/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m/分钟以下。
进行假捻加工的情况下,除了所谓的仿毛(woolly)整理(其仅使用单区加热器)以外,也可以适当选择所谓的Breria(日文为“ブレリア”)加工(其使用单区加热器和双区加热器这两者)。
作为假捻加工中使用的装置,此处可示例具备FR(给料辊)、1DR(1个牵伸辊)加热器、冷却板、假捻装置、2DR(2个牵伸辊)、3DR(3个牵伸辊)、交织喷嘴、4DR(4个牵伸辊)、络纱机的假捻加工装置。
FR-1DR间的加工倍率可根据假捻加工中使用的纤维的伸长率、假捻加工后的纤维的伸长率进行适当选择,优选为1.0~2.0倍。
加热器的加热方法可以为接触式、非接触式中的任意。加热器温度可根据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熔点、假捻加工后的纤维的强度、伸长率等进行适当选择,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优选为90℃以上,非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优选为150℃以上。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为90℃以上、或者非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为150℃以上时,供给至假捻加工的纱条的预热充分进行,伴随拉伸的热变形变得均匀,能够抑制起毛、纤度不均的发生,能够得到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优异、均染性优异的高品相的纤维以及纤维结构体,故优选。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更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非接触式情况的加热器温度更优选为2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上。加热器温度的上限只要为假捻加工中使用的未拉伸纱或拉伸纱在加热器内不发生熔接的温度即可。
假捻装置优选为摩擦假捻型,可举出摩擦圆盘型、带夹持型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其中,优选为摩擦圆盘型,通过使圆盘的材质全部由陶瓷构成,从而即使在长时间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假捻加工,故优选。2DR-3DR间及3DR-4DR间的倍率可根据假捻加工后的纤维的强度、伸长率等进行适当选择,优选为0.9~1.0倍。就3DR-4DR间而言,为了提高假捻加工后的纤维的工序通过性,可以利用交织喷嘴进行交织赋与,或者利用加油引导件进行追加油。
进行假捻加工时的加工速度可适当选择,优选为200~1000m/分钟。加工速度为200m/分钟以上时,行进纱条稳定,能够抑制断纱,故优选。加工速度更优选为300m/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m/分钟以上。另一方面,若加工速度为1000m/分钟以下,则假捻加工时的断纱被抑制,能够稳定地进行假捻加工,故优选。加工速度更优选为900m/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m/分钟以下。
本发明中,可根据需要在纤维或纤维结构体的任一状态下进行染色。本发明中,作为染料,可优选采用分散染料或阳离子染料。本发明的构成聚合物合金纤维的聚烯烃(A)几乎不被染料染色,但聚酯(B)可染色,因此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可染色。
本发明的染色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按照已知的方法,优选采用筒子染色机、液流染色机、转筒染色机、经轴染色机、卷染机、高压卷染机等。
本发明中,关于染料浓度、染色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可合适地采用已知的方法。另外,可根据需要,在染色加工前进行精炼,也可在染色加工后进行还原洗涤。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被抑制。因此,能够合适地用于以往的使用聚烯烃系纤维、聚酯系纤维的用途中的尤其要求品相的用途。例如,可举出女装、男装、衬料、内衣、羽绒服、马甲(vest)、背心、外套等一般衣料用途、防风衣、户外服装、滑雪服、高尔夫服、泳衣等运动衣料用途、被褥用内套、被褥罩、被褥用填衬棉、毯、毯用内套、毯罩、枕罩、枕的填充材料、床单等寝具用途、桌布、窗帘、瓷砖地板、家庭用地毯、汽车用垫等室内装饰用途、带、包、缝线、睡袋、帐篷、绳索、养护网、过滤布、窄幅带、编带、椅套等材料用途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各特性值利用以下方法求出。
A.复合比率
将用作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原料的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合计作为100重量份,算出A/B/C[重量份]作为复合比率。
B.纤度
在温度20℃、湿度65%RH的环境下,使用INTEC制电动测长器,绞取100m由实施例得到的纤维。测定得到的绞纱的重量,使用下式算出纤度(dtex)。需要说明的是,针对1个试样测定5次,将其平均值作为纤度。
纤度(dtex)=100m纤维的重量(g)×100。
C.强度、伸长率
关于强度及伸长率,以由实施例得到的纤维作为试样,按照JIS L1013:2010(化学纤维长丝试验方法)8.5.1算出。在温度20℃、湿度65%RH的环境下,使用Orientec公司制TENSILON UTM-III-100型,以初始试样长度20cm、拉伸速度20cm/分钟的条件进行拉伸试验。将示出最大负荷的点的应力(cN)除以纤度(dtex)算出强度(cN/dtex),使用示出最大负荷的点的伸长(L1)和初始试样长度(L0),利用下式算出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针对1个试样测定10次,将其平均值作为强度及伸长率。
伸长率(%)={(L1-L0)/L0}×100。
D.纤度变动值U%(hi)
关于纤度变动值U%(hi),以由实施例得到的纤维作为试样,使用ZellwegerUSTER制USTER TESTER 4-CX,在测定速度200m/分钟、测定时间2.5分钟、测定纤维长度500m、捻数12000/m(S捻)的条件下,测定U%(half inert)。需要说明的是,针对1个试样测定5次,将其平均值作为纤度变动值U%(hi)。
E.纤维直径CV%
用铂-钯合金对由实施例得到的纤维进行蒸镀,然后使用日立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000型,对与纤维轴垂直的截面、即纤维横截面进行观察,拍摄纤维横截面的显微镜照片。观察在100倍、300倍、500倍、1000倍、3000倍、5000倍、10000倍的各倍率下进行,拍摄显微镜照片时,选择能够观察到试样中的全部单丝的最高倍率。针对拍摄的照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三谷商事制WinROOF),测定单丝直径。在试样中的单丝数为50根以上的情况下,测定随机选出的50根单丝的单丝直径,在试样中的单丝数少于50根的情况下,使用在同一条件下制造的多个试样,测定合计50根单丝的单丝直径。纤维横截面并不一定为正圆,因此在并非正圆的情况下,采用外接圆的直径作为单丝直径。算出单丝直径的标准偏差(σ)、单丝直径的平均值(X)后,利用下式算出纤维直径CV%(%)。
纤维直径CV%(%)=(σ/X)×100。
F.岛成分的分散径、岛成分的分散径CV%、岛成分的不连续性
用环氧树脂包埋通过实施例得到的纤维后,使用LKB制Ultra Microtome LKB-2088,沿与纤维轴垂直的方向将纤维连同环氧树脂切断,得到厚度为约100nm的超薄切片。将得到的超薄切片在固态四氧化钌的气相中于常温保持约4小时进行染色后,用UltraMicrotome切割经染色的面,制作被四氧化钌染色的超薄切片。针对经染色的超薄切片,使用日立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7100FA型,在加速电压为100kV的条件下对与纤维轴垂直的截面、即纤维横截面进行观察,拍摄纤维横截面的显微镜照片。以300倍、500倍、1000倍、3000倍、5000倍、10000倍、30000倍、50000倍的各倍率进行观察,在拍摄显微镜照片时选择能观察到100个以上岛成分的最低倍率。针对拍摄的照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三谷商事制WINROOF)对从同一张照片中随机选出的100个岛成分的直径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岛成分的分散径(nm)。存在于纤维横截面的岛成分不一定限于正圆,因此,并非正圆时,采用外接圆的直径作为岛成分的分散径。
单纱的纤维横截面中存在的岛成分小于100个时,以在同一条件下制造的多根单纱作为试样,对纤维横截面进行观察,在拍摄显微镜照片时选择能观察到单纱的整体图像的最高的倍率。针对拍摄的照片,测定各单纱的纤维横截面中存在的岛成分的分散径,将合计100个岛成分的分散径的平均值作为岛成分的分散径。
基于上述中测得的100个岛成分的分散径,算出岛成分的分散径的标准偏差(σALL)、岛成分的分散径的平均值(DALL),然后利用下式算出岛成分的分散径CV%(%)。
岛成分的分散径CV%(%)=(σALL/DALL)×100。
对于岛成分的不连续性,在同一单纱中以单纱直径的至少10000倍以上的任意间隔拍摄5张纤维横截面的显微镜照片,将各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数量及海岛结构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作为岛成分不连续,将岛成分不连续的情况作为“A”,将岛成分并非不连续的情况作为“C”。
G.耐磨耗性
以通过实施例得到的纤维作为试样,使用英光产业制圆型针织机NCR-BL(针筒径为3英寸半(8.9cm),27针(gauge))制作约2g编织圆筒坯布,然后在含有1.5g/L碳酸钠、0.5g/L明成化学工业制表面活性剂Granup US-20的水溶液中于80℃精炼20分钟,然后以流水水洗30分钟,在60℃的热风干燥机内干燥60分钟。将精炼后的编织圆筒坯布于135℃干热定型1分钟,针对干热定型后的编织圆筒坯布,在染色液(其添加1.3重量%日本化药制Kayalon Polyester Blue UT-YA作为分散染料,pH调节为5.0)中以浴比1∶100于130℃染色45分钟后,以流水水洗30分钟,在60℃的热风干燥机内干燥60分钟。将染色后的编织圆筒坯布于135℃干热定型1分钟,进行精加工定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阳离子可染性聚酯作为聚酯(B)的情况下,在加入1.0重量%的日本化药制Kayacryl Blue 2RL-ED作为阳离子染料、pH调节为4.0的染色液中,以浴比1∶100、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40分钟的条件进行染色。
耐磨耗性的评价按照JIS L1076:2012(机织物及针织物的起球试验方法)7.3Appearance Retention Tester法进行。以上述精加工定型后的编织圆筒坯布作为试样,在按压负荷3.92N、摩擦次数20次的条件下进行磨耗试验,针对试样的变褪色的程度,使用JIS L0804:2004中规定的变褪色用灰阶对变褪色进行级别判定。此外,针对磨耗试验后的试样,用30倍的放大镜对磨耗部分的纤维的原纤(fibril)状态进行观察,根据5名具有5年以上的品相判定经验的检查员的合议,按照S、A、B、C这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关于评价,S表示最好,A、B依次变差,C表示最差。
原纤: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S:完全没有原纤,与磨耗前的状态相比没有变化
A:原纤极少,与磨耗前的状态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B:有原纤,观察到由磨耗引起的损伤
C:有大量原纤,显著观察到由磨耗引起的损伤。
H.均染性、品相
针对上述G中制作的精加工定型后的编织圆筒坯布,根据5名具有5年以上的品相判定经验的检查员的合议,按照S、A、B、C这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关于评价,S表示最好,A、B依次变差,C表示最差。
均染性: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S:非常均匀地染色,完全观察不到染色不均
A:大致均匀地染色,基本观察不到染色不均
B:未能大致均匀地染色,隐约观察到染色不均
C:未均匀地染色,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不均。
品相: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S:完全没有起毛,品相极为优异
A:基本没有起毛,品相优异
B:有起毛,品相差
C:有大量起毛,品相极差。
(实施例1)
添加70重量份的聚丙烯(PP)(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Novatec”(注册商标)MA2)、28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东丽制T701T)、2重量份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苯乙烯嵌段25重量份,乙烯嵌段/丁烯嵌段=0.25),使用双螺杆挤出机,于混炼温度280℃进行混炼。用水冷却由双螺杆挤出机排出的线束后,使用造粒机切割为长5mm左右,得到粒料。将得到的粒料于150℃真空干燥12小时后,供给至挤出机型熔融纺纱机使其熔融,以纺纱温度285℃、排出量31.5g/分钟的条件从喷丝头(排出孔径为0.18mm,排出孔长度为0.23mm,孔数为36,圆孔)排出,得到纺出纱条。将该纺出纱条以风温20℃、风速25m/分钟的冷却风冷却,使用加油装置赋予油剂而使其集束,由以3000m/分钟旋转的第1导丝辊牵引,介由以与第1导丝辊相同速度旋转的第2导丝辊,用络纱机进行卷绕,得到105dtex-36f的未拉伸纱。在第1热辊温度90℃、第2热辊温度130℃、拉伸倍率2.1倍的条件下对得到的未拉伸纱进行拉伸,得到50dtex-36f的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6)
除了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官能团如表1所示进行变更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11)
除了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苯乙烯嵌段(C1)的含量如表2所示进行变更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2~16)
除了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乙烯嵌段(C2)与丁烯嵌段(C3)的重量比率(C2/C3)如表2所示进行变更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实施例17~23)
除了将聚烯烃(A)、聚酯(B)、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的复合比率如表3所示进行变更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中,不含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C),聚丙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低,因此岛成分的分散径大,并且岛成分的分散径CV%变高,结果,纤度变动值U%(hi)、纤维直径CV%均高,纤维长度方向的均匀性以及单纱间的纤维直径的均匀性缺乏,观察到显著的染色不均,均染性极差。此外,聚丙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界面粘接性低,因此耐磨耗性低,精加工定型后的编织圆筒坯布中观察到大量起毛,品相也极差。
(实施例24~30)
作为聚酯(B),实施例24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Shell制“Korutera”(注册商标)CP513000),实施例25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东丽制“TORAYCON”(注册商标)1100S),实施例26中使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东洋纺制PN640),实施例27中使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昭和电工制“Bionolle”(注册商标)1010),实施例28中使用聚乳酸(PLA)(NatureWorks制6201D),实施例29中使用聚乙醇酸(PGA)(Kureha制“Kuredux”(注册商标)100R60),实施例30中使用聚己内酯(PCL)(Daicel制“PLACCEL”(注册商标)H1P),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31~35)
作为聚酯(B),实施例31中使用共聚有10mol%的作为二羧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IP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实施例32中使用共聚有1.5mol%的作为二羧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SI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实施例33中使用共聚有30mol%的作为二羧酸成分的1,4-环己烷二甲酸(CHDC)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实施例34中使用共聚有30mol%的作为二醇成分的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实施例35中使用共聚有5.0重量%的作为二醇成分的聚乙二醇(PEG)(三洋化成工业制PEG1000,数均分子量1000g/mol)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36~39)
实施例5、28、32、34中,将聚烯烃(A)从聚丙烯变更为聚甲基戊烯(PMP)(三井化学制DX820),将混炼温度变更为26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28、32、34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5。
(比较例2~8)
作为增容剂(C),比较例2中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三井化学制“ADMER”(注册商标)LF128),比较例3中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三洋化成工业制“Youmex”(注册商标)1010),比较例4中使用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丁烯共聚物(三井化学制“TAFMER”(注册商标)MH7020),比较例5中使用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Kuraray制“Septon”(注册商标)2004),比较例6中使用羟基改性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Kuraray制“Septon”HG-252),比较例7中使用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旭化成制“Toughprene”(注册商标)A),比较例8中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住友化学制“BONDFAST”(注册商标)E),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拉伸纱。将得到的纤维的纤维特性及布帛特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6。
使用任意增容剂的情况下,聚丙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及界面粘接性均不充分,无法兼备力学特性、耐磨耗性、均染性、品相。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261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271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281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291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301
Figure BDA000200124952000031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兼备聚烯烃和聚酯的特性,并且单纱间的纤维直径偏差被抑制,力学特性、耐磨耗性优异,而且染色不均也被抑制,能够以纤维结构体的形式合适地使用。

Claims (6)

1.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聚丙烯、聚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纤维直径CV%为0.1~2.5%,
所述聚合物合金纤维中,在聚烯烃的含量多于聚酯的情况下,形成以聚丙烯为海成分、以聚酯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在聚酯的含量多于聚烯烃的情况下,形成以聚酯为海成分、以聚丙烯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
纤维横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分散径为1~1000nm,
聚酯的主要构成成分为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且为芳香族二羧酸和选自脂肪族二醇、脂环族二醇、芳香族二醇中的至少一种的二醇成分,或者为选自脂肪族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的二羧酸成分和芳香族二醇,
或者,聚酯的主要构成成分为芳香族羟基羧酸,
所述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具有选自氨基及亚氨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聚丙烯、聚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100重量份而言,含有0.1~30.0重量份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含有15.0~45.0重量份的苯乙烯嵌段。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乙烯嵌段与丁烯嵌段的重量比率为0.1~1.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合金纤维包含以聚丙烯为海成分、以聚酯为岛成分的海岛结构。
6.纤维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部分中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合金纤维。
CN201780058031.4A 2016-10-25 2017-09-25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Active CN1097158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8645 2016-10-25
JP2016208645 2016-10-25
PCT/JP2017/034409 WO2018079152A1 (ja) 2016-10-25 2017-09-25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5869A CN109715869A (zh) 2019-05-03
CN109715869B true CN109715869B (zh) 2022-05-10

Family

ID=6202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8031.4A Active CN109715869B (zh) 2016-10-25 2017-09-25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40483A1 (zh)
EP (1) EP3533909B1 (zh)
JP (1) JP7056153B2 (zh)
KR (1) KR102449383B1 (zh)
CN (1) CN109715869B (zh)
PH (1) PH12019500834A1 (zh)
SG (1) SG11201903477YA (zh)
TW (1) TWI746672B (zh)
WO (1) WO2018079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0025B2 (ja) * 2018-01-22 2023-06-13 東レ株式会社 可染性ポリオレフィン芯鞘型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2020084369A (ja) * 2018-11-26 2020-06-0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7406697B2 (ja) 2019-03-29 2023-12-28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芯鞘型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それを含む繊維集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980550A (zh) * 2021-12-17 2024-05-03 东丽株式会社 聚丙烯短纤维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459A (zh) * 1998-03-11 2001-06-06 陶氏化学公司 由α-烯烃/乙烯基或亚乙烯基芳族单体和/或位阻环脂族或脂族乙烯基或亚乙烯基共聚体制成的纤维
CN101341186A (zh) * 2005-12-19 2009-01-07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合物以及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造方法
WO2009076990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Balta Industries N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fibres for yarns with increased dyeability
CN101541877A (zh) * 2006-12-27 2009-09-23 东丽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01939376A (zh) * 2008-02-08 2011-01-05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202289A (ja) * 2010-03-24 2011-10-13 Toray Ind Inc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並びに繊維構造体
CN103668549A (zh) * 2012-09-19 2014-03-2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04313A (zh) * 2012-03-23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聚甲基戊烯复合纤维或聚甲基戊烯多孔质纤维以及包含它们的纤维结构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9847B2 (ja) 1991-08-13 1997-04-16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メルトブローン不織布とその製造法
TW495566B (en) * 1998-11-30 2002-07-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shrinkage ultra-fine fiber cloth
CN1294302C (zh) * 2003-08-08 2007-01-10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性超细纤维基布的制造方法
JP2006077063A (ja) 2004-09-08 2006-03-23 Kaneka Corp 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2010150721A (ja) * 2008-12-26 2010-07-08 Toray Ind Inc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ならびに繊維構造体
ES2385264T3 (es) * 2006-12-27 2012-07-20 Toray Industries, Inc. Composición de resina y artículo moldeado
US20110028062A1 (en) * 2008-02-14 2011-02-03 Chester Stephen O Bicomponent fibers, textile sheets and use thereof
RU2012144446A (ru) * 2010-03-19 2014-04-27 ДАУ ГЛОБ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З ЭлЭлСи (ФОМЭЛИ НОУН ЭЗ ДАУ ГЛОБ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ИНК.) Двухкомпонентные волокна
WO2013021809A1 (ja) * 2011-08-11 2013-02-14 東レ株式会社 海島繊維
CN102719934B (zh) * 2012-06-21 2014-01-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海岛复合纺丝法制备超细可染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US20160208094A1 (en) * 2014-12-19 2016-07-21 Earth Renewable Technologies Extrudable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molded articles utilizing the same
JP6562073B2 (ja) * 2016-03-11 2019-08-21 東レ株式会社 可染性ポリオレフィン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459A (zh) * 1998-03-11 2001-06-06 陶氏化学公司 由α-烯烃/乙烯基或亚乙烯基芳族单体和/或位阻环脂族或脂族乙烯基或亚乙烯基共聚体制成的纤维
CN101341186A (zh) * 2005-12-19 2009-01-07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合物以及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造方法
CN101541877A (zh) * 2006-12-27 2009-09-23 东丽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WO2009076990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Balta Industries N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fibres for yarns with increased dyeability
CN101939376A (zh) * 2008-02-08 2011-01-05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202289A (ja) * 2010-03-24 2011-10-13 Toray Ind Inc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並びに繊維構造体
CN104204313A (zh) * 2012-03-23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聚甲基戊烯复合纤维或聚甲基戊烯多孔质纤维以及包含它们的纤维结构体
CN103668549A (zh) * 2012-09-19 2014-03-2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33909A4 (en) 2020-04-15
JP7056153B2 (ja) 2022-04-19
EP3533909A1 (en) 2019-09-04
JPWO2018079152A1 (ja) 2019-09-12
CN109715869A (zh) 2019-05-03
TWI746672B (zh) 2021-11-21
KR20190067763A (ko) 2019-06-17
SG11201903477YA (en) 2019-05-30
US20200040483A1 (en) 2020-02-06
PH12019500834A1 (en) 2019-07-24
KR102449383B1 (ko) 2022-09-30
EP3533909B1 (en) 2023-06-14
TW201823538A (zh) 2018-07-01
WO2018079152A1 (ja) 2018-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5869B (zh)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JP6299222B2 (ja) ポリメチルペンテン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CN108779583B (zh) 可染性聚烯烃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CN109415846B (zh) 吸湿性优异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假捻丝和纤维结构体
CN109477254B (zh) 由可染性聚烯烃纤维形成的假捻加工丝
WO2009150745A1 (ja) 吸水速乾性織編物
TWI814764B (zh) 可染性聚烯烴纖維及包含其之纖維構造體
JP2014167185A (ja) ポリメチルペンテン中空繊維を含有してなる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7290025B2 (ja) 可染性ポリオレフィン芯鞘型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6308127B2 (ja) ポリメチルペンテン繊維を含有してなる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2007332476A (ja) ナノファイバー布地
JP2019099986A (ja) 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2020084369A (ja) ポリマーアロイ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JP7172258B2 (ja) 編地
WO2024043287A1 (ja) 合成繊維
JP2023034421A (ja) 高異形断面ポリプロピレン繊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584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