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4507A -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4507A
CN109324507A CN201811001327.5A CN201811001327A CN109324507A CN 109324507 A CN109324507 A CN 109324507A CN 201811001327 A CN201811001327 A CN 201811001327A CN 109324507 A CN109324507 A CN 109324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critical
target
power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13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4507B (zh
Inventor
羊彦
侯静
景省利
夏佳能
王梓卿
景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013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4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4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4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4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4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雷达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根据目标的航迹信息,选择目标RCS值最大的位置及方位完成空情与雷达的信息交接,以便降低雷达辐射的峰值功率;然后在目标航迹已知的前提下实现融合型跟踪,以便降雷达信号的PRF,减雷达小平均功率,使得对方RWR装备难以发现。本发明在低截获概率情况下实现目标交接、跟踪和武器制导任务,从而达到雷达隐身的目的,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射频辐射功率控制原理与实现方法研究,现代雷达,2015,Vol37(1),p17-20”公开了一种基于截获因子模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辐射功率方法。该方法基于雷达对抗无源侦收***的截获因子和截获概率等低截获指标,推导了雷达的临界截获距离公式和雷达的临界截获距离下的发射功率,给出了雷达对抗无源侦收***时发射输出功率随目标距离减小而降低的规律和调整范围,并分析了雷达搜索驻留时间等主要控制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分别从峰值功率、驻留时间两个方面给出了两种雷达探测辐射能量管理策略。
不论美国的F-22还是F-35,其不同角度呈现的RCS是不一样的,其侧面呈现的RCS明显高出其迎头方向两个数量级。而文献所述方法将目标RCS作为一个固定参数来考虑,并未考虑隐身目标RCS动态变化对截获性能的影响。而且文献考虑的是单一雷达实现低截获性能的发射功率管理方法,未考虑在现代战争集群模式下空天地一体化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特点,此时通过多方位信息感知途径,雷达可获得所需高精度目标定位、跟踪和可靠识别功能的空情信息,这对于雷达更有效的实现低截获性能发射功率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雷达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实用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的航迹信息,选择目标RCS值最大的位置及方位完成空情与雷达的信息交接,以便降低雷达辐射的峰值功率;然后在目标航迹已知的前提下实现融合型跟踪,以便降雷达信号的PRF,减雷达小平均功率,使得对方RWR装备难以发现。本发明在低截获概率情况下实现目标交接、跟踪和武器制导任务,从而达到雷达隐身的目的,实用性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义雷达临界截获距离。
给定雷达检测概率PD和虚警概率PF,则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表示为
式中,PRt为雷达发射功率;GRt为雷达天线发射增益;GRr为雷达天线接收增益;σ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λ为雷达工作波长,k为玻尔兹曼常数;T0为标准噪声温度;BRt为雷达接收机带宽;NFR为噪声系数;LR为雷达***损耗;SNRRmin为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噪比。
定义截获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则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为:
步骤二、定义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
式中,GRI指雷达天线在截获接收机方向上的增益;GIr表示截获接收机天线增益;PIrmin表示最小截获功率。令无源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得
步骤三、定义临界截获距离。
定义截获因子
当截获接收机位于雷达发射波束主瓣内时,GRt=GRI,则
当α=1时,临界截获距离为
步骤四、建立低截获概率模型。
令截获概率为PD,截获接收机对准雷达工作频率的概率为PF,则截获概率模型为
其中,AF为雷达天线波束覆盖区域面积,单位为km2;DI为每平方千米截获接收机的数量;TI为截获搜索时间,TOT为雷达辐射时间。
步骤五、计算临界截获距离与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若令RRmax=RCR,此时RRt=RRCRt,若令RImax=RCR,有
式中,PRCRt表示当RRmax=RCR时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步骤六、计算在SI、λ参数一定时的截获接收机最大截获距离。
由(7)式得:
式中,即在SI、λ参数一定时,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和雷达临界功率、天线主瓣增益有关。
步骤七、计算在SR、λ参数一定时的临界探测距离。
由(8)式得:
式中,即在SR、λ参数一定时,临界探测距离和目标有效反射面积,发射功率、天线增益有关。
步骤八、选择最佳功率。
为保证雷达能探测到目标,须满足:
为确保雷达不被侦收机截获,须满足:
综上有:
是雷达实现LPI的最佳功率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根据目标的航迹信息,选择目标RCS值最大的位置及方位完成空情与雷达的信息交接,以便降低雷达辐射的峰值功率;然后在目标航迹已知的前提下实现融合型跟踪,以便降雷达信号的PRF,减雷达小平均功率,使得对方RWR装备难以发现。本发明在低截获概率情况下实现目标交接、跟踪和武器制导任务,从而达到雷达隐身的目的,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具有LPI功能的最佳辐射功率计算最佳交接方位
①定义雷达临界截获距离。
在给定雷达检测概率PD和虚警概率PF条件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可以表示为
式中:PRt为雷达发射功率;GRt为雷达天线发射增益;GRr为雷达天线接收增益;σ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λ为雷达工作波长,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T0为标准噪声温度(290K);BRt为雷达接收机带宽;NFR为噪声系数;LR为雷达***损耗;SNRRmin为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噪比。
定义截获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则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为:
②定义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
式中,GRI指雷达天线在截获接收机方向上的增益;GIr表示截获接收机天线增益;PIrmin表示最小截获功率。令无源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可得
③定义临界截获距离。
若定义截获因子
当截获接收机位于雷达发射波束主瓣内时,GRt=GRI,则
当α=1时,临界截获距离为
显然,改善SR是提升RCR的重要环节。
④建立低截获概率模型。
若令截获概率为PD,截获接收机对准雷达工作频率的概率为PF,则截获概率模型为
其中,AF为雷达天线波束覆盖区域面积,单位为km2;DI为每平方千米截获接收机的数量;TI为截获搜索时间,TOT为雷达辐射时间。
一般PF≈1,只要PD足够小,就达到LPI目的。
⑤计算临界截获距离与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若令RRmax=RCR,此时RRt=RRCRt,若令RImax=RCR,有
式中,PRCRt表示当RRmax=RCR时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⑥计算在SI、λ参数一定时的截获接收机最大截获距离。
由(7)式可得:
式中,即在SI、λ参数一定时,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和雷达临界功率、天线主瓣增益有关。
⑦计算在SR、λ参数一定时的临界探测距离。
由(8)式可得:
上式中:即在SR、λ参数一定时,临界探测距离和目标有效反射面积,发射功率、天线增益有关。
⑧选择最佳功率。
为保证雷达能探测到目标,须满足:
为确保雷达不被侦收机截获,须满足:
综上有:
是雷达实现LPI的最佳功率选择。
⑨选择最佳交接方位。
由公式(9)可知:截获接收机(RWR)的临界截获距离RCR和目标的有效反射面积σ无关。由公式(10)可知,针对雷达探测的临界距离RCR和目标有效反射面积σ的1/4次方成正比,当发射功率不变时,σ越大,RCR越大,对探测目标有利,例如当σ增大100倍时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增大到3倍以上,明显提高了雷达的探测能力。
目前任何优秀的隐身目标,其在水平面360°范围呈现的σ是不均匀的,其差距达两个数量级以上。利用综合空情的支持,可以得到目标呈现最大σ的方位。若雷达选择目标最大反射面积方向照射目标时,雷达的探测距离明显得到提升,而截获接收机的截获距离不变;此时,若保持雷达临界距离不变,则截获距离下降1/3,从而达到“先敌发现的目的”的目的。
2.基于空中多维信息源支撑,进行火控雷达资源管理。
参照表1。
表1基于多维信息支撑的火控雷达资源管理方案
①在战机“起飞、引导”和“空情搜索”阶段,由空情信息支援中心装订引导数据,进行空情监测,火控计算机进行数据装订,雷达无须再承担战区敌情搜索和警戒任务而保持“电磁静默”,并在不开机的情况下实现“综合空情共享”;
②在“跟踪、制定作战计划”阶段,空情信息支援中心进行目标分配与技术特征共享、目标飞行特征共享和综合空情共享,战机无须参与目标分配,火控计算机完成目标特征数据共享,并根据已知的目标RCS特性,选择最佳迎击方位进行还击航迹计算和战机飞行控制,雷达仅进行空情信息交接以及对已知航迹的半主动状态的目标跟踪准备。
③在“攻击准备阶段”、“攻击阶段”和“退出攻击”阶段,空情信息支援中心始终保持综合空情信息和目标数据共享,火控计算机执行发射区计算、雷达照射角度计算、修正指令传送角度计算(发射后不管导弹无此项)和战机飞行控制、导弹修正指令计算等任务,火控雷达则开机实现目标主动跟踪和导弹修正指令传送工作。

Claims (1)

1.一种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义雷达临界截获距离;
给定雷达检测概率PD和虚警概率PF,则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表示为
式中,PRt为雷达发射功率;GRt为雷达天线发射增益;GRr为雷达天线接收增益;σ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λ为雷达工作波长,k为玻尔兹曼常数;T0为标准噪声温度;BRt为雷达接收机带宽;NFR为噪声系数;LR为雷达***损耗;SNRRmin为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噪比;
定义截获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则雷达最大探测距离RRmax为:
步骤二、定义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
式中,GRI指雷达天线在截获接收机方向上的增益;GIr表示截获接收机天线增益;PIrmin表示最小截获功率;令无源接收机和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SI和SR,得
步骤三、定义临界截获距离;
定义截获因子
当截获接收机位于雷达发射波束主瓣内时,GRt=GRI,则
当α=1时,临界截获距离为
步骤四、建立低截获概率模型;
令截获概率为PD,截获接收机对准雷达工作频率的概率为PF,则截获概率模型为
其中,AF为雷达天线波束覆盖区域面积,单位为km2;DI为每平方千米截获接收机的数量;TI为截获搜索时间,TOT为雷达辐射时间;
步骤五、计算临界截获距离与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若令RRmax=RCR,此时RRt=RRCRt,若令RImax=RCR,有
式中,PRCRt表示当RRmax=RCR时雷达发射的临界功率;
步骤六、计算在SI、λ参数一定时的截获接收机最大截获距离;
由(7)式得:
式中,即在SI、λ参数一定时,截获接收机的最大截获距离和雷达临界功率、天线主瓣增益有关;
步骤七、计算在SR、λ参数一定时的临界探测距离;
由(8)式得:
式中,即在SR、λ参数一定时,临界探测距离和目标有效反射面积,发射功率、天线增益有关;
步骤八、选择最佳功率;
为保证雷达能探测到目标,须满足:
为确保雷达不被侦收机截获,须满足:
综上有:
是雷达实现LPI的最佳功率选择。
CN201811001327.5A 2018-08-30 2018-08-30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324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1327.5A CN109324507B (zh) 2018-08-30 2018-08-30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1327.5A CN109324507B (zh) 2018-08-30 2018-08-30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4507A true CN109324507A (zh) 2019-02-12
CN109324507B CN109324507B (zh) 2020-09-04

Family

ID=65264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1327.5A Active CN109324507B (zh) 2018-08-30 2018-08-30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45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2076A (zh) * 2020-01-06 2020-05-1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提高雷达低截获性能的功率控制方法
WO2022252059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雷达截获因子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WO2023116687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9727A (ja) * 2008-07-11 2010-0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プログラム
CN102353949A (zh) * 2011-09-05 2012-02-1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水蒸气吸收损耗的目标rcs预估修正方法
CN104346537A (zh) * 2014-11-17 2015-0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载雷达射频隐身性能评测方法
CN105044684A (zh) * 2015-08-27 2015-11-1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射频隐身的mimo跟踪雷达发射波束的形成方法
CN105044691A (zh) * 2015-06-03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海杂波背景下的快速雷达性能评估方法
CN10515875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集中式mimo雷达射频隐身时多目标跟踪波束指向方法
CN105445710A (zh) * 2015-11-26 2016-03-30 西北工业大学 隐形雷达低截获概率性能评估方法
CN106896351A (zh) * 2017-02-09 2017-06-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雷达组网功率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9727A (ja) * 2008-07-11 2010-0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プログラム
CN102353949A (zh) * 2011-09-05 2012-02-1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水蒸气吸收损耗的目标rcs预估修正方法
CN104346537A (zh) * 2014-11-17 2015-0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载雷达射频隐身性能评测方法
CN105044691A (zh) * 2015-06-03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海杂波背景下的快速雷达性能评估方法
CN105044684A (zh) * 2015-08-27 2015-11-1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射频隐身的mimo跟踪雷达发射波束的形成方法
CN10515875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集中式mimo雷达射频隐身时多目标跟踪波束指向方法
CN105445710A (zh) * 2015-11-26 2016-03-30 西北工业大学 隐形雷达低截获概率性能评估方法
CN106896351A (zh) * 2017-02-09 2017-06-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雷达组网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OU JING等: "Target Tracking in Standoff Jammer Using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and Particle Fiter with Negative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羊彦等: "隐形雷达LPI性能评估方法探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2076A (zh) * 2020-01-06 2020-05-1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提高雷达低截获性能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11142076B (zh) * 2020-01-06 2023-09-0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提高雷达低截获性能的功率控制方法
WO2022252059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雷达截获因子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WO2023116687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4507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1477B (zh) 二维频相扫小目标探测***
CN109324507A (zh) 针对隐身目标动态rcs的雷达发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8732543B (zh) 一种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组网雷达辐射参数联合优化方法
CN105158756B (zh) 集中式mimo雷达射频隐身时多目标跟踪波束指向方法
CN112797846A (zh) 一种无人机防控方法及***
CN105372648B (zh) 一种基于多波束信号的角度搜索方法
CN106405491B (zh)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人机监测***
CN108490431A (zh) 一种基于资源动态管控方法的二维有源相控阵目标指示雷达
CN107328306A (zh) 一种低慢小飞行设备反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96985B (zh) 基于射频隐身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跟踪采样间隔控制方法
CN110133604A (zh) 一种基于多元合成技术的机载自卫欺骗式干扰方法
CN108614261A (zh) 一种组网雷达***多目标跟踪下的辐射参数控制方法
CN115063544A (zh) 一种面向随队支援干扰的雷达探测威力范围计算方法
US20230131377A1 (en) Uav and uav operator detector
CN113567934A (zh) 一种基于协同的雷达探测方法
Gaitanakis et al. AESA radar and IRST against low observable threats
CN112118621A (zh) 一种机载雷达通信一体化***辐射功率优化设计方法
CN111007471A (zh) 一种判定有源压制干扰在仿真环境中干扰效果的方法
Gaitanakis et al. On the use of AESA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 and IRST (infrared search&track) system to detect and track low observable threats
Gaoqian et al. Radar netting technology & its development
CN109669165A (zh) 基于射频隐身的多基雷达发射机与波形联合选择优化方法
CN109001690A (zh) 基于馈电网络的时域空间域结合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14046690A (zh) 一种精准打击的低空拒止***及方法
Chunpeng et al. Research on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missile-borne radar seeker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Liu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ree-aircraft formation blinking jamm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ground monopulse rad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