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6998A -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6998A
CN109166998A CN201811171915.3A CN201811171915A CN109166998A CN 109166998 A CN109166998 A CN 109166998A CN 201811171915 A CN201811171915 A CN 201811171915A CN 109166998 A CN109166998 A CN 109166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gauge
collector plate
bluelin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19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6998B (zh
Inventor
邬林
劳力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19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6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6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安装方法,该安装结构包括卡板及集流板,卡板设置在电池组及集流板之间,在卡板靠近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区线、靠近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区线,在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分区线,其中,第三分区线与第二分区线的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如此,在安装单体电池时,可根据识别卡板上的第一分区线以将单体电池分区、分极性地安装在卡板上,并通过识别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以将集流板对应安装在卡板上以使第二分区线与第三分区线对应。如此,可快速识别对应的安装区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动力电池***达到电动汽车使用要求的电压、电流,圆柱电池需要进行并联和串联组合。现有技术在进行电池的组装时,通常采用的是工人通过比对设计图纸,用记号笔画线的形式,在电池卡板上画出若干条记号线。将电池卡板分成若干个区域,再将圆柱电池按正负极交替排列、安放在各个区域中,再用集流板和极片将各区域的电池进行串、并联,最后经过工人在电脑上设置焊接工艺步骤,利用激光焊或电阻焊等方式将电池焊接成组。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人工对电池卡板上各区域进行画线标注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在复查时也耗时耗力,方式落后,不适合精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单体电池的电池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卡板以及集流板,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集流板之间;
所述卡板的靠近所述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区线以将所述卡板靠近所述电池组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卡板的靠近所述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区线以将所述卡板靠近所述集流板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二区域;所述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分区线,且所述第三分区线与所述第二分区线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所述第三分区线将所述集流板分隔为多个第三区域。
可选地,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排布方式一致,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可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分区线用于将多个所述固定孔划分至不同的第一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卡板的靠近各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用于标识容置于对应固定孔内的单体电池的极性,其中,位于相同第一区域的固定孔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相同。
可选地,所述集流板的远离所述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接极耳,各所述焊接极耳与各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极耳可通过所述固定孔后焊接至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的单体电池的一端。
可选地,在所述集流板的靠近各所述焊接极耳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极性符号标识,各所述焊接极耳旁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与对应的固定孔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的极性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卡板的位于不同的第二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区域标号,在所述集流板的位于不同的第三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区域标号,其中,相对应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内的第二区域标号和第三区域标号一致。
可选地,所述卡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集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各所述集流板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卡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以及上述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的卡板的一侧,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的集流板设置在所述卡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组装方法,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组装,应用于组装***,所述组装***包括机械手、摄像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和摄像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两个卡板及两个集流板,各所述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区线及第二分区线,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各所述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分区线及第二符号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其中一块卡板以放置在装配工位上;
所述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卡板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识别出所述图像信息中的第一分区线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一分区线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单体电池以分区、分极性地放置在所述卡板上;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另外一块卡板以放置在安装好后的单体电池上,并抓取其中一块集流板放置在该卡板上,以使该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与该卡板上的第二分区线对应;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将装配好的两块卡板、集流板以及单体电池翻转,并抓取另外一块集流板放置在上方的卡板上,以使该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与该卡板上的第二分区线对应。
可选地,所述组装***还包括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各所述集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焊接极耳,各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焊接极耳和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焊接装置将所述焊接极耳焊接至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该安装结构包括卡板及集流板,卡板设置在电池组及集流板之间,在卡板的靠近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区线、卡板的靠近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区线。在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分区线,其中,第三分区线与第二分区线的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如此,在安装单体电池时,可根据识别卡板上的第一分区线以将单体电池分区、分极性地安装在卡板上,并通过识别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以将集流板对应安装在卡板上以使第二分区线与第三分区线对应。如此,可快速识别对应的安装区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板靠近电池组一侧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板靠近电池组一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板靠近集流板一侧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流板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电池模组;100-安装结构;110-卡板;111-第一分区线;112-第二分区线;113-固定孔;114-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5-第二区域标号;120-集流板;121-第三分区线;122-焊接极耳;123-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4-第三区域标号;200-电池组;300-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100,所述安装结构100应用于电池模组10,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单体电池的电池组200。所述安装结构100包括卡板110以及集流板120,所述卡板110设置在所述电池组200和所述集流板120之间。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所述卡板110靠近电池组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区线111,所述第一分区线111可将所述卡板110的靠近电池组200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一区域。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卡板110的靠近所述集流板1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分区线112,所述第二分区线112将所述卡板110的靠近所述集流板120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二区域。
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集流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分区线121,且所述第三分区线121与所述第二分区线112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所述第三分区线121将所述集流板120分隔为多个第三区域。
通过上述设置,后续在组装电池模组10时,即可自动识别或人工识别卡板110上的第一分区线111以将单体电池分区安装在卡板110上,并通过识别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分区线121以将集流板120对应地安装在卡板110上,以实现集流板120上的各第三区域与卡板110上的各第二区域一一对应。安装速度快且定位准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区线111、第二分区线112可为印号标记的线条,或者是开设于所述卡板110上的凹槽,或者是设置在所述卡板110上的凸起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能够起到将卡板110分隔识别为多个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即可。
同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区线121可为印号标记的线条,或者是开设于所述集流板120上的凹槽,或者是设置在所述集流板120上的凸起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能够起到将集流板120分隔识别为多个第三区域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模组10中,所述卡板110的数量为两块,所述集流板12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卡板110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200的两侧,各所述集流板120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卡板110的远离所述电池组200的一侧。此外,所述电池模组10还包括隔离板300,所述隔离板300设置在所述集流板120的远离所述卡板110的一侧。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板110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3,所述多个固定孔113在所述卡板110上呈阵列排布。可选地,所述多个固定孔113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电池组200中的单体电池的排布方式一致。各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可容置于所述固定孔113内。所述卡板110上的第一分区线111可将所述多个固定孔113划分至不同的第一区域,如此可用于区分容置于不同第一区域中的固定孔113内的单体电池的极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便捷地将单体电池分极性地安装于卡板110上的固定孔113内,在所述卡板110的靠近各所述固定孔113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所述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用于标识容置于对应固定孔113内的单体电池的极性。其中,位于相同第一区域的固定孔113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相同,即位于同一第一区域内的单体电池的极性相同。一般性地,相邻两个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不相同。
所述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包括正极符号标识以及负极符号标识,其中,所述正极符号标识可为符号“+”,所述负极符号标识可为“-”。标有正极符号标识的固定孔113可容置单体电池的正极端,而标有负极符号标识的固定孔113可容置单体电池的负极端。如此,可很好地区分各个第一区域,并且明确知道各个第一区域内应该安放的单体电池的极性。简单明了,能够被快速识别,不管是工人安装或是利用自动化设备安装,都能又快又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流板120的远离所述卡板1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接极耳122,各所述焊接极耳122与各所述固定孔113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焊接极耳122可通过所述固定孔113后焊接至容置于所述固定孔113内的单体电池的一端。集流板120用于焊接至单体电池后,将各个区域内的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后汇集电流。焊接极耳122的作用相当于保险丝,当流经的电流过大时,焊接极耳122可自动熔断,从而断开与单体电池的连接,达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可选地,在所述集流板120的靠近各所述焊接极耳12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各所述焊接极耳122旁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与对应的固定孔113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的极性相同。同一第三区域内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一致。如此,在将集流板120安装于卡板110上时,可根据集流板120上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以准确地将集流板120安装于卡板110上且使集流板120与卡板110对应位置处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与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的极性一致。
焊接极耳122在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焊接时,由于单体电池正负极的结构设计不同,焊接时的强度和时间也不同,需要进行区别对待。现有技术采用传统的通过人工对照设计图纸,一个一个设置区分需要焊接的正负极,费事费力且还容易标记错误。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在各焊接极耳122旁设置与卡板110上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对应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如此在操作时只需结合简单图像识别技术即可自动进行焊接设置,具有方便、准确、快速等优点,便于自动化生产。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明确区分各个第二区域以及各个第三区域,使得可更加方便地将集流板120准确安装至卡板110上,因此,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所述卡板110的位于不同的第二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区域标号115,在所述集流板120的位于不同的第三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区域标号124。其中,相对应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内的第二区域标号115和第三区域标号124一致。例如,在所述卡板110的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区域标号115可分别为数字1,2,3,….。对应地,在集流板120上的不同第三区域内的第三区域标号124可分别为数字1,2,3…..。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区域标号124与卡板110上的第二区域标号115一一对应。如此,在将集流板120安装至卡板110上时,只需将对应的第二区域标号115和第三区域标号124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对齐即可,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区域标号115和第三区域标号124还应注意设置的方向,以防止集流板120的方向被装错。并且,第二区域标号115和第三区域标识并不限于上述的数字1,2,3,…,也可以是英文字母A,B,C…,或者是罗马数字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采用区域标号以及极性符号标识相结合的设计,能更直观、更快、更准确的对集流板120进行安装,避免出错,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
通过以上设计可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复查时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工人一个一个在卡板110上进行画线分区域,所以在检测时不但需要检测每个区域内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有没有装反,还要检测分区画线是否正确。由于卡板110上没有明确标识,只能凭肉眼不停与设计图纸进行来回比对,长时间后工人容易产生疲劳,使检查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漏检或误检。而采用本申请中的安装结构100,由于分区线是事先设计好后经模具生产出来的,一致性好,抽检样件无误后,就能保证全部产品分区的正确性。同时每个固定孔113旁还设计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让复检可就近参照,省时省力,效率提高并能保证准确性,适合自动化生产检查。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组装方法,基于上述的电池模组10的结构设计以实现对电池模组10的组装。所述电池模组组装方法应用于组装***,所述组装***包括机械手、摄像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摄像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模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其中一块卡板110以放置在装配工位上。
机械手抓取其中一块卡板110放置在装配工位上之后将卡板110固定在装配工位上,并使卡板110的固定单体电池的一侧向上放置。
步骤S120,所述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卡板110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步骤S130,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识别出所述图像信息中的第一分区线111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
步骤S140,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一分区线111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单体电池以分区、分极性地放置在所述卡板110上。
步骤S150,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另外一块卡板110以放置在安装好后的单体电池上,并抓取其中一块集流板120放置在该卡板110上,以使该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分区线121与该卡板110上的第二分区线112对应。
机械手将单体电池安装至卡板110上之后,控制模块控制摄像模块再次快速扫描比对各个第一区域内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安装情况是否与对应的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一致。若确认无误之后,再控制机械手抓取另外一块卡板110按对应的第一分区线111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卡合在单体电池的上部并固定。
摄像模块可再次快速扫描卡板110的用于固定集流板120的上表面的第二分区线112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机械手抓取一块集流板120按对应的第三分区线121及第二极性符号标识123以将该集流板120安装至卡板110上。
步骤S160,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将装配好的两块卡板110、集流板120以及单体电池翻转,并抓取另外一块集流板120放置在上方的卡板110上,以使该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分区线121与该卡板110上的第二分区线112对应。
机械手可将装配好的两块卡板110、集流板120以及中间的单体电池上下翻转180度,则原本处于下方的卡板110被翻转至上方。控制机械手抓取另外一块集流板120放置在上方的卡板110上,以使该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分区线121与该卡板110上的第二分区线112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将完成安装的电池模组10送往焊接工位,所述组装***还包括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设置在焊接工位上的摄像模块扫描、识别当前处于上方的卡板110上的区域标号,以及各个固定孔113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所述电池模组10组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焊接装置将所述焊接极耳122焊接至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一端。
在进行焊接时,控制模块可控制焊接装置按照固定孔113旁标注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对固定孔113内的焊接极耳122以及单体电池按照不同的压力和焊接时间要求进行焊接。
在焊接完成后,控制模块可控制机械手将电池模组10上下翻转180度,摄像模块扫描、识别翻转至上方的卡板110上的第二区域标号115,以及各个固定孔113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控制焊接装置按照固定孔113旁标注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114对固定孔113内的焊接极耳122和单体电池按照不同的压力和焊接时间要求进行焊接。至此,电池模组10的自动化成组、焊接工艺全部完成。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员参与、自动识别检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准确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100、电池模组10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该安装结构100包括卡板110及集流板120,卡板110设置在电池组200及集流板120之间,在卡板110的靠近电池组200的一侧设置第一分区线111以将卡板110分隔为多个第一区域,并在卡板110的靠近集流板120的一侧设置第二分区线112以将卡板110的该侧分隔为多个第二区域。在集流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分区线121,其中,第三分区线121与第二分区线112的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如此,在安装单体电池时,可根据识别卡板110上的第一分区线111以将单体电池分区、分极性地安装在卡板110上,并通过识别集流板120上的第三分区线121以将集流板120对应安装在卡板110上以使第二分区线112与第三分区线121对应。如此,可快速识别对应的安装区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单体电池的电池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卡板以及集流板,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集流板之间;
所述卡板的靠近所述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区线以将所述卡板靠近所述电池组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卡板的靠近所述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区线以将所述卡板靠近所述集流板的一侧分隔为多个第二区域;所述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分区线,且所述第三分区线与所述第二分区线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所述第三分区线将所述集流板分隔为多个第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排布方式一致,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可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分区线用于将多个所述固定孔划分至不同的第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板的靠近各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用于标识容置于对应固定孔内的单体电池的极性,其中,位于相同第一区域的固定孔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的远离所述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接极耳,各所述焊接极耳与各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极耳可通过所述固定孔后焊接至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的单体电池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板的靠近各所述焊接极耳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极性符号标识,各所述焊接极耳旁的第二极性符号标识与对应的固定孔旁的第一极性符号标识的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板的位于不同的第二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区域标号,在所述集流板的位于不同的第三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区域标号,其中,相对应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内的第二区域标号和第三区域标号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集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各所述集流板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卡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的一侧。
8.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以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的卡板的一侧,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的集流板设置在所述卡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的一侧。
9.一种电池模组组装方法,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组装,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装***,所述组装***包括机械手、摄像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和摄像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两个卡板及两个集流板,各所述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区线及第二分区线,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极性符号标识,各所述集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分区线及第二符号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其中一块卡板以放置在装配工位上;
所述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卡板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识别出所述图像信息中的第一分区线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一分区线及第一极性符号标识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单体电池以分区、分极性地放置在所述卡板上;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抓取另外一块卡板以放置在安装好后的单体电池上,并抓取其中一块集流板放置在该卡板上,以使该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与该卡板上的第二分区线对应;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手将装配好的两块卡板、集流板以及单体电池翻转,并抓取另外一块集流板放置在上方的卡板上,以使该集流板上的第三分区线与该卡板上的第二分区线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还包括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各所述集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焊接极耳,各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焊接极耳和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焊接装置将所述焊接极耳焊接至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一端。
CN201811171915.3A 2018-09-29 2018-09-29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Active CN109166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1915.3A CN109166998B (zh) 2018-09-29 2018-09-29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1915.3A CN109166998B (zh) 2018-09-29 2018-09-29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998A true CN109166998A (zh) 2019-01-08
CN109166998B CN109166998B (zh) 2022-04-19

Family

ID=6487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1915.3A Active CN109166998B (zh) 2018-09-29 2018-09-29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69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578A (zh) * 2019-09-20 2020-03-17 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3678294A (zh) * 2019-01-30 2021-11-19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1387168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识别工装、电池模组及圆柱型电芯装配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9787B2 (en) * 2002-03-05 2006-04-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unit
CN101513360A (zh) * 2008-02-21 2009-08-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机械手操作***
CN104823302A (zh) * 2012-11-30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06469823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上海莱爵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电池组组装设备及电池组组装方法
CN106778439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锂电池批量扫码***及方法
CN106772058A (zh) * 2016-11-09 2017-05-31 深圳市欧盛自动化有限公司 锂电池保护板端子扣合方法及***
CN206742347U (zh) * 2017-06-01 2017-12-12 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368042U (zh) * 2017-09-09 2018-05-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8123085A (zh) * 2018-02-06 2018-06-05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离散式夹板、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07587915U (zh) * 2017-12-08 2018-07-06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监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9787B2 (en) * 2002-03-05 2006-04-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unit
CN101513360A (zh) * 2008-02-21 2009-08-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机械手操作***
CN104823302A (zh) * 2012-11-30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06469823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上海莱爵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电池组组装设备及电池组组装方法
CN106772058A (zh) * 2016-11-09 2017-05-31 深圳市欧盛自动化有限公司 锂电池保护板端子扣合方法及***
CN106778439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锂电池批量扫码***及方法
CN206742347U (zh) * 2017-06-01 2017-12-12 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368042U (zh) * 2017-09-09 2018-05-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587915U (zh) * 2017-12-08 2018-07-06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监测***
CN108123085A (zh) * 2018-02-06 2018-06-05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离散式夹板、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294A (zh) * 2019-01-30 2021-11-19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10890578A (zh) * 2019-09-20 2020-03-17 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387168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识别工装、电池模组及圆柱型电芯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998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6998A (zh)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KR101042611B1 (ko) 전지셀 상호 연결체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이들에전지셀 어셈블리를 연결하는 방법
EP3306701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structure wherein terminal plates and bms are directly connected
WO2010002145A2 (ko) 배터리 셀 인터커넥터와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배터리 셀 어셈블리를 연결하는 방법
EP2595212A2 (en) Rotating jig for battery cells, and method for welding battery cells using same
JP6301480B2 (ja) 信号収集アセンブリおよび該信号収集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パワー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KR101004252B1 (ko) 전지셀 이동장치를 이용한 전지팩 제조방법
CN101809779A (zh) 用于具有平面连接条的电能储存组件的模块
KR101864290B1 (ko) 고전압 배터리의 icb 모듈 조립구조
KR20170010665A (ko)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CN207800816U (zh) 动力电池模组信号采集装置
CN212113894U (zh) 一种双极板、燃料电池及车辆
CN108475757A (zh) 布线模块
CN106505237A (zh) 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及可再充电电池
WO2013191480A1 (ko) 전극 탭 용접 방법
CN212031676U (zh) 用于燃料电池电压的巡检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燃料电池
CN206401417U (zh) 集电组件及电源装置
CN215527361U (zh) 一种分流器电阻
CN21066851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108767183A (zh) 电极片、电极板及电池模组
CN208272001U (zh) 新型pcb汇流板及动力电池
CN208674232U (zh) 区域划分工装结构及安装结构
CN221290066U (zh) 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排焊接定位工装
CN111853000B (zh) 一种电能表载波通信模块定位配合结构
CN216979249U (zh) 一种电池单元的板载电池电压检测组件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